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谭震林同志勉励第一拖拉机厂职工鼓足干劲
让更多的铁牛开往田野
据新华社洛阳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今天在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落成典礼大会上讲了话。
谭震林说:“在我国建国十周年刚刚过去一个月的今天,一座现代化的、年产一万五千台五十四马力‘东方红’牌柴油拖拉机的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这儿举行隆重落成典礼。它是我国第一流的、具有最新技术装备的、规模宏大的工厂。它象征着我国建国十年以来的工业建设的辉煌成就。它的建成、投入生产,是今后十年中我国沿着农业现代化道路迈进的一个胜利的开端,我国农民早已盼望‘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伟大时代已经开始到来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号召,给拖拉机厂的职工们提出了极其光荣的任务。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一个骨干工厂。它将以源源不断的拖拉机,开入祖国辽阔广大的田野,代替黄牛耕田,代替黄牛车水,代替黄牛拉车。全国五亿农民今天以欢欣鼓舞的心情,庆祝这一座工厂的诞生,衷心感谢这座工厂的建设者们”。
谭震林说:“洛阳拖拉机制造工厂是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许多重点工厂之一。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政府和苏联人民,不仅以成套的设备援助我国的建设,而且派出自己的优秀的技术专家到我国来援助我们的建设。这个厂的建成,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证明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这是我国农业技术改造的一件大喜事。为此,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向全体职工同志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伟大的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致以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劳动的苏联专家同志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他说:“洛阳拖拉机制造工厂建设时间虽然经过四年之久,但所有主要工程是在两年时间内建成的,即1956年和1958年。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一条大跃进的道路的年份;195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展开大跃进局面的年份。这座工厂的建设历史,又一次证明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信,请看:以三十八个工作日建成了这座工厂的心脏工程—发动机工场,这是有二万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大厂房;以三十三天时间建成一万二千八百七十平方米的燃料系统工场的厂房,这样大的厂房通常需要半年或者一年时间才能建成的,我们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时间就建成了,这样飞跃的建设速度是我国建筑工程史上史无前例的。我们应当向我们在基本建设战线上的英雄们致敬。在我们这座工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例如以三十八天建成一座大型厂房外型的建筑工程队伍,只用了二百五十个工人的辛勤劳动;三十二天建成一座大型厂房外型,用了更少的人工。我相信这样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将传遍全国,将在全国各个建设工地上开花结果,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速度。”
谭震林说:“在边建设、边试制、边生产的号召下,全体职工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革命干劲,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的风格,不仅基本上掌握了生产操作技术,能够顺利完成流水生产,而且自己制造设备,97%的非标准设备和20%的标准设备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并且直接参加安装和土建工程,节约了基本建设投资。
“这些成就是同职工群众积极努力分不开的,是同姚长有、戴尔身、符光尧、郑锦裕等等英雄人物的模范行动分不开的。姚长有小组的千台时运动,戴尔身的超吨运动,符光尧六个月学会三种车床的操作,郑锦裕十年不缺勤、不出废品,陈旋芳老师傅一人带会六十位徒弟,等等。今天在座的就有许多这样的英雄们。如果要把他们每个人的姓名和事迹宣读一遍,那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工作量。所以,我只举出上述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珍珠,是我国能够大跃进的珊瑚玛瑙。这些英雄人物的代表正在北京集会,我们应当向他们致敬。
“这个厂的基本建设安装过程和试制生产过程,都得到了苏联专家组的同志热忱的、细心的、负责的帮助。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细心地教会我们。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他们这样的援助,我们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建成这座工厂。我向专家组的全体同志表示感谢!”
接着,谭震林同志对直接领导这个工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对于支援这个工厂的有关单位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
谭震林最后说:“最后,我向洛阳拖拉机制造厂的领导同志、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由于你们的努力,由于你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才能顺利地建成这座工厂。我相信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鼓励下,我们将会以更大的胜利迎接农业机械化运动向前发展,你们势必成为一支强大的主力军来支援农业技术改造。同志们,你们应鼓起更大的革命干劲,制造更多的拖拉机开到祖国的田野上去,以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的姿态,为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为继续跃进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通力合作加快农业技术改造
全国八百多个工厂热情支援第一拖拉机厂
据新华社洛阳1日电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建厂过程中,得到全国各地工厂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援。全国有一百三十多个工厂为它提供了设备,有近六百个工厂为它生产了各种辅助材料,有一百四十多个工厂为它培养和训练了干部和技术工人,特别是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精神鼓舞下,和“提早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下,各地支援拖拉机厂的情绪更加高昂。重庆、鞍山和湖北大冶等钢铁厂,最近都提早两个月把钢材运来洛阳。
为了使即将出厂的拖拉机打扮得更漂亮,全国许多油漆工厂为它设计色彩,几十种彩色样本送到了拖拉机厂。西安油漆工厂曾经三次派人来洛阳征求意见;最后,采用了他们设计的“玫瑰红”。洛阳橡胶厂的职工们为了及时供应拖拉机底盘使用的零件,积极提高工作效率,每人每天平均达到二十小时的工作量;最近因为炼焦机有毛病,七名职工背了几百公斤橡胶连夜赶到郑州加工。
河南省的各级党委和广大群众,从第一拖拉机厂开始筹建起,一直做到了要砖给砖、要瓦给瓦,粮、草、蔬菜和肉类优先供给。正当工厂急需用木炭的时候,南阳专区的广大群众上山伐树烧炭,他们把烧好的二十八吨炭一捆一捆地从山上背下来,然后再送到工厂。他们说:“工厂早点开工,咱这里就早日有拖拉机。”
拖拉机厂在边建设边生产的过程中,生产了几百台拖拉机分送到各地农村,那里的农民又把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运到拖拉机厂。江苏徐州大众人民公社送来了一万多吨耐火土和大量的方块砖石。
全国还有成千上万个“红领巾”,把拾废物和拾麦穗换来的钱寄到拖拉机厂,要求为新中国的第一座拖拉机厂贡献一块砖、一块瓦、一块铁。


第3版()
专栏:

拖拉机厂得到苏联无私的帮助
据新华社洛阳1日电 我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建厂过程中得到苏联全面无私的援助。
还在这座拖拉机厂开始筹建的时候,苏联政府就派来专家帮助选择厂址。接着,苏联的莫斯科汽车拖拉机工业设计院、哈尔科夫国家拖拉机农业机械设计院、哈尔科夫机械化运输设计院、列宁格勒高周波研究院、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设计部门,都参加了这个厂的设计工作,及时地供应了设计和技术资料。
在设备供应方面,苏联有十七个城市、五十七个工厂企业,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提供了设备、工具、技术资料等,并且都做到了提前交货和供应,适应了加快建厂进度的需要。
在整个建厂过程中,苏联政府还派来了土木建筑、机械、动力、冶金、工艺等方面的优秀专家三十八名,具体帮助了这个厂的建设工作。他们在工作中,都表现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兄弟般的友谊和忘我的劳动品德。他们在建厂过程中还提出了六千多条建议,对于加快完成建厂任务和提前生产拖拉机,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他们还以积极带徒弟、讲课等形式,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这个厂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


第3版()
专栏:

“东方红”的威力
陈健
穿着一身漂亮的玫瑰红衣裳的“东方红”从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到洛阳市郊洛南人民公社二郎庙村的时候,正是这个村日夜深翻土地,准备秋播的时候。因这里是水浇地,地硬、难翻,平均每人一昼夜只能翻三、四分。“东方红”在社员一片欢呼声中,急驰到地里,连续工作四昼夜,犁完全村大部分土地。会计员一算,嗬!她二十个小时的工作量,比三百名社员昼夜干的总和还大一倍多。广播筒马上宣布提早十天完成翻地任务,几百首歌颂工人阶级的诗篇,眨眼之间出来了。
翻地时,孩子们跟在“她”的屁股后头,一不留神,跌倒了,大人惊叫一声:掉沟里了,快爬起来,其实,是掉到垅里了,因为“东方红”翻的地足有一尺三寸深。多年卧病不起的和已经不下地的老人,被“东方红”的威力呼唤到地头来,他们抓过一把土,土从手缝中漏完了。多妙啊!麻酉戊,这位用锄头、犁耙种了一辈子地、累断了腰的老农民,告诉青年人:“你们不知道老一辈的人累断过多少脊梁筋,抱着锄头犁耙流过多少汗,“东方红”知道,她一下子就把世世代代的重担子挑起了,你们这些幸福的小伙子呀!”


第3版()
专栏:

祝“东方红”的诞生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苏联专家 道钦科
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获得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开始改变“一穷二白”的中国为强大的工业国。但是实现国家工业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是不可想像的。
在1955年苏联根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开始为中国设计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根据政府的决定,莫斯科汽车拖拉机厂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而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承担施工设计。
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全体职工以极大的自豪感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在厂里已经把人员配齐,中国拖拉机厂设计科正式成立起来了。为了设计像洛阳拖拉机厂这样大的一个现代化工厂,必须绘制成千上万张刀具、量具、夹具和非标准设备图纸,订制数百台高效率的专用机床,重新设计和编制几千个拖拉机零件的工艺过程卡,审查和最后确定拖拉机协作的技术条件。这些工作所以必须要作,是因为在洛阳拖拉机厂采用了很多比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更新、更先进的设备。
在施工设计还在进行的时候,为了直接帮助中国拖拉机厂的建设者们解决建筑、安装和调整中的技术问题,一批苏联专家来到洛阳。1957年10月我来到洛阳,我又见到了过去在我们那儿实习的中国朋友。我以极其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看到了我们在哈尔科夫厂绘制在纸上的东西,已被中国朋友变成美妙的现实。宏伟敞亮的车间已经树立在我的眼前,有的车间开始制造工具和夹具,有的车间开始安装设备。特别是工具车间的工人已开始制造复杂的工具,这是多么值得令人兴奋的成绩!
到了中国,很快就和厂里的工艺师及设计师们建立了紧密的友好关系。这时必须和中国同志在一起共同解决在安装和调整中出现的大批问题。和中国同志在一起工作,我又一次看到了他们那种坚决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所表现出的热情和顽强精神。
195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出现了全面大跃进的局面。全厂职工干劲冲天,热情洋溢,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安装和调整工作飞速地向前发展;加快建厂速度,改进质量和降低成本等合理化建议像雪片似地飞来。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
发动机和拖拉机的试生产开始了。无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相继出现,这些问题都必须毫不犹豫地很快解决。全厂职工在党委和厂部的领导下,以顽强的精神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建厂过程中贯彻执行了边安装、边调整和边生产的方针,全厂职工在加速安装和调整的同时又生产了一定数量的拖拉机。现在两万多名职工已经看到由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制造的果实——用国产的材料、由工人自己的双手制造的“东方红”牌拖拉机已从总装配线一台一台地开出来。这是全厂职工的伟大胜利。
这座工厂已经在11月1日交工验收正式投入生产。“东方红”牌拖拉机正成批地开向人民公社的田野,开向规模巨大的建筑工地。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建成,对中国农业的技术改造,对在十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英国,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是有着重大的作用的。
我们直接参加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建设的所有苏联专家和全体苏联人民都愉快地看到:我们共同的劳动已经获得丰满的果实,规模巨大的第一拖拉机厂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
当第一拖拉机厂全体职工的大喜日——开工典礼的日子来临的时候,让我们全体苏联专家预祝“东方红”牌拖拉机在农民中享有盛誉,在农业的技术革命中贡献巨大的力量。让我们在建厂的共同劳动中凝结的深厚友谊,载入中苏友谊的史册,永远长青!
祝伟大的苏中两国人民的牢不可破的友谊日益发展,万古长青!


第3版()
专栏:

在少年放牛的地方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徒工 符光尧
这座拖拉机厂的厂址,就是我少年割草放牛的地方,也是我祖祖辈辈的家乡。现在,从这里开出来“东方红”牌拖拉机,我怎能不特别高兴呢!
记得我们村里人第一次看见拖拉机还是在电影里,大家看到它拖着几个又宽又大的犁铧,毫不费力气地把地翻过来,都惊讶地说:“要是咱村有了这家伙该多好啊!”1954年国家确定在我们村边建设第一拖拉机厂,全村的人都高兴极了,争着把自己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献出来,让拖拉机厂在这里建设,大伙儿并且说:只要将来能用拖拉机耕地,拖拉机厂要啥给啥。
1958年6月我考入拖拉机厂当徒工后,见村里的人就说:“我成了拖拉机厂的工人啦!等用我们制造的拖拉机吧!”这时,村里的人鼓励我好好学习技术。谁知道学制造拖拉机比种地要难几百倍。但是为了早日把拖拉机生产出来,我下定了学好技术的决心,就是有九百九十九个困难,也要叫它一个个地低头。同时,教我学习技术的马耀祖老师傅,也真耐心极了,一遍不会,两遍、三遍……,直到我们学会为止。这样,只三个月的时间我就能独立操作了。
1958年后半年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需要拖拉机更迫切了。我每次回家,村里的人总要问我:“你们啥时造出拖拉机,开几台来咱社呀?”我就说:“快啦,快啦,很快就要叫你们的犁头换上机器啦!”这时厂党委号召全厂职工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多多生产拖拉机,支援农业机械化。我兴奋极了,拼命地想办法和大伙一块多造拖拉机。我从哪儿下手搞技术革新呢?想来想去,总感到我加工的拖拉机后桥上的两个加油管,不十分必要,可以做一个歪嘴铁皮漏斗代替,一台拖拉机可以节约两公斤钢材,四个工时和一套工夹具。按年产一万五千台计算,一年可节约三万公斤钢材,六万个工时。这一建议提出后,厂里的领导、苏联专家和老师傅都很支持,并批准了这个建议。以后我又继续钻研,提出技术革新建议共十六条,平均约可提高生产效率20%。
现在,我们厂全面投入大流水生产了。全厂职工正以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精神,鼓足更大的干劲,开展优质高产生产竞赛。竞赛中,我在老师傅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在三种机床上独立操作,我加工的八种拖拉机零件,自己完全能调整了,并且全部突破了定额。但是我决不自满,一定再接再厉,保证大量生产拖拉机,支援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继续跃进。 (任继武代笔)


第3版()
专栏:小资料

东方红牌拖拉机介绍
王昭巽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出产的“东方红”拖拉机,属于重型链轨式农业拖拉机的一类。
“东方红”装有五十四马力的四汽缸高速柴油发动机,在平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每小时是七点九公里,耕地时挂钩上的功率为三十六马力,每马力每小时耗油二百二十克。这种拖拉机不仅生产效率高,耗油量少,而且结构坚固,使用时故障少,保养简单,操作简便。班次保养工作,一般半小时内就可做完。在转向操纵结构中,把分离器片的分离和制动器的制动分开操纵,节约了操纵力量,减轻了驾驶员的劳累。因此,不论在使用性能上还是经济性能上,都是比较优越的。
这种拖拉机可以翻地、耘土、耙土、播种、收割、浅耕去皮和农产品加工。除了与移动的机械,如联合收割机等联合工作外,还可以用在固定工作上,像抽水、发电、人工降雨和带动铡草机等加工机器工作。


第3版()
专栏:

为大跃进大创造而欢呼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长 杨立功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一个现代化大规模的机器制造厂。全厂有完整的生产体系,也有完善的辅助部门和服务系统。生产达到设计水平后,每年可以出产东方红柴油履带式五十四马力拖拉机一万五千台。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成并投入生产,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将逐步由现代化机械机械化武装起来。这是党的总路线的胜利,是大跃进的胜利,是革命的群众运动的胜利。
在建厂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是鼓舞我们前进的无比力量。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形势的鼓舞下,我厂的建设出现过第一个高潮,一年之间,全厂大部主要工场场房,差不多都完成了外型建筑,并且创造了以三十八个工作日完成二万四千平方米大型场房外型建筑的高速度施工的奇迹。特别在反右派和整风运动取得巨大胜利的基础上,1958年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坚持了政治挂帅,贯彻了群众路线,大大激发了全体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广大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解放了思想,发挥了冲天的革命干劲,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从而大大地加快了建厂速度。一年之间,使工厂的面貌焕然一新,超额完成了年度基建工作量,1958年完成的基建投资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
一年多来,一系列的群众运动的过程也是两条道路、两种方法斗争的过程。由于不断地坚决地批判了大企业新建厂不适于大搞群众运动的观点;批判了只依靠少数工程技术人员不依靠广大工人群众的技术神秘观点;批判了新建厂不能大搞技术革命的观点;批判了唯条件论的见物不见人的观点;批判了单纯依赖与伸手向上要的思想等。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就一浪高一浪,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地发展起来。
1958年,工厂建设规模扩大了,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标准和非标准的机器设备。我们提出: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依靠我们先建的一批辅助车间,制造部分非标准设备。但是有些人则缺乏信心,他们认为车间既无制造机床设备的专业知识,工人技术水平又低,不可能承制复杂的非标准设备,只能在设备安装中打“补钉”。显然,这是和大跃进的精神相违背的。我们批判了这种思想。提出了相反的口号是:“自己能干的自己干,自己能作的自己作”,“机器安一台开一台,不能让机床闲着”。这个口号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一个人人动脑筋,人人动手的群众性的建厂运动。一年多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制造了:非标准设备三千多台,标准机床六百零四台,电动机二千七百八十三台,各种工艺装备七十五万多件(套)。上述各种设备、工艺装备的劳动量假若请一个五千人的机械厂包作,也需要一年多时间,而且其中许多是大型的、复杂的、较为精密的设备。铸钢、铸铁两个车间,从炉子(电炉、冲天炉)、配砂、造型、清砂到机械化运输等全套设备中,80%以上是本厂自制的。现在这些设备都已经正常运转,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拖拉机来。那种认为不能自我武装的谬论被事实驳倒了。此外,广大职工还和各施工单位一起投入了大搞基建的热潮。1958年以来,自己安装设备达一千一百多台,完成土建、安装的价值达二百六十万元。实践证明:一个新建厂,特别是大厂,由于建设过程较长,先建一批车间,后建一批车间,这是很自然的。当安装了一批设备之后,立即生产一些非标准设备,这是既需要又可能的事情。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是我们的第一点体会。
其次,在利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自我武装的同时,按照建厂的基本程序,在基本生产车间实行了“三边”方针(边土建、边安装、边调整生产)。各厂房土建还没有结束,安装工程就交叉施工;很多车间在仅安装好少数设备的情况下,便采取按设计的工艺和临时生产相结合的方法,提前一年,于去年“八一”生产出第一台拖拉机,到交工验收时已经出产了九百零二台。今年4月,还集中地生产了四百台发动机支援农村水利建设。6月,围绕建筑安装交叉进行开展群众运动,结果,上万台设备、数万套(件)工艺装备、千余种零件、数十个总成,仅短短三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原计划半年),就和基本建设差不多同时结束了,而且有60%以上的工序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水平。这样就大大地赢得了时间,争取了速度。
其三,在自己武装自己的生产过程中,我们曾开展了大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其结果,是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具车间去年下半年,就实现了上万条革新建议,全车间达到月产千台时的水平。但是在基本生产车间则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有人说:“在新建厂尤其是像拖拉机厂这样有先进设计、近代化设备的大工厂,不应当也不可能搞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他们的理由是:这些工厂的技术是先进的,机器设备是新的,而工人的技术水平低,应当先学“走”而后学“跑”。这些说法看来似乎有道理,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观点;因为,一个工厂的建设从开始设计到投入生产,一般需要几年时间,而科学技术却是一刻不停的在发展着,何况再先进的设计也不可能一下就是完美无缺的呢?我们批判了这种消极观点。在建厂过程中,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在工艺改革方面仅发动机、燃料系统两个车间进行的有效改革就有四百九十四项。在产品设计上,不仅进行了一些个别的、简单的改革,而且进行了一些部件、总成革新的试验。事实证明,在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技术革新运动不仅克服了生产调整中的困难,而且还有出色的创造。比如:发动机上的起动机,是一个主要的总成,经过三结合小组四次改革,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机构(由二百十一种四百零二个零件减少到一百四十四种二百九十一个零件),减轻了重量(由八十公斤减少到六十公斤),可减少40%的劳动量,可节省三十多台加工机床。经过半年多的使用试验,证明性能良好,作好生产准备后即可投入生产。当然,一个在建厂和生产调整中的新厂,他应当学好设计的技术资料(包括产品的和工艺的),要切实的学懂它、掌握它;在职工中树立明确的贯彻工艺,按技术规程办事的观念。但是这并不等于不能和不应当“革”。那种把“学”与“革”绝对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其四,采取了实践中教学、快速培训徒工的方法。人是社会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新建厂如何迅速地培养一支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一定的文化技术水平的工人队伍,是一项比盖厂房安机器更重要的任务。去年我厂集结的一万多工人中,绝大多数是直接来自农村的农民。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快速培训的方法,打破了徒工必须经过技工学校训练二、三年才能出师的迷信。在培训徒工中首先加强政治教育,强调政治挂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机床操作相结合,成班培训与个别传授相结合,以及师带徒、老带新、徒带徒的连锁教学法,掀起了以快速培训徒工为中心的全体职工的教学运动,开展了优秀师傅、优秀徒工教学评比竞赛的活动,这样作效果很好,很多徒工,是迅速地学会了必须学的东西,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术。
总之,由于贯彻执行了总路线,坚持了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建厂速度是加快了,投资是节省了。这些成就是党的领导、是广大职工沿着党所指出的方向大跃进大创造的结果。同时,广大职工在一系列运动的实践中也自己教育了自己,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树立了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思想,初步地建立了生产秩序。这些铁的事实,对于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反对党的领导,反对总路线,反对在工厂企业中大搞群众运动的谬论,是最有力的驳斥。现在,我们正满怀信心百倍努力地为实现党和毛主席提出的农业机械化的伟大号召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第一拖拉机厂生产的大批“东方红”牌拖拉机将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