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抓紧季节 多产食糖
轻工业部和商业部制订突击加工措施
本报讯 抓紧当前榨糖季节,把所有糖料作物都加工出来,这是目前制糖工业最紧迫的任务。为完成这项任务,轻工业部和商业部最近先后在太原、广州和四川内江专区召开会议,研究和制订了在短时期内加工完现有糖料的一系列措施。
去年全国糖料作物丰收,除了去年第四季度加工一部分之外,还有大量糖料要在今年上半年加工,今年上半年的糖料加工任务就比去年同期增加80%以上。但是食糖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每年的榨糖期只有五、六个月,甘蔗制糖一般应在4月半以前加工完毕,如果推迟了时间,就会使糖料的出糖率降低,并且使一部分糖料受到损失。为此,参加会议的各个重点产糖区和糖厂的代表,提出了“保证一棵不烂、一根不丢,棵棵根根都出糖,奋战四十五天,力争上半年超额完成食糖生产计划”的行动口号,并且决定在国务院已经对当前食糖生产中有关运输工具、煤炭供应等问题作了安排的有利条件下,作好以下几件工作:
一,积极做好糖料的调运、保管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首先要解决调运糖料的劳动力和运力问题,把遗留在地里没有收上来的甜菜和留种多余的母根,都加以收回送到糖厂加工;甘蔗要随砍、随运、随加工;对于散存各地而小厂又加工不了的糖料,可集中送大厂加工;对于有设备能力但是没有糖料,或者有糖料而加工能力不足的工厂,要发扬协作精神作好平衡调拨;要特别注意做好甜菜的保管工作,并且要制止把好糖料移作他用(如造酒等)。
二,努力提高现有糖厂的加工能力,扩大处理量。如黑龙江、吉林两省的糖厂采取许多技术措施,使现有设备的加工能力提高了50%—70%,产量大大提高。小糖厂要调足劳力,认真进行技术改造。
三,力求降低糖份总损失,提高出糖率。要做到甜菜机制糖厂糖份总损失不超过3.5%;每个小甜菜糖厂每百斤糖料要多出一点二斤糖。机制甘蔗糖的回收率要不低于86%到89%,土糖的出糖率至少要达到11%。
四,增加糖的品种。机制糖的二、三号糖要作为成品出厂。有条件的小糖厂要生产部分白糖,一般小糖厂要生产多种多样的片糖、糖砖、糖粉、带蜜糖糕等。
五,制糖生产用的包装材料,要采取节约使用、回收再用、自行生产等办法,由工业、商业两方面协同解决。
六,食糖为国家统一收购的产品。商业部门保证及时做好收购、调拨工作,以供应市场需要。


第6版()
专栏:

漫谈糖
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二千年前的周朝末叶,人们已饮用蔗浆(甘蔗中榨出的糖浆)了。例如楚词宋玉招魂篇中即有“胹鳖炮羔有柘浆”之句(即做菜和点心时用糖浆来调味的意思——笔者)。到了晋朝,就掌握了手工制蔗糖的方法;及至唐朝的兴盛时期(太宗时,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制糖方法逐渐传播于川、广诸省。
我国土法制糖的历史虽很悠久,但是,解放前长期发展缓慢。解放后,和其他工业一样,制糖工业才有了飞速发展。1958年全国糖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四倍以上,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机械化糖厂一百多个,而遍布各地的小糖厂则不下十几万个。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它不仅味甜适口,而且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品。也是化学和医药等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目前,用于制糖的原料主要有甘蔗与甜菜两种。糖枫、椰棕、枣棕、红薯、浆果树及糖用高粱等,也可制糖,不过含糖量较少一些。
甘蔗,又名甘柘、都蔗或诸蔗,属禾本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盛产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台湾、浙江、安徽等省出产甚丰。甘蔗的经济价值很高,除可做制糖的主要原料外,它的根、梢叶、蔗渣、废蜜以及滤泥等都可综合利用。
甜菜,又称菾菜或糖萝卜,属藜科,是二年生的经济作物,甜菜东来不过百年历史,以往只盛产于黑龙江、吉林及内蒙古等较寒地带。但是,近几年来,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劳动人民冲破了多年的迷信羁绊,终于在我国最热的广东、江苏和湖北等地试种甜菜成功,目前,甜菜种植几遍及全国。由于甜菜的含糖量丰富(每百斤含糖量十六到十八斤,多的达二十三斤),与甘蔗差不多,近世纪来,在许多国家里,甜菜和甘蔗都被做为制糖的主要原料了。
我国位于亚热带与温带,具有种植甘蔗和甜菜得天独厚的丰产条件。因此,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党的领导下,制糖工业将一日千里地向前跃进。 (秦馥)


第6版()
专栏:

广西大批食糖源源外调
广东集中力量保证大厂生产
本报讯 我国甘蔗主要产地之一——广西,正快马加鞭发展制糖工业。
广西去年甘蔗大丰收,六十四万多亩甘蔗田,平均亩产三吨以上。现在,正是榨糖繁忙季节,新建立在广西左江、右江、郁江沿岸的桂平、田阳、崇左、柳城、来宾、柳州的六个机制糖厂,都已先后投入生产。日榨甘蔗两千吨的桂平糖厂,计划去年年底完成锅炉安装工程,但是全体建厂职工,为了提早参加榨糖生产,提前四个多月全部完成安装工程,并在去年11月份投入生产。这个“新兵”上阵以后,压榨能力一开始就接近日榨两千吨的设计水平。这批新建糖厂投入生产以后,广西机制糖的设备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到3月10日止,全自治区产糖二万四千多吨。
今年甘蔗种植面积将扩大到一百二十万亩。广西工业部门根据这个有利条件,正在各个原料产地积极建设新的糖厂。按照建设计划,今年年底以前,全自治区新糖厂增加的设备能力为一万吨。
又讯 广西根据先外后内的原则,大批食糖源源外调。从去年11月开榨,截至今年3月15日为止,已经调到湖南、湖北、贵州、河南、江苏、安徽、山西、陕西、江西、浙江十个省一万五千多吨食糖。
为了解决食糖运输问题,自治区党委还专门发电报到贵县、桂平主要产糖县份以及交通部门,要求他们切实协助商业部门解决外调食糖运输工具。桂平、贵县等地在安排劳动力中,都是首先保证外调食糖及时运出。由桂平到贵县这段水路,滩多水浅,大船上不去,小船运不多,航运部门就集中运力先运食糖,缓运一般物资,终于在运输工具有限的情况下,及时从桂平运出一千五百吨外调食糖。
本报讯 现在正是榨糖旺季,广东省在贯彻保证重点的原则下,从运力、燃料、劳力、原材料等方面优先供应大糖厂,保证增产更多质量好的食糖。
广东省在这个榨季投入生产的大中小型糖厂共有九十二个,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需要砍蔗的劳动力和送蔗到厂的运力都比往年大大增加。今年还有好几个大糖厂把过去烧蔗渣的炉改为烧煤炉,因而煤的需要量也增加了。
怎样使现有的运力、燃料、原材料等发挥最大的作用呢?广东省有关领导部门决定首先保证重点,优先供应占全省机制糖产量一半以上的十一个大糖厂。
这九十二个糖厂中绝大多数是靠船只运输甘蔗的,而大糖厂的运输量大,又大部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省有关领导部门把糖厂的运力重新作了调整,凡是运力在十吨以上的大船,全部调出供应日榨甘蔗千吨以上的大糖厂使用,其他厂则充分利用农用小船。省航运厅也从专业船队中调出有一千吨运力的船只,专门供应日榨甘蔗三千吨的江门甘蔗化工厂制糖车间。航运厅还作出榨季里大船可以由糖厂直接调度使用的规定。
在解决大糖厂运力问题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将蔗区作了相应的调整。如华侨糖厂原来的蔗区离糖厂有九十多公里,现在已经和邻近蔗区作了调整。中顺德、市头、紫坭、南海、江门等五个大糖厂烧的煤,按原来规定由各专区分配,现在决定全部由省供给。为解决糖厂砍蔗劳力问题,省领导部门专门开了会议,统一安排了劳动力,普遍增加了大糖厂的砍蔗劳动力。由于采取这些措施,各大糖厂的生产比过去几个月都有显著提高。(附图片)
广西桂平糖厂外景。 新华社记者 谭志强摄


第6版()
专栏:

抓紧食糖增产的关键
本报评论员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食糖的消费量已大大增加。我国食糖工业发展很快,1958年食糖生产比1952年增长了一倍,但仍不能适应当前人民消费增长的需要。同时,食糖又是食品、医药工业的原料,直接关系着食品、医药工业的生产,因此,现在要抓紧增产食糖。
目前增产食糖的重要环节是:抓紧时机,采取紧急措施,把现有糖料都加工成糖。今年1、2两月份各地食糖生产都有较大的增长,但由于去年第四季度留下了一部分糖料到今年上半年来加工,因此这一榨季的糖料加工任务比往年增加了很多。而糖料的季节性很强,因此抓紧这一榨季的最后一个多月,把现有的糖料加工成糖,是制糖企业的紧迫的任务。
最近有些地区已抓紧这一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黑龙江、吉林省,由于省委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甜菜运输指挥部,及时解决原料运输的困难,保证了糖料供应,因而超额完成国家的食糖生产计划。但有些地区,还没有积极采取措施,食糖增产速度不快,因此需要立即行动起来,采取紧急措施,把现有糖料都榨出糖来。
首先,重点产糖区要特别抓紧。占全国蔗糖产量一半以上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江西等南方六省,以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生产甜菜的地区,是重点产糖区。这些产区的糖料生产计划能否完成,对全国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抓紧。至于非重点产糖地区,一般都是1958年新发展的糖料生产地区,因此,一方面要帮助新建的小糖厂解决技术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把这些地区的小厂处理不了的甜菜,尽速运送到大厂加工。最近内蒙古包头糖厂已经同北京、河北、山西协作,把处理不了的甜菜调运加工,这样作是必要的。
其次,要开展技术革命,提高现有大中型糖厂的加工能力,加速处理现有的糖料,注意安全生产,控制糖份的损失,以增加产量。现在黑龙江、吉林各机制糖厂通过开展高产竞赛,改进工艺操作,推行快速洗机等办法,在生产薄弱环节采取了具体措施,使大型糖厂的设备能力一般提高50%到70%。这证明现有机制糖厂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发动群众,挖潜力,是可以提高处理能力的。在抓紧机制糖厂的同时,各地还要加强对土榨糖的领导。各小型糖厂,要适当配足劳力,加强管理,开展技术革新,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以提高产量。
增产食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为下半年制糖季节生产作好准备。下半年制糖季节要负担全年食糖生产任务的一半多,这就要求赶快抓糖料的播种,抓制糖工业基本建设的安排。
今年糖料播种计划比去年增加将近一倍,糖料播种季节快到,各地要适当早播,使今年下半年糖料能提前收割,使各糖厂都能提早开工。各大中型糖厂要与公社签订糖料预购供应合同,以保证糖料供应。
为了适应糖料的迅速的增长,大力增产食糖,除了要发挥现有制糖生产设备潜力外,还必须加速国家计划内规定的新糖厂的建设。今年制糖工业新增能力超过原有企业生产能力的总和。今年的食糖生产计划,有不少要依靠新建糖厂来完成。因此,必须保证新建的机制糖厂能迅速投入生产。今年新建小型糖厂的能力要占到今年新增能力的一半,各地必须协助这些小厂解决在建厂中的困难。
为了更好的更全面的完成1959年制糖工业的生产建设任务,必须加强党委对制糖工业的领导,各地应该按日按旬的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千方百计地来增加食糖生产,力争制糖工业来一个更大的跃进。


第6版()
专栏:

我国最大的糖仓——广东
本报记者 赵颖
亲爱的读者:在祖国最南方的广东省,什么东西最吸引你?是她特别富饶的粮食、鱼虾、水果?——还是它的四季常青、姿态似画的河山景色?固然,这些都很可爱,但是,除此之外,在这富饶美丽的广东,还有着比我国其他省都要来得多的甘蔗园,和产量居全国首位的糖厂呢。
在这里,不论是鱼米之乡的珠江三角洲,边陲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或是滨海的汕头地区和粤北山区,到处都有高高密密的甘蔗林,和糖香四溢的糖厂。同别的地区相比,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走到我国最大的、日榨甘蔗三千吨的江门甘蔗化工厂制糖车间,就可以看到,巨大的起重机,把像小山一样的甘蔗一捆捆送到机器去压榨和煮炼,从另外一个地方,你可以看到晶莹可爱的白砂糖,像一股巨流似的从输送机冲击出来,经过打包的糖,很快就会使宽大的仓库变得拥挤不堪。在这里整个糖的生产过程都是自动化机械化的。
现在,广东全省已有日榨甘蔗千吨以上的大糖厂十一个,连同中小型糖厂共有九十六个。这些糖厂每天可以吞食近四万吨甘蔗,生产出五千吨食糖。此外,还有几千个土糖作坊,每个榨季,生产食糖十万吨左右。
广东气候温和,是甘蔗生长最好的地方,不但种植的面积大,产量也很高。今年的甘蔗种植面积要由去年的二百一十多万亩增加到二百五十万亩。
远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广东就已经开始制糖。但是真正发展制糖工业还是解放以后的事情。广东的制糖厂,绝大多数是解放后新建的。最近几年,还新辟了海南岛和湛江专区两个新的糖业基地。糖产量增长得更快,去年全省产糖四十二万五千多吨,相当于全国产糖量的16.8%。而今年预计产量要达到八十万吨左右。
解放前广东省的陈济棠,曾想办糖厂,但是没有等到糖厂建成,就急急忙忙从香港买了“洋糖”,贴上商标,冒充广东出产的糖高价出卖。实际上糖厂的烟囱还没冒烟呢!从此,“无烟糖厂”之名就被人们当笑话传开了。但是,现在广东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们已经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制糖工业体系。现在,年轻的广东省轻工业设计院,不仅能熟练地作出日榨几百吨的糖厂设计,而且设计出了质量很好的日榨甘蔗两千吨的大糖厂。基础很差的广东机械工业,也发展成为可以为大中小型糖厂提供全套制糖设备了。
去年,大跃进的战鼓使制糖工业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向被认为只能制糖和作燃料的甘蔗,在江门甘蔗化工厂已经可以综合利用它来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了。这个重大的发现为甘蔗制糖工业展示了新的前景,它标志着:一个季节性的单一生产的糖厂,将要变为经营多品种和长年生产的厂了。现在,这个厂不单单是个糖厂,已成为综合利用甘蔗的榜样、标兵、名符其实的甘蔗化工厂。
现在,广东省成十上百的糖厂已经向甘蔗的综合利用迈开了一大步。许多糖厂用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的办法,建起了酒精、造纸、干冰、蔗腊、糠醛等附属车间,不仅生产出了各种产品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糖厂的产值大大增加。
像全国各地大力支援广东的煤炭、钢材等情况一样,广东也把丰富的制糖工业装备热情地献给兄弟省区。这几年来,广东在发展壮大自己糖业基地的同时,还为广西、福建、江西、云南、湖南等省区提供了大中小型糖厂的设计图纸,糖业机械,和大批的技术人材,以及甘蔗优良品种等。
此外,从去年开始,广东省还担负了为我国的亲密邻邦——越南民主共和国设计糖厂和提供设备、培养人材的任务。(附图片)
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制糖车间的煮糖工段一角。
新华社记者 郭伟祺、张家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