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9-03-12

1959-03-12新闻联播 文字版

诗八首

第8版()<br/>专栏:<br/><br/> 诗八首<br/> 朱德<br/> 祝广东工农业大跃进<br/> 今年生产过关年 男女工人劲掀天<br/> 挖得原煤千万吨 完成计划着先鞭<br/> 千亿斤粮作指标 八字坚持产量高<br/> 红旗插遍公社里 依靠农民干劲豪<br/> 穗市今年过春节 丰衣足食人人悦<br/> 百尺竿头更向前 干劲可鼓不可泄<br/> 游罗岗祠<br/> 罗岗山下罗岗祠 留有文山四首诗<br/> 忠心为国声名在 仪表堪称后世师<br/> 游石门<br/> 石门山上望韶关 千里江船一日还<br/> 一船拖得十三艘 霎时飞过荔枝湾<br/> 温泉风景<br/> 梅花开后桃花开 绿竹青松夹岸排<br/> 唯有荔枝园更好 林空喷出暖泉来<br/> 和何香凝主任原韵<br/> (一)<br/> 农民分地大翻身 苦战九年镇日勤<br/> 联合工人同跃进 结成公社友谊深<br/> (二)<br/> 移山造海志掀天 千万人民涌向前<br/> 组织联军齐建设 山河改变例无先

新芽(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新芽(木刻) 古元

多读一点书

第8版()<br/>专栏:<br/><br/> 多读一点书<br/> 海波<br/> 有句古老的格言:“不学习的人像荒地不产谷物,人们只能说他是活着,别的什么也说不上。”高尔基说:“我读的书愈多,我就觉得生活愈光明,愈有意义。”无论古老的格言,或者高尔基的话,都是要人们重视读书和学习的。<br/> “学习,学习,再学习!”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读书和学习比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了,因为这个时代是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的时代,这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和技术科学飞跃发展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巨变,它需要人们有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不断迅速地增加新的知识,否则你不但不能主宰世界,反会被无情地抛下时代的列车。<br/> 学习的方法,一个是实践,另一个就是认真读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里只谈读书。<br/> 我们有不少的同志,他们日夜苦战,干劲很大,辛辛苦苦;但是有时候也不免在工作里犯些这样那样的毛病。别人向他们指出,这些错误如果认真学习党的文件理论,就不会犯的,因为在党的指示和经典著作里,对这些问题早已说得很明白了。当这些同志事后一查,便猛然大悟。这些书和文件他早就有,可惜过去把它们锁在抽屉里了。问他这是怎么回事,答曰:“工作太忙,哪有时间读书。”<br/> “工作忙了就不能读书”,对不对呢?学习与工作是不可分割的。工作得好,常常同学习得好有关(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道理很简单,因为经过学习,把经验条理化,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了思想水平,正确掌握了客观规律,工作效率自然会提高。我们许多同志为什么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仍犯错误呢?道理就在于没有通过学习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毛泽东同志说:“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br/> 又要紧张地工作又要读书,时间有没有矛盾呢?有!但这个矛盾可以解决,问题在于思想是否重视学习。工作忙就要挤时间学习。许多革命导师都是工作最忙的人,然而也是学习最好的人。我们也看到很多负责同志,每天工作忙极了,但一谈起什么问题,旁证博引,古今中外,显见其是读了很多书的。足见:有没有时间学习,关键完全在于自己重视不重视。

读者札记

第8版()<br/>专栏:<br/><br/> 读者札记<br/> 刘勉之<br/> 唐顺之论明代刻书<br/> 读古书要讲究版本,要求刻的书错字少一些,刊行的时代早一些,更近于原来面貌一些,这原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片面地讲究孤本,机械地追求版本,其目的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孤”,为了“古”,对于书的内容,倒不十分在意,古代有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我看,这类人倒很像。<br/> 读书,是读书的形式,读书的版本,还是读书的内容呢?<br/> 宋版,元版,讲版本的人很重视,不得已而求其次,明版也将就。<br/> 明朝人刻文集最多,也很喜欢刻丛书。<br/> 也就是在明朝,有个唐顺之,他也有部文集,叫荆川文集。这个人很有趣,有趣在立下遗嘱叫后人不要给他刻文集,而后人偏给他刻文集,这部文集还留传到现在。<br/> 下面是他的两封信,都是大骂特骂刻文集的:<br/> 我常常想起,天地间有那么几件事情,人人见惯而绝是可笑的,一件是有些卖酒杀猪的市井细人,有一碗饭吃,死后必定有一篇墓志。一件是达官贵人,中过举人进士、稍有名目的,死后也必然有一部诗文刻集。好像是活着必得喝水吃饭,死去必得有衣衾棺槨,一样不能缺那样,这种情况,不但三代以前没有,汉、唐以前也绝不是这样。<br/> 幸亏还好,这些墓志也吧,诗文集也吧,不久就都泯灭了。<br/> 不过,尽管毁灭了很多,剩下的还是满屋子。假如不毁掉一些,都留着,即使以天地作书架子,也安顿不下。这种文字,假如家家收藏,用秦始皇办法,作用一番,代替柴火,南山的煤炭竹木,不是都可减价了。可笑,可笑。<br/> 我平常以为刻文字是无廉耻的行为。我死后有闲人作此业障,我不敢保险。至于自家子弟,则必须有遗嘱说破此意,不让他们作这业障。(卷六答王遵岩书)在另一封信里又说:<br/> 今世所谓文集,到处都是,多得很。其实一字无用。作者原来是想靠这个不朽的,结果相反,只会暴露自己的<br/> “陋”,给人取笑,这不叫作木灾吗?(同上与卜无锡书)说得很痛快。虽然也有些过火,例如卖酒杀猪的有些人有这么篇把墓志,也不一定不可以,有些人刻的文集内容也不见得都是一字无用,刻文字也不能一概而论都是无廉耻之类。虽然也有的地方不对头,例如三代以前根本没有印刷术,怎么有可能大刻其文集,汉、唐这两代也是这样。但是,毕竟说出明代这时期的风气,胡乱刻书,刻的书很有些是要不得的。<br/> 至于明人刻的丛书,改头换面,偷工减料,东抄西袭,胡拼瞎凑,毛病多得很。虽然也有不少是好的,的确保存着许多有用的东西,给人方便,功劳不少。但是,留传下来的不尽都是好的。<br/> 为什么这个时代会有这样胡乱刻书的风气呢?<br/> 一个理由是经济的,十世纪以后,印刷术发达了,元明之间许多城市都成了刻书中心,木头,刻工都方便,只要舍得钱,就可刻书。特别是作地方官的人,可以利用职权,或者通过修地方志的方便,附带刻自己的诗文。即使不是现任地方官,只要作过京官,有过功名的,也可以通过有什么“年谊”,“世谊”的地方官来办。不信,请查查现存的明人文集,能找出几个不是作过官,或是有过功名的。<br/> 另一个是政治的。清蒋超伯南漘楛语:<br/> 明代官场,行贿风气很盛。<br/> 按规矩送钱时一定要配以书,特别是新刻的书。闹得到处刻书,连校对也来不及了。如陈埴木钟集,是宏治时温州知府邓淮重刻的,都穆的南濠诗话是和州知州黄桓所刻的,序文上都说是捐俸绣梓,用广流传,像这样的不一而足。行贿用书陪衬,显得雅一些,有个专门名词叫书帕。明人徐树丕识小录四说:<br/> 往时书帕,惟重两衙门,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两银子。外舅作翰林时,外官送书帕,少的不过三四两银子,那时也不过作为往来交际常事,不大引起注意。后来朝廷严厉禁止,结果,白的不送了,换成黄的金子,又嫌累赘,索性换成圆的白的发光的珠子了,近年来外官和京官相见,往往一面作揖<br/> 寒暄,两手就作交易。<br/> 这就是明代后期的政治风气,也就是明代刻书特别多,特别滥的道理。

好事近

第8版()<br/>专栏:<br/><br/> 好事近<br/> 徐飞锡<br/> 归国后喜赋<br/> 念载复归来,喜见锦团山水,到处亲人相遇,是吾家乡里。百花齐放灿朱霞,万象呈朝气,祖国角声雄壮,在初阳红里。

可贵的有心人

第8版()<br/>专栏:文化街头<br/><br/> 可贵的有心人<br/> 秦犁<br/> 如果有人问:旧书店的业务是什么?恐怕大家都会笑他幼稚。既然叫旧书店,它的业务还跳得出“买进,卖出”这个圈子?买进,为售书者服务;卖出,为读者服务。如此而已。但是有这么两家书店,却结合自己的业务,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br/> 上海古籍书店和上海旧书店,去年年底曾陆续派出一批较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到全国各地去收购革命史料,效果很好,收购到不少珍贵的革命书刊和革命史料,其中有与毛主席初期革命活动有关的两种书刊——“天问”周刊和“湖南自治运动史”。在“天问”周刊第二十三号上有毛主席写的“湖南人民的自决”一文。他们还搜集到1941年1月18日的重庆新华日报。这张报纸上有周恩来同志“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诗。这张报纸过去很难找到。他们搜集效果之所以好,就在于他们是有心人,是有目的地去做搜集工作的,不是一般的“买进,卖出”,等客上门。<br/> 搜集革命书刊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在国民党统治时代,读革命书刊是犯“法”的,是要论“罪”的,保存革命书刊那就更不用说。有的革命书刊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就是靠了当时的一些有心人,他们保存它,是冒了杀头坐监的危险的。这种有心人值得我们钦敬。但是更多的革命书刊和革命史料,却因种种原因散失了,这就需要我们现在的有心人去发现它,搜集它。这两家书店的同志,正是做了这样的有心人。<br/> 假如各个地区,各个有关部门,都注意这个问题,都来做有心人,我想,搜集革命文献的工作会做得更好,成绩将会更大。

为业余剧团提供小戏

第8版()<br/>专栏:杂志架上<br/><br/> 为业余剧团提供小戏<br/> “小剧本”半月刊(原名叫“剧本”农村版)主要是为工农群众业余剧团服务的,它的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每期以大部分篇幅发表紧密结合当前现实生活斗争的小戏。例如,最近发表的反映工业战线上的生产大跃进与技术革命、反映农业战线上春耕积肥运动的各种小型的戏曲、歌剧、话剧就不少,其中像“遍地开花”、“两面红旗”、“战斗的一昼夜”、“姑嫂看画”、“将军与战士”、“申喜造肥”等,都是内容生动、形式活泼,为读者所欢迎的小剧本。<br/> 业余剧团在演出经验不多的情况下,排好一出戏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个刊物为了更好地帮助业余剧团把戏排好,也适当地附有排演说明与歌剧曲谱;此外,对指导业余作者创作,也经常发表一些通俗短小的文章,如连载的“写戏常识”等。该刊开辟的“大家提问题、大家谈问题”这一栏,曾经讨论过歌剧的唱词以及其他有关剧本创作的问题,这对业余作者如何进一步掌握戏剧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是有意义的。(春)

它们的寿命

第8版()<br/>专栏:<br/><br/> 它们的寿命<br/> 雪松 二千年<br/> 橄榄树 二千五百年以上<br/> 柏树 三千年<br/> 苞巴树 五千——六千年<br/> 龙树 八千年<br/> 巨杉 三千五百年(美国红木)<br/> 阿丹森树 五千年<br/> 柏树 一万年(墨西哥)<br/> 龙血树 六千年<br/> 丝杉 一万年<br/> 紫杉 三千年<br/> 苏铁 一万二千——一万五千年(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