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生命的花朵
白原
春天来了。绚丽的社会主义大跃进的春天,生命的花朵比大地的花朵开得还要灿烂……。
在河北省遵化县的南边,在重叠的山峦当中有一个地方,一排排石头建筑的粉白的猪舍排满山坡,远远望去,好像一层层倚山建筑的楼房,从散布在山坡上的饲料房里升起漫山遍野的炊烟。这就是平安城子人民公社的万猪场。沿着那一条万猪场当中的整洁的大路往里走,山坡上堆着一大堆一大堆从猪场里积起来的肥料。在每一排猪舍的门前,排列着一列列用长石头凿成的食槽。到了把猪放出来吃食的时候,一群群大大小小的猪群满山满坡,就好像人们在理想中建造的一片猪的王国一样。在排满山坡的那一排排猪舍当中,有母猪居住的猪舍,有公猪居住的猪舍,幼小的子猪住在子猪的猪舍里,半大的?狼就住在?狼的猪舍;肥猪需要催肥,弱猪需要照顾,快要分娩的母猪需要看护,都有专门的猪舍让它们居住;猪病院因为要和一般的猪舍隔离,隔一个山头另外建筑在一个山坡上。按时作息的钟声在山谷里响着。饲养员们穿着洁白的围裙一群群地走在从宿舍通往猪舍的道路上。在那些饲养员们当中,有五十多岁的养猪老手,有勤劳的小伙子和年青的姑娘。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他们的生活连结着人类的伟大的理想;辛勤的、忘我的劳动使他们的生命的花朵开得芬芳灿烂。
是的,生命的花朵,这是一个瑰丽的名字,这个名字应当属于所有世上的忘我的人们,他们有着美丽的理想,有着不会消逝的青春。在万猪场里,有两个三十多岁的退伍军人,一个是万猪场的党支部书记张宝田,一个是场长马景珍。好像是命运预先配搭好的一样:在部队里,一个天南,一个地北,两个人不在一起,可是在战场上都很勇敢,后来因为负了伤,两个人都只带着一条腿回到了家乡。现在他们两个在一起经营着这片万猪场,好像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向人们证明: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征服生命。在人类的美丽的理想中开放的生命的花朵,给他们带来了不会消逝的青春。他们拄着木拐子,不管上山、下山,也不管是白天或是黑夜,和他们走在一起,有时候简直跟不上他们。他们一会跑到猪病院去看看,一会找饲养员商量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一会又跑进饲料房。猪病院里的隔离工作做得怎么样?饲料房做的饲料合不合规格?山里夜深人静,他们的房间里还亮着灯光。明天有多少事情需要安排?有多少母猪就要分娩?今夜在猪舍那边值班的都是些什么人?有时候他们不放心,披上衣服,拄着木拐,在黑夜里爬上一层层的山坡,沿着那一排排猪舍去看一遍。有时候,他们忙了一整天,太阳已经落了山,公社来了电话,叫他们赶到社委会去开会,于是他们骑上自行车就走了。从万猪场到社委会所在的平安城子,要翻过山坡,越过河沟,穿过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的弯弯拐拐的小路,一条腿骑着自行车怎么蹬?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没有腿的一边自行车的脚踏上装上一块厚铁块,一只脚在一边蹬着,利用铁块的重量在另一边坠下去,就这样一条腿蹬着自行车,翻山越岭,什么地方也去。看见的人都说他们的本领大,却不知永不消逝的青春的生命蕴藏着多么奇妙的力量!
如果有人不理解忘我的劳动,那就很难理解从最纯洁的心灵中产生的那种忘我的感情。有一个五十多岁的饲养员叫程印,是万猪场里专门管理肥猪的第五组的组长,瘦瘦的个子,旧社会的生活把他压弯了腰,一副辛劳的脸上闪着一双善良的眼睛。一天夜里,他们组值夜班的饲养员是一个年青小伙子叫李有兰。值夜班的饲养员除了照管猪舍的一般安全以外,因为怕猪在夜里尿窝,容易生病,而猪在夜里又睡得很死,所以一夜要让它们起来三、四次。那天夜里李有兰把一间猪舍的门打开让猪起来的时候,不小心让两只猪跑了出来。李有兰在黑夜里到处找也找不着,就跑回宿舍去告诉程印。程印听说猪跑了,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和李有兰一起再到山上去找。他们在深夜里找遍了每一座山头,搜尽了每一个山谷,可是猪始终还是没有找着。回到宿舍,程印弯着腰坐在床边上,一句话也不说,一下子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起来,弄得宿舍里的饲养员们都起来劝他,但怎么劝也不肯去睡。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有人跑来说猪找着了。程印和大家一起跑去一看,原来是那两只猪在黑夜里跑到另一个组的猪舍里去了。程印一边看着一边就笑起来。人家问他:
“程印,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为着两只猪就哭起来?”他说:“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心里急不得,碰到着急的事情,脊梁上一股凉气冲上来,就止不住掉眼泪……。”是的,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可是那掉下来的不是眼泪,而是从那历尽风霜的生命的花瓣上滴落的春天的露水。
说起饲养员们的事情来,那真是说不完。在万猪场的饲养员当中,有一半是女饲养员,而且差不多都是十八、九岁的年青姑娘。为了照顾她们,猪场里不让她们值夜班。可是她们管的事情可真不少。万猪场里的母猪、子猪、弱猪大都分配给她们管,快要分娩的母猪专门由她们来看护,分娩的时候就由她们来接生。有时候,眼看母猪就要分娩了,她们在旁边守了一夜,可是有的母猪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把小猪生下。如果是在冷天,一窝小猪生下来以后,接生的女饲养员因为看起来心疼,就把刚生下来的小猪轮流抱到怀里暖着,暖暖这只又暖暖那只。有一个十九岁的姑娘叫黄凤琴,如果什么时候你看见她,那你一定会说:那是一个多么美的姑娘!圆圆的脸庞,一双灵俏的眼睛带着几分稚气,却又那么深沉。去年冬天,场里分配她专门看管一排弱猪的猪舍。她看见那些猪老是不好好吃,有的三天两头净闹病,心里着急得不行,常常守在猪舍的旁边,逢人就说:“看这猪,什么时候能长好呵!”日子久了,因为心里老是记挂着那些猪,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着。场里以为她是累着了,需要吃些软和点的东西?可是厨房里给她做了细面条,端到她面前,她还是没有吃。问她:“怎么啦?”她笑了笑,只是说:
“怎么也不怎么,就是不想吃。”她老是一个人站在早晨的阳光下,倚着宿舍的旁门边,呆呆地望着那一片布满了一排排猪舍的万猪场,望着从那许多饲料房里升起的那一缕缕的炊烟……。她心里老是记挂着:“看这猪,什么时候能长好呵!”
现在,春天已经来了。在开始暖和的日子里,山上一片明媚的春光,在公社的山野上遍山遍野放牧着万猪场的猪群。傍晚,饲养员们从饲料房里挑着一桶桶热气腾腾的饲料,走在那一条条通往猪舍的道路上。吃饱了的猪一只只离开了食槽。那些六、七百斤重的大肥猪因为吃得多,一直吃到最后,等到所有的大大小小的猪都进了猪舍,它们还在门前打扫得光溜溜的道路上散步……。春日的暖风在暮色里吹动着饲养员们的白色的围裙,下班的晚钟一声声在山谷里回响……。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幸福的生活,它在一声声歌颂,歌颂人类的美丽的理想,歌颂所有在辛勤的、忘我的劳动中开放的生命的花朵。


第8版()
专栏:

巧法捞沉船
梁恒心
把沉船捞起来加以修复,其费用比造一艘新船节省一半而且时间快得多。从解放以后到1957年底,我们已捞起沉船一百七十六艘,共十四万五千吨。大海轮和平16号也是从海底捞起,修理后回复青春的。去年大跃进,又有七万多吨沉船重见天日。
沉船能够捞起来,这是我们利用水的浮力的结果。
一根木料可以浮在水面,这是水的浮力的作用。上面再站一个人就不行了,这不是没有浮力,而是浮力太小不能支持木头和人合起来的重量。
有什么方法能增加浮力呢?
船失事后船壳穿了,水渗进来浮力失效了。怎样从新获得浮力而把它捞起来呢?
毛病就在船壳的漏洞。过去打捞沉船的办法是派人潜入海底,修补漏洞,灌气入船将渗入的水赶出来,使船重新获得了浮力而升回水面。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潜入水中作活是十分艰巨的;在水深四十公尺的地方压力约有五个大气压,潜水员的工作一次不能超过一小时。
难道不封漏洞就不能获得浮力么?经这一问,给人们极大的启发,你看学游泳的人,何尝要把整个人封闭着才能获得浮力呢!只要带上救生圈,这个封闭而灌满空气的气囊,入水后挤开很多水,获得了浮力,连人也浮起来了。
能够给轮船带上救生圈就好了,这不是空想和笑话,我们现在采用的“浮筒打捞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救生圈的原理。
浮筒是一个很大的空心铁筒,里面分三个仓,中间一个较大的仓里面还有一个浮力仓。三个仓各有一个海底阀、出气阀和进气口。要它沉下时打开海底阀和出气阀,使各个仓充满水后,浮筒就下沉。然后将它缚在沉船的两旁。要让浮筒重新浮起的时候,就把出气阀关闭,再从进气口内打气排水。浮筒重新获得浮力后就上升,并且把沉船也抬浮起来。


第8版()
专栏:

费兹诗选
只有几天了只有几天了,亲爱的,只有几天。我们不得不在压迫的阴影下呼吸,我们还不得不忍受一会,哭着,担承着:不是由于我们的过失,而是祖先遗下的
一切。身上是脚镣手铐,心头是无形的铁链,精神都被束缚,说话也受限制——勇气却没有失掉,不然我们怎么活下去?这样的生活正像是乞丐的一件旧衣,破破烂烂,时时要补上新的痛苦的布片。是呀,专制的暴力不会太久了;忍耐一会吧,也不多了,恶运的时间,在这被沙漠窒息了的时代的焦干的空气
里,我们还不得不停留——但并不是永久停
留!在这异国人的难以言喻的沉重压迫下,我们还不得不屈服——但并不是永远屈
服!这今天蒙住了你的美丽的忧伤的尘土、这毁坏了我们稀有的青春的早晨的无数
苦难、这银色的夜的折磨、这无可救药的悲哀、这无言的伤心、这肉体的长久的绝望的
叫喊——只有几天了,亲爱的,只有几天!
(1937年作)
说吧说吧,趁你的嘴唇还很自由,说吧,趁你还有你自己的舌头;这挺直的还是你自己的身子——说吧,趁你的呼吸还没有飞走!你看,在那铁匠的熔炉里,钢铁烧得多红,火焰跳得多高;枷锁张开了它们的大嘴,铁链只等着将人们拥抱。在你的身子和舌头死去之前,这短短的时间还绰绰有余;说吧,把该说的说个痛快——说吧,因为真理还不会死去!
(1940年作)
纸和笔我要一停不停地培养着这枝笔,我要把人的灵魂中的经过记录下来,我要搜集资料,达到爱的目的,我要安慰这周围都是沙漠的时代。虽然这些日子的痛苦一定还要加深,暴君们也决不会结束他们的暴政,我并不哀叹这暴政的苦味,但一息尚存,我一定要正视人世间的苦痛——只要酒店还开着,我就要用它的红红的葡萄酒染红圣殿的墙垣;只要我的心血滋润着我晶莹的眼泪,我要用泪滴装点爱人的玫瑰的笑颜。让别人去享受平静的、冷漠的安宁,我却要打着、打着那些大门,永远不停。
(1948年作)
即使笔和墨我是用我的手蘸了心脏的血液写作的,即使笔和墨被夺去了,难道我会诉苦吗?我给了每一节锁链一个舌头,即使他们封闭了我的舌头,难道我会诉苦吗?
(1951年作)
费兹和他的诗
费兹·艾哈迈德·费兹是巴基斯坦当代卓越的诗人,二十多年来,他参加各种进步运动。他是巴基斯坦工会代表大会的副主席,巴基斯坦和平大会的总书记。他在巴基斯坦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1956年6月曾来我国访问。去年并出席了在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回国后即被巴基斯坦当局逮捕入狱。我国出席亚非会议的作家茅盾、周扬等二十六人,最近已发表声明,抗议巴基斯坦当局的无理行动,并要求立即释放费兹。
费兹是巴基斯坦人民的杰出社会活动家。1951年3月就因所谓“拉瓦尔品第阴谋案”被捕过,囚禁了四年之久才被释放。在监狱中,他连纸和笔都得不到,但他仍然表现了大无畏的崇高品质和热爱祖国的精神,“即使笔和墨”就是反映他狱中思想的诗篇。
费兹的诗集有“忧郁的图案”、“风之手”、“监狱——插曲”等。


第8版()
专栏:

公社的春天   晏明
春雷呵滚滚春雷呵滚滚,喜雨呵纷纷,积肥大军——像海潮奔腾。把肥帅的大旗高高挂起——让肥帅在宝座上高高站起——春天是一支号角,大地是一面战鼓,轰鸣吧,敲打吧,公社呵,在欢呼!
青年野战队最高山峰——谁造的?运肥似箭——那是谁?公社门前红旗飘呵,旗上写着:青年野战队。
肥山插入云里肥山高高筑起,肥山连绵万里。我们要踏遍肥山,向岩石索取粮米。肥山高高筑起,肥山插入云里。我们要攀上山巅,到月球收割粮米……


第8版()
专栏:跃进随笔

莫误时机   兹言
在平常的日子里,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容易使人后悔的恐怕莫过于时间了。这无声无息地从人们身畔默默走过的时间的河流里,有些人能及时搭上了通向自己目的地的轮船;有些人会错过了船期,迟之又久才能搭到;有些人甚至永远也搭不到。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条件是大致相同的。
为什么对待同一个问题,处理同一样工作,有些人能做到“事半功倍”,有些人却“事倍功半”,有些人甚至“一事无成”呢?这中间固然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在许多成败得失的事件面前,能否争取时间,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不单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是思想方法的问题。
凡是干劲充足、在具体战役上重视困难的人,他们处处为全局着想,尽早的把主要任务和带有关键性的问题,提到今天的议事日程来解决。他们绝不把今天的事推迟到明天,而是尽量把明天的事提到今天办。因此,他们越干越顺利,越干越有信心。那些甘居中游、按常规走路的人,缺乏远大眼光,处在任务较轻的时候,轻松自在,等到什么都挤在一起、形势迫人的时候,又转变为“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杀不出重围。他们对“明天”很重视。干不完的工作可以“明天”做,完成不了的任务可以往“明年”推,推呀拖呀,到头来一事无成。


第8版()
专栏:跃进随笔

继承和独创
萧丕安
继承和独创,这是文化艺术工作中的辩证法,是对立的统一。
两眼向后的人,他们只承认继承,不承认也不敢创造。他们被古人捆住了手脚,被古人蒙上了眼睛。而这种所谓继承,也就变成了墨守成规,食古不化。结果,文化遗产中一些本来是很好很有用的东西,也就变成了僵死的古董。这是我们要反对的。但倘若走上另外一个极端,认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可以离开历史的发展,可以离开对优秀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一切都是重新做起,那也是不对的和有害的。
毛主席曾告诉我们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我以为,这就是对如何正确地对待文化遗产,对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造的关系,最深刻、最精辟的解释,是继承和创造相结合的最基本的原则。


第8版()
专栏:

一窝十八个(国画)
  吴衍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