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龙抬头 春雷动
二月二,龙抬头。——民谣
杜若湘
我们家乡有个传说:龙在天上翱翔了一年之后,到了严寒时节,便要到深深的潭底去过冬。那个潭,人们便管它叫龙潭。十冬腊月,层层的冰雪封住了潭口,大地静悄悄,龙,在潭底冬眠。直等到来年二月二,春天的气息透入潭底,龙便悠悠地苏醒,从黑黝黝的深潭里台起头来,长长地嘘一口气,动一动龙身。于是,霹雳一声,飞出潭口,再一声,便腾空而起,直冲九霄,开始它新的云游去了。
在这一霎那间,人间便响起了第一声春雷。
于是,青草钻出地面,燕子抖动翅膀,万木生芽,河流解冻,天地万物从静止的冬眠中醒来,欣欣然充满着生意了。
这自然只是传说。据考古学家们说,龙只是人们想像里的动物,历史上是否有过,都值得怀疑。春雷动,自然更与龙无关了。但是,我仍然十分喜欢这个传说。因为它能引起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引起了联翩的浮想,仿佛见到一幅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图景。
如今正是二月二,又该是龙抬头的时候了!当然,传说中的二月二,指的是旧历,不是阳历。然而社会主义时代的春天来得更早,你看,龙不是已经抬头了么?
我们的眼前,正有一条金色的巨龙,在东方的碧海长空遨游一年之后,在行程九万里略事休憩之后,抬头四顾,长吟一声,奔上了新的行程。它的全身鳞甲,在旭日照耀下,闪烁着万点金光,逼得人睁不开眼。它在苍天下飞舞,在云海里翻腾,朝发东海,暮宿昆仓。在它的身后,留下了长长的金色的光芒,一条长长的通向天宫的大路。
这条巨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我们祖国的1959年大跃进,并不是从今天二月二才开始的,而是从新年的第一分钟就开始了,或者,确切些说,从去年冬天就开始了。从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奔向新指标的号召的时候就开始了,从我们夺得了1070万吨钢的时候就开始了,从我们收到了七千五百亿斤粮食的时候就开始了,从我们的人民公社像初升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出现的时候就开始了,从我们的六亿五千万人为去年的辉煌胜利载歌载舞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的伟大的祖国这条巨龙,它什么时候曾经停止过奔驰呢?
啊,你听,你听,这不是一声声春雷响起了么?
从广阔的大地上响起了第一声春雷:积肥造肥运动开始了。像去年春天的水利运动一样,它引动了千军万马,遍布了城市乡村。真正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漫天遍野的战场,为今年的农作物增产夺得头功。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哪儿没有积肥造肥的队伍啊!你看捋起袖子,背着粪筐,在那里起厕所、挖草炭的是些谁呀?这是黑龙江五常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各部门的负责人;那边,在冻得坚硬的路上,老师带着学生,上学下学带爬犁边走路边拣粪;一个多月工夫,五十多个土化肥厂、细菌肥料工厂就散布在各个乡村了。你看,这是云南宜良县的蓬莱公社,天才刚亮,青壮年就上山割茅草了,老年人正在村边扫树叶,积粪草。你听,人们在唱:“清早积粪肥,歌声漫田野,肥料堆成山,粮囤高接天。”
肥料堆成山,粮囤高接天。这第一声春雷好响、好响啊!气吞牛斗,声震山河,千军万马,把大地的琴弦震得琤琤琮琮,奏起了今年农业大跃进的序曲。
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命,是我们的工业战线上今年的第一声春雷。苦干还要加巧干,干劲还要加钻劲,这才能拿下1800万吨钢,才能把今年的指标变成亮晶晶的产品!一声令下,千万人就行动起来。且听听他们的豪言壮语:
英雄展翅恨天低,
飞进天宫不用梯,
献策抓住蛟龙舞,
奋勇能抱猛虎归。
(牡丹江水泥厂)
在“展翅恨天低”的英雄们面前,还有什么困难能吓倒他们呢?是的,完成今年的生产指标,并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是只要人人献策,个个奋勇,大小困难,又何足道哉!你看,重庆建设机床厂青年铣工廖世刚,他向党、团组织交出了自己的1959年跃进规划,立即就开始行动。新年才过了十天,他就革新了一项操作技术,提高了工效一百六十倍。一百六十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里面有青年人的决心和信心,有超额完成今年指标的无限希望!这不就打响今年的第一炮了么?
廖世刚只是我们几千万工人中的一个。一个廖世刚走在前面,千万个廖世刚马上就会跟上来。
第一炮已经打响了的,赶快乘胜前进,夺取第二回合的胜利吧!
第一炮还没有打响的,赶快再接再厉赶上去吧!这正是:
三年苦战看今年,
大好时光莫等闲,
万马奔腾齐跃进,
乘风破浪着先鞭!
龙抬头,春雷动。春天的气息已经透入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沁入每个人的肺腑。你长长地吸一口新鲜空气吧,那里面有多么浓郁的泥土芳香。春天的气息使我们全身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热气,充满了活力。举目四望,一片春光,漫山遍野,战鼓声喧。此情此景,谁能不张开臂膀跳跃向前去拥抱春天,谁还能懒洋洋地踱方步呢?


第8版()
专栏:

我有一颗跃进心(歌词)
  放平我有一颗跃进心,粮食亩产一万斤,稻谷麦黍多肥壮,棉花团团滚白云。我有一颗跃进心,要叫黄土变黄金,岩石见我把路让,河水听我发号令。我有一颗跃进心,顽石炼铁铁炼金,铁水奔流波浪涌,钢花飞出满天星。我有一颗跃进心,骑上快马向前奔,高山大海挡不住,要到天上摘星星!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可贵的志向
周戊
报幕人走出来了,她报道下一个节目是“青年钢琴协奏曲”。
钢琴协奏曲……不,难道我们听错了么?你看,台上的管弦乐手正纷纷调换乐器:小提琴换成了二胡,双簧管换成了唢呐,法国号换成了三弦……这分明是一阕民间音乐大合奏嘛!  然而,独奏者出台了——是他,是那身材高高的、曾在国际比赛中为祖国获得荣誉的青年钢琴家刘诗昆。二胡发出柔美的声音,竹笛吹着嘹亮的曲调,钢琴在他双手下也铿锵地加入了这个美妙的合奏。主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几个民间曲调,但在这些青年乐手们的演奏下,音乐有了更丰富、更激情的内容。我仿佛听到那豪迈的青春的脚步,以不可阻遏的气势、勃发的热情和欢唱的音调动地而来。啊,多么饱满的创造热情!
走出剧场,心中想得很多。这里且不说这首协奏曲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得到的成功,和可能存在的一些粗略的缺点;使我感受很深的是作者们敢于打破常规的创造精神。乐器,是一种表现工具,但过去好多同志曲解了“工具”的意义。在他们看来,乐器好像是一种物质生产的工具,而不是艺术表现的工具;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没有民族风格之别。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否定民族乐器(因为它“落后”、“不科学”呀!),使洋土分家,把二者摆在对立的位置上。像过去有些人对“唢呐协奏曲”的看法就是这样,他们片面强调音律上的矛盾而否定这种风格的作品。“青年钢琴协奏曲”的作者们并没有受这种片面论的束缚,他们为了加强钢琴的民族风格,除了在乐曲内容及表现手法上想办法以外,同时又有意识地用民族乐器担任伴奏。也许有些演奏技术上的问题和音律问题,他们这一次也还未能完满地解决,但这意图是好的,整个演出是成功的,技术问题会在不断实践中完满解决的。
这倒不是说,以后的器乐演奏都必须是中西合璧,不必有单纯的民族乐队或管弦乐队。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从思想上打破轻视民族乐器和洋土分家的障碍,否则,勉强结合也会貌合神离。由此可见,这还不单纯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问题,而是首先考虑艺术怎样才能为群众服务得更好的问题。“青年钢琴协奏曲”的作者们(刘诗昆、黄晓飞、潘亦明、孙亦林)在乐曲开始前的献词中说:
“在我们心里有一个志向,
让钢琴成为中国人民的亲密伙伴……
让钢琴表达我们青年的冲天干劲、愉快的生活,
和对伟大祖国的无比忠诚”……
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一种可贵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会去想种种办法寻找通向人民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去使用各种表现工具。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期待更多的民族风格的钢琴协奏曲和各种各样的优秀作品出现!


第8版()
专栏:

威尔斯解不了“俄罗斯之谜”
栋榕森
三十九年前,一个正直但是渺小的“小市民”,来到了刚好与艰难困苦搏斗的伟大的苏维埃国土。他给我们留下了一部相当客观地反映了当时苏维埃俄国现实但又带着偏见与无知的胡说的小册子。这个人就是英国的小说家和政论家威尔斯,这本著作叫做“俄罗斯之谜”。威尔斯是1920年秋去苏俄的,他会见了列宁;他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观察了十五天,回到英国就写了这本小册子。这本书却正好击毁了当时世界反动派对苏俄的造谣,他进行了有局限性的但是公正的宣传。反动派只得连忙出来声明这是一本坏书了!列宁本人是很注意这本书的,他读得很认真;尽管列宁跟威尔斯见面之后,说威尔斯是“小市民”的代表者,说他是一个市侩,但是列宁却在原书作了不少眉批,由此可见他是很重视作者所反映的状况和作者的呓语的。这本书去年苏联重印了俄译本,现在已译成中文出版了。
为什么说作者是正直的呢?因为书中比较客观地描绘了当时苏维埃国土的经济混乱与困难的生活,直到如今,这还是有数的形象化描写的篇章之一,恰如美国的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月”如实地反映了十月革命的真实一样。作者并且敢于指出,这混乱并非共产党的罪过,这是帝国主义战争和帝国主义国家干涉和封锁所引起的;作者还肯定地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够驾驭和改造这个国家。但是对于威尔斯,这个国土怎样能够复兴呢?始终是一个谜。他看不出这个谜将如何揭晓,他没有信心。当列宁向他展示全国电气化的宏伟计划时,威尔斯只能认为这是现代的乌托邦!这就是这个小市民的悲剧。这就是这个人物渺小的所在!列宁向他提出了有名的豪语:你十年后再来看看吧!十四年后威尔斯果然又到苏联,他不得不称赞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现实的面前渐渐的减少了他的无知。到第二次大战后,他在去世以前也表示过在大选中支持英国的共产党。
最有趣的是,这位写科学幻想小说的能手,能够在几十年前描写过原子爆炸,描写过星际旅行,亲临这个“现代乌托邦”时却又对它的前途认为不可想像!不仅如此,在这小册子中他还发表了一些无知的谬论,说什么把人类分成无产者和有产者是不可思议的,说一个工人坐了火车即等于他也是雇主,如此等等,即使是中学生看起来也要发笑的“论断”,竟然不时出现在这部善良的著作里。
在人造行星已经绕着太阳运转的时候,在全面建设共产主义正在这“谜”一样的国土火热地进行着的时候,重温一下二十年代的历史是有很大启发的,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就是在此。多么艰难困苦,在共产主义者面前都是能够解决的,而被解放了的人民,什么奇迹创造不出来?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可惜作者在十三年前离开人世了,否则他也可能在现实面前低头的。


第8版()
专栏:

抓好帅印
中共湖北黄坡塔耳岗区委员会 徐世苗
党指示我们:当前农村工作中要以肥料挂帅。这是完全符合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状况的。农村党委的书记,目前就在抓肥料。
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的正确方针,在去年的大跃进里更加明确了。广大群众认识到:任何事脱离了党的领导都会一事无成。因而自觉的紧靠党的领导,要求书记挂帅,解决好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这是必然的。肯定地说,书记挂帅、全党动手、加强党的领导,是完成一切革命任务的根本保证。
但是,在当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里,也产生了另外一种情况,这就是一些工作部门下到农村工作的少数干部,他们自己不多用脑子,不深入具体工作,一切细小问题的解决,都要“书记挂帅”。不分时间地点,任务轻重缓急,围着书记逼着要“元帅作主”。他们硬要把一些自己应该担当起来的事情和可以往后推的任务,强压在书记一个人头上,马上要办,还要书记亲自动手,好像只有这样才是书记挂了帅。这样就使一些书记弄得喘不过气来。有一位支部书记说:“工作乱如麻,帅印不好挂,成天到处跑,东抓又西抓。”春光社一个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陈国平说:“这也要我挂帅,那也要我挂帅,学校修房子没有石头,托儿所没有皮球玩,牛医收药费,饲养员要宰猪都跑来要我挂帅,亲自动手,我哪里挂得了这许多帅印呢?”
这种情况,使书记陷入事务圈子,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抓不住运动的主流,反而影响了重要问题的解决。这样,并不是加强党的统一领导,而是分散党的领导精力,削弱了党的领导,不利于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干部在实际锻炼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要搞好书记挂帅,就要先看清楚“挂帅”的两个方面:一是书记亲自动手,坐下来钻进去,具体分析情况,同群众一道解决问题,不断的总结工作,推广经验。二是书记要善于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捉住主要矛盾,抓住中心,作好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统率各个方面的大军,做到统一领导,全面安排,分工负责。这就是一方面书记要出马上阵,投入战斗指挥战斗,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另一方面必须摆脱日常琐细事务,跳出事务圈子,直接抓好思想、生产、生活。当前,书记就要把肥料工作抓起来。抓住了这个中心,才好带动其他工作。
自然,实现1959年更大的更全面的生产大跃进,如果只抓住主要的中心的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安排,也是不对的。但这是另一方面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谈了。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东虹日头西虹雨
——谈补充气象预报
李克
最近举行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全国所有的台、站、哨都要开展补充预报,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什么是补充天气预报?怎样做补充天气预报呢?
补充天气预报是在去年大跃进中,群众和气象工作者运用现代气象科学与劳动人民的气象经验相结合的办法,在气象台发布的大范围气象的基础上,通过站、哨、组,层层补充订正,以弥补由于地方性天气变化和地形地理条件对天气影响而使预报不准的缺陷。这种土洋结合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预报准确率,使天气预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
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一定地区上空的温度和气压的分布情况和各地的天气现况。这里虽然也注意到地形和其它地理条件的影响,但是因为所包括的地理范围太大,毕竟是相当粗略的。即使是预测的完全正确,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同一个天气形势下,北京的山区和平原区的天气可能完全不同。
补充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
根据地方性气象征兆:天气变化以前,一般都有一定的征兆。例如北京冬季较强的偏南风常常是降雪或强风快要到来的征兆。一个地方根据当地云的形状、风向转变、空气的混浊度、气温气压和湿度的变化等,结合当地的经验,就可以做补充天气预报。
根据天气谚语:一些精炼的天气谚语也可以帮助作补充预报。例如:“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西北风开天锁”、“天黄有雨,人黄有病”、“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东虹日头,西虹雨”……等等,在一定的地区使用起来,都有非常高的准确率。但因天气谚语有着一定的地域性,最初使用时要多向老农和有经验的人请教。
根据一些物象的表现:例如夏季池塘和水缸翻混,鱼成群浮在水面,蜻蜓和燕子低飞,关节炎发痛,……等等,都能预兆大雨将临或天气变坏。
根据气候资料:例如当地某月份有那些重要天气情况,一种天气出现多少次数,时间间隔多久,天气变化前气压、温度、湿度、风、云等有那些表现,整理好了就可把它做为重要的参考进行补充预报。
根据邻近几个广播电台的天气广播:如果掌握了邻近地区天气广播时间,可以广泛地收听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这种集思广益的方法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补充天气预报深入农村和工矿以后,它还可以结合生产的需要,有重点地进行工作。补充天气预报并不难做,各行各业都能开展,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活动项目。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研究和总结经验,就能很好地做起来。如果人们都能知道明天或以后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在生活上和生产上都会有莫大的好处。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多给孩子们编些歌曲
河南信阳五里墩一高炼铁厂 于仙海
有一天,我和几位同志到大同炼铁厂托儿所去,刚一进门,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围上来,“叔叔好!”“阿姨好!”银铃般的声音响满小小庭院。随后,孩子们给我们唱了四只歌:“社会主义好”、“我是一个兵”、“一定要解放台湾”、“红旗飘扬”。看着他们一个个可爱的面孔,我不但羡慕他们这般年纪就受到这样好的文化教养,而且真佩服他们的记性,原原本本地记住这么多歌子。可是,我总觉得,这些歌子虽然内容挺好,但都是适合成人唱的,并不是六、七岁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呀。是否可编些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新儿歌呢?记得,我小时候在母亲怀里听过童谣“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今年暑假回家,母亲又编了新歌谣:“希奇真希奇,萝卜当马骑,骑到哪儿去,北京去报喜。”类似这样有趣的新儿歌,散见于各地民歌中,如果谱成曲子,托儿所的阿姨和孩子们定然会鼓掌欢迎的。
现在全国各地的人民公社都在办托儿所,办好托儿所,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这是重要的课题。希望作曲家们,多给孩子们编一些适合他们唱的歌子吧。


第8版()
专栏:

插秧船(年画)
         黄锡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