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满园春色和一片黄叶
宋慧中
由于我们的事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正义、最进步的事业,由于领导着我们的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由于党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由于我们有了毛泽东同志这样一个久经考验的领袖,所以,我们的事业,就全局来说,成绩总是主要的、基本的,缺点则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部的、暂时的性质,有的甚至是前进道路中的一些必要的曲折。我们把这种对成绩和缺点的估量,通俗地概括为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这是历史的结论,而绝不是什么“公式”。
学会运用这种观点去观察我们的事业,就可以使我们增强信心和勇气,当片云遮日的时候,能看得清方向;当歪风袭来的时候,能站得住脚跟。但在实践中运用这种观点,并不像区分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那样容易,当事物散布在一个广阔的空间的时候,当事物以它的特有的复杂性纵横交错的展开的时候,特别是在暴露了一些缺点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是一叶障目,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说一切都“糟得很”。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就采取了这样的态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首先是立场问题。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与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就会得出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来。因为阶级立场规定了一个人观察事物的着眼点。为什么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一些缺点那样热衷呢?为什么对于一些已经克服或正在克服的缺点,他们还要抓在手里不放呢?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想要继续保持甚至要扩大私有制度的残余。由于阶级立场的不同,是非就完全被他们颠倒了。天大的好事变成了天大的坏事。坚定地站稳工人阶级立场,这是正确地观察我们的事业,认清形势,客观地衡量我们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的一个先决条件。
立场解决了,还有观察事物的方法问题,光有正确的立场有时并不能避免犯错误。这就是说,对于形成自己的观点的那些材料、事例,要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还要能够跳出自己的狭隘的生活经验的圈子,听一听别人的意见,听一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为了保证自己不陷入主观片面的错误,尤其要坚决地听党的话。我们看到有些同志,他们在观察我们的事业的时候之所以犯错误,也还由于他们过分地信赖自己的狭隘的、片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比如有位同志常常援引他的家庭、亲友、或是乡里中的某些事例,来证明他的错误看法是对的,有根据的。当别人批驳他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说的全是事实呀!”他表面上好像很尊重唯物论,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经验主义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因为偌大的一个社会,亿万人参加的群众运动,个人所接触到的只是一点、一个小的侧面、一个小的局部。一片黄叶并不能代表秋天。树叶黄了,这是秋天到来的标志之一。但是,就是在春意最浓的时候,也可以找到一片两片发黄的叶子。在社会生活中,在亿万群众翻天复地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伟大运动中,找到了那么一条两条的缺点,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一片黄叶障目,而看不见本固枝荣的满园春色。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个别的现象所迷惑。不错,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尊重事实,但要记住,我们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而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因此,在观察我们的事业的时候,在确立一种观点的时候,就不能只凭自己的狭隘经验,而要看得见社会生活的整个画面;就不能只根据三件两件所谓“事实”,而要根据组成社会基本面貌的更大量的千千万万件事实。列宁说的好:“因为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种意见”(列宁全集22卷182页)。离开辩证法的唯物论,是不能正确地认识或反映事物的,它会使人变得目光短浅,主观片面,而最后必然会导致经验主义、唯我主义,由形而上学的唯物论蜕变为主观唯心论,由认识上的错误发展成为立场上的错误。
右倾思想的危险性也正在这里。


第8版()
专栏:读者谈书

时刻警惕着阶级敌人
——介绍罗马尼亚小说“海燕”
高骏千
罗马尼亚作家彼得鲁·杜米特里乌的长篇小说“海燕”,是一部优秀作品。小说的素材,是作者在黑海边渔民中听到的一个悲惨故事。罗马尼亚解放前,这里的渔民过着黑暗的生活,他们没有渔船、渔具,所有的生产工具都掌握在船主手里。他们为了活命,受雇于船主,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有一次,海上起了暴风,一艘小船翻了,船上三个渔夫,两人不幸淹死,只有一人在九死一生中脱险归来。船主的儿子为了想霸占这个渔夫的未婚妻,买通警察当局,诬陷他谋害了其他两个渔夫,将他判处了徒刑。
杜米特里乌就依据这桩冤狱开始了他的创作构思。在小说里,作者没有把这个渔夫的遭遇简单地看作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作为阶级压迫的事件来处理的。小说没有把解放后船主的财产被剥夺,国营捕鱼公司成立和主人公的冤屈得到昭雪,作为故事的结局;而是把这些作为起点,进一步揭示出阶级斗争在新的情势下的发展。小说中的主人公亚当·耶拉出狱以后,发现未婚妻尤莉爱娜已经被迫嫁给了船主的儿子西蒙·达尼洛夫,自己无家可归,便流浪到外地做了码头工人。当他再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已经是一个老练的党的工作者,被派到国家的渔船十月星号上来当指导员。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以前的仇人,船主达尼洛夫的两个儿子:尤莉爱娜的丈夫西蒙,现在是捕鱼队的工人,他的哥哥普里可勃,当过一个时期轮机工,现在竟然混入党内,是船上党支部委员兼工会主席。亚当·耶拉马上注意到船上生产情况很糟。一方面,昨天还是个体渔民的捕渔工人缺乏集体主义思想,不懂得爱护国家财产,也不积极设法提高生产。另一方面,党支部的另一个支部委员普莱弟奥苏是个警惕性不高的人。普里可勃独断独行,把持着党支部,压制民主,打击非党技术干部,拉拢落后工人,使工作陷于一团混乱。而捕鱼工人本身的缺点,更给普里可勃造成了混水摸鱼的机会。如何教育、团结工人,揭穿普里可勃的伪装,是摆在亚当·耶拉面前的一项困难的任务。作者通过一桩桩具体的事件,使这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层次分明地逐步展开,亚当·耶拉和工人们一起,最后终于揭露了敌人,战胜了敌人,同时在这场尖锐的阶级斗争中锻炼和教育了自己。
对于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即亚当·耶拉和尤莉爱娜的爱情波折,作者也作了入情入理的描写。尤莉爱娜听说亚当回来了,就离开了西蒙,但是尤莉爱娜被迫嫁给西蒙这件事,在两人情感上留下了创伤,这不是容易治愈的。在尤莉爱娜,是内疚、悔恨;在亚当,是悲愤。他们如何相互体贴,最后消除了感情上的隔阂,作者作了很细致的描写。
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是在人与自然的斗争的背景上展开的。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大海,在小说中几乎是作为一个有意志有性格的力量出现的。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调,使他的人物自始至终都活跃在海洋的气氛里。通过人与海洋的搏斗,作者描写了人的力量的伟大,人的智慧、勇敢和意志,是能够征服盲目的自然力量的。
“海燕”通过对十月星号上发生的事件的描写,概括地反映了罗马尼亚建设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个方面。作者在书里成功地创造了不少人物,他所着力刻划的亚当·耶拉的刚毅不屈、果敢无畏的形象,是使人难忘的。
这部小说鲜明而形象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时刻注意和警惕着阶级敌人,不许他们混进革命队伍里来破坏革命!


第8版()
专栏:

第一次过民主生活
林田、昂旺丁曾
中午的阳光,从白杨树的枝叶间筛到林中草地上,盛开的马兰花发出微微清香,溪水绕着林园潺潺流过,毛驴啃草的叮叮的铃声,从树丛深处传来。在这个恬静的环境里,新的活跃的生活开始了。
全庄园的男男女女,大人、孩子,都到这儿来了。他们从庄宅(庄园主的大房子)的灶头、马棚、牛舍里走来,从龌龊的小土屋里走来,在草地上坐了一大片。
谁只要看一眼这样的人群,就会明白农奴们是怎样生活过来的。大人孩子,二三百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穿一件完整的衣服,全是破麻包片一样的粗毛稀裙衫,补钉上钉补钉。妇女们也没有一个不赤脚。你看!那个瞎老太太被人领来了,她叫乌珠错姆,六十三岁了,她是从八岁作“朗生”(家奴),到了六十岁被赶出来讨饭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是其美错姆。她母女三代在庄宅里当朗生,给溪堆(庄园管理人)养奶牛。另一个瘦骨嶙嶙的老婆婆是苍觉,她的女儿是被领主的狗腿子活活打死的,她领着外孙儿来了。青壮年们,满脸是汗泥,手脚像铁块。姑娘们的破裙子太短了,坐下来怎样努力也盖不住脚杆。她们在笑迷迷谈论什么呢?
可是,就是这些人,今天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了。今天这里要举行的,是凯松溪卡(叛匪头子索康·旺清格勒的庄园)第一次民主大会。
会开始了,人们静静地仰着头,全神贯注地听中共山南分工委副书记张增文的讲话。他说:“父老兄弟姐妹们!今天我们受苦受难的人,第一次开大会。我们要成立一个过去受压迫的人的组织,种庄稼的人的组织,农民协会。我们要选出我们自己的人,领导我们闹翻身。……”他的话人们虽然听不懂,一经翻译,大家就嘿嘿地笑了。
人们酝酿、讨论了两天,候选人名单公布了。“凯松溪卡农会主任委员,尼玛次仁!”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角落里一个青年人黑黝黝的脸上,他额头高高的,深眼窝里闪出善良、深沉而又略带点憨气的目光。他从十多岁起接替父亲作“差徭”(一种农业奴隶),今年二十四岁。“副主任委员基嘉!”人们又用眼睛找到了那个宽肩阔背的姑娘。她从小接替母亲给溪堆作厨子,也是朗生。她有点害羞了,微笑着把头藏在一个大娘的怀里。“委员阿旺!”他是个穷差巴,成年支不完的差役乌拉,老婆和六个孩子都饿得皮包骨头。“委员,多吉……”名单宣布完了,农民协会九个正副主任委员和委员,四个朗生、差徭,三个堆穷,两个穷差巴。
人们分成三堆进行讨论。在堆穷这一堆里,一个络腮胡子的老大爷站起来讲话了。他叫拉珠,早年是个差巴,乌拉差役、高利贷,逼得他没法生存,就逃跑了。在外边流浪了几年,回来后经大家求情送礼,溪堆才饶了他一顿鞭子。规定他每年交人头税,出临时差,当堆穷。他说:“尼玛次仁,基嘉,……虽然有的年纪轻,有的是妇女,可是他们都是我们自己人。从他们会走路的时候起,我就眼看着他们受苦长大的。这样的人,有共产党教育,是不会向坏道上领我们的!”
朗生、差徭一群里,人们只是笑,很久很久地沉默着,没人发表意见。他们受的奴役、压迫,太深重了,一时还不习惯于独立发表意见。好一阵子,一个老妈妈才低声说了:“今天那位同志说的,都是我心里话,大家挑选的,是我早晚心里为他们祷告的人,……”
最后,人们又在草地上坐成了个大圈。候选人都站到桌子跟前来了。他们,额上出了汗,眼睛放出喜悦的光彩。当他们的名字又被念出来的时候,人们的手高高举起来了。
新当选的农会主任委员尼玛次仁讲话了:“乡亲们,我们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就要翻身了。大家挑上了我们,我们还像个刚会走路的孩子,不过有我们的父母——共产党,领着我们,我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我们就能彻底消灭叛匪和旧制度,就能过好日子啦!”接着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了一片。
两三天内,有二十七个朗生安了家,十多户就住在原来索康的代理人住的大庄宅里。原来死气沉沉的大庄宅,顿时热闹起来了,家家像在办喜事。清早,有些老婆婆就抱着一瓶瓶新作的“羌”(青稞酒)和一壶壶酥油茶,贺喜来了。差巴家的孩子们,帮着朗生牵来了小奶牛、山羊和小猪。农会委员们忙着给朗生分家具,桌子、垫子、大铜勺……,这些都是参加叛乱的领主和领主代理人的。
农会委员多吉,新的家就在庄宅二楼一间临街大厢里。我们到她家的时候,她刚开会回来,弟弟多不金,正在窗下纳靴底,小妹妹郎噶已经把晚饭作好了,姊弟三人,坐下来吃饭。酥油茶、?粑、还有青菜?粑汤。姐姐多吉说:“有了家,喝水也是甜的呀!”不了解他们过去的苦难,是难以理解他们今天的喜悦的。他们的父母,原是差巴,十二年前,父母死了,溪堆就收回了差地。十二岁的多吉,就带着刚断奶的小妹妹,到一个亲戚穷差巴家作了差徭,八九岁的弟弟,被溪堆派到一个差巴家当朗生。妹妹到了八岁,就又被派到另一个大差巴家作差徭了。从此,姐弟三人分散了,属于三家主人。妹妹的主人,是个二地主,不给吃饱,又常常打骂。她放羊、背水的时候,碰到姐姐,就哭一场,姐姐也伤心地落泪。弟弟带着病,还要作苦重的劳动,碰到姐姐,姐姐又伤心地落一场泪。那时,他们的生活里除了泪水以外,还会有什么呢?安家的当天晚上,姊弟三人兴奋得无论如何睡不着,他们坐起来商量着今后的生活。姐姐说:“秋收以前,郎噶在家烧烧茶,放放驴子和山羊,我和多不金到溪卡自营地(领主自营地今年由朗生、堆穷经营,收获由他们分)上劳动,再作些短工,等秋后分了地,我们就什么也不愁了。”
隔壁一家是基嘉。她是农会副主任委员,也是刚开会回来,正在烧饭。这个高个子、大眼睛的二十一岁的姑娘,又沉静,又害羞。问她什么,她只是笑。可是一见了工作队的小卓玛,就像亲姐妹一样说了起来:“安家立灶,过去真是连想也不敢想啊!因为没有自由的身子可以随便走,没有现成的门口可以随便进!”基嘉的母亲是溪堆的朗生,给溪堆当厨子。母亲偷偷用剩汤剩水养活了她。十岁的时候,溪堆就把她派给一家差巴作差徭(吃差巴家饭,给领主干活)。后来,母亲劳累死了,溪堆看她也长大了,就又把她要回来接替母亲。溪堆一家,整天不是吃就是喝,基嘉就从早到晚在黑洞洞的灶房里忙碌,被烟熏火燎得像小鬼一般。那时候,她多少次想离开这个闷人的庄宅,摆脱屈辱和打骂,可是每当她向主人请求交人头税,离开庄宅的时候,只惹来溪堆一顿臭骂,或是恶狠狠地说:“你是我的!”“作朗生的,光着身子生下来,光着身子死去!即便主人放了你,两手空空,又怎么成家呢?”她感慨地说着,“现在我们解放了,房子、粮食,什么都是现成的,这都是党的恩情啊!”


第8版()
专栏:

打场(青海)   郭世清


第8版()
专栏:

阿发挪的歌
彝族 普飞
绿河水在大黑山下奔流着。是星期天,划木头的彝族筏手们都休息了。河上静悄悄的。
忽然之间,绿波闪动起来。一个彝族青年撑着长篙,从转弯里把木头划出来了,于是河上飘起了他的歌声:
绿波绿波快铺路,
我的木头要划到那边,
那边一幢幢升起的楼房啊,
正盼望着木头早些运来。
青年唱着,反复地唱着。当他静下来时,多年前的事就浮现在他眼前。
那时他还是个孩子,人们直呼他的名字:阿发挪。那时他常常看见附近有个戴毡帽的财主,带着两个背枪的人到寨子里来。财主大声叫着:“谁没有吃的,给我们划木头去!把木头划到了,回家来就量米给他!”阿发挪的爸爸煮了些野菜吃,就和寨子里的男人们跟财主划木头去了。直到天黑,他才拄着一根棍子回来,他脱下了弄湿了的衣服,有气无力地靠在门板上,对妈妈说:“我累了,米你去拿吧。”妈妈拿了小盆出去了。回来的时候,爸爸盯着盆底的米说:“唉!力气都使尽啦,就只给这点点哇!”
一天,阿发挪饿极了,爸爸妈妈也饿极了。爸爸不得不又去划木头。妈妈说:“瞧你站也站不住了,还能划木头吗?”爸爸说:“就是只给半捧米我还是得去,不去可一颗也吃不到呢!”妈妈不放心,背着阿发挪在河岸上跟着。爸爸注意着河里的礁石,把木头向前划去。只见他倒下河里去,又爬上木筏来,倒下去,又爬上来。河水哗哗地响着,前边就是个大漩涡。哎呀,爸爸又倒下去了,久久不再爬上来。妈妈放下阿发挪,跟着扑进漩涡去!她也不再爬上来……
青年阿发挪擦擦眼泪又唱了起来。他看见河岸栽上了绿柳,他看见河中没有了礁石。筏子平稳地游着,他决不会像父亲那样掉下水去了。
“爸爸,爸爸,今天唱不唱?呀?呀?打不打叮咚叮咚?”筏子上坐着一个小孩子,他抬起头来对青年人这样说。
青年回答说:“都唱的,都打的,爸爸又要带你去看啦。那间唱?呀?呀的大房屋,就是用这些木头盖起来的,你长大了可也要划木头呀!”
孩子说:“爸爸,我现在就划木头啦。”突然他惊叫起来像发现了什么奇事:“爸爸,你看这筏子多长啊!”
这筏子确是很长的。阿发挪打破了历年来的规矩,由每次划五床跃到划八床,今天又跃到一次划十三床了。他的筏子啊,一床咬着一床,拖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活像一条摇头摆尾的长龙!
孩子又说道:“爸爸,今天不见人,又是星期天,又是星期天!”
青年学着孩子的口吻说:“是星期天,爸爸不休息,不休息。爸爸要快些把木头划去哟,那边又盖房屋啦。”
青年说罢,又唱着他的歌:
绿波绿波快铺路,
我的木头要划到那边……,


第8版()
专栏:西洋景

算题一则   庸非
我……杀了30人…………抢劫50次
 …………放火15起…………判了三年刑………………加成一本书……………等于十万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