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跃进随笔
创造性的劳动
重庆建设机床厂工人 秦光金 曾德志
在1958年胜利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今年更大跃进的新战斗,在短短的时间内,在我们工人阶级的队伍里就涌现了不少敢于大胆创造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创造性的劳动。
创造性的劳动是苦干与巧干相结合的劳动。所谓苦干,就是发挥高度的积极性,不怕困难,忘我地劳动;所谓巧干,就是发挥高度的智慧,去革新技术、发明创造,使劳动收到更大的效果。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说,你要去改进,革新技术,就要动脑子去想,动手去作,这种钻研试作的功夫,就是手脑并用的过程,也是苦干和巧干结合的过程,没有苦干,便不可能有巧干;而只有苦干,没有巧干,便会浪费很多宝贵的力气。我们工人阶级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劳动。
因此,必须把苦干和巧干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互相推动互相作用。有些人把文化、技术水平看成是巧干的绝对因素,是片面的。就拿我们厂的廖世刚同志来说吧,论文化他入厂前仅仅读过两年书(现在也只有高小程度);论技术现在也只是四级铣工。为啥他能在生产中创造奇迹,做出卓越的成绩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能大胆的想,大胆的干,苦干与巧干结合得好,手和脑结合得好,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人都有手和脑,人人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也都能在劳动中有所创造。问题就看肯不肯干和苦想、能不能把苦干和巧干结合起来。
伟大的气魄
毛震亚
去年春天,我在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雪白的墙上,看到一行斗大的标语字:“过黄河,超长江,穷土要变江南地。”合作社一位干部告诉我,这里土质不好,但他们有信心在党的领导下把自己的农村变为江南鱼米之乡。我心里实在钦佩他们这种雄心和气魄。最近,我又去到那里,情景已和去年大不相同了。电灯安上了,扩音喇叭挂在树上,正播送着优美的音乐,一条通往汽车站的泥泞小路,现已变成四公尺宽的煤屑汽车路了。那位过去的合作社干部,现在已是人民公社内化肥工厂的厂长了。我端详着他发光的脸,又看看雪白的墙上写着的五个斗大的字“人民公社好”,感受到了一种更伟大的气魄。
是的,伟大的气魄本来是生长在劳动人民身上的。但当有了党,人民作了国家的主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乐园的时候,这种气魄就更加浩大,可以震撼大地,可以排山倒海。去年全民大搞炼钢,胜利地超额完成1070万吨钢的任务;人民公社犹如初升的太阳,发射着炫眼的光芒;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英雄们提出要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劈山引水,喝令土地交出粮食,这都是伟大气魄的体现。
在这大跃进的伟大时代里,伟大的气魄到处可见,不仅激励人们永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同时,也从伟大的气魄中,清楚地看到了祖国最美好的明天。


第8版()
专栏:

柴沟堡断想
薛汕
我随着纷纷飞舞的瑞雪来到了柴沟堡。
美丽的洋河,躺在低矮的群山脚下。它穿着素装,伸开洁白的双手,紧紧地抱着柴沟堡。这几天没有风沙,一下车就可以见到炼铁厂的高炉吐着白烟。天气那么暖和,仿佛有意欢迎人们到柴沟堡来作客一样。
柴沟堡的城墙拆去了一半,像京包线沿线其他各个城市一样:这些曾经是古代驿站、军事堡子的城池,在兴建起高大的楼房的时候,城墙的砖头被拆掉了。特别是去年全民炼钢的时候,都做了砌炉子的特殊材料。那些曾经被统治阶级用来砌城堡镇压人民的方砖,如今终于找到它最好的用途。
柴沟堡已成为怀安县的了。仅仅是三、四个月的光景,原来的怀安县城已改为“光明人民公社”的居民点;万全县撤销了,县城也改为“城关人民公社”的居民点。怀安十个公社都有居民点,乡村中有无数的城市,城市里又有着可爱的乡村,使广阔的土地上,更便于拖拉机的耕种。柴沟堡也是一个居民点,不过将来它的发展来得大些,将要成为怀安的中心。这样,京包线像一条绿色的披带绕过怀安全境,铁路两旁栽上高大的乔木,紧紧挨着的园林地带,将有一望无际的苹果树、沙果树成长起来。这远景,是多么美丽啊!
柴沟堡是四四方方一座城,最中间是十字街头,四个牌楼竖立在四方。靠北的人民公社委员会所在地,重重叠叠的屋檐、奇异的建筑形式,恐怕原本就是古庙吧,再没有比这更古香古色了。但是一群群的青年男女正在积肥,穿着绿色衣服的解放军也正在积肥;粪疙瘩一挑挑、一驮驮、一车车的运走。这样一股热劲儿,跟建筑物那种静穆的气氛却不协调,形成了鲜明对照。1959年在大地上翻卷起的生产的行列,在柴沟堡,就是这样开头的啊!
去年炼铁的时候,在甘岭寺有一个叫李朴的,已四十岁了,上山采矿,火花碰燃了炸药,他为了别人的安全,奋不顾身的抱着炸药走开,终于受到重伤。这位活着的董存瑞,这股力量究竟是怎么来的?解放前每年都要往外逃荒;去年大跃进的日子里,社里提出种苹果树,桃儿沟的有些老农终生没有尝过苹果,不知是怎么一个甜头。于是社里买了一些让他们尝了,有一个边吃边哈哈大笑,眼眶淌出了泪水。于是人们一鼓足劲,那儿就变成花果沟了。我又亲自在县委会,遇见了积肥模范钟世举:他是东沙洼人,年已花甲,却仍然那么勤恳地掏粪。他一家五代同堂,大大小小都是好样的,有的是民兵,有的当厂长,也有的当饲养员……,他们的力量就这样的发挥出来了,无穷无尽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柴沟堡作为一个司令台,高举着翻飞的红旗。由于柴沟堡和全县人们的努力,在县委的会议厅的墙上,悬挂着省委发给的“元帅县”的奖旗。我面对着这么一个难忘的景象,瞧瞧含笑飞舞得发狂了的雪花,作为一个客人,很自然地要向柴沟堡致衷心的祝贺:把红旗举得更高吧!


第8版()
专栏:

亚当·密茨凯维支
(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作品)
波兰 兹别格涅夫·普罗那斯科


第8版()
专栏:诗画配

“被告”
天马诗 方成画
西德多特蒙德市政治刑庭不久前举行了一次审讯,被告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支援多特蒙德市居民反对英国导弹营进驻该市斗争的十五万封信件。
法庭布置好威严,一群法官坐上边,
黑色长袍穿身上,个个都把脸孔板。
忽听一声叫开庭,忙坏法警一大群,
?喝一声被告到,抬来信件几大捆!
法官审问很认真,一字一句问得清,
信件不会把话说,白纸黑字瞪眼睛。
审讯很快就完成,一致判决处“极刑”,
一根火柴当子弹,火光熊熊照法庭!
说是荒唐不荒唐,战争贩子太恐慌。
信件虽毁精神在,人民斗志更昂扬!


第8版()
专栏:

田野相逢
黄谦
今天的雾特别大,对面都看不见人。第三小队集合下地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六点钟了,可是天还是黑沉沉的。
小队长刚给社员布置好今天继续挖肥窖的任务后,性急的小伙子就抡起铁锨干起来了。
就在这时候,路西边传来了大车的铃声,叮叮当当的。社里的车都去别处送肥去了,哪来的车队呢?小队长正纳闷,从雾中突然冲出一个人来:“请问你们这里有公社负责同志吗?”小队长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军人,他后面停了一长溜大车。他琢磨一下,立刻明白了,高兴地迎上去握住了那军人的手:“你们部队是送肥来支援咱们的吧?我代表咱们公社表示感谢!”
军人正想问小队长什么话,但把小队长一打量,他认出来了:“您不是省委刘副部长吗?怎么到了这儿!”
“别这么叫,我现在是太阳公社的小队长哩。”“哦,想起来了,你是爱民模范朱新生同志吗?对对对,我那次做报告你问过我不少问题,……你倒还认得我,哈哈!”
说话之间,社员和战士们已经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好像熟朋友了。可是有一个鬓发斑白的战士却一声不吭,站在一边对小队长直打量。他的行动也引起了小队长的注意。忽然,他们几乎同时叫了起来:“是你呀!”两个人的手马上紧紧地握到一起,一个劲地摇晃着;两对都戴过老花眼镜的眼睛互相凝视着,在对方的眼角、鬓角搜索着。还是小队长先开口:“你也当了列兵!看你的头发已经花白……”
“老刘,什么时候下来的?是第一批吗?还是老脾气,响应号召总是走在前面!咱们,嗯——有十来年没见啦!你一直在省委?”
朱新生插了一句:“刘部长,你同咱们副军长原来认识,我还准备给你们介绍哩!”
“不用你介绍罗,咱们是老战友,十年前他是团长我是政委,再早他当营长我当教导员。”
不知哪个社员提议:“请两位首长给我们讲个故事吧!”随着响起了一片掌声。将军说:“讲讲讲,我同你们刘部长得好好谈谈。可是现在不行,得遵守劳动纪律,对不对?”社员们一阵笑。老列兵转过身来:“小队长同志,我们送来二十大车肥料倒在什么地方?”小队长说:“就地卸下。小伙子们,咱们动手吧!”
说着,两个老战友互相看了一眼,卷起袖子,拿起了铁锹。雾渐渐散去,太阳照射着田野。在初春的朝阳下,这一对老战友干得和年轻人一样的有劲。


第8版()
专栏:

采茶曲
巴牧
南山忙采茶,
茶树正发芽,
山坡换新衣,
乐煞万人家。
一群农家女,
提篮进山洼,
来到茶林内,
好似蝶采花。
茶树一行行,
新叶满枝垭,
碧玉从中长,
竹篮装不下。
今年春最早,
春来树开花,
茶林庆丰收,
歌声迎彩霞。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看罗工柳的油画习作
蔡叔馨
听到罗工柳同志从苏联回国的消息,我就想看看他的作品,最近有机会看到了他的习作展览会,感到很高兴。罗工柳同志是位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每张画都有鲜明、丰满、和谐的颜色。充满在他画里的诗意和美丽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舒畅地表现了物的形象。他善于表达事物的情境与气氛。例如“克里米亚的姑娘”,画的是克里米亚姑娘在树林下的情景,她的表情很自然,全部的调子是和谐的,面部的画法和衣服的线条,都用熟练的技巧表现了出来。又如“海岸”,是幅小品,小小的画面,但很耐看。作者用巧妙的技法,表达了海岸的特点,海水的颜色,是那样的复杂而多采。从作品中看出,在短短的三年学习中,罗工柳同志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次画展我参观了三次。罗工柳同志的辛勤劳动和技法上的成就,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但也还有一点不太满意之处,这就是这次展览作品在题材上还有局限性。罗工柳同志在苏联学习三年,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希望能在他归国的展览中,能带给我们更多一些新东西,例如苏联的工业建设,苏联的集体农庄、庄员们的生活,以及豪迈的苏联人民向共产主义前进的气概。对于这些,这次展览作品中除出一些临摹品之外,是十分不足的。虽然这些都是习作,但是在写生的过程中,如果画家能够更多地注意对新事物的观察和描绘,让国内的观众能了解到苏联人民生活的变化,岂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我国的油画艺术还很年青,在技术方面的确需要艰苦学习,努力提高,但是提高艺术性的终极目的,还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用艺术来感染和教育人民。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一日千里地前进,为此我们希望罗工柳同志和其他有成就的画家们能够运用自己的艺术,来反映我国大跃进中的新面貌。


第8版()
专栏:

“红色的种子”
燕碧
影片“红色的种子”有一个相当曲折的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新四军的女干部华小凤,是一个坚毅不拔的共产党员,党派她到敌占区去开展工作,目的地是高王镇。不料中途情况变了,她不但不能到达高王镇,还被商人钱福昌骗卖给农民王老二。处在这种困难尴尬的境况之中,华小凤丝毫没有气馁。她说服了王老二和他母亲,得到了他们的同情和支持;她发动和教育了村里的积极分子,建立了党组织;并且通过他们带领群众向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华小凤真像一颗红色的种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扎下根,开出芬芳的花朵,并且结出丰盛的果实来。影片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制造了许多悬念,使人时而为华小凤的遭遇担惊受怕,时而为她的机智勇敢喜笑颜开;而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时,看到像“红色的种子”和“三八河边”这类描写正面妇女形象的影片(“三八河边”是写农业劳动模范陈淑贞的),使我们分外振奋。几千年来,我国妇女被压在黑暗的最底层,忍辱含垢地过着日子;但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姊妹们却翻了身,站了起来。她们不仅在革命历史斗争中跟敌人英勇作战,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贡献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华小凤、陈淑贞等人,是我们光辉的旗帜,是妇女们效法的榜样!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蓖麻——未来经济作物中的宠儿
志伟
蓖麻一向不大被人重视。通常,大家只知道它的油吃了可以泻肚子,和可以作为印泥油。
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蓖麻混身都是宝,现在它已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久的将来,它也许会跃为经济作物中的宠儿。
蓖麻原籍非洲,后来才迁居印度及欧亚各地的,凡是热带和亚热带、温带甚至北到我国东北都能种植。不过,生在热带的枝高叶大如树,多年生,年年开花结籽。而其他地方却要年年栽种。种植一般都在4、5月,到了10月便收获了。蓖麻的生活力很强,田边、屋角、荒山坡,甚至盐碱地都能生长,一粒下地,无需特别的照顾便泼辣辣地长起来,往往因为它的叶子遮住了太阳而使周围的野草死去。
蓖麻有些什么用处呢?
蓖麻蚕丝织的绸子,现在已经很为人们熟悉喜爱了。但把蓖麻蚕从印度请到中国来,培育成功,还只是近几年的事。蓖麻蚕吃的,便是蓖麻的叶子。它的生活周期短,只有十四、五天,在蓖麻的生长期内,可以喂八到十次之多,生活力也很强,很少得病。在喂蚕取得蚕丝的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收益:蓖麻蚕沙(粪便)可以肥田。蚕蛹可以榨油食用或工业用,含的蛋白质和肉或鸡蛋差不多,可以直接炒了吃或做成豆腐,营养丰富。也可用来饲养家畜。
蓖麻的茎,经过处理,还可以得到纤维,作绳子,也可作人造棉。
但更重要的用途在于蓖麻籽与蓖麻油。花色斑驳的籽,单以籽仁计含油高达50%。但因为蓖麻油中含有蓖麻素,有毒,所以不能作为一般食用。
蓖麻油不易冻、干、固结,粘度高,温度虽升降粘度改变也不大,酸度很低,因此,它除了被用作医药、印泥油和油漆外,还被用作航空工业中的润滑油。蓖麻油经过磺化,就成为土耳其红油,是纺织印染工业不可少的。
使得蓖麻油大显身手的,是化学家。
人们发现,用高温把蓖麻油加热时,得到了十一烯酸。十一烯酸经过处理,得到了氨基十一酸。蓖麻油加上碱加热时,得到的是癸二酸。
氨基十一酸经过缩聚是尼龙11;从癸二酸出发也能得到不同种类的尼龙,如尼龙610等。
由三到五斤或许稍多一点的蓖麻油,就能制出一公斤尼龙。一双尼龙袜子只有七钱重,却比普通袜子耐穿四、五倍。也许,有一天人们会考虑是种棉花上算或种蓖麻上算。
在得到十一烯酸的同时,还得到了庚醛。庚醛和石碳酸作出的酚醛塑料,有的性能比酚甲醛塑料还好,也能还原为庚醇,用作大规模生产的聚氯乙烯的增塑剂。在作癸二酸时,得到的是甘油与异辛醇,后者也能作为增塑剂。
不只这些,癸二酸还作为特种塑料和香料的原料。
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同,从蓖麻油还足足能直接、间接得到近二十种产品,从它们又能得到更多的产品,而用途各异。
蓖麻的这些运用,已不是实验室中的试验,而已是生产中大规模的运用了。因此,人们对蓖麻愈来愈重视。我国是一个宜于和有传统的种蓖麻的国家,种植和利用蓖麻也将愈来愈广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