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苦干巧干四个月力争一季顶一年
抓紧时机 管好麦田 确保丰收
河北号召全省公社树立更大跃进思想开展四增四防运动
本报保定12日电 2月10日,中共河北省委召开了小麦丰产座谈会,集中地讨论了如何争取今年小麦更大丰收的问题。这次会议,由中共河北省委委员、河北省副省长张克让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谭震林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天津市委和唐山、保定、石家庄、邯郸地委的负责同志,有发起全省小麦大丰收红旗竞赛的安国、藁城、永年、宁津、乐亭等五个县的代表和正定、定县、徐水、唐县等县的代表。还有部分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的代表共三十多人。
到会同志经过讨论一致认识到,要实现今年农业更大跃进,首先要争取小麦有一个更大的跃进,要使小麦有更大的跃进,必须进一步地树立起跃进的思想,制订先进的小麦增产指标和措施,要鼓起更大的干劲,经过一切努力能办到的就一定要办到,防止可能发生的右倾保守思想。大家在分析了由于去年麦田经过深翻、密植,加强了越冬管理,小麦生长良好的有利形势,争取更大跃进的信心倍增,提出坚决夺取小麦大丰收,力争一季顶一年的战斗口号。为了实现这个战斗口号,提出要日晌必争,抓住返青、拔节、出穗、扬花等关键时期,连续掀起几次声势浩大的麦田管理高潮,让小麦过好几道关,在目前说来,要集中力量让小麦过好返青关,为增株增穗增粒打下基础。为了过好返青关,大家研究出了几项关键性的措施,其中包括耙、轧土地,及时合理灌水、施肥等等,以及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对争取小麦更大跃进的领导问题。到会同志根据会议提出的要求,向各公社小麦管理专业队提出了加强麦田管理过好返青关的一项建议。全文如下:
我们参加小麦丰产座谈会的代表,充分地讨论了争取今年小麦更大丰收的问题,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在苦战三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中,在农业生产上必须争取有一个更大的跃进。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首先要千方百计地夺取小麦大丰收,力争一季顶一年,闹高潮,抓返青的管理,苦干、巧干四个月,誓把小麦高产红旗插遍全省。这样就可使全年农业生产更大跃进有可靠的保证,而且对于加速改变农业面貌,提高人民生活,巩固人民公社制度以及逐步地推行耕作制度上的“三三制”都有更大的意义。
实现今年小麦更大丰收有充分的客观可能性。去年全省各地都创造了小麦高额丰产的经验;去年秋季小麦种的好,底子强,一般都经过深翻密植,肥料、水利条件都比较好,小麦越冬管理都抓得比较紧。因此麦田普遍比去年长得好,平原、山区及低洼地区的麦田,都是苗全、苗多、苗旺,一类麦一般占50%以上,每亩株数在一百万株左右,单株分蘖三个以上,根子扎得又深又壮,三类苗仅占全部麦田的10%左右,这类麦株数也在四十万株以上。在这种有利形势下,需要我们鼓足更大干劲,苦干、实干、巧干,实现小麦的更大丰收是完全有可能的。
现在,春暖花开,小麦返青,正在实现小麦更大丰收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我们向全省各产麦区的人民公社、小麦管理专业队提出力争实现小麦更大丰收的一项建议,要求小麦丰产方每亩应当保证有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株,其中有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株结穗,每穗长十六个码子、每个码勾三勾四,每穗结四十到五十个粒,并要籽粒饱满;一般麦田要有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株,其中有七十到一百万株结穗,每穗长十四个码子,每个码勾三以上,每穗结三十到三十五个粒。要使一类麦赶高产,二类麦赶一类麦,三类麦赶二类麦,坚决消灭三类麦。这项建议,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地做到。
要达到这项建议中提出的要求,我们认为应当坚决地开展一个增株、增穗、增粒、增重和防病、防虫、防倒、防冻的四增四防运动,要小麦连续地过好几道关。去冬气候较暖,今春麦苗普遍返青早,因此在目前首先要抓紧小麦返青关,促使小麦多分蘖,增麦码,长大穗,给增粒、增重打下基础。为使小麦过好这一关,应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勤快细致地采取以下措施。
一、及时地耙轧、锄耧麦田,使表土疏松、弥补裂缝,提高地温、保好墒土,促使小麦分蘖,特别是麦田大都经过深翻容易塌陷裂缝,顶凌耙轧麦田更为必要。沙地要普轧一遍,黑土地要普耙一遍,不能耙轧的麦田,也要经过锄耧划等办法,使表土疏松。在耙田前一般麦田要锄三遍,丰产方还要多锄。
二、浇好返青水。去冬雨雪较少,苗密需水量大,加以小麦分蘖、小穗分化需水多,要充分供应麦田水分,因此今年要早浇返青水,在麦苗返青前后各浇一次。积水的麦田要排水,碱地麦田要洗碱压碱。为保证麦田用水,应立即掀起大搞农田水利高潮,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积极开辟新水源,实现麦田水利化。
三、要及时追返青肥。今年麦苗一般较密,有的麦田施底肥不足,为保证麦苗生长粗壮,要多施质量高的细肥,在返青期间丰产方麦田除施速效氮肥外要多配合施磷钾肥,预防麦苗倒伏,对三类麦要偏施些氮肥。一般麦田要施土化肥五百斤以上,丰产田亩施土化肥一千斤以上。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肥料,社社、队队要建土化肥厂,大量地生产土化肥、细菌肥。
四、防除虫病害确保大丰收。对小麦各种灾害要加强预测预报,主动防治,特别要注意防止黄疸病,从现在开始就加强检查,发现一棵治一片,发现一片治一块,坚决不让黄疸为害减产。
过好返青关,就给增穗打下了好基础,还要紧接着过好拔节关。小麦拔节期麦子要怀胎,这是决定小麦增码、增粒的关键时期,也是防黄疸病和防倒伏的关键时期。为过好这一关,要普施磷钾肥一、二次,弱苗还要继续施些氮肥,拔节前要多锄保墒,为使麦苗粗壮,在拔节初期要进行墩苗,若土墒水分充足,可适当推迟浇水。拔节到孕穗应适当浇大水,保证水分充足。
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是决定勾多粒重的关键时期。这时要推行根外喷磷,并要勤浇水细浇水,保证水分供应。为保证小麦丰收,实现以上水、肥、保、管各项措施的要求,必须大搞工具改革,创造和推广各种改良工具,比如灌溉工具,适应密植的管理工具、整地工具、除虫防病的工具,特别重要的是大力准备小麦收割和脱粒工具。
为把小麦管好,各公社、管理区、小麦管理专业队,层层建立小麦情报网,定点观察记载,结合大面观察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施肥、浇水、除虫及苗子变化等情况。每周逐级上报一次,使领导和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根据情况搞好小麦管理,并创造丰收经验。
目前返青期已到,返青期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立即行动起来,各公社和专业队应对麦田逐块分类排队,逐块分类管理并广泛开展红旗竞赛,互相检查评比,掀起一浪高一浪的麦田管理高潮,保证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实现小麦更大丰收。
保定市、安国、藁城、永年、
宁津、乐亭、正定、唐县、定
县、徐水等代表
武清县杨村人民公社
新乐县口头人民公社
徐水县商庄人民公社
安国县武仁桥人民公社代表
乐亭县城关人民公社秦庄小麦
管理专业队
宁津县保店人民公社后姜村小
麦管理专业队
藁城县城关人民公社焦庄小麦
管理专业队代表
(附图片)
河北省磁县红光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张世超(右)和农业技术干部李振中(中)、党委副书记尹景新(左)在小麦田里检查分蘖情况。           新华社记者 盛 果摄
河北省邢台县“万户之家”人民公社青年试验场预防小麦倒伏,正在麦田间搭起网架。        新华社记者 盛 果摄


第1版()
专栏:

一月份工业战线首战告捷
生产建设速度达历年最高水平
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3%,基本建设完成首季计划的31.7%
新华社12日讯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1月份我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和基本建设计划完成率,都达到了历年的最高水平。
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和人民公社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3%。往年一般只能增长5%到10%,去年1月份也只增长了19%。1月份工业总产值虽然比去年12月份略低,但仍比大跃进的去年全年平均月产值高7%左右。三十种主要产品的产量,除纯碱、机制纸以外,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钢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上海各钢厂和大冶钢厂钢锭合格率由50%到60%提高到了95%以上。
1月份基本建设,据河北等二十个省、市的统计,完成了第一季度计划的31.7%,比去年同时期高一点六倍。此外,货物运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其中铁路增长了51%,水运和公路增长了一倍左右,也是历年所未有的速度。


第1版()
专栏:

修水利分轻重缓急
办电业要土洋并举
全国水利电力会议合理安排了建设项目
新华社天津12日电 水利电力部最近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水利电力会议。会议根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确定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进行水利电力建设。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水利电力系统的代表共四百多人。
会议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在去年有了很大的跃进,新增的发电设备比1957年增加一点四倍,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新增设备的三分之二以上。但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全面跃进,电力增长的速度仍然不能满足工业及其他方面的急剧增长的需要。会议分析了这一情况以后,互相交流了从设计、施工到安装、运行等保证质量、加速电力建设的经验,并且确定了电力工业以更快步伐向前跃进的措施。
会议总结了1958年水利建设的成就。去年来全国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五百八十亿公方,扩大灌溉面积四亿八千万亩,初步治理洼涝面积二亿一千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三十万平方公里,在广泛开展小型工程的基础上,依靠群众完成的中型工程共三千三百多项,由国家投资新办或续办的大型工程共五百四十多项。依靠历年特别是去年所修的工程,再加上群众在抗旱防汛中的英勇斗争,大大减轻了旱涝灾害,并且战胜了黄河和汉江的特大洪水,保证了去年农业的大跃进。会议根据1958年的成就和经验,确定今年水利建设的方针是,先搞水旱灾害比较严重地区的工程,后搞一般地区的工程;先搞对解决水旱灾害带关键性的工程,后搞次要工程;先搞汛期有危险的工程,后搞汛期无危险的工程。同时,会议要求各地应当充分发挥已有和新建工程的效益,并且加强防汛工作,逐步做到大雨不成灾、无雨保丰收。
会议根据国家拟定的统一计划和各地人力、物力的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把水利电力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合理安排。对于已安排的项目,会议要求各地都拿出最大的干劲,发动和依靠群众,开展技术革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尽快完成。会议还要求各地在设计工作中继续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作到既保证质量,又节约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也必须依靠群众建立和健全一些必要的责任制,以加强施工管理。同时要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大搞工具改革,在解决施工机具的困难中,要尽量就地取材,以减少水泥钢材的供应量。会议还要求各地继续发扬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在技术力量、设备器材等方面互相支援,互相调剂,共同跃进。
会议分析了1959年电业生产任务繁重、新设备多、新工人多的特点,要求各地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全面思想,加强培训工作,积极作好新设备发电的准备工作;加强检修工作,提高检修质量,贯彻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工作规程,开展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命,争取多发电多供电。
会议交流了辽宁、山东等地区开展“小土群”办电的经验。会议认为,建立大、洋电站,制造大、洋发电设备,做为电力工业的骨干力量,过去是必要的,今后也是必要的。但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用电要求和城镇、农村的用电要求,光有大洋电站还不能满足需要,还必须开展“小土群”的全民办电运动。
会议要求各地加强水利电力远景发展规划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接见印共总书记高士
新华社12日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今天上午接见了前来中国参观的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高士。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和中央委员刘宁一。
新华社12日讯 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高士今天下午在中共中央委员伍修权、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郑天翔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宣武钢铁厂。他对这个在全民办钢铁运动中创建的小型工厂很感兴趣。
(附图片)
毛泽东主席接见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高士      
 新华社记者 侯 波摄


第1版()
专栏:

胡志明主席离开北京回国
新华社12日讯 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黄文欢同志,已经在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回国。到机场欢送的,有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毅,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中央委员廖承志、陈赓、伍修权,中央候补委员罗贵波、徐冰。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各兄弟国家驻中国的大使和临时代办也到机场送行。(附图片)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到机场欢送胡志明主席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第1版()
专栏:

周总理接见两批日本来宾
新华社12日讯 周恩来总理今天下午同时接见了两批前来我国访问的日本来宾。接见的来宾有日本禁止原子弹和氢弹协议会理事长安井郁、事务局次长吉田嘉清。接见的来宾有日本工会总评议会事务局长岩井章、政治部长小山良治。
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廖承志、秘书长区棠亮,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部长陈宇。接见时,在北京的日本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也在座。(附图片)
上图前座左起:小山良治、岩井章、周恩来、安井郁、西园寺公一、吉田嘉清     新华社记者 牛畏予摄


第1版()
专栏:社论

过好小麦返青关
大地回春,南方的冬小麦已经开始蓬勃生长,北方的冬小麦再有二十来天就要开始返青。今年天气暖和得比较早,1月份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高出零点五到一点三度,2月上旬气温更高,冬小麦的返青期可能提早。过了返青期,就是拔节期;返青期提早,拔节期也可能提早。拔节期以前的田间管理,对于争取小麦丰收特别重要。争取小麦亩产千斤,已经临到决定性的时刻了。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曾经一再告诉我们,进行任何革命事业,一定要使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苦干和巧干相结合。这在小麦丰产运动来说,就是一方面鼓足干劲,开展一个争取小麦亩产千斤的群众性的运动;另一方面根据小麦生长规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把各个时期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作为这个运动的具体内容。
冬小麦的生长规律是这样的:在拔节以前,麦穗的数目和每穗的粒数就已经基本定型;拔节以后,主要就是长大而很难再增多穗数、粒数。麦穗和麦粒的多少,基本上是由拔节以前的营养条件决定的。在拔节以前有丰富的氮素营养,可以使穗和粒的数目增加。氮素营养从哪里来呢?目前主要是从有机肥料中来。而有机肥料变成麦穗的养料,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同时,也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因此为了使麦苗拔节以前能及时地得到丰富的养料供应,就必须早追肥、早浇水。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年前的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率,做到穗多穗大。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源源不断地供给肥料和水分,才能做到粒多粒饱,确保丰产。
去年秋季冬小麦播种质量一般地说都比较好:耕得深,种得密,施肥多,底墒好。因此,麦苗冬前生长普遍良好,一般有一个到三个分蘖,每亩有三十万到五十万苗,甚至更多,比往年增加了一、二倍,甚至三、四倍。这是争取今年小麦更大丰收的一个有利条件。因为产量是由穗数、粒数、粒重构成的。每亩的苗数增多,增加穗数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如果管理工作及时跟上,让每一棵麦苗都能抽出大穗,平均每亩达到四十万穗到六十万穗,而每一麦穗又能结实饱满,平均每穗结实三十五粒以上,就完全有可能达到亩产千斤以上或更高的产量。但是,我们必须辩证地看问题。伴随着这个有利条件而来的,也有新的困难,也有不利的因素。麦苗数成倍地增加了,粪和水就需要成倍地供应,管理工作也需要加倍地精细。如果粪和水跟不上,“僧多粥少”,营养不良,就会穗少粒小,甚至会有一些苗抽不出麦穗,成为所谓“无效分蘖”,白白消耗养料;或者是长得穗头高矮不齐,大小不一,有早有晚,出现所谓“长袍短褂,五代同堂”的现象这样也难得到高产。因此,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克服这个困难,克服不利的因素,使有利条件充分地发挥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既要大量增加肥料和尽量改善灌溉条件,又要巧施肥、巧灌溉,使一定数量的肥料和水分发挥较大的作用。就目前来说,集中力量加强返青期的田间管理,是争取小麦亩产千斤的特别重要的关键。
早追肥,早浇水,是麦田返青期管理的中心内容。过去的经验,特别是去年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小麦要亩产千斤,必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再追施质量较好的农家肥料万斤以上。目前各地麦田已施追肥的面积、数量和质量,虽然比去年大大增加和提高了,但是在不少地方同增产指标的要求还是不相适应的,并且各地也很不平衡。如河南省七千多万亩麦田要求普施追肥三次,底肥加追肥每亩要求达到五万斤。但根据这个省的领导机关最近的检查,目前已追三次肥料的还只占麦田面积的18.1%,还有7.3%的麦田一次追肥也没有上。各地都还有一些三类麦田,麦苗很少分蘖或者没有分蘖,又黄又瘦,有干尖或枯死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水缺肥。根据科学试验,小麦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湿度是土壤饱和含水量的70%左右,少了就要灌溉,多了就要排水。在北方,去冬麦田冬灌工作做得不很好,一般只浇了麦田面积的30%左右。目前,大部地区麦田墒情虽然还算良好,但是,必须注意:春暖以后,土壤水分蒸发就逐渐增多,而麦苗到那时又急需水分,肥料又必须由水溶解以后才能为麦根吸收;同时,北方地区又经常春旱。因此,在北方要实行早春顶凌耙麦、压麦,以便保墒防旱,并且要充分利用水源浇麦。在南方,则要警惕春雨以后麦田受涝,及时清沟排水。
冬小麦返青期也是防治小麦各种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期。清明前后,黄淮地区常有晚霜冻害。几年来的经验证明:凡是加强了返青期管理,土壤肥力较高,水分较足,麦苗生长健壮的,受害就显著减轻。锈病是小麦的毁灭性的病害,严重的锈病虽然在后期发生,但都是在早期发生后逐步蔓延来的。由于去秋雨水较多,冬季冷得较早,小麦锈病已在不少地区发生,必须在返青前后把它消灭,不令蔓延。麦蚜虫和麦蜘蛛更易在苗期发生,更要及早注意预防,如有发生,立即扑灭。在今年小麦密植多肥的情况下,防止倒伏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防止倒伏的根本办法,就是在深耕和选用秆硬的品种的基础上,作好返青期管理,早施追肥(为的是避免后期大量施用氮肥,不使麦棵徒长),早浇返青水(为的是适当迟浇拔节水,以便起“蹲苗”的作用,促使麦秆下部粗壮)。总之,对于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返青期的麦田管理工作不能等到返青的时候才开始进行,必须早早动手。肥料和水分固然要在返青期才为麦苗大量需用;但是,肥料必须早早积够造够,运到地里;有了水利工程,还必须早早打埂做畦,把田间工程做好。因此,必须狠狠抓住从现在到冬小麦返青前后一个来月的时间,坚持肥料挂帅,大力积肥造肥,随积随造随运,把已有的质量较好的肥料,优先用于麦田。各地麦田灌溉面积,按照已有的水源来说,虽然已经大大扩大,但有的支渠、毛渠还没修好,有的灌水堤埂还没有筑好,有的提水工具还没有增添和修理,更需抓紧时机准备停妥,此外,防治病虫害的药械以及其他田间管理工具,都要及早准备。如果到小麦返青的时候才开始动手,水到现挖渠,临渴始掘井,那末,即使措施想得很好,难免为时已晚,事倍功半。
麦田管理不但要做得及时,还要做得好,做得细致;不仅要达到数量的要求,更要讲究质量和效果。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另一方面要改进劳动组织,实行麦田管理责任制。要通过群众性的评比竞赛,把更大的干劲和更多的措施结合起来,使千斤运动浪潮不断高涨,使麦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河北省为了加强麦田管理,已经组成了二万五千九百多个专业队,掀起查措施、比实现,查干劲、比声势,查先进、比质量,查技术、比效果,查钻研、比创造的“五查五比”竞赛,还普遍推行了干部“四包”(县干部包社,社干部包队,队干部包组包块,社员包畦包垅)和劳力“五定”(定人员、定质量、定地块、定措施、定时间)。这正是把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细致的责任制度结合起来的好形式。其他许多地区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把小麦大面积丰产运动开展起来。目前,应该把返青期田间管理作为开展小麦亩产千斤运动的中心,把亩产千斤作为做好返青期管理的奋斗目标,把小麦亩产千斤运动在返青期田间管理中推向高潮。要做到:一环不松,一着不让,一苗不丢,一丝不苟,力求麦田管理园田化,为创造更多的千斤亩、千斤队、千斤社、千斤县、千斤专区和实现今年小麦的更大的丰收而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