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祖国是海外华侨的靠山
广东举行大会欢迎新近回国的印度尼西亚华侨
新华社广州15日电 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14日举行大会,欢迎新近回到广州的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吴风在会上对遭受迫害的印度尼西亚华侨表示深切的关怀和慰问,他还表示热烈欢迎那些受到迫害而流离失所、无法谋生或者不愿继续留居在印度尼西亚的侨胞回到祖国来参加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吴风说,广东各个侨乡的人民公社和华侨农场以及其他有关的生产建设部门、广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和其他各级学校,都在准备欢迎返回祖国的华侨和华侨学生。
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声在大会上向新近归国的华侨介绍了最近半年来接待和安置归侨的情况。
他说,最近半年来回到广东的归国华侨有四千八百多人,安置到华侨农场和工矿交通部门的有二千六百多人,安置到原籍参加生产建设的有一千多人,安置就学的华侨职工子弟有八百多人,最近回国的二百多人不久也可得到妥善安置。这充分说明祖国是华侨的靠山,华侨再也不是“海外孤儿”了。
新从印度尼西亚归来的华侨也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在讲话中表达了对祖国的衷心感激,表示热烈支持我国政府提出的全面解决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的三点建议,并且揭露了印度尼西亚的疯狂的排华活动。从西爪哇、万隆归来的梁华新说,西爪哇地区的排华活动是最残暴的,即使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附近也不例外。在芝槟榔地方有三十多户华侨,11月的一天,突然开来十多部军用卡车,军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包围了华侨小商贩的房屋,迫令迁走。这个地区在迫害华侨时多次发生了殴打、开枪射击、伤人流血事件,不但激起了广大华侨的极大愤慨,也引起了当地人民的不安和不满。
一位来自锡江的华侨说,印度尼西亚排华是帝国主义阴谋策动的,印度尼西亚一些有影响的势力以敌为友,以友为敌。千百年来,华侨和当地人民一起,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文化的发展尽力作出了贡献。现在竟然受到极其粗暴的迫害,我们不能不表示愤慨。印度尼西亚政府应该立即制止排华活动!
西加里曼丹归侨林秀汉说,我国政府提出了全面解决存在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间的华侨问题的三点建议,是公平合理的。她要求印度尼西亚政府对于那些被迫得流离失所、无法谋生或者不愿意继续居留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尊重他们的志愿,允许他们变卖自己的产业并带回所得的资金,分期分批遣送他们回国。


第4版()
专栏:

华侨的正当权益不容损害
归侨侨眷支持陈外长建议抗议印度尼西亚反华活动
新华社15日讯 陈毅外交部长就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写给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的信件公布以后,全国许多城市的归国华侨、华侨眷属和归国华侨学生纷纷举行集会。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同当地人民存在着亲密友谊,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疯狂的反华排华活动表示严重抗议,对陈毅外交部长所提出的三点建议表示坚决支持。他们还指出当地华侨经济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印度尼西亚一部分敌视我国和印度尼西亚友谊的有势力分子,诬蔑华侨经济是“殖民主义经济残余”是别有用心的。各地的归侨和侨眷热切盼望那些受到迫害和不愿继续留居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返回祖国,参加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上海市归侨举行的集会上,上海市侨联主任、印度尼西亚归侨黄钦书说,印度尼西亚华侨对发展当地经济,无论过去、现在,都起着有益的作用。广大华侨在过去抗击荷兰和日本帝国主义对印度尼西亚的侵略、支援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斗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现在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敌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友好的势力竟打起“民族化”的幌子,对华侨进行无理的排斥和蛮横的迫害,这种行为使人不能不感到愤慨。南洋烟草公司总经理、美国归侨简日林指出,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应当受到尊重。那些流离失所或不愿继续在印度尼西亚居留的华侨,印度尼西亚政府应当根据他们回国的志愿,分期分批遣送他们回国,并保证他们在回国途中的安全,在上海各大中学校学习的归国华侨学生连日来也纷纷集会,坚决拥护陈毅外交部长的三点建议。
天津市的归侨连日都举行了集会。天津卫津化工厂干部、印度尼西亚归侨郭光振愤怒地揭露了印度尼西亚最近迫害华侨的事实。他说,在最近排华的逆流中,东爪哇玛琅当局用暴力强迫他的一家离开自己的住宅,把家具和他父亲的做鞋工具扔出门外。现在,全家只好散居在朋友家里,年幼的弟妹因离开父母,整日啼哭。郭光振说,印度尼西亚要发展国民经济,应该向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斗争,而不应当向华侨小商贩开刀。天津医科大学助教、印度尼西亚归侨伍敬民三代都居住在苏门答腊的棉兰市。他说,在棉兰市和棉兰附近的小市镇,华侨开办的商店绝大多数是夫妻或兄弟合营的家庭商店,资金微薄,经营小百货或饮食业,有的华侨小商贩串街走巷经营日用品,对活跃当地商品交流起了很大作用。这与“殖民主义经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事实上,妨碍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
山西省和太原市侨联近日举行了扩大会议,曾在印度尼西亚侨居了十八年的太原市侨联副主任叶应塘说:我国人民同印度尼西亚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曾经在道义上和经济上给予印度尼西亚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坚决反对印度尼西亚一部分有影响的势力最近掀起的破坏两国人民友谊的大规模的反华排华活动。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主席司徒赞的儿子司徒达生,在会上谴责雅加达战时掌权者无故扣押他的父亲、侵犯华侨正当权利的行为。他说:“今年9月我父亲从雅加达回国观光,先回到家乡广东省开平县看了我的祖母,以后我又陪他到北京、青岛等地观光。11月16日,我父亲回到雅加达以后,就被当地战时掌权者扣留了。我父亲犯了什么罪?难道他热爱祖国就违犯了印度尼西亚的法令吗?”他要求印度尼西亚当局立即释放他的父亲,立即停止一切反华排华活动。
政协浙江省委常务委员、乐清县副县长、曾在印度尼西亚居住二十七年之久的归侨倪玉柳,14日向新华社记者说,印度尼西亚人民在过去的长时期中和中国人民一样,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华侨一贯支持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甚至有不少华侨在参加反法西斯统治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现在印度尼西亚一部分有势力的分子竟逼使大批华侨丧失生计,流离失所,这真使我感到非常愤慨。”他说:“我希望印度尼西亚政府珍惜两国人民的友谊,立即停止排华,和我国政府通过谈判处理华侨问题。”
在西安市归侨举行的集会上,西安市侨联主席陈明代表西安市五百多名归国华侨,强烈谴责印度尼西亚少数反动分子制造的排华反华活动。他说,目前印度尼西亚大规模的排华反华活动,完全是印度尼西亚一部分反动分子在美帝国主义的策划和煽动下搞起来的。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极其不利于两国的友谊,也违反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利益。西安交通大学何祥瑞、西安冶金学院高炎暖等人,都是不久以前从印度尼西亚回国的。他们在发言中揭露了印度尼西亚迫害华侨的许多事实。
在沈阳归国华侨举行的集会上,印度尼西亚归侨、沈阳冶炼厂技术员杨南生说,华侨和印度尼西亚人民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感情,中国人民一贯同情和支持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反帝斗争。损害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是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而不是华侨小商贩。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必须受到尊重。
武汉市各机关、厂矿和学校的归侨和归国华侨学生也举行了集会。湖北省侨联委员黄志宏说:“印度尼西亚华侨的艰辛劳动,对印度尼西亚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今天印度尼西亚竟粗暴地歧视和迫害华侨,这是违背正义和公理的。”湖北大学归侨学生代表王文儒说:“印度尼西亚西爪哇一带在强迫华侨迁居中,竟出动军队并鸣枪射击,造成流血事件,甚至无理限制我外交人员的正当活动。这使我们归国华侨学生感到非常愤慨,我们坚决支持陈毅外长的抗议和三点建议。”武汉市侨联主席侯?新代表全市归侨热烈欢迎流离失所或不愿在印度尼西亚居住的华侨,回到祖国来参加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旅大、南昌、杭州、南京、济南、哈尔滨、长沙、邯郸等地的归国华侨和侨眷,也在近日举行了集会,坚决拥护陈毅外交部长关于全面解决华侨问题的建议,并强烈谴责印度尼西亚一部分有影响的势力所掀起的大规模反华排华活动。(附图片)
天津师范大学归国华侨学生集会,坚决拥护陈毅外长的建议,抗议印度尼西亚反华排华活动。这是归国华侨学生李江岸在发言
新华社记者 张映华摄


第4版()
专栏:

必须维护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深厚友谊
中国印度尼西亚友好协会副会长 胡愈之
在中国有不少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朋友,在印度尼西亚也有不少中国人民的朋友。我想,这两个国家的朋友,对于近来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排华反华活动,都会有同样的心情:一方面十分担心,另一方面又气忿得胀破肚子。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多少年来和好无间的朋友,现在就当作仇人看待了。昨天还称兄道弟,握手干杯,今天就拿着枪口对准你!
我在苏门答腊住过三年半,都是在那些小城市和偏僻的乡村里。那里到处有华侨经营的小商店、作坊和农产品加工厂。这些中国人和印度尼西亚的劳动人民,多少年来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除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有些不同以外,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什么隔阂。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印度尼西亚的那些悲惨日子里,印度尼西亚的国民经济和资源财富被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霸占着,印度尼西亚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华侨小商小贩冒着危险,担任物资流通的工作,一方面为维持华侨自身的生存,另一方面也帮助当地印度尼西亚人民解决生活的困难。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感觉到我们两国人民,长期以来,共同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特别是华侨与当地人民共同流血流汗,维持生存,并且为争取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独立而并肩作战。因此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有深厚基础的,是谁也不能破坏的。中国人和印度尼西亚人是患难朋友,我想,凡是在城市和农村里的每一个普通的印度尼西亚人民,都承认这一事实。
现在,印度尼西亚国内的一小部分敌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友谊的反动派,大叫大喊,要把几百年来就和印度尼西亚人民和好相交的华侨小商贩,一起撵走,甚至用枪刺对着他们,把他们大批地关进牢房里,弄得他们流离失所,走投无路。据印度尼西亚的那些反动报纸的评论说,这种蛮干的作法,是为实行“民族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真是海外奇谈了!难道向印度尼西亚实行政治经济侵略残酷剥削的,不是美国和荷兰帝国主义,而是手无寸铁、从事小本经营的华侨小商贩吗?
作为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忠诚的朋友,对于那些热衷于排华反华的印度尼西亚人士,我要大喝一声:“朋友,你错了,你受了魔鬼的欺骗了。”不应当忘记,不久以前,我们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者,曾经千方百计,鼓动并且支援印度尼西亚国内的叛徒,甚至用美国的空军驾驶员和美国飞机,帮助印度尼西亚的叛军,企图颠覆印度尼西亚政府,要把印度尼西亚变为美国殖民地。这个计划失败了,阴谋暴露了,美国的空军驾驶员也被你们捉到了。现在美帝国主义用更毒辣的方法,伪装和平友好,进行恶毒的挑拨。这是很明白的,敌人希望我们两国闹翻了他们就可以混水摸鱼,把印度尼西亚重新拉进殖民地的泥坑里。这是贼在喊捉贼啊!印度尼西亚的朋友们!必须弄明白,真的贼在哪里。
作为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忠诚的朋友,我很气忿,我也很担心。担心的不是几十万华侨小商贩的命运。这些华侨无端受了迫害,是值得同情的,但是问题总是有一天要解决的,我们的政府已经准备让那些愿意并且可能回国的华侨,都撤回来参加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也并不担心由于印度尼西亚排华反华使我们的国家威信遭受损失。正义在我们这一边,是非总有一天会明白的。我唯一担心的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们两国都是东亚的大国,我们两国都正在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我们两国的独立富强繁荣,我们之间必须更紧密地合作。我们之间的友谊是十分珍贵的。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中国人和印度尼西亚人,都应该珍惜这种宝贵的友谊。
不能认为这只是有关数十万华侨小商贩的问题。这是有关我们两国人民的未来命运的问题,有关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问题。我们两国的朋友们,都应当努力工作,揭穿帝国主义的挑拨阴谋,停止一切恶意的造谣诬蔑,按照我们陈毅外长给印度尼西亚苏班德里约外长的信中所提出的公平合理的原则和方针,处理两国之间关于华侨问题的争执,维护并且更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传统友谊。今天,重要的是维护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记得大约两个月以前,在一次友好的宴会上,一位印度尼西亚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说:“华侨问题是目前浮现在天空的一朵乌云。阴暗不久就会过去,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友谊将是永久的。”我希望这位印度尼西亚朋友的话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两国的朋友还必须努力,首先是分清敌友,明辨是非,这样才能使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拨云雾而见青天。


第4版()
专栏:

民主朝鲜报发表评论说
中国的建议是最公正的
新华社平壤15日电 “民主朝鲜报”今天发表评论说: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在他写给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的信中所提出的建议,是解决目前存在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华侨问题的最公正和合理的方案。它清楚地表明中国政府为了维护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全盘解决华侨问题所作的诚挚的努力。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贯执行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又一个具体表现。
评论表示希望印度尼西亚政府接受这一建议,并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它说:这将不仅对维护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巩固亚洲和世界和平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评论指出,在中国政府屡次提请印度尼西亚政府加以注意之后,反华叫嚣和排华活动不仅没有被制止,反而继续扩大。评论对这一事实表示遗憾。
评论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者为了追求早已破产的“冷战”,为了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和在亚洲恢复崩溃了的殖民统治制度,正在策划着恶毒的阴谋。评论指出,因此,应该在中国政府的建议的基础上,早日圆满地解决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的问题。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动态

把技术革新推向新高潮
当前报纸宣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反映运动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提出问题加以解决,推动运动不断向前发展。在这方面,天津日报提供了一些较好的经验。
一个多月来,天津日报除了比较突出地报道和推广全国“群英会”上介绍的先进经验之外,还通过一系列的评论和新闻,围绕着以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来讲清任务,交代方针,分析思想,推广经验。从11月8日到现在,已经发表七篇社论,论述了技术革新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就是:把苦干、实干和巧干结合起来,大搞以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必要性;自力更生、洋土并举地大闹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才能作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必须以反右倾为纲,只有思想不断革命,技术才能不断革新;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是广大工人群众的心愿和要求,也关涉到工厂企业每个工人的劳动,因此必须大搞群众运动;群众的技术革新建议是生产技术上的新事物,必须全力支持和抓紧实现这些革新建议;开展技术革新就要边规划、边行动,根据“远近结合”精神,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在基本建设战线上,技术革新要向施工机械化和工厂化迈进。
值得提到的是,天津日报在发表上述七篇社论的时候,六次都同时发表有关这一问题的典型报道材料,使议论和事实有力地配合,来加强宣传效果。例如,11月8日的报纸,发表了论述技术革新必要性的社论和纺织机械厂8月份以来生产逐月猛升的报道。消息中说明,这个厂今年1至7月份只完成了全年计划的32%。但自8月份起,反右倾、鼓干劲,开展了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生产面貌迅速改变,8、9、10三个月完成了全年计划的40%,而且是一月比一月完成的好;明年不添人和设备,生产可以再翻一番。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社论中的论点:既要增产不增人,又要劳逸结合,就只有把苦干、实干和巧干结合起来,大搞以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速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报纸在发表上述一系列社论、报道的同时,还结合技术革新中一些具体问题,及时发表短评;或者在其他生产问题和职工技术教育问题的评论和报道中,讲到这些工作和技术革新的关系。这样,就能够补充上述社论和典型报道之不足,使大小评论和报道互相配合。
天津日报报道技术革新的时候,注意了体现简易为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且用事实说明,这样才能更快地达到消灭笨重劳动和节省劳动力的目标。第五工具厂的报道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个工厂的工人在大搞技术革新中,提出了一个豪迈的口号:“厂小设备差,人少志气大,用小鎯头土办法,做成电锤机械化”。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就有60%的锻造实现了机械化,有六十多名锻工“放下大锤操电锤,干活不累效力高”。报纸还连续地登出了这一方面的报道,例如:制鞋厂用洋土结合的办法搞技术革新,使一半工人从小布凳上站起来,到机器上干活去;交河县第一钢铁厂自力更生,用土办法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武清县在占用大量劳力畜力的粮食加工业中搞革新,实现了磨面机械化;铝品厂包装部搬运改用传送带,天钢一厂工人放下扁担使搬运走向机械化,等等。在报道铝品厂和天钢一厂革新运输工作的消息的时候,报纸还在短评中指出:目前许多单位靠背、抬、扛、拉进行运输工作,占用人力很多,在搬运工种大搞技术革新的潜力很大。而且制造搬运装卸机械的门径较多,容易搞“土”的,因此就要由土到洋,逐步上楼。
天津日报还注意反映各行各业开展技术革新的情况,和各种职工革新技术的事例,来说明技术革新的群众性,吸引人们到运动中来。从革新的范围来说,既报道了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交通等重轻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的,又报道了财贸部门、街道工业、公共食堂等生产供应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技术革新;既报道了城市中的,又报道了市郊农村各县水利建设、粮食加工、养猪养鸡中的技术革新。而且,既有老工人和青年工人,又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既有企业职工,又有街道妇女。在这些报道里,可以看到各个角落和各种岗位上的人们,都在大搞技术革新。
天津日报在这一报道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来反映具有广泛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例如,配合一些新闻,发表“别了,大锤!”的人物小通讯,和老工人写的赞扬技术革新的短文。在副刊上,登出了描写工人干劲的特写“我们的革新站”。一个新工人写信给编辑部,说他技术水平低,哪能谈到革新;报纸就在“信箱”栏里,公开解答了“工龄短的工人也能搞革新”的道理。


第4版()
专栏:

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
接见蒙教育工作者代表团
新华社15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今天上午接见了以蒙古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一副部长赫尔洛为首的蒙古教育工作者代表团。
接见时,在座的有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等。


第4版()
专栏:

查清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
中苏科学家结束野外综合考察积累丰富资料
新华社14日讯 中苏合作的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的野外工作已经结束。现在中苏两国科学院考察队正在开始共同编写考察工作的总结报告,作为两国政府考虑开发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的科学依据。
这项考察工作是1956年8月开始的。根据两国协定,由中苏两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协作,各自组成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在本国境内黑龙江流域进行调查,并且互聘专家为顾问;在两国边境地段,组织联合小队共同进行工作。
在过去的四年中,由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约三十个单位组成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在党的领导、当地人民热烈支持及苏联兄弟般的帮助下,在黑龙江流域进行了水利水能、地质、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及经济等五方面的科学考察。考察工作有很多是在荒无人烟、过去从未进行过科学研究的地区进行的。考察队人员爬山涉水,踏遍了流域各区,初步摸清了本流域的自然、经济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在水能方面,他们查明了黑龙江的水力资源及适于修建水电站的坝址,并且提出了初步的梯级开发方案。目前,中苏两国勘测设计部门正在共同编写开发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上游水力资源的技术经济报告。已经明确,黑龙江的水力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建立若干个巨型水电站。在地质方面,他们基本上查明了黑龙江流域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情况和成矿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矿产普查勘探工作指出了方向。
在自然条件方面,他们研究了黑龙江流域的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及新的粮食基地的建立问题,同时研究了流域内的森林资源,提出了采伐和更新的方法。在交通运输方面,研究了黑龙江流域水陆、江海联运的运输网,并从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出发作了远景规划。此外,还研究了松辽运河开发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在经济方面,综合研究了黑龙江流域的国民经济现状、自然资源,论证了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电力、燃料、化学和森林等工业的远景发展和生产布局的科学假设方案。


第4版()
专栏:

蒙造型艺术展览会在京开幕
新华社15日讯 蒙古人民共和国造型艺术展览会,今天上午在北京故宫传心殿开幕。
展览会上展出的油画、水粉画、宣传画、版画和各种雕塑等一百多件艺术作品,显示了蒙古人民在现代造型艺术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生动地反映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迷人的草原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生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叶浅予在参观了展览会以后,热烈赞扬蒙古艺术家在运用民族的艺术形式表现社会主义的新内容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展览会是由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今天出席展览会开幕式和观看展览的,还有对外文委副主任罗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作人,中蒙友好协会秘书长张悟真,以及中国美术界人士和外国驻华使节、文化官员等共五百多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丹格苏伦和蒙古功勋艺术家雅达姆苏伦,陪同大家参观并作介绍。有些美术学校的学生在参观中带着画本当场临摹展出的优秀绘画。
展览会预定1960年1月2日在北京展出结束。


第4版()
专栏:

波兰部长会议小型工业委员会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15日讯 以波兰部长会议小型工业委员会副主席米·霍夫曼为首的波兰部长会议小型工业委员会代表团一行五人,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离开北京回国。到机场欢送的有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新元等多人。波兰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傅拉托也到机场欢送。


第4版()
专栏:

澳大利亚巴顿夫妇离广州回国
新华社广州14日电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邀请前来我国参观访问的澳大利亚和平委员会执行委员、前任澳大利亚妇联全国委员会主席玛尔维娜·莉莉安·巴顿夫人和她的丈夫罗伯特·约翰·巴顿,结束了在我国的参观访问,13日离广州经香港回国。
巴顿夫妇是11月17日自莫斯科乘车到达北京的。他们在我国期间曾在北京、郑州、武汉、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


第4版()
专栏:

中国红十字会捐款救济摩洛哥人
新华社14日讯 中国红十字会今天汇人民币一万五千元给摩洛哥红新月会,救济因食油中毒瘫痪的摩洛哥人民,并且打电报给摩洛哥红新月会,对受害者表示深切同情。
最近由于驻摩洛哥努瓦塞基地的美国空军当局把机器油卖给经营食油的商人,而商人又把它掺进橄榄油出售,以致有一万名摩洛哥人食后中毒瘫痪。


第4版()
专栏:

热爱每个学生 教好每个学生
漆士芳教学努力学生平均成绩达九十五分
新华社15日讯 北京市第四中学数学教师漆士芳所教的学生在今年全市和去年西城区举行的中学一年级数学统一考试中,平均成绩达到九十五分。
漆士芳从1957年秋季担任教学工作以来,所教的学生的成绩一直很好。她在教学上的主要经验是:热爱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个学生。
她担任一年级三个班一百五十个学生的数学课。每逢新学期开始,她就把新生名单记熟,上课时对照座位表认人,通过班主任摸清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操行情况,以后又利用教学空隙接近了解学生。学生的作业,她每本都自己收,并且当天批改。这样,两周以内她就认识了每个学生。一两个月以后,她就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家庭情况。
在热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漆士芳采取了各种办法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饶敬福很用功,可是成绩不好。原来他在小学毕业后耽搁了一年才考上中学。在这一年中,小学数学教材经过改革补充的一些新知识他没有学过。她立即抽出时间帮助这个学生在课外补习了这部分知识,使他很快跟上了班。学生宋心鲁是一个聪明活泼、理解力较强的男孩子,但是贪玩,不肯耐心做功课,成绩不好。漆士芳就和班主任、少先队组织、家长合作,多方面启发培养他的学习自觉性,后来宋心鲁做习题愈做愈感兴趣了。
只要教师加强责任心,就会教好每一个学生,学生陈广财计算能力比一般学生差,有些人认为他是无法跟上班的笨学生。但是漆士芳一直耐心地帮助他。在多次个别辅导中,她发现这个学生对学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不懂,主要是没有弄清一些基本概念。针对这个弱点,她就把主要问题给他讲透,同时举出各种类型的应用题让他灵活理解所学数学中的一般规律。在突破困难关键以后,这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迅速好转了,最后在期终的全市统一考试中,获得了九十六分的优良成绩。
漆士芳把提高课堂讲授质量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为了教好每一节课,她总是在事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做好备课工作,把每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最恰当的例题、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等,都一一琢磨清楚。她自己有一条原则,决不能不懂装懂,决不把错误的或模糊的概念教给学生。有一次她讲到代数中的图象一节,事先考虑到这种抽象的概念很难为年幼的学生理解,怎么讲得深入浅出自己没有把握,就一连请教了七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一直到觉得真正有把握了才去上课。
两年前,漆士芳还是一个家庭妇女。1945年她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就一直留在家里管理家务,照顾丈夫和孩子。解放后,看到国家建设在突飞猛进,整个社会在进步,自己的亲友同学都在积极工作,终于在1957年她也走上了工作岗位。初来第四中学时,她很耽心做不好工作,学校党组织和教师们给了她热情的帮助,让她到教师进修学院学习,校内两个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专门对她进行个别辅导。党组织和教师们的真挚关怀,不但使她迅速熟悉了教学业务,而且对教师工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刻苦地钻研业务,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工作成绩出色,现在已被评选为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系统的先进工作者。(附图片)
漆士芳正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是她给初一六班的学生辅导 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