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向自然开战
——湖北日报社论摘要
11月15日湖北日报,为郧县治山、治水、治土取得巨大成就发表题为“向自然开战”的社论。摘要如下:
改变农村面貌,必须向自然开战!
自然灾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敌。要不就是人听从自然摆布:大水成洪,到处泛滥,庄稼淹没,人被逼走;大旱成灾,庄稼干死,人饿肚子。人,成为自然的奴隶。要不就是人去征服自然:大兴水利,把水治住,变水患为水利,使水、土、山听从于人。人,成为自然的主宰。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和自然作斗争,无斗争就不能生存。但是,在旧社会,受压迫的农民群众,没有(也不可能)破除对自然的迷信,没有力量和自然作斗争,因而只好听从老天爷的摆布。风调雨顺之年,多收一点,多吃一点;水旱灾害之年,庄稼歉收,只有饿肚皮,只有逃荒,家破人亡。现在,农民群众已经从旧社会制度压迫下解放出来,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他们逐步破除了迷信,逐步认识了自然的规律,逐步掌握了同自然斗争的知识。尤其是人民公社化以后,高度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完全有力量去逐步征服自然,摆脱天灾的压迫。我们要更好地生存下去,要高速度地前进,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我们一定要向自然开战,要征服自然。
现在,在许多地区,大规模地征服自然的群众运动已经轰轰烈烈、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有些地区过去一直受自然奴役的农民群众,已经开始驯服了自然,变成自然的主宰者。比如在襄阳专区郧县的大堰公社,光化的赵岗公社,均县的习家店公社,枣阳的太平公社,这些地方已经开始从根本上进行治水、治山和治土、治路,从根本上去改变农村的面貌。郧县大堰公社的建设管理区,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在高山上挖了一百多个堰塘,修了六条大水渠和九十六条盘山支渠,梯田梯地由过去的一千多亩增加到一万多亩。过去那种“水来成洪,水去成旱”,那种“坡地冲成光石板,沟地淤成乱石滩”的穷困凄凉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建设管理区的面貌,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当然这还不够,他们还在大力地改,继续地变。事实告诉我们:人能胜天,人可以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建设新农村,要有高度的热情和豪壮的志气。要按照我们的理想去改造自然,要把贫穷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青山绿水,花花世界,丰衣足食,人面桃花,钢马奔驰,灯光如昼”的乐园,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山区怎么建设?岗地怎么建设?平原怎么建设?水怎么治?山怎么治?土怎么治?生产怎么经营?村庄怎么建设?交通怎么发展?今年、明年要达到什么样子?今后五年、十年、十五年要达到什么样子?这样天大的事情,如果没有高度的热情,雄伟的心胸,豪壮的志气,没有开拓的眼界、长远的计划、长期建设的决心,没有无所畏惧、艰苦奋斗、不达目的不止的精神,而只是鼠目寸光,零敲碎打,干一天算一天,走一步算一步,无论如何是办不成的。因此,每一个县、一个公社、一个管理区、一个生产队,都应当制定一个宏伟的治水、治山、治土、改变自然面貌的规划。
改造自然,改变农村面貌,既要从远处看,又要从近处做。要长远打算,要想到今后五年、十年、十五年的事情,要有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从今天就开始做,早一天总比晚一天好。五年、十年、十五年的时间,应当一天天的算,一天天的干,遇到任何困难挫折,都不能动摇退缩,百折不挠,日积月累,大功才能告成。
改造自然,是千百万群众的事,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管理区早在办高级社的时候,就计划开盘山长渠。开始交给技术员去勘测,按照技术员的设计,又是要三、四万工,又是要万斤石灰、千斤炸药,又是要多少年月。结论是:这末大的工程难办。后来,将这件事情交给群众讨论,群众就轰开了,他们说:我们自己干。于是,木匠搞测量,猎人配炸药,石灰自己烧,铁橇自己造。结果,十五里的盘山大渠只八天就修成了。不依靠群众,就是困难重重;依靠了群众,就这好办,那也不难。
应该重复一遍:为了改变农村面貌,为了美好的明天,要拿出高度的热情和豪壮的志气,并且要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相结合,勇敢地向自然开战!我们要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使水、山、土以及大自然的一切,都听人们使唤,为人们造福。


第3版()
专栏:

政治挂帅 依靠群众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郧县高速度改变山区面貌
一个多月修成梯田梯地68万亩相当以往十年的三倍
本报讯 能不能高速度地改变山区面貌?湖北省郧县的事实说明,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全面治理,综合开发,就能够办得到。在一个多月时间里,郧县把五千三百多座山、一万九千多条沟,变成层层叠叠的梯田梯地
(共计梯田十七万多亩,梯地五十一万多亩),相当于解放以来改的梯田梯地总面积的三倍;全县在荒山植树十七万多亩,新建花果山六十九座(共七千多亩);修公路、马路、大路二百多条,长达二千华里。
郧县境内山多水多,一向被人们认为“山穷水恶”的地方。解放后,虽有很大改变,但因为没有抓住山区基本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地区的面貌。去年,人民公社建立后,广大群众迫切地要求迅速改变山区面貌,但怎样才能办得到呢?郧县县委认真地总结了高华堂领导建设管理区群众迅速改变山区这个地区的面貌的经验,号召全县人民学高华堂,开展治山、治水、治土运动。
治山、治水、治土是向大自然的一场革命。以前,在郧县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能够高速度地改变山区面貌;有人则主张按部就班,慢慢来。根据这一情况,中共郧县县委不久前组织了一百九十多个报告团,大张旗鼓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和总路线教育,组织生产队以上的干部共六千多人到大堰公社建设管理区参观、学习,以“能不能高速度地改变山区面貌、治水治山治土能不能全面进行?”为题发动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在辩论中,充分运用算增产账,诉旱、涝灾害苦等办法,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全面治水、治山、治土的好处。大堰公社的社员在讨论中,用本社事实说明:一亩坡地一年产粮食只有百把斤,如改成梯地一年产粮食四百斤左右,改成梯田一年产粮食七、八百斤,比坡地增产三倍至六倍多;如在梯田梯地埂地边上种植龙须草(工业原料),油桐、茶子和果树等,比坡地的收入要大几十倍。这样一算,群众说:“搞这些基本建设,是子孙万代的大喜事哟!”就这样,在全县范围内一个以“三治”为中心的改变山区面貌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地开展起来了。
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全面治理,综合利用,是郧县加速山区建设的重要经验。在这里,充分利用地形特点,以公社为单位,统一规划,以管理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地具体安排,贯彻全面治理,综合开发。比如,在水源好、坡度小、改田省工的地方,就多改田;坡度大、水源缺的地方,就多植树造林;在盘山渠下大改梯田,渠上改梯地或植树造林;向阳坡宜造经济林,阴坡宜植用材林。
在改变山区面貌的方法上,采取边规划、边行动。首先是一条河一条河的规划,一架山一架山的规划;然后,本着先易后难的精神,先改肥山、后改瘦山,先改近山低山、后改远山高山。治山必须先治水,根据山高水高的特点,郧县一般的作法是:在最高的地方,找出水源,从根治起;然后,按山脉盘山开渠,把水引向山顶,再从沟河的发源以下,节节扎坝,逢沟扎塘扎库,使山岭从上到下层层有渠,沟沟有塘(库),高水灌山顶,低渠灌山腰,库塘灌山脚沟底。同时,渠下改田,渠上改地,坡上造林,地边植草。这样既能做到水尽其力,山尽其用,寸土不闲,又用工少,改的快,大大节省劳动力。
为了高速度地建设新山区,郧县充分运用人民公社在动员和组织劳动力、工具等方面的优越性,开展群众运动,组织大兵团作战。一般是由公社统一指挥,以管理区、生产队为单位协同作战。
这个县开展“三治”以来,集中了十五万名劳动力,组织了一百零五个兵团,三万多犋耕牛,二十多万件工具,上山扎营,摆开了一千多里的战线,先后围攻了五千三百多个山头,一架山一架山地突击,各个击破,全面开花。由于人多势众,一天一架山,一天一面坡,成绩显著,鼓舞人心,因而群众越干劲越大。
许多公社还在这个期间,大搞工具改革。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改梯田梯地过程中,共改装添制双铧犁、土簸箕、抱板等六万多件,这就大大提高了工效。目前,郧县治山、治水、治土的群众运动,一浪高一浪,一天变一个样。
(附图片)
郧县治山治水示意图


第3版()
专栏:

自办化肥厂满足生产需要
吴忠公社层层建厂分工负责密切配合
日产土化肥28万斤为小麦储大量追肥
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人民公社发动群众,采取小土群的办法,在全公社范围内,建立起来一个完整的化肥制造网。公社、大队、小队的一百五十四个化肥厂,星罗棋布。到11月3日,全公社已生产各种化肥六百二十一万三千二百多斤,明年两万四千亩小麦的第一、二、三次追肥,已经基本够用。现在正以平均日产二十八万多斤的速度继续生产。
吴忠公社的化肥制造网,是去冬今春大搞群众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化肥网的中心是公社办的综合肥料厂。这个工厂原来是街道管理处的新生农业生产大队办的。当时专管清除粪便,去年生产了很多卤水肥、三要素肥,并用土法制造硫酸和土过磷酸钙。今年公社投资九万元,生产范围扩大,产品增多,技术要求复杂,就由队办工厂转为社办工厂。公社以这个厂为中心,又帮助各大队和各小队普遍建立了化肥厂,固定专人,实行专业经营。三级化肥厂配合作战,给公社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化肥基地。需要啥肥生产啥肥,需要多少生产多少,啥时要啥时生产。
化肥制造网中的三级化肥厂,在生产上有明确的分工。公社办的综合肥料厂,设备比较先进,有两个硫酸车间,年产浓硫酸(浓度达98%)一千四百吨;还有一个过磷酸钙车间,年产三千吨。另外,还能生产抗生菌、大豆根瘤菌和自生固氮菌。各生产大队办的二十四个化肥厂,是半土半洋的,主要生产和供应本大队所需要的追肥。按照作物生长阶段,生产“攻苗”的尿素石膏,“攻秆”的三要素肥,“攻粒”的土过磷酸钙,防倒伏的硫酸钾。各生产小队办的一百二十九个化肥厂,是土法生产的,主要是生产基肥。用羊粪、石膏、草炭、磷矿石粉等混合制造三要素肥。
三级化肥厂有分工,但也密切合作。公社办的综合肥料厂,从技术上、原料上帮助各大队办化肥厂。生产的产品,除了过磷酸钙供应全公社需要外,浓硫酸供应各大队化肥厂作原料。在技术指导上,综合厂除了帮助各大队的化肥厂掌握制造化肥技术,一年来还给各大队和各小队培训了制造土化肥的工人二百多名。各大队办的化肥厂,除了按季节生产攻苗、攻秆、攻粒、防倒伏的四种追肥外,还负责检查和指导各生产小队的土化肥生产。大队的化肥厂,是小队土化肥厂职工的实习学校。去年,东塔寺第三大队,不会生产三要素土化肥。大队长袁开科和大队化肥厂厂长韩谦,参加了公社在中华大队召开的制造土化肥现场会议,学会了制造三要素土化肥技术以后,马上从各生产小队土化肥厂抽调三十个社员,集中在大队的化肥厂,边学边做,很快使三要素土化肥遍地开花。由于各大队化肥厂在技术上的帮助,使各小队土化肥厂的平均日产量,由初建时的一千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六千斤,比计划日产量提高一倍。
这么多化肥厂办起来以后,原料供应是个大问题,公社为这三级化肥厂建立了两个制肥原料基地:一个是石膏厂,一个是一百七十亩大的草炭基地。从今年元月到10月,已经从厂里拉回石膏三百万斤,通过商业部门卖出五百万斤,现在厂里还存有一千万斤。最近,全公社抽调了三百一十辆车、二百多峰骆驼,日夜不停地往回拉石膏、草炭和羊粪,供各个化肥厂作原料。


第3版()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北京市委号召爱惜蔬菜
北京郊区二十五万亩大白菜丰收。共可产净菜十亿斤左右,比去年增产一倍多。今年北京市大白菜的丰产是战胜了严重涝灾取得的。为此,中共北京市委要求全市人民学会勤俭过日子,爱护菜:把好菜贮存起来,先吃菜帮菜叶或加工腌制、晾晒。还要求机关、工厂、学校、居民和人民公社,人人动手、户户存菜,保证今冬明春有足够的菜吃。
母绵羊一年产羔两次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公社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亹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滩公社的一批母绵羊,达到了一年产羔两次的高额丰产。常牧公社高红崖大队二百五十五只母羊从去年冬季到今年夏季共产冬羔、夏羔三百九十八只,成活三百九十八只;苏吉滩公社第一大队七百只母羊共产羔七百七十四只,成活七百六十九只。
青海草原地势高寒,牧草生长期短,一般母羊在每年冬春产羔一次。
南平专区二次秋收成绩大
福建北部山区的南平专区,在突击晚稻收割打尾的同时,开展了以复打稻草为主的二次秋收运动。全区组织了一万多个复打稻草专业队和拣粮队,已复打稻草一百零七万多亩,多收粮食九百七十五万多斤。
乐平县在山坞里建立畜牧场
江西乐平县的耕地中,有十五万多亩在山坞里,离村子远,施肥少,产量很低。最近各公社在这些低产田的山坞中,建立了畜牧场,以畜养田。
全县已有七千二百多名社员进入山坞建场,已建成畜牧场六百五十八个,有耕牛两千多头、生猪四千六百二十四头,还有许多鸡鹅鸭等家禽。


第3版()
专栏:

广西玉林专区战胜旱灾
百万亩晚稻增产六成
据新华社讯 广西僮族自治区玉林专区已经收割脱粒验收的一百十七万多亩双季晚稻,平均亩产量比去年增加六成以上。其中,亩产千斤以上的有五万多亩。全专区还出现了四个晚稻大面积高产县。
今年玉林专区四百多万亩晚稻长得茁壮整齐,穗长粒饱。各地老农普遍反映几年来未见过这样好的稻禾。
从晚稻插秧开始,就为晚稻大丰收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超包产运动。在抢插时期,各人民公社都集中调配劳动力,展开插秧能手竞赛,使全专区完成插秧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节气,从而使禾苗提早抽穗扬花,避过了寒露风的侵袭。各地大量采用了“包胎红”、“白壳矮”等籼稻良种,并且根据早稻增产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合理密植。
为了消灭低产田,做到大面积平衡增长,各人民公社还开展了“低产赶高产、山冲赶大垌、秧田赶本田、瘦田赶肥田”的群众运动。全专区有十七万多名干部,带领广大社员,实行吃、住、办公、开会四到田头。许多地区组织远田生产队或田间工作站,在田头安营扎寨,精心护理山冲远田,使得占全专区三分之一左右的低产田大部分赶上了一般田,有的还赶上了高产田。容县厢西公社号称“水火之地”的八千多亩低产田,平均亩产达到八百零四斤,比去年晚稻平均亩产量增加一倍还多。
玉林专区晚稻大丰收,也是战胜旱魔的结果。入秋后,正当晚稻大部分抽穗扬花,部分禾苗含胎灌浆的关键时期,旱象出现了,全专区受旱面积达到十九万多亩。为了战胜干旱,各地领导干部亲临抗旱前线,带领十三万人日夜抗旱,使全部受旱禾苗得到了灌溉。


第3版()
专栏:

报丰收 傅作仁


第3版()
专栏:

治山治水旱涝无忧
——郧县大堰公社建设管理区经验介绍
中共襄阳地委、郧县县委工作组
“水在山顶流,梯田满山沟,遍山苹果香,鱼在塘里游,吃不愁,穿不愁,推磨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高山人家永无忧!”
这是人们对郧县大堰公社建设管理区新面貌的颂歌。
这个管理区是个大山区,从前被称作“穷山恶水”的地方。六千多人口,只有一万二千多亩耕地,其中有一万一千多亩是在三十度上下的麻骨石山坡上。天干,庄稼旱死啦;下三天雨,就会“坡地冲成光石板,沟地淤成乱石滩”。直到1949年,这里收的粮食平均每人还不到三百斤。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社员们治水治山热情高涨,在山上修了六条干渠和九十六条支渠,在沟里挖了百把口塘堰,做到了山山有渠,沟沟有塘。整架山、整个山坡都改成了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三、四十层,像个大螺蛳一样。现在每人平均已经有一亩梯田、七分梯地。经过1958年历史上少有的大山洪和1959年历史上少有的大旱的考验,达到了旱涝无忧。1948年的粮食总产量是五十二万斤,1958年上升到六百四十二万斤,十年增产十多倍!今年——特大干旱之年,社员们的口粮标准赶上了全县最富裕的平原地区,还卖了一百三十五万斤余粮。这就初步解决了这里几千年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粮食有余!
粮食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现在,山顶公路已经通车;两边山坡上果树已经成行,有的今年已经开始开花结果。山沟里塘堰点点,都养满了鱼;梯田岸上栽的龙须草,已经开始收割;水打磨、造纸厂、酒厂、野生纤维加工厂……,先后办起来了;山上、渠边,牛羊成群;渠边,头一个水力发电站正在兴建。不过三年多的工夫,这个穷山区的面貌已经大大改变。
治山先治水
过去,这个地方穷,除了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之外,还受着自然灾害的压迫。在那些三十度上下的麻骨石山坡上种地,就得年年和洪水打交道。“山上水乱流,坡上万条沟”。年年冲刷,水土流失,坡地越种越薄。沟里的坪地一年两季不过收百把斤粮食,坡地好年成才收七十斤。碰到大雨,“坡地冲成光石板,沟地淤成乱石滩”,只好丢了再开新荒,耕地老是不能固定。这样就形成了“一年不开荒,仓里没粮装;三年不开荒,大人娃子饿的慌。”荒越开越多,地越种越薄,人越过越穷。
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有人在一个叫作“翻山堰”的村子的四方山脚下的大长沟里,开了两道渠,总共不到五里长,并且顺山坡把几片坡地改成了梯田。因此,这个村子比当地一般村子的生产好,生活也较富。解放后,农会主席高华堂(现在是这个公社的党委委员、管理区第二书记)在这条渠上改了亩把田,一年收了二百斤麦子,四百二十斤稻谷。他总结出改梯田有以下几大好处:第一,旱涝无忧;第二,保水、保土、保肥;第三,费工少,收粮多,便于改革耕作技术;第四,种梯田省出来很多工,给全面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
“能种一个窝,不种一面坡!”“哪里引水哪里富,哪里有田哪里有钱。”高华堂到处宣传这个道理。他找到了大山区由穷变富的道路,找到了山区的发展方向!
两种思想两条道路
要想治山治水,就要认识水、认识山,弄清楚到底是“穷山恶水穷地方”,还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在办高级社以前,有些人咕咕哝哝,说“社会主义好倒好,就是上不了我们这大高山”。社员王新隆到平原去了几回,吵着和儿子分了家,搬下山去了。支部书记高华堂和干部们商量了一下,就拿出了山区的方向——“翻山堰”这个典型,发动社员扳着指头算:哪家穷,哪家富?为啥?算来算去,凡是生活好的户,都是有个“蛤蟆坑”——水田。这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土改以后,高华堂就想把他分到的三亩地都改成梯田,可是人单力孤,治不住水。成立互助组以后,他又想引渠改田,连渠路也看好了,可是开渠要经过单干户农民焦步升的地。成立初级社时,焦步升没有入社,渠还是开不成。高华堂想水想得半夜里作梦,可惜就是治不住水。
高级社刚一办成,支部书记高华堂就在乡总支委员会上提出了开渠引水改梯田的建议。多数支委都赞成,可是支委张宏兴不同意。他说:“咱们建设乡是个老卖柴的地方,冬天没事干,卖柴弄几个钱才是‘正理’,才是群众的‘迫切要求’。刚把高级社办起来,群众啥东西还没分到,就去开渠、改田,把社搞垮了怎么办?”两条路线的斗争在支部会上展开了。搞副业呢,还是搞基本建设?这个事在社员中间也引起了争论。有的社员说:“我们这穷山沟嘛,要田没有,再不去砍柴卖,吃啥?”也有的社员说:“人家平原富,我们穷,穷就穷在没田上,就是要改田!”支部批判了张宏兴的思想,又开展了群众性的辩论,批判了有些人只想搞私人副业、不愿搞基本建设的思想。明确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为开渠改田打下了思想基础。
开渠头一件事就是测量。高华堂跑到区里请来了县水利局的一位技术员。这位技术员顺渠路看一遍,回来就连连摇头说:“这工程可大呀!至少得三、四万工,一万斤石灰,光炸药就得一千斤,可不能盲目!”这时候,支委张宏兴又出来说话啦:“看看!我说修不成嘛,你们硬要修。这个大渠要是政府不给我们修,我们咋能修得成。”争论又开始啦,社员中间也有一部分人赞成张宏兴的意见。高华堂和干部们一起深入群众,决定依靠群众想办法。结果访问到一个社员叫涂国斌,是个木匠,单干时测量过一条小渠。干部们和他一道边测、边挖、边放水,大渠算是动了工。施工中又遇上了大石头,需要炸药、铁撬和石灰。干部们又在群众中访问了一个打猎的李正青,自己会配炸药,而且材料都是山上出产的东西。至于石灰,山上有石灰石,有柴,只要烧几窑,就用不完啦。就剩铁撬弄不到,社员们就用木杆削尖来代替,磨秃了再削,用断了再砍,反正山上有的是树。由于充分依靠了群众,一条十五里长的干渠,八天的时间就通了水。这个事实有力地解决了依靠政府修水利、还是依靠群众修水利的争论。
干渠一通水,坡上敲锣打鼓,像办喜事一样。靠渠边的地方,干部和老年社员们喊叫着催人去改田。别处的社员们也不断的去找乡干部,要求把渠道开到他们那里去。在修头条水渠的过程中,十三个总支委员、有八个人学会了测量渠道,小队以上的干部有70%学会了测量支渠,这样就为全面开花创造了条件。
全面规划,改变面貌
通过引水上山和改梯田,大家总结了在山区治水的两条体会。第一,治水必须和用水(改田、养鱼、水利加工)相结合。以往这里也提过治水,技术干部也强调过保持水土,严防山洪冲刷。可是那时候群众的劲头总不是这么大。改坡地为梯田,用水灌田以后,群众对水的看法改变了,恶水成了益水,成了命脉,成了“宝贝”。群众的劲头一来,啥办法都想出来了:社员们把每条沟的沟脑都挖上了塘堰,在山坡上开上了人字沟,哪怕是一点一滴水,也想办法往塘里引;在两面山坡上,社员们找不漏水的地方挖上蓄水塘,冬春不用水的时候,一个劲往里放水,唯恐渠水白白流跑了;在河里节节筑坝,又通过渠道作到河河相连,互相调剂……。第二,没有不能上山的河。树有根,水有源,河水都是从山上来的。河从高处往低处流,水流越大,流到下游越不好治。治水,就要从河的上游治起,节节拦,节节引,拦它几道几十道之后,水小了,下游也就好治了。所以,治水打破生产队、社、以至县的界限,远处引水,近处灌田。要这样做,必须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作出全面规划。
1957年春天,县委第一书记崔明全到了这个管理区。总支书记高华堂领着他到处看了看初改的梯田。田改的东一块、西一块,零零星星也不在少数。崔明全同志称赞他们开渠改田这件事办的好,又向高华堂说:“老高,你们这么多的水,能不能把坡地都改成梯田?”县委的指示,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总支委员会经过讨论决定:以第一条干渠第一条支渠的灌区——三里岗为重点,集中干部和群众力量,先改出一架山来,给群众作个样子,积累经验。这年冬天,三里岗上搭起了“战棚”,锣鼓喧天干起来了。这个生产队三百多个能改田的人,统统参加了改田。每天早上天不亮,社员们打着火把去工地,下雨大家披上蓑衣干。他们的口号是:“吃点临时苦,流下幸福汗,苦战两三年,改变大自然。”就这样,三百五十个劳力,一个月零七天,把一百五十亩坡地统统改完,又开了些荒,总共改成了一百八十亩梯田,达到了每户平均十五亩梯田。
改造三里岗之后,乡里得出了经验:改田就是治山。防止冲刷,保持水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改梯田。要想把这个事办好,必须大兵团作战,一动手就是一架山,治了这架山,再治那架山。把一架山都改成梯田的具体作法,是从山顶挨着渠道往下改,按地形随弯就弯,就蛋繁蛋,不勉强改大田;边挖、边拣石头、边砌田岸,里挖外垫,等田挖平,田岸也砌完啦,松土整平以后就可以下种;土少石头多的,头一年先种旱庄稼,等淤些土,拣完石头再栽秧,土越种越厚。
三里岗作出样子以后,社员们都像看“稀奇”的一样,自动跑十几里到那里去看。九里岗的钟茂才原来不相信治山,跑到三里岗去一看,一架山都改成了梯田,像个大螺蛳,有三、四十层,他回去以后也改变了口气,逢人就说:“到三里岗看看去吧!人家一架山的麻骨石坡都改成了梯田,我们这好地方为什么不能改成梯田?”全乡到这里参观以后,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解放了,不再零零星星的改了,都开始订出规划,一整面坡,一整架山的改起来了,形成了群众性的治水治山大高潮。
解放了思想,有了全面规划,发动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从1957年冬到1958年春,这个管理区就达到了每人一亩梯田和七分梯地的水平,耕地基本上固定下来了。
以粮为纲,带动多种经营
开渠道改梯田,初步解决了粮食问题以后,就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发展。田多稻草用不完,为了保护田岸又栽上了龙须草,九个造纸厂成立了;粮食多了要加工,十二个水碾水磨架起来了;渠里有了水,堰塘多了,二十四万尾鱼养起来了;养鱼要有鱼苗,鱼苗场办起来了。多种经营的发展,也推动了综合治理大山的工作。现在,这里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山洪成灾,控制住了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耕地基本上达到了旱涝无忧。
初步解决粮食问题以后,节省了大批劳动力投入多种经营和根治荒山的工作。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更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现在全管理区植树造林已达一万三千多亩,其中经济林和果木林有八万多株,还培育了桔柑苗二百七十万株。今年秋季,苹果、桔子已开始结果。这里原有的大宗土特产与解放前相比,油桐由一千八百亩增加到七千多亩,龙须草由一千二百亩增加到六千五百六十五亩,柿子由五十万斤发展到一百四十万斤。利用大山草多的条件,生猪由三百七十头发展到一千六百七十六头,平均每户一头多;羊由六百六十头发展到二千二百八十九头,还新放养柞蚕三百零二筐。今年多种经营的收入,预计每人就可以平均一百四十元左右。
人们在改变自然面貌的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嫌穷山沟没有出息搬下山的王新隆,经过几次请求又搬回来了。很多外乡的姑娘和山沟的青年结了婚。人们说话的口气也和以往不一样了,以往张嘴就是“我们这穷山沟嘛,怎么能和人家比?”现在,这个历史上从来不敢和平原比粮食的“穷山沟”,也提出了“粮食也要超平原”的战斗口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