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猪为六畜之首
山东以及很多别的省区,最近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作“以养猪为纲六畜兴旺,农林牧全面跃进”。这个口号既深刻地反映了畜牧业与农业林业的关系,又抓住了猪这个发展畜牧业的重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两句简短的谚语,是我国农民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富裕生活的愿望,也体现了农牧业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我国农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深刻地证明了“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五谷丰登是六畜兴旺的基础;六畜兴旺又促进了五谷丰登。只有农业的大发展,为畜牧业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丰富的饲料,畜牧业才能稳定地高速度地发展。畜牧业发展了,就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多的肥料、动力和资金,这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目前我国的肥料来源,主要是依靠农家肥料,也就是主要依靠猪粪、牛马羊粪以及其他有机肥料。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也主要是依靠牛、马、驴、骡等大家畜。肥料缺乏庄稼长不好;没有役畜又很难完成耕作任务。因此,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畜牧业生产,而以大力发展养猪作为当前一个中心环节,这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古以来,猪位于六畜之末,叫作“马、牛、羊、鸡、犬、豕(即猪)”,这种排法实在很不公平。按照六畜对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来说,应该是“猪、牛、羊、马、鸡、犬”,也就是说把猪提升到六畜之首,才是天公地道。
这当然不是说马牛羊不重要,不需要迅速发展。不是的。马牛羊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仍然很重要,也必须尽一切可能加速发展。但是,由于猪本身具备的特点,应该在六畜中给于特别的重视。首先,猪繁殖得快。只要饲养得法,管理得当,一头母猪两年可生五次猪仔。一窝猪仔一般有十个上下,多的达二、三十个。小猪生下来以后,半年左右又可配种繁殖。一头母猪喂养得好,一年能繁殖四五十头小猪。小猪再生小猪,数量就更加多了。马、牛、羊比较起来就不如猪快。马要长三年才能配种,牛长二年配种,又都是一年产一次,一次产一个。羊至多两年配三次,一般只产一羔,至多产双羔、三羔。因此,在六畜中,就发展的速度来说,猪无疑占有首席。
其次,更重要的是猪能够提供最大量、最经常、质量最高的肥料。猪粪肥是有机化学肥料,它不仅含有作物所迫切需要的多量的氮、磷、钾三要素,而且含有比较丰富的有机物,可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施在地里不仅能供给作物必需的养分,还能培养地力和改良土壤。猪粪含氮素0.60%左右,而且是速效肥,可以直接施到地里,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马粪含氮0.50%左右,牛粪含氮0.30%左右,都比猪粪低,又需经过发酵才能施用。羊粪含氮量虽略高,但腐熟较慢,数量少,收集也不如猪粪容易。这样看来,猪粪不仅比无机化学肥料要优胜十倍,而且也比别的家畜粪肥具有更多优点。因此,说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是一点也不夸大的。平均起来,一头猪一年大约可产四十担左右的猪粪,一担猪粪大约可增产五斤到十斤左右的粮食,四十担粪就可以增产二百斤到四百斤粮食。据分析化验,四十担猪粪中含有可以被作物吸收的纯氮约相当于六十斤硫酸铵的含氮量。按每一斤硫酸铵增产粮食三、五斤计算,一头猪的粪肥也可增产二、三百斤粮食。养猪比办土化肥厂要容易多了,不仅公社和生产队可以大养特养,连生产小队、公共食堂和社员也可以养。只要社社、队队都办起自己的养猪场,只要家家户户都来养猪,我们就可以在全国办起上千万、上万万的小型有机化肥“工厂”,这确是多快好省地解决肥料问题的一个最好的途径。许多地方这样做了,既得肥,又得猪,又增产粮食,效果极好。福建省邵武县红城公社有个大同水稻生产专业队,今年实现了一亩地一头猪以后,施肥量比一般队增加三倍,大量增施猪粪以后,土地发生四大变化:土质由板结变疏松,土色由灰黄变油黑,土壤团粒结构状况大为改善,保水由五天不雨就旱变成十多天不雨不旱。今年这个队水稻平均亩产达一千六百十三斤,比去年增产一倍。每亩田的肥料成本反而由九元三角降到一元八角,并且节约了大量的积肥劳动力。养猪的好处正如群众所说:增猪、增肥、增粮;利国、利社和利己。
猪一方面给农作物供给粮食(肥料),一方面又给人类供给肉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肉食的需要也会日益增多起来。养猪是解决我国肉食问题的主要关键。猪不仅繁殖力强,也生长得很快。一般七八个月,至多十来个月,就能长成一二百斤的大肥猪。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对猪肉的需要来说,迅速发展养猪事业也是十分重要的。大量养猪,还有利于解决油料问题。一头一百五十斤的肥猪所出的油,可以抵上一亩大豆的出油量。三头一百五十斤肥猪出的油,能抵上一亩花生的出油量。
养猪对于发展公社经济、增加社员收入的好处更加明显。现在我们就来简单地算一算这笔账:一头猪从小猪养大,约需八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就可长成百斤以上的大肥猪。在这个时间内,可积猪肥四十担左右,约值四元左右。肉猪卖给国家,按一百五十斤毛重计算,约值五十元左右。喂一头肥猪约需一百斤精饲料和若干粗饲料,共折价约十元左右,买仔猪大约十元一头。饲养所花费的人工大体可以抵猪粪款。因此,养一头猪纯利一般可达三十元左右。一个集体养猪场的饲养员饲养五十头肥猪,一年就可为公社增加一千五百元的收入,这当然是人民公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福建沙县红旗公社火车头大队今年养猪收入达七万多元,占全队总收入的26.9%,按户平均,每户就有二百九十多元。这仅仅是指公社和社员收入。如果就猪创造的社会价值而言,那就更多了。猪有鬃、有皮、有骨、有内脏,是制革工业、毛纺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猪肉、猪皮、猪鬃和肠衣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一吨猪肉可换五吨钢材,十二箱猪鬃可换一部拖拉机,一桶猪肠衣可换十一吨多肥田粉。我国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和机械化,一方面要依靠我们国家自己的工业来装备和支援;另一方面,如果我国养猪事业大大发展起来,生产更多的商品猪出口,就可以更多地换回化学肥料、钢材和拖拉机来,直接支援农业的现代化。
自从党中央和国务院指示全国农村在今年冬天要开展一个养猪高潮以来,各地养猪事业发展得很快。全国猪只的头数10月份比9月份增加5.4%,11月份又比10月份增加9%。据十五个省(市)部分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三个县六十七个人民公社和四千多个生产队实现了一亩地一头猪。实现一人一猪的地区和单位就更多了。全国每户一头猪,我们早就达到而且超过了。现在,我国人民应该树立雄心大志,要进一步争取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每两人一头猪,而后再争取达到一人一头猪甚至更多一点。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自然还须作许多艰苦的工作。各地党委首先要政治挂帅,鼓足干劲,大搞群众运动,将养猪工作提到和粮食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猪肥是农作物的粮食,农作物是牲畜的粮食,农作物和牲畜(特别是猪)又都是人类的粮食。正如民歌所说:“养猪好处真是多,好比一箭射三雕,增积肥料保生产,收入加多肉食多”。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全国广大城乡,除了一些禁猪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外,都应当动员起来,大养特养其猪,向猪要更多的优质肥料,要更多的肉食。农村中要做到社社队队有猪场,家家户户养肥猪。城市中有条件的工厂、机关、学校都应设法养猪,解决本单位的肉食供应。
现在,凡是养猪发展快的地方,在贯彻政策、解决资金、饲料、猪源、饲养管理、养猪的工具改革等方面,都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可以设想,当这些经验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以后,全国的养猪事业定会更快地发展起来,一个更大的养猪高潮定会在全国广大农村人民公社出现。我国人民一定要下最大的决心,鼓足冲天的干劲,在明年一年中集中力量,加速猪的繁殖,使猪的存栏数大大增加。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国大多数人民公社将在若干年内一定能够逐步实现两人一头猪、一人一头猪甚至更多一点,从而使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肥料问题和我国人民的肉食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1版()
专栏:

细心讲清道理 首先树立标兵 深入解决难题
冯德振领导养猪多谋善断
留名府管理区生猪一年增加二十多倍,粮食增产近一倍
本报天津16日电 河北省吴桥县王谦寺公社留名府管理区党总支书记冯德振,在全管理区养猪大发展中,发挥了出色的领导作用。在党总支委员会和他的领导下,一年来,全管理区的生猪由九十六只增加到两千八百二十六只;全区的一万五千亩土地,由于猪肥增多,今年每亩平均施肥四千五百斤;粮食总产量由去年的一百三十五万斤提高到二百五十六万多斤。因为猪多、肥多、粮多,开始改变了管理区的贫困面貌。
留名府管理区自然条件并不错,解放后,生产不断发展,但是还没有彻底挖掉穷根。冯德振深入地研究了当地的情况,发现这是由于肥少、地赖、粮食产量不能迅速提高的缘故。因此,冯德振下定决心发动全区群众大量养猪,改变贫困面貌。首先他选择魁星庄生产队作为发展养猪的重点,在全区全社全县树起了一面养猪红旗。
冯德振用“讲、算、看”的办法,宣传养猪的好处,鼓舞社员养猪的积极性。他经常用十分通俗的譬喻,例如“人不吃盐不行,地不上粪不行”的话,来说明多上粪能多打粮的道理,鼓励群众养猪。光讲道理不行,他还和群众在一起算养猪的细账,算一口猪一年能积多少车粪,一车粪施到地里能多打多少斤粮,养一口肥猪能得多少利。例如为了发动魁星庄生产队大量养猪,冯德振和这个队的会计张继广算了魁星庄生产队的“三笔账”(养猪积肥增产账、增加收入账、改善生活账)。算账以后,鼓起了全队社员养猪的劲头。这个队的生猪由十七只猛增到二百五十七只。由于肥料多,粮食产量由去年的八万斤跃增到十四万九千多斤,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冯德振紧紧地依靠党组织和社员群众,在魁星庄生产队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养猪经验,并且在一年中不断组织其他生产队的社员到现场参观,掀起了全管理区的养猪积肥的高潮。
为了适应大量养猪的新形势,留名府管理区党总支委员会决定大抓集体养猪,因为集体养猪易于解决猪源、饲养、圈棚等问题,易于推动生猪高速度发展,并且决定着重支持穷队大量养猪。冯德振认真执行了党总支的决定,首先帮助辛庄生产队筹建集体养猪场。他具体地领导这个生产队用自力更生的办法在三天内建起了集体猪场,养了一百八十五只猪。在冯德振的推广下,全管理区各生产队学习辛庄队的经验,很快建起了二十四个集体养猪场,养猪二千五百二十六只,占全管理区生猪总数二千八百二十六只的89%。
当时饲料普遍感到缺乏。有人认为只好多喂些粮食。冯德振一面批判这种论调,一面想起猪吃百样草的话,亲自到田野中去寻找野生饲料。结果在大片碱地里发现了生长茂盛的“曲曲菜”,用来喂猪,猪抢着吃。于是一个群众性的给猪打储粗饲料的运动就在全管理区形成了。经过群众们寻找、试验,农副产品、野菜、杂草等,足有七、八十种可以作猪饲料。除了现打现喂外,还储备了足够五个月的饲料。
现在,留名府管理区全体社员,在党总支和冯德振的领导下,继续大量养猪,决定争取1960年使全区生猪发展到一万五千只,实现一亩地一头猪的目标。


第1版()
专栏:

干劲很大 方针正确 集资容易 发展很快
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竖红旗 吴桥县各公社奋起赶先进
全队以猪为首发展六畜生产,大干一年翻了身,今年粮食增产一倍多
全县养猪由十六万增至二十二万多只,养猪场由六百多增至一千多个
新华社天津16日电 河北吴桥县各人民公社、生产队学习王谦寺公社魁星庄生产队鼓足干劲,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解决猪仔、猪圈、猪饲料的经验,使养猪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2月上旬,全县养猪数由学习前的十六万只增加到二十二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只,集体养猪场由六百三十个增加到一千零三十二个,公养猪由五万六千多只增加到八万五千五百只。全县出现了一亩地一头猪的生产队三个,一人一头猪的生产队五十三个,不少穷队开始改变面貌。
魁星庄生产队发展养猪事业中的重要经验是:领导上决心大,社员干劲大,有困难和群众商量,解决了缺乏猪仔、猪圈、猪饲料问题。这个生产队过去“粪少、地赖、粮食产量低”;农业合作化后,虽然生产有所发展,但是粮食产量增长得慢,全村每年仍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粮食要靠国家供应。1958年,这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在总路线、公社化与大跃进鼓舞下,立大志、下决心,以猪为纲,发展六畜生产,大干一年翻了身。现在全队养猪头数已由公社化以前的十七只发展到二百五十七只(其中户养七十七只),每户平均六只多。羊、鸡、大牲畜的数量也有很快的发展。由于畜牧业发展快,积肥多,再加上其他原因,今年粮食产量增长了一倍以上。不但不再缺粮,并且还有余粮,从而改变了历来的贫困面貌。
魁星庄生产队在养猪过程中没有猪仔,就由干部带头,带动群众投资购买了猪仔。没有猪圈,干部又和社员商量,社员们把家里的棍棍棒棒,拆拆拾拾地凑了碎砖三十一车,木头五十多根,几天工夫就搭起了集体养猪场简易圈棚四十多间。猪没有吃的怎么办?干部和社员们商量后,很多社员将猪吃的山药蔓、玉米骨、棉花落等拿出来,凑起一万六千多斤,维持了一冬。以后全村男女老少又人人动手,贮存干菜六万多斤,还把山药蔓、多穗高粱秸等青贮起来做饲料。
吴桥县原来养猪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有一百二十多个穷队(占全县总队数的12%)因为碱地多、粮食产量低等,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自己队的条件不足,对发展养猪有畏难情绪。自从魁星庄这个穷队的养猪红旗高高树起以后,给穷队迅速改变面貌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县委紧紧抓住这面红旗,先后组织了三千多人次到魁星庄参观学习,使这些穷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辛庄公社田小麻生产队原先有猪源难、资金难、饲料少、没猪圈的“四难”论调。支部书记沈重让参观了魁星庄回来后对社员们说:“咱们这难不算难,魁星庄的条件不如咱,人家能干,咱为什么不能干!”许多队都认为:魁星庄为穷队刨穷根树立了榜样,创出了一条由穷变富的康庄大道。
各穷队认真学习了魁星庄队的经验后,大办集体养猪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来解决资金、物料不足的困难。王瞳公社经过发动群众“两献”(献策、献计)、“三投”(投砖、投料、投资金),烧砖十八万块,群众献砖三万四千多块,三千七百八十四户社员投资四万一千八百五十六元,建场进度很快。全社现在已建成了六十六个养猪场,养猪一万零三百八十四头。为了解决今后发展养猪的仔源问题,各生产队学习了魁星庄自繁自养的经验,大力选留母猪和种猪。目前,全县已经选留出母猪七万五千七百一十八头,公种一千二百二十五头。全县有的三万五千多头适龄母猪,95%达到了全配满怀。(附图片)
河北新乐安香公社西安香生产队放牧的猪群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


第1版()
专栏:

依靠公社抗御旱、虫、涝、雹、冻五害
山东人民灾年苦战得甘果
全省受灾面积七千多万亩,有三千多万亩减产,一百万亩失收,但全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仍然超过去年
新华社济南16日电 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山东省人民今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无比英雄气概,战胜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农业大丰收。全省遭受各种灾害的面积虽然有七千七百多万亩,其中有三千四百多万亩因灾减产两成多,有一百万亩因灾失收。但是,全省粮食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仍然比大跃进的1958年有很大增长。
山东省今年入春以来,相继遭受了旱、虫、涝、雹、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从6月中旬到8月上旬,先后有聊城、菏泽、济宁、淄博、临沂等地区的七十四个县市发生干旱现象,受旱面积达七千三百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济宁、聊城、菏泽地区部分县的旱象,持续一百多天。据历史资料记载,今年全省受旱时间之长是三十年来所未有的。同时,今年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情况也是严重的,许多地区都发生了蝗虫、玉米螟和造桥虫等病虫害;从4月到10月,汶上、肥城、齐河、苍山、莒南、掖县、蓬莱、寿光等五十三个县市还发生了十六次雹灾,面积达二百九十多万亩。另外,还有一百多万亩农田受到了涝灾和冻害。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英雄的山东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战胜了各种灾害,使灾年变成丰收年。当旱象刚露头的时候,中共山东省委就立即发出紧急指示,召开各种会议,号召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动员起来战胜干旱。各级党委都成立了防旱、抗旱指挥部,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领导抗旱斗争。当旱象延续和扩大后,省委不断向人民指出了“大战旱魔,巧夺丰收”的有利条件,坚定了全省人民战胜干旱的信心。同时,从省委书记到地委、县委、公社党委书记,都亲临抗旱前线加强领导。在这一期间,全省有数十万名干部到田间安营扎寨,和群众一道抗旱,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在抗旱中,广大干部和群众用完了河、塘、水库的蓄水以后,就翻山越岭找水源,挖山泉,拦河截流,引水上山,并用人工挑水、牲口驮水的办法来浇地。经过这一时期的抗旱斗争,使全省三千多万亩早秋作物得到了丰收。8月上旬以后,虽然旱情更加严重,但全省人民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旱运动新高潮,对受旱作物普遍加肥浇水、中耕培土和锄草灭虫。在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中,各县和人民公社都实行了专业队和群众突击相结合,化学农药和土农药相结合的方法,并且队队联防、社社联防、县县联防,协同作战,及时扑灭了各种虫害。
各地人民公社在抗击自然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鲁西平原的寿张县各人民公社,在抗旱斗争期间组织了二十三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开挖和整修渠道一万一千多条,扩大浇地面积八十万亩,战胜了持续一百多天的干旱,使全县粮食作物的平均亩产量比去年增长了40%。成武县陈集公社,在1942年大旱灾中,有五十五个村庄饿死了九百七十人,还有八千多人逃荒到外地乞食。今年这个地区的干旱虽然比1942年严重得多,但是人民群众依靠公社的力量,降服了“旱魔”,把旱田改成水田,使全社两万多亩早熟作物取得大丰收。其中,谷子比去年增产一倍,高粱和玉米增产二成到三成多。
在抗旱中,各地工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部门,积极生产和调拨了大量物资支援农村。各地干部、工人、学校师生、解放军官兵和城市居民,也热烈帮助人民公社抢浇抢灌。在抗旱最紧张的时期,全省每天支援抗旱的干部、工人、学生、解放军官兵和城市居民达数十万人。全省还组织了八万多名县、社铁匠木工带着工具下田,巡回检修工具,有力地支援了抗旱斗争。
全省人民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不仅使歉年变丰年,还修建了七万四千多条渠道,六十多座塘坝和蓄水池,二十三万多眼水井,以及大批的其他引水工程,共扩大灌溉面积三百五十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二百五十多万亩。县、社工业生产了一千多台排灌机械、三万五千多部水车,以及简易提水工具十三万多件。这些水利工程和排灌机械不但在抗旱中发挥了重大威力,对改善今后农田灌溉也有很大作用。现在,全省人民在取得抗灾丰收以后,又积极展开了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冬季生产活动。


第1版()
专栏:

武汉锅炉厂和吉林热电站
建设和生产都提前报喜
新华社武汉16日电 新建的武汉锅炉厂基本建设、生产双双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基本建设计划提前五十五天完成,国家要求年底前建成的第一期工程早在今年9月份就已全面建成并投入生产。锅炉产品的产量(按蒸发量计算)计划提前一个月超额2.2%完成,除国家计划的三十五吨、六十五吨两种锅炉外,还增产了一种一百二十吨的锅炉;全年上缴利润计划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101.5%;最近又提前二十一天超额完成了总产值计划、商品产值计划、劳动生产率计划和完成了产品总成本计划;产品质量达到要求;全年无重大工伤事故。
武汉锅炉厂是1956年开始建设的现代化电站锅炉制造厂。今年以来,职工在加快基本建设速度的同时,加强了产品的试制和生产工作,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开始制造锅炉。8、9月份以后,职工们响应党的号召,迅速掀起增产节约运动高潮,大搞技术革新。两个月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就相当于今年上半年的80%,而且实现了许多重大的革新项目。如老工人王彦昌提出的减少汽包封头下料余量的建议实现后,就节约了大量贵重钢材。由于改进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工人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工作量。全厂的生产水平也节节上升,以8月份完成的总产值为一百,9月份就猛升到三百九十,10月份又上升为四百二十,11月份继续上升为四百七十五。
新华社长春16日电 吉林热电站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建设计划。今年计划安装的高温高压发电机组和变电配电、供水等附属工程,都已在11月底全部完成,并交付生产部门使用,经过运行试验,证明质量良好。与此同时,工程成本比计划降低20%,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计划100.9%。今年以来,全厂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今年,吉林热电站的装机容量比1955年至1958年四年的总和还多。为了完成这个繁重的任务,担负建设工程的吉林发电安装公司职工,广泛采用立体交叉作业和平行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并在土建与安装之间、各工种之间、职能科室与现场施工之间密切协作,促进了工程进展速度不断加快。今年7月份安装的一台机组只用了三十三天,比去年安装同类型机组缩短工期四十天;9月份安装的另一台同类型机组工期又缩短了三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