1959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徐非光
死读书,读死书;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实际,这是旧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正如列宁所说的,“旧时资本主义社会所遗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实践完全隔离”。为了与人类历史几千年遗留下的这种恶劣传统进行坚决斗争,我国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在1958年大跃进中,曾经比较多地参加了社会和生产的实际。这样作的结果,不仅改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面貌,并使面向实际、面向生产、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成为一种崭新的风气,而且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和生产的实践知识,并使原来学到的知识变成有用的活的知识。
我们强调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和生产的实际,这是不是说,我们只要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获得知识就够了呢?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不相信前人和别人的经验,而仅仅相信自己的经验呢?当然不是这样。为了扭转几千年旧教育脱离实践的倾向,我们强调直接参加社会和生产实践这一方面是绝对必要的,但是强调这一方面绝不是为了抛弃前人和别人的实践经验,而是为了在两者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关系来。
有些人参加了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便认为只有自己的实践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所有的历史知识和书本知识都是教条,都是不能相信的。他们从脱离生产和社会实践到参加了生产和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他们因此便认为可以不学习古人和别人的经验了,这就是错了。产生这种片面看法的原因,是他们机械地理解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这一唯物主义原理,而没有看到自己的经验是来源于实践,前人和别人的经验也同样是来源于他们的实践活动,这种经验只是对我们来说才是一种间接的经验。世界上很多人并没有到过美洲,而是通过哥伦布和一切去过那里的人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美洲的存在并不因为很多人没有到过那里而有所改变。我们没有看见过孔夫子,而是通过他的门生记录下来的
“论语”等才知道他的确存在过,但是存在过孔夫子的事实并不因为我们没有看见过他而有所改变。
实际上,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一切知识都经过自己的直接经验来获得是不可能的,多数还是从间接经验中获得的。人类有记载的历史已有几千年,宇宙之大是无限的,世界上事物之多也是无限的,一个人的一生最多也只能直接经验其中极短暂的时间和极狭小的范围。科学文化的发展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峰,正是因为人们都在前人和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来开始自己的实践活动。他们总结了前人和别人的经验,又经过亲身的实践把自己的经验加入到知识的宝库中去,成为后一代人的间接经验。人类知识正是如此一代代积累起来的。门德雷也夫是在前人和别人已经发现了六十余种元素的基础上发现了周期率的,周期率一旦发现就成了后一代人进一步探索物质内部规律的武器;但是要理解周期率并不一定要每一个人都亲自测定一下每一种元素的原子量。马克思在奠定马克思主义基础的时候,除了亲身参加当时的社会斗争实践之外,也不能不通过大量古今内外的文献、即通过间接的道路来总结人类知识的总和,而不可能直接经验由他的理论所概括的一切内容。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间接知识的态度和看法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对历史遗产、对书本知识的态度和看法的问题。
历史经验基本上是属于间接知识的范围,因为除了现代史的一小部分外,我们都无法去直接经验它们。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轻视或抛弃历史的宝贵遗产。这些历史遗产之所以是重要的,就在于他是人类长期实践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其中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经过证明了的“真知”。人类现在能达到的一切科学文化成就,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古代的棍棒石块,就不会有今天的原子发电机;没有原始的弓箭,就不会有今天的宇宙火箭。人类如果像“狗熊偷玉米”那样,取得一个便丢掉原有的一个,那么我们也许至今仍会处在茹毛饮血的阶段。正因为如此,列宁说过:“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官僚社会压迫下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总汇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用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书本知识对我们来说大部分也是间接的知识,因为书本中包括着我们无法或没有经验过的大量的前人和别人经验的总结。我们也不能看不起书本的知识,因为好的书本知识比个人的直接经验来说包含着更多的内容,而且它是经过了一番加工提炼成为理性的东西。没有实践经验当然不会产生理论知识,但是,理论一旦产生出来就可以指导实践,给实践以明确的目标。当六十余种元素的内在联系没有找到的时候,我们对新元素的发现不能有任何的预见;但是当门德雷也夫发现了其内在联系、即发现了周期率后,他就预见到我们将要发现的一些新的元素,而且历史正是如他的预见那样实现了。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有了间接的经验就够了,自己的直接经验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相反,我们认为人的直接经验仍然有其决定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前人和别人的经验都发源于直接的经验,而且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主要条件。学习前人和别人的经验,不是为了钻到故纸堆中变成书呆子,而是为了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科学文化。因此,学了书本知识和历史知识还要拿来用(当然也不能都要求马上有用),使之与实际结合。
并且,我们还不能认为一切的间接经验都是可靠的,可以不加选择地吸收。间接经验中那些经过检验和证明了的当然是可靠的知识,我们要认真地学习。但是,由于人的认识的限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间接经验中也必然包含着一些不可靠的被歪曲了的东西。不过,我们也要认真地研究,然后才知道其不可靠。总之,对于间接经验,我们不能轻率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要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它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错误的不可靠的东西,吸收其正确可靠的东西。
由上可见,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孤立地看都有其局限性。直接经验是人的知识的发源,但是在单个人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是不可能达到知识的高峰的;间接知识是前人和别人的直接经验的东西,但是在我们没有认真学习研究以前还是别人的东西,并且其中的错误也不能发现。
因此,我们必须既要学习间接的知识,又要有自己的直接知识;既要有书本知识和历史知识,又要有社会和生产的实践经验。这二者都是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因而也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丰富的全面的知识,才能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


第7版()
专栏:

让天气为生产建设服务
东光
大气是生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由于大气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天气变化,从来就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活。各种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想知道天气变化的规律,并幻想控制天气。由于天气变化的复杂性,这个理想的实现是非常缓慢的,即使就目前看来,可以说还只是走了第一步。
天气变化是有规律的
天气变化起源于不均匀的太阳辐射。大气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指在单位时间内由于一定面积上太阳照射到大气层的全部辐射波长能量的总和)。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各个地方,在每月中由于阳光投射角大小不一,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差别是很大的。例如2月份所能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在北纬二十度的地方约为北纬七十度的十倍。通常在较低纬度地区,大气在辐射能收支平衡上得热多于失热,而在较高纬地区情况正好相反。因此,引起高低纬度之间地区水平温度的差异。这种温度的差异,使得大气热能通过位能转变为构成大气运动的动能。这样一来,大气就好像一个巨大的热引擎。在其运动的过程中所必然引起的热量交换,是构成大范围热量平衡的主要过程。而且大范围热量的平衡,必须通过大规模的大气的南北交换过程来完成。
由于各地太阳辐射能收入的不平衡,造成各地温度的强烈差异,是大气把太阳辐射能变为使大气运动的动能的必要条件。在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指三十度到极地之间的广大地区)经常存在一个或二个南北温度差异特别大的地带,在一千公里以内温度的最大差异有时可达摄氏三十度,最小也在十度以上。这样的地带一般称之为锋区,意即冷暖空气战斗的前锋区域。在锋区附近天气变化是非常剧烈的,在高空,有时也在地面,风速很大。在锋区南部(北半球)的十二公里的高空,风速最大有时可达六十至八十米/秒,即每小时约二百二十至三百公里,相当于普通飞机的速度。在锋区上天气变化的另一个特色是阴雨天气特多。通常在自由大气中,当未饱和时空气每上升一百米,约降低摄氏一度。空气上升把水汽带到高空,同时使水汽冷却凝结。这样,就为阴雨天气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大气下半部锋区有冷锋和暖锋之分。冷锋是冷空气推动暖空气的,而暖锋是暖空气向冷空气逼进的。在冷锋上,阴雨天气区比较狭窄。冷锋过境时天气变化比较剧烈,刚过后常刮偏北方向的大风,同时温度降低。在暖锋上,阴雨天气区比较广泛。暖锋过境时风小,降雨时间长,过后天气晴暖,但因冷锋跟在后面,所以好景不长。
大范围的天气变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气锋区在高空的表现是围绕南北半球呈波状分布,好像黄河、长江的走向一样。波动有大小之分。大波动的东西波长达三千至八千公里,南北振辐达二千至四千公里。整个北半球一共也不过三至六个大波动。小波动一般东西波长约一千至二千五百公里,南北振辐约五百至一千二百公里。在大气的下层与波状锋区相应的是呈单元分布的高气压与低气压以及伴随着的冷暖锋。一般在高气压的控制下天气晴好,而在低气压下多阴雨天。这两种波动是有原则的不同的。通常,大的波动变化小,移动慢(有时静止,有时向西或向东移动),影响范围广,能长久维持,一般在五天以上,最长可达一个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在两个以上大范围地区同时发生相反的持久的天气灾害。即一方面是高温或异常的温暖,另一方面是阴凉或过分的严寒;或者一方面是长期的干旱,另一方面是连绵的阴雨。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温伴随着干旱,而与阴凉结伙的是水涝。这样的天气形势每年都会发生好几次,只是持续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今年1月上、中旬我国各地异常寒冷,而从1月下旬到2月上旬全国各地又格外温暖,也是这种大形势(大的波动)前后演变的结果。小的波动的特点是变化大,移动快,通常是向东移动,每天移动约五百至一千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影响范围较小,阴雨天和晴朗天交替快。一般说,这种天气形势是很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天气变化的地方特色。地表的不均匀性,特别是海、陆、山脉的分布以及气流的走向是天气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原因。在同样的天气形势下,有利的地形使天气变化加剧,不利的地形使天气变化减轻。例如,在冷、暖锋以及低气压的影响下,在迎风面的山坡上,空气上升速度加大,降水往往因而增加。相反,在背风的山坡下,降水往往减少。又当风向与河谷平行时,大风风力总是增大,而当风向与河谷垂直时,大风风力常常减小。在大地形的影响下,某些天气系统常在一定的地区发生或发展。例如春季从蒙古向东移动的低气压到达我国东北后往往加强。
季节不同,天气变化的规律也不完全一样。在中、高纬度地区,雷雨有显著的四季变化,是天气变化规律有四季差别的典型例子。所以如此,在于各地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热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天大气低层增热很快,空气变得很不稳定。在有利的形势下,强盛的空气对流便形成雷雨。相反,在冬天大气低层一般很少增热,有时甚至冷却,空气很稳定,即使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也难以形成雷雨的强烈的空气对流。春、秋同是过渡季节,但在我国各地,春、秋的天气变化就有明显的不同。春季在华北、东北风沙天气特别多,在江南常阴雨连绵。相反,秋季在华北地区风和日暖,而在江南地区则秋高气爽。
目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
目前世界气象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二十四小时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大致在85%左右,很少达到90%。作五天以上中期天气预报的国家很少。作半个月以上长期天气预报的仅苏联、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少数国家。这些国家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大致在60%—70%。到目前为止,天气预报之所以不能完全准确的原因,首先在于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天气变化的规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掌握,什么是控制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没有完全摸清楚。其次是,天气变化是大范围的,它的变化规律不能在试验室内完全重演出来。这增加了研究工作的困难。也由于天气变化是大范围的,研究它变化的规律就应有各地的详细的气象纪录,但是,直到如今,在海洋上,在沙漠里,在极地区域以及在高山之区,这样的资料是非常缺乏的。最后,还在于天气变化的地方特色非常浓厚,在甲地积累的天气变化的经验很大一部分不能拿到乙地去应用。这样,不但增加作大范围天气预报工作的困难,而且使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工作复杂化。
1958年在农业生产大跃进需要的推动下,我国各地气象(候)站、哨开展了补充预报工作,使我国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一步。这是抓住天气变化的地方特色,结合大形势天气预报,迅速提高预报准确率的一个有效办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一方面需要总结和推广大范围预报的及补充预报的各种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理论。
天气和气候需要人工控制
预报未来天气的变化是为了各经济部门合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和预防不利的天气条件的危害。等候和预防只是人对待自然的一个消极的方面。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要求积极地干预自然,利用自然,也就是说,要求按照人们的需要对天气和气候进行人工控制。
人工控制天气和气候的方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企图从大范围内改变大气运行规律。在这方面有种种设想,如利用原子弹来消灭台风,或改变它的移动路径;在白令海峡建坝以改变北极和北太平洋的洋流方式,达到改造亚洲北部气候和改变寒潮的移动方向的目的;利用大气电离层的能量制成人工太阳来改造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等等。这些理想的实现尚待进一步研究。人类已经掌握了无穷无尽的巨大能量——原子能,这是可以用来改造自然的动力,但是,一个天气系统具备的能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的能量,约相当于一千个原子弹的能量。利用人工太阳可以得到像满月时月光一样的照射,但要想使地面温度增高几度就不太可能。看来,人在自然面前,好比海洋上的小舟碰到鲸鱼一般,不能同它硬拼,只好暂时回避。但是,随着人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入,人类必定能找出战胜自然的有效办法。
另一个方面是局部地对天气和气候,特别是对小气候进行人工控制。这是投资少,收效快,简单易行,亟待研究试用的办法,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人工造雨,人工消雾,各种防霜措施(如灌溉、熏烟等),防止干旱的农业技术(如灌溉、铺沙、中耕和平整地表),各种提高表层温度的农业技术(如风障、垅作),以及能取得综合效用的人工造林等。
目前人工造雨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一次可增加降水几公厘到十几公厘,对农业生产好处很大。但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还很不够。必须进一步研究改进,并且要求有正确的天气预报相配合。
今年春季天气变化的动向
1958年冬天我国严寒的日子不长,仅今年1月上、中旬较常年为冷,而且最严寒的时期出现在1月上旬,较常年提早十至十五天。去年12月与今年1月下旬到2月上半月,天气异常温暖。今年春天的来临较常年为早。但是,在农民群众中有所谓“倒春寒”的经验,意思是说,冬天温暖,那么,在春天还会有相当寒冷的时期。这是一条比较可靠的经验,如是,今年春天的结束日期可能推迟。估计今年长江中、下游以北,海河流域以南各地,春季晚霜冻的终止日期将比常年略迟。因此,这些地区的喜温作物如水稻、棉花等的播种,油菜和冬小麦以及蔬菜等的预防晚霜冻为害,希密切注意十天以内的天气预报。
据估计,今年春天东北、华北以及华南部分地区降水将较常年为少,须注意保墒、灌溉等工作。长江流域降水已趋向增多,要注意对越冬作物如油菜、冬小麦等以及旱地春播作物清沟排水。为了防止这个地区发生夏旱,蓄水防旱也应予以重视。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专家应当向群众学习群众也应当向专家学习
科学非他,只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但是如果对于某一门科学,只有了系统的书面知识,而缺乏实践,因此对于这一方面发生的问题不能独立思考,不能独立处理,这还不能算是专家。
科学既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我们如果了解了知识的来源,对于专家与群众的关系,便能够知道得更清楚。
知识是社会的产物,不是个人的产物。它掌握在群众手里。过着社会生活的人们,由于各种社会活动,首先是生产劳动,获得了各种经验,与反映客观现实所得的观念与概念,彼此互相交流与推广,遂成为知识而记在记忆中或记在书本上。各个个人虽都有一部分知识,但远不如群众全部知识那样丰富。专家只能从群众中吸取知识,加以融会与研磨,而成为系统的科学知识,随后成为一个科学专家。
但是反过来,群众也依靠专家的。群众本是个人的集合体。如其中某些个人,集中精力,攻研某些自然科学的问题,付出极大的精力,吸收群众的知识,大力研磨与思索。之后,他比其他的一些人,会知道得更多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些。这是没有疑义的。如说久经研磨的个人,反比没有经过研磨的个人或年纪幼稚的个人,知识更少了,更其盲目无知了,这显然是没有理由的。形容得极端一点:真正好的专家,经过苦炼苦学,发现了一些真理,掌握一些前人未发现过的规律,比方说,他发现物质是无始无终的,是永恒运动的,物种是由原始的祖先递衍变化来的,以及意识是由存在决定的,等等。那么,这些真理不是“信不信由你”,而是“不由你不信”。今天不信,经过一个认识过程,以后还得相信。说到这里,道理已很明白了,专家如有真知灼见,我们还得向他请教。他把真知识传给大家,经过大家互相学习与传播,又成为群众的知识,增加了社会知识的财富。所以专家应当向群众学习,群众也应当向专家学习。
故乡有句老话,叫做“水涨船高”。这句话也可以应用到群众与专家之间的关系上去。要使国内科学发达,还必须培养群众,使之程度不断地提高。中国人民,有一天全都有大学毕业的程度,以至于皆有毕业后经过五、六年钻研的研究生的程度,那时候的专家的程度,必然比今日的要高很多倍,这是无可怀疑的。
读者至此也许要发生疑问:到了大家都有今日专家的程度,或者比今日程度最高的专家还要高出多少倍,那时候是否还有所谓专家与群众这名称和区别?这个问题提得很对。将来大家都将成为多面手的能手是必然的事情。但如果各个人之间仍存在着差别,仍然有的勤奋些,坚忍些,有恒心些,博闻强记些,那么,某些人对于某些方面特别专长些,也还是可能的,至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如此。
我在这篇短文里所讲的意思十分简单。只是说专家的知识都是从群众实践中来的,如果群众基础愈广,吸收古今中外的知识愈多,专家的知识便愈广,愈高。但专家除吸取知识之外还有实践,经过个人的努力,还会有新的发明与发现。所以专家与群众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我们要着重说明群众有极多的智慧与知识,同时也要奖励个人努力钻研,努力前进。
(摘自浙江“求是”第三期,周建人:“泛论科学专家与群众的关系”)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有些人对于那些敢想、敢说,敢做的富有首创精神的技术革新者,缺乏一种支持的态度,甚至有些人一遇到这些技术革新者受到挫折和碰到困难的时候,就要表示自己有“先见之明”,说什么:“我早就知道了,你们这不是实事求是嘛!”
是的,我们不赞成人们无根据地胡思乱想,可是,我们不能设想:“实事求是”非得一下子把“是”求出来,而且还要“求”得百分之百的正确。同样不能设想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也必须一下子就创造成功,不允许有任何挫折和失败。因为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实际上,“是”要从千千万万的“非”或者“近是而实非”的当中找出来,因此在“求是”的过程中就免不了有时把“非”当作“是”,或者把“近是”当作“全是”,从而遭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如果凡事在一开始就把“是”全部掌握了,那又何必去“求”,何必还要去试验呢?况且,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使那些勇敢的“实事求是”的人们向成功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克服了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问题,前进了一步,终于取得了胜利。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干劲,而且也因为他们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才终于取得了胜利的。
我们应当懂得:科学上的创造是不会自动的送到人们的手里来的,“是”也决非不“求”自至的。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认识总是要从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再一步一步地提高起来,正确的认识总是从改正错误的认识中得来的。前怕狼,后怕虎,根本不敢做那些前人所未做过的事业,只敢把立足点放在别人已经达到的水平线上甚至水平线下,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在前人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显然就只能永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从而也就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就把敢想、敢说、敢做的首创精神丢掉了。因此,我们对于广大的群众的技术上创造和发明的创议,只要有所根据而不是毫无根据,那末,尽管还有缺点,还嫌根据不足,都应该分别轻重缓急积极支持其试验。
同样的道理,任何工作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不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主流是前进的,那这些缺点就只不过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甚至半个指头还不到的问题。如果一看到前进道路上产生了某些缺点,就大叫我们的工作不是实事求是的,其实正是自己违反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为这种把一个指头甚至不到半个指头的问题夸大化,是不符合事实的,而要求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产生任何缺点,又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摘自上海“学术月刊”第三期,周原冰:“论革命干劲与实事求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