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南方地区插秧忙
福建:冬麦未熟早稻插秧
新华社福州23日电 福建省早稻插秧大忙已比往年提前一个季节到来,往年边割麦边插秧,现在已一变而为“冬麦未熟秧早插”。到3月20日止,全省已经插秧一万四千多亩,直播早稻九十六万多亩。季节较早的龙溪、厦门等地,插秧和直播的早稻已占到早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早插和早直播的稻禾长得一片青葱,有的已开始间苗除草。
今年,福建省各地人民公社为了保证稻禾有较长的生长时间和充分利用土地潜力,力争早稻更大丰收,全省四百多万农业大军从去年冬季开始就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深翻土、积肥、兴修水利、溶田和育秧等竞赛,因而使今年春耕生产出现了动手早、进度快、数量多、质量好的新局面。到目前止,全省农田水利工程都经过新建、扩建和培修,抗旱能力一般都比去年增加了二、三十天,新增加灌溉面积达一百三十多万亩;已积农家肥料一百零四亿四千多万担,比去年同期增加五倍,并制造了六十五亿多斤的土化肥;全省七百多万亩早稻田普遍实行了深翻和提前溶田,并有一半以上比往年多犁多耙一遍以上,基本上达到土深质软的要求。各地人民公社今年所准备的早稻良种一般都比去年增加一倍左右;各地并建立了九万个育秧专业队,专门负责选种、浸种、播种、育秧等工作,因此秧苗即使在天冷雨多的情况下,还是长得茎粗叶肥,很少发生烂秧现象,为今年全面实行合理密植准备了充足的壮秧。
为了按质按量完成早插密植的插秧计划,各地根据土质、气候、肥料、品种等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按丘按片订出各种合理密植的规格,现在已插和已直播的早稻,绝大部分都符合合理密植的要求,一般有效穗数可以比去年早稻增加一倍左右。在春耕生产中,各地还根据季节和农事缓急,合理安排劳力,建立溶田、插秧等专业组织,并开展了工具改革运动,因此使各项主要农活一般都提前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
广东:合理密植插好管好
据新华社讯 广东省千百万农民正在陆续投入紧张的早稻插秧战斗。各地人民公社在“早插秧、插好秧”的口号下,决心过好以合理密植为中心的早稻插秧关,力争今年早稻获得更大的丰收。
为争取今年早稻产量更大的跃进,广东各地从去冬以来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备耕工作。据各地在插秧前的检查,基本农田都深翻八寸以上;平均每亩已施基肥一千多担;新修和整修的水利工程,可以保证水旱无虞;已播种的早稻,良种占90%以上。在一般农田里,土、肥、水、种四项准备工作,也比去年做得更好。
现在,春耕最早的海南岛大部分早稻已经插完;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和雷州半岛等地,也陆续进入插秧大忙时期。开插前,全省总结了去年水稻密植的经验,决定今年早稻基本农田每亩插植五十万到六十万穗,一般农田每亩也要插三、四十万穗。各地都严格要求按季节、株数、苗数及深浅程度把秧插好。海南、汕头、佛山、湛江等地区已经插下的一百多万亩早稻,普遍达到一乘五寸、二乘五寸、三乘五寸等合理密植的规格,每蔸有五至十株苗。
为使大部分早稻吐穗扬花时,尽可能地躲过暴雨季节,广东省领导机关要求大部分地区的插秧工作,务必在清明(4月5日)前后基本结束。
及早作好田间管理,“插完一块管一块,做到田有专管,人有专责”是广东今年早稻插秧期间的一个特点。根据今年深耕密植的新情况,各地都准备采取早追肥、合理施肥、早中耕、早除草、合理排灌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从插秧工作开始后,就把田间管理抓起来。插秧最早的海南岛现在已固定了十万多名劳动力专门负责田间管理工作。到本月8日止,已有三十多万亩早稻田,进行了一次至三次中耕除草和追肥。广西:展开早稻丰产竞赛
据新华社讯 一个争取早稻大丰收的春耕播种运动,正在广西僮族自治区各地展开。目前,从桂东平原到革命老根据地右江流域,从祖国南方边境睦南关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春暖花开的大地上,每天有四五百万人在进行平整、深耕土地,突击播种,在气温较高的南部亚热带地区,已有二十二个县开始插秧,时间比往年提早了半个月。
今年广西计划种植早稻一千二百万亩。为了提前完成播种任务,确保早稻丰产,自治区六个专区都从各方面调集力量加强春耕生产的力量。现在,全区下放到人民公社劳动锻炼的数万名干部,正在和各族农民一起,开展社与社、队与队之间早稻丰产竞赛。兴安县为了加强公社、大队一级的生产领导,七个公社下放到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有七十六人,占公社干部总数50%。田东县经过调整劳动力,投入农业劳动人数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以上。
今年各地对早稻播种和插秧工作的质量都十分重视。全区已播下的八百六十万亩秧田,全部采用了良种,并且都经过认真地处理。各人民公社还普遍建立了育秧专业队,实行专人管理制,睦边县许多人民公社在播种中,做到了秧田耙不平整不播、基肥放不足不播和种不好不播。(附图片)
海南岛乐东县洪流公社的社员在田间追肥关欣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四川推广玉米定向培植
叶片分向行间两侧生长,利于通风透光,宜于密植
本报成都23日电 在玉米播种即将开始之前,四川省为了争取全省今年一千万亩玉米大面积高产,正在大力推广玉米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创造——玉米定向培植法。
玉米定向培植法是宣汉县上峡人民公社在去年大跃进中创造的。这种培植法是通过对玉米分蘖规律的研究,改进播种方法,使玉米叶按照指定的方向生长。过去,由于玉米秆高叶大,使玉米密植受到很大限制。采取定向培植法,就能解决密植和通风透光之间的矛盾。
去年,上峡公社的第陆大队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单株密播,使玉米叶向行间两边分长,播种规格一般达到行距二尺多到三尺,株距三寸到四寸,每亩种玉米七千株到一万株。以密植为中心,加上深耕、重施底肥、采用良种等措施,全队三百四十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二十九斤,其中并有两亩多达到亩产二千一百七十五斤多。这比当地一般产量高出三、四倍。
定向培植法的关键在于播种时将种籽排列一定的方向。这个方法的创造者——中共上峡公社党委书记张明德为此曾先后进行了三次试验,得出了使玉米叶向行间两边分长的规律。这就是必须把种籽“顺排横放”——播种时使玉米种子顶端至底部所构成的长的一方和播种行的方向一致,种子的横面平面放置。由于玉米是从横面上发芽,分蘖方向和长的一方成绝对垂直,这样排列就保证了叶片一致向行间两侧生长,利于通风透光,株距可以大大缩短。在这一基础上,再采用错窝排播的方法,把行与行间玉米植株错开,就能使行距适当的缩小。去年上峡社就是采取这种办法得到成功。
宣汉县是四川著名的山区县份之一。上峡社耕地平均高度都在七百到一千七百公尺的山坡上。过去,由于耕作粗放,玉米只亩产一百多斤。1957年,张明德担任党委书记后,就和社干部们带头推行密植、深耕等许多先进技术。他们在第一次进行密植试验中,由于通风透光问题而没有达到预期产量。但他从农民的“要得包谷结,不准叶挨叶”的话中得到启发。去年春天,他根据玉米只向两边长叶的特点进行研究,经过几次失败,终于成功。
推行定向培植法,若用人工排列种子,费工费时。这个问题经过张明德和社员们的共同努力也得到了解决。他们创造了一种“定向种植器”,只需将选好的种子放入器内,种子就能自行按播种方向排好播下,比人工工效高五到六倍,每人每天能播种九到十亩。
目前,四川各地推广玉米定向密植培植法的活动已广泛展开。绵阳专区正在赶造二十万部定向播种器,全区玉米都决定实行定向密植。南充专区还组织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指导。


第3版()
专栏:

玉米双行定向种植器
这种播种器能自动而有规格地排播方向。播种器是双层,可以把两个品种各放一面。播种器构造简单,每个造价约五元左右。构造图说明如下:
一、装置起的玉米播种器。二、行滚。三、顿轮。四、档枋:长零点五六尺,宽零点零六尺,厚零点零四尺。五、横轴:长零点七五尺。六、控子孔:长零点零二五尺,宽零点零一八尺,厚零点零二尺。七、平轮(一对)装在档枋中央的蛋碗上。八、停子板。九、装控子板的圆木盒。十、漏子孔(下装梭子管)。十一、蛋碗(二个铁质)装于档枋的中央。十二、梭子管 (二支,用洋铁皮制)。十三、控子板(二个,铁质)。十四、选种筛:每个漏眼长零点零二五尺,宽零点零一八尺,用竹皮或铁丝均可。


第3版()
专栏:

小麦不到手 管理不罢休
舒城批判定局思想加强麦田管理
淠东公社精心管理争取小麦丰收
本报讯 安徽舒城县通过大辩论,大检查,大评比,大竞赛,克服了麦田管理的松劲自满思想,破除了“定局论”,使麦田管理步步深入。
舒城县的十九万亩小麦和大麦,普遍生长良好。目前,一般主根扎有一尺多深,每株有三个到四个分蘖,每亩有苗三十万到八十万株,预计亩产可达千斤。
由于麦子长得好,在一些干部和群众中产生了松劲自满情绪,产生了坐等丰收的“定局”思想。针对着这种思想,舒城县委自上而下的开展了一场大鸣大放大辩论。辩论内容是:麦子是不是“定局”了?能不能自满松劲?能不能坐等丰收?芦镇公社大树生产队队长沈兴福,在辩论中用事实进行了对比:去年这个队有一丘五分地,原来长的很好,后期就没有管它;另一丘七分地,原来长的差,在拔节后期,连追二次人畜粪,一次草木灰;到收割时,那五分地只收一百五十斤小麦,而那七分地则收获八百八十斤。许多人说,麦子要过“五关”,现在只过了“两关”,怎么能坐等丰收呢?一场大辩论,破除了一些人的小麦已经“定局”的思想。现在,“小麦不到手,管理不罢休!”已成为全县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
全县召开了小麦管理促进现场会,组织了参观,通过逐丘检查评比,进一步扫清了自满松劲思想。全县已经按照麦苗生长情况,逐丘鉴定,逐丘定出管理办法,并做到边检查、边评比、边发动,缺什么补什么,做一样验收一样。首先是看苗追肥,看苗锄草,促进壮苗。在谷雨和立夏之间,小麦扬花结实阶段,将普遍进行根外喷磷肥,促使秆硬粒饱。其次要做好防病、防虫、防涝、防晚霜、防倒伏。各公社都以这些措施为内容,开展了队和队之间的红旗竞赛,夺取今年的大丰收。
为了保证麦田后期管理的措施坚决贯彻到底,中共舒城县委决定:由县委和公社第一书记亲自抓麦田管理工作,八个县委委员,分片负责。与此同时,各地还整顿了田间管理专业队的组织,加强了专业队的力量。县委还从县属机关抽调干部,深入基层,划片包干,分工负责,做到任务到组,措施到田,路路有帅,方方有将,田田有兵,人人有责,一亩不漏,亩亩丰收。
本报讯 安徽六安县淠东人民公社三千五百亩小麦丰产田,力争亩产四千斤。这块大面积丰产田,在去年获得全面丰收,成为安徽省小麦丰产的一面红旗。
今年这块丰产田的小麦实现了园田化,增加了南大2419良种,麦田普遍深耕一尺以上,基肥一千五百多担,并采用宽幅条播。到目前为止,丰产田已普遍追肥、锄草、整畦各三次,每亩平均追土杂肥三千担,水粪一千八百担和一部分化肥。现在麦棵一般高达六寸,每亩麦苗约在一百万株左右。
为了实现高产指标,淠东公社发展了去年加强麦苗后期管理的经验,订立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是采取了看时追肥,先追土细肥,后追速效肥;看天追肥,晴天追水肥,雨天追干肥;看土追肥,粘土追沙肥,沙土追泥肥;看苗追肥,弱苗多追肥。并根据麦苗生长阶段需要,分别追人畜粪等速效氮肥和墙灶土、草木灰等磷、钾肥料,使苗株增多,麦茎粗壮。
淠东公社对今年小麦倒伏和麦锈病的预防工作也作了妥善的安排。对生长特别旺盛的麦苗,注意多施磷、钾肥,并准备了为麦棵搭架用的麻杆和木棍,防止小麦倒伏。公社还购买了“666”药粉二千多斤,目前已有三百多亩麦田洒过一次石灰硫黄合剂。此外还加强了清沟排涝工作,预防麦锈病的发生。
(冯武生)


第3版()
专栏:

多加工,多增产
于明
在争取小麦大面积高产的群众运动中,安徽舒城县绝大部分的公社社员,抱定“小麦不到手,管理不罢休”的决心,田间管理精益求精。但也有少数社员产生了两种思想:其一是“麦子长得出神,不管也能收千斤”;其二是“离收麦只有两个月,再努力作用也不大了”。其一是自满情绪的流露;其二是自馁情绪的表现。两种思想的表现形式不同,实质则是相同的:小麦大局已定,不必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了。这两种思想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都是有害的。
有亩产千斤的必胜信心,这是好的。可是,如果不是建立在实际行动中的信心,而是“不管也能收千斤”,那就不是真正的信心。现在大部地区的小麦已经过了返青关,有的地区开始过拔节关,还有最重要的抽穗、扬花、灌浆等关没有过。在这一期间,可能发生的灾害还很多,稍一疏忽,就会减产几成。在这种情况下,那能“不管”?
两个多月,看起来不算多长的时间;对麦子来说,却决不是“作用不大”,而是极关重要。如去年安徽六安淠东一社的二千二百亩小麦,每亩获得八百零七斤的产量,在全国是少有的大面积丰产。这个社的产量指标,直到去年3月中旬还只有四百斤。3月中旬,省委地委的负责同志到社检查工作,发现增产潜力还很大,发动群众讨论,把指标提高到每亩八百斤。指标定到十分,社员精神便为之一振,措施随之立刻跟上,实行了适时锄草、看苗追肥、搭架防倒伏、及早防锈病等办法,做到了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划片包干,块块田有专人负责,踏踏实实,一气到底进行管理。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临收割前80%的小麦发生了锈病,因为防治及时,还是亩亩丰收,产量加番。舒城县芦镇公社大树生产队,去年有一丘五分地的小麦,原来长的很好,后期便没有管理,结果收了一百五十斤,只合亩产三百斤;另一丘七分地,原来长的差,在拔节后期,连追二次人畜粪,一次草木灰,结果共收了八百八十斤,亩产合千斤以上。两相对比,相差很多。
安徽省舒城县及时发现这两种不利于争取小麦更大丰收的思想,发动群众鸣放辩论,使麦田管理的战鼓越敲越紧,士气更加振奋。这是完全必要的。现在小麦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越来越接近决战阶段了。对于反映了自满和自馁两种情绪的“定局”思想,都要反对,要用真正的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它们。这样,才能确保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进一步夺得更大的战果。


第3版()
专栏:

叫玉米叶按照指定方向生长
四川日报记者 张学愚
奇怪的问题
十年前,在四川宣汉县的一个穷山沟里,有一个连小学也没有念完的苦孩子,成年累月地跟他爷爷在田里地里劳动。不知怎的,有一次在锄包谷草的时候,这孩子忽然向爷爷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爷爷,你看这包谷叶子老是向两边长,为甚么不四面八方地生长呢?”他爷爷怎么也回答不上来。这个孩子,就是创造玉米定向播种器,改革栽培技术 要玉米叶子按人们指定的方向生长,从而增加密植程度,变低产为高产的上峡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张明德。
张明德原来是宣汉县南坝区的副区长。他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最初对农村工作并不怎么喜欢,总觉得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出息。1956年,组织上送他进了党校。通过党史和辩证唯物主义学习,回顾几年来的工作,使他渐渐察觉到,过去对农村工作感到平淡,主要是没有深入群众,缺乏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思想感情。同时他还深深体会到一个共产党员,不仅是阶级斗争的先锋战士,而且还担负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从此,他改变了对农村工作的看法,决心长期生活在农村,深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1957年初,在他的迫切要求下,便由区下放到上峡人民公社,担任了党委书记。
老人的话引起的
上峡乡拔海七百至一千七百公尺,周围山峦起伏,地势崎岖,坡多田少,土层瘦瘠。张明德来到这里以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个贫苦瘦瘠,亟待改造的山区。
为了了解这山区的自然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他一来就跑遍了全乡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家每户进行访问,邀请农民座谈,并和社员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在他思想上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看法:解放几年来,山区农民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虽然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过去那种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习惯并没有完全改变,粮食产量不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还很低。有一次,他在高山上访问了一家名叫梁友松的农民,发现这家人生活还很苦。六十多岁的梁友松带着一种充满期望的口吻问道:“张书记,我们山上的生活要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平坝地区啊!”这句话像钉子一样钉在张明德的心上,使他长久感到不安。由此,他深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更加坚定了在山区落户的思想,决心献出自己一切力量,彻底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
在一次党委会上,张明德把自己调查所获的材料作了汇报,并提出了如何解决山区农民出路问题的意见。党委会进行了讨论,开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山区农民收入少,生活困难,主张政府救济;第二种意见认为,山上自然条件差,很难发展生产,主张把山上的农民迁下山来;第三种意见,就是张明德积极主张的,要彻底改善山区农民生活,只有把农民进一步发动起来,根据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经过反复地争辩,最后统一了认识,决定以第三种意见为解决山区出路问题的基本方针,并根据这一方针制定了发展山区生产的七年规划。于是,占全社粮食总产量近半数的玉米,便被提到了大力发展的重要地位。
搬上杨柳关山
这个社虽然生产玉米,但过去的产量一直很低。解放前亩产只有几十斤。1956年的平均亩产也不过一百多斤。为了摸索一条玉米增产的门路,张明德亲自搬到拔海一千五百公尺的杨柳关山上驻点。通过实地劳动和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一般习惯是:要得玉米结得大,每窝距离一锄把。有些土地,甚至连土也不挖,只是在地里锄个窝窝,撒把灰粪就播种了。玉米产量不高,主要就是由于这种浅耕粗作、广种稀植所致。他和原来的农业社副主任吴希志进行了研究,决定改变这种落后的耕作习惯,采用错窝密植的方法进行试验。他们把原来四尺左右的窝距缩短一尺二寸,把行距缩短到一尺五寸,这样,每亩种植株数就由原来一千四百窝增加到四千五百窝。这种作法,开始遭到了许多人反对,说:“要得包谷结,不准叶挨叶;要得包谷大,不准叶打架。种这样密,有什么收成啊!”有一个姓余的老农民,为了反对他们这种“冒险”的作法,就在试验地的侧边种了一块“稀大窝”,细心经营,要和这块密植玉米较量一下产量。收获的时候,很多的农民都来了,看看这场比赛谁胜谁负。验收结果:余老汉种的一块地亩产八百斤,那块试验地亩产了一千零六十七斤。这时,全社的农民都信服了:密植硬是能够增产。余老汉说:“张书记硬是个聪明人,我做了几十年庄稼还不如他啦!”从此,党在山区的威信树立起来了,人们深深体会到党的一切政策措施都是为广大群众的利益,对党特别热爱,特别信赖!
但是,通过这次试验,张明德却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许多有经验的农民说的:要得包谷结,不准叶挨叶;要得包谷大,不准叶打架。因为植物的生长,内部需要水份和养料,外部则需要空气和阳光,密了,就会影响植物通风透光,而且不易管理。他和吴希志搞的这块试验地,正是因为这样,而没有达到亩产二千斤的预定计划。如果再要增加密植程度,就必须要相应地解决通风透光问题。
像士兵站纵队一样
怎样才能做到既要高度密植,又要让植物通风透光呢?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张明德都在这个问题上反来复去地思考着。去年春天,眼看玉米播种季节就要到了,形势的逼迫,不得不使他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他拿了些玉米做实验,在饭桌上摆来摆去,结果不是太密,就是不能增加窝数,通风透光和扩大密度总是矛盾着的。有一个摆法到可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把窝距缩短,行距放宽,要玉米叶子一律向行间生长。但谁又见过这样的事情呢?书本上没有。科学工作者也说没有研究过。请教老农民,都说: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来都没有见过玉米叶子一律向行间生长啊!这些日子,他真是绞尽脑汁,左思右想,连吃饭睡觉都没有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天夜里,他睡在床上翻来复去地回忆着前些日子在杨柳关山上种试验地的情景,回忆着童年时代和爷爷一起种玉米的往事,忽地想起了一桩事情:
“爷爷,你看包谷叶子老是向两边分长,不四面八方乱长……”难道玉米叶子就是按照这个规律生长么?对,在杨柳关观察的情况也正是这样。那末玉米又是向那个方向分蘖呢?只有首先弄清这个规律,叶子定向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第二天清早,他一反以往用高亢的歌声代替起床号的常规,轻脚轻手地起来,在屋角头拾了个油篓子盖盖,用能增加温度的牛粪、小苏打粉、火窑灰和河沙混在一起,装在盖子里面,再将泥土分成四个格子,把玉米按“顺排横放、顺排倒放、倒排立放、乱排乱放”四种不同形式,分别下种在四个泥土格子里面,用温室育苗的方法进行试验。三天以后,玉米吐出了嫩芽,但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它的分蘖规律,就被讨厌的老鼠偷食光了。他没有灰心,接着又开始了第二次试验。事情真凑巧,不知是那个不懂事的舀了一瓢滚水放在油篓盖子上,把种子烫坏了。接连两次的失败,渐渐使他有些感到失望。但是,一想到发展山区生产,想到全社农民对于扩大玉米密植的迫切要求,他又坚强起来,继续进行第三次试验。这次,他把种子播好后,白天端在阳光下面,晚上又端在灶房里,用个大盖子盖着,护理更是仔细了。几天之后,玉米芽子又长出了三寸多高,他把一些有经验的农民找来,共同研究它的分蘖生长规律。有一个格子里的玉米芽子,出土后一律都顺着两边对长,像士兵站纵队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挖开这个格子的泥土,发现玉米种子一律是顺排横放着,每一粒都是从横面分蘖,对面生长,终于掌握了玉米分蘖生长的规律。
定向播种器诞生了
经过现场会的介绍和实地参观,玉米定向培植的方法便很快在全社范围内推广开了。人们改变了乱播乱植的习惯,把玉米按“顺排横放”的形式进行种植,窝距三至四寸,行距三尺左右,使每亩由原来一千多窝密植到七千多窝,大大增加了密植程度。可是,这个方法才推行了几天,社员们就嚷开了:“定向培植好到好,就是费工太多哟!”原来,为了做到“顺排横放”,每一粒种子都要用人工种下去,一个人一天只能播二三分地,工作效率太低。这一新问题的出现,又使张明德开动了脑筋:要是用“定向播种器”来代替人工播种多好啊!他和农具修配厂的老工人胡建堂一起研究,一起试制,接连好几次都失败了。但他仍然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失败一次,便吸取了一次教训,进行一次改进,这样反复地修改了三十多次,终于把定向播种器创造成功了。这个播种器极其简便,播种时,只要把经过选择的种子放在里面,向前轻轻推动,种子就很有规律地按“顺排横放”的形式,自动定好方向和距离,播到应播的位置上去。效率比人工安放提高了五至六倍,又能保证播种的规格质量,减轻体力劳动。社员们赞扬道:“定向播种器,简便又伶俐,操作如跑马,人人喜欢它!”
初秋,上峡公社的玉米成熟了。社员们敲锣打鼓地庆贺这一年的巨大丰收。在拔海一千五百公尺的杨柳关山上,一百四十亩玉米地全部采用了定向培植,平均亩产由1957年一百三十六斤提高到一千零二十九斤,产量增加六点五倍。其中由副社长吴希志、生产组长刘辉万、社员李明玉、刘文华等四人培植的一块试验地,平均亩产达二千一百七十五斤多,创造了高山地区玉米大面积丰收的奇迹。
玉米定向播种器的创造,大大鼓舞了山区人民改造自然、由穷变富的信心,启发了人们无穷的智慧。接着,人们又在小麦、水稻等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技术改革,创造了探井器、压缩抽水机等适应山区特点的新式农具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今年,社员们又提出了保证亩产万斤玉米的豪迈口号,决心在1958年的基础上,来一个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    (原载四川日报)(附图片)


第3版()
专栏:编后

平凡而伟大的问题
“玉米叶子为什么老是向两边生长,而不是向四面八方生长呢?”这是一个和“苹果为什么落地”一样平凡而伟大的问题。种过和见到过玉米的人,很少有人研究这个问题;也许有人在脑子里一闪,却不求甚解地过去了。抓住问题,深思熟虑,非找出一个道理不可——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精神,需要大加提倡。
提问题,想道理,发现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艰苦的思想劳动,除了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外,还需要充沛的政治热情。什么力量使张明德同志对玉米叶子生长情况感到兴趣呢?那就是他为山区群众服务的决心。


第3版()
专栏:

小凉山各族农民用新法整理秧田
据新华社昆明23日电 云南小凉山的各族农民学会用新法整理秧田和进行春播。
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彝、纳西、傈僳等几个民族,过去是刀耕火种,水稻面积很少。在去年大跃进中,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57年增产一倍多。但由于各族农民种水稻的技术不熟练,单位面积产量还比较低。今年,全县认真总结了去年的经验,订出了更大的跃进计划,把水稻面积扩大到七万一千亩,其中有一万四千二百亩定为丰产田。今春以来,全县派出三百多名干部到农村,帮助各族农民学会种水稻的技术。
现在,各族农民都学会了犁田、积肥和培育小秧的技术。水田深挖深犁达到一尺二寸,做到无虫无草,秧田底肥数量普遍达到每亩十万斤以上,并注意多施草木灰等含钾素较多的肥料,使秧田植棵健壮。种子普遍做到泥水选种、温汤浸种或赛力散拌种,撒秧时间比去年提早了一个节令。目前正在准备分片分批开办栽秧训练班,训练大批栽秧能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