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水利工地技术革新“一条龙”
延安专区治山治水高工效运动平衡发展
本报讯 陕西延安专区治山治水高工效运动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延安专区今冬和明年的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任务很大:扩大灌溉面积二十五万亩,水土保持初步治理四千一百平方公里,基本治理九千平方公里,修水平梯田四十万亩。这些工程今冬明春要完成90%。中共延安地委按任务计算了一下,连后勤工算在内,共需三千四百六十五万个工日,而全专区即使把70%的劳力摆上去,大干一百五十天,尚差一千三百多万个工日。地委决定在全区开展一个高工效运动,以加速工程进度。11月中旬,地委在延安县的延惠渠工地召开了高工效施工现场会议以后,一个人人出谋献计、处处大搞革新的高工效运动,立即在全专区形成。
高工效运动开展起来了,地委在检查中发现,由于各个工地只是单项革新,改革了某一工序的工具,而上一工序或下一工序仍保持着手工操作,使上下工序之间不能紧密衔接,使改良工具不能充分发挥效用。针对这一情况,地委又向各地提出水利、水土保持工地的工具改革运动,必须一环套一环,上下工序紧密结合,消灭薄弱环节,组织新的平衡。这样,全专区的高工效运动,便沿着“一条龙”的新方向向纵深发展。像宜川县的淀原渠工地,原来因为地冻土硬,一人一天只能挖一方多到两方土,运土劳力的潜力不能得到更大发挥,以至产生窝工现象;后来,他们采用了大爆破的方法,一次爆破即可炸出上千方土,人力担挑,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大量土方堆积起来,这就需要运土方面改革技术。在工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很快实现了运土车子化。运输力量赶上了,而下一道工序——垫方夯实工作仍是人力木夯,这就妨碍着整个工效的提高。于是,又出现了打夯磙碾化。就这样,工地上的技术革新运动形成了“一条龙”的局面,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获得了相对平衡的进展,使整个工效提高十倍左右。类似情况,在全专区许多工地都已相继出现。
为了进一步开展“一条龙”的高工效运动,专区成立了工具改革技术研究小组,由地委第一书记白志明同志挂帅。这个组的任务是,巡视全专区水利、水土保持工地,及时发现、研究、总结各地技术革新运动中新的成果,并立即全面推广。各县也通过各种方法研究、定型、推广高工效工具的工作。同时,各地对开展高工效运动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也都作了及时适当的解决。像实行工具改革后,各地根据地委指示,立即对劳动组织作了整顿,普遍实行流水作业法,实行“五定”(定任务、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定质量),使劳动组织更加适应高工效运动的发展。
“一条龙”高工效运动,在延安专区已获得显著成果。到12月11日统计,全专区已创造、改制、推广各种先进工具五十多种、七万多件,工效一般提高一倍到五倍。特别是采用大爆破松土以来,工效提高得更快,一般都提高几十倍;最高的宜川淀原渠工地,一次中型爆破,即松土四千三百多方,可节约劳力两千一百五十多个,提高工效一百三十四倍。


第3版()
专栏:

  江西丰城县紫云山水库动力高坝运土卷扬机运土的情形
唐启祥摄(江西水利电力报稿)


第3版()
专栏:

  搞好工地生活 提高劳动效率
顺德全面举办工地生活福利事业
邕宁大王滩工地饭热菜香工棚暖
本报讯 广东番顺县顺德地区各级领导在水利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工地生活福利工作。
目前,顺德地区一千零八十八个食堂,在不浪费粮食和不增加菜金的原则下,已经做到两菜一汤,饭热菜香,食品多样化,工地茶水充足。整个地区的一百五十个水利工地已经办起了托儿所、幼儿园、医疗站、供销站、理发所等,从各方面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要。此外,四十个重点工程和较远的工地,全部搭好了田间工棚和休息所。
在水利建设运动初期,一部分工地食堂由于吃饭的人多,出现了轮班吃饭的现象,浪费了不少时间;有些工地的托儿所、幼儿园没有办起来,妇女早晚带小孩和喂奶,占去了大部分休息时间;一些工地食堂由于领导力量薄弱和工具缺乏,一直办得不好,这就影响了群众的生产情绪。番顺县委发现这些情况以后,立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挂帅,以工地为单位成立生活福利机构,层层有人专责专管民工生活。
县委书记凌伯棠深入到北?公社碧江大队工地访问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解决了许多社员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在不增加粮食和菜金的原则下,每餐做到两菜一汤,早餐糕点多种多样。这个大队还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做出不同的饭菜,群众十分满意,普遍反映比在家里吃得还好。公社党委立即全面推广了碧江大队各级干部亲自动手办好生活福利的经验,召开了现场会议,开展了办好工地生活福利问题的大辩论,批判了一部分干部不关心群众生活的错误思想。不久,全社二百一十七个食堂都经过整顿和提高,所有食堂都配合社员劳动生产时间准时开饭,社员收工后随到随吃。
顺德地区由于工地生活福利工作办得越来越好,社员生产热情越来越高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本报讯 广西邕宁县凤亭河水利工程大王滩工地,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尽各种办法,使民工吃得好,住得舒适,休息充分,个个身体健康,情绪饱满,工效普遍提高,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尽一切办法,搞好民工生活,保证提高工效!”这是大王滩水库工地党委给工地后勤部门提出的口号。今年8月,工地党委就抽调了部分民工,在水库周围开垦了九百一十亩荒地,种上了白菜、萝卜、冬瓜、南瓜;施工前夕,工地党委又组织了一批民工上山砍木、砍竹、割草,修建工棚,并架设干爽温暖的高铺。高铺的做法是:在地上打下木桩,用木料搭成床架,再用树枝或竹枝编成床垫代替床板,然后铺上稻草或茅草,这种高铺既坚牢又舒适。开工以后,工地党委抽调了大批干部和民工,组成一个后勤队伍。从上到下建立一套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管理生活;指挥部和各民工团又组织了生活管理委员会,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为了保证工地蔬菜和肉类自给,全工地已养一百零二头猪,以及一批鸡鸭。蔬菜品种齐全,一人一天可以吃到一斤到一斤半菜。食堂设有保暖箱,工地洗澡房也普遍建起来了。
为了活跃工地生活,指挥部经常放映电影;各民工团还组织了山歌组,举办山歌比赛大会和余业剧团。
“一切为了高工效!”后勤战线各部门的人员在这个口号下,都发挥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想办法、出主意为民工服务。蔬菜组的民工每天半夜就到工地厕所挑粪便了。在各个食堂里,炊事员也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尽各种办法,把菜做得多样化、味道好。
由于生活安排得好,民工们身强体壮,精神愉快,工效大大提高。伶俐团四百多个民工,过去用小泥箕装土还没装满,现在改用大泥箕装土,一车就是三、四百斤,平均每人每日工效由以前的半方提高到一方七或一方八,提高了两倍多。在堵导流沟的紧张战斗中,良庆团民工互相挑战,全团四百多个民工,开始平均每人每日挖土二方八,接着上升到三方一、三方四,突破了工地党委提出的三方大关。(附图片)
  为了保证民工吃上热饭热菜,河南白龟山水库工地建立了流动炊事房
新华社记者 杨丙文 严世昌摄


第3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关心群众生活
12月18日南方日报以“群众的干劲越大,越要关心群众生活”为题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高度关心群众生活,历来就是我们党同群众共命运同呼吸的标志之一。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告诉我们,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并且科学地论证了关心群众生活和完成革命任务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目前群众干劲确实很大,各项工作的进度越来越快,群众的劳动效率越来越高。拿兴修水利来说,去年这个时候,大办水利的队伍只是刚刚进入工地,而现在广东全省已经完成三亿五千万土方,等于今冬明春计划任务的一半,等于1950到1957年完成土方的总和;全省每个民工每天的平均工效,也已经从11月底的一点九方提高到三点七方。无数的事实在证明今年的冬季生产运动来得更猛更踏实,明年的继续跃进的桅杆是越来越看得清楚了。也正是由于这样,我们的各级干部就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关心群众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日常的琐细的事情,因而在工作中只抓生产,不抓生活;也还会有些同志产生了把生产和生活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所以,把安排生活问题突出地提出来,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各地人民公社安排群众生活问题,包括把粮食分配方针贯彻到底问题、办好集体生活福利事业问题和生产中实行劳逸结合问题等等。如果这些工作做得不好,就不利于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会影响到领导和群众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这一部分群众与那一部分群众之间的关系。这种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如果对群众生活问题处理得不好,那就影响到这种相互关系的协调,因而就会不利于群众干劲的发挥,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公社的巩固。在冬季生产运动气势磅礴的时候,安排生活问题是应当提到这一原则高度来看待的。事实也如此。许多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由于通过生活安排工作,正确处理了人与人的关系,对当前生产起到了极为良好的效果。例如,高鹤县长坑水库工地的一些社员,最初看见工地住茅寮、睡禾草、吃不好,打算干几天就走;后来工地领导改善了吃和住的条件,合理安排了作息时间,开展了工地文娱活动,他们便坚决表示工程不完成决不回家,并且成倍地提高了工效。由此可见,安排好群众生活,是最大限度发挥全体公社社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持久不懈地保持最旺盛的干劲的重要措施,因而也就是推动当前生产高潮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关键,绝不是可管可不管的“小事情”。
为了安排好群众生活,必须立即加强党对这个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像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所指示的那样,对于凡是有关群众生活的问题,就“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为了保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指定负责干部专职领导这个工作,组成一条战线,切实加强具体领导。各级党组织必须教育所有的干部,使他们深刻懂得群众干劲越大,就越要关心群众生活的道理,以便使全党人人关心群众生活,保证全省每一个农民都能把日子过得很好,以推动生产高潮持久地向前发展。


第3版()
专栏:

  王快水库没有“冬天”
  本报记者 王炳奎、李玉山
数九隆冬,北风凛冽。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我们访问了河北省六大水库之一——王快水库工地。
人人争上游
汽车转过山湾,就到了终点站——王快水库工区。听人说,这里距水库大坝工程还有十数华里。但机器轰鸣声,扩音器传出的优美音乐声,已隐约可闻。沿着工区马路走去,数十条宽坦的大路上,大小胶轮车,成行列队,满载泥沙,向大坝涌去。运土的车轮,不少写着“摩天车”,
“宇宙车”,“天下第一车”等多种多样的名称。这里正开展着“学标兵、赶标兵、超标兵”竞赛,英雄辈出。搬山大王郭立柱,日运石头七十七方。全库标兵楚贺英,从建库开始来工地后,已拉车三百五十七天,运沙二千二百一十三方,往返行程四万四千二百六十八里,平均每日行程一百二十四里。工地树立各种标兵,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学、赶、超”运动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11月份,全工地超额完成了筑坝开石任务的108%。
远远望去,山谷中一千多米长的水库大坝,像削去峰顶的山岭,横亘在沙河——这条为害数千年的孽龙身上。坝身上层层列列的红绿旗帜,如初春斗艳的桃柳,迎风起舞。登上高达三十四米的坝顶,极目四望,在宽五里、长二十里的工地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队队穿戴着一样服装、一样帽子、围着一色围巾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正在运土上坝。这是永远站在最艰巨岗位上的青年突击队。全工地共有“红姑娘”、“百虎将”、“钢铁姑娘”、“闪电”等多种名称的突击队三百八十二个,共三万三千多人,成为建库工程中的火车头。易县的红姑娘突击队,一色的红绒衣裤,浅绿色围巾,像朵朵盛开的石榴花。她们曾在运距十二华里的道路上,创造了日运土七趟,每趟运土一点五方的奇迹。
一台台吼叫着的动力卷扬牵引机,将一串串的土车,轻轻地带上坝顶。工地负责人说,这种运土上坝工具,在直高二十五米、坡程一百五十米的坝身上,每分钟能把八辆土车带上坝顶,比人力提高效率四十倍,并可节省一半劳力。由于英雄们实干巧干,今冬施工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多,而工效却比去年同期提高50%。
还是用英雄们自己的话描述他们的战斗生活吧:
千军万马劲冲天,
寒风只当电扇搧,
英雄不怕天气冷,
王快水库没冬天!
崖畔新城
工地近旁,依山面水,一条条宽敞大街,这便是民工们的住区。马路上,一排排白色的小房,那么明洁整齐;林立的跃进门,更显出这座“新型小城”的独特风格。百货商店、照像馆、缝纫社、新华书店、医院、理发所等服务行业,以及铁木修配厂等小型工厂,分布在各个角落。下班休息的人们,三三两两,说笑着走进商店,选购自己中意的东西。打扮得整齐漂亮的姑娘们,经常一伙伙走进照像馆,拍上一张合影纪念像。
民工住区的街道上,房洁地净,诗画满墙。无论在街上或院内,很难看到一片纸屑、一根杂草。每座院落的门前,都贴着宽幅对联。高阳县百虎将突击队的门上,写着“百虎将”三个大字。门旁的对联是:“树雄心立大志向沙河开战,超定额破难关征服大自然”。门两边的墙上,写着“百虎将公约”和“青年红旗手六好条件”。迎门影壁上,是光荣榜、比武台和百虎将的计划。走进宿舍,立刻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虽然是简易工棚,但非常舒适宜人。四面墙上,贴着标语、奖状,挂着奖旗和识字牌。炕上的被褥,折叠得整整齐齐。每人都是两套被褥,而且多是崭新的花被。
吃饭时间快到了,食堂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们参观了安国县伍仁桥公社两个民工食堂。一个食堂的炊事员们正在炸油条、做菜汤。墙上的一周饭谱上,写着每天主副食的品种。管理员李绍先说,每周的主食有七种,轮换着吃,并且粗粮细做;副食的花样有四十多种,每餐两个菜,让民工们吃饱吃好。相隔不远的十里香食堂,做的是白面皮白菜馅的包子和小米稀饭,另外还有两个菜。炊事员一定让我们尝尝。品品滋味,饭菜果然适口。工地负责同志说,全工地各个食堂都做到了饭菜多样化,三五天不吃重样饭,每顿饭有稀有干,两菜一汤,每个民工每天能吃到一斤多菜。为了更好地改善民工伙食,食堂还有自养自食的猪羊。仅安国县的工地食堂,就养了三百多头猪,二百多只羊。民工们称赞食堂说:一天三大变,赛过大饭店。
从战斗员到文艺兵
工地上,好热闹,
劳逸结合真正好。
一面筑坝一面唱,
歌声震荡半山腰。
这首民歌,正是王快水库工地的真实写照。整个工地做到了工地有文娱活动,住区有电影、戏剧。无论是白天或深夜,走进工地,可以看到那些轮班休息刚刚放下工具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唱起自编的歌子,演唱几段表扬好人好事的快板或大鼓书。当电灯亮起来以后,在工地住区的各个简易剧场里,又可看到富有生活情趣的精彩节目。据统计,水库工地有较好的业余文工团二十五个,歌咏队一百二十一个。民工们自己创作了“夫妻车”、“关不住的新娘子”、“双喜临门”等剧本三百二十六个;“沙河害”、“说唱楚贺英”等快板和曲艺节目二千五百多个;“沙河大合唱”、“歌唱王快水库”等歌曲六百一十七个;“爬坡舞”等舞蹈四十六个。这些节目,都是从工地生活中选取的题材,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剧种更是多种多样,有梆子、评剧、老调、哈哈腔、歌剧小演唱等。民工们并创作诗歌五万二千多首。
红专学校
走进工地,无论是坝顶上、土区里、大路旁,都能看到一块块的小黑板,上面写着识字课的课文。休息的时候,又会看到年青的姑娘、小伙子和壮年民工们,在看课本,记笔记,也有的凑在一起读着报。“三兰”突击队的三十多名姑娘,现在都认识了七百多字,能看通俗的刊物和报纸了。工地上凡有民工团的公社,都在工地建立了党校、团校和业余文化学校。已有两万二千多名民工在业余初小和高小学习;四千三百多人在业余中学学习;加上扫盲学习的民工,共五万二千多人,占民工总数的87%。
一年来,这个水库工地还培养出大批技术人材。据负责同志说,已培养出汽车司机三百二十八名,拖拉机手二百四十六名,电工一百零四名,风钻手一百三十名,工程技术人员二百五十九名,以及卷扬机手、铁木工等二千五百多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