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高野实号召日本工人加紧斗争
坚决反对岸政府反动阴谋
内阁官房长官公然表示要使日本进行核武装
新华社16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工会领袖高野实昨天号召日本工人阶级同岸信介政府的各种阴谋进行彻底的斗争。
高野在东京西部地区工会积极分子会议上揭露了岸信介政府企图通过备战性质的预算案、通过只由资本家任意决定工资的最低工资法案、以及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等阴谋,并且对这些阴谋进行了严厉的谴责。高野指出,日本工人阶级拥有伟大的潜在力量,并且说这种潜在力量正是工人阶级取得胜利的源泉。高野说,去年的反对“勤务评定”制度的斗争、王子造纸工业公司工会的斗争、反对修改“警察官职务执行法”的斗争、禁止原子弹和氢弹运动、要求宣布“松川事件”被告无罪的斗争都获得了很大的战果,就是明证。
高野说,今年日本工人的春季斗争必将发展为强有力的、长期的斗争。
新华社15日讯 东京消息:岸信介内阁官房长官赤城宗德13日在参议院内阁委员会会议上公然说,日本可以拥有“目的在于自卫”的核武器。
他同时散布反对国会通过关于禁止日本进行核武装的决议的论调。他说:“要慎重处理那些会半永久性地束缚(日本)政府和国民手脚的(关于禁止日本核武装的)决议”。
就在赤城宗德发表这个谈话的前一天,日本执政的自由民主党在进步党派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同意将由国会通过关于日本不进行核武装的决议。
在同一次内阁委员会会议上,专门负责修改日本宪法的宪法调查会会长高柳贤三故意歪曲日本宪法的规定说:“按照宪法的规定,(日本)是可以拥有作战能力的”。他说,“不应该”把日本宪法第九条解释为日本“不能拥有一切作战能力”。
日本宪法第九条明文规定,日本国民永远放弃用战争、威胁或者武力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计,不保持海陆空及其他战力,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赤城宗德和高柳贤三的谈话,暴露出岸信介政府企图破坏宪法使日本进行核武装的野心。(附图片)
日本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失业的斗争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图为大牟田市参加全国反战争反失业大游行的队伍冒着暴风雪出发的情形。


第5版()
专栏:

岩井章在香港发表谈话
抨击岸政府敌视中国的政策
指出日本人民反对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力量强大
新华社香港16日电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事务局长岩井章今天对新华社记者说,日本人民反对岸信介政府敌视中国的政策。他说:日本人民一贯要求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贸易关系并进行文化交流。因此,岸信介政府所执行的敌视中国的政策是与日本人民的愿望相违背的。
岩井章和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政治部长小山良治是今天下午从广州到达香港的。他们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在1月29日到2月16日的期间访问了中国。
岩井章在新华社记者访问他的时候表示,岸信介政府所谓政治和经济分开来进行贸易的谰调,目的是为了欺骗日本人民。他说:“由于日本人民要求与中国恢复友好和贸易关系的力量越来越大,岸信介政府不能不作一些表面功夫,用来缓和人民的不满”。他强调说:“不论贸易关系或是政治关系,假如缺乏双方的友好是无法进行的”。
岩井章说:由于日中贸易的断绝,给日本经济造成了许多困难,这个责任应该完全由岸信介政府承担。
在谈到目前日本人民反对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运动时,岩井章说:这个运动所包括的阶层非常广泛,力量很强大,现在已经使岸信介走入困境。
岩井章在我国访问时曾参观了人民公社。他说:人民公社对生产有很大帮助,中国的农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种形式,他们愉快地进行工作,并且对他们的美好将来满怀信心。


第5版()
专栏:

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会议阿拉伯国家代表联合声明 
要求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
新华社开罗15日电 参加刚在这里结束的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会议的阿拉伯国家代表们今天发表了联合声明,要求加强阿拉伯团结,并且对帝国主义阴谋提高警惕。
在声明上签名的有伊拉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利比亚、阿曼、阿拉伯湾、阿尔及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和摩洛哥的代表。
代表们一致认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是对付帝国主义的阴谋必不可少的,实现这种团结是阿拉伯人民的责任,是实现阿拉伯统一的第一个步骤,也是阿拉伯人民存在的唯一保证。
声明要求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军事同盟,并且抵抗巴格达条约。声明同时要求阿拉伯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以色列的扩张。
声明还要求阿拉伯政府和人民对阿尔及利亚给予道义的和物质的支持,帮助它实现击败法帝国主义的目的。


第5版()
专栏:

杜勒斯病倒
他的政策也该就医
美“工人周报”评美国外交危机
新华社16日讯 纽约消息:美国“工人周报”15日发表约瑟夫·诺思一篇文章说,杜勒斯无疑是患病了,但是他同时是“在他的政策也出了毛病的时候进入华尔特·里德医院的”。
诺思这篇题为“杜勒斯会不会从医院的病床上指示政策?”的文章详细地谈到了艾森豪威尔—杜勒斯的外交政策的失败。
文章说,“杜勒斯的名字现在已经成为边缘政策——把世界推向战争深渊的边缘——的象征。他刚刚在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准备赴莫斯科访问的时候对欧洲进行了闪电式的访问。麦克米伦的访问是许多西方政治家在选举迫近时进行的或者是答应进行的一种访问……但是这还不仅仅是为了取得选票。无疑,麦克米伦的计划中的访问并不是华盛顿认为宜于做的事,也不是阿登纳的波恩和戴高乐的巴黎认为宜于做的事。”
文章说,“现在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的结构中正存在着不团结,这种结构已经在内部的紧张形势下发生裂痕,而这种紧张形势在最近几个月中由于西德战犯公司威胁了英国的市场和销售而大为加剧了。最近在欧洲的开放和关闭市场问题上的分裂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情况越来越清楚,局势正在向有利于西德而不利于英国的方向发展。”
文章说,“由于莫斯科第二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的结果,西方主张冷战(和热战)的人的阵势进一步被打乱。代表大会的结果使所有仍然抱有一点客观态度的观察家相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在生产和福利方面正在取得新的巨大的成就。而且竭力主张世界和平的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动摇地团结一致的。铁托的地位使西方几乎不可能得到什么慰借。”
文章说,杜勒斯的“边缘政策还因为最近米高扬对这里(美国)的访问而受到挫折。这次访问显示了美国企业界中重要的部分以及普遍的公众关心同苏联取得暂时的协议。”
文章说,“当杜勒斯进医院时还有另外的因素:国会中要求改变外交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文章举例说,像参议员富布赖特、汉弗莱以及工业家伊顿等许多人现在都在抨击共和党政府的外交政策,而去年11月国会选举的结果表明,杜勒斯—艾森豪威尔政策遭到多么普遍的反对。
谈到柏林问题,文章说,现在已经有“更大一部分的欧洲公众对于西德军事力量的复活和西德经济力量的恢复感到不安。他们看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已经恢复昔日的地位,现在成为西德的第二个大钢铁制造商。垄断的钢铁财产重新掌握在这个人手里,这个人曾经被判决为战犯,他曾经以数十万奴隶劳工生产的武器来帮助希特勒的运动。在这些情况下,苏联关于柏林的建议打动了千百万的欧洲人,认为这是使大陆恢复理智并且用东西方都能接受的办法为德国重新统一铺平道路的良好的第一步。许多西德人正在对阿登纳在这个问题上的顽固态度感到失望并且正在积极考虑采取新的解决办法。”
文章最后说,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医院的。文章敦促美国公众——首先是劳动者采取坚持的态度,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干预,迫使政府采取健全的新政策。


第5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西哈努克谈
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关系
金边讯: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15日说,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处于同样的政治地位和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外国干涉。所以它们容易了解彼此的遭遇并且能够互相支持和帮助。
西哈努克亲王说,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签订了一个友好条约,这个条约保证了两国的持久友谊和共同理想。他说,我们都是中立国家,决不偏倚和参加联盟。
柬埔寨王国会议
对桑·年等提出不信任动议
金边讯:柬埔寨王国会议14日对王国会议的成员桑·年和桑·沙伦提出不信任动议。王国会议要求从2月15日起结束对他们的委任。在此以前,桑·年在王国会议要求下提出了辞职。
外国飞机非法侵入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讯:“印度尼西亚火炬报”16日报道,自从印度尼西亚叛乱集团发动叛乱以来,在从去年3月到12月期间,外国飞机非法侵入印度尼西亚的事件已经发生了一百二十四起。外国飞机的这些非法飞行是企图进行侦察以及空投武器和物资给某些地区的叛乱集团。
印度尼西亚外长访问新西兰
惠灵顿讯: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15日从澳大利亚到达惠灵顿,他将在新西兰作为期五天的访问。
苏班德里约说,他将争取取得新西兰政府对印度尼西亚对西伊里安的要求的“谅解”。
阿联几内亚将互派外交代表
开罗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侯赛因·萨布里15日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几内亚共和国准备尽早地互派外交代表。


第5版()
专栏:

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上
苏联代表支持喀麦隆人民斗争
谴责法国托管当局的横蛮镇压行为
新华社15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14日讯: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从2月10日起讨论由法国和英国管理的喀麦隆托管地的情况。托管理事会应该根据联合国派往喀麦隆的使团的报告向联合国大会第十三届会议提出关于喀麦隆未来地位的建议,建议中要说明关于给喀麦隆以独立和使它统一成为一个国家的可能性问题。
法国托管当局现在口头上表示“愿意”在1960年给予喀麦隆法国托管区以独立,但是同时又用最残酷的手段来镇压那里的民族解放运动。
殖民主义国家——美国、新西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的代表们在托管理事会会议上发言时,只字不提喀麦隆的法国托管当局必须实施民主措施以便给予喀麦隆以独立的问题。
苏联代表洛巴诺夫指出,喀麦隆法国托管区的局势极端紧张。他说,法国托管当局把那里最大和最有威望的政党——喀麦隆人民联盟宣布为非法,而这个党是争取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的。喀麦隆人民联盟的许多党员都遭杀害,其中包括党的总书记于姆·尼奥勃,另外一些党员则被投入监狱或放逐出国。喀麦隆的其他民主政党也受到托管当局的沉重打击。
洛巴诺夫指责联合国使团的报告丝毫不谈如何使喀麦隆的局势正常化的问题。他强调指出,要使局势正常化,首先应该普遍地和无条件地大赦政治犯和一切为喀麦隆的真正独立和统一而奋斗的人。
苏联代表支持喀麦隆请愿团所提出的在英、法两个托管区都举行普遍的、民主的立法会议选举的计划。


第5版()
专栏:

很多国家主张快给坦噶尼喀独立
英国当局的顽固立场受到谴责
据新华社讯 联合国托管理事会在12日结束了对英国政府关于它的托管地坦噶尼喀状况的报告的讨论。许多代表在发言中严厉谴责英国当局推行的政策,要求尽快给予坦噶尼喀独立。
在英国提出的报告中并没有说明非洲这一地区的真实情况,甚至没有提到必须规定给予坦噶尼喀独立的具体日期。英国当局继续顽固地坚持,“由于缺乏受过训练的干部”,在坦噶尼喀还不准备实行目的在于实现独立的措施。
其他殖民主义国家的代表支持英国政府的立场。
亚洲、近东以及苏联的代表反对英国的立场。他们强调指出,必须尽快让坦噶尼喀独立。
苏联代表库尔久科夫在会上发言时提请大家注意英国当局在政治生活、经济活动、雇佣工人和劳动报酬等等方面对当地居民所进行的粗暴歧视。
苏联代表建议规定五年作为坦噶尼喀获得完全自治的最大期限。
托管理事会成立了一个由意大利、印度、新西兰和苏联的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根据所讨论的报告起草决议。


第5版()
专栏:札记

人贩子的毒算盘
在旅日朝鲜侨民的强烈要求和日本舆论的压力下,岸信介政府不得已同意把要求回到朝鲜北部的朝鲜侨民送回国去。李承晚集团竟无理地竭力从中捣蛋,扬言要“不惜任何代价”来阻止遣返计划的执行。
李承晚集团千方百计阻挠朝鲜恢复统一,靠着美国主子的刺刀盘踞着朝鲜南部,把南朝鲜变成为鬼蜮世界,已受到全体朝鲜人民的唾弃,居然还有脸要强迫在海外的侨民回到南朝鲜去,可谓无耻之至。李承晚集团为什么对于这些宁愿回到朝鲜北部去的爱国侨民表现出那样大的热心呢?谁都知道李承晚集团刚刚把一批南朝鲜居民当奴隶卖给了外国。这伙人贩子显然又想做一笔新买卖了。


第5版()
专栏:札记

不聪明的掩饰
美国民主党的政客哈里曼最近在印度连续发表挑拨亚洲国家关系的言论,并竭力把美国打扮成是亚洲人民的朋友。但是印度公众并不像他所认为的那样容易受骗。在新德里的一次集会上,听众们向他提出了一系列难题,要他谈谈美国对果阿问题的态度、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和美国发起搞东南亚军事集团、巴格达军事集团等等的做法作何解释。这位竞选失败的前纽约州长竟耍滑头回答说:美国是“大大地违背了它自己的意志而被迫参加这些条约的。”
哈里曼扯的这个谎是多么可笑呵。按照他的说法,美国是并不愿意搞这些敌视亚洲人民的侵略集团的。但是哈里曼无形中却在印度人民面前承认了:美国所搞的这些军事集团都是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第5版()
专栏:

从英镑的自由兑换看西欧货币战争
姚念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日益强烈的冲突,在金融方面也日益表面化了。1958年底,英、法西德同时宣布了有限度的货币自由兑换,法郎在同时实行贬值,马克在转年不久又进一步实行了全面自由兑换。其它大多数西欧国家跟着采取了大体相同的措施。这是一场十分复杂的斗争。它虽然和多年来的英镑、美元之间的斗争有关,但是引起这场战斗的主要原因却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且由于西欧“共同市场”的建立而激剧化了的英镑对西德马克的斗争。
英镑美元斗争的老道路
提起英镑自由兑换,就令人想起1947年英国曾在美国三十七亿五千万美元贷款的压力下被迫实行的那一次较为广泛的英镑自由兑换,结果是不到六星期,英国贮备外流达十亿美元,终于又不得不恢复外汇管制。自那以后,美国一直没有放弃迫使英镑自由兑换的念头,并为此而进行了许多活动。对美国垄断资本说来,如果英镑可以无限制地兑换为美元,也就解除了英镑区对美国的外汇和贸易管制,清扫了他们向英国势力范围扩张的一个重要障碍。但是英国垄断资本却怀着完全不同的目的,也要求在条件有利时——贮备充足、英镑区对外收支稳定——实施英镑自由兑换。在他们看来,一个不能像美元一样可以自由兑换为外国货币的英镑总是不能和美元取得同等地位的。
提高英镑地位的斗争对英国垄断资本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英镑是一种在国际间广泛使用的货币,伦敦拥有三十三亿英镑的属于外国的存款,如果英镑总是处于比美元软弱和危险的地位,那么人家总会要设法把这些资金转向纽约。这样,一有风吹草动,市场中就会出现抛售英镑的危机,而长期说来,伦敦存款会步步向外转移从而引至英镑区的瓦解。因此,提高英镑地位是英国垄断资本全力以赴的一场战斗,而在条件合适时实现英镑的自由兑换,也是他们的一个长期目标。
1952年的英联邦总理会议曾经确定了一个关于英镑自由兑换的计划。在那以后,接受了1947年的教训的英国垄断资本,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设法为英镑自由兑换准备条件,并且不断和美国讨价还价。多年的情况表明,他们第一步的目标就是实行英镑有限度的自由兑换(大致说来,这就是允许一切居住在英镑区以外的人把他们赚来的英镑按官价自由兑换为美元,但英镑区居民所持有的英镑则还不能自由兑换,同时在英镑区内的投资也还不能自由撤走)。但是,1955、1956、1957年连着发生了三次英镑危机,这个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1958年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变化。年初时,英国垄断资本十分害怕美元荒的继续发展,他们害怕各国在美元缺乏的情况下会抛出手中的英镑来在自由市场中换取美元,从而把英镑挤垮。他们正式向美国提出要求,要美国拿出钱来大大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信贷,借以缓和各国特别是英镑区贮备不足的情况。但是,1958年内美元荒并没有继续发展,反而转变为美国黄金外流了。在此基础上,英镑区的贮备出现了较大的增长(由1957年9月底到1958年底共增加十二亿美元)。这时加拿大公开提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美国的意见——要英镑兑换并且放宽对美元区货物进口管制。此后,8月里艾森豪威尔表示要考虑增加国际货币基金信贷,9月英国宣布放宽英国和殖民地对美元区货物进口管制,10月初英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年会中谈英镑自由兑换的条件。这一连串的事实表明:如果美国肯把国际货币基金信贷作某些扩大,英国就将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兑换。同时在货币市场中出现了英镑准备实行自由兑换的一些迹象。
以上情况表明着问题的一个方面:英镑这次自由兑换还是沿着英镑美元斗争的老道路。也可以说,英美双方暂时做成了一笔买卖:美国取得某些增加出口的机会(包括其它国家从英镑区赚的英镑现在可以转购美元区货物);英国取得了一些信贷便利,并在美元疲软的情况下实行部分的英镑自由兑换。此外,对于英国来说,一些原来在国外那种被称作“自由市场”的半黑市中进行的汇兑业务,由于英镑有限度地自由兑换而转至伦敦,也不失为一个从属的利益。
但是,这次英镑自由兑换决不单是一个对美元的问题。一方面是,美国在1958年并不曾在这个问题上对英国施用怎样大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哪怕是按照英国垄断资本自己的标准,目前英镑自由兑换的条件也是很勉强的。
勉强的自由兑换
首先贮备不足。可以拿英镑比较接近自由兑换而并没有能够实现的1954年的情况作一比较。1958年底英国的黄金美元贮备合三十二亿美元,1954年底是二十八亿,但1958年的贮备中有五亿六千万是国际货币基金的短期贷款,还有二亿五千万是由美国进出口银行借的,也是为期不长的信贷。其中至少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在1954年时是能够按该组织的规定取得的,所以1958年底贮备实际比1954年还少。至于国际货币基金信贷虽然有所增加,但为数可怜。该组织理事会主张把各成员国定额增加50%,依照该组织一向贷款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好里说也不过能使英国得到六亿五千万美元的信贷便利(相等于这次增加的英国定额),而英国还得先缴纳合自己定额25%即一亿六千万美元的黄金。另一方面,西欧的货币自由兑换结束了欧洲支付同盟,而去年11月底时英国在欧洲支付同盟中还有三亿多美元的信贷好用。这笔账算下来,英国所得好处还不到两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英镑区的对外收支并没有稳定的前景。去年贮备的增加有很大的暂时性。它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第一,过去英镑危机中流出的资金后来流回,这个因素的作用现在已是愈来愈小。第二,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的条件下,原料价格下降,使英国节省了从美元区的进口费用,而英国对美国的出口则由于一些特殊的因素暂时保持在高水平上,所以对美元区收支转顺。但这本身就包含着很大的矛盾。因为,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下降,迟早会影响英国对美国的出口的;如果美国工业生产能够回升,也是会引起原料价格回涨,从而将提高英国从美元区的进口的价格。所以,在这方面,情况不会对英国继续有利的。第三,其它英镑区各地从世界银行、美国以及西德得到大量贷款,弥补了出口收入的下降,所以1958年它们向伦敦缴纳的黄金美元反而增加了。不过英国垄断资本是不能希望长期依赖这一类贷款而不动摇他们在英镑区中的地位的。
当然,英镑实行有限度的自由兑换还有着这样一种条件,那就是:从1954年以来在纽约和苏黎士就存在着半黑市,这次开放兑换的那一部分英镑本来就可以从这个半黑市的市场上按比官价为低的汇价转换美元;而且英国官方为了怕过多地影响英镑信誉和防止不利于英国的套购,自1955年起还在这些市场中活动,支持英镑汇价,使不致比官价低得太多。所以,伦敦金融界说,这次英国不过是把事实上已经存在着的自由兑换给予合法化而已,并没有因而增加很多的额外风险。的确,过去几次英镑危机的经验说明,尽管英国没有实行英镑的自由兑换,英镑依然会转换为美元,大量流走。
但是,这究竟不能成为决定英镑正式宣布自由兑换的真正原因。要知道,官方正式承诺按官价给予兑换究竟是不同的;持有这些英镑的人现在没有了通过半黑市兑换要在汇价上吃点亏的考虑,而英国官方日后遇到更大的抛售英镑的危机时,也不能希望中止已经正式承诺的兑换,因为这就必将使英镑信誉遭到更严重的打击。的确,这次的做法与英国在自由兑换问题上一贯的谨慎态度是很不相称的。
因此,英镑之所以要在1958年底西欧“共同市场”实施的前夕实现自由兑换,实在是被动的成分大于主动成分。在这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今日西欧的形势发生了不利于英国的变化,迫使英国不得不采取英镑自由兑换的措施。而这个压力的主要根源就是西德马克。
马克的追逼
近六、七年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西德的经济力量相对地增长了。随着这一变化,西德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日益显露,这就首先与英国发生冲突,并在今日帝国主义的角逐中引起一系列的新问题。
由1952年至1958年第三季度止,西德经常性的国际收支共有七十八亿美元的顺差,黄金美元贮备增加四十亿美元(同期中的英国贮备,如果扣除前述短期借款和一些应还未还的债务,不过增加一亿五千万美元而已)。在国际市场中西德马克愈来愈比英镑硬。大约自1954年起西德就一直公开表示要把马克弄成像美元那样可以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
西德垄断资本提高马克地位、争取金融势力的企图紧密地联系着他们的帝国主义野心。把马克搞成一种国际通用的货币,使法兰克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使西德银行遍设资本主义世界各地,这是西德垄断资本进行对外扩张的必要条件。因为在马克可以完全自由地兑换为任何外币时,西德资本就能不受外汇管制的限制而自由流动,也就为西德资本输出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不止如此。西欧国家货币的自由兑换和欧洲支付同盟的结束,也将为西德带来不小的好处。因为,按照欧洲支付同盟的安排,顺差国自动对逆差国给予信贷。因而,至去年11月为止,西德对欧洲支付同盟一共给了约十亿美元的贷款。这样,西德的这一笔资本就被束缚在欧洲支付同盟里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欧洲支付同盟上述的规定,西德垄断资本没有可能通过双边关系来利用这笔贷款,使他们取得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欧洲支付同盟的结束不但对他们解除了束缚,而且通过对过去债权债务的双边清算,立即可以发挥债权的作用,取得有利于西德垄断资本的好处。
所以,从1954年以来,西德是一直主张西欧货币自由兑换最力的。1955年“欧洲货币协定”(准备日后西欧货币自由兑换时代替欧洲支付同盟)主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订定的。但在1954年的英德谈判中,由于英国的压力,西德应允不抢在英镑之前兑换,并表面承认英镑是西欧的领导货币。但是,西德随即提出一个口号:在英镑自由兑换后“五分钟”把马克自由兑换,“咄咄逼英”的劲头已经不小。
此后进一步发生了有利于马克、不利于英镑的变化;西德对外收支继续顺差,英镑却一连三年都发生了危机,而且1957年的危机还是由于马克升值、英镑贬值这样一种市场推测引起的(当时有大量资金由英国流往西德)。其实西德也没有等那个“五分钟”,特别是近两年来,西德步步把马克推向兑换,在去年底西欧各国宣布有限度自由兑换时,马克已经十分接近了完全的自由兑换。不难想像,在西欧“共同市场”实施后,作为六国中最大债权国和顺差国的西德要竭力使马克自由兑换,从而奠定西德在西欧大陆的金融势力,把英镑驱出六国之外。可以印证这一点的是:在西欧国家共同宣布有限度的兑换后不到两周,西德就进一步实行了英国力所难及的全面自由兑换。
马克实行自由兑换的准备,不能不对英镑形成极大的压力。英国之所以在1958年的秋天就在准备着英镑兑换,其最主要的和最真实的原因就是想在这样一个前景中争取主动。
不过,这次英镑和马克的斗争却由于英法之间的争吵而更为曲折和复杂化了。
法英开火
在西欧各国宣布自由兑换以后,英国财政部发言人的说明、下议院的辩论和各方面的报道反映出这样一个情况:年底前当英国就自由兑换问题向法国和西德进行试探时,由于法国表示要在“共同市场”实施前夕把法郎贬值,并同时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兑换,因而英国不得不把英镑兑换的日程提前。经过情形也许就是这样。但是法郎要兑换实在还是反映着马克的挑战。因为,法国固然因为自己工业产品的价格高有必要在“共同市场”实施前再进行一次贬值(为此也早在准备),但是法国财政赤字很大,外汇贮备又很少,能保住法郎贬值后的平稳已是上上大吉,法郎又不是一种流通范围很广的货币,法国是不会主动有什么兑换的要求的(也没有必要单是为了英镑兑换而把法郎兑换)。但是,如果马克决定自由兑换,法国就很难不跟着实行相应的自由兑换,否则法国就得加紧对西德的外汇管制,像限制法郎对美元的兑换那样来限制法郎对马克的兑换。但如法国这样做,就立即会从外汇上把“共同市场”分割为二(荷、比、卢三国是欧洲支付同盟中的小债权国,它们也是一向要求西欧货币兑换从而结束欧洲支付同盟的,意大利情况则与法国相近),使其中一部分国家的货币转付给另一部分国家时要遭受限制,这样自然就会立即与取消六国间贸易和资金流动限制的计划发生抵触。前法外长比内在宣布法郎兑换那天说,由于法国的某些“伙伴”要自由兑换,法国跟着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否则法国就不能参加“共同市场”。由此可见,法郎的宣布自由兑换,实际上是由于马克的推动。
但是,在英国方面也不是一点主动性也没有。英国结合着对自由兑换的斗争的准备,在9月就放宽了对美元区的进口管制并且声明将在今年继续放宽。那时正是英法在西欧“自由贸易区”问题上的争执愈来愈成僵局的时候,而争执的焦点是:法国坚持如果英国想分享“共同市场”国家彼此放宽管制和降低关税的好处,那英国也得像“共同市场”国家一样共同遵守对区外国家要有差别(歧视)待遇的原则,而英国则坚持自己的对外关税和贸易政策不受约束。英国的真意除了要保留对英联邦国家的特惠贸易以外也还是别有用心的。因而英国借此大肆宣传,说自己拥护的是“自由贸易”,而法国则要“保护主义”。英国放宽美元区货物进口的做法就是要向美国表示:按照英国“自由贸易区”的主张会使美国得到好处,接受法国的主张则将意味着美国货物将遭受歧视。法国在法郎贬值后也立即勉力放宽了对美元区货物的某些进口管制,这也包含了针对英国的挑战的回答。
同时,这次英国在马克兑换的前景中,争取主动实行英镑自由兑换,也说明了英国多少还有点主动性。英国垄断资本未尝不盼望由于法郎的自由兑换,法国将不得不注意节省开支,从而可以使以戴高乐政府为代表的法国垄断资本收敛一下自己的野心(包括发展核武器、对北非大量投资等等)。在英国垄断资本看来,法国竭力要求“大国地位”,并为此和西德结成联盟,这是对英国在西欧地位的一大威胁。
西欧货币兑换后的形势
英、法、西德的自由兑换引起了其它西欧国家的自由兑换。这些国家各自具体情况不同,但总的说来,它们对外贸易的很大部分是在西欧内部进行的,因而脱离了西欧主要国家的货币措施对自己也是不利的。
这次西欧的货币战争,是在近年来西欧帝国主义国家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各国内部经济矛盾日益加深而促成的。西德马克正在凭借着“共同市场”建立后的有利条件扩大势力,并将日益参与美元和英镑的斗争,造成某种三角形势。这次的冲突虽然表现为货币战争,但实际结合着各国垄断资本争夺商品和投资市场以及全面夺取势力范围的斗争,其斗争范围也将不限于西欧市场一隅。西德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急迫愿望特别将在英国和西德间并将逐步在“共同市场”六国间激起剧烈的矛盾。同时西欧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后,在维持汇价的刺激下也将进一步展开争取出口顺差的斗争。
西欧各国的垄断资本还必然要利用兑换后的形势,以维持汇价为借口来进一步设法压低国内工资。这也必然会使他们国内的经济矛盾更尖锐,使各国已经到来和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更为深刻。这也必然要反过来促使他们更加剧烈地去争夺国外市场。
美国垄断资本目前从西欧货币兑换的斗争中得到了扩大出口的某些便利条件。但是,他们要想能够充分享受这些便利,还得先改变一下现在美国工业品的出口价格已经一般地高于西德和英国的状况。美国能够长期坚持不把美元贬值吗?不能忘记,西欧是在美国出口猛降,一年流出二十三亿美元的黄金,美元对西欧货币汇价疲软的时候进行自由兑换的。反过来,已经进行了兑换的西欧国家,又能坐视美国重新把它们的贮备吸走吗?这一切都包藏着日后更大风暴来临的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的公报中指出:“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他们的所谓‘团结’,正处于逐步走向反面即逐步走向四分五裂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可能还相当长,但是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去年年底西欧爆发的货币战争和因此而进一步激化了的矛盾形势,证实着并将继续证实着这个英明论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