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飞吧,钢铁的雄鹰
  本报驻鞍山记者
鞍钢,祖国的钢铁雄鹰,正在今年已经达到的高度上,展翅雄劲地冲向明年生产的新高峰。
勇往直前的壮志
今年,特别是8月以后,鞍钢的钢铁生产,一个月比一个月高,一直是扶摇直上。现在,鞍钢的各路英雄已经乘胜擂响了明年继续跃进的战鼓。最近,我们在鞍钢访问,到处都感到一种勇往直前、不断跃进的思想在闪烁发光。
全国著名的红旗平炉——鞍钢十号平炉的炉长们,在提前完成全年计划以后,就连夜开会,研究如何大步跨进1960年。丙班炉长杨国发刚下班,还没有来得及脱工作服,就跑来参加这个会。他提议再增产一万吨钢,把今年12月份变成全年的最高水平,为明年继续跃进树立更先进的榜样。四个班的炉长都有这种要求。大家便你献一计,我献一策,拟好了创造最高月产水平的措施。会议从晚上九点钟一直开到夜里十一点。刚刚散会,他们就紧张地投入了新的战斗。
在高炉群中,在平炉前后,在轧钢机旁,继续跃进的壮志正在变成钢铁英雄们的实际行动。
九号高炉维护出铁口的标兵、甲班炉前工组长徐振业,挑出一根直径最大的钎子,量准角度插进出铁口里去,抡起大锤一连就是几锤,拔出钎子纵身一跳,真是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耀眼的铁水急湍地向铁水罐流去。出完铁一量出铁口,深度保持在一米七以上,他的脸上现出了一丝胜利的微笑。原来,刚一进入12月,九号高炉的生产就碰到了困难:因为铁的产量突然增加,出铁口被冲刷的很浅,一般只有一米三左右,出铁时要减少送风量,而减一次风就要少产几吨铁。徐振业经过多次研究,试验成功出铁时打大眼,让铁水快流,减少铁水冲刷出铁口的时间,攻克了出铁口浅这一关。全国大型高炉冠军——鞍钢九号高炉的职工,就这样连续闯过出铁口浅、热风温度低等四道关口,使高炉利用系数从今年最高月份的二点二零三,提高到12月头二十天的二点三五八,实现了为明年继续跃进树立更高标准的壮志。
不断跃进的法宝
在“平炉王”的炉台前,在紧张操作的炼钢工人当中,我们找到了第三炼钢厂党委刘书记。只见他一会儿抡起铁锹,冲向长长的火舌,在熟练地堵炉门,一会儿又同工人亲切地谈论着什么……。为了组织明年的继续跃进,他正在这里种“试验田”,帮助工人总结学习各种“多装、快炼”增产钢的先进经验。
早在今年5月间,这个厂的党委就运用这样的领导方法,发现和培植了轰动全国的技术表演赛经验。几个月来,通过技术表演赛,这个炼钢厂的全体工人革新了成千上万项生产技术,使钢的日产水平从4月份的二千七百吨左右,迅速地提高到12月以来的四千一百吨以上。
刚一跨进12月,第三炼钢厂党委便又把技术表演赛的群众运动引向了一个新高潮。两个书记、三个厂长,率领全厂干部分三班跟班劳动,帮助工人对已经出现的经验进行“大检阅、大总结”,共配成五百一十四套先进经验,保证明年的生产更好地继续跃进。
这种深入群众、总结群众经验、引导群众运动不断前进的领导方法,已经成为鞍钢各级领导干部组织生产不断跃进的法宝了。
无穷潜力的源泉
六号平炉总炉长崔玉深,透过蓝色的保护眼镜,注视了一会钢水的沸腾情况,然后转身来到平炉后面,向吊车司机一招手,一罐铁水便像金龙一般窜进平炉里去。看技术表演的人,都不住地问:“这一炉装多少?”崔玉深看一看炉里翻滚的钢水,回答说:“大概有三百吨吧!”问的人不禁吐一下舌头。等到出完炉一计算,一炉产钢二百九十吨,因为钢水罐装不下,炉里还剩了十来吨,不仅比计划多产了二十吨钢,炼钢时间还缩短了一个多小时,创造了“多装快炼”的新纪录。
当我们向他祝贺的时候,他谦虚地告诉我们:“这是学习四号平炉先进经验的结果”。六号平炉和四号平炉,一直是竞赛对手,论条件,两座炉差不多少,可是在今年头九个月的竞赛里,四号平炉一直落在六号平炉的后面。10月份,四号平炉工人试验成功了一项“兑铁水”的经验,把平炉的装入量,从原来的二百二十九吨提高到二百五十六吨,一下子赶过了六号平炉。四号平炉的经验一出现,六号平炉的工人就决定虚心学习,争取用四号平炉的经验再超过四号平炉。丙班炉长吴有发带头试验,但是跑了满地渣子和铁。总炉长崔玉深,当时正在家里养病,听说学习先进经验没学好,跑了满地渣子和铁,便从炕上爬起来,一口气跑到厂里来。后来,他亲手试验了三炉,找出了跑渣跑铁的原因,先进经验学习成功了。11月份的生产向前大大跃进了一步,真的赶过了四号平炉。最近,四号平炉的经验已经在鞍钢的所有平炉上开花结果。这对明年增产将起不小作用。这种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地革新生产技术的风气,已经为鞍钢明年的继续跃进挖掘出巨大的潜力。
前方后方一条心
在鞍钢的原料基地——大孤山铁矿里,选矿工人在11月间就展开了提高精矿粉质量和产量的战斗。
技术员刘金声每天守在磁选机旁,研究怎样让磁选机充分发挥选别作用。过去磁选机选别能力低,影响精矿粉的产量和质量不能提高。老工人富世业和刘金声试验降低矿液浓度,使精矿粉的质量从原来不到62.8%提高到63%以上。另一个老工人赵庭玉又在这一基础上,想出了一个加大电流的办法,把跑掉的铁粉吸回来很多,不但提高了质量,又提高了产量。大孤山铁矿生产科的统计图表告诉人们:进入12月以来,精矿粉的含铁成分,已经从10月的62.8%提高到64%左右,精矿粉的产量也稳定地突破了万吨大关。明年高炉可以更多地吃这种细粮了。
一个多拉快跑、抢运“粮草”的战斗,正在鞍钢运输部门热烈进行着。二百多名过去当过司机的厂长、站长、段长,老将出马,重操旧业,到前线表演多拉快跑。在老将们带动下,运输职工每天从原料基地,给烧结总厂运来大量矿粉。12月中旬比上旬多运了十几万吨,为明年开门红准备下了足够的“粮草”。
看着钢铁英雄们的英雄行动,我们满腹激情地高呼:振翅高飞吧,鞍钢,你这钢铁的雄鹰!


第2版()
专栏:

  煤炭工业连传捷报
焦作、徐州和天府煤矿全面完成今年生产计划
河南、内蒙古、江西、江苏、四川有七对新矿井投入生产
据新华社郑州29日电 河南焦作煤矿职工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国家计划。到12月20日止,原煤产量超过国家计划7.97%,比去年增产44.8%;掘进总进尺比国家计划超额3.74%;原煤成本比国家计划降低0.18%。
焦作煤矿职工们在党的领导下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全面改建和扩建了旧矿井。他们还推广了各种先进经验,使采煤工作面的产量大大提高了;今年3月到11月,采煤工作面平均日产量达到一万五千多吨,比去年提高28.46%。
据新华社徐州29日电 徐州煤矿生产和基本建设双丰收。到26日为止,这个矿已经超额完成了今年的产煤计划,比去年总产量提高49.1%;全年掘进计划也同时完成,总进尺比去年提高了65.4%;1至11月份的原煤灰分比国家计划降低3.12%。全年基本建设任务提前十天完成。从7月份以来,先后有九对大小矿井和三座洗选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今年,徐州煤矿职工共提出七万二千多条合理化建议,其中价值比较重大的有二千多条,对节约劳力,解决材料、设备不足的困难,起了很大作用。这个矿今年在采煤和掘进方面推广和创造了许多丰产经验。例如,夏桥矿采煤一区大胆创造了一刀两炮甚至三炮的采煤方法,日产量从五百多吨提高到了八百多吨。
据新华社重庆28日电 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矿之一——重庆天府煤矿,已提前全面完成今年国家计划。到本月25日止,原煤总产值,掘进进尺、劳动生产率都已提前完成,成本比计划降低2.2%。
据新华社郑州29日电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新建的一矿大型矿井,25日正式移交生产;移交生产前,经过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鉴定,工程质量优良。平顶山一矿的设计能力为年产原煤一百五十万吨。这对现代化的大型矿井,总建设工期只用了两年,比设计工期提前七个半月,并且节约投资35.97%。
平顶山一矿是平顶山煤矿最大的一对矿井。截至一矿投入生产止,全平顶山煤矿已有八对矿井建成生产,总设计能力达五百五十二万吨。
据新华社包头电 一对年产六十万吨主焦煤的现代化大型竖井,25日在包头附近的石拐煤田上正式移交生产。它是一座从打眼、放炮、井下运输,一直到提升完全是机械化操作的新型矿井。
石拐煤矿是一个蕴藏着大量炼焦煤的煤矿区。不久以后,包钢需要的炼焦煤,将大量由这里供应。
据新华社南昌29日电 江西省丰城煤矿新建的坪湖、仙姑岭两对矿井,在27日正式建成移交生产。
坪湖矿井是一对具有最新技术装备的水力采煤矿井,生产过程全部机械化。仙姑岭矿井是一对旱采矿井,整个生产过程也大部分是机械化作业。
据新华社南京电 徐州权台、旗山两对中型机械化煤井,最近先后提前建成移交生产。
权台竖井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提前八个月投入生产。旗山煤井井筒深二百八十米,是江苏省现有矿井中最深的一个。
据新华社重庆29日电 重庆市又一对机械化的矿井——砚石台矿井,在最近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这对矿井生产炼焦煤,设计能力为年产四十五万吨。


第2版()
专栏:数字的诗篇

  数字的诗篇
重庆丝纺厂
重庆丝纺厂多快好省地全面完成了今年国家计划。全厂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计划,分别提前十三天到六十天超额完成。生丝的自动缫和立缫的平均等级分别比计划提高零点八八到一点一二级;绢丝的一等品率达到99.59%,超过计划指标。劳动生产率、成本和利润计划也都超额完成。
青岛国棉五厂
国营青岛第五棉纺织厂已经提前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国家计划。到12月24日止,总产值完成年计划102.45%,棉纱产量完成100.51%,棉布产量完成100.12%,劳动生产率完成100.52%,成本比计划降低1.69%,利润计划完成100%。棉纱标准品率达到100%,棉布入库一等品率比计划提高1.61%。
泉州钢铁厂
福建省泉州钢铁厂取得了小高炉全年高产优质低耗全面跃进的胜利。在11月底超额20%完成全年产值计划,生铁产量到12月18日止比原计划超额4%,生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江西卷烟厂
江西卷烟厂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了今年国家计划。到12月20日止,总产值已经超额3.17%,比去年增长90%以上;总产量超额3.92%,比去年增长92%以上;质量完全达到了国家标准;上缴利润超额22.56%;劳动生产率超额3.3%;品种按计划完成。
南平电厂
福建省南平电厂高举大跃进的红旗,今年提前八十五天完成产量、产值计划,同时作到了低耗和安全。全厂今年1至11月份平均每度电煤耗率为零点六四九公斤,比全省电厂平均煤耗水平低10%,每度电成本比原计划降低7.47%。


第2版()
专栏:

  机械工业满园春色
洛阳矿山机器厂和轴承厂、太原矿山机器厂、沈阳水泵厂、重庆无线电厂全面完成年计划
新华社郑州29日电 洛阳矿山机器厂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国家计划。到20日止,全厂总产值超过计划0.4%,比去年增长三倍;产品产量超额2.95%,二十四种产品全部按计划完成;产品质量超过计划指标2.95%;总成本比计划降低7.2%。
今年以来,洛阳矿山机器厂职工在技术革新运动中,提出各种技术革新建议七千三百多条,解决了热加工跟不上冷加工需要的矛盾,提高了滚齿机等设备的生产效率,实现了日产一台卷扬机的生产水平。职工们还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克服了设备能力不足的困难,保证了薄板机、五米卷扬机等重型产品的试制工作。
据新华社郑州29日电 洛阳轴承厂提前完成今年国家生产计划。到12月22日止,总产值超额10.8%,产品产量超额10.5%,利润超额10.7%,品种计划全部完成,产品废品率比计划指标降低10%。
洛阳轴承厂职工在技术革新运动中,提出合理化建议五万五千多件,已实现两万八千六百多件,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到11月底计算,全厂基本生产车间已有69.2%的设备的生产能力增加一倍或近一倍。
本报讯 太原矿山机器厂全面超额完成今年全年的国家计划。截至本月19日止,总产值完成计划110.3%,商品产值完成110.97%,劳动生产率完成110.6%,上缴利润完成116.79%,成本降低指标完成131.03%。今年他们还试制成功了四十三种新产品。
这个厂今年以来一直高举总路线的红旗,持续地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全厂推广了三十六项先进经验,实现了三万一千八百多项技术革新,因而使生产一跃再跃。
据新华社沈阳电 沈阳水泵厂已提前出色地摘下了今年的跃进果实。到12月24日止,生产总值超过全年计划9.8%,产品产量超过计划35.4%,产品品种完成100%,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计划20.9%,上缴利润超过计划5.7%,成本比计划降低了0.7%,产品质量都达到了国家要求。
今年以来,这个厂的职工围绕生产关键,革新了成千项技术,每人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50%以上,并且节约材料六百四十多吨,从而为提前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据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无线电厂已经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国家计划。截至12月20日,全厂工业总产值完成全年计划的109.73%,总产量完成102.3%,七种主要产品全部完成,成本比计划降低10.56%,劳动生产率完成118.81%。
这个厂从1月至11月,共实现三万五千多项技术革新建议,突破了大小薄弱环节一万五千多项。(附图片)
  高喆民 作


第2版()
专栏:

  钢铁跃进之路
  ——记安徽省钢铁工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汤天真
安徽,这个年轻的钢铁工业基地,充满青春活力,高速度向前发展着。1957年,全省生铁产量只有二十万零九千吨,钢还是空白。在大跃进的1958年,全省生铁产量便猛增到一百零七万三千吨,钢的产量达到十三万吨;今年,安徽省钢铁战线又有了巨大的跃进。
原来的基础那样薄弱,时间是如此短促,这样大的成就是怎样取得的呢?只要到安徽来看一看,你就会深切地感到:这不是别的,这正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这正是党的“两条腿走路”方针的胜利。
土洋并举 由土到洋
去年大办钢铁工业一开始,安徽就在全省广大地区大搞土法炼铁。这些小土炉,全是用砖和泥砌成的,吹风用的是木制风箱,一切工作都是用人力进行的。那时候,小高炉正在加紧建设。过了不久,“小洋群”在“小土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许多小高炉建成投入生产,逐步代替了小土炉,担负起了炼铁的重任。这时候,电动鼓风机代替了风箱,卷扬机代替了人和筐子,热风代替了冷风……。在自南而北的淮南铁路线上的合肥、淮南、蚌埠等地,和自东而西的长江沿线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和繁昌等城市,都建起了小高炉群,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强大的钢铁基地网。
当时,人们对这种做法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的主张搞洋的不搞土的,搞大的不搞小的;有的主张搞土的不搞洋的,搞小的不搞大的。中共安徽省委认真分析了实际情况,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提出的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并且根据安徽的具体条件,确定了“土洋结合,以洋为主”的作法。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建立小土炉;另一方面,在动力、交通、技术力量等条件具备的城镇,由土到洋地大搞“小洋群”。这种作法的出发点是:既不迷信洋法生产,否定土法生产,也不满足于土法生产,否定洋法生产;而是根据当地条件,能洋则洋,不能洋则先搞土的,然后,再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把“小土群”转化为“小洋群”,把“小洋群”进一步提高。
正是这种“两条腿走路”的作法,充分发挥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鼓舞了群众敢想敢做的精神,使安徽全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在去年短短的四个月内,各地就由土到洋建成了八百八十多座容积八至二十八立方米的小高炉;今年又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四十二座三吨的小转炉。这些小高炉和小转炉,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并为今后钢铁工业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巩固提高 全面跃进
今年一开始,安徽省的钢铁“小洋群”就进入了巩固提高的新阶段。一年来,无论在高炉设备、操作技术,还是采矿、炼焦生产等方面,都涌现出了许多重大的创造和革新。
就以合肥市小高炉的设备改造来说吧。今年7月间,中共安徽省委机关钢铁厂热风炉改用大管道试验成功以后,合肥市各钢铁厂迅速推广了这一经验,并在推广中发展成对整个送风系统的五项技术改造。这就是:热风炉小管道改成大管道,冷、热风管道及围管由细改粗,眼镜伐改成调节伐,以及小风口改成大风口或多风口。这样,就使各种管道更加合理,减少了风的阻力和损失,扩大了入炉风量。实行五项技术改造以后,全市小高炉的入炉风量一般都增加30%左右,风温由四百度提高到五百度至六百度,冶炼强度由一提高到一点五以上,热风炉的寿命由原来不到一个月延长到六个月,为小高炉优质、高产、低耗创造了条件。
安徽全省小高炉经过了技术改造以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获得了全面的跃进。11月份,全省小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就由1月份的零点六三六提高到一点四一一;焦比由1月份的一点九七六,下降到一点一一;生铁的合格率,由3月份的55.7%提高到91.99%;每吨铁的生产成本,也由第一季度的四百六十七元下降到二百六十二点六二元。
矿山和焦厂的技术改造也在不停地进行。去年大办钢铁以来,安徽省开辟了七十多处矿点。这批中、小型矿山,在开始时绝大部分都是用土法开采的,经过今年不断地改造和提高,许多矿山的生产面貌已经大大改观。繁昌县矿务局不少矿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高坡滑车绳索化,平地轨道火车化,装车漏斗起重化,凿岩简易机械化。由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矿山的产量大大增加。今年这些中、小型矿山的采矿量,比去年增长了43%以上。土法炼焦生产经过今年不断地巩固提高,产量也比去年增长了四倍半。矿石和焦炭生产的飞跃发展,有力地保证了小高炉生产的正常进行。
今年,安徽各地还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提出的“五定”,即定点、定型、定员、定任务和定供应关系,以及“加强大厂,归并小厂,收缩零点,集中重点”的方针,对许多钢铁厂和矿山进行了调整和安排。全省根据小高炉分布的情况,进一步进行了全面规划,多数地区都成立了钢铁总厂,将原有的一百三十三个钢铁生产单位合并为五十八个单位。矿山、焦厂、耐火材料厂划归钢铁厂领导,或者同钢铁厂建立了固定的供应关系,这就大大改善了原料供应工作。经过这样的调整以后,安徽省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便利了生产的调度和管理,促进了厂矿之间的大协作,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向大高炉看齐
“向大洋高炉看齐”,已经成为安徽省小高炉全体职工的行动口号。其实,对于一些先进的小高炉来说,这已是活生生的现实,他们不但赶上了,有的还超过了。
在马鞍山钢铁公司一排排的中型高炉旁,有一座不大引人注意的小高炉,它就是全国闻名的“红旗二号”炉。它的各项生产指标都赶上了大高炉。今年1至11月份,它的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了二点四六,焦比降低到零点八五一,铁的合格率达到了98.5%,每吨铁的成本是一百四十点五一元。12月份,这座小高炉的生产又登上了新的高峰。12月1日到20日,平均利用系数提高到四点二四二,焦比降低到零点八零五,生铁合格率达到了100%。
能够同大高炉媲美的,岂止一个“红旗二号”炉!在“学红旗二号,赶红旗二号”的口号下,安徽省财贸钢厂的十二号小高炉,12月份以来的利用系数提高到四点二一六,焦比降低到零点七六二,生铁合格率达到100%。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原来生产比较差的地区,小高炉也成批成批地跃上来了。合肥市九十多座小高炉,7月份平均利用系数还只有零点六六三,焦比是一点七四,生铁合格率是86.5%;12月以来,这个市所有小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已经提高到一点八七五,焦比下降到零点九四六,铁的合格率达到96.94%。
过去,有些人认为:“小高炉设备差,没有精确的仪表,储热量小,不可能炼出优质炼钢生铁。”事实已经否定了这一论断。
冶炼这种质量高的生铁,对目前的小高炉来说,的确不是没有困难。但是,中共安徽省委机关钢铁厂的工人,千方百计克服了设备和技术上的困难,突破了硫、矽、磷、锰、碳等技术关,终于把优质炼钢生铁炼成了。
小洋群的威力
“小洋群”——这个大跃进的产物,已经成长壮大起来,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
安徽省小高炉生产的铁,不论是炼钢,还是制造机械设备,质量都很好。今年以来,从清晨到夜晚,每天都有大批的生铁通过火车、轮船源源外运。这些铁有的是调到上海炼钢的,有的是调往各地制造机械设备的。安徽这个年轻的钢铁工业基地,今年不仅做到生铁自给,而且“转入为出”,成为上海炼钢工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地之一了。
如今,在安徽省,你随处都可以看到用小高炉的铁制造的各种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不仅供应本省的需要,有的还支援武钢、包钢等单位。今年,安徽省还用小高炉的铁铺设了二十五条土铁路,有十一条已经通车了。在广大农村的田野里,用小高炉的铁制造的各种新式小型农具,更是难以数计,而质量都是“呱呱叫”的。
“今年红到底,明年开门红”,安徽省的钢铁工人们正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战斗着。新的战表、新的创造、新的成就……有如雨后春笋。
祝所有的小高炉,在新的一年中,齐奏凯歌,同大高炉比翼齐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