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武钢三号平炉出钢
二十一天建成——巨型平炉快速施工又创新纪录
石景山钢铁公司全面完成今年基本建设任务
新华社武汉17日电 武钢三号巨型平炉正式建成,15日炼出了第一炉钢。
三号平炉原拟在明年4月建成投入生产,建设者们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经过反右倾、鼓干劲,一再向武钢总党委申请,要求在年内建成出钢。三号平炉的工程量虽然和二号平炉相等,但炉体金属构件安装,机械、电机设备安装,沉渣室和蓄热室砌砖等各项工程的工期,都比二号平炉提前,全部工程的建设工期只用了二十一天,比二号平炉工期缩短九天,又一次创造了快速施工新纪录。
在建设三号平炉的过程中,工人们大胆地革新技术,先后提出五百一十二项革新建议,许多工序已由人工改用机械施工。过去筑炉用砖虽有皮带机运送,但仍需人工把砖一块块传到筑炉工手边。现在,工人们改用小型皮带机把耐火砖直接送到筑炉工人手边,节约了大量劳动力。筑炉工人们还广泛地推行了双手挤浆法,开展了对手赛,功效成倍提高。三号平炉炉体砌砖的劳动力,比二号平炉减少34%,而工期却缩短了三天。检验证明,三号平炉的工程质量良好,安装的构件精密度都超过了设计要求。
新华社讯 石景山钢铁公司已提前全面完成今年的基本建设计划。
到11月26日,这个公司今年的国家投资计划完成了101%;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105%;1月到11月的成本比计划降低16.71%。同时消灭了重大的质量事故,重点工程经过验收,质量达到优等。
今年以来,这个公司除了建成三号高炉、三号焦炉和烧结厂三大工程以外,还完成了水选矿石车间、水渣池等五项保证生铁高产的较大建设项目。这些新工程建成投入生产,为全公司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生铁、焦炭等生产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号高炉自5月23日投入生产到11月底,所产生铁已占公司全年产铁计划的22.13%。三号焦炉从5月份投入生产到11月底生产的焦炭,也已占公司全年焦炭生产计划的25.15%。仅用十二天建成的水选矿石车间投入生产以来,每天可选矿石两千吨左右,经过水选后的矿石含铁量比原来提高了8%。
今年,石景山钢铁公司所属各施工单位大搞群众运动,在施工中继续贯彻执行了集中优势兵力突击重点工程的方针,保证了重点工程的胜利建成。另外,在施工中继续推行投资包干的经验,基本建设的职工认真执行了降低成本的措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第2版()
专栏:

西安电力电容器厂和汉口无线电厂完成年计划
据新华社西安16日电 西安电力电容器厂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克服材料不足的困难,在11月底全面超额完成今年计划。其中,总产值超额19.29%,产品产量超额23.03%,品种计划全部完成,产品质量都达到国家要求,成本比计划降低13.41%,劳动生产率比计划提高19.7%,上缴利润超过计划24.48%。为了适应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个厂今年还试制成功二十六种新产品。
西安电力电容器厂是在1958年7月正式投入生产的,由于坚持大搞群众运动,投入生产不到一年就达到了设计能力。今年1至11月份全厂生产的产品,比原设计的年产量还多16.8%。
西安电力电容器厂全面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是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由于产量不断增加,今年这个工厂的原料材料供应不足。开始时,有些干部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继续跃进产生畏难情绪。党委领导全厂职工,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批判了这种右倾保守思想,提出“开源节流”解决原料材料的号召。全厂职工为此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他们用节约材料、试用代用材料和寻找新的材料来源等办法,生产出又多又好的产品。例如技术员李庆先和工人共同研究,修改了移相电容器的设计,在保证质量和不增加原料材料的情况下,使电容器的容量比原来增加20%。
新华社武汉17日电 汉口无线电厂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实现了高产、优质、多品种、低成本和安全的全面跃进。到本月15日止,全厂年度计划产值已完成111.3%,商品产值完成126%,劳动生产率完成112.8%,成本比计划降低21.34%,利润完成154%;列入国家计划的十五种产品品种及产量,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而且产品质量合乎国家规定标准。在安全生产方面,今年以来全厂没有发生一次较大的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这个厂的党委在领导全厂职工实现今年全面跃进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这一中心环节,始终不渝地以总路线精神来检查生产和工作。今年第一季度,厂党委向全厂职工提出了“万丈高楼从地起,高楼好坏在打基”的口号,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领导职工胜利地完成了季度生产任务。4月份,厂党委发动全厂职工开展了以优质高产低耗安全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竞赛,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实现了向“五一”献礼的保证。6月份,厂党委提出要月月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号召。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发出之后,党委又动员全厂职工鼓足了更大的干劲,从而促进生产月月上升,保证了全年生产任务的提前完成。


第2版()
专栏:

晒盐用机械 盐滩面貌新
汉沽盐场职工制成大批机械和改良工具
天津市长芦汉沽盐场职工制成许多种新工具和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生产设备,为彻底解除晒盐工人的笨重劳动创造了条件。
长芦汉沽盐场在今年生产跃进高潮中,曾经制定了改造盐业生产技术的方案,提出了实现扒、抬、撩、轧池、装卸、驳运、挖沟七项劳动机械化的课题,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截至目前,职工们制成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工具设备的模型、图纸和提出的建议,已有二万五千多件。经过试用、评比、修改,最后评定出十七种机械化工具、五种半机械化工具和十六种改良的手工工具,在场内推广。这些工具都具有用途广、效率高、制造简便、易于推广、解决生产关键问题、减轻劳动强度等特点。像汉沽盐场二分场老工人王士清创造的半机械化双轮活碴器,轻便灵活,拖转自如,比原来活碴工具提高效率四十八倍。
拉大轴是盐工修滩整池的重要工序,三、四个盐工拉着五百斤重的石轴,整天不停地在滩地里压来压去,劳动强度很大。这个场试制成功了压轴机,比人工压轴提高效率十三倍,全场推广后,每年可以节约十万多个工作日。
这些机械化工具设备的诞生,打破了某些人认为盐业生产分散落后,拖泥带水,不能实现机械化的错误论点。


第2版()
专栏:

入库、整理、搬运、出仓齐革新
天水专区保管粮食用机具
甘肃省天水专区粮食战线一千二百多名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截至11月下旬,已创造和仿制各种机具二百七十三种、九百九十多件。
在仓储保管方面,秦安武山、西礼的一些粮站,收付粮食使用过磅机、装包机、输送机,整理粮食使用烘干机、净粮机,检验粮食使用量温计等仪器,搬运粮食使用起重机,提高工效五倍到十倍以上,实现了粮食出入库、整理、搬运一条龙的半机械化。
全区的粮站和粮仓,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过程中,贯彻执行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土洋结合,就地取材,并且做到了以技术革新推动业务,又以业务实践充实技术革新。


第2版()
专栏:

集材不用马套子
穆棱林业局制成四十多种革新工具
黑龙江穆棱林业局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先后创造和推广了四十多种革新工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
这个局过去集运木材,除了一部分由小河流送和汽车运送以外,绝大部分都是靠牛马套子运搬。今年国家计划又比去年提高50.54%。从年初一开始就出现了生产能力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矛盾。为此,局党委决定开展一个声势浩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局就出现了单轨木轮集材器、三角木集材器、轻便自动回空集材车等二十多种集材新工具。新工具集材比重当即达到了70%以上。接着又创造成功了单轨集中器、索道归楞器、无动力自动卸车器、架杆归楞机、木制起重机等二、三十种新工具,使装卸车等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
在十个多月中,这个林业局广大职工就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约两万件,创造新工具六十余种。经过鉴定,有四十四种新工具已经定型推广。全局的生产因此由原来的手工业的季节性作业,过渡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常年生产。现在,这个局集材工序上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比重达到了92%。今年在九个采伐林场的冬运中,除有五个林场因过去营林遗留下一部分木材需用少数马套子拉下来以外,其他四个林场已经全部取消了牛马套子。
这个林业局由于大闹技术革新,早在9月底就超额八千七百多立方米完成了全年四十万立方米的木材生产任务,原木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1.1%,劳动生产率比今年的计划提高了13.1%,生产每立方米木材的综合成本比今年计划降低了一点零三元,比去年降低了四点二五元。


第2版()
专栏:

茶叶加工土机械化 安化茶厂劳力节省
湖南省安化茶厂实现了茶叶加工土机械化。制茶工人由去年的二百六十一人减为现在的七十人。拣茶工由七百一十五人减为二百七十人。并制出“湖红上级茶”、“顶上芙蓉”、“云雾毛尖”等名品。
在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时,制造茶箱的木工首先利用旧木料、废铁件,制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使茶箱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操作,制箱工人由五十多人减少到二十一人。
辅助生产实现机械化以后,全厂立即掀起大搞土机械化高潮。筛制工种的工人,新制和改造十一台机器和二十二条输送带,大大简化了作业程序。拣剔工种的工人,将一层拣梗机改为二至三层,并以输送带纵横连贯组成一个整体。接着干燥、拼堆、装箱三道工序也用传送设备连成了一个系统,这样一来,茶叶加工就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第2版()
专栏:

机械成型速度快
陶瓷容器增产多
山东省淄博北岭窑厂职工最近制成耐酸坛成型机。用这种工具成型,不仅能保证坛坯厚薄均匀,而且比手工操作提高效率一倍。
陶瓷耐酸坛是装硫酸和硝酸的容器。有了耐酸坛成型机,就可以生产更多的耐酸坛,满足各地需要。


第2版()
专栏:

球鞋撕条用机器
效率提高七倍多
制做球鞋沿条,历来都是手工操作。最近,天津大中华橡胶厂工人陈志清等创制了一台“自动撕条机”,一小时能撕四千双以上,效率提高七倍多,质量也有所提高。


第2版()
专栏:

天津卷烟厂职工最近制成包装机,每分钟可包六十条香烟,比人力包装提高效率十倍。 新华社记者 张映华摄


第2版()
专栏:

湘潭电机厂今年怎样实现了全面跃进?
围绕生产关键狠狠革新技术
本报讯 湖南省湘潭电机厂以提前完成生产计划为纲,围绕生产关键,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增产节约运动的蓬勃开展。从1月到11日20日,全厂职工就针对生产关键,提出革新建议二万四千多条,实现了二万零五百条,比去年同期增加两倍,节约工时十八万多小时,节约原材料九百多吨。全厂生产出现了一旬比一旬好、一月比一月强的高产优质低成本的全面跃进。现在,这个厂完成全年计划的情况是:总产值已经提前三十四天超额0.06%完成;交流发电机、电弧炼钢炉等十四种主要产品的产量,已提前二十一天至二百七十天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重点品种都超额完成了计划;全员劳动生产率已提前一个月超额0.13%完成计划;降低成本和上缴利润计划也已提前超额完成。产品质量普遍提高,安全事故大大减少。
这个厂技术革新运动之所以蓬勃开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厂党委总结了去年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经验,明确主攻方向,将革新和当前生产紧密结合,特别是同一定时期的生产关键相结合,突出重点,步步深入,使革新内容更加具体,不断完善。这样,技术革新便推动了生产跃进,而生产又反过来促进了技术革新的开展。如今年初,有五百多台设备订不到货,部分材料没有来源,原有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因而挖掘生产潜力,简化产品结构,制造简易设备,就成了当时技术革新的主要方向。针对这个关键,党委及时提出开展“千台时”高工效运动,通过合理组织劳力和改进工具设备,十七个车间有85%的人达到了千台时,90%达到了高工效,大大地推动了生产。
以提前完成生产计划为纲,各个车间、工段、小组根据任务、设备、技术条件等特点,有的以改变笨重的体力劳动为主,有的以试制新产品为主,有的以解决品种、质量问题为主,有的以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为主,作出规划,并且采用发动群众抢课题的办法,围歼关键。这样,使领导自上而下交计划交关键与自下而上地提关键抢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使问题暴露得更深,也使关键抓得更准,解决得更透,保证了生产任务的提前完成。如机修车间采用以上办法,发现要完成8月份生产计划,共有大小关键三十三个,车间立即发动群众,由八十多名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抢去了这些课题。车间接着就组织这些人组成破关键的革新小组,在一个星期内,就提出革新建议二百二十六件,大小关键迅速突破。如乙炔发生站刷漆设备上的铁丝网,要六个人做一个月才能完成,但是当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小组的工人经过两天的研究,改进工具,使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操作,提高工效十五倍,比要求的一个星期做一个还减少了五天。
这个厂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围攻生产关键中,普遍采取“一人提出,集体研究,专人实现”的方法,效果很大。这样,不但革新建议件件有人研究,个个有结果,使革新的工具更完善,也进一步鼓舞了群众大搞技术革新的热情。牵引车间铣牵引器上的换向钢片,原来是手工夹具夹着一片片的铣,三级铣工符文祥提出制半自动的铣槽机。车间指定工段集体研究后,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便指定六级铣工郭自明、工程技术人员郭克成和他共同研究,不到一月便试制成功了,提高工效四倍。后来小组的工人集体研究后,除了改进原来的自动进刀、自动下料设备外,又增加了自动进料的设备,铣出的钢片不但质量优良,工效又提高了五倍。全厂今年所实现的二万多件技术革新建议,70%都是采用以上办法实现的。


第2版()
专栏:

成都钢铁厂干部比赛种“试验田”
薄弱环节连续突破 钢铁生产持续上升
据新华社成都电 成都钢铁厂领导干部开展种“试验田”对手赛,突破生产薄弱环节,促进钢铁生产持续上升。以“试验田”对手赛开始的10月份同9月份相比,钢增长134.3%,铁增长24.2%,钢材增长55.2%;11月份钢材又比10月份增长了41.6%,铁增长了21.1%,而且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成都钢铁厂领导干部通过“试验田”竞赛,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现在全厂车间以上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分别在炼钢、炼铁、轧钢、炼焦四个车间种“试验田”。他们采取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形式,跟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且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掌握生产规律,取得经验,及时指导全厂生产。
为了突破转炉炉龄短的生产关键,厂党委书记和生产副厂长到炼钢车间,同车间主任、党总支书记分别把守四个工段,每人搞一个试验炉,订出具体指标,互相展开竞赛,及时评比,总结交流经验。他们不仅主持各种生产会议发动工人讨论计划,研究具体措施,还要亲自操作,同工人一道闯关破关,做到了炉炉检查风眼、炉炉总结经验。这样,从领导到群众,从干部到工人,都卷入了竞赛,使全车间风眼吹损由原来一百多毫米下降到二十多毫米,转炉炉龄不仅比原来提高50%以上,而且大大减少了设备事故和生产间隙时间。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全面完成国家计划是力争上游的标志
时近年终岁尾,凯歌四起,好消息一个接连一个:数以千计的工厂、矿山、交通运输单位和建筑工地已经纷纷提前完成了今年的产值计划,还有很多单位已经全面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各项计划指标,争得了继续跃进的上游。现在到年底只有十八天了,在这一刻万金的决战时刻里,每一条战线、每一个行业以至每一家厂矿的职工,只要能够不骄不躁,全面抓紧,一鼓作气,乘胜直前,也一定能够全面地提前完成今年的国家计划,而这也就标志着我们在继续跃进的1959年争得了上游。
为什么全面完成国家计划是力争上游的标志呢?
全面地完成国家计划,就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全面地完成产值、产量、质量、成本、利润和劳动生产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并且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而这些指标和要求,就是多快好省的要求在一个生产或建设单位中的具体化。大家知道,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正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根本要求;因此,一个企业全面地实现了这些指标和要求,就是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具体表现,当然也就是力争上游的标志。不但如此,每个企业的生产计划都和整个国家计划有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项两项指标,也是国家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企业全面完成了生产计划,不仅标志着这个企业争得了上游,而且标志着这个企业对于其他有关企业争得上游起了促进作用,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力争上游作出了贡献。就拿一种产品的产量指标来说吧,南京汽车制造厂今年已经生产了一千辆汽车,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划;这些汽车及时地调拨到工厂、矿山、交通运输部门和基本建设单位,就将有力地促进生产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这些单位计划的完成。如果这家工厂没有完成这项国家计划指标,哪怕只少生产一辆,生产了九百九十九辆汽车,也必然会有一个企业单位少分配到一辆汽车,使生产受到影响。举一反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任何单位的任何一项指标完不成,都将会产生不良后果。这不但直接关系到自己单位争上游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其他单位争上游的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严肃对待每一项计划指标,把全面完成计划当作力争上游的标志,并以此用来考核自己的工作,指导自己的行动。
有人说,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当然很好。可是,既要高产,又要优质,还要低耗、安全生产等等,要求太高了,不容易达到呀。是的,我们全面地完成各项指标比起只完成一项或几项指标说来,要求是要高一些,花的力气是要大一些,所碰到的困难要多一些,必须出大汗才行。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它是力争上游的标志。如果只要多快,不要好省,或者只要好省,不要多快,把要求降低了,不出大汗也可以办到,那还能够算得什么力争上游呢?况且,所谓要求高,也只是和完成一项或几项指标比较着说的,如果拿党的总路线来衡量一下,就不是什么高的要求,而是起码的要求,是完全应该达到的要求。当然,在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过程中,是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的。即使这样,这在具有冲天干劲的工人们面前并不算什么,正像工人们说的:要求高,志气更高,困难大,干劲更大。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是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和汗水的。事实也正是如此。
正当处处争取全面完成今年国家计划的重要时刻,也有一些人认为,今年剩下的时间不长,要想全面完成计划难能办到了。还有的说:反正我们的计划已经提前完成,现在可以松一松劲了。说法不同,实质一样。它们的共同名称,都叫做“定局论”,都是右倾思想的表现。那些认为全面完成计划不可能的看法,只是孤立地看到了时间短的客观因素,而没有看到广大群众冲天干劲的主观因素。没有认识到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总路线的指引下,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是能够征服时间,在今年最后的十多天中,赢得全面跃进的决定性因素。南京化工厂在完成今年的产值计划以后,有些同志就认为,要全面完成计划是不可能的了。他们根据原来的生产水平,坐在办公室里算呆账,算到今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为止,结果算出了一个计划再也不能全面完成的“定局论”。可是,广大群众不是用算盘、而是用勤劳的双手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大破生产关键,使各种产品的日产水平飞跃提高,这样再来一算,却算出了一个新的“定局论”,算出了一个完全能够全面超额完成计划的大局。至于有些同志认为已经全面完成计划、争得了上游、用不着再花力气了的看法,当然也是不对的。应当认识到,上游不是静止不变的,“天外还有天”,上游前面还有上游;既然上游永无止境,争上游的过程也永远不会结束。因此,在此时此地争得上游以后,决不能自满自足起来。不然,在他们自满自足的同时,别的单位就要在全面完成今年计划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成就,并且为明年生产开门红做好了准备工作,这样,就不仅赶上自己,而且要把自己抛在后面。这就告诉我们,所有已经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单位,都丝毫自满松劲不得,应当把已经取得的胜利,作为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的起点,争取在1959年内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既要狠抓当前生产,又要抓紧明年一季度的生产准备工作。随着1960年的日益迫近,这方面的工作也日益显得重要了。各地都要抓紧时机,在年底以前普遍进行一次机械设备检修;根据开源节流的精神,为明年的生产及早组织原材料供应;并迅速做好各项新产品的设计和试制工作。而最要紧的,是要在12月下旬发动群众讨论好明年第一季度的或1月份的生产计划,使各车间、小组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有力措施,从而保证明年生产开门红,月月红,在今年争得上游的基础上,从明年的第一天起,就能够逐日完成国家计划,继续争得上游! (摘自新华日报)


第2版()
专栏:

“金桥”的“保姆”
邢克忠 杨立本
在藏族同胞称之为“幸福的金桥”的青藏公路上,有一些拿着铁锨和十字镐的人们,不论寒冬盛夏,日日夜夜地修饰着路面,保证汽车运输四季畅通。他们,就是人们称赞为“公路保姆”的养路工。
在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沿线,这样的养路工有两千多名。这里介绍的是劳动在拔海四千八百米的风火山上的养路工——共产党员王泽多和他领导的道班的几段故事。
风火山这段路是青藏公路最复杂的路段之一,属于高拔海冰冻层地带,每逢7月到9月,十几公里的路面上层就消溶成稀泥。汽车驶过时连大梁都能陷下去。人们把它叫作“盲肠”。
去年,王泽多领着九个人来养护风火山南坡路段。夏季,公路又泛浆了,汽车常常陷在淤泥里。开始他们按照技术人员的设计,从草滩上移来草坯,敷设在泛浆带;过一个时期,草坯被车轮轧烂,公路仍是一片泥浆。后来,他们在路面先铺石块,再铺泥土。但过不几天,石块被汽车压沉了下去,泥浆又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泛上来。
看着汽车一辆辆艰难地辗转在泥泞里,王泽多觉得那打滑的车轮就好像在自己的心坎上打转一样。他想:“这些汽车满载着茶砖、面粉、布匹、日用品,藏族兄弟眼巴巴地盼望着早点运到。这泛浆的路多急人哪!”
这些日子,王泽多不论睡觉,走路,干活,经常想着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割掉泛浆路这段盲肠?”
一天,他望着河床里的细沙,突然回忆起家乡甘肃省民勤县盖房子时,总要在墙根铺些细沙。泥瓦匠说,这样可以防止地下水和湿气冒上来。想到这,王泽多紧缩的双眉舒展开了。他想:
“把稀泥挖掉,铺上细沙,保护冰冻层,一定也能防止水分上冒,消灭泛浆。”
他把这个想法同大伙儿一说,大家都觉得办法好。养护段的领导,也支持他们试验。
工作开始了。他们把泛浆路面的稀泥一筐筐挖掉,先铺一层碎石,上面再铺半米厚的细沙。山上没有沙,他们就到山下五、六公里远的地方、把细沙一车一车推上山来。他们把铺沙叫做“给冰冻层盖被子”。果真,这床“被子”盖上,就使地面温度同冻层隔离开,不再溶化、冒水了。后来,再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泛浆现象。这个道班因此被评为先进集体,王泽多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整个养护段都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在高原上劳动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冬天,狂风卷着石沙,漫天扑地,吹打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夏天,高山上时而下暴雨,时而下栗子般大的冰雹,有时一天就要下几阵。为了不耽误养路,他们往往要冒着雨雪工作。
过去,这里的养路工们很难吃上一顿新鲜蔬菜。王泽多和他的伙伴们就一面利用工余时间到山里去打黄羊、野驴,一面把草滩上的野菜挪回来种植。后来他们又从家乡要来菜籽,在道班房的旁边种起了白菜。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吃菜的问题,还能分出一部分菜送给邻近的兄弟道班。
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不辞艰苦地辛勤工作?
王泽多兴奋地回答说:“以前我拉骆驼,从西宁到拉萨要走两个多月。当时我想,要能走汽车该多好啊!现在从西宁到拉萨,汽车只要跑几天,你们可知道我多么喜欢这条公路啊!青藏公路,藏族兄弟叫它‘幸福的金桥’,我们就是在给‘金桥’当‘保姆’!工作是比较艰苦一些,但是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再苦些又算得什么!”(附图片)
苗地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