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讽刺的艺术
方成 英韬
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欣赏了最近在北京展出的苏联漫画。
参加这次展出的是六位苏联漫画家和列宁格勒“战斗之笔”艺术组的十几位漫画家的作品,内容绝大部分是政治讽刺画。这些作品像X光一样,透过层层虚伪的外表,照出资本主义世界和反动统治者糜烂的五脏六腑。苏联漫画家是富于幽默感的。他们掌握了讽刺的艺术,深刻地抓住事物的矛盾,集中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哑然而笑,启人深思。如在“全权代表”这幅画里,叶菲莫夫把在联合国中没有任何资格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民党分子,画成个矮小的侏儒,穿着极不合身的大礼服,在各国代表们的大腿丛中晃来晃去。这付可笑的样子使人感觉,这样的东西,不论怎样装扮,也只能充当小丑的角色。李特维年柯的“奶妈”这幅画里,一群肥肥胖胖的垄断资本家,正在抢着去吸吮战争喂给他们的乳汁(金元),在激烈的争夺和互相排挤中,这些老爷们已经失去了一切“高尚”的仪表。在索伊菲尔提斯的“新时代”里,对美国标榜的“自由”,作了尖锐深刻的讽刺。看吧,纽约的自由神像被推倒了,空座子上面傲然立着高举警棍的警察。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是大家熟悉的,千千万万善良的观众,曾为剧中的黑人英雄奥赛罗的死,洒下同情之泪。然而在加里巴的画里,由于美国的种族歧视,奥赛罗受了绞刑。从这些作品看出:虽然画家们用的是夸张手法,但是人们并不感觉这是夸大的描写。因为他们揭发了事物的本质。谁都知道,美英政府到中东去的目的就是掠夺石油,那么,把这两个家伙画成油桶(叶菲莫夫的“石油区朝圣者”),哪一点委屈他们呢?画家巧妙地把矛盾(代表的大礼服和侏儒身材,自由神像和镇压自由的警察等)集中在画面上,造成使敌人狼狈的可笑的局面,进一步刺穿他们伪善的嘴脸,透彻地暴露出丑恶的心,这就更能激起人们对他们的仇视和鄙视。
同时漫画家也没有放松对另一方面的表现。他们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多尔戈鲁可夫在“红军串烤羊肉”画中,用简练的手法(刺刀上穿了一串敌人的帽盔)嘲笑了曾经用武力妄图扑灭革命的白匪和帝国主义者,在红军的反击下丢盔卸甲,刻划了红军伟大的形象。作者在展出的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创作才能:构思精练,色彩鲜明强烈,充分发挥了每一幅画的政治、艺术效果。恩曾的作品是从“爱沙尼亚资产阶级国家的始末”画集选出的历史画。人们站在这两位画家的作品面前,仿佛看到四十年前轰轰烈烈艰苦斗争的情景,那些动人心魄的画面告诉后人,革命先辈们是用了什么代价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战斗之笔”艺术组的宣传画就另具特色,它是一种漫画和宣传画结合的形式,一方面是画家和诗人结合,同时这些作品既有漫画的特点,又有宣传画醒目吸引人的力量,很受群众欢迎,值得我们借鉴。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苏联漫画家们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政治热情。人们被一幅画打动了,激起情感的共鸣,那就证明画家已经把自己的情感传达到观众心上。能做到这一点,没有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没有对革命事业的充分信心和对敌人的极度蔑视,是办不到的。叶菲莫夫同志今年五十九岁了,从1919年起就开始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生活。其他五位同志也都是用漫画战斗了二十年以上的老战士。长期的斗争,使他们越来越坚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大。他们的每一幅作品画得那么精练,造型、线条、色彩、构图都一丝不苟。如叶菲莫夫在“谁赞成美国建议,请举手!”中刻划的美国主子的骄横,仆从们的卑谄,无不深入骨里;索伊菲尔提斯在“法国司法之神”中把那个当了陪审员的卖国贼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十分生动,使人感觉连说话的声调都画出来了。在加里巴的“奥赛罗”中,垄断资本家那种毫无人性的笑脸也是有血有肉的,不是什么抽象的“坏人”;李特维年柯的“雨后毒蕈”中,对每一个毒蕈都作了精心刻划……这都表明苏联漫画家对创作劳动的严肃态度和深湛的艺术修养;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才获得构思精妙、笔下传神、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只有当政治和艺术紧密结合,才能产生伟大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看了苏联漫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这一点也正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8版()
专栏:

石油区“朝圣者”
叶菲莫夫


第8版()
专栏:

这只母鸡孵育战争 李特维年柯


第8版()
专栏:

一座金代的舞台
畅文斋
最近,在山西侯马市发掘的一座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墓葬中,发现了一个小舞台。舞台是砌在墓室后壁正屋檐上的,宽约六十公分,高约八十公分,进深约二十公分。台上五个正在表演的演员塑像栩栩如生。当中一个人,身穿红袍,头戴乌纱、手执牙笏。左边是两个长袍冠冕的人在一旁侍立。最有意思的是右边的两个人。靠中间的一个穿红衣裳、戴高帽子、右手拿着一个纨扇,侧身摇臂,两膝微屈,仿佛正在款款而舞的样子。最右边是一个胖胖的银须老者,挽高髻,身着黄色短袍,用嘴紧含着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微弯着腰正在呼哨。两腮鼓得圆圆的,神气活现。
我国戏剧已经有很长远的发展历史了。过去,我们只是从一些文献记载和流传的剧本中来研究我国的戏剧史。有些问题总是搞不大清楚。比方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北宋时代的民间戏棚,相传是在平地用栏杆围成一个方形的舞台面来表演,叫做勾栏。但是高出地面的舞台究竟从何时开始呢?要解决这些问题,从遗留下来的文物中来找资料,恐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过去大家知道在山西洪赵县道觉乡明应王庙内的一幅壁画,画着元代杂剧演出的场面,而且有“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泰定元年4月□日”的题记。但是这幅画却看不出究竟是就地“勾栏”,还是在高出地面的舞台上演出。前几年山西省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又在晋南万荣县东北十五里太赵村稷王庙发现了一个元代小石碑,根据碑文记载,可以肯定当时舞台已经形成,而且遍及农村。但是因为原来建筑已经无存,所以舞台的结构形式仍不可考。但是侯马新发现的这个金代舞台不仅有演出场面,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当时舞台的形式。而且金大安二年(公元年)比元代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早一百一十四年,实在可以说是目前研究我国戏剧史最早的实物资料了。


第8版()
专栏:

喀麦隆的怒火
高士其
刚果的风暴还没有平静,
喀麦隆的怒潮又在沸腾;
万恶的殖民主义者,
你们的末日已越来越近。
从好望角到丹吉尔,
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到处都燃起反殖民主义的
怒火,
全非洲都在动荡。
站起来,被奴役的黑种人!
站到反侵略的行列里来!
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支持你们的民族独立。
举起你们锋利的钢刀,
打断帝国主义的锁链,
让正义的火焰把一切纸老虎烧成灰烬!


第8版()
专栏:

从十比零到最后败北
唐平铸
我看了一场八一队和青年队的排球表演赛。第一局,八一队胜了;可是第二局,第三局,八一队连战皆败。幸好,第四局他们又胜了。到第五局,这是决定的一局,八一队节节获胜,打到十比零。当时我想,这次比赛八一队获胜是不成问题的了。可是,青年队还是那样沉着顽强,一个球一个球地追上去,一直追到十三平。在这种严重局势下,八一队沉不住气了,由十比零的绝对优势,反而落了一个最后的失败。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八一队和青年队实力本不相上下。可是八一队这次比赛的失败却颇值得使人深思。过去在战争时期,常有这种类似的情况。有时候,看来胜利已经在望,但是稍一疏忽大意,在具体的战斗中对敌人估计不足,结果吃了败仗。相反的例子就更多:有时候,我们处在优势敌人的包围之中,形势异常险恶,这时,只要我们有顽强的战斗意志,积极寻找敌人的弱点,狠狠地打击敌人,常常会转败为胜,转危为安。成功和失败相互转化的情况,在战斗中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这里,在客观条件具备的基础上,人们主观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具有决定的意义。
八一队这次比赛为什么失败,我看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有了十比零的绝对优势而疏忽大意了。到了十比零,他们发球只是发“保险球”,扣球也不是那样猛了,他们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兢兢业业地争取最后和全部的胜利。而他们的顽强的对手却毫无慌张泄气之意,沉着应战,猛打猛攻,最后将劣势扭转过来。
胜不骄,败不馁,胜了虽不骄,但失去了进攻、进取的勇气,而满足于到了手的成就,保守停滞起来,结果也是会坏事的。打仗应当这样,干工作应当这样,赛球当然也不例外。


第8版()
专栏:

山明水秀园林好
陈俊愉
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有一段写着:“应当争取在若干年内,根据地方条件,把现有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逐步缩减到例如三分之一左右,而以其余的一部分土地实行轮休,种牧草、肥田草,另一部分土地植树造林,挖湖蓄水,在平地、山上和水面都可以大种其万紫千红的观赏植物,实行大地园林化。”园林化,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伟大理想。只要认真推广深耕细作、分层施肥、合理密植等丰产措施,使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后,用一部分土地来实行大地园林化是完全能够办到的。那时候,在全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会有60%以上的面积都是森林美景,我国的气候与风光也大为改观,真是日丽风和,四季如春,江山壮丽,风景宜人!
园林是水分的孕育者与调节器。在缺乏树木的空旷地区,一经造林建园,就会在水分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例如甘肃民勤县一千七、八百万亩的土地上,过去是树木稀少,天气干旱,解放以来封沙、植树共约五百万亩,年雨量就比过去提高很多,空气也湿润一些了。苏联的聂斯切罗夫教授计算过:一公顷森林全年蒸发到空气中的湿气总量,高达一百到三百五十万公斤,占降雨、降雪量的62%—70%。还有人测量过不同地点的空中相对湿度是森林比庭院高36%,公园比城市高27%。如果我们在北方和沿海地区遍植防护林,一般就可把七、八级的大风减弱为四、五级。同时还可以使沙丘固定起来,变沙漠为良田。河北临漳县原是个风沙水旱严重威胁人民生活的苦地方,解放以来党领导着群众大力植树造林,九万多亩沙荒已经固定,作物产量也由亩产几十斤达到千斤左右的水平。
夏季炎热期较长,是我国气候的特点之一,在南北广大地区都可栽种水稻、甘薯、棉花、花生、柿、梨、桃、李……这是我国得天独厚之处。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和有可能来充分发挥园林在调节气温上的积极作用。在赤日当空的炎夏时节,在参天大树的密林里和浓荫遍地的公园中,就会凉爽得多。一般森林中的夏季温度比城市庭院里要低六到八度,而林间地面与城市马路上的温度,相差竟达十三到十四度之多。
园林里,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空气含氧较多。在大气的作用下,这些地区还易产生臭氧。这对肺结核患者来说,更有其重要的医疗作用。成片成丛的树木花草还好比滤纸一般,能把由人烟稠密、工矿林立之处所散出的灰尘、烟烬、煤气及其他的有害气体,阻滞而吸附在叶子上,不再让它们四处飞扬,据调查:森林地区空气含尘量只有工矿区的7%左右;城市公园含尘量约为市中心的39%。工矿区的空气中含硫气体浓度约为花园公园的一点二到三点四倍,为城郊地区的二到十四倍。
造林种草还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山野河渠在综合治理、合理种树之后,能减少水土冲刷,预防水旱灾害。例如河北磁县贾璧人民公社尽是山区,过去不是久旱不雨,颗粒无收,就是山洪暴发,人畜遭殃。但是党在这老根据地很早就领导人民开辟梯田,发展综合经营,近年更修筑水库、拦河坝、遍挖鱼鳞坑、造林封山。去年夏天有一天落了一百五十毫米的大雨,水都没有冲下山去。如今山上树木青葱,果品累累,粮食丰收,穷山恶水变成了富山善水。
园林化集综合生产、改造自然、美化全国的作用于一身,从一些典型事例和初步成果中,已可看出它的好处真是说不完。让我们努力提高粮食产量,逐步实现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理想——园林化吧!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多报道边远地区新面貌
2月15日第五版上“雷公山上花似锦,苗侗兄弟大跃进”这个专页,从政治、经济、历史沿革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的家乡,我在离家六年后第一次回乡,竟连家门都找不到了,原来的旷地上盖起了一幢幢的房屋。但那是两年前的事。今天,黔桂铁路已经修通,新的工厂、学校大批出现,家乡更繁荣美丽了。
我们祖国这样辽阔,边远地区大跃进以来的新面貌,兄弟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建设幸福的生活,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希望今后更多地报道。 河南开封 宗文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希望报刊文摘编得更好
人民日报第七版开辟的“报刊文摘”一栏很好。现在许多省市都办了理论刊物,这些刊物上有许多好的理论文章,对工作、思想、学习有着指导作用。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人们不可能广泛阅读。而你们编的这个专栏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有所加强,提高质量,更为及时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北京政法学院 詹楚材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抄袭行为应当反对
看了人民日报2月16日第六版陈如恒的一首诗“县长同志你不要走”,觉得非常眼熟。查了一下“解放军战士”1956年第二十四期,有一首诗是“大军同志不要走”,张永枚写的。把两诗对照,可以看出陈如恒的诗是抄袭的,只不过将“大军”改成“县长”,另外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字。我觉得这种抄袭行为是可鄙的,应当反对。
 陈宪春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揭露出美帝国主义的腐朽
看了人民日报2月16日转载的美国“工人周报”的“导弹失败,利润激增”一文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帝国主义的腐朽。华尔街的老板们为了利润,你争我夺,相互倾轧。正如文中所说:“利润是导弹制造商的指导”,导弹的失败也“意味着利润”。
我们希望以后多选刊这样的文章,这对于我们了解帝国主义的本质,是有帮助的。 陈达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一篇新颖的散文
人民日报2月19日八版刊登的“小李子三识老郭头”这篇散文,短短篇幅,描绘出了一个勇敢、机智、沉着、老练的老工人形象。并且指出青年知识分子在实践中应如何向老工人学习和学习什么,这是发人深思的。作者用笔很巧妙,文章的题目,也新颖有趣。
北京 竞战标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是我们编的小画册
1月25日副刊上的“最小的画册”一文,提到小画册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可能是笔者的疏忽。这类折叠式小画册,最初由上海画片出版社出过十种,去年冬天,我们感到这一形式很好也先后出了十二种,名为“小朋友小画册”。文中提到的关于描绘儿童对敌斗争的故事“我跟爸爸当红军”及歌颂黎巴嫩儿童对敌斗争的故事“黎巴嫩小英雄”,就是由我社出版的。从今年起,小画册已全部由我社出版。“小朋友”编辑委员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