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
全国的工人农民正在为实现1959年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而积极奋斗。在这样的时候,许多省级、市级、地委级和县级的领导干部直接参加了工厂农村的劳动,这对于全国的劳动人民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步骤。它不但可以激励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扫除官僚主义的积习,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保证领导干部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人民中间活动,并且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逐步结合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形成剥削制度的社会基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尽管人们在职务上的分工千差万别,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没有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个普通劳动者。当国家还存在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工作干部,不论他所负的责任多么重大,在社会地位上,都是和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完全平等的。
我们的干部是从群众中产生的,而且要不断地从群众中产生新的干部。干部所做的工作完全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据,除了努力实现广大群众的利益以外,他们在工作中不能有任何其他的目的。为了使人民的事业取得胜利,就必须有这样一批忠心耿耿地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接受人民所授予的任务,在各个方面领导人民前进。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这个观点列宁曾经多次加以论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列宁曾再三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以后,应当使国家官吏成为不过是执行劳动人民的委托的工作人员,使他们成为对选民负责的、随时可以撤换的而且是领取普通薪金的“监工和会计”。列宁努力寻求使国家工作人员同普通的工人农民打成一片的道路。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列宁认为共产主义者必须同工人农民一起去劳动。列宁说:“只有在劳动中同工农打成一片,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共产主义者必须在劳动中与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这也就是我们党中央要求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基本出发点。
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国家工作干部和普通的工人农民群众之间的一定的分工,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正因为干部和群众之间有职务上的分工,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并且不能常常互相密切地接近,他们之间也就有互相隔阂的可能。在这里,还不能不考虑到旧社会残留下来的影响。在旧社会中的官民关系,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我们的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跟这种官民关系是在本质上不同的。不过,我们的干部,如果不经常注意密切联系群众,或者受到了从旧社会残留下来的影响,而不注意去加以克服,他就会失去一个人民勤务员所应有的本色。所以,党中央特别强调要教育干部永远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群众中出现,使干部不因为自己在社会分工中担负不同的职务,而自以为具有特殊的身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贯彻执行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制度,正是在这方面教育我们的干部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也是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干群关系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
在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时,党中央就曾发出指示,指出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重要意义,并且把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党中央在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中这样地唤起全党同志注意:我们党在三十年来,同群众在一起,艰苦奋斗,赢得了伟大革命的胜利。现在我们面前的艰巨的任务,是要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继续发扬我们党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传统。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一部分体力劳动,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就是发扬这个优良传统的一个制度,也是当前整风运动要求达到的一个目标。在此以后,中央又继续发出指示,要求各个部门中的各种干部,凡是能够参加体力劳动的,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参加体力劳动。
全国广大干部用实际行动执行了党中央的这个指示: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体力劳动,而且分批地在一定时期内到农村或工厂中去参加劳动。干部下放到农村中,成为一个普通的公社社员,下放到工厂中,成为一个普通的工人。他们和其他社员、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也同样地分担生产任务,同样地遵守劳动纪律。在军队中的干部,包括高级指挥员在内,也分批下放到连队中,当普通的士兵。在我们的广大干部中,参加体力劳动已经形成一种风气,并且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一年来的经验证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对于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许多干部反映,在参加了体力劳动之后,由于深入了实际,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置身于群众之中,干部和群众就更能相互了解,心心相印。一些过去不容易听到的事情听到了,一些过去不容易看到的事情看到了,群众在想什么,要求什么,能够及时地了解了。许多有关生产、工作和群众生活中的新问题,都能够较快地发现,及时地和群众商量,得到解决。干部有了实际参加生产的经验,对于领导生产工作和其他工作,也就做得更具体、更细致了。
干部作风的改进,必然会反转来对广大群众发生重大的影响。旧社会中根深蒂固的轻视体力劳动的观点,和旧社会的官民对立的关系,在广大群众中留下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很容易就能扫除干净的。群众如果看到了有些干部作风上的某些缺点,就更有可能对于我们的干群关系发生错误的了解。一年来的经验证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对于扫除群众中残存的对待体力劳动和干群关系的某些旧的看法,起了重大的作用。人民群众通过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活生生的事实,进一步了解他们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正确地认识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在许多公社和企业中,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给了群众以很大的鼓舞,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显著地提高,群众对于干部的信任和爱戴也大为增强。干部密切地联系群众,群众由衷地信任干部,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局面,这是我们任何事业能够取得胜利的一个最根本的关键。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不但在现时有重要意义,而且如前所说,在今后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的干部,既然是从群众中来的,他们就应当按照需要,随时回到群众中去,做一个普通的工人和农民。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政治经验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日益普遍地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必将逐渐消除。因此,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干部当工人,干部当农民,这样的制度,应当成为我们国家的一种根本制度,继续坚持下去。我们有了1958年的丰富经验,在1959年应当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更好的安排,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2版()
专栏:

在人民公社中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指出: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整个过程中,社会的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各地在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的工作中,都把解决分配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许多省提出,在分给社员的工资制部分实行“死级活评”的办法,人民公社按原来评定的工资级别,把工资发给各生产队,生产队对社员的劳动实行评工记分,根据每个社员(包括未评级的)每月评定的工分发给工资。这个办法接受了过去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关于评工记分的经验,可以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人们对于社会产品采取什么分配方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取决于所有制。在人民公社中采取什么分配方式,当然也就取决于人民公社的所有制的发展水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人民公社还不是共产主义性质的,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一定时期内,它也还不是全民所有制性质的,而是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因此,在人民公社内部的产品分配方面,实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是完全必要的。
在人民公社中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可以造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便利于统计和监督生产,合理地进行劳动分配,建立生产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这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产品的增加,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为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的。按劳分配,就是拿劳动作为分配社会消费产品的尺度,这同不劳而获来作比较,就是最大的平等。当然,实行这种分配原则,还会有收入多少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不同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也不同于农业合作化之前由于农民内部阶级分化而产生的贫富差别,而只是由于劳动的数量质量不同和生产基础的不同而产生的队与队之间和队员个人之间收入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差别。这些差别,一部分在共产主义社会也还会永远存在(因为人的需要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另一部分在共产主义社会将归于消失,但是在今天都必须承认和应该承认。承认差别,正是为了准备条件,逐步消灭那些将来可以消灭、应该消灭的差别。这些差别的消灭,只有通过各生产队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人民公社的经济的强大高涨,全国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和农村机械化、电气化的实现,才能够做到。如果简单化地企图采用拉平分配的方法来消灭这种差别,就要犯平均主义的错误,对社会生产和人民公社运动就只能起消极的破坏作用。
人民公社在勤俭办社的原则下,正确地进行分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涉及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面的关系,归根到底,这是我们党同五亿农民的关系问题。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要增加,这是分配的基本原则。生产大跃进了,积累要增加,这是必需的;但是积累的增加不能过多过急,积累和消费,必须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党中央规定,要保证90%的社员收入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余社员的收入也不比上年减少,这就是一个最低的界限。在消费部分的分配中,集体消费部分和个人消费部分也要有正确的比例,而且个人消费部分应当占主要的地位。集体消费部分是要逐步增长的,但是这种增长同样也不可过多过急。在个人消费部分中,是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制度,这个制度带有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的萌芽,我们应该积极地爱护和支持这种萌芽的生长。但是,供给部分和工资部分也要有正确的比例。如六中全会决议所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工资部分将是主要的,并且要有较快的增长;工资等级应当保持适当的差距,但是不要过分悬殊。
有的人怀疑,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政治挂帅”是否有矛盾。这当然是一种误解。什么叫政治呢?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这首先就是承认并且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既反对右倾保守主义,又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并且正确地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正确地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正确地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实行这个分配制度,并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使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理想,认识到个人的目前利益和集体的长远利益之间的正确关系。因此,在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以便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在劳动中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政治同经济应当统一起来,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原则同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的原则应当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人民觉悟的提高,有利于人民公社的巩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以上两篇文章是“红旗”杂志
1959年第六期社论)


第2版()
专栏:

晋北大抓油料生产争取今年自给有余
本报大同15日电 历来油料不能自给的山西省晋北专区,目前正开展全民抓油料生产运动。今年要使全专区油料生产从根本上“过关”,除油料自给外,还要大量售给国家,支援外地。
目前,组织全民参加油料生产的活动已普遍开展起来。中共晋北地委已作出了今年油料“过关”的决定,并制定出全区发展油料生产的计划和措施。今年全专区计划总产油料二亿六千多万斤,比去年油料总产量超过二倍到三倍。实现这一计划后,全专区每人将平均有油料六十三斤。
最近,忻定县交流了定襄地区去年利用碱地种植向日葵的高产经验,将在全县开展每人平均拿到百斤葵花籽运动;要帮助蒋村和平人民公社成为向日葵平均亩产千斤社,并以此为重点,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全县。吕梁山区五寨县在最近举行的千余名干部大会上,以“提高油料身价,让粮油齐跃进”为题,反复讨论,统一思想,挖掘措施,制定计划,提出要大种胡麻。各地本着及早抓油料的精神,都开始了调种、准备肥料、规划耕地、技术训练等春播准备工作。
中共晋北地委油料生产的宏伟计划,是分析了今年农业生产新形势后提出的。晋北专区的雁北、晋西北一带都是闻名全国的低产区,过去粮食产量低,油料产量更低。去年农业大跃进,晋北专区粮食生产已经由低产变高产。随着这一巨大变化,以及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油料问题就越来越需要解决了。地委认为,晋北地区进一步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和开展油料高产运动有许多有利条件:这里土地辽阔,有许多盐碱下湿地可以种油料;公社化后合理使用土地,进一步实行基本农田制度,更为扩大油料种植面积提供了保证。晋北专区种植胡麻、向日葵、大麻、黄芥、黑芥、小麻品种很多,农家经验比较丰富。许多地区在去年获得了高额丰产,五寨县紫寨乡胡麻高产田亩产到一百一十六斤,忻定县有十二亩多向日葵亩产千斤到一千四百斤,这些经验都将是促进今年油料生产的财富。
各级领导部门在制定今年油料跃进指标的同时,普遍认真细致地研究了许多确保实现指标的有力措施。全专区要选择一百四十一万亩基本农田作为油料基地,并要选择三十五万亩非基本农田作为油料辅助田。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办法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如林木和油料间作等;还要发动全区四百一十万人,人人动手利用房前、宅旁、庭院、路边等空地种葵花和其它油料。中共晋北地委为了确保油料高产,除了要各地彻底改变轻视油料思想和不往好地种、不施肥、不加工、不密植的偏待油料作法;并总结农家经验结合科学技术,制定了全区革新油料耕作技术的方案。一、积极扩大油料面积;二、根据油料合理施肥,每亩地起码要求施底肥两万斤,盛苗期多增加追肥;三、根据不同季节多加工;四、合理密植,每亩播种量由过去三斤提高到六至八斤。忻定等县为了保证油料及时下种,准备按社、按队确定“种植油料日”,集中人力、物力突击播种。思想重视是第一关
山西省晋北专区大抓油料生产,及早地把油料生产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让油料和粮、棉平起平坐,是一件大好事情。
经验证明:“在思想上种油料”是发展油料生产的第一关。只有把这一关过好,油料才能得到它应有的地位,才能改变让油料占坏地、吃不饱(少施肥)、喝不足(少浇水)等等不平等待遇,才能为油料生产大跃进铺平道路。
农作物播种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在提早进行粮棉生产准备工作的同时,也应为油料生产及早地进行准备。


第2版()
专栏:

油料作物争高产 苗地


第2版()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浙江春花丰收有望
浙江省一千多万亩大小麦、油菜、蚕豆等春花作物生长情况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好。大小麦和油菜大多苗全苗旺,分蘖良好,生长健壮,一类苗和二类苗约占80%。为了争取亩亩高产,目前全省各地都在加强田间管理,消灭三类苗,为此普遍进行了春花作物田间检查、田头会诊,采取了逐丘逐片地分别管理,看苗施肥等措施。
安徽绿肥生长旺盛
安徽省今年种绿肥作物像种油料作物一样,进行了施肥、挖沟、排水、盖草防冻等工作,因而秋种绿肥普遍出苗齐全,生长旺盛,预计每亩平均可收鲜草四十——五十担。目前,全省各地在积极加强绿肥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还采取多种办法,在夏收作物内套种短期绿肥,以充分满足今年春夏季作物基肥的需要。
湖南大抓小农具生产
湖南大抓小农具生产。全省添置和修补的各种小农具已达四百多万件。各县、人民公社的四千二百多个农具厂、生产大队的农具修配站和小队农具的修配组,都在积极修造小农具;还有大批烘炉正在下乡上门巡回修造。全省计划在小满以前做到每个公社社员都有一套小农具。
宁夏南部山区开始春灌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春灌陆续开始。自治区水电局在2月下旬派了渠道测量队,帮助回汉农民勘测水库渠道,使水库工程和开挖渠道工程同时并进。目前已有六个中型水库开始蓄水。全区五个县的小型水利工程,也在边修边灌的精神下,星罗棋布地摆开了阵势。


第2版()
专栏:

春耕忙(原载四川日报)


第2版()
专栏:

用什么“尺子”检查备耕?
曾志
许多地方,在总结和推行了去年大跃进的经验以后,今年的备耕工作都做得比去年更好。地耕得深、整得细,肥料积得多、质量好,种子也准备得又多又好,水利工作做得比过去出色……。这些,都为今年的大丰收打下了初步基础。但是,备耕工作是不是已经能满足春耕播种的要求了呢?不妨检查检查。检查,不能朝后看,要朝前看;不能拿过去对备耕的要求和今天已做的备耕工作比,要拿今年农业生产对备耕的要求和已做的工作比。因此,用什么“尺子”检查备耕工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今年,粮食要比大跃进的去年增产三千亿斤,棉花要增加三千三百万担,油料也要求有更大的跃进。从增产倍数看,似乎没有像去年那样翻一番,实际上增产的绝对数字很大,需要继续鼓足干劲、大干巧干才能完成。在去年粮棉没有翻一番、油料没有大增产的地区,更需要加倍努力。为了实现今年的增产指标,就得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把备耕工作做得比以往更细致更周到。如果备耕工作不做好,不能适时播种,丰收就会大受影响。
拿今年农业生产任务对备耕工作的要求,来检查一下已经做了的工作,是大有好处的。不对比检查,就有可能被已经取得的成绩蒙蔽了眼睛,就有可能自满自足起来,不再兢兢业业地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自满是前进的敌人,一自满,斗志就会松懈,干劲就鼓不足。斗志不坚,干劲不足,继续跃进就不可能。一检查、一对比,有些地方就可能发现原来认为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的备耕工作,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多。发现差得多,对于继续跃进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知道自己不足,又不自甘落后,就会鼓足干劲,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赶上前去。
拿老眼光来看新情况,认为今年的备耕工作已做得差不多了的人,虽然为数极少,但也应当引起注意。好的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并正确对待萌芽状态的事物,是好的、对我们事业有利的,就要扶持它、帮助它成长壮大;是坏的、阻碍我们事业前进的,就要及时清除它,才能领导群众继续前进。中共四川内江县委在备耕中注意抓思想,发现部分干部在备耕取得一些成绩后产生了自满情绪,就立即在全县开展了一次群众性的备耕工作大检查,用今年农业生产的新的要求来检查备耕工作,检查发现已经做的工作不是很够,而是离要求还远,从而发动群众找到了继续努力的方向。这不仅有力地帮助干部克服了自满情绪,而且激励了干部更加鼓足干劲,积极领导群众掀起了新的备耕高潮,使备耕工作一浪接一浪地向前跃进。这种领导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第2版()
专栏:

查漏洞 添措施 争高产
阜鸣公社建立检查制度推动春耕生产
本报成都15日电 四川省南溪县阜鸣公社根据“一开始就抓紧,自始至终都抓紧”的精神,发动群众检查增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早堵漏洞、添措施,保证1959年大面积高产计划的实现。
阜鸣公社有一万七千亩土地,1958年粮食总产量增加四倍,平均亩产二千二百五十三斤。为了保证粮食产量在1958年的基础上番上加番,这个社在备耕中曾先后进行了多次全面深入地大检查,最近又抓住开始春播和小麦拔节的关键时机,发动群众对全社生产和各种增产措施的贯彻情况进行检查。这次检查是根据全年计划的要求,检查措施与指标是否适应,检查前阶段生产和下阶段准备工作。通过检查,大大小小共发现了好几十个漏洞。如积肥的数量虽然按计划完成了,但精肥所占比重不够要求。发现漏洞之后,公社党委便组织群众展开大辩论,克服了自满麻痹思想,针对找到的漏洞,提出了建立精肥验收小组等建议多项,这些建议经过最近一个多月的贯彻执行后,大部分漏洞都已经堵住,并追加了不少措施。据3月上旬检查,全社60%的肥料都经过沤制,精肥标准达到40%,社员们计划进一步开展积肥造肥运动,今年保证为每亩地备下十五万斤肥料。全社现已办起八个农药厂,用毒草泡制了四十万斤杀虫液,并培植了四十九亩毒草。此外,还根据社员建议,压缩了三分之一(八百名)非生产人员,投入农业生产。
为了使计划成为群众的实际行动,阜鸣公社已决定把按旬检查和春耕、夏收等一定时期的全面大检查结合起来,并定为制度,要坚持做到“时时刻刻堵漏洞、样样措施不落空”,确保今年增产计划的实现。    (王焕斗、周祖佑)


第2版()
专栏:

育壮秧  铁巾


第2版()
专栏:

“塞上江南”播种忙
本报记者 王得温 谢石言
在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原野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面积丰产竞赛运动的序幕已经揭开。
从巍峨的六盘山到绵延千里的贺兰山,从山峦起伏的南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银川平原,六十二万生产大军吹起了大跃进的号角。今年,他们要种植八百万亩粮食作物,其中四百万亩基本农田争取平均亩产一千斤左右,一百万亩大面积丰产田争取平均亩产达二千斤左右。他们提出了“回汉农民一条心,心心向着一千斤,苦干大干加巧干,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响亮口号,力争今年全区粮食翻一番。近月来,银川平原的田野里、道路上黄尘滚滚,人群熙攘。十几个国营农场和各公社大片的土地上,拖拉机也出动了。许多人民公社都成立了春播验收小组,验收一块,播种一块;下种一块,查一块,保证春播质量。
沿着贺兰山下的许多地方,气候虽然较冷,但社员们说:“大地再冻,冻不了我们的决心!”他们高举铁锄,敲开冻土,向大地播下了大丰收的种子。
南部的六盘山虽然依旧披着银装,山下却呈现着一片沸腾的景象。这个地区的固原县城郊公社,向固原专区五个县的兄弟公社提出挑战。全社一万一千亩大面积丰产田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达到一千五百斤,并培植一百三十亩“固原专区第一田”,要求亩产达三千斤。去年入冬以来,固原专区雨雪稀少,不久以前,在一场大雪之后,专区境内各人民公社在“一车冰雪一担粮,背冰积雪保春墒”的口号下,把农田附近的积雪和冻冰运到播种的田里。全专区出动五万多人,经过三天奋战,背冰积雪保墒七万三千多亩,每亩背冰积雪都在一尺以上。
在春播的日子里,人人心向大丰收,人人都为春耕忙。这几天来,很难见到党委书记和公社的领导干部,他们把办公室搬到田间,深入现场,指挥春播,并和社员一起劳动。自治区副主席、银川市委第一书记王志强和银川市委书记处书记们都深入田间,和社干部一起,检查春耕。许多地方的银行、供销社、税局、商店的干部在下班后,拿起锄头和箩筐到公社劳动。各城镇的农具厂,把赶制好的春耕工具送到公社。
在公社化后的第一个春耕季节,回汉妇女显得特别活跃。她们再也不用挂心孩子,惦记吃烧了。清晨,钟声一响,她们便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有的赶着装粪肥的大车;有的紧握鞭子,跟着马拉播种机快步前进;有的挥动着鎯头,跟在拖拉机后面打坷垃。特别使人兴奋的是,在她们中间,出现了女拖拉机手。当周莲英、孙兴华第一次驾驶着拖拉机,奔驰在中宁县恩和公社东华大队土地上时,人们带着惊喜的眼光,看着她们。在恩和公社第四生产队开始春播的前一天,社员陆术忠和史如英结婚了。他们破除了“新媳妇三天不出门”的老例,在婚后的第二天就参加春耕。
今年,宁夏平原的春天,是个更大跃进的春天。正是:
万紫千红春光好,塞上江南播种忙,竞赛战鼓催跃进,粮帅纵马奔千斤。


第2版()
专栏:

春风三月菜花香
走进丛山密布的四川忠县,到处可以看到绵延不断的油菜田,像无数彩色锦带围绕山间。虽在初春,但这里的油菜却已长到二、三尺高。它们株株翠绿茁壮,高大多枝,夹着刚开的菜花,像碧波中闪耀着万点金星,使大地放出异彩!
忠县是全国的油菜高产县之一。去年平均亩产油菜籽二百三十一斤;今年忠县人民豪迈地提出了保证油菜亩产千斤的指标。
从油菜园到油菜王
从长江两岸直到偏僻山区,忠县人民今年到处都种植了“油菜园”。这种油菜园大的有几百亩,小的也有几十亩,面积约占油菜总面积的一半。我们看到干井人民公社的一个油菜园有四百多亩大,不少地方油菜茂密得像茶林一样,株株都超过了去年一般“油菜王”的水平。
而真正的“油菜王”就更多了,公路边、屋角旁、田坎上、院坝中,到处都是一株株长在肥土堆上的大油菜。种这种油菜的有干部,有居民,有敬老院的老人,也有戴红领巾的儿童。据统计,全县共有五百万株,其中大约有两百万株都已赶上现在在北京展出的那株“油菜大王”的去年同时期水平。
种油菜园和种“堆堆油菜”,培植大株油菜,让大地遍布“油菜王”,这的确是忠县人民的一大创造。他们接受了去年种植“油菜王”的经验,采用合理密植和大面积单株栽种,以及单株培育的办法,力争每株油菜发枝多,结荚大。这也是全县今年油菜生产技术大革命的集中表现。围绕着保证株株成为油菜王为中心,有些耕地深耕三尺以上。一般施底肥七万斤,多的达每亩二十万斤,全县从开头就抓紧防治各种病虫害,以使株株高产。
让我们来看吧,高山上的官坝人民公社从去年夏天起就为实现油菜园而战。农活多,劳力紧,社员们就抽出零星时间一块块地翻,他们搬去巨石、土层薄的地方就把几亩地的土搬到一亩地里。到了冬天,为了不放过季节,他们曾冒着大雪突击翻秋地和播种,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拣粪积肥。在向菌核病、根腐病作斗争中,他们想了十几种办法,不灭病虫害誓不休……。
钻研、创造、科学化
然而,人们并不是蛮干。当油菜“封林”时,干井人民公社的青年卫星排立即召开了“诸葛亮会”。各种各样的施肥办法被提了出来,人们反复地试验讨论。深夜,排长胡秀钊喊醒了大家:“有办法了!”于是,儿童时代用竹筒制成水枪的方法被利用到生产上来了。长长的竹筒,安上推进柄,顶端穿一个眼,粪水就从这里喷出二丈多远,射到想追肥的地方。
每个公社里都有许多人在搞试验,比创造。一小块一小块的田种植着不同的油菜,有的试验密植,有的试验播种期,有的试验施肥方法。例如,为了试验油菜是否需要打顶尖就有三种作法:一种只打主尖,一种不打尖,另一种既打主尖又打旁尖。农民说这是“五世同堂”!
油菜管理愈来愈细,愈来愈科学。最初是消灭三类苗,后来是分级递升,最后三级里又各分三等而成为“三等九级”。最近全县已普遍推行单株管理,看苗施肥的新田间管理法,保证每株油菜在孕蕾、开花和结荚三个时期都吃饱喝足,同时又能按需要得到氮,磷,钾配合适当的追肥。
为油菜而战
2月初的一个晚上,狂风怒号,阴云密布。按习惯正是家家关闭门房的时候。但在官坝场却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机关干部、居民、商贩……,抱起竹席,草垫,木板纷纷跑向附近的油菜园。他们和社员们一起紧张地为油菜搭架盖棚。不要让冰雹打坏油菜。
在忠县,我们听到过许多类似的事。这里每个人都把种好油菜当成自己的义务,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公社选出最好的社员种油菜,把最好的农具和药械分给油菜生产战线。机关厕所上挂着“油菜田用肥”的牌子。而必要时他们还亲自参加战斗。最近的一次突击油菜管理运动,全县就有十七万人参加。
本报记者
于竞祁 李德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