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苗期生育看冬小麦的合理密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1959年度的冬小麦生产,从一开始就有了很大的跃进。以北方冬麦区而论,一般深耕一尺上下,施基肥一万多斤,每亩播种量为三十斤以上,比以往增加约一倍。以密植为中心、深耕为基础、水肥为前提的冬小麦丰产栽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地高产试验田的播种量从每亩六、七十斤以至千斤,所采取的栽培措施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样悬殊的播种密度下,冬小麦的生育会起些什么变化?超过多大密度就不适宜?过密之后又将怎么办?都是当前生产上和科学研究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指导冬、春小麦大面积丰产和高额丰产,保证今年更大丰收有很大意义。
小麦密植的合理限度
密植能够增产,但并不是说越密越好。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播种密度时,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增加,能够更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阳光空气和其他营养条件,适当控制分蘖的数量,巩固早期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并增加主穗率,从而达到穗多穗大,增加产量。超过一定的范围,由于严重地影响到单株的正常生长,不但不能增产,还会招致减产。根据我们在各地取样调查一百八十三块丰产田的资料统计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蘖数,单株叶片数,单株地上部干物重(地上部分的苗烤干去掉水分以后的重量),叶片和叶鞘(叶子下面呈圆柱状的部分)基部含醣量,单位叶面积的干物重,单株初生根(种子吸收水分以后萌发的根,又称种子根)数,次生根(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而长出的根,又称永久根)数,有次生根植株所占的比率,根的粗细,单株根系干物重等,都相应地递减。另一方面,未分蘖的植株所占的比率,弱苗率(指生长十分纤弱、难以继续生存的植株),株高,“挺”(外表似茎,实际是茎部叶片的叶鞘延长后组成的,群众称为“挺”)长,主茎第二叶片以上各叶的长/宽比率等,则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增。播种密度在每亩一百—一百五十万株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植株不分蘖,开始出现(占1.5%)难以继续生存的弱苗。从单株地上部干物重看,播种密度在五十—一百五十万株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密度增至一百五十万株以上时则显著递减。主茎第二、三叶叶片形状也有类似情况,超过一百五十万株时叶片狭长,淡薄多水,干物重显著降低。本院播种量对比试验在播种密度为一百万株时叶片含醣量为14.8%,一百五十万株时为12.9%,二百万株时为13%。播种密度在一百五十万株以上时单株初生根和次生根的数目减少,着生次生根植株所占百分率明显地降低。根据以上这些观察看来,每亩一百五十万株(折合每亩下种约一百斤)的密度可能是一个转折点,许多标志着苗期生育状态的特征特性在播种密度超出一百五十万株以上时就有了明显的变化。调查材料还指出,每亩总分蘖数,植株地上部总干物重,叶片总面积和根系总重量是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的。以每亩总分蘖数而论,播种密度在二百万株以内时增长很快,二百五十—五百万株之间则稍平缓,往上又形增加。再就单株分蘖数(不包括主蘖)看在一百五十万株以内时单株分蘖都在一个以上,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较快,往上则分蘖很少,以至于不分蘖。当然,根据目前苗期阶段生育情况来对冬小麦的合理密度下个结论,为时还早。因为这仅仅反映麦苗在冬前的生长情况(而冬前生育情况又受播种期的影响很大),早春返青、拔节前后植株的生育必然又有所变化,而且随着条件的改变,最合理的播种密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苗期已不能适应的播种密度,返青、拔节后问题将会更多,生长必定不好。
过密之后为什么生长不好呢?主要是光照营养不良。根据北京农业大学观测结果,播种密度三百五十万株、苗高尺许的高产试验田,在植株离地面三分之一高度处的光照强度为二百三十米烛光(衡量光照强度的标准,即一米距离一支烛光),离地面三分之二高度处光照强度为二千米烛光,而一般苗高十五厘米的大田,距地面三分之一高度处为一万三千米烛光,三分之二处为二万四千米烛光,二者相差十倍到几十倍。按照苏联植物生理学家马克西莫夫的资料,小麦达到开花和结实的最低限度的光照强度为一千八百—二千二百米烛光,可见高产试验田的早期过于密集郁闭是很不利的。播种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土地面积上叶面积过大,中层和下层叶片的光照条件很不好,被严重遮荫的叶片几乎不再是植物体有机物质的合成器官,而转变为有机物质的消耗者。因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引起了光合作用强度的削弱,新陈代谢方向的改变,不能有效地积累营养物质。从不同密度条件下,叶片色泽、厚度、单位面积干物重和含醣量的变化,充分地反映了这一事实。正由于植株是处在醣分的饥饿状态,所以显著地抑制了根系的形成,而根系发育又转过来影响到分蘖的生长。由于过密,地上部互相拥挤,幼苗茎叶本着向光性的特点,总是向上生长争取光线,因而细胞伸长,叶绿素减少,幼苗现出纤维软弱的徒长现象。在播种密度与光照营养的关系上我们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在同样的密度条件下,早播的比晚播的分蘖少,次生根着生晚。例如,在丰台小屯调查北京市计委会的干部试验田,9月23日播种的反较9月13日播种者分蘖多,黄叶少;并且9月13日播种者,在密度为一百三十九万株时则有5.7%弱苗和9.8%带有死蘖的植株,而9月23日播种者则无弱苗和死蘖现象。在本院的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高产试验田上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这可能是由于高产试验田在早播和其他综合栽培条件的共同影响下,由于气温较高,生长迅速,幼苗很早就开始遮荫,而且程度严重,以至于延迟或阻滞了分蘖和次生根的形成。若在适当晚播的情况下,由于气温较低,生育缓慢,荫蔽情况较轻,相对的说,反而有利于分蘖和生根。应该补充指出,由于各地高产试验田播种期早晚不一,播种密度的适合程度反映在冬前麦苗生育情况上就有所不同,因而也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从苗期看合理密植的复杂性。至于在较高的密植情况下昼夜温差小些,夜间温度稍高,相对湿度也大,呼吸作用稍强,对于有机物质的积累确是不利的,但这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问题还在于白天的光照条件。在密植情况下,任何改善植株的光照营养条件的措施都是有利的。此外,不同地区由于温度、水分、光照、地力和耕作栽培条件等的差异,其所适应的合理密度也应该有所不同。譬如南方冬麦区的合理播种密度就要比北方小些。
加强密植麦田管理
针对冬小麦高产试验田、大面积丰产田和一般大田三种不同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高产试验田要掌握合理的密度
今年各地高产试验田由于播种量大、施肥量多,或多或少在冬前已有一些徒长现象。即使还没有徒长,也必须适当控制密度,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春季徒长倒伏。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初步认为,除属于试验研究性质的不同播种量对比试验田外,一般高产试验田的密度以不超过一百五十万株为宜。过分稠密的麦田,例如每亩二百万苗以上的,最好及早进行疏苗工作,以利植株健壮生长。疏苗办法采用手剔、锄耪、耙耙均可,拔掉弱苗,留下壮苗,并酌留行间空隙,以利透光。目前北部冬麦区土壤还在冻结状态,不利于间苗,宜在早春恢复生长时进行。疏苗是不得已的办法,疏比不疏要好些,其效果要看以后生长情况决定。苗已表现徒长现象的还需要配合割叶,让它重新生长。幼苗密度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万株的,如有徒长现象,可以割叶为主抑制生长,必要时也可以间苗。根据我们1958年11月22日在河北徐水大寺各庄调查,发生徒长的高产试验田,采用割叶方法有一定抑制效果。割后单株分蘖数和叶片数都有增加趋势,“挺”长变短,麦苗生长比较健壮些。1958年春季我们在河南孟县基点调查,在早期发生倒伏倾向的麦田上进行割叶,有减轻倒伏的效果,增产率为27%。割叶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生长,减轻负担,增加透光量,使茎秆生育健壮有力。但是割叶必须在比较早期(最好在返青拔节时)进行。有徒长倒伏危险的高度密植的试验田更应该早割,必要时可以再割。如果割叶太晚,会影响到植株的同化作用(养分经过吸收转变为组成细胞及各种活体组织的物质称同化作用,又称组成代谢)和同化产物(如淀粉、醣类)的正常运转,因而造成减产,应加注意。如1958年我们在河南孟县基点于孕穗期进行割叶对比,结果减产达47%,因为那时割去的都是旗叶(麦子最上面的一片叶子。旗叶一出现麦子就要抽穗)和旗叶下的第一叶片。不论间苗或割叶都要伤及植株,应该在处理之后即时适当追施一些速效性肥料并予浇水,以促使恢复生长。
苗密度在一百万株以内的,如有徒长,可采用镇压(如用压场的石滚压苗,苗会受伤,但不会死)或割叶加以抑制。如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最近在江苏常熟白茆乡调查,经过镇压的麦田株高变低,分蘖率为74.5%,而未经过镇压者,株高显然较高,分蘖率为58.5%。镇压可抑制麦苗向上伸长,促使分蘖增加,茎秆粗壮齐整,但是苗密度在一百万株或幼苗生长过高的麦田,不宜镇压,因为镇压后麦株叶片盖严地面,反而引起下部叶片变黄,麦苗生长更为纤弱。
(二)大面积丰产田要及早防止倒伏
大面积丰产田,一般麦苗密度在一百万株以内的,并未发生过密现象。但是正因为丰产田大都是肥和水的条件较好的田地,仍有徒长倒伏的可能,特别是播种较早的麦田,所以首先必须及早注意控制徒长、防止倒伏。必须很好地掌握早春的施肥浇水工作。从植株的生长发育来说,返青拔节期间需要及时供给养分和水分,以提高有效分蘖率,促使形成大穗多粒。但是这一时期温度上升、植株生长迅速,如果施用速效性氮肥太多,浇水过大,则很容易引起茎秆基部节间过度伸长,枝叶过于繁茂,造成徒长倒伏。因此,在不影响麦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对于早春追肥浇水在时期和数量上应该适当控制,如看苗分期适量追施氮肥,早春追施磷钾肥,适当晚浇拔节水等措施都是必要的。上节所述的镇压和割叶办法也一样可以应用。
高产试验田的早春施肥灌水更是一个关键。上述原则,要求执行得更严格些,特别是追肥量要加以控制。以氮肥为例,如硫酸铵,一次追肥最好不要超过四十斤,抽穗开花以后,地面施肥即应停止。在灌水方面,如果早春土壤十分湿润,则不必机械执行原定的灌溉制度,要灵活应用看天、看地、看庄稼的“三看”浇水技术。
(三)一般大田要注意提高有效分蘖率
去年大田种麦,由于采纳了1958年的丰产经验,贯彻了八字宪法,一般苗密度约在四十至六十万株之间,而且普遍生长健壮,基本上做到了苗全苗壮,为今年的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苗全苗壮只是获得丰产的第一步,还需要通过株、穗、粒三道关口,加强管理。今年度冬小麦施肥量虽然比往年增多,但是一般质量还不够好,并且由于播种密度增大,耕层加深,整个土层的肥料量并不很多,因此必须抓紧在早春进行顶凌耙麦(即在地未开冻时进行耙麦)、镇压和返青拔节期的追肥浇水等措施,以增加有效分蘖率,促进穗、粒发育。在北京郊区和河南地区仍然可以观察到少数大田麦苗变黄的现象,经现场速测的结果,一般发黄的麦田,除因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于潮湿,或者由于土壤含盐分较高等情况外,多半是肥力不足所致。如在通州、丰台等地四处大田取样测定,同块麦田黄苗处表土硝酸态氮(氮肥的一种,硝酸根式的)含量不到一级,有效磷为一点八级、而相邻的绿苗处土壤的硝酸态氮为一级,有效磷为三点三级。可见对一般大田来说,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施肥、灌水如何跟上的问题,在灌水方面还应该注意平整沟渠,提高灌溉技术,做到适时适量、轻浇、匀浇。当然,不管是哪一类麦田都需要随时随地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彻底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以确保丰产丰收。


第7版()
专栏:

报刊要加强书刊评论工作
编者按 在报刊上经常发表书刊评论,是一件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工作。通过书刊评论工作,既可以提高读者对读物的分析批判的能力,帮助读者选择适合他们需要的读物,又可以帮助作者、编者和出版者改进自己的工作。下面发表的是北京部分编者和出版者对这个工作的要求和意见。我们热忱地希望读者和作者支持我们改进书评工作。


第7版()
专栏:

怎样写好书评和开辟稿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伯萧
我认为对于书刊的推荐和介绍,不能一概叫做书评。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就只能作一些指导学习的工作。不久以前出版的“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刘皑风同志写文章作了阐述,对指导读者学习那部伟大的文献会有很大帮助。这种文章就不好叫做书评。再如各地党委写的工作总结和丰产经验,有关工人农民的创造、发明和技术改革的论著首先应当作的是介绍推荐,广为提倡;不宜忙于去评头论足,说短道长。对于有些书,是需要评论的。如文艺创作和学术论著,就须指出它的成功之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缺点和错误,等等。过去有的报纸有“图书评论”专刊,把所有谈论、介绍书刊的文章,甚至读书心得、读后感想,都归之于评论的名下,看来总觉不很适当。
关于书评文章的稿源问题,我认为:每个出版社在出版一本好书的时候,都应该写出一篇文章,谈谈主要的内容、优点缺点、出版的意义、对读者会起一些什么作用等等,交给报刊发表。这样做对读者自然有帮助,对出版社也有检查督促的作用,可以增强出版社的责任感,提高出版质量。如果出版一本书,连这样一篇文章也写不出,那么书还是不出的好;因为连出版者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那又有什么出版的必要?写这类文章对出版社可能是一种压力,不过出版书籍同指导读书结合起来,意义是很大的。当然,如果读者范围很窄的书,限于一定的对象,这类文章可以不写。至于怎样组织人写这类文章,各出版社可以自己想办法,像出书写序一样,成为风气,我看是行得通的。
现在各报刊书评登得不多,好的更少。有些书评写得很长,介绍内容、引用原文也往往长篇大段,读起来很吃力。读者若有时间读介绍文章,还不如读原著。毛主席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徐老、谢老写的介绍“我的一家”的文章,都很短,但是读者读了还想读。这些文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很喜欢人民日报“读者、作者、编者”一栏,文字很短,但是,一个问题,一点意见,说得扼要明确,生动有趣。这样来写书评,读者一定很爱看。当然,这种形式不应当是主要的,更不应当是唯一的。介绍重要的书籍长一些的书评也很需要;但是长的书评,最好也不要超过两、三千字。
有些书已经有了极广泛的读者,一评再评就不必要了。如“红楼梦”和“林海雪原”,就觉得评得多了些。有许多问题,读者一看就明白,也不必多费评介笔墨。当然,有些有不好影响的书,发行越多,副作用越大,那是非多有些评论不可的。
书评作者队伍问题,我认为地方党委是首先应该组织的力量。就书论书,一般总不容易写出好的评介文章。地方党委了解全面,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其次,出版社和报刊的编辑,责无旁贷。大学学生和教师,力量雄厚,中学教师也可组织。为了介绍某一本书,组织座谈会,把记录发表,是组织评书的好办法,可以试行。


第7版()
专栏:

经典著作要介绍,译文要评论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张仲实
书评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一个重要武器。我们知道,列宁就十分重视这一工作。他在1913年指示“真理报”编辑部,要他们重视文学评论和书评工作,没有这个工作,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报纸。过去我国的一些报刊是重视书刊评介工作的,但总的说来,做得还不够。加强这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书评可采取各种形式,如刊登出版消息、简单评介、推荐、评论和批判等等。人民日报第七版经常将各地理论刊物上的重要文章摘要刊登,这也是书刊评介的一种,很好。我们走到书店里,看到同类的书籍很多,真感到有点难于择选,广大读者也会有同感。可见书评工作的重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一般是知道的,但是新出的译本也需要介绍。内容需要解释,译文也需要评论。有些著作的译文还存在很多缺点。有的文句生硬费解;有的甚至没有吃透原义,将意思译错,有的习用旧译,将错就错。例如“各取所需”这一译语,在我国流行了五十多年,直到最近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才作了改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很多,希望同志们通过书评对我们的译文多多提出意见,借以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译文质量。


第7版()
专栏:

要使书评工作经常化
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 王成
图书评论是进行思想斗争、繁荣创作和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武器。但是,近年来报刊上的书评并不繁荣。现在,图书的品种与日俱增,许多优秀的图书没有及时向读者推荐,一些不好的图书也未能得到应有的批评。
我们希望中央一级的报刊,特别是人民日报在一定时期给予一定的篇幅发表书评文章,这样才能保证书评工作的经常化。当然,要求他们评论所有的图书是不可能的,但是读者希望他们能通过各种形式,报道和评论哲学、社会科学、文学、科学技术和通俗读物中最优秀的著作,以及对于具有错误思想倾向的图书经常进行批评。这对于提高读者、作者和出版者的思想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我们希望他们不但要发表书评,而且要对全国各报刊发表的书评进行评论,评论书评中的各种问题,从而领导和推动全国的书评工作。
目前图书评论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文艺作品的评论较多,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评论较少,特别是通俗读物和科学技术书籍的评论更少。这种状况与向广大读者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宣传党的政策,普及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只靠少数报刊是担负不了这个任务的,一定要“两条腿走路”。这就是说,读者要求各种专业性和以特定读者(如少年儿童、妇女等)为对象的报刊,以及各省市的报刊都开展书评工作,评论各自有关的图书和各省市出版的通俗图书。过去有些报刊,特别是一些科学技术刊物,很少评论与自己有关的图书,这是不好的。
要开展书评工作,需要组织书评队伍,目前写书评的人不很多,一些研究工作者愿写论文而不愿写书评;其实书评工作与研究工作并不对立,而是互相促进的。这一点需要做书评工作的同志宣传。但是书评队伍的成员,除了作家、研究工作者、报刊和出版社的编辑以外,还要包括各级党委的同志、业务部门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和工农群众,我们更要组织他们来写书评,使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这不仅是壮大书评队伍可靠的来源,而且因为这些同志密切联系实际和群众,直接从事政治斗争和生产实践,因而所写书评质量较高。我觉得这是组织书评队伍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倡导。


第7版()
专栏:

破除评论自然科学书刊的神秘观点
科学出版社 田夫
自然科学书刊的评介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因为这方面书刊的出版量日益增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开展书评工作,推荐好书,批评坏书,是指导出版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一个关键问题。可是从近年来的出书情况看,基本上没有进行评介工作。其他方面的科技书刊评介工作也是不多的,这确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个工作过去所以没有开展得好,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之一,还是没有解放思想,把书刊评介工作、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评介工作神秘化了,认为要“评”一本学术著作非同寻常。这就是说,一定要有专门学识。这是一种误解。比方说,许多普通的读者就帮助过我们发现了一些书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有的书中反映出脱离实际的资产阶级学术方向和研究方法,“厚古薄今”的倾向,以及其他政治性的错误,而这些恰恰是科学出版物中的最根本性的问题,指出这些大有好处。当然,在具体内容涉及的一些学术上的问题、叙述方法问题,是需要具有专门学识的人做更多工作的。其次,书评和内容上的学术讨论是相关的,但也应有所区别。有人以为要“评”就得长篇大论,这种看法有片面性,而且会影响到群众性的书刊评论活动。我们赞成深入的学术讨论,也提倡简洁明确的以至几百个字的评论,使更多的人有表示意见的机会。当然,认为写书评会“得罪人”等等的不正确看法已经不多,今后更会少起来。此外,过去搞书评,只依靠少数专家,这当然是不全面的。今后要做好这工作,也无例外地必须政治挂帅,走群众路线,就是从广大读者的利益出发,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标准,实行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开展群众性的评书工作,这样是一定能做得好的。
开展书评工作有一些实际问题,过去发表评论的园地(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较少,缺少组织活动。我们非常希望各个报刊加强书评工作,多发表一些评论自然科学书刊的稿件。我们也打算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一百种科学期刊中间,逐步在适当的刊物上开辟书刊评介专栏。另外也设法进行必要的组织工作,创造一些便利条件。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广大读者、科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