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叫春小麦高产再高产
吉林提早开犁,顶冻播种
据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各地提早开犁,顶冻播种春小麦。播种前各地都广泛辩论了顶冻种麦的好处,总结出小麦“种在冰上,收在火上(夏季)”,可以抗旱保墒,提前发芽,麦苗健壮,躲过疸期,籽粒饱满,早熟早收。因此,各地今年春小麦的播种比去年又提早半月左右。
吉林省的西部、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于种小麦。农民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小麦高额丰产的经验,顶冻播种就是其中之一。吉林省今年小麦播种面积要比去年增加一倍左右,为了调节农忙时期人力、畜力紧张状况,有十万多亩小麦已在冬天学习外地经验试行冬播。
吉林省争取今年小麦丰收的准备工作早在去年麦收季节就已开始,选择了成熟早、抗锈力强的优良籽种。冬天大部分春播地都进行了深翻。入春以来,各地又增施优质底肥,平整土地,打井灌田。目前,各地春小麦播种工作比往年进行得又快又细致。不少地方建立了麦田专业队,分工负责麦田管理。亩产千斤小麦的竞赛运动,已经在白城地区各县展开。


第4版()
专栏:

早——春小麦丰收的要诀
本报评论员
春麦区历来是我国小麦的高产地区。1958年全国春小麦平均亩产比冬小麦高出20%多。春小麦的播种面积虽然只有冬小麦的八分之一左右,但去年春小麦的千斤田面积却比冬小麦多三分之二。甘肃省敦煌县全县六万多亩春小麦,亩产一千零三十七斤,成为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县。今年冬小麦的播种面积约比去年减少一千万亩左右;为了保证完成今年小麦增产任务,就需要努力扩大春小麦播种面积,并力争高产。显然,在当前冬小麦面积缩小的情况下,积极扩大春小麦面积,增加春小麦比重,是提高小麦单位产量和保证完成今年小麦增产任务的有力措施。春小麦是春麦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在青海、宁夏、甘肃等主要春小麦产区,春小麦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当地一般粮食作物。春麦区一般地多人少,春小麦栽培省工,适宜于机械耕作,多种春小麦还可腾出劳力种好玉米等中耕作物。春小麦还是春麦区的主要细粮,目前春麦区小麦生产特别是东北地区大大不能满足城市工矿区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扩大春小麦面积,积极种好春小麦,对提高春麦区粮食产量,改善春麦区人民物质生活更有重要意义。现在华北春小麦播种已进入大流,西北、内蒙、东北的春小麦也将陆续播种,应当及早使春麦播种计划落实到社,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春小麦播种面积;并且要像对待冬小麦那样,满怀信心地开展亩产千斤的群众运动,争取出现更多千斤队、千斤社、千斤县和千斤专区。
力争春小麦亩产千斤以上的第一个关键是抓住土、肥、水、种,及早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目前春麦区深翻地工作已取得很大成就。黑龙江省计划春小麦要全部种在深翻地上。深翻地是春小麦增产的基础;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去冬没有深翻的,麦田开冻以后,还应继续深翻,一般耕深应保证达到七寸左右,争取达到一尺左右。目前各地准备的春麦基肥已达到每亩一万到三万斤,多的有四万到五万斤。但大部分是粗肥,而且多数没有送到地里。春小麦播种早,生长期短,早期需要的肥料多。春麦区应该立即调整劳畜力,改革运输工具,把现有肥料突击运到田间,并多施一些细肥,增加一些种肥。今年全国春麦灌溉面积约有三千多万亩,应该及时平地整畦,解决提水工具等问题,想尽一切办法扩大浇麦面积。旱地春麦要及时顶凌耙地,防旱保墒。
在作好播种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要达到高产,还必须根据春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早种,种好;早管,管好。
早种对于春小麦增产有重要作用。春麦区的农谚“种在冰上,收在火上”就是这个意思。去年的春小麦高产田,都比一般田提早播种十天到半月。因为春小麦在摄氏零度左右的温度就可以发芽;在低温条件下有利于幼根生长,扎根深。春小麦出苗以后遇到高温就会很快拔节生长,停止分蘖;因此,早播能增加小麦分蘖时间,增加株数和穗数。由于早播的春麦在形成基秆和抽穗的时候气温比较低,还能增加小穗的结实率,增加每穗粒数。早播还可以及时利用早春化冻的水分,防止春旱;并可较早成熟,躲过雨害和减轻锈病为害。
小麦要达到亩产千斤以上,必须每亩有结实穗五十万个以上。春小麦比冬小麦分蘖期短,一般分蘖较少,因此密植程度一般比冬小麦还要大些,播种量可以增加到三十到五十斤。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用硫铵作种肥,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加分蘖,保证每亩有五十万株以上。
地下害虫和腥黑穗病是春小麦区的主要病虫害。在播种时要用“六六六”把土壤消毒,用“赛力散”拌种。
春小麦生长期短,田间管理的关键仍是一个“早”字。要促使麦苗早长早发,特别是要早追肥、早浇水。
今年的粮食生产任务是很艰巨的,而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是打好第一仗,争取今年夏季更大丰收。争取夏季丰收,在南方是抓早稻,在北方是抓冬麦,在春麦区就是抓春麦。要从抓眼前起,抓播种面积,抓播种准备,抓田间管理,一步不松,一着不让,从头抓到底。


第4版()
专栏:

抓“八字宪法”争农业高产
辽宁吉林全力投入春耕生产
本报沈阳11日电 辽宁省抱定“誓争粮棉翻番,确保粮菜自给”的凌云大志,以移山填海的英雄气概,揭开了1959年农业大翻身运动的序幕。
目前,从辽河平原到黄海之滨,从古长城外到鸭绿江畔,在冷雪初融的大地上,人们正在突击积肥、送粪,大修水利,赶忙春灌和整地保墒,为拿下农业大翻身的第一关——又快又早又好地完成备耕和春耕播种而战。
辽宁人民从去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经验和教训中,深深地体会到:采取革命措施,坚决改变“宽垅浅耕,广种薄收”的老一套耕作习惯,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是实现农业大翻身的根本保证。因此,当去年秋收还未结束的时候,全省人民便为实现今年农业大翻身开始工作。在“翻身先翻地”的战斗口号下,各人民公社组织了几百万深翻大军,经过四十多天的苦战,使三千多万亩土地翻了身,其中有一千九百五十万亩深翻一尺以上,高产卫星田普遍深翻三尺以上,为今年实现农业高额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各地正对深翻的土地进行平整、耙压工作。
全省平均每亩耕地已有农家肥料七千四百多斤、土化肥二十八斤,已超过去年每亩耕地的施肥水平。但是这些粪肥还不能满足今年农业大翻身的需要。因此,各地积肥大军在一面突击送粪,一面继续抓紧春耕前的有利时机大干巧干,向每亩大面积丰产田施肥三万斤、普通田施肥一万斤的目标奋勇前进。
水利战线上,各地人民公社在冬修水利工程已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根据省委“战胜春旱威胁,保证适时播种”的紧急指示,正在开展一个以突击春灌为中心的水利建设高潮。在大战肥、水的同时,各地都抓紧了精选良种的工作。
实现今年农业大翻身的跃进规划,劳动力不足是一个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大规模开展工具改革运动。根据初步计划,全省今年将推广动力、运输、整地、播种、插秧、水利施工和积肥追肥等各种改良农具四百七十七万件,力争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高方)
本报长春11日电 吉林省正以轰轰烈烈的备耕运动,展开今年农业大翻身的首次战役。今年,全省农业生产正全面贯彻“八字宪法”逐步实行高产、少种、多收的方针,保证在六千二百万亩播种面积上,粮食、大豆比去年增产70%以上。
去年农业大跃进的经验和人民公社化的巨大成就,不仅使全省人民找到了农业大翻身的正确方向,而且在新的基础上使当前备耕工作出现了空前未有的规模。截至2月底,全省参加积肥,造肥,送肥的人数已达二百多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50%以上。积肥总量已达到两亿三千多万吨,等于去年全省耕地施肥总量的二点四倍,质量也超过去年。全省已建成土化肥厂两万多个,制出土化肥六十八万多吨,菌肥七千六百多吨。
去冬今春雨雪稀少,为了保证适时播种,各地都提前进行整地保墒工作。各公社还开展以挖掘地下水为主的速效水利运动;并准备春季再深翻一部分耕地,使全省深翻地占播种面积的80%以上;实行适时早种,顶浆播种、坐水种等各种抗旱播种方法,决心战胜春旱。
根据密植要求,全省各地已选留各种作物种籽四十六万多吨,满足春播需要。全省役畜也比1957年年底以前增加了三万四千多头。从春节以后开始的各人民公社的备耕竞赛运动,已在永吉、磐石、榆树、海龙、蛟河、临江、大安等县迅速开展起来。吉林省农业高产县之一的蛟河县,已向全省各县、市发出开展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的革命友谊竞赛倡议书,以亩产粮食一千一百斤,亩产大豆三百四十斤的指标进行挑战。全省性的竞赛运动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程予、金昌范)(附图片)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石空公社比往年提前半个月开始春播。 康乐摄(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甘肃敦煌决心再夺高产红旗
本报讯 去年麦棉双跃进的敦煌县,誓以“大干巧干三百天,力争粮棉加一番”的高昂斗志,再夺今年麦棉大面积高额丰产的红旗。目前各地已比去年提早六天开始播种春小麦。
号称“戈壁的绿洲”的敦煌县,是甘肃去年的春小麦和棉花双丰收的红旗县。春小麦产量由1957年的平均亩产四百零八斤上升为一千多斤,棉花也取得了空前的大丰收。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最近提出的粮棉增产指标是:今年播种春小麦七万多亩,平均亩产达到二千斤,比1958年增加九百多斤。总产达到二亿斤。棉花播种十一万亩,平均亩产皮棉五百斤,比去年增产一倍多。总产皮棉达五千五百万斤。全县按十万人口计算,一年后达到平均每人有粮食二千斤,皮棉五百五十斤,平均每人收入达到八百七十五元,比1958年增长一倍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指标,敦煌县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挂帅。继续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断地和形形色色的右倾思想作斗争。大干苦干实干巧干,把群众的冲天干劲和科学分析精神结合起来,贯彻“十大倡议”,保证今年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
二、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全民大搞积肥造肥送肥运动,使每亩地施肥量由1958年的二万二千斤提高到十万斤。在全部土地普遍深翻的基础上,消灭盐碱地和凸凹地,改良土壤;大搞水利建设,大搞灌溉技术上的革命,实行计划用水;选用良种,合理密植,保苗保桃,消灭无苗断垄。小麦保苗八十万株到一百万株,棉花每亩九千株,每株结铃三十个;深入开展技术革命,大搞工具改革,继续掀起一个更大规模的工具改革高潮,实现磨面半机械化,播种、中耕、收割、打碾新式农具化。
三、大搞高额丰产田运动,全县种粮棉高额丰产田四万二千亩。粮食二万亩,亩产四千——五千斤;棉花二万二千亩,亩产皮棉一千——一千六百斤。将高额丰产田运动与干部群众大搞试验田紧密结合起来。干部都种试验田,发动各类模范人物、生产能手大搞试验田,树立旗帜。
四、进一步改变领导作风,继续发扬抓两头带中间、参观评比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计划,目前全县人民正以更大的干劲,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备耕高潮,积极进行春小麦播种和棉花播种的准备工作。


第4版()
专栏:

送喜报(木刻) 曾景初


第4版()
专栏:

保持光荣 再争上游
红安、麻城互学互赶,共同跃进
新华社武汉10日电 全国著名的湖北红安、麻城两县最近互送战表,掀起了互学、互比、互赶的友谊竞赛。两县人民决心要在今年把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红旗插得更高,保持光荣和发扬光荣。
现在,这两个县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在友谊竞赛的鼓舞下,正以冲天的干劲加强备耕工作和夏收作物田间管理。红安县的小麦已经普遍追肥三次,有半数麦田每亩麦苗达到一百万株左右。麻城县的小麦由于加强了田间管理,也长得很好。两县的春耕准备工作,都比去年同期好。春耕生产运动即将全面展开。
红安、麻城两县1957年就是湖北省的两面红旗。1958年两县继续鼓足干劲,并且通过竞赛不断地互相协作和互相促进,虽然去年都遭到了特大的自然灾害,但整个农业生产建设仍然以巨大的速度向前发展了。两县水稻、小麦、棉花、花生、油菜籽等主要作物的产量,都分别比大丰收的1957年增加了50%到一倍以上,其他农村经济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今年,为了力争实现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这两个县都在最近用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总结了去年大跃进的成绩和经验,制订了今年的跃进规划,并且决定再次开展友谊竞赛。麻城县的口号是:学红安,赶红安,一条心,一股劲,高举红旗,乘胜前进。红安县的口号是:干劲比麻城,技术学麻城,庄稼赶麻城,每户收入超麻城。两县规划的各种主要农作物总产量和平均亩产量,都将在去年的基础上成倍地增加。红安县的指标是:粮食总产量翻一番,油料总产量增加一倍半,棉花总产量力争翻五番。麻城县的指标是:粮食、油料总产量都要增加一倍多,棉花总产量一年顶三年(1958年)。两县还都规划了大力发展多种经济,要求农、副业总产值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达到一千元左右。
为了实现今年的跃进规划,两县都根据“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的精神,制定了具体的组织、技术措施。其中具有共同性的几项重要措施是:一、继续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公社的巨大优越性。二、进一步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干部作风,加强和群众的联系,特别是要充分运用和发展种试验田和组织评比、竞赛等方面的经验,在各项工作中贯彻“干部带头干、革新先试验”的方法。三、为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两县还都决定继续实行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干部分片包干的责任制,同时两县还都下放了大批干部充实基层的领导。四、大力开展技术革命运动,根据不同季节狠狠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在农村中掀起“人人学技术、个个改(进)技术”的新高潮。五、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性的学先进、赶先进、夺红旗、保红旗的大竞赛,并且把县内竞赛和同外县的竞赛结合起来,使竞赛成为推动共同跃进的动力。六、大力培育大面积高产田,通过高产田带动全面,减少和消灭落后田,争取平衡大增产。


第4版()
专栏:读者中来

办新式秧田训练班
江西武宁县巾国公社今年把秧田全改成新式秧田。公社从各生产队调出三十七名社员,开办了新式秧田训练班,首先使大家认识新式秧田比旧式秧田的好处,然后学习整田和播种等技术。     (姚唐豪)


第4版()
专栏:读者中来

“雪里送炭”
大连驻军某部队官兵帮助大连水产养殖厂突击海带分苗。目前的水温正是海带菜成长的好季节,但养殖厂却缺乏劳动力,如不抓紧这一时机分苗,就会影响海带生产任务的完成。养殖场职工说,这真是“雪里送炭”。       (李成思)


第4版()
专栏:读者中来

为社员赶制春装
河北省蔚县化稍营人民公社一百多个缝纫厂,正在日夜赶制单、夹衣,保证社员在繁忙的春耕生产季节里按时换上春装。
从春节到2月20日,半个多月时间,已赶制出单、夹衣一千七百七十件,拆洗修补被褥、衣服七百七十一件,做出单鞋五百三十二双。
         (赵新民)


第4版()
专栏:读者中来

如东县大搞风力灌溉
江苏如东县大力发展风力灌溉,全县计划今年有十二万五千亩水稻田全部利用风力灌溉。1月上旬开始到目前,全县已制成风车五百多台,预计4月上旬可完成原计划四千到六千台的任务。
如东县估计,今年利用风力灌溉,可以节省出三百四十万个劳动日。           (许芳)


第4版()
专栏:

争取春小麦丰产要从播种抓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1958年全国春小麦获得了空前大丰收。播种面积四千三百一十九万亩,总产量比1957年增长63%。单位面积产量比1957年增长83%。
1958年各地区春小麦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治挂帅,深入地贯彻执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充分发动了群众,克服了右倾保守思想,在反右、整风、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基础上,扫除了跃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在技术措施方面,主要是认真贯彻了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宪法,突破了过去的陈规,特别是抓紧了增加播种密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1958年春小麦的主要丰产经验以后,对1959年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主要是春播阶段的栽培技术措施,提出如下的意见。
深耕一尺左右,作到上翻下松,保持根系发育良好,增加抗倒伏能力。
深耕可以促使小麦根系发育良好和地上部分的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抵抗倒伏的能力。根据1958年各地春小麦丰产经验的调查,亩产一千多斤的,一般耕翻深度在七寸到一尺之间,二千斤以上的耕深多在一尺二、三寸。我们初步认为,在春小麦大面积丰产的条件下,耕翻深度在一尺左右是比较现实的。各地区耕翻深度,可以根据劳畜力和工具等具体条件酌加伸缩。此外,深耕还必须与增施肥料和分层混合施肥相结合,否则难望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
春麦区的特点之一是土温较低,耕作层与底土层土温相差更为显著。根据青海赛什克农场调查结果,在春小麦生长最旺盛的6、7两个月,地表与二十厘米土层深处,月平均土温分别相差摄氏一度七到二度八,至于二十厘米以下与地表平均土温相差当更为悬殊。其他春麦区也有类似情况。土温太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弱而时间短,养料不能充分分解,土壤肥力就不高。这个特点说明,在春麦区加深耕层可以增加土温,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较冬麦区所起作用更大。在春麦区加深耕层最好采用上翻下松的办法,表土耕翻深度可按以往耕地深度逐年酌量增加,底土层松土深度,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增施肥料,每亩施用质量较好的土粪一、二万到三、五万斤,分层混合施肥,播前每亩施用氮、磷肥料各十到十五斤的混合化肥作种肥,分期追肥。
增施肥料对于春小麦生产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春麦区土温较低,增施有机质肥料,可以提高土温,促使微生物分解土壤中原来存在的养分。由于春麦区的表土层与底土层温差较大,表土层中根系分布多,活动强,因此应该很好地保证土温较高的表土层中的水份和养料的供应,以充分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针对春麦区的这些环境特点,在表土层中施入较多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质肥料,对于春小麦生长能起极为良好的作用。青海德令哈农场曾观察到下列的事实:施用没有充分腐熟肥料的地块上,麦苗在很长时间内黄弱纤细,比施用同等数量腐熟肥料的麦田减产15%—20%。原因在于春小麦幼苗生长期间气温很低,表土层多施腐熟的厩肥,可以迅速满足麦苗生长所需的养料。因此在整地上粪以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例如火炕加温等等)来促进厩肥的腐熟,是一个值得十分注意的问题。根据1958年各地春小麦丰产经验的调查,每亩土粪施用量一般在一万五到五万斤之间。为了满足春小麦大面积丰产的要求,在地肥地广的地区(如东北),每亩需施用质量较好的土粪一、二万斤;在其他地区(如河西走廊),每亩需施用三、五万斤。这些肥料大部分必须作基肥,于冬前施下;否则,在早春由于顶凌播种,大量肥料是难以全部施入土中的。
春小麦由于播种期早,地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仅靠施用腐熟的厩肥还不能完全满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因此在播种的同时,每亩施用氮、磷各十到十五斤混合的化学肥料作为种肥,也是十分必要的。
春小麦追肥宜早,并应分期追肥。春小麦在第三叶出现后不久即开始分蘖,此时标志着主茎开始分化穗的原始体。春小麦分蘖至拔节,一般不过三十天左右,同时春小麦自分蘖开始以后,气温上升很快,植株迅速生长,需要大量肥料供应,因此,在这时追施速效肥料是起很大作用的。拔节期开始分化花的原始体,追肥能增加小穗上粒数,因此,这个时期追肥也是十分必要的。早期追肥如能配合磷、钾肥效果尤为良好,后期追肥也有一定作用。但如后期氮肥追施过多,容易造成贪青晚熟,严重倒伏等问题,应加注意。
在增施肥料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适当的灌溉,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根据1958年各地春小麦丰产经验的调查,在春小麦生育全期,一般需要灌溉四到六次。灌溉的主要时期是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和灌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春小麦灌溉试验的结果,说明其中分蘖一水是最重要的。青海一些国营农场的经验,分蘖和拔节两水是必不可少的。应该注意的是拔节时浇水不宜太勤、太大,以免引起徒长。
播种量增加至每亩三十到五十斤,每亩达到四十到八十万穗,用播种机窄行匀播,保证苗齐苗壮。
密植在近年生产实践中已成为久经考验的主要增产措施之一,特别是1958年在各地农民掀起了深翻土地、增施肥料的高潮中,密植的增产作用,显得更为突出。
小麦的产量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和籽粒大小。春小麦一般分蘖较少,在稀播的情况下,分蘖虽然增多了,但是由于春小麦从分蘖至拔节时间较短,亦即穗原始体分化过程较快,往往形成小穗或变为无效分蘖,这对于春小麦的生产当然是不利的。如何增加单位面积主茎穗数,以及保证穗大、粒多、粒大,是决定春小麦产量的关键问题。所以对于春小麦说来,在深翻土地、增施肥料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播种量,比冬小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958年我们调查研究了东北、西北亩产千斤以上的春小麦丰产经验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春小麦亩产一千多斤的,播种量自二十二斤到五十斤,每亩穗数自三十一点七万到一百万穗。在九个丰产经验调查中,有七例播种量在三十二斤到四十二斤,一例二十二斤,一例五十斤;有六例每亩穗数在四十七万到八十万,二例在三十一万到三十二万,一例一百万。我们认为这些数字是可以参考的。欲求春小麦大面积亩产达到一千多斤,每亩播种二十二斤,显然是少了一些。每斤麦种以平均一万五千粒计算,二十二斤播种量约合三十三万粒,如整地质量欠好,或发芽率不足90%,实际每亩出苗数可能在三十万株以下,欲求达到四十万到八十万穗是不太容易的。同时,每亩超过四十五斤到五十斤也没有必要,因为在大面积上整地、施肥、灌溉等条件是受一定限制的,这些条件跟不上,反而会造成减产的危险;播种量过多了,也会造成种子供应的紧张局面和种子的浪费现象。
根据以上情况的分析,欲求达到大面积上亩产春小麦一千多斤,每亩播种量定在三十斤到五十斤,每亩达到四十万到八十万穗较为妥当。各地可以根据地区特点及整地、施肥、灌溉、品种等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播种量。
在增加播种量的同时,还必须作到窄行匀播,保证全苗壮苗,才能使密植起到应有的增产作用。马拉播种机不论在东北或西北春麦区已肯定为达到窄行匀播的最好工具。通过1958年十四个春小麦丰产经验的调查,行距一般在七点五厘米到十五厘米之间,以十厘米左右较为普遍。行距过大,不能充分利用地力;行距过小,往往由于整地质量难以保证,引起缺苗断垅。
在所调查的十四处丰产经验中,有七处采用了交叉播种的方法,它可以使麦种分布得更为均匀,不至挤在一条线上,因而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和增加了光能利用效率。但春小麦适期播种的时间很短,在播种适期范围内,必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突击完成播种工作。交叉播种,工作量增加一倍,在劳畜力许可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倡的。
适期早播,在短期内突击抢种完毕。
播种期的早晚对于春小麦的产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土壤化冻至足够播种深度时,应即抓紧时间突击抢播。因为春小麦穗原始体分化时间的长短与温度高低的关系至为密切,播种期早,麦苗生育得早,穗原始体分化时期温度较低,分化时间延长,穗子就有可能分化得长大些;反之播种期晚,麦苗生育也晚,等到穗原始体分化时期气温迅速上升,促使穗原始体缩短分化的时间,穗子也就可能变得短而小了。
春小麦提前播种还可以相对地提早成熟期,对于避免东北地区因雨季来临所造成的收割困难和西北地区的早霜危害,也是很有利的。
春小麦虽然以尽可能提早播种为原则,但据青海赛什克农场和黑龙江北安地区一些国营农场的经验,春小麦过早播种也不一定有利。原因是播种过早气温和土温均较低,出苗时间长,出苗后表现纤细黄弱,生长欠壮。有时出苗过早,遇到气温骤然剧烈下降,也易遭受冻害,因此春小麦应该争取在适当时期提早播种。春季气温上升很快,所谓春小麦播种的适宜时间极短,必须在春小麦适合播种的时间内,动员一切力量,突击抢种,切不可拖延时日,错过春小麦播种的适期,以致造成减产的损失。
选用良种,发掘当地品种的潜力,积极培育新的良种和加强引种,克服品种单一化现象。
通过1958年的春小麦丰产经验总结,可以看出选用良种是保证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在采用了密植、深耕、增施肥料等措施后,生产水平大为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良种的优越性显得更为突出。反之,同样一个良种如不具备优越的栽培条件,也难望发挥其丰产潜力,因此所谓良种必须结合具体栽培条件来说。各地区在选用良种时,除注意其丰产性外,还必须对该品种的其他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当地春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选用具有秆强、抗病、口紧、早熟等特性的品种。指望一个品种具备所有的优良性状是不现实的。但选用的良种必须有助于解决当地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达到稳定丰产的目的,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东北春麦区历年秆锈病为害严重,应该特别注意选用抗秆锈病的品种。西北春麦区生产水平较高,生长期较短,早霜为害的危险性较大,除个别地区外,秆锈病威胁不大,应该注意选用早熟、秆强的品种。除农家品种外,目前推广的良种,在西北地区有甘肃96、碧玉麦、武功774、三联二号,南大2419等,在东北地区有甘肃96、松花江一号、合作2号、3号、4号、5号、6号。此外有些新的抗病杂交良种即将推广。
总的说来,目前春麦区的良种数目还是不多的,过去选种工作未能很好地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自然地形成了品种单一化的现象,对于保证春小麦产量的稳定性极为不利,这个问题必须及时引起应有的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