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取尽甘薯全身宝
四川利用薯藤薯叶薯根加工成副食品
本报成都20日电 四川各地在收获红苕(甘薯)时提出“取尽红苕周身宝”的口号,采取各种办法,大量利用红苕副产物,节约粮食和增加牲畜饲料。
红苕周身是宝,除苕块外,还有许多经济价值很大的副产物。苕柄、苕根可磨面粉、酿酒、熬糖;苕叶尖、叶柄可制干菜、咸菜;苕藤可作牲畜饲料。但是过去有些地方对红苕的副产物重视不够,大量苕柄、苕根、苕叶等都当作燃料或肥料用了。
今年,各地群众经过增产节约的教育,在注意收好红苕主产物的同时,决定把副产物也全部收完、收尽、保管好、利用好。中共盐亭县委第一书记李同兴,深入群众总结了综合利用红苕副产物的经验,在富驿区召开现场会议,用具体事实向干部、群众介绍红苕副产物的经济价值和处理方法。红苕副产物经济价值固然很大,但处理的方法却很简单。苕叶、苕根摘下来洗净晾干,就可当菜,还可掺饭吃;苕叶尖、叶柄放在开水里烫一下,加上咸盐腌一天,晾干,是很好的干菜;苕根切细后可作凉粉、磨面粉。因此,当县委号召全县每人收贮干苕叶二百斤、干苕根一百斤,每口猪青贮苕藤一千斤,广大社员热烈响应。各人民公社在挖红苕时,都组织专人收拣副产物,并立即加以处理。全县在已挖过的红苕地里,收摘了苕叶、苕柄、苕根等八千多万斤。
红苕高产县的西充县,采取层层开展辩论、层层算细账的办法,提高群众对红苕副产物的认识,并派出二百多个技术人员实地指导。经过社员们的努力,取得很大成果。现在,全县已收回苕柄八百多万斤;每人储备苕叶尖三百多斤。该县各人民公社保证完成利用红苕副产物的计划,收回苕叶尖一千万斤、苕柄七千四百万斤、苕根五千多万斤,青贮苕藤九亿斤。这样,可供应全县人民半年的蔬菜和猪、牛一年的青饲料;同时可节约大量粮食。
巴县青木关人民公社每挖一亩红苕,增收一千斤副产物。公社食堂用副产物做成馒头、包子、饺子和菜肴,又甜又香,社员吃了很满意,收拣副产物的情绪更加高涨。
为了给今冬明春养猪大发展准备足够的青饲料,各县还开展“万窑亿斤”青贮红苕藤运动。据七个专区不完全统计,现已修建青贮窑七十五万个,青贮红苕藤四十一亿斤。 (刘宗棠)


第3版()
专栏:编后

物尽其用
去年收甘薯的时候,许多地方大搞甘薯综合利用,使甘薯身价十倍,为国家增加了一笔财富。
但是,去年一般都限于利用薯块本身,而甘薯除了薯块以外,还有大量副产物,如薯柄、根、叶、叶柄等,经过加工都可作佐食,又都是牲畜的好饲料。现在,四川已经把这些一向不为人注意的副产品逐一收贮起来,或腌或晒,各派用场,可以说这又是一次丰收。
当前还有许多地区正在挖甘薯。这些地区如果把这件好事告诉群众,并像四川那样,多给大家算几笔账,甚至就用薯根薯叶试制一些食品,使人们亲身体会到把甘薯副产物真正利用起来,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这样做,既可节约粮食,调剂生活,又可以增加牲畜饲料。于是,大家一齐动手,把甘薯副产物都好好利用起来,那就是我们衷心希望的。


第3版()
专栏:

十个出色的养猪姑娘
戴星 呈祥
在浙江黄岩县头陀公社联群畜牧场,有十个出色的养猪姑娘,她们的名字是徐荷英、蔡花兰、顾桂香、范菊莲、王老桂、黄采琴、葛彩芹、包小娟、杨春兰、王小荷。一年来,她们学会了饲养、配种、防疫等一套技术。目前,她们每人平均饲养着十五头母猪、二十五头小猪和五十头肉猪,大猪小猪都养得很好。
热爱养猪事业
公社化后,联群农业社改建为联群畜牧场,“十姑娘”也从钢铁厂、煤球厂等工地上调到场里当饲养员。那个时候,场还没有建好,饲养管理也没有个头绪,刚买来的百十来头猪大部分都长得很差。这对她们来说,真是“新开剃头店,碰着连鬓胡”,困难重重。当时有个别姑娘想:养猪这个工作又臭又脏,加上都是些“骨头猪”,怎么养得好呢?在党支部的教育和帮助下,“十姑娘”勇敢地接受了饲养母猪的任务。大姐徐荷英带头把猪抱在怀里,用肥皂水掺硫磺、六六六粉等洗擦猪的疥癣病;用食盐、蜊灰拌在饲料中喂猪。她们还向潮济配种站学习了饲料糖化法,用夹鲜青饲料烧熟掺汤发酵喂猪,使猪吃得津津有味。经过一、二个月的精心培养,她们所饲养的六十多只母猪就从“六角麒麟”变得胖油油的了。
解放思想学习技术
第一仗打胜了,她们的信心更高涨。建场不久,公社党委要求联群畜牧场坚决贯彻执行自繁自育的方针,大量繁殖小猪。当时,联群畜牧场有三百多头母猪,可是只有五头公猪,不能满足配种的需要。怎么办呢?采用人工授精的办法。
“学习这个办法,人家不笑话吗?”她们的心里都这样想。当这个消息传出后,一些有封建思想的人就风言风语起来了:“这班妇女真不要脸,连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都要学。”难道真的能在封建思想的讽刺打击面前屈服吗?不,不能。经过大家讨论,认识到学习人工授精不是下流事,而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养猪事业,是一个光荣的任务。这时,党支部又组织她们进畜牧技术夜校学习理论,请畜牧技术干部对她们进行具体指导。党的鼓励和支持,使她们打破了怕羞的心理,大大增强了学习人工授精的信心和决心。只一个星期,十个姑娘全部学会了人工取精、授精的技术。一个多月内,她们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将全场三百多头母猪全部配上了种。
千方百计防治猪疫
今年3月间,全场一千多只猪中,有部分生了红眼、白痢等病,“十姑娘”也和其他饲养员一样,担心得吃饭无味、睡觉不安。她们虽然在畜牧技术夜校里学到了防治一般疾病的办法,但用这些方法需要购买大量药品,而这时场里又恰恰缺乏资金。怎么办?她们向老饲养员问计,积极寻找和研究土的防治方法。徐荷英等听了老饲养员汪小荷的意见,用鹁鸪酸草汁代替硼酸水洗猪眼,用苎麻秆灰、稻秆灰治白痢病,取得很好效果。王老桂等学习了用红炭捣细喂猪止泻的经验,又在兽医帮助下,试验成功用大艾烧灸和白砒嵌耳治气喘病的办法。在她们辛勤努力下,终于治好了猪病,还节约了医药费千余元。
分群关养大搞革新
在饲养管理方面,“十姑娘”学习了配种站的“分群关养、分期配料”的经验,根据猪只不同情况,把老母猪群、新母猪群、仔猪群、肥猪群、肉猪群、公猪群等分别关养,同时根据猪只生长发育情况,做好精青饲料的分期搭配。为了养好一胎多产的小猪,徐荷英还挑选母性好、奶水足的母猪分开带养一胎多产的小猪。开始时,寄养的小猪有时要逃回来,她就采取夜里送;有的母猪不愿带养,她就在母猪和小猪身上,同时喷上黄酒或煤油,使气味一样,分不开亲猪和义猪。她们还办了“小猪食槽”,专门加强了对小猪的饲养管理。因此,她们饲养的小猪成活率达到98%以上,母猪产仔率达到每窝七点九只,最高的一胎生出十八只小猪。
在大搞青贮饲料运动中,队长徐荷英在给猪垫栏中,发现猪很爱吃稻草,特别是新鲜青嫩的稻草,猪吃得更是津津有味。她心里想:鲜稻草猪爱吃,如果青贮时加上蜊灰钙,使纤维变软,猪不是更爱吃吗?于是她立即向党支部提出建议,党支部研究后认为是个好办法,经过试验成功,召开现场会议,立即推广。全场将一百多亩青嫩稻草一半青贮,一半晒干打粉,增加了猪的饲料二十多万斤。经过蜊灰碱化处理后的稻草,根据科学分析,养分很丰富。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她们提倡苦干加巧干,处处动脑筋。最近她们创造了一牛拉六磨和空中绳索吊槽的运料法,提高工效三倍半,从此她们摆脱了养猪工作当中繁重的体力劳动。


第3版()
专栏:

养猪 丁朝安


第3版()
专栏:

因地制宜寻找饲料 因陋就简解决猪棚
多快好省发展养猪事业
谈桥生产队十个月养猪四千头比去年增加一倍
本报讯 上海市宝山县彭浦人民公社谈桥生产队树起了一面用穷办法发展养猪事业的红旗。这个队今年十个月来共养了四千二百六十九头猪,比去年将近翻了一番。
这个生产队地处上海近郊。在高级社时期,养猪就较有基础。地少劳动力比较多,从城市取得饲料也比较方便,这是他们的有利条件。但是,随着猪的饲养量激增,加上今年6月市区机关、企业也大量养猪,原来供给他们饲料的许多单位都停止了供应,饲料不足就成了突出的矛盾。同时,猪养多了,棚舍也不够。面对这样的困难,这个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鼓足干劲,寻找各种办法,自力更生,使养猪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这个队在解决饲料问题的过程中,起初存在着两种方法的争论。少数人认为,“猪要养得好,非要以精饲料为主不行。以青、粗饲料为主,猪发育慢,长肉少。”因此,他们的结论是:“多养不如少养。”但大多数人认为可以采取穷办法养猪,精料不够用青料代,细料不够用粗料喂;而且,“市区饲料取之不尽,人家搞好的,我们就搞差的;人家搞整的,我们就搞零的。只要去找,总能找到。”“青粗饲料只要洗得净、切得细、烧得透,肯下功夫,总能养好猪。”因此,他们的结论是:“猪一定要多养,养得大,也养得好。”队党支部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发动群众大家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饲料问题。穷办法果然办法无穷。他们首先组织起四十多人的专业队伍,专门到市区去搜集烂瓜果蔬菜,如黄金瓜西瓜皮、烂山芋、茭白壳等,一般一天能搞到二百五十到二百六十担;蔬菜地里一棵菜根,一张菜叶,有一点收一点,每亩田四十天可搞到二千斤。他们还组织了辅助劳动力去割野草,在小河浜里种植水浮莲和水葫芦,使青粗饲料的来源大为增加。此外,他们还利用零星地和无花果田来种大麦,到面粉厂的污水沟里去滤出瘪的麦谷,也增加了一部分精饲料的来源。这个队终于基本上解决了饲料不足的矛盾。
这个队在解决棚舍问题上,同样使用了穷办法。一方面充分利用旧棚,一方面合理改建棚舍。他们起初利用一只破木船,和一些零星材料,造起了九间土棚,做出了榜样。接着党支部发动大家广泛收集废旧毛竹、木棍、砖头以及石板和石块,继续造起了三十多间土棚。这样,他们就基本上解决了棚舍不足的矛盾。
这个队在饲养管理上也处处贯彻勤俭养猪的精神。喂食尽量精打细算,有计划地喂,节约精饲料。如肉猪在隔奶初期多给些精料,长架子时就多喂青粗料,催肥时再适当给些精饲料。有的饲养员只搭用10%的精饲料,也把猪养得很好。在管理上,饲养员们都学了一些防瘟治病的本领,他们用土法治白痢病,疗效高,又省钱。因此,他们的猪既养得多又养得好,死亡率很低。
猪养得多,肥也就多。这个队的猪粪自己用不完(全队共有土地二百八十五亩),每天可供给同公社的塘南生产队二百担以上的猪粪。猪养得多,上市量也多,今年1到10月,全队共卖给国家一千三百五十五头肉猪,支援别处六百头苗猪。公社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今年1到10月全队在养猪方面的总收入达九万多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43.6%。
为了造更多的肥,把更多的肉猪支援城市,进一步增加公社的收入,这个队雄心勃勃,除了要求今年猪的饲养量达到五千五百头外,正在计划养更多的猪。(附图片)
浙江省杭州市郊西湖人民公社西湖生产队新建的养猪场饲养的猪群 新华社记者 周坤全、吴元柳摄


第3版()
专栏:短评

“穷办法”潜力无穷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养猪事业。要大量养猪,当然会遇到一些困难:饲料不足怎么办?猪苗哪里来?猪棚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可能遇到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不好,猪就不能大量发展。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报今天发表的谈桥生产队发展养猪的经验回答了这些问题。
谈桥生产队用“穷办法”养猪,收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今年头十个月养猪四千多头,比去年增长近一倍;猪多、肥也多,自己用不完,每天还可以供给塘南生产队二百担猪粪;十个月卖给国家肉猪一千三百多头,支援别处猪苗六百头;养猪收入九万多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43.6%。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什么是“穷办法”?“穷办法”就是最经济的办法,最切合自己条件的办法,最实际的办法,因而也就是最好的办法。从谈桥生产队的“穷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是因地制宜。谈桥生产队在上海郊区,过去他们充分利用向城市搜集饲料的有利条件,发展了养猪事业。后来城市的机关、企业也大量养猪,不供给他们饲料了。怎么办?他们认真地研究了城市郊区的特点,一方面继续组织专人到市区搜集烂的瓜果、蔬菜;另方面又到野外割青草,在小河浜种水浮莲,在地边种饲料,终于解决了饲料不足的矛盾。这种办法,值得其它地方仿效。不论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区,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因地制宜,善于充分利用当地的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就能解决养猪生产中的困难。
第二是因陋就简。所谓因陋就简,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物质条件的作用,就是要少花钱多办事。谈桥生产队在这方面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猪大量发展了,猪棚不够。怎么办?是向国家要砖石、木料,大建猪棚?还是因陋就简地想办法?他们采取了后一个办法。改建扩建一批旧猪棚,例如把小棚的隔板拆掉,变成统棚,容量扩大一倍,不用花一个钱;同时利用旧砖旧料盖了三十多间土棚。因此,猪棚问题也顺利地解决了。
第三是干劲足、不怕困难。谈桥生产队发展养猪业,并没有什么特别优越的条件,他们所采用的解决饲料的办法——种、拾、采、挖等也不新奇,为什么他们不仅能够解决了饲料问题,使猪成倍地增长起来,而且只用十个月就使隔奶小猪长到一百四十斤?固然因为他们有一套切实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这样一种克服困难的精神:精饲料不够么?用青饲料代。细饲料不够么?用粗饲料代。别人搞好的么?自己搞差的。别人搞整的么?自己搞零的。他们把一切可以利用作饲料的东西都利用起来了,那怕是零零星星、点点滴滴,这就使饲料的来源十分广阔。他们所遇到的其他困难,也都是本着这种精神解决了!
第四是充分发动群众。谈桥生产队干劲足,不怕困难的精神,以及这一整套切实有效的“穷办法”,都是依靠广大群众想出来,作出来的。如果不把群众发动起来,任凭少数人挖空心思,也不能解决问题。就拿因地制宜想办法来说吧,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呢?这首先需要熟悉“地”,熟悉本单位的全部自然环境;其次,需要有办法利用有利条件,使大自然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这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环境、改造环境,更充分地利用有利条件为我们造福。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只要我们善于依靠群众,我们就能从他那里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向大自然拿到我们所需要的财富。
这就是谈桥生产队的“穷办法”的特色。
穷办法威力无穷,只要像谈桥生产队的同志们那样,想出和找到一套适合自己需要的“穷办法”,同样会干出巨大的成绩来。


第3版()
专栏:

贵州高原报丰收
上山采宝记
拂晓,山顶还罩着大雾,修文县六广公社的一支万人采宝大军,锣鼓喧天地向深山密林进发了。
新义生产队的冯队长带着上百个社员,来到一个叫做茶林的山头。这时,朝阳初升,林海里万紫千红,五彩缤纷。满山的油桐、油茶,果实累累,有的把树桠都压弯了。黄里透红的山楂、青杠子,鲜红的红籽、柿子,还有褐黄色的拐枣、核桃等等,无不和蓝天、绿叶争奇斗艳。
采桐子的队员们从山顶到山脚摆开了阵势。他们用竹竿把桐果打落,妇女和年纪大点的社员,便在树下捡起来。今年桐子长得特别好,有的一棵桐树能采到上百个桐子,胜过以往大年的收成。
油茶树上的茶果简直比天上星星还多。一棵树起码有十几斤茶子。朱华轩这个摘油茶小组,原先按老规矩计定额,认为走遍一片坡还摘不到多少茶子,只规定每人一天摘五十斤茶子。不料今年茶子特大丰收,加之组员们干劲大,一个上午就平均每人摘一百多斤。
野果虽鲜美可口,但采摘下来并不那么容易。柿树、拐枣树都有两三丈高,毛栗、红刺母树不大高,偏偏刺多。这对小伙子们来讲,又算得了什么?他们把红旗往坡上一插,轻捷地爬上树梢,大采大摘。大家高兴地唱道:采宝大军进山窝,深山百宝笑呵呵,听说支援工业化,争先恐后滚下坡。
一群老年人在山坡上聚精会神地找些什么呢?原来是草药师们在挖药材。老药农罗正明一会儿在草丛里拔出一株叶子像韭菜一样的“墨冬”,一会儿又挖到一株能治钩虫病的“管仲”,那天上午,单是土茯苓,他就挖到九十五斤,价值六元多。
暮色苍茫,挑的挑,背的背,把深山百宝押下山来。这时,公社的小秋收指挥部里,电话铃声不绝,各个管理区纷纷报告当天的辉煌战果。在一阵急促的算盘声后,指挥长宣布:今天出工一万七千八百多人,共采集各种山货土特产一百五十一万斤,价值十万多元,相当今年全社农副总产值的6%。这笔钱按今天出工人数计,每人平均七元六角七分。
(刘扬深)


第3版()
专栏:

苗岭深山夺高产
在山高水冷的苗岭深山里,一亩水稻能收多少谷子呢?十年前只不过一两百斤。解放后,产量像断了线的风筝——步步高升,有的达到了亩产千斤。
今年春天,张绪超和青年生产队的二十四名男女青年,响应县委的号召,坚决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立下了雄心大志。这一带地方的稻田多是酸性土壤,全队一鼓作气,把寨边、塘边、阴沟、厕所边的肥泥全挑光了,给所有的田铺上一层黑肥泥,使每亩底肥达到一万五千多斤;坚决执行了合理密植。当时有些老农民说:“看你们栽的像牛毛一样,以后有好草垫牛圈啦!”甚至有人到公社提意见,要他们扯了重栽。但是这些青年们却另有打算,他们说:“既然是试验就不能怕失败,何况我们又不是乱搞。”党组织热情地支持了他们的意见。夏季,他们及时预防虫害;在大旱期间,坚持抗旱,保证田里水不干。流汗终于夺得了丰收,创造了高产纪录。 (刘岛)


第3版()
专栏:

百岁老人话丰年
前几天,我在高寒山区的黔西县林泉公社大寨生产队,遇见了一百一十八岁的苗族老人、贵州省劳动模范杨春发。这位老人身体很健壮,今年的丰收,越发使老人快活。他引我爬到寨边的山坡上,指着刚收获的土地,热情地赞扬人民公社带来了人寿年丰。
老人说:“我活了一百一十多岁,从来没有见过像今年这样好的收成,我们队里的一千多亩玉米,今年虽然受到旱灾,总产量还比去年增加五成,单产也提高了二成多。过去有人认为我们这个地方高寒贫瘠,长不出好庄稼,你看嘛!今年的玉米秆秆就比过去的玉米苞苞还粗得多。”说着说着就笑起来了。
“去年毛主席领导我们成立人民公社,真是好得很,周围许多人来帮我们犁土、挑粪,田土都翻了尺把深,放了一寸多厚的肥料,过去那敢想这样的好事。”谈到这里,老人指着他门前的一块一亩多的瘦土说:“这块土我种了几十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成最多也才收一百来斤玉米。今年虽然五十多天无雨,每亩还收得二百五十多斤。如果不是人民公社,那会有这样的好收成呢?”(潘玉国)


第3版()
专栏:

黄黄谷穗金浪翻(山歌)
秋风吹过丰产田,谷秆棵棵把腰弯;
并非风雨把它打,沉沉谷穗金浪翻。
(贵阳市洛湾公社)
山重山来坡重坡,今年谷子结成坨;
人民公社力量大,仓叠仓来箩叠箩。
(绥阳县募阳公社)


第3版()
专栏: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新场人民公社的苗族女社员正忙着采摘丰硕的烟叶 本报记者 陈登庸摄


第3版()
专栏:

高速度发展养猪事业
——藕塘人民公社养猪经验介绍
陈立言 廖奇
安徽定远县藕塘公社山岗地多,肥料少,产量较低;1958年公社化后,公社广泛发动群众养猪,这才初步改变了低产面貌。今年1月到10月,全社共养生猪二万六千多头(其中公养占总数58%),平均每户六点五头,平均每人一点五头。猪多肥足,今年粮食亩产量由1957年的二百六十斤提高到五百零五斤。社员收入也增加了121.8%。
要想增产,养猪肥田
1956年,就有些社员提出养猪的问题。但有些人不大同意。他们说:“现在正搞粮食生产,哪有精力养猪。”一直到去年,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才明确起来。事情是从陶庵大队的两个生产队引起的。这两个队,一个是冉周生产队,一个是王碾生产队。二个队土地相连,土质、水利大致相同。1956年高级社时,冉周生产队得超产奖,而王碾生产队却减了产。1957年,冉周生产队继续跃进,粮食亩产量达五百一十斤,而王碾生产队亩产量只有三百斤。这是什么原因呢?王碾生产队经过比牛力、比劳力、比功夫、比肥料,一样一样排队算账,才发现冉周队猪比他们养得多,肥料比他们积得多。冉周生产队养猪三百一十二头,每年每亩施肥都在五十担以上,其中猪肥占40%。王碾生产队一百九十四户,只养猪五十二头,每亩施肥不到十九担。这样大家得出一条结论:“要想增产,养猪肥田”。在1958年7月的一个晚上,队里干部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提出了办猪场多养猪,社员一致拥护。第二天一早大家就干开了,六十多个社员一齐出动,扎墙的扎墙,搞猪圈的搞猪圈,不到半天时间,便把猪场建成了。社员折价卖给队里四十多头老母猪,三十多个猪槽,三百多担饲料。公社党委认为这个队的干劲很大,道路走的对,就在这里召开现场会议。从这时起,全社的养猪事业便迅速地发展起来。现在王碾生产队已养猪五百三十七头,今年施肥量也比往年大大增加了。由于肥料足,今年虽遇百日大旱,亩产仍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了66%。
大力发展集体饲养
根据王碾生产队和冉周生产队历年来养猪发展情况,藕塘公社得出一个结论:母猪必须集体饲养,才能保证养猪事业的迅速发展。冉周生产队1954年有六十六户养猪一百六十一头,1955年有七十四户养猪一百八十三头,1956年九十七户养猪二百四十头,1957年一百一十二户养猪三百一十二头,一直到1958年也不过发展到一百二十五户养猪四百三十头(其中集体喂养九十头)。老母猪只由原来的十头,去年增加到十三头,一句话,猪增加的速度是很慢的。主要是因为偏重社员私人养猪,社员们不愿多养母猪,认为老母猪不值钱,养起来又烦神,所以生下来的小母猪都阉割了。藕塘公社总结出这个经验,决定大力提倡集体饲养,同时也鼓励私人饲养;母猪折价归社,以便掌握猪源,迅速发展生猪。就这样,全社的集体养猪事业发展很快,母猪由1957年的二百多头迅速增长到现在的三千零二十头,繁殖率平均比1957年提高一倍。
公社一方面积极发展集体饲养,另一方面也发动社员私养,把繁殖的仔猪贷一部分给社员饲养。把今年1月到10月,全社共贷给社员自养的小猪共七千五百头。为了解决社员养猪的猪圈困难,各队还成立了基建队,帮助各户盖猪圈,工分由队里解决。此外还划给一定的饲料地给社员,这就大大提高了私人养猪的积极性。今年仅十个月时间,全社养猪已发展到二万六千零四十九头,比大发展前的1957年增加三倍以上。
养猪可以不用粮
养猪事业大发展以后,饲料确实是一个问题,特别是精饲料更加缺乏。怎么办呢?公社决定交给群众讨论,让大家想办法。问题提出以后,群众中又出现了不同意见,有的说:“没有粮食就不能养猪。”有的主张由社里供应饲料。但是绝大多数人说:“猪多要的饲料多,大家养就得大家解决,粮食是人的主粮,猪应该以粗饲料为主。”朱巷猪场饲养员马其贵主张饲料自给,他种了五亩玉米。他的行动带动了大家。于是男女老少,人人动手,找出了八十三种饲料来源,开辟了种、采、捞、制、贮等项门路,收贮了大量的粗饲料和代精饲料,解决了饲料不足的困难。
由于依靠群众解决饲料,藕塘公社今年不仅没有用粮食养猪,而且现在结存粗饲料二百多万斤,精饲料八十四万斤。现在公社又种了千多亩生菜、萝卜等过冬饲料,年内还可收贮碎豆叶子、萝卜、冬浮萍等粗饲料。这些饲料已经可以吃到明年麦收。
社员的干劲促进了养猪生产大发展,养猪生产大发展的结果,又鼓舞了大家的干劲。现在全社社员已作好1960年养猪的规划,目前正在做各项准备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