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深耕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所长 马溶之
编者按:1958年农业大跃进的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争取今年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有很大意义。我们准备连续发表的关于深耕、施肥、灌溉、选种、密植等方面的文章,希望读者注意。
土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是根系生长发育的园地。作物根扎在土里,从土壤中得到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分。土壤的特性可以因增产措施而改变,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可以用人力来调节,良好的土壤管理,可以为密植创造条件,为作物的高额丰产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在“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中指出:“‘水肥土种密’,中心是土,就是深耕。”1958年农业丰产实践充分地显示了深耕和改良土壤在农业增产中的巨大作用。深耕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深耕创造了深厚的耕作层
在1958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农民群众在深耕的同时,结合灌溉排水、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土肥融和等先进措施,加速了生土的熟化,创造了深厚的耕作层。
深耕的作用主要是加厚了疏松土层,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调节了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为养分转化和生物活动创造了条件。深耕能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发生显著的变化。河南省长葛县孟排村的玉米试验田,深翻后的疏松层从二十厘米增厚至五十厘米,总空隙从20%增加到55%,大空隙从5%增加到10%。又如该县和尚桥乡“五四”一社及孟排乡胜利一社的材料,深耕破坏犁底层后,不论表层或心土的含水量都达20%以上,而未深翻的田,犁底层的含水量只有9%。江苏省常熟县白茆乡丰产水稻试验田,在晚稻灌浆后期,田面落干后,用测定电位方法证明耕深四十二厘米的比耕深二十六厘米的田通气层加厚了八厘米。湖北省孝感县有六块深耕施肥的试验田,经过同一干旱时期以后,耕深十三—十六厘米比深耕二十六厘米的田中水稻旱象较为严重。这些事例,都表明了深耕加厚了疏松土层,增大了通气透水性,从而增强了土壤蓄水抗旱的能力。
深耕结合施肥,特别是施用大量有机肥料,不仅更能促进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而且也是加速深翻后生土熟化的有效措施。例如,青海柴达木赛什克农场的小麦丰产试验田,由于深翻和施用大量有机肥料,形成了四十五厘米厚的熟土层,土壤不但疏松多孔,而且开始形成团粒结构。有人认为,水稻田深翻后因经常灌水浸淹而且下部土层承受一定压力新耕作层仍易于回复板结紧实的原状。根据湖北孝感县的观察,证明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水稻田深翻后,土壤结构同样可以得到改善。由于这些物理性状的改善,解决了土壤中水分与空气的矛盾,从而为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的数量均有增加。孝感县长风人民公社水稻土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增加数倍至数十倍。特别是在同一土壤剖面内,新耕作层中的各种微生物数量和老耕作层中的微生物数量大致相同,有力地证明了这块土地加深的耕作层已经熟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增加,有的本身就可以供给作物所必须的养分,如固氮菌,而更重要的是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促进了土壤中难为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养分的需要。
深耕是大量施肥的必要条件
大量施肥以充分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深耕扩大了容纳肥料的空间,为大量施肥提供了可能,使肥料分散贮藏于较厚的土层中,既避免了肥料集中、养分浓度过高,又能随时随地满足作物根系吸收的需要。如果在浅耕的条件下,施入大量肥料,由于土壤中养分浓度过高,易于引起作物枯萎即普通所说的“烧死”,或者疯长披叶,某些作物还会因此而倒伏减产。江苏省溧阳县棠下社深翻六十六厘米的晚稻田,密植六万穴,虽施肥一千五百担,而其中细肥占50%,但由于深翻和分层施肥,亩产达到三千八百六十四斤(毛重)。孝感县长风人民公社水稻田深浅耕对比的分析,耕层为二十厘米及十四厘米,在施肥密植相同的情况下,深耕田未倒伏,而浅耕田于灌浆期倒伏,前者空壳率5.2%,藁秆与籽粒重比率为1.9,而浅耕田空壳率高达6.7%,藁秆与籽粒重比率为2.3,浅耕田比深耕田的产量减少24%。江苏省新沂县乌克兰人民公社的玉米田,密植施肥相同的情况下,深耕四十—五十厘米者有2%倒伏,产量一千三百零八斤,浅耕十七—二十三厘米者,有8%倒伏,亩产七百斤,深耕田比浅耕田增产87%。以上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要大量施肥就必须深耕。
深耕是密植的基础
密植是获得高额丰产的重要措施,作物的密植需要有更大的根系伸展空间和吸收养分的面积,深耕结合了施肥就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但在浅耕条件下,就限制了根系向下伸展,从而缩小根系吸收水分与养分的面积。江苏省江阴县青暘公社七工区的水稻深耕对比田,在密植施肥相同的情况下,耕深四十厘米的比耕深十三厘米的每株根系重量增加零点一六克,根数增加三十二点七根,因而可以有效地均匀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增产53.9%。又如陕西省长安县李家桥,深耕三十三厘米的棉田,施肥三万斤,亩产四千三百株,主根长五十一厘米,侧根三十一根,亩产籽棉七百三十八斤,而浅耕十三厘米的,施肥一万二千斤,每亩同为四千三百株,主根长三十二厘米,侧根十四根,亩产籽棉四百三十斤,深耕的比浅耕的主根长度增加十九厘米,侧根增加十七根,增产71.6%。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深耕结合施肥后,作物根系下伸深度增加,根量增多,促使作物的秆粗苗壮,获得高产。
深耕有利于消灭杂草防治病虫害
深耕可以挖断草根而减少杂草的萌生,如黑龙江省的安达县大豆深耕试验中,耕深二十—二十二厘米比耕深十二—十四厘米多年生杂草减少了21.2%。深耕还可以翻动藏在深土中的虫卵、幼虫和病菌等,有利于减少或消灭作物的病虫害。江苏省溧阳县杨庄公社棠下队深耕一公尺的稻田,穗颈稻瘟病率在1%以下,而深耕二十三厘米的稻田,发病率即达70%。
水稻作物同样需要深耕
1958年农业大丰收的丰富经验,充分证明了深耕不仅可使薄土变肥,而且可使肥土更肥,上海市松江县东风人民公社,有四百余亩水稻田,由于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加深了耕作层,合理增施肥料,水稻平均产量由五百余斤跃增到一千五百斤左右,而且没有倒伏现象。湖北省孝感县龙店人民公社新华大队,全队七百多亩水稻田,深耕二十六—五十厘米,结合大量施肥,比1957年增产八倍多。江西省宜春县五星人民公社一块深泥田(冷浸田的一种),自1955年起,开沟排水,增施自然肥料和石灰,加厚了耕作层,使水稻产量由一百多斤增加到年产一千多斤。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不论是中性或酸性水稻土,肥土或瘦土,只要贯彻了以深耕为中心的“土、肥、水”等措施,就可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并且有力地驳斥了“水稻是浅根作物,不需要深耕”的陈腐观点。湖北孝感县的水稻田深耕二十六厘米,比深耕十三厘米的根量增加了150%。天津先锋人民公社的水稻田深耕一百四十八公分,水稻根还延伸到一百六十五公分以下。水稻田的深耕为根系发育创造了条件,不但是增产的保证,也有防止倒伏的作用。
深耕是改良不良土壤的有效方法
深耕不仅加厚松土层,而且改善了物理特性。赛什克农场的丰产田,由于深耕结合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已开始形成团粒结构。南方的红壤,深翻松土,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增施石灰和草木灰后,也可以逐渐形成团粒结构。冬地的老菜园地一向是深耕和大量施肥的,管理得更突出。就是水稻土,深耕施肥后虽然不一定形成团粒结构,但是也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特性。这就充分说明,深耕为大量施肥创造了条件,土肥融和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发展了劳动创造肥沃土壤的新理论。深耕结合施肥,不仅是改良一般土壤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改良瘠薄土、盐碱土的有效方法。例如,江苏省徐淮地区的花碱地,在沛县的对比试验,深翻五十厘米后,表层含盐总量自0.28%降至0.04%;在涟水的花碱地,经过深翻并将一公尺以下的黑土层翻上来,玉米亩产达五百六十斤,较原产量增加了十三倍。深翻之所以能起到改良盐碱土的效果,主要是加厚了松土层,切断了毛管水的通路,抑制了返盐作用,同时改善了通气透水性能,既利于作物的顺利扎根生长,又利于雨水的渗透,可以加速盐分的淋洗。如果深耕结合了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改良盐土的效果更为显著。瘠薄土的改良当然也不是深耕施肥可以完全解决的,还必须按不同土壤的特性,采取其他各种改良措施。例如盐碱土的改良,必须重视建立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以利洗盐。天津洼地的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于碱重的土壤,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配合其他特殊措施,例如宁夏银川灌区的“白疆土”碱化度相当高,除了深耕施用有机肥料、排灌换水外,施用了石膏,使寸草不生的土壤能够生长水稻,产量可达三百斤。冷浸田的改良也必须重视灌溉排水,以调节土壤的水分和温度。飞砂土的改良就应注意客土、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牧草,栽种果树和造林等措施。有的低产土壤还应改变农业制度,才能达到改良土壤增加生产的目的。江苏徐淮地区的“旱改水”和里下河地区的“沤改旱”,就是很好的例证。
深耕的适宜深度
深耕的适宜深度,必须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以及肥料、密植、工具和劳力等情况而定。按1958年的丰产事例,一般的来说,在大田耕作上提倡深耕一尺上下是切合当前实际情况的。就不同土壤特性和根系发育情况来讲,深耕限度还是需要加深的,例如南方的土质粘重瘠薄的死黄泥,就需要较深的深耕深度,以便破坏它的粘重坚实土层;盐碱土同样需要较深的深耕深度,以便切断毛细管抑制返盐,以及有利于排水洗盐;土质松散均匀的土壤,为了增施肥料加厚土壤熟化层,也是需要相当深度的。但是适宜的深耕深度,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
在深耕的同时,表层与生土是否可以打乱的问题,一般的说,如果肥料还跟不上,为了防止表层土壤肥力的降低,要注意不把生土翻上来。至于心土的土层是否需要保持原来的土层顺序,就要根据土壤的特性决定。总之,深耕必须根据具体要求和条件,掌握适合当地情况的方法,才能发挥深耕的最大效果。


第7版()
专栏:科学知识

土—植物生长的基础
鲁峰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庄稼的疏松层。土壤上能够生长庄稼是因为有这样一种能力:在作物的各个生长期中供给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土壤的这种能力叫土壤肥力。农民根据肥力的程度,把土壤分为死土、活土和油土。这种分法有深刻的生产意义,也非常形象化。死土又叫生土,土粒排列紧密,不含或者很少含有机质,微生物活动非常微弱。它基本上还属于土壤的前身——母质的范围,或者是不活跃的土壤,不具有肥力或者肥力非常低。活土则比较疏松,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微生物的活动活跃,具有肥力。油土又叫熟土,比活土含有更多的有机质,肥力很高,种植庄稼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
很古很古的时候,地球表面原是一片坚硬的岩石,并没有现在这样肥沃的土壤,更没有繁盛的植物。亿万年来,它不断受到烈日的照射,风雨的吹打,水流的浸蚀,冷热的作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作用,才使坚硬的岩石逐渐变得粉碎、疏松,在母质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了土壤,开始有了肥力。特别是经过人类的耕种以后,才使土壤有了较高的肥力。所以说,土壤和它的肥力不仅是自然作用的产物,而且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和一切事物一样,土壤和它的肥力也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这个过程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受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在掌握了土壤的发展规律以后,就可以用人为的方法使土壤向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变化,向肥沃的方向变化,使死土变活土,活土变油土。这个过程,就是土壤熟化的过程。深耕就是促使土壤熟化的有效手段。
土壤包括以下各种成分:各种大小不同的矿物粒子,各种不同形态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养料,各种不同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及其活动的产物——腐植质,最后还有水和空气。所有这些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影响着土壤的性质和土壤肥力的程度。所以,我们不能把土壤理解为只是矿物粒子的简单总和。人们要改变土壤的性质,调节土壤的肥力,就是要调节土壤中各种成分的相互关系。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要求土壤同时地供给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但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有机养料和不溶性的矿物养料,它们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或氧化作用以后,变为可溶性的氧化状态的无机盐类,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而这些过程,都必须有空气的参加。所以,土壤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隙,要给水分和养分以“存身之地”。前边已经说过,植物的生长要求土壤同时地供给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同时存在。但是,在同一空间水分和空气是互相排斥的,只有具有良好结构的土壤才能解决这个矛盾,才能使水分和空气同时并存。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就是这样的土壤。
什么是团粒结构呢?就是土壤中的矿物粒子互相结合成一个个直径为一—十毫米大的团块的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土壤叫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有两种空隙:团粒内部由于矿物粒子的较紧密的排列而形成的毛细管空隙,团粒之间的较大的非毛细管空隙。当有雨水时,水分沿非毛细管空隙迅速下渗,每个团粒也因毛细管的作用而由下渗水流中吸满了水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雨水。当天晴无雨时,因有非毛细管空隙的存在,表面一薄层土壤被晒干以后,就变成像一块被子一样,复盖着深层,大大减少了水分由地表的蒸发损失。所以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既能蓄水,又能保水。相反,非团粒结构的土壤,它的矿物粒子是不成团的一片,土中全是毛细管空隙,因而当有雨水时,水向下运动很慢,许多水分都形成了地面径流而损失。在天晴无雨时,又因毛细管的作用而使下层水分不断上升至表面,大量蒸发。所以,非团粒结构的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都很差。再从养分方面来看,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团粒内部充满着水分。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所指出的:“团粒本身是个小水库,团粒之间的空隙则形成空气的走廊。这就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团粒也就成了小肥料库”。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解决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矛盾,从而能同时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所以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深耕则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最根本的措施。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报刊文摘
算账里面大有文章
算账大有好处,算账万分必要,算账里面大有文章。我们反对算账派,因为他们从保守思想出发,算消极账,算促退账,妨碍建设事业的前进。但我们革命者也要算账,我们算的是积极账,促进账,从而保证我们能跃进得更快,跃进得更好更全面。
不算账,心中无数。心中无数,就不能提高信心和增强勇气;心中无数,就难免轻重倒置和迷失方向。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可见,对于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规律性的了解,很能够提高工作的信心和勇气。怎样才能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规律性的了解?除了要依靠实践,依靠对客观事物反复的观察之外,更要进一步根据观察所得的材料经过综合和分析来进行研究,化感性为理性,从现象提高到本质。算账,其实也就是一项综合分析的研究工作。算账算得好,算得全面,算得正确,可以帮助我们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规律性的了解,就会感到有把握或者把握大起来,因而也就有助于提高信心和增强勇气。
但是,算账也要看怎么个算法。
有些人越算越糊涂,越算越胆小,越算越觉得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他算的是死账,不是算的活账,他只算困难账,没有算能够克服困难的账,只算小账、近账和经济账,没有算一笔大账、远账和政治账。这样去算账,只能够一叶蔽目不知有天,算得糊里糊涂、提心吊胆。
有些人越算越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以为一切皆可以探囊取物,唾手可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算的是理想账,不是算的实际账;他们只算有利条件的账,而没有去算不利条件的账。这样的算法,也会使人越算越糊涂的。
因此,我们说,算账里面大有文章。这文章的做法,就是要算活账,不要光算死账;就是既要算现成的账,更要算发展的账;要算大账、远账,也要算小账、近账;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既算不利条件账,更算有利条件账;既算困难账,更算克服困难的措施与办法的账;既要算物的账,又要算人的账。算得清,分得明,看得全面,抓得准确,掌握了本质,算账才算是算到了家,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上海“解放”第五期作者潘雨舟)
既见“舆薪”,又察“秋毫”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对于成绩和缺点的看法上,常常存在着全面和片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是表现为一个对立的统一过程。在获得巨大的成绩的工作中,也会出现个别小的缺点。问题在于要作具体分析,分清哪是主流、哪是支流,哪是九个指头、哪是一个指头。如果只看见九个指头,看不见一个指头,把九个指头当成十个指头,那是片面的。反之,如果只看见一个指头,看不见九个指头,把一个指头当成十个指头,那就更是错误的了。“以九概十”,肯定一切,就会停滞不前。反之,“以一概十”,否定一切,就会把事情完全弄反了。
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但也不能说,在所有的一切工作中一点小缺点也没有发生。但是,这些缺点,归根到底,只是十个指头中不到一个指头的问题。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就要既见大成绩,又见小缺点;肯定成绩,克服缺点,方向明确,信心百倍,不断地从胜利跃向更大的胜利。
“孟子”“梁惠王”篇里,有一句话说:“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也就是说,小如一根毫毛也看得清,却看不见一大车柴薪。这句话可以借用来形容那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点。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看问题,常常表现为能察“秋毫之末”,但不见“舆薪”之大;而不是既见“舆薪”之大,又察“秋毫之末”。因而就常常是把“秋毫之末”,当成了“舆薪”之大。这种片面观点,常常是使人小则丧失信心,迷失方向;大则有走向和自己出发点相反方向去的危险。
这种看问题的直线化、刻板化、绝对化和孤立片面化,是形而上学的特点。用形而上学观点看事物,总是表现为要就是只看这一面,要就是只看那一面;要就是肯定一切,要就是否定一切。客观事物的辩证过程,一旦被反映到形而上学的头脑里,立刻就变成了片面的绝对化。在这种眼光看来,任何事情,好就是绝对的好,永远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永远的坏。他们不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他们只知道失败就是失败,不知道失败还可以成为“成功之母”;只知道错误就是错误,不知道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我们主张要学会用“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方法看问题,用“两点论”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克服那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用辩证法的全面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求人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学会熟练地运用唯物辩证法。
(摘自“新建设”第三期,作者吴传启)
纪律与自由是矛盾的统一
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归根到底,无非是进行阶级斗争或生产斗争。这两种斗争的最终目的,皆在于改变人们生活的和精神的不自由或不甚自由的状态为自由或更自由的状态。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们获得免于受剥削阶级统治和压迫的自由。
为了顺利地进行斗争和取得斗争的胜利,人们在斗争中就必须组织起来,为争得共同的自由而一致行动。而组织起来,又必须有共同遵守的纪律,以维系和指导人们一致的、集体的行动。纪律之所以必要,在于把斗争中人们的行动,纳入统一的、效果最大的战斗中去,以便争得共同的自由。人们在斗争中获得的自由,乃是在遵守共同的纪律下,一致行动的结果。先有共同遵守的纪律,才有人们共同的自由。当然,在另一方面,纪律在斗争过程中,又约束着人们的某些自由。但,纪律所约束的,乃是不利于人们共同地去争取自由的那种“自由”。因之,纪律与自由是统一而又对立的,其统一是基本的,对立是相对的。
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斗争,争取集体的自由,用纪律以统一人们的行动,乃是自然而合理的事。但某些人对于“纪律”一词,往往有着畏惧心理;一提起纪律,就认为不自由。他们在纪律与自由间,看到的只是对立的一面,看不到二者基本的统一的一面。
人民公社的“四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和管理民主化),乃是适应公社生产和生活更高程度集体化的、巨大规模的生产斗争所必要的和正确的措施。铁般的事实证明,农民已获得了而且正在继续获得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自由。譬如,有了一心一意进行劳动生产的自由,有了在生产中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才能的自由,有了建设美满幸福生活的自由,也有了免于饥寒贫病的自由,等等,从根本上讲,今天农民失去的是农民的不自由,今天获得的,才是真正的、伟大崇高的自由。
(摘自广西“思想解放”第五期,王子杰“略论纪律与自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