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抓紧岁末大增产 力争全年满堂红
大兴安岭职工冒风雪抢运木材
南京汽车厂猛攻关键狠抓进度
包头机械厂力争台台产品成套
新华社牙克石电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正在抓紧今年最后一个月,争取提前完成全年木材增产节约计划。
不久以前出席全国“群英会”的杨振起、张凤阁等林业生产战线上的标兵回到林区后,提出了展开提前完成全年增产节约计划的红旗竞赛倡议,带动全林区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的社会主义竞赛高潮。职工们争分夺秒地干,热情战胜了大雪严寒。许多林业局和林场的党政领导干部,也深入山场,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各工序工人更加密切协作。修理工跟着车走,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正常生产。伊图里河林业局大搞冰道运材,工人们近几天已经抢修了五条冰道。职工家属也上山送开水,鼓励工人干劲。大其拉哈林场汽车小队长刘有在冰雪道上拉长列车,牵引五节拖车,一次运材九十八立方米,比平时效率提高一倍多。拖拉机手赵国方和汽车比赛,在冰道上拉了六节爬犁,一次运材九十三立方米。这个林业局12月1日一天生产六千一百多立方米木材,超过计划74%。
新华社南京电 荣获全国群英会红旗的南京汽车制造厂正在加倍努力,保证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计划指标。
这个工厂的党委最近发动职工群众层层讨论了12月份的生产计划,排出了全面完成各项生产计划和增产汽车、内燃机的一百一十三项重大关键,使全厂职工人人明确了奋斗目标,从厂到车间、小组,同心协力猛攻关键、狠抓进度。目前,全厂职工在“献成绩、献经验、献计策,保证全面超额完成今年计划”的口号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高潮。各车间、小组、工段大搞技术表演赛,到2日为止各车间有近50%的工人参加了表演。底盘车间在最近两天通过技术表演,推广了七项先进经验;其中两项由全国群英会代表带回的不停车车大圆和不停车打中心孔操作法推广以后,就使车工加工效率普遍提高三倍到四倍。铸工车间职工普遍采用先进的壳形离心浇注法,既加快了进度,又保证了质量。各科室人员也纷纷到车间跟班劳动,帮助车间解决具体问题,保证全面完成今年计划。
新华社包头电 包头机械厂职工正在大抓设备配套,力争年度计划内的主要产品的部件件件有着落,台台能提前或按时出厂,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包头机械厂是包头市较大的机械制造厂,它每年要担负包头市各个新建的大中小工业企业的成千上万吨非标准设备的加工制造任务。12月份,这个厂还需要加工配齐上万件大小部件、零件。为了保证设备配套任务全面均衡地完成,这个工厂的职工在工厂党委的领导下,分区划段,查清了需要配套的部件,围绕生产中的各种关键,大搞技术革新。全厂职工在最近四天之内,就提出了三百七十三件技术革新建议。此外,他们还围绕生产薄弱环节进行了技术表演,使先进工作方法很快传遍全厂。
为了彻底消灭在制品的积压现象,厂的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还建立了每周两天的跟班劳动制度。他们同工人一起,把不断出现的各种先进操作方法纳入工艺规程,并且建立了成品、半成品转交制度,减少了半成品周转过程。


第2版()
专栏:

盂县小高炉全面完成计划
产铁年计划提前一个多月超额完成,合格率达到99%,平均利用系数超过一,成本在国家指标以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好几倍、由五十人一天炼一吨铁减少到九人炼一吨
本报太原7日电 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发展成“小洋群”的山西省盂县炼铁基地,已提前四十一天全面超额完成了今年的生铁生产计划。这个“小洋群”炼铁基地诞生只一年,就在支援建设和农业机械化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截至11月20日止,全县七座零点五至五十立方米的小高炉已生产出三万一千四百一十一吨生铁,超过国家计划0.04%。其他各项指标也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利用系数平均达到一点零七,比去年提高了一倍;生铁合格率平均达到99%;每吨生铁的成本由三百元降低到一百九十元;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由去年的五十人一天炼一吨铁减少到九个人炼一吨。
在今年的继续跃进中,盂县的炼铁企业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今年除新建了一座十三立方米的小高炉外,大部分力量是集中在技术改造方面。为了提高生铁质量,新建了一座年产三十万吨的洗煤厂和十座简易二号焦炉。目前焦炭灰分已由20%降低到13%。去年建成的厂矿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全县各个煤矿,一年前都是人工打眼采煤,人工装运;现在主要煤矿都用电钻和电机绞车代替了。去年的土法炼焦炉场地,矗立起半机械化的焦炉,不仅提高了焦炭质量,还提炼出了大量的煤焦油。全县各个炼焦厂的矿石车间用矿石粉碎机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坚持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的群众运动,是保证各项经济指标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盂县“小洋群”工厂的工人,绝大部分是去年才进厂的农民。为了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通过边学习兄弟厂的先进经验,边总结自己的操作经验,找到了掌握小高炉的操作规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各个厂矿职工讨论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操作制度。采矿工人做到矿石品位不到40%以上不下山;上料工人保证在原料入炉前做到精选,粒度合格;炉前工人维护好“三口”(铁口、风口、渣口)。由于不断总结和推广操作经验,工人技术队伍迅速成长。去年以前,全县只有一个七级技工,现在能独立操作的技术工人发展到一百多个。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全县小高炉都达到了高产优质低成本。今年5月份以前小高炉利用系数平均零点五左右,8月份以后达到一以上。在同一个时期内生铁合格率由97%提高到99%以上。有的小高炉长年保持了100%,各项指标赶上了大高炉的水平。在优质高产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全县职工开展了群众性的成本分析活动,建立和健全了财务制度,并交流了降低原料消耗的经验,使每吨生铁成本降低到二百元以下。
大搞“小洋群”炼铁,带动了全县整个工业的大发展。从去年全民大炼钢铁到现在,全县生产出近十万吨生铁。除按计划完成调拨任务外,还用土铁制成了一批土机床。五五机械厂用土铁做成了简易机床,用简易机床制造出了成套的高炉设备和小铁轨。今年又用自己炼成的灰生铁制造出电动机、水泵、小钢磨等动力机械设备。与此同时,电力、交通事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去年用自己浇铸、改制的铁轨和土火车,建设了四点五公里的土铁路,给山区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2版()
专栏:

北京大力推行炊具机械化
第一机床厂用机械做饭以后,人员减少五分之二,工作时间缩短四分之一,饭菜质量显著提高
炊事机械的制造以土洋结合自力更生为主 专业工厂也制造一部分
本报讯 以北京市第一机床厂食堂炊事用具机械化为标兵,首都许多工厂、工地、机关、商店、学校、街道和一部分人民公社的集体食堂,最近掀起了炊具机械化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多月来已有一百六十六个集体食堂制成了三百八十二件炊事机械;北京广播器材厂、北京仪器厂、石景山发电厂等二十多个单位的集体食堂,主要炊具已经实现了机械化。
这一运动是从北京第一机床厂食堂开始的。这个食堂基本上实现了炊事用具机械化以后,炊事员由一百四十七人减少到八十三人,炊事员和用餐职工的比例由一比四十三变为一比七十一,证明了食堂劳动力的潜力是很大的。
这个食堂在工厂党委领导下,从今年3月起就采用炊事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办法,土洋结合,利用废料,自己设计,经过上百次试验,陆续试制成功了淘米、洗碗、和面、切菜等十种炊事机械,基本上实现了炊具机械化,消灭了笨重体力劳动。炊事员虽然减少了五分之二,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却减少了四分之一。这样,就不仅提高了炊事操作效率,还为改善伙食,改善食堂卫生,以及提高炊事员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过去炊事员体力劳动繁重,无暇改进食品花样;实现机械化以后,已制定了一百多种新食谱,每天的主副食由过去的七、八种增加到四十种左右。食堂文化班的出勤率经常达到90%以上。最近,他们还组成了业余话剧组,自己排演戏剧。
北京市有关部门对这个食堂的创举极为重视,在一个多月前,就认真总结了这个食堂基本上实现炊具机械化的经验,连续召开了几次现场会议,决定在全市各行各业的集体食堂中大力推广。这一工作受到很多部门领导人员的重视和广大炊事员的欢迎,一个实现炊具机械化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很快在全市形成。石景山钢铁公司派人到第一机床厂食堂参观学习以后,党委书记立即召开炊事人员会议,组成炊事机械革新领导小组,提出“大战五十天,食堂机器转,人员减一半,效率翻一番”的口号,发动群众,半月时间就制成了六十一台炊事机械,还有六十台机械正在制造中。北京广播器材厂全体炊事员在党委领导下,一起动手,从废品公司买来废品,经半月奋战,制成了切菜机、洗碗机和洗米机,并且改进了烤炉,使劳动效率一般都提高十倍,最多的提高四十四倍。炊事员和用餐人数的比例达到一比八十左右。
北京市制造炊事机械,采取了各单位自力更生和专业工厂制造相结合的办法。凡有条件的单位都采用穷干苦干的办法,自力更生制造炊事机械;一些没有条件自行制造炊事机械的单位,北京市机电工业局已指定海淀农业机械厂负责制造供给。现在,这个工厂已经接受了一百四十五个单位的一千余台炊事机械的订货。
目前,北京市炊具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正在进一步深入发展。许多食堂力争在年内作出成绩,节省出劳动力来支援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工作。


第2版()
专栏:

炊事机械参观记
本报记者 徐仲人
北京第一机床厂食堂最近已经发出了一千多份炊事机械的图纸,可是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在一间长方形的屋里,井然有序地陈列着各种炊事用具。
在和面机旁,炊事员把两袋干面放进像扇形盒子的机器里,配上了水,开动马达,铁盒内的搅拌机立即飞快地转动起来。过了两三分钟,炊事员把机器一打开,里面已是和得非常匀称的湿面了。他笑着对我们说:“过去要两个人,用半个多小时,出一身大汗,才能把它和匀哩!”这次和的是蒸馒头的面,要是和做面条的面,平均只要四十秒钟,就可以和一袋。
在和面机南边,圆柱塔形淘米机下,洗净的米粒正沿着梯形水槽沙沙地流下来。人们看到,电动的上米铁管把米从桶里吸向比人稍高的塔中,塔里的螺旋叶就被水冲得不停地转动起来。五分钟就洗好了二百斤大米,糠秕和砂子通统被分离了出来。
在屋子的另一端,结构简单的切菜机发挥着强大的威力。它几秒钟就把六、七斤重的白菜切得雪片似地纷纷落在大簸箩里,半个小时可以切两千斤白菜,比手工切菜提高效率一百六十倍。这种切菜机既能切丝又能切片。
在切菜机旁边,炊事员正把自己搞副业生产的猪肉放到切肉机上去,半马力的马达一响,切肉机的许多锯齿圆铁片便呼呼地转动起来。按照炊事员的意愿,在十五分钟内,五十斤肉就随着人的心愿被分别切成肉丁、肉丝和肉片了。
这个六千人用餐的食堂,洗碗工作很繁重,以前一顿饭用的碗碟,十二个人洗四个小时还洗不完。现在有了洗碗机,情况就大不同了。机器的两头各有一位炊事员,一位炊事员把脏碗斜放在像抽屉一样的木斗里,推进机器的胸膛;当铁轮把它传送到机器的另一头时,人们看到的已是消毒过的干净碗了。在两小时内,这两位炊事员就把上万只碗碟全部洗好。这台五米多长的洗碗机,下面是热蒸汽,加温后,水被烧到八十多度,脏碗经过上下喷出的热水的冲涮,再厚的油腻也留不住了。
在这个炊事用具室里,还有挤馅机、切饼机、扫面袋机,压玉米面机、洗菜机,还有蒸箱和烤炉。所有这些机器,都是这个厂的工人和炊事员们合作制成的,一共只花费了一千多元。耗电也不多,每天大约十多度。节省出来的炊事员,却占原来人数的五分之二以上,共有六十四人。现在,他们都已分别参加了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工作。(附图片)
?用和面机和面
?用淘米机淘米
?用切肉机切肉
?用洗碗机洗碗
新华社记者 杜海振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炊具改革是一件大事
北京日报社论
一个食堂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运动,正在北京各厂矿、工地、人民公社、商店、机关、学校里展开,这是一件好事情,也是一件大事情。
实现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好处很多。
首先,可以解放出大量劳动力,支援生产战线。大跃进以来,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和农村人民公社化,在公共食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北京的食堂数以千计,炊事人员数以万计。这些食堂的炊事操作一般是手工劳动,效率比较低,一个炊事员平均只能做三十人到四十人的饭;而实现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革炊具以后,根据一些单位(如广播器材厂与和平人民公社黄军营食堂等)的经验,可以提高效率一倍左右,每个炊事员平均做七十人左右的饭。这样,就可以从数万炊事人员大军中,节约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的人员来参加生产,这是一支相当可观的力量。
第二,可以为改进食堂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现在,大部分劳动人民都在食堂里吃饭;不断改进食堂工作,是关心群众生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实现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以后,炊事人员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增加饭菜品种、提高饭菜质量方面。广播器材厂开展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以后,人力有了富裕,又设立了小卖部,主食的花样也增加了,很受职工欢迎。
第三,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可以大大减轻炊事人员的劳动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政治和文化,参加文娱活动。有的女炊事人员说:“集体化是一次解放,机械化是又一次解放。”许多炊事人员兴高采烈地参加技术革新,写诗作歌,欢呼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原因之一就在此。
由此可见,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是一件既可以改变炊事劳动面貌、又有利于生产跃进的大好事;那种认为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无关紧要,因而对这个工作不积极的态度是不对的。我们应当认真地把这个工作抓起来,抓到底,力求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使一切食堂尤其是比较大的食堂,在一些主要工序上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节约出一批人力来。
要使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运动迅速收到实效,当前要抓紧几个环节:
第一,在炊事机械的制造上,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本市的食堂很多,需要的机械数量大,要求急,要想依靠个别工厂来解决是不可能的,主要应当由各单位自己制造。为了争取时间,一切有能力制造的单位,应当仿照一些行之有效的炊事机械,自行制造,或者同别的单位联合起来,分工合作,你造一种,我造一种,这样,才能够使运动迅速开花结果。在这方面,不能存有坐等依赖的思想。
第二,在制造炊事机械和工具的工作中,要实行土洋结合的方针:能洋就洋,不能洋就根据本身条件,搞土的,或者半土半洋的;既可以搞机械,也可以搞工具。有一些办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效果很实在。和平公社黄军营食堂过去一天三个小伙子挑一百多挑水;现在搞了从水井到厨房的砖砌水泥抹的“土自来水”,一个人推水车,水就流到厨房里来,省下了两个半劳动力。在这个工作中,还要发扬穷干苦干的精神,发动群众,千方百计自己解决制造机械、工具所需要的人力、材料等问题。
第三,分别轻重缓急,首先进攻那些占用劳动力最多的环节。在郊区食堂里,首先要解决米面加工、吃水、锅灶等问题,大搞电磨、立磨、压水机井、土自来水、抽风灶、反风灶等,然后再逐步解决和面、切菜等问题。在厂矿、机关等食堂里,首先要解决和面、淘米、洗碗、切菜等问题,然后再解决其他问题。
凡是有食堂的单位,都应当把炊事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工作认真地抓起来。许多单位的经验证明,只要领导重视,深入发动群众,就可以在短期内收到实效。


第2版()
专栏:

沈阳衬衣厂大搞机械化
不增工人不添设备一年可增产衬衣十万件
沈阳市衬衣厂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全厂生产基本上实现了“三化”(生产机械化、动力电气化、工序生产工具化)。明年在不增加人和设备的条件下,可以增产十万多件衬衣。
这个厂共有一百四十台缝纫机。过去工人们两脚不停地踏着机板。现在只要轻轻地把电门一开,长长的一列缝纫机,立刻飞快地转动起来。除这以外,电剪已代替了手工裁剪;钉扣机、锁眼机代替了人力锁眼、钉扣。甚至于翻领、浆衬切衬等各道工序,全部是机械化操作。因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厂总产量提高了30%。
沈阳市衬衣厂开始大搞技术革新的时候,曾有人认为被服行业革新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缝衣工人不懂铁工活,没法作机器。领导上发动职工鸣放、辩论,并组织参观同行业工厂新的先进经验,大大激起了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他们说:“有党的领导,摆弄布的敢玩铁,缝衣工人也会做铁工。”


第2版()
专栏:

修理皮鞋有机具
洗旧棉花不用手
一向是纯手工操作的皮便鞋修理和洗旧棉花行业,在北京开出了技术革新的花朵。
海淀区设在北京大学里的修鞋部工人孙文元用旧钟条打出刃,围成鞋掌型,制成一个简单的下料模子,代替了手工下料,不但提高效率五倍,而且能够节约材料、保证质量。
宣武区弹花合作社社员姜忠福、张春、张清泉三人合制了一个电动转鼓,代替了手工在挫板上洗旧棉花的体力劳动。过去二十六个人每天只能洗棉花三百斤,现在用转鼓,每天只用六个人就可以洗四百斤。


第2版()
专栏:

机器吹制玻璃杯
天津市第一玻璃厂在大闹技术革新运动中,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天津市日用机械研究所共同配合,创制了一套代替人工吹制的吹杯机,生产效率比人工提高54%。
一向用人工吹制的玻璃杯,从此实现了根本的改变。这项改革还为进一步实现其他产品的吹制机械化开辟了途径。


第2版()
专栏:

生产领钩用机器
沈阳市生产小商品的大东第二五金制品厂工人,根据订书机的原理试制成功一台生产领钩的机器。这台机器,使用灵便,只需一人操纵,生产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一百倍以上。


第2版()
专栏:

贵阳木工厂职工,制成了八十七台铁木结构的土机械。这是他们创造的冲刨机,比手工生产提高效率二百四十倍。
新华社记者 王翼南、郑祖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