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集体养猪 多快好省
固始县城郊公社十个月实现一亩地一头猪
本报讯 河南固始县城郊人民公社坚决贯彻执行了以集体饲养为主,私人饲养为辅的方针,开展养猪的“万、千、百”运动,全社的猪由今年2月的二万多头,到11月底发展到六万六千九百七十头,实现了一亩地一头猪。其中集体饲养的占89.8%。
今年2月,这个公社在开始贯彻执行以集体饲养为主,私人饲养为辅的方针时,曾经有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时有少数人提出“集体养猪没有私人喂猪长得快,喂得肥。”“猪场办大了,发生猪瘟,就‘老王卖石膏,本利一齐消’”。因此,他们的结论是:“集体养不如私人养,多养不如少养。”也有人强调缺设备,少猪源,没饲料,无法大建猪场。但大多数人却反对这些思想观点。公社党委组织干部和群众开展养猪工作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大争大辩,提出“是集体饲养为主好,还是私人饲养为主好?”“是多养好,还是少养好?”“办集体养猪场有困难,能不能克服?”公社党委总结了几个大队过去办好集体猪场的事实,教育了干部、群众。如官庙大队在1958年春办了一个百头猪场;公社化后,大队办了千头猪场,生产队办了百头猪场,猪由年初二百七十头,到年底发展到一千一百四十三头(不包括私养)。由于他们特别注意了猪的防疫卫生,在当时猪瘟流行的情况下,集体饲养的猪,却安然无恙,没死一头。这一生动的事实雄辩地证明:集体饲养,只要加强科学管理,不仅不会造成大量死亡,反而能减少甚至消灭死亡现象。杨关大队由于干劲足,依靠群众,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大办千头猪场、百头猪场,猪由1958年初三百七十头,到1958年底增加了三倍多,将近达到一亩地一头猪。通过这些事实有力地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并总结出集体养猪有五大优越性。一多:就是养猪多。百头猪场、千头猪场、万头猪场,为大量发展集体养猪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二快:就是仔猪繁殖快。公社、大队饲养母猪,大办繁殖场,发展迅速。三好:喂养好。集体养猪可以进行科学管理。四省:省劳力、设备、饲料和资金。集体养猪,一人可以喂养一百头,一个猪棚可以关几百头,且猪多不嫌吃,不会浪费饲料。五增加:可以增产粮食,增加社有经济,增加社员收入。五良寺大队原来是个有名的“穷庙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低,1958年前连年要国家统销大批粮食和发放贷款救济。今年大搞养猪积肥后,猪多肥多,小麦、水稻平均亩产分别由去年的一百八十斤、三百七十斤增加到四百七十六斤、八百六十三斤。从而改变了穷队面貌,赶上了一般富队。
通过这次大辩论,干部、社员进一步看清了集体饲养的好处,掀起了一个大办万头猪场、千头猪场、百头猪场的群众运动。公社党委第一书记亲自领导了这一运动,党委成立了建场委员会,抽调了一万七千个劳力,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突击建场。在解决猪源问题上,采取自繁自养的办法,公社、大队共建立了十三个繁殖场,采取“见雌必留、先留后选”的办法,大量发展母猪群。母猪就很快由去年的一千四百头发展到现在的五千八百六十头,仅上半年就生产仔猪三万五千头。
集体饲养,开始饲养管理没经验,出现了一些死亡、瘦弱现象。公社党委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分析,有四个原因:一、大猪、母猪、小猪挤在一起喂养,小猪、弱猪吃不饱,甚至有仔猪被大猪压死现象;二、防疫工作做得差,病猪没及时隔离、治疗,以致互相传染;三、营养不良,造成瘦弱;四、饲养员没有固定分工,管理不善。公社党委根据这些情况,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把大猪、母猪、小猪分群喂养;根据母猪、仔猪、中猪、肥猪的特点,喂食定质、定量、定时;各猪场固定防疫员,建立病猪隔离室,定期给每头猪检查注射防疫针;固定喂养、饲料加工、采集饲料的人员,并加强政治工作,提高责任感。各场采取这些办法后,基本上消灭了猪的死亡现象,全社猪的成活率达到98%;现在,仔猪断奶后,一般只要五个月时间,就可养成大肥猪。
集体养猪场办大了,办多了,有的人就叫喊人少管不了,要求大量增加饲养管理人员。公社党委在大寨大队千头猪场召开了高工效喂猪的现场会,推广这个大队猪增加了,饲养员反而减少了的经验。这个场养猪一千一百四十三头,原先三十个人还忙不过来,以后他们在沙河边建立了饲料加工厂,利用水力带动四盘碾子,一天可加工饲料一万二千斤,除够猪吃外还有贮备。在煮猪食工具上,创造了“双堂八锅”跃进灶,一人煮饲料,够一千多头猪吃。同时还实现了运送饲料车子化,用水自流化。这些改革不仅大大减轻了饲养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省十八个劳力。现在全场只十二人,喂着一千五百多头猪,每人平均喂猪一百多头。全社推广这个猪场大搞饲养工具改革的经验后,不但没有增加饲养人员,而且在养猪大发展的情况下,还比去年减少了九百三十四名。(附图片)
集体养猪(速写) 之湘


第3版()
专栏:

在水利工地上
爆破松土
陕西汉中专区推广褒河水库工地爆破松土的经验,已有九千多处水利工地采用爆破松土办法,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采用爆破松土的办法,是汉中专区水利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实行这个办法,可以大大提高工效,节省人力,降低成本。过去这里兴修水利工程时,一般都是人挖松土,每人每天只能挖二立方米左右,而且占用劳力多,投资大,特别是天寒地冻后,人挖松土就有更大困难。褒河水库工地原来用人挖松土,按工程需要,光松土一项就得七十二万多个劳动日。他们改用爆破松土办法后,从11月25日到12月5日的十一天内,平均每人每天松土一百三十立方米,工效提高六十五倍。以这种工效计算,全部工程的松土工作就可节省几十万个劳动日。
汉中专区出产火硝、硫磺等火药原料,当地群众有制造火药的技术,爆破松土使用的火药可以自造,因此,爆破松土的成本比使用人工松土的成本还低。目前全区已经制造了火药一百多万斤。


第3版()
专栏:

冰道运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木齐垦区八一农场在扩建八一水库中,大搞冰道运输和土机械,只用二十天就完成了原计划五十天才能完成的工程,成本降低一半以上,工程质量合乎标准。
八一水库灌溉着八一农场六万亩农田。今年扩建工程开工的头几天,就碰上下大雪,气温急速下降到零下十多度,对施工十分不利。但是农场党委发动职工出谋献策,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对距离远而坡度小的工程,就大搞冰上运输,距离近而坡度大的,就搞各种土机械运土。他们趁当时水库内冻土层还不很厚的时候,先蓄了一小部分水,使库内形成一个巨大的冰上运输道,用木爬犁通过冰道将水库内地势较高的土运到坝上。这种办法效率高,又轻便,每人每天可运土九至十立方米。
全工地在十多天中,还制造出自动运土输送带、空中绳索运土、转盘式吊杆、木轨斗车等十多种土机械,加上冰上运输工具,共六百多件(部)。这些土机械有的用柴油机作动力,有的用人工操作,工效比人力挑运要提高两三倍到十几倍。


第3版()
专栏:

用炸药代替繁重的取土工程
上游水库以定向爆破开渠
江西高安县上游水库成功地运用定向爆破取土经验,又快又省地解决了当前水利施工中最困难的取土问题。
“定向爆破”就是使爆破的土石方,按照预定的方向、地点和距离扬起和送达;也可以按照工程设计的深浅、宽狭、大小进行爆破。上游水库已经试验成功用这种办法进行筑坝和开挖渠道。
这个水库按工程设计需要建设一座长六十四米、高七米的副坝,这座坝共需取土一万六千多立方米,原来需要用一万六千多个工作日;在使用定向爆破的取土方法以后,只用一百六十个工作日来打炮眼、装炸药和收尾,一次连放四炮,就把这座土坝筑成了。所用炸药每方土不到一斤。这样就减少了挖土、运土等工序,节省了一万五千多个工作日和近一万元的施工经费,并且使工期提前了两个月。另外,这个水库还运用定向爆破中扬弃爆破的原理,开挖了一条要穿过一百六十多个山头的穿山渠道,一共节省了四十万个人工和十万元施工经费。
定向爆破取土的好处,除了能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劳动强度和节省劳力、经费以外,还由于不在野外作业,只需在洞内打炮眼,因而就解除了冬季施工中阴雨和天寒地冻的威胁。同时,在开挖二十米深的渠道时,还可解决因渠道太深土石方不易提取的问题,避免了渠中排水和水中取土等复杂的施工工序。


第3版()
专栏:

草履带运土机经济好用
每部造价十元 工效比人挑提高百倍
湖北汉阳县各个水利工地正在推广一种构造简单、经济好用的高工效运土工具——草履带运土机。
制造这种运土机,只需用麻绳作经,稻草绳作纬,编成几丈长的履带,结成环形,再把两头套在固定的转动轮上就成了。它既可用抽水机的动力带动,也可用人力、畜力、风车带动,适宜于由洼地运土到高坡或高坡送土到洼地。根据实验,用这种运土机从两丈多深的洼地运土到高坡,一天能运四百五十立方米,比人挑土提高工效一百倍以上。
这种运土机,制造一部只需十元左右,构造简单,因此很快就在工地上推广开了。


第3版()
专栏:

张友道青年突击队再创新纪录
日平均工效达三十一个土方
十年来在安徽水利战线上一直保持高工效的张友道青年突击队,今冬兴修水利一开始,头一天工效就达到二十一点二立方米。在此基础上,全体队员发扬不断革命精神,继续坚持工具改革,不断提高工效。从11月6日到12月3日,他们每人每天平均工效已经达到了三十一点三个土方。
张友道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最近大家献计,人人动手,对原来改革的先进工具,又作了进一步改进。例如已经经过三十次改进的簸箕式滑车,日工效又从开工第一天的四十点二立方米提高到五十一立方米。他们根据工程变化情况,又新创造了单轨滑车等三套先进工具,并且改进了十多种先进工具协作施工的方法,在装、卸等两道比较薄弱的施工环节也都使上了新式工具。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先进工具的效能,突击队员还开展了“巧使新工具”的学习竞赛,采用了定人包工具,包使包修包改进的办法,因而使工效一直上升。


第3版()
专栏:编后

以集体养猪为主
以集体饲养为主,还是以私养为主?这是养猪事业中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分歧。我们则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集体饲养为主、私养为辅的方针。
为什么要以集体饲养为主?集体养猪可以收到多快好省之效。具体地讲,可以更好地贯彻执行以积肥为主、以粗饲料为主、自繁自养为主的养猪办法,这对促进农业生产、缓和当前饲料和猪源不足的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集体养猪,还有利于革新技术、进行科学地饲养管理,以达到花力小、收效大的目的。河南固始县城郊公社养猪大发展的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由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为大量兴办养猪场、饲料基地、统一调配人力物力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说明集体养猪不仅是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


第3版()
专栏:

双手同时捉住几条鱼
谷山公社见缝插针,巧抓副业生产,创造了“用人减半,收入加番”的范例。这是一个好经验。
当前农村生产全面跃进,劳动力紧张。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是“双手只能捉一条鱼”,还是“双手要同时捉几条鱼”?我们是主张“双手同时捉住几条鱼”。能不能做到?能。谷山公社的事实就是证明。他们既算出工的劳动力账,也算劳动潜力账,算工具改革账,也算人民公社能分工分业、更合理地安排劳动力的有利条件账。一句话,把一切可以调动起来的积极因素,通通估计进去。这样,越算信心越足,干劲越大,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谷山公社的经验,生动地说明了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人们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第3版()
专栏:

以技术革新为中心改进劳动组织和劳动方法
沙镇公社劳力不足得到解决
本报讯 山东聊城市沙镇公社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的高工效运动,发动群众解决了劳力不足的困难。到11月底,已完成冬季各项生产任务的70%以上,比去年同期农活多完成一倍多。
这个公社根据整个冬季任务计算,从10月初到年底,共需用工二百一十三万个;按现有劳力计算,平均每人应做一百一十六个工日,但时间仅仅只有九十天,劳动力显然不够用。公社党委发动全体社员千方百计挖掘劳力,保证实现冬季生产计划。社员一共提出三十多条解决劳力不足的办法,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一、革新工具。在运输和田间操作方面,普遍推行了七式轻便深耕犁(较单铧犁效率提高一倍),木轮小车加胶胎(运量提高了一倍,速度提高三分之一),麦田畜力追肥松土器(效率提高十倍多),以上三种工具共节省劳畜力十八万九千多个。排灌机械综合利用对解决劳力不足的作用更大。原来全社粮食和饲料加工,每天最少要用一千头牲畜和一千个人力。后来把十八部排灌机械充分利用起来,带动了钢磨、改良石磨、石碾、弹花机、轧花机、饲料粉碎机等十几种加工工具,全社面粉、饲料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今冬在这一方面就能节省十万个人力和十万个畜力。
二、合理使用劳力,巧妙安排农活。首先是各生产队本着农活的轻重缓急,劳力的强弱等,组织各路专业大军,使人尽其才。从公社一直到生产小队的干部都明确分线分工负责,实行六定(领导、劳力、任务、时间、规格、报酬)一奖责任制。在农活安排上,段段有重点,重点带一般。如小麦播种结束后,在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搞了小麦查补、收拾残秋、深耕平整土地、积肥等五次小段突击。全社一千二百个饲养员普遍做到使用和喂养相结合,每天增加八百多个劳力投入田间劳动。
三、改进劳动方法。原来各生产队的运肥道路不但高低不平,而且绕道很远。今冬结合平整土地取弯修直,共改路六十多条,全长三百余华里,还修筑了田间耕作路,大大缩短了运肥路程。只三万亩小麦丰产方的运肥,就能节省一万七千多个劳动日。改进节肥方法,也能大大节省劳力。各生产队认真执行了田间建场就地养猪、就地整料、就地积肥,就地施肥的办法。全社现在已有八千多口猪的圈移置到田间。此外,根据冬季天短夜长的特点,普遍实行早上工、晚收工和中午送饭的办法。
四、安排好社员生活。入冬以来,普遍整顿了食堂,成立了托儿所、拆洗缝纫组,使全社三千七百多名有劳力而被家务缠身的妇女,安心地参加了劳动。
(杨士庚)


第3版()
专栏:

政治挂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改革工具
谷山公社巧抓副业
用人比去年少一半收入增加了一倍多
本报长沙14日电 湖南省长沙县谷山人民公社创造了巧抓副业生产的经验。在11月份大修水利的高潮中,这个公社只抽调9.5%(二千三百多人)的男女劳动力搞副业生产,在二十三天中抓回现金四十三万多元,全社平均每人增加收入八元多。和去年同期比较:用人减少一半,副业收入增加一倍多;而且冬修水利和积肥任务也完成得很好。
谷山公社在湘江之滨,是一个半山半平原地区。全社有一万多户,五万多人和七万多亩耕地,是个田多劳力少、副业门路广的地区。今年全社冬修水利土方任务较去年增加一倍,投入修水利的劳力占40%,这就和副业生产在劳力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当公社党委提出“冬季巧干副业生产,每个社员增加收入二十元”的口号时,有人认为“双手只能捉一条鱼”,要多搞副业,就得缩减冬修任务。公社党委一方面领导社员分析了今年的有利条件,开展了一场“能不能用最少的劳力,抓回更多的现金收入”的大辩论,批判了那种看不到新形势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保守思想。同时,及时总结和推广了赤岗大队大搞工具改革,巧抓副业收入的经验。这个大队今年在副业生产中推广了木制榨油机、牛拉车等改良工具二百一十一件,每天节省一百四十个劳动力。10月份抓副业的劳力少一半,副业收入较上个月增加两倍多,平均每人收入十一元。
政治挂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改革工具,是巧抓副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经验。现在这里短途运输已经基本上用牛拉车或土车子代替了过去的肩挑背负;作坊加工普遍推广了水力或畜力磨,用粉碎机粉碎,切菜机切菜。目前全社在副业生产中推广使用的改良工具有三千五百多件,最近两个月中节省十一万多个劳动日。靠湘江码头的莲湖大队原来每天有四十个主要劳动力搞短途运输,每月收入一千二百多元。11月份他们用十部牛拉车代替过去用肩挑和土车子运输的办法,只用十个中等劳动力,全月收入四千二百多元,收入增加二倍半。
劳力巧安排,农活巧结合,也是这里多快好省地开展副业生产的好办法。这里开展副业生产,是采取建立常年专业队与临时突击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的。但是他们发现有不少副业生产完全可以与其他生产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沿江的黄田大队有一支五十四个劳力组成的捕鱼专业队,但是这里捕鱼活动早晚多,白天比较事少。今年他们结合捕鱼在荒洲上垦荒五百五十多亩,种上西瓜等作物,收入二万多元;同时在荒洲上建立公共食堂,改变了过去往返跑七、八里路回来吃饭、浪费时间的现象,捕鱼收入也大大增加了。靠山的原佳大队有三十五个公共食堂的炊事员,上山砍烧柴结合挖山药,三个月挖山药五万多斤,收入六千多元。食堂里的油盐钱基本上可以自给。
这里经验证明:一物多用,一人多技;利用废料,增加收入,也是巧抓副业生产的好办法。这里是湖南省有名的湘粉产地之一,全社有四十八个湘粉作坊、六百二十多人从事湘粉加工,每月加工二百多万斤原料。加工湘粉可以出大量的豆渣、豆浆等副产品,过去是直接用这些副产品喂猪的。今年他们总结群众的经验,发现这些副业产品加工后再喂猪,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比如,豆渣可以榨油、酿酒,豆浆可以做腐乳、豆腐干等,每个月加工副产品的收入超过湘粉加工费三、四倍,加工后的残渣还能喂猪。


第3版()
专栏:

治山治水的能手——高华堂
本报记者 曲一凡
高华堂,是湖北西北山区的治山治水治土的红旗手。他领导着郧县大堰公社建设管理区群众,十年如一日,向自然开战,把穷山恶水、草木不长的荒山秃岭,变成山青水秀、稻香果甜的花果山。
穷则思变
熟悉高华堂的人,最佩服他对自己家乡的无限热爱,对于建设山区改造自然面貌百折不挠、坚韧顽强的事业心。解放以后,年仅二十多岁的雇工和木工出身的高华堂,担任着乡农民协会主席。土改结束,他就十分关心根治穷山恶水的事。
一天,高华堂同副乡长杨明道从乡农会走出来。农会就扎在翻山堰的一条山梁上,对面也是一座高山。两座对峙的山峰中间,是几百丈深的狭谷,响耳河水在狭谷里湍急地奔流着。他们从这山望到那山,到处是乱石荒坡,山高坡陡,沟深河浅,树林矮小,野草黄瘦,庄稼苗细弱似线。他们都是在这穷山沟里长大的,对山里人的苦难体会最深。当他们走下山坡,来到一条古老的翻山堰水渠跟前,忽觉得眼前一亮,只见在几里长的渠道下面,摆开几十亩梯田,稻谷长得爱人,渠水潺潺流着。荒坡与梯田,这是一幅多么鲜明的对照啊!高华堂从此拿定主意:在党的领导下,带领群众根治穷山恶水。
高华堂一心一意要在山区打开一条新路。他先带起头,把土改中新分的三亩山坡地,改成了梯田。不久,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这时高华堂是党支部书记。他组织了第一个只有六户的换工互助组。互助组一成立,他就和大伙商量,先就老翻山堰的水改了几亩梯田,当年栽上水稻,产量就比坡地翻了几番。组员们尝到了甜头,劲头更大了。
高山流水
1955年冬天,党中央发布了加强山区生产建设的指示,接着又掀起了并大乡、转高级社的热潮。翻山堰乡和相邻四个半乡合并,建成一个大乡——建设乡。全乡办起了九个高级社,90%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高级社。高华堂当选大乡党总支书记、杨明道为副书记。老高同他的伙伴们说:“这一回,修渠的事可有门路啦,定要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接着他们爬山越岭,穿沟过涧,到处察看地形,选定修渠路线,然后就在党总支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治水治山规划。这个规划包括修建五十几条盘山大渠,在一个冬春全乡改造梯田一千五百亩。后来这个治水治山规划在乡农民代表会上通过了。接着从县水利局派来一个水利技术员,协助测量渠道。高华堂领他粗粗看了周围的地形,这位技术员摇头说:“老高,难哪!这工程很大,渠长、坡陡、沟多,花钱多,可不能盲目动工哇!”他顺手开出一份工程账单:水泥、石灰、炸药、钢钎、铁锤……等,都是成千上万,估计起码得花万把元的投资。技术员走了。高华堂连夜跑到区委会请示,区委书记鼓励他说:“这就难住了吗?你们不会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干起来!”高华堂从区里回来,就找干部、群众积极分子一起商量。首先提出测量渠道,自己动手干。高华堂幼年也学过木匠,砌屋吊线的事也通达点儿。他同老木匠涂国炳一起,带上木匠惯用的长尺杆,在尺杆上挖一道槽,灌上几滴清水,代替“水平测量仪”。他们站在这山,往对面山上瞄准,测一段,撒下石灰印,后面大批人马便开挖渠道。原计划用的水泥,改由社员自烧石灰代替。炸药,请出老猎手李振清等配制土炸药。钢钎、铁锤,凡是社员有的都自带自用,不够的再由社里的铁匠开炉自造……。有广大群众支持,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
渠首安在哪里?也曾引起不少的争论。乡里有条老翻山堰,可是渠首起得低,渠路短,水不足,只爬到半山坡,就直泻而下。高华堂曾经无数次地沿着老翻山堰,从渠尾走到渠首,琢磨出一条道理: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治水先治源,水源高,渠路长,水位就能抬得高,引水上高山。于是他带领群众从老翻山堰的渠首,逆响耳河而上,找到了马鞍山下的河水源头。他们把源头的二十八口泉全部疏通,泉水翻滚汹涌,响耳河的流量顿时大增。他们就从拔海一千二百多米的马鞍山的脚下,新开一条十五里长渠,由河床到山坡,由山坡爬上山梁,渠水潺潺流上了拔海六百多米高的九里岗上。这是全乡开天辟地第一条盘山长渠。
遍山梯田化
1957年春天,中共郧县县委第一书记崔明全来到九里岗,由高华堂等领着参观了新修的盘山长渠,和山坡上新改的梯田。崔书记称赞高华堂他们这件事办得好,同时又鼓励说:
“老高!你们有这么多的水,这么多的山,能不能进一步把所有的山都修上渠,把所有的坡地都改成梯田呢?”
“能!一定能!”
“对!共产党员的眼光,就是要看的更远些。”
老高送县委书记走后,马上又召开党总支会议,讨论大修水利、大改梯田的全面规划。由这年入冬起,在建设乡掀起了野火燎原、热气腾腾的治水治山新高潮。
起初,他们是按一个小队、一个小组为单位改田,分兵把口,各占一架山。干了一些日子,由于人力单薄改田不多,群众看不出显著成绩,逐渐有些松气。党总支发现这个问题,决定集中人力,重点突破,实行大兵团作战。全乡分成几条战线,由高华堂率领大队人马专管修渠,几天就突击完成一条盘山渠,接着再修第二条、第三条……;另由杨明道率领大队人马,十二天就把三里岗上一百亩坡地全部改成梯田,接着再改第二架山、第三架山……。就是这样,几天一条渠,几天一架山,人心振奋,山河变样。经大家苦战一冬一春,全乡二十八架山梁,山山都修了盘山渠,沟沟都修了拦冲堰塘。渠水流上哪架山,哪个山上的人就呼儿唤女催着快去改田,他们兴奋地说:“山梁上,水流哗哗响,再不改田,等待何时呀!”到处山梁上锣鼓喧天,人们越干越欢,像是办喜事一样。
有一天,高华堂从九里岗爬上对面山坡的杨家湾,看见这面坡上还有六十多亩坡地。为啥不快改成梯田呀?他向生产队的干部一打听,原来这是一座孤山,沟里无水,九里岗的渠水隔着大沟也过不来。“没有水,咋改田呢?”“把九里岗上‘五四’长渠的水调过这山头来!”现在,高华堂俨然是一位水利专家了,全乡八、九十条渠都是他一手测量和亲自领导施工的。他决心要叫水“越谷飞涧”。他先用土法试验做“导虹管”,利用水的压力,通过暗渠穿过沟底,吸到对面四丈高的山坡上。连试验了三次都失败了。最后,改用隔山架渡槽的办法,终于把渡槽架成了,六十亩坡地马上改成了梯田。当年稻谷丰收,杨家湾家家户户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
建设花果山
眨眼到了1958年秋天。山区群众热情地迎接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建设乡成为大堰公社的一个管理区。有一次,高华堂到县城开会,县委书记任来龙亲热地招呼他到屋里,亲自把国务院奖给建设乡的光荣奖状交给老高。这时,高华堂心里一阵热烘烘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反而不安起来,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太少了。
“老高,你们那大山上,能不能栽果木树呀?”
“能栽!”一向听党的话的高华堂,经县委书记一提醒,忽觉得眼前一亮。
果然不久,在长达十公里、高近千米的九里岗上,又掀起了绿化荒山、建设花果山的浪潮。在县委和大堰公社党委领导下,成立了“建设花果山总指挥部”。全公社各管理区组成二千四百名治山大军,建设花果山。一周内,遍山挖鱼鳞坑五十万个,造林一万多亩,栽柑桔、苹果、梨、桃等果树八万多株。各种土特产也迅速发展了,龙须草呀,油桐呀,茶子呀,茶叶呀,都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把高山装饰得更加美丽了。生产的高速发展又带来了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繁荣,于是造纸、榨油、野果酿酒、野生纤维加工、水力加工工场和作坊,都纷纷建立起来。生产这么多的东西,崎岖山路咋个运法呀?他们便集中力量,突击三个昼夜,新修起一条长达十八公里的高山公路,由九里岗蜿蜒直达老翻山堰。
今年秋后,他们又高举治山治水治土的大红旗,大干一个多月,到11月中旬止,全管理区已修成盘山长渠(干渠)十二条、支渠九十多条,改成梯田八千多亩、梯地七千多亩。
从解放到今年,十年间全管理区粮食年产量增长了十二倍。社员们的经济收入,也由解放初期平均每人十七元多,激增至一百四十多元。历史上缺吃少穿的“穷山沟”,如今变成了丰衣足食,“山乡乐园”。(附图片)
这是大堰公社建设管理区修的过水天桥,把泉水由这个山头引向另个山头。 丁遵新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