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群策群力大造土化肥
湖南采取“社办、土法、小型为主”的方针大造磷钾肥
辽宁基本实现社社有化肥厂,自然资源得到更好利用
本报长沙31日电 群众普遍运用土法制造化学肥料,是今年湖南省积肥、造肥工作上一个新的发展。据最近统计,全省已建立土化肥厂三万多个,土高炉五万多个,已生产各种土化肥一百八十二万多吨,其中钾钙混合肥和磷肥约占二十八万多吨。现在,全省一千一百多个人民公社中,已有八百七十九个公社建立了土化肥厂,开始以土法生产磷钾化肥。在开展以造磷钾肥为中心的土化肥生产中,全省已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他们基本上掌握鉴别矿石、配料、煅烧等土化肥生产知识。最近中共湖南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全面整顿、巩固土化肥的生产工作,进一步突破土化肥技术关,提高土化肥制造质量。全省初步确定矿石资源丰富、目前土化肥生产开展较好的三十个县为生产土化肥的基点县,并固定十万人常年生产。
去年10月,省委根据全省红壤多,缺磷钾肥的特点,发出关于大力生产磷钾化肥的指示,于是各地采取了以“社办、土法、小型为主”的方针,和“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使用”的办法,层层试点,由点到面地开展群众性的土化肥生产。
实践证明:用小厂完全可以制造土化肥,而且还能生产出含五氧化二磷10%以上的优质磷肥。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实行政治挂帅,放手发动群众,通过鸣放辩论,大破生产中的“神秘”观念和认为“石头(指矿石)烧不成肥料”的各种右倾保守思想,树立敢想敢为的共产主义新风格。衡阳专区各县由管农业的书记挂帅,去年12月间还组成了专门领导土化肥生产的机构;同时,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工厂,搞了十九个重点化肥厂,建立一千多个试验炉,和群众一道边学、边做、边改进、边推广,在全区造成一个约有十多万人参加的大造土化肥运动。
放手发动群众找原料,也是重要的一环。全省各地通过标本展览会、现场会等办法,开展群众性的上山寻矿探宝运动,发现全省五十多县有钾长石,三十多个县有磷矿,打破了“无矿论”的说法。为了帮助各地鉴定化验矿石的含量,正确地进行配料,湖南省有关部门帮助各地训练了上百名化验人员。湘潭专区各县把医院、工厂、学校等部门的化验人员组织起来,定期到各人民公社指导检验矿石工作,也起了很大作用。为了解决炼磷肥中的焦煤不足问题,沅陵县东风人民公社还创造了烟煤炼磷肥的成功经验。
突破技术关是提高土化肥质量的中心问题。制造磷钾化肥的技术关主要有找矿、建炉、粉碎、配料、煅烧等五大关。各地依靠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冲天干劲,基本上突破了“五关”,制成了成批的磷钾肥。最近省级有关单位又组织三十多名技术干部,分成七个工作组,先后两次到各地帮助解决化肥生产中的碎矿和炉底板结、不流等技术问题。
为了在劳力不足的情况下,做到少用人力,而又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土化肥,邵阳县采取定人、定炉、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操作规程的“六定”办法,土化肥生产效率较原来提高五倍。许多地方在土化肥生产中大闹工具改革,也大大提高了工效。
(谭嘉成、胡坚)
新华社沈阳31日电 辽宁省各地大量制造土化肥。全省正常生产的七千五百个土化肥厂,已经生产出各种土化肥十九亿斤。
辽宁省土化肥资源丰富,潜力很大。西部、南部有十四个市县沿海,海岸线长达三千多里,可作土化肥原料的海肥种类繁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北部、东部各县,草炭埋藏量更为丰富,山区还有钾长石。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大造土化肥,去年8月中共辽宁省委在复县召开了土化肥、土农药现场会议,推广了制造土化肥、土农药的先进经验。从那以后,土化肥生产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各县以“不信就看、通了就干”的群众工作方法,冲破了制造土化肥的神秘观点。辽阳地区举办了土化肥展览会,组织了几千人参观学习,大大地鼓舞了群众制造土化肥的信心。现在,全省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社社有土化肥厂。
各地正在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土化肥的质量和增多品种。平原各县利用硝土(墙根土)大量制造了硝酸钾。山区各县大力开采钾长石、菱镁石和硫化铁矿,用钾长石生产了钙钾肥料。沿海各县正在广泛利用海卤制造氯化钾、钾镁肥料。海城、营口两县用菱镁石制造的氢镁肥料,质量很好。庄河县各人民公社,改修烟道,从中回收氨水,利用废烟制成了高效肥料。
辽宁省各个科学研究部门,也都大力支持和辅导土化肥的生产。为了及时鉴定品种,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化工局组织全省科学研究机构、大专学校和化工厂,分片包干各地土化肥的化验工作。旅大市化工局不仅无代价地为农村化验样品,并且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地土化肥厂巡回指导,为各县人民公社培训化验员。沈阳农学院师生最近到安东、金县、兴城、锦县等沿海十二个市县调查,发现了六十多种肥效高、利用价值大的海肥。他们已把采集的品种和制造办法编印成册,这就更加促进了沿海地区土化肥的生产。(附图片)
肥大粮多   石兵作
(原载山西日报)


第2版()
专栏:

抓时机
张克
办事都要掌握时机。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季节性,特别需要掌握时机。一步主动,就容易步步主动;一步被动,就容易步步被动。抓紧今后一两个月的时间,做好冬季生产和春耕准备工作,是争取今年比1958年获得更大丰收的重要关键。千万不可错过时机!
在总结1958年丰收经验的时候,人们深深体会到:去年农业生产上的大丰收的获得主要靠后期加工;如果先天足,成绩还会更大。今年许多地区的越冬作物在种植时贯彻执行了深耕、密植、多施基肥等措施,先天条件比去年好得多。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加强田间管理。如果追肥、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能紧紧跟上,夏季更大的丰收便更有把握。取得了夏季大丰收以后,无论就人力上或者是物力上来说,全年生产的全面安排就能更加主动。
积肥、修水利、改良土壤和改革、修制工具等工作,也都要在冬季作好充分准备,以免临时现抓,措手不及。
要抓紧办的事情这么多,而时间呢,在南方离春耕只有一个月左右,北方也不过两个月。为了不失时机,就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急的先办,缓的后办或者暂时不办;重点的多配备些力量,非重点就可以相对地减少一些力量。至于何者当缓,何者当急,谁是重点,谁非重点,并不是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一样的。从全国来说,当前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是争取夏季大丰收,是加强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而管理中的最重要的问题又是肥料问题。因此,解决肥料问题就成了全国整个农业生产战线一个最紧急最主要的任务。各地都应该及时地组织力量,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劳动力,加强肥料战线。福建龙岩专区的作法是对的,这个专区对工农业各项生产,按轻重缓急加以排队,首先大抓农业,决定以70%以上的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并以主要力量积肥造肥,这样就中心突出,重点明确,既能保证积肥计划按期完成,而急需的其他春季生产在劳力方面也得到了保证,为今年的全面的跃进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第2版()
专栏:

龙岩专区全面安排生产
调动主力攻肥料关
本报讯 中共福建龙岩地委按照保证重点和照顾一般的原则,合理安排劳力,使各项生产有节奏的进行。
龙岩专区今年各工农业生产任务,最少要八十万个全劳力,而全区全半劳力折合实有全劳力五十二万个,占实需数65%,根据这一情况,地委对工农业各项生产按轻重缓急,加以排队,由于目前春耕季节日益趋近,首先要大抓农业。因此,决定以70%以上的劳力投入农业生产,并以主力攻肥料关,同时继续加强冬种作物田间管理。在造林方面,先抓油茶等经济林。在工业基本建设方面,全年基建项目三十多个,第一季度先集中力量保证省属重点厂矿如漳平煤矿等上马,调度必要劳力进行突击。
为了千方百计节省劳力,力争事半功倍,地委提出积肥除保证数量外,强调质量;水利方面,多搞山塘水库等花工少、收效快、收益大的小型水利;在炼铁生产方面,根据由土到洋的方针,第一季度集中更多的力量,积极搞小洋群,同时安排一定的劳力,组织专业队搞小土群,以保证完成生产任务。
龙岩地委还强调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效率使一个人起几个人的作用。因此号召全区一百六十万人民,大搞发明创造,决定1959年全区推广各种改良和新式农具、工具一百三十四万件,整修简易公路、高空索道、木轨道、滑道等二千二百多公里,进一步开展车子化、高空索道化。同时通过整社,改善劳动组织,健全劳动制度,建立各种专业队。此外,抽出5%作为机动力量。突击完成最紧迫的生产任务。
经过以上的安排,全区七十一万个全半劳力中,用于农业上的占五十万人;用于工业、基建上的有十七万人;机动力量四万人,基本上可以保证春季生产所需要的劳力,也可保证工业重点项目的上马,并使各方面生产按比例地发展。(附图片)
湖南省望城县靖港人民公社出动了八千多人搞积肥。这是送到田头的大量肥堆。 新华社记者 王平摄


第2版()
专栏:

工地积肥歌水利工地粪便广,治水大军带粪筐,处处厕所便桶设,积聚肥料最便当。确保今年大丰收,多积肥料多打粮。
(江苏)


第2版()
专栏:

山东许多人民公社
赶排传统优秀节目
本报讯 山东许多县和人民公社都安排了社员过好春节的工作。
日照县城关人民公社,正在开展一个群众性编写演唱的文化娱乐活动。公社文化宫最近创作了“新婚后”、“结底”、“柴油机旁”等三个新剧;各个俱乐部利用生产的空隙,积极地进行排演旱船、龙灯、小马灯、高跷等二十多种生动活泼的传统节目。同时,全社还组织了七千多人的文娱宣传大军,配合文娱活动,向广大社员进行一次以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决议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夏津县建立了春节文娱活动领导委员会,各公社、管理区也相应地建立了组织。要求在春节时村村锣鼓响,到处是歌声,人人受教育,万民齐欢腾。
全省许多公社都将开展一次卫生突击运动。
关于春节期间的物资供应工作,各地也作了适当的安排。
(辛再刚)


第2版()
专栏:

申港公社体育竞赛
本报讯 江苏江阴县申港人民公社正在为春节的文娱活动作各种准备。目前各生产队、工厂、企业、学校等单位,正在为春节体育竞赛而加紧练习。战斗在水利工地上的青年社员们,劳动之余仍然坚持着体育锻炼,现在已有二百多名青年社员在进行劳卫制一级测验,他们都决心要在春节体育竞赛中拿到一枚劳卫制一级证章。
在工余饭后,工地上还会听到音韵优美动人的锡剧,这是公社文工团正在为春节文艺会演排练节目,他们准备在春节演出自己创作的“波浪”、“天上不如人间”、“献料”等剧目,其中“波浪”几天前在全县会演中曾荣获嘉奖。
农历正月初一,全社将举行五千人的团拜,在团拜游行的行列中,将有很多富有民族和地方色彩的文艺节目,如龙灯、青狮舞、荡花船、高跷等。
公社根据又热闹又节约的精神,对社员春节期间的生活也作了安排。
(汪钦)


第2版()
专栏:

昆明结合文娱活动宣传公社优越性
本报讯 中共昆明市委最近召开郊区各区(县)委第一书记会议,安排农民过春节的问题。
会议认为,今年春节要广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把春节过得热热闹闹。在春节期间,要结合文化娱乐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1958年大跃进的成绩和1959年更大的跃进目标,宣传人民公社的性质、优越性,宣传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十大倡议;宣传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另外,在春节进行一次大扫除。市委还将组织一批医疗力量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要大力开展拥军优属、军民联欢、工农联欢等活动。  (陈渭庚)


第2版()
专栏:

陕西农业商业化工部门
加强协作推进积肥工作
据新华社西安30日电 陕西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推动全省积肥、造肥运动。
最近,在农林厅、商业厅和化工局联合召开的全省肥料工作会议上,对分工协作,作了下述决定:工业部门负责肥料资源勘察、生产方法的研究和生产技术的指导工作;商业部门负责物资、工具、设备的供应和成品的推销工作;农业部门主要担任施肥技术、肥效鉴定和田间对比试验等工作。针对陕西省土壤需要氮肥而氮肥缺乏的情况,各部门按照本身情况,分工协作共同负责解决氮肥的生产问题。经过有关单位研究,目前土法炼焦和从其他方面的煤烟中回收氨水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由商业厅负责推广;为了开辟更多的氮肥生产门径,化工局负责解决从氧气厂的废汽中提取氮;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研究解决土法制造石灰氮的技术问题。此外,在养猪积肥、种植绿肥和制造土化肥等方面,有关部门也都作了分工协作。
目前,有关部门都为积肥、制肥进行各种工作。商业厅除在省内各县积极进行绿肥种子的调整外,还派人到湖南、甘肃等省购买种子,和当地各学校办的工厂签订了制造一千吨土化肥的合同。盩厔县商业局正协助县和各公社建立肥料厂,和粮食部门协作解决绿肥种子问题,并派人到沈阳去购买制造菌肥所需的原料。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已派了五个人帮助各公社种植绿肥,春节后,计划再派一批人下去。化工局正在研究为各地培养一批土化肥的化验人员,除正在帮助长安县建立钾肥厂和帮助原宁陕、南郑建立磷肥厂,继续寻找矿肥扩大肥源外,还要研究磷灰石矿、钾长石矿、硫铁矿、煤矿和农产品禾秸、野生纤维的综合利用,以增产肥料。化工局还派了三个工作组帮助延安、汉中、宝鸡等地建立化学肥料工厂。
陕西省有关部门去年在积肥、造肥当中,就采取分工协作的办法,作了很多工作。在大搞土化肥运动中,有关单位共同协作总结了蓝田等县群众制造土化肥和蒸肥、熏肥的经验,联合长安、盩厔等五个县共同举办了钾长石综合工厂和一个钾长石综合利用的训练班。商业厅还和有关单位协作培养了大批固氮菌等的菌种,举办细菌肥料训练班,解决了全省各地制造菌肥的技术、设备和原料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在绥德、原武功等地设了四个点,又在四十个县作了对比示范推动绿肥的种植;还指定专人,集中精力研究了农家肥料的积攒、保管、施用问题。化工局也在帮助寻找矿肥资源和解决土化肥生产技术问题上,作了许多工作。


第2版()
专栏:

踏破昆仑找水源
本报记者 杨克现
全国最干旱的地方
新疆南部昆仑山下的婼羌县,可耕荒地有一百多万亩,可以灌溉培植的草原有两百万亩,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前途很大。就是有一样不如意:严重地缺水。这里夏季缺雨,冬季缺雪,一年降雨量只有三点七公厘。
从地图上看,塔里木河和孔雀河都向婼羌流来。但是,这些内陆河都是越流越细,在流经千百里以后,便在沙漠中消失了,就是有极少的洪水也被阻挡到罗布泊去了。实际上灌溉婼羌土地的是三条发源于昆仑山支脉阿尔金山的小河,婼羌河、瓦石河和米兰河。这三条河的流量都不大,经常能够灌溉的水量只有三个半秒公方,共灌溉了三万六千多亩农田。
在婼羌、维吾尔农民把水看得像生命一样宝贵。他们说:“地是母亲、水是父亲”。因为缺水种植防护林带,一场沙漠热风便会把绿油油的麦苗吹得枯焦。因为缺水,扩大耕地面积大受限制,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难超过二百斤。因为缺水培植草原,婼羌县日益发展的牲畜便不得不借用尉犁县和且末县的草场。
“婼羌土地肥,自古就缺水”。世世代代的维吾尔族农民没有不为此感叹的。千百年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高大的昆仑山上,每年春耕前,农民总要宰牛宰羊,向昆仑山求水。
穷则思变
为了帮助婼羌找寻足够的水源,解除干旱对人们的威胁,水利勘察人员曾经在1954年和1956年两次进入昆仑山调查水源,但都因为风雪交加和高山氧气稀薄,中途返回。因此,一些泄气的人说:昆仑山就是这样的山,“进山出不了山,出山不进山”。
到昆仑山探索水源没有结果,婼羌县党政便发动全民打井抗旱,1957年,农民在十多公尺深的地下找到了河床渗下去的地下水,可是河床干涸了,井水吊上几桶也就干涸了。吊上来的水还不够洒水扫地。于是,人们自然地又把注意力集中到昆仑山上:“难道真的征服不了昆仑山吗?”“昆仑山上究竟有没有可资利用的水源?”
去年农业大跃进,婼羌县的党政领导为着这个问题日夜焦虑不安。中共婼羌县委书记许芳元和县长伊敏阿孜(维吾尔族)为此遍访农村,只要是曾经进过昆仑山的猎人、牧羊人都不放过。访问的结果,这才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婼羌河的上源是一座高达六千多公尺的大雪山,当地维吾尔族农民叫它“阿克卡尔塔格”(白雪山)。这个白雪山离开婼羌有六百华里,沿途山势险峻、空气稀薄,很少有人进去过。
有个白发苍苍的老猎人姆勒托乎提买德·卡思木向伊敏阿孜县长谈到他年轻时曾到过这座雪山下,记得山上水势很大,而另外一个猎手沙的克曾经见过有两条大水在昆仑山内消失了,他说,只要劈开挡住这两条大水的山丘,婼羌河源便增大几倍。访问中,农民对于昆仑山水抱着无限的希望。“只要党和政府领导我们干,昆仑山水没有拿不下来的”。姆勒托乎提买德·卡思木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第一个要求带路上山勘察婼羌河的水源。
踏破雪山找水源
看来,这座“白雪山”就是婼羌县的生命线了。于是,中共婼羌县委员会决定由县委书记许芳元挂帅,组织一支寻找水源的大队,5月下旬溯婼羌河而上向雪山进发。
这时节,婼羌的田野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找水的队伍却穿着羊皮大衣,走在没有路的昆仑山谷中。有时山谷窄狭、流水湍急,人们就从突兀的半山坡爬过去。他们饿了,就吃些带来的干粮;天黑看不见方向,他们就在荒无人烟的深山撑起帐篷,度过零度以下的夜晚。他们抱着不到黄河心不甘的决心,对沿途的风雪、寒冷、饥饿全不在意。
经过了十一天的行军,他们接近了巍峨的雪山,高山空气稀薄,呼吸普遍感到困难。但是,只要想起婼羌全县六千多人渴望昆仑山水的眼睛正期待着他们胜利的消息,就更加勇气百倍地前进了。
“我们正在做着婼羌前人从来没有作过的事情。”县委书记许芳元在每个困难当头,便不断地鼓励着全队人员,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率领全队三十多个人到达了“白雪山”。
他们连来带去,行程一千多里路,经过一个月的踏勘,终于探明了雪山丰富的水源和找到了取水的方法。原来,婼羌河的上源是一条冰河,冰河融解后的流水很大,只是山中全是砾石戈壁,雪水在流过二十里路以后,就全部渗入地下消失了。其中一少部分变为泉水流出地面,便是现在的婼羌河。只要设法拦住流散的雪水,铺设三十六华里的人工渠道,防止渗漏,婼羌便可增加十多个秒公方水,全县耕地面积可以比现在的扩大两倍。
当这个消息传遍婼羌全县的时候,农民们沸腾起来了。他们高举着“乘风破浪、改造自然”的大旗,热情洋溢地唱着:“要让雪山变良田,要让黄土变金钱,共产党领导我们干,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全县组成一支三百多人的水利大军向雪山进发了。
修渠筑坝雪山前
婼羌全县男女劳动力只有二千八百人,报名批准进山的三百多人全都是青壮年男女。他们之中有铁匠、木匠、水利员、炊事员等各行各业的人,全部粮秣由七百多头毛驴驮运着。
按照工程设计,是要在雪山北面修建起拦河坝、溢洪坝、溢洪道、进水闸、引水渠、输水渠和排砂闸等永久性工程。其中像进水闸、排砂闸等枢纽性的工程,位于拔海五千多公尺处,全由钢筋混凝土筑成,排砂闸并装有自动启闭机,可自动地把闸前的砂石排至溢洪道。
水利大军在经过沿途六百里路的行军,到达雪山前的当天,就开始了修渠筑坝的工作。
在这样高的雪山上修渠筑坝,困难是很大的。工地上只有一个水利工程人员和一个实习生,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群众便边做边学。没有米尺,用柳条作米尺;没有三角架,柳枝架起了三角架。高山流水坡度大,干砌卵石改为干砌片石,运用加大流速的方法,防止渗漏。原来,水利工程人员设计的溢洪道需要挖石一万二千一百五十立方,经过农民提出建议,借高山水力开凿溢洪道,结果石方减少到一千七百四十九立方。
高昂的士气
婼羌农民在高山上修渠筑坝表现了无比的英雄气概。雪山上没有柴烧,他们到四十里外拉红柳枝烧火,气压低饭做不熟,面条粘牙也一样去劳动,曾经有三天断粮,农民便猎获野牛、野羊和煮饲料充饥。
更严重的是高山空气稀薄,呼吸喘急。但是农民们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什么困难也不怕,他们互相挑战,他们互相竞赛。曾经发生了这样一桩动人的事,有个叫做阿布都拉的青年,因为心脏条件差,在高山上不思饮食,领导劝他休息,他不听,经常悄悄干活。最后县委书记许芳元命令他返回婼羌。他带着干粮向前走了三十里,住了三天又返回来了,阿布都拉在这样想:“不行,工程不完,我死也不回家。没有拿下来水,有什么脸见父母。”
妇女吾古力汗、柔孜汗和海力其罕本来是上山做饭的,她们也参加了背石头的劳动,向青年小伙子提出挑战比赛。挖石块的人看见吾古力汗背干砌的卵石,便给她只放一些小石头。她生气地抖落下来,说着背起一块八十多斤重的大石块就走。像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他们在工暇之际,谈论着婼羌县变为稻米之乡的美景,“共产党、毛泽东,你比我们亲爹娘还要亲”的歌声此起彼落。
当狂风卷着雪花飘遍昆仑山的时候,当夜晚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多度的时候,婼羌县留在家里的农民捎来了大批棉衣毡筒、皮大衣等御寒物资,并告诉他们提前完成夏收和秋种任务的胜利消息。修渠的农民深受感动,士气高涨,他们依然坚持与风雪严寒作斗争。他们说:“寒冷能刺破我们的皮肉,冰河能冻木我们的手脚,我们的决心任何东西无法击退”。他们下工也捎一块石头,夜晚,还背着领导悄悄地背石头砌渠。
经过三个月的苦战,三百多个人的水利大军挖石四万六千零九十立方,开凿引水渠十九华里,其中干砌卵石十华里,胜利地完成了第一期工程。
眼看大雪就要封住归来的道路,他们才返回到婼羌,进行1959年全面完成这个艰巨的水利工程的准备工作,把丰富的水源引向干旱的婼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