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提倡一丝不苟
易和元
有很多著名的戏剧表演家,他们在演戏时总是那么卖力气,不论是唱和做,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使观众看了他们的表演后,不但惊叹他们艺术的精湛,而且对他们那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更是钦佩不已。
我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川剧演员廖静秋。她患了不治之症,而且自己也知道活不久了,但是当她还活着的时候,她没有虚度宝贵的时光,每一次演出、拍片,都很严肃,一丝不苟。病魔在残酷地折磨着她,她以很大的毅力与它搏斗,因为她心目中有一个崇高的目的:努力为观众服务。因此,当我看她主演的影片“杜十娘”的时候,就为她的这种忘我的精神深深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做到了这点。不久以前看了一次京剧,其中有位演员是久负盛名的,算得第一流,我是第一次看他的戏,抱的希望很大。结果我却失望了。这个演员出场了,眼睛半睁半闭,懒懒散散,唱和做都那么有气无力,看来是在敷衍,走过场。于是这个名演员在我心目中的威信大大打了折扣。
过了不久,又看了一次京剧。演员水平据说只能算是二三流的,不及前面说的那位演员有名。但是他们很卖力气,结果演得很好,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我也兴奋地跟着鼓了掌。我心中暗地作了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看他们的戏,比看那些徒具盛名却不卖力气的名角强多了。
看来,有才还得鼓劲。以为自己有了名,表演就可马虎,戏一定是演不好的。论理说,有些名演员,他们有较高的技巧,有多年的表演经验,条件优越,如果再加一把劲,他们的艺术水平还可大大提高。但是,他们也许骄傲了,也许是满不在乎,以为随随便便应付一下,别人也会喝采,单靠自己的名气也能卖座,谁知观众是有眼睛的,他们要看货真价实的戏,名角也得唱好才行。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采取不严肃的态度,不肯继续钻研,再高的表演水平也会每况愈下的。
相反,有些演员,他们的艺术水平并不算很高,经验也不那么丰富,但是他们有一个最大的长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他们表演认真,努力钻研,结果却能演出很好的戏,艺术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看来,他们是一定会超过他们的前辈的,至少要比那些有才而不卖力气的名演员有出息得多。
由此使我想到了很多,首先是想到了我们的大跃进。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大跃进中出现的英雄、模范何止千千万万,他们都是敢想敢干的人,能够苦干巧干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要做到工作上一丝不苟,必须要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无限的忠心,想到每做一件事,都和人民的利害相关。做好了,对人民有利,做坏了对人民有害。正是这种工作责任感促使我们的英雄模范朝气勃勃,不断前进。因此他们也就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可敬的人。
有才而又鼓劲,不骄傲,不自暴自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永远前进。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岂止戏剧表演家而已。


第8版()
专栏:风土新志

沙洲的今昔
陈艾
3月的长江滩,已是一片绿色了。野草青青,芦苗葱葱。白色的水仙花,翠绿色的采铃花,开得满滩都是。沙洲上的人们说,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是的,当春鸟刚刚叫出第一声的时候,沙洲人民的心里,早已是春暖花开的世界了。
人在幸福的时日里,常常会想起过去那艰苦岁月。在这春风和煦、万紫千红的季节里,沙洲人民不禁想起了沙洲的今昔。
在江苏省武进县魏村公社的长江边上,流传着这样一段神话:不知在多少年以前,有一只大香炉突然从天上掉了下来,刚好口朝下、脚朝上地落在离南岸二里多远的大江里,在大香炉的脚上,积下了许许多多的泥沙;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又有三只好大的乌龟,爬到了香炉的三只脚上,不多时,它们被混浊的泥沙压在底下,再也爬不走了。慢慢地、这里出现了三个小沙洲:乌龟墩子、下开沙、顶心洲。
一提起沙洲,这里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在黑暗的岁月里所受的种种煎熬……。
那还是在沙洲冒头不久,一伙赤着脚,穿着破烂衣裳的人们、从老远的地方、到这个空旷的沙洲上来,筑圩、成家。他们一心想把这里变成自己理想的家园;然而,当圩堤刚一筑起的时候,大地主王少达却赶来了,把整个沙洲夺到他的手里去了。那些被江水大风折磨得不像样子的农民种着地主的土地,每当庄稼登场以后,就得交他每亩一石二斗的租子。粮食被搜刮尽了,人们只能靠野菜草根充饥……
每到夏天,呼呼的东南风推着滚滚的浪头、朝这三个小沙洲拍打,那狭小的堤岸,就整段、整圩地倒坍了。庄稼和草房子被淹没了,冲走了。于是,人们只好蹲到还没倒坍的堤顶上去。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人们心里就暗暗地想:是天上派天兵天将来打捞大香炉了吧?是那大乌龟作怪,上岸来偷吃了庄稼吧?于是,人们烧香拜佛,向神祈祷起来。人们也曾想把堤岸挑大一些,用来阻拦风浪和江水,然而,在那时,人们连饭都吃不上,这样的希望又怎么能实现呢!
恶人不饶人,瘟神也不饶人。沙洲上的人们不但受着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同时还受着血吸虫病的磨折。多少人被害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
沙洲上的人们,常常这么想着:我们这个穷沙洲,到何日何时才能变好啊?
十年前,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沙洲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了自己的家乡。
春风吹来遍沙洲,
万面红旗齐飘动,
感谢恩人共产党,
沙洲人民乐无穷。
——这是沙洲人民今天的歌。
啊,沙洲变了。谁会想到这个荒僻的沙洲变得这样快,这样好呢!
江当中的一个小沙洲——顶心洲上的人们,已经搬到江南的一个很美的村子上,重建了家园。顶心洲上栽满了柳树;从前,走乌龟墩子到下开沙去,要涉过二里多路的芦苇沙滩。现在呢?早已把两个小沙洲紧紧地联在一起了。宽阔的大堤,可以开过大汽车。沙洲的中心,已经建起了一座漂亮的小学。
1958年,是光辉的一年。也是沙洲人民幸福的、永不忘记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夏天,沙洲上的人们沸腾起来。他们加入了魏村人民公社。这是天大的喜事。现在,沙洲上建立了鱼业加工厂……过去每亩只收到一百多斤的获得了亩产一千五百多斤的高产纪录。
去年夏天,沙洲上来了一批白衣战士。只经过十四天的时间,在全沙洲的一千三百四十二个人中,就百分之百地治愈了血吸虫病患者四百五十七人。“我们向毛主席报喜,告诉他老人家,沙洲上的‘瘟神’已经送走了。”那个在解放前就患了血吸虫病的王贵生,兴冲冲地这样说。这是全沙洲人民的心里话。
有什么能与我们的伟大时代的飞跃前进相比拟呢?有什么能与沙洲人民的欢乐心情相比拟呢?当此春暖花开,预报1959年更大跃进的时候,英勇的沙洲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以更大的冲天干劲,大踏步地前进。


第8版()
专栏:

海上跳伞(套色木刻) 海军某部 羊争


第8版()
专栏:

程砚秋同志逝世周年纪念演出观后
邓拓
程门立雪岂空谈?
桃李而今盛斗南。
独创新腔如怨诉,
莫将绝艺比青蓝。
旧时痛洒荒山泪;
劲节长留碧玉簪。
化鹤千秋遗爱在,
无边春草已毵毵。
一九五九年三月十二日


第8版()
专栏:

壮志雄心
解放军某部复员去玉门油矿战士集体创作
人说东海风浪大,
海面无风滚浪花,
守卫海防整三年,
惊涛骇浪也听话,
穿雨乘风飘海峡,
如像平地跑战马。
都说西北多风沙,
多风多沙算得啥,
一枪戳穿祁连山,
双手拨开万里沙,
揭开西北聚宝盆,
万吨石油献国家。


第8版()
专栏:天桥小景

云里飞的行头
老北京有句歇后语:“云里飞的行头”——纸糊的。
云里飞是北京天桥的老艺人,他的真名叫白宝山。五十年前他和孙傻子组织了一个小戏班,带着五、六个徒弟在天桥三角市场上演唱。那时天桥还是一片坑洼地,也无任何房屋建筑,北京的民间艺人为了混顿饭吃,来这里“卖艺”求乞。
“云里飞”早年在天桥唱的戏可不像现在天桥的许多剧团那样,都有一副好行头,演员都是穿着耀眼的戏装,还有什么道具、灯光、布景;“云里飞”当时的戏台就在一块露天地上,一张破桌子,一套破锣鼓,就开戏了。演员们穿着平常穿的衣服,有的没鞋穿光着脚,拉着唱戏的架式,走着过场,玩一玩武工,唱几段京戏,就开始要钱。“云里飞”是跟斗翻得好而得名的,他能在三张桌子上往下翻跟斗,在空中折个湾落下来,又轻又稳。这种戏主要是演给那些劳苦群众看的。他们向卖纸烟的小贩讨了些纸烟盒,做成官帽、王帽、壮士帽、道士帽等,然后涂上一些颜色,剪些纸条,贴在帽子上。又省吃俭用的买了几身旧孝袍子,用颜色涂成花红柳绿的戏装,从此“云里飞”最出名的不是他翻跟斗,而是行头了。
现在“云里飞”穿着一身大皮袄,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还很精神,无事天桥走走,看到那游艺场的同行们都穿的一干二净,各剧团出场的演员都是穿着耀眼的戏装,还有什么道具之类,这景象常使“云里飞”感慨万千,他总是说:“我穷凑合了一辈子,这些年我才真是翻身了。”


第8版()
专栏:

深夜寻宿人
夜里,吹着西北风,一辆三轮车拉着一位刚下火车的老太太,来到天桥二友旅店投宿。服务员问冷问热,泡茶倒水,热情招待,可是这位老太太一直愁眉不展,低头不语。夜深了,老太太一直不睡,并在暗暗落泪。服务员虽已发现老太太有难解的心事,又觉得不好急问,只是关心地说:“老太太!天不早了,该您休息了”。停了一会老太太终于开口了,说她是来北京找女儿的,动身前约女儿到车站接,没有接着,带的女儿的通信地址路上丢掉了,因而着急。服务员问了半天,老太太只说是在“理学院”。北京哪有一个“理学院”呢?服务员问谁也不知道。服务员打电话到天桥派出所反映老太太的困难情况,所长立刻指派民警康永顺,到旅店里帮助老太太找到她女儿的住址。
康永顺翻开电话簿找遍整个学校栏也没有个理学院。北京那么多高等院校,又是深夜,哪儿查去呀?没有办法,就一次再一次的翻着电话簿,矿业学院、石油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和很多学院一遍又一遍地细看。他忽然想起老太太的四川口音来了,“理学院”,莫不是把字念错了?那又是什么学院呢?矿业、石油、农都不合声啊!电话簿上的林业学院出现在眼前了,林学院、理学院,反复学着四川的口音对照着,他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马上打电话问一问。对方的回答几乎使他跳起来,老太太的女儿确实在林业学院工作。
找到了!
老太太、民警、服务员一齐高兴,这一夜他们都没有睡觉。


第8版()
专栏:

“我是天桥市场上一个服务员”
去年夏天,天桥市场里,许多食堂和小食店里都贴着“发现一个苍蝇,吃饭不要钱”的标语。好在这里没有苍蝇已是好几年的事了。这且不说,只说第二食堂服务员邸大妈,她干净勤快,每天总是提前一小时到食堂来,刷桌子洗板凳,整理用具与扫地,忙个不休。顾客落座,邸大妈老是立刻赶到面前,一连说出十几样饭菜的名儿来,供顾客选择。看到顾客吃完要走时,又总是关心的说:“您把东西带好了。”
这天食堂到了休息的时候,邸大妈抓紧空隙扫地擦桌椅,忽然发现墙角的一张椅子上堆放着一件破旧的衣裳,她一边叨念着:“这是谁的衣服忘了带走!”一边拾起来,感到这件衣服很重,可能兜里有什么东西吧!掏出来一看,呵!都是钞票,都是五元一张的钞票,一共四捆,每捆五百元。邸大妈心慌起来。她活了五十多岁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呀!这时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她慌忙提着这件破衣服往柜房跑,嘴里不断地叨念着:“这些钱丢了会不会出事呀!丢钱的人要老找不着会不会寻死呀!”会计提醒她:“先别着慌,咱们先报告给派出所,一会儿会有人来找的。”
果然,丢钱的人跑回来了,他是河北省蠡县人民委员会的干部李伯印,他携带着公款到北京来采买牲口的……当他拿回他丢掉的钱时,他真不知怎样感激才好,一再问邸大妈的姓名住址,邸大妈最后只告诉他:“我是天桥市场上的一个服务员”。(附图片)
“瞧仔细点!”
“小弟弟,瞧住我!”
北京市公安局天桥派出所 张越鹏 由希田 文 苗地画


第8版()
专栏:

读者·作者·编者
爱读这样的社论
读了2月13日和2月25日人民日报登载的“过好小麦返青关”和“为穗长穗大、粒多粒饱而战”两篇社论,觉得很有启发,而且越看越有味道。我觉得这两篇社论,除了文章通俗好懂,发表及时以外,还有以下的优点,即把革命热情、政治动员与科学分析、业务指导真正密切而生动地结合起来了。社论告诉读者许多农业生产知识,使我们懂得小麦生长的每个时期应掌握的中心环节与具体措施,进一步坚定争取小麦亩产千斤的信心。这样的文章,不但为农村工作者所需要,就是我们这些“外行”也很需要。
浙江青田县工业局 章爱菊
欢迎科学工作者多为报纸
写文章
2月14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发表了“人类怎样认识了宇宙”一文。这样通俗而又比较系统地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文章,对读者很有帮助。人民日报过去刊登这种文章太少,最近有所增加。在当前广大群众向自然进军、要求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时候,多发表这类文章是有必要的。
很希望“人类怎样认识了宇宙”的作者席泽宗同志和其他科学研究工作者多写这类文章给报纸发表。
广东汕头市 张耀辉
对画家们的希望
人民日报3月8日第八版上登载的“犁地姑娘云中走”的漫画,题材新颖动人,富有浓厚的诗意和浪漫的色彩。作者米谷同志把山西的一首民歌,通过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动地突出了“犁地姑娘云中走,如同织女赶牛郎”的主题。大跃进以来,各地涌现出千千万万的好民歌。画家们!何不用你们的笔,多给这些优美的诗篇“谱”上更为动人的画呢!
河南新乡 魏福昌
具体介绍兄弟国家的生活
2月27日四版“新型的学校”一文,写出了莫斯科第十六中学贯彻学习和生活相联系的教育制度的真实情况,对我们了解苏联现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帮助。以前我们从报上也知道这个情况,但不具体。读了该文,也就明白多了。希望经常读到这样具体介绍兄弟国家生活的通讯。
四川自贡七中 游仲权
多给读者以方便
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评介文章,对于所推荐和评介的作品,有时没有注明原载报刊的名称、日期或是出版社的名称。像去年12月31日七版“读‘王大成翻身记’”,和今年3月6日八版“读‘松树的风格’一文以后”,就是如此。当我看到评论文章,想找被推荐的作品一读,翻查很费时间,甚至找不到,那就只好“望洋兴叹”了!
哈尔滨 孙小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