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向高产的地区完全能够持续跃进
苏州专区农林牧副渔全面大丰收
农副业总产值比1958年增长32.3% 粮食总产量比1958年增长25.3%
本报南京30日电 江苏省苏州专区四百五十多万人民,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经过一年的苦干巧干,今年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又取得了比去年更大的胜利,粮、棉、油全面大丰收,农林牧副渔项项都高产。
今年全专区农副业总产值达十亿元,比去年增加32.3%。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25.3%。全区三百七十万农业人口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一千五百二十斤。六十四万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斤,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最高指标。油菜子平均亩产也比去年增产五成,花果比去年增产14%,鱼增产15%,蚕茧增产20%,猪的圈存数比去年增加28%,鸡鸭鹅也比去年增加二倍多。
农副业生产全面跃进的结果,社员收入和公共积累相应提高,商品生产率比往年更高。到11月底,全区已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全区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出售余粮五百二十五斤。广大农民歌颂今年全面大丰收说:总路线的光芒当头照,生产生活年年高,再鼓干劲争上游,明年更比今年好。
苏州专区取得高产更高产的基本原因,首先是各级党委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坚定不移地领导群众一再力争上游。去年秋种开始,就有力地批判了“潜力已挖光、措施已用尽”的消极畏难情绪,和“稳居上游”的自满麻痹思想,掀起了力争夏熟丰收的第一个高潮。接着,地委、县委负责同志抓住夏熟丰收满堂红的有利时机,以夏促秋,在全区设置了成千上万个条件相同产量不同的对立面,大破骄傲自满和甘居中游的思想,一个轰轰烈烈的秋熟超包产竞赛和稻苗升级运动,又迅速在全区展开。8月以后,又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中深入宣传和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决议,进一步大鼓干劲,大添措施,把超包产竞赛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由于群众思想的不断跃进,促进了粮食产量一季超一季。全区水稻产量节节上升,早稻平均亩产六百斤,中稻八百四十斤,晚稻又跳到九百七十八斤,并出现了双季稻后作超过前作的奇迹。
今年苏州专区取得比去年更大的高产,是和农业技术的不断革命分不开的。苏州专区原来的水利条件虽然较好,但老河网水系零乱,有网无纲,洪涝不分,为了进一步改善水利条件,今年采取了革命的措施,开挖了浏河、望虞河、张家港等大干河,和二十一条中干河及大量的小型水利工程,并扩大机电灌溉面积一百五十万亩。全区三百八十五点四万亩水稻实现了机电灌溉,占水稻总面积73%。这样,就在今年八十多天不下雨的大旱年成,保证了稻田灌溉,创造了天旱地不旱,大旱年成水稻大丰收的奇迹。
在肥料方面,苏州专区一向重视种植绿肥作物和沤制精肥。为了争取更大的高产,今年又发展了这些经验。全区绿肥作物面积从去年的一百三十万亩扩大到一百七十万亩,并普遍做到绿肥、河泥、猪灰和稻草混合搭配沤制草塘泥,提高了肥效,使全区五百多万亩水稻每亩有精肥一百五十多担,比去年增加20%以上。在施肥方法上,接受了去年的经验,追肥不但做到及时,质量好,而且做到根据作物生长需要适时巧施,使今年水稻在密植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没有发生倒伏现象。此外,在贯彻良种、深耕、密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的措施中,今年也都比去年做得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这一年,苏州专区各级党委不断改进领导方法,不断发展了群众运动。各级党委特别重视从不平衡中挖潜力,不断地促使先进的更先进,落后的赶先进超先进,穷队赶富队超富队。去年夺得全省水稻冠军的江阴县,今年八十多万亩中稻亩产达到九百斤,六万多亩晚稻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五十斤,又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产五成以上。地势低洼土质较差的吴江、昆山等县,历来粮食年产量低于一般水平一、二百斤,今年赶上了先进水平,粮食年产量平均每亩达到千斤以上。
现在,一个比去冬行动早、质量好的冬季生产高潮已在全区形成。全区人民在“油菜超三麦,三麦赶水稻,豆、草(绿肥)翻一番,十边赛大田,项项出高产,夏熟满堂红”的奋斗目标下,大干特干。二百八十八万亩三麦已普遍追肥,平均每亩追肥一百六十一担。九十九万亩油菜,每亩已追肥七十一担。全区冬季积肥已达六亿四千万担,比去年同期增长50%左右。三麦和油菜,99%以上已挖好排水沟,也比去年大大提前。


第3版()
专栏:

  棉花高产遍四方
一批县、市传来亩产皮棉超百斤的喜讯
提前八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最高指标
  新疆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鄯善和麦盖提三县,棉花平均亩产量突破百斤皮棉大关。其中,吐鲁番县七万七千八百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三十斤,鄯善县六万三千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二十九点九四斤,麦盖提县六万七千多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三十五斤。
吐鲁番、鄯善、麦盖提等三个县棉花丰收,是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战胜各种灾害的结果。今年,吐鲁番县的棉花遭受到干旱的威胁;麦盖提县棉花在生长了三、四片叶子的时候遭到霜冻危害;同时,三个县的棉花都发生过红蜘蛛,地老虎等较大的虫害。但是,由于三个县的各民族农民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棉花专业队,专业组,抗灾保苗,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不断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获得丰收。
这三个县的棉花不但产量比去年增加,质量也比去年提高。吐鲁番和鄯善两个县的棉花,一般比去年提早成熟十天,霜前花达到90%左右,而且色泽洁白,弹性强。
  河北
据新华社天津电河北省束鹿、磁县和石家庄市各人民公社,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保证棉田获得平均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大丰收。束鹿县七十八万六千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一十斤;磁县七十万亩棉田平均亩产将近一百零一斤;石家庄市的二十五万三千多亩棉田,平均亩产达到一百零一斤。现在,三县、市的广大社员,正在大丰收的鼓舞下,进行棉田的基本建设,力争明年棉花产量继续跃进。
为了夺取明年棉花更大丰收,现在三县、市各公社已开始进行植棉的各项准备工作。磁县根据今年棉花大丰收的经验,决定明年普遍推行丰产方,现在已经把六十万亩棉田规化成方,正以水肥土为中心,大搞基本建设。现在已经在方内建起养猪场一百四十七个,计划再扩建二百五十个,达到方方有猪场,以保证棉田的肥料供应。束鹿为使棉田实现水利化,在11月就打成机井七百五十多眼,开好了支斗毛渠二千四百五十多条,使棉田基本上达到旱涝双保险,现在正在进行棉田冬灌。
  四川
据新华社成都电四川省射洪县全县六十万亩棉田,今年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一十斤,比去年增产四成多,由于种植面积也比去年扩大,总产量比去年增长六成多。
这个县在去年大跃进中,全县棉花平均亩产比1957年增产近一倍,达到七十七斤。今年,这里遭受了持续四个月、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旱灾,但是,依靠了人民公社的巨大威力,依然夺得了比去年更大的丰收。
  山东
据新华社济南电山东省临清市棉花大丰收。今年全市种植棉花四十三万四千多亩,平均每亩产皮棉一百零一斤。其中,还出现了亩产皮棉二百斤的丰产田十万多亩。


第3版()
专栏:

  一年养蚕八次 次次获得丰收
本报成都30日电 四川省乐至县今年创春夏秋冬四季养蚕八次,次次高产的新纪录。这八次蚕是:春蚕、晚春蚕、早夏蚕、晚夏蚕、正秋蚕、晚秋蚕、晚晚秋蚕、冬蚕,总计发蚕种五千零九十二张,前七季共产茧三千九百多担,比去年增加90%,平均每张蚕种单产八十点一斤,比去年增加26%。最后一季冬蚕,现已进入三眠。
乐至县是新蚕区,为了给国家提供更多的蚕茧,他们在努力提高单位产量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饲养次数。


第3版()
专栏:

  砀山垫江粮食单产超千斤
砀山县粮食总产量比1958年增长近一倍
垫江县创造重灾区夺得特大丰收的奇迹
据新华社讯 安徽省淮北砀山县粮食生产越过千斤关。全县六十九万三千六百一十三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一千零二斤,比大丰收的1958年增长了71.28%;由于播种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比1958年增长将近一倍。
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坚决执行“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是实现粮食千斤县的重要关键。在春种中,这个县不仅抓好了主粮,而且也抓好了小杂粮。春种开始,除充分利用空隙地扩大种植面积外,还积极扩大复种面积,全面开展间作套种。三十一万多亩棉花全部间种了花生、甘薯,三十六万多亩甘薯能间种的都种了大头菜或玉米。据统计,全县间作复种的有九万三千四百七十五亩,开荒五万七千九百三十二亩,仅这两项多收的粮食就接近完成超产计划。
在大抓多种多收的同时,县委还特别重视水稻和甘薯等高产作物。今年水稻比去年扩大一点九倍;甘薯比去年多种六万六千一百五十一亩;同时广泛开展大面积丰产运动,获得水稻连片大丰收,甘薯大面积高产,全县亩产万斤以上的甘薯就有二万三千一百四十九亩。仅今年扩大的甘薯和水稻就多收粮食七千二百多万斤(其中的甘薯产量,是折合主粮计算的)。
据新华社讯 四川省垫江县人民今年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公社的威力,战胜了特大干旱,创造了重灾县获得特大跃进,并一举成为粮食千斤县。全县七十五万多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一千二百零四斤,比去年增产35.4%。
从今年6月到9月中旬,垫江县连续八十多天基本未下过雨。全县五十六万亩大春作物受旱面积达80%以上,许多地方河水断流,田土龟裂。仅中稻、玉米、红苕等作物旱死达十一万多亩。大春粮食作物占全年粮食产量的绝大部分,能否战胜灾害是今年全县能否丰收的关键。全县各级党组织领导群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旱斗争。广大群众千方百计地采取抽水、戽水、车水、挑水、提水、放水、挖地下水等办法,引水灌田。八十多天中,全县扎河堰、挖地下水、打井等达十一万多处,给大春作物普遍浇灌了二到四次。结合保苗救苗,普遍进行追肥和锄草,加强了田间管理。
垫江县气候温和,作物生长期长。为了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全县人民以增种为中心,大抓补种、改种、间种、套种和扩大晚秋作物面积,力争多种多收。社员们提出“旱死一亩,夺回两亩”的口号,不仅把晚稻、红苕、晚秋作物按时抢种下去,而且把一切能种的土地都种上。全县抢种、补种的红苕、洋芋、荞麦、萝卜和其它杂粮的面积就达到四十二万亩。收获结果,仅红苕、荞麦、洋芋三项就占全县粮食产量的16.4%。


第3版()
专栏:

  幸福之路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吉林蛟河幸福之路人民公社社长 韩恩
1959年,我们做出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成就。1960年,我们还要做出更大的成就,因为我们有了人民公社。
我们幸福之路人民公社,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整整十三个年头。十三年来,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初级社到高级社,从农业社到人民公社,先后经过了五年互助组,三年初级社,四年高级社,和一年人民公社。这十三年,我们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快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正如社员们说的:“小社小翻身,大社大翻身,公社彻底翻身”。1959年,我们公社的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20%,平均每亩地产粮食五百一十八斤;提前八年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产量指标;每个社员平均占有粮食一千九百二十八斤。
1959年是个灾年,春旱五十天,秋涝三十天。如果没有人民公社,那就甭想有收成了。可是有了人民公社,我们就能采取一连串的办法,战胜了旱涝灾害。春起,阴坡地积雪未化,社员们就把前冬深翻的五万五千多亩地,全部耙耢一遍,保住了春墒。接着,又把山上的桃花水引到地里,自流灌溉了一万多亩。旱田播种结束,正是4到6月的插秧季节,全社滴雨未下,眼看有些水田插不上秧,全社就分路出兵,一路挖渠道,把民主河的水引入水田;一路进一步整修了八个水库、二十七个拦河坝,并突击建起三处电力灌溉基地,充分发挥了蓄水灌田的作用;一部分人突击插秧,还有一部分人把一千五百亩缺水严重的水田抢种上大豆。与此同时,加强了各管理区的协作,合理蓄水放水。这些措施齐头并进,使全社战胜了春旱,绝大部分水田都提前插上秧,并在秋季继续战胜了秋涝。
1959年,我们的林业、牧业、副业也都有很大的发展,一年共造林六千七百五十亩,彻底消灭了荒山秃岭,并采伐木材一万立方米,支援国家建设;六畜之首的猪,比公社化前增长一点二五倍;副业总产值比1958年增长一倍多。社办工业和其他事业,也有不同的发展。
我们社的条件并不好,山高水冷无霜期短,是全县有名的“冷风口”。解放前,被称为“穷棒子屯”;现在,面貌已经大变。过去人们经常操心没有吃没有穿的,现在已用不着操心了。社员的生活水平步步提高。1959年全社平均每人收入一百三十四元,比1958年提高24%,大大超过了当地过去富裕中农的收入水平。
幸福之路公社的农业生产已经连续两年大跃进,但是我们并不满足这些成绩,1960年还要继续跃进。粮食,大豆总产量要达到一万七千七百多吨,比1959年提高23.7%,亩产量达到五百五十斤。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副渔五业齐兴,实现“每人二千斤粮食,一立方米木材,一头猪,十只鸡,副业收入一百元”的奋斗目标;争取交售给国家一千万斤粮食和大豆,一万五千立方米木材,一千五百头肥猪,二万只家禽,以及大量的其他农副土特产品,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和全体社员都有决心有信心,把幸福之路公社建设得更美好,让它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第3版()
专栏:

  西湖公社四季丰产
茶叶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五,粮食增产百分之四十三
平均每亩地有猪一点九头,家禽水果香料蔬菜样样大丰收
据新华社杭州电 浙江杭州市西湖人民公社各生产队,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1959年四季增产,样样丰收。全公社两千八百多亩茶园平均亩产干茶两百四十一斤,比1958年增加35%多;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产43%;全公社平均一亩耕地有猪一点九头,每户社员平均养鸡鸭鹅十只以上;鲜鱼、水果、香料、蔬菜也都大丰收。全公社多种经营收入二十七万六千多元,比1958年增加五倍多。社办工业产值也已达到十四万多元。
西湖人民公社就在西湖旁边。这里山峦起伏,浓郁叠翠;全公社不仅茶林、果树连片,还有大片肥沃的农田,散居在这里的有一千八百多户农民。
誉驰中外的龙井茶,是西湖人民公社的特产。1958年,茶区十一个高级社的茶叶平均每亩产量一百七十八斤,比解放初期增产两倍多;而1959年,春夏秋三茶平均每亩比1958年又增产35%以上,茶叶质量更是飞快提高,精制的高级茶产量比过去增加好几倍。
公社办起来只有一年多,为什么茶叶增产速度超过了过去几十年呢?这是因为人民公社解决了茶叶增产的关键——劳力问题。
茶树每年冬天开花,春天万芽齐吐,嫩叶遍长,一年中主要的采茶季节到了,“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满山满园的茶叶,必须集中在几天内全部采摘下来,并且要立即制成干茶,因此劳动力就十分紧张。过去茶区又是稻区,春茶旺摘季节,也是插秧大忙时节,过去采茶和插秧争劳动力的矛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真是“采得茶来秧又老,插得秧来茶变草”。
公社化以后,由于兴办了二十九个公共食堂、二十一个托儿所和十二个托儿班,使一千六百多个妇女劳动力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生产。同时,由于妇女积极钻研操作技术,80%的妇女都学会了双手采茶,过去每人每天八小时采茶三十斤,现在能采六十斤,最快的能采三百斤。同时,公社资金雄厚,有力量购置机械,使茶叶揉捻机增加到五十六架,还新买了三十七台电动马达,增加了许多茶叶杀青机、整形机和交通运输工具。这些机械和运输设备成倍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西湖公社畜牧业生产也发展很快。现在,全公社几十个村庄中散布着许多集体畜牧场。公社猪的饲养量已经超过万头,五千多亩耕地平均每亩有猪一头多。1959年以来,公社卖给国家五千头肥猪,头头都重在百斤以上。公社畜牧场除了大量养猪以外,还新养了两百多头奶牛、奶羊。家禽也比1958年增加一倍多。
和茶叶生产一样,西湖公社粮食增产的幅度也是很大的。1959年,小春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1958年增加66%,一千五百多亩水稻获得空前丰收,其中早稻的平均亩产量比1958年增长25%,晚稻又超过早稻,比1958年增产三成以上。
西湖公社成立以后,根据既增加公社收入,又绿化、美化、香化西湖的方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大力地发展果木和香料生产。公社投资四万多元,开辟了五百亩果园,培育了六十多万株各种树苗;同时种植各种香料作物二百多亩。现在,西湖的翁家山一带,柑橘、栗子、雪梨、杨梅、水蜜桃、小胡桃等,一年四季交替结果,更多的幼苗正在茁壮生长。一万多株的桂花、玫瑰、留兰香、天竺香等香料作物竞相争艳,千里飘香。1959年仅桂花收入就有几万元。
西湖,曾被诗人们称为“天堂”,但是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西湖周围的劳动农民一直过着“辛辛苦苦种茶树,眼泪汪汪过生活;春茶叶落家中空,秋茶落锅债满身”的生活。现在,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社员的生活越来越好了。1959年根据公社的分配预算,每户社员平均纯收入将达到六百元左右(不包括家庭副业的收入)。其中供给制部分占30%,工资部分占70%。实行这个分配制度以后,约占人口15%左右的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困难户不再超支了,而其他社员也都大幅度地增加了收入。1959年1月到8月份,社员在公社信用部的存款,由1958年的二万二千多元增加到三万四千多元,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社员在市区的存款。
为了改善社员的居住条件,公社从集体福利基金中拨出八万元,新建了面积五千多平方米的居民区。目前灵隐生产队已经有二百多户社员从破旧的茅舍中搬进明亮、宽敞的新居。
在卫生事业方面,公社拨出二千八百元办了一个医院,有两个医生和六个护士,平时流动到各队看病,一般的病不再上杭州城里就可得到医疗。
在文化生活方面,公社化前学生有九百七十四人,现在增加到一千五百三十二人,可以入学的儿童全部入了学,还增添了一个初中班。现在全社有初中学生二百零八人,高中学生二十四人,大学生十七人。


第3版()
专栏:

  苏州专区农业大丰收说明了什么
  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发表的江苏省苏州专区今年粮、棉、油以及林、牧、副、渔等业全面大丰收的消息,有力地向人们证实了:一向高产的地区能够年年高产,持续跃进。
可是,曾经有少数人对高产地区的增产潜力表示怀疑,认为高产地区的生产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再也不能跃进了;只能渐进,不能跃进。理由是高产地区基础好,基数大,不可能大幅度的增产。
高产地区能不能不断地高产,高产更高产?苏州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能够。关键在于有没有共产主义者的雄心大志,有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来发展生产。苏州专区所以能够在两年中连续取得大幅度的增产,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级党委始终把党的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高高举起,用持续跃进的思想武装了人们的头脑,使广大干部和群众自始至终地保持了旺盛的革命干劲。两年来,全国各地区农业连续跃进的事实证明了一条真理:凡是哪一个地区党委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总路线、哪一个地区的群众干劲就十足,生产就能不断跃进。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记住:只有有了持续跃进的思想,才能有持续跃进的干劲,也才能出现高产更高产,跃进再跃进的局面。
人们也许会说,苏州专区所以能连续高产,是由于他们的自然条件好。应当承认,苏州专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地少人多,有深耕细作的经验等等,这些条件比起我国不少地区来说,确实是好一些。可是,一切有利的条件,仅仅只能是促进增产的一个客观因素。对持续跃进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人,是有着冲天革命干劲的人民。为了改变水利条件,苏州专区去冬今春曾组织了四十万人的治水大军,开挖了四条大干河,修建了五座大型闸坝,先后做了一亿一千多万土石方的工程,今年,就由于这些新建河道大量引进了江潮,补足了水源,在大旱年间仍取得了特大丰收。特别值得提一提的是苏州专区坚决贯彻了多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充分利用了地力,提高了复种指数,一亩地当两亩地用,因此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仍能够在有限的面积上,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的增长。由此可见,人民的干劲对于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如果不是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胜利旗帜,树立了改造自然的雄心大志,如果没有广大群众冲天的革命干劲,仅仅依赖于原有的一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能够抗得住这样的严重的干旱吗?能够取得季季高产、项项高产的成绩吗?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和群众的革命干劲的同时,坚决地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是苏州地区年年高产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八字宪法”是农业增产的根本大法,是农业跃进的八项重要措施,“八字宪法”的内容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完整,就保证了各项农作物的产量可以持续不断地上升。两年来,苏州专区在贯彻“八字宪法”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字都经过群众多次的辩论,经过反复的实践,又经过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因而在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里深深扎下了根子。
正因为人们从自己的实践中一再证实了“八字宪法”确是增产的根本措施,也就能够更加因地制宜地比较合理地运用“八字宪法”。苏州专区在今年的生产中,由于完整地接受了去年在贯彻“八字宪法”中的经验,并且和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相结合,项项措施的内容都因地制宜地有了新的发展。如在密植方面总结出了目前条件下比较合理的密度,水稻一般三万棵左右,小麦播种在三十斤左右;在肥料方面,在去年广积多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实行多积、巧施,普遍提高了质量;种子方面,不但推广了高产良种,而且达到良种纯度化;管理方面也适应了大面积高产的要求,管得早、管得细、管得平衡,一管到底。他们适应农时季节,合理地安排了作物布局,今年改变了往年的习惯,实行早播、早栽、早管理,因此一早百早,赢得了时间,出现了一季超一季,后季超前季的奇迹。
苏州专区像全国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明年农业继续跃进而奋战。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乘胜前进,再夺更大的高产。有没有可能呢?完全可能。现在他们继续鼓干劲、立大志,依靠人民公社,力争高产区更高产,低产区变高产区,改变整个专区内县与县,公社与公社,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不平衡的现象。例如全专区今年大面积的水稻最高单产是一千五百斤,一般是九百斤,而最低的单产却只四、五百斤。这种情况说明高产地区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如果一般地区的产量都能达到先进的水平,每亩地就可以增产五、六百斤粮食,这是何等巨大的数字。
苏州专区两年的大丰收事实告诉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在人民公社这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组织面前,在人民群众鼓足了革命干劲的面前,一切困难都将被克服,而形成为更大的改造自然、实现更高产的坚强力量。


第3版()
专栏:

  庆祝新年
马骏(剪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