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枚乘“七发”与右倾顽症
余文茂
两千多年前,西汉文学家枚乘写了一篇形式独创的辞赋——“七发”。“七发”的影响很大,刘勰说它是杂文的三祖之一,洪迈认为后来出现的七激、七辩、七依、七广、七启、七释、七命等文章,都是辞赋家“规仿”七发写成的,七发成了辞赋中“七”体的老祖宗。这些文学史上的问题,我不想去研究它,只觉得这篇文章对今天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很能发挥“发蒙解惑”的作用。
“七发”的基本情节是说一位吴国客人(吴客),用七件事情来启发楚国太子的思想,并用陈说“要言妙道”的方法,治好了楚太子的痼疾。楚太子的“安乐病”,据吴客分析,病源“至深远”,来自贵族的糜烂生活,再进一步,来自贵族阶级的没落思想。今天有些人在政治上害了“右倾顽症”,病源也是“至深远”的,要从阶级斗争的规律中去找。只要我们的社会里还存在资产阶级,存在着这个阶级的世界观、政治观点以及习惯势力,我们革命队伍中一些思想改造不好的人,就会在思想上沾上毒菌,有的甚至要害上“右倾顽症”。
“顽症”之所以为“顽”,在于患者像楚太子固执地呆在深宫里一样,他们的屁股顽固地坐在资产阶级的狗皮椅上,资产阶级思想的疟疾原虫,钻进了他们的血管,遍布于全身,一旦温度适宜,便要发作一阵。单看建国十年来,我们已经看见过不少右倾顽症。特别在今年,有些人的右倾顽症的发作达到了疯狂地步,攻击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人民公社“办早了、办糟了”,大办钢铁运动“得不偿失”。有人甚至以雷公自任,要“打散公共食堂”;要修改照耀祖国飞跃前进的总路线。真是胡言不断,昏话连篇,这种右倾病症,既顽且重,有必要用七发来狠狠地发一发,让他们清醒清醒。
当年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非药石、针灸、求上帝所能奏效,并且警告说,如果对贵族的腐朽思想“久执不废”,病就永远好不了,最后的下场是“大命乃倾”,要鸣呼哀哉的。这些话从政治上来看,对今天的“右倾顽症”患者同样适用,值得他们三味斯言,并能有所憬悟。我们祖国的瑰丽建设图景,全国人民在大跃进中的冲天干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景象。右倾机会主义者对这种景象不愿正视,不能理解,如楚太子对吴客启发思想的六项建议一样,无动于衷,不肯从资产阶级思想的深宫中挪动一步。所以,我们就有必要用“要言妙道”来治一治,除此以外,别无验方。
我们所说的“要言妙道”,跟枚乘所说的不一样,据余冠英先生解释:“枚乘心目中的要言妙道,是参考诸子百家然后折衷于孔、孟”的。我们的“要言妙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理。全国都在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马列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要言妙道”,不管是关于总路线的,大跃进的,人民公社化的,反右倾鼓干劲的,都能听之于报告,见之于报刊,右倾机会主义者只要真心求治,随时能拿到药方。条件优越,岂可坐失!
据枚乘说,治发源于思想病的各种病症,“要言妙道”是立奏功效的妙方。证之我们的思想改造经验,是不错的。兴无灭资,思想上多栽培一株香花,就能锄掉一棵毒草;多学一份真理,就能增强一份抗毒力量,这是“要言妙道”所以能治病的道理。对付右倾机会主义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武器,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辩论的方法,向他们展开彻底揭发和批判,论一论革命的群众运动的精微,理一理正确路线与错误思想的是非,让他们出一身冷汗“霍然病已”。


第8版()
专栏:名城赋

鹿的地方——新的钢都
许淇
旧的包头死去了,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阴山之麓的黄河岸上,牧草萋萋,羌管幽幽;年代久远的转龙藏,有古木数枝,清泉一注。大青山附近的鹿群徘徊在这里,在泉边饮水。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和土默特旗的蒙族牧民骑马经过这里时,都相互惊叹着说:“呵!包克图!”于是这就成了它的名字。包头,又叫包克图,意思是“鹿的地方”。
旧的包头死去了,只在人们的记忆中留着印痕:一堵土城墙,一道臭水沟,围绕着两排土屋和破败欲倾的瓦房。西风夕阳古道上,骆驼慢悠悠地跨着阔步,带来了沙漠的灸热和疲乏;寂寞驼铃,诉说着塞上的荒凉。每当夜晚,整个城市沉没在黑暗中,只有十几盏半明不亮的路灯,照着狭小的街道;在深巷里,传出令人作呕的靡靡之音,地主商人正把他们剥削来的金钱在那里挥霍,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月影里,大胆的土匪到处乱窜抢劫……。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口口声声高喊过“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结果是这里多了几个官僚地主的屯垦公司,多了几家剥削蒙汉农牧民的皮毛粮店。此外还有三多是:土匪多,大烟鬼多,娼妓多。这就是他们的所谓“开发”!
旧的包头死去了。在一望无边的草原上,像绚红的太阳,出现了新的包头。
今年9月19日,是包头解放十周年纪念日,是新包头的生日。十年,在无限的时间里只是一瞬,然而,在我们这不断出现奇迹的时代,却有着多么惊天动地的变化!十年,从无到有,一座大型的钢都矗立在内蒙古草原上了。
如今,当你乘着公共汽车从东河区出发,行驶在一条平滑宽广的柏油路上时,路旁高大的杨树在车窗口飞快地掠过去,绿色的原野,一直伸向大青山。在前方,傍着山岭,一片青砖的楼房的烟囱上开着一朵朵黑牡丹,临风轻颤,这便是昔日称为沟兰圪巴的小村子,现在已发展成高楼毗连,工厂棋布的青山区。这里,机械工业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往前去,再往前去,前面是昆都仑区,是钢城的心脏——包钢!
包钢,响亮光彩的名字!包钢,像一块磁石,吸引住多少青年建设者的心灵!在钢铁大街上,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有普通话说得不高明的吴侬软语,有鞍山来的好汉,他们“人”的发音如“银”,有你听不懂但却觉得亲切悦耳的蒙古话、达斡尔话、朝鲜话……他们来自荔枝结果的地方,来自牛羊成群的地方,来自千里冰封的地方,来自祖国辽阔的幅员的每一块土地。这些人,就是这些人,在党的领导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聚集成无坚不摧的强固尖兵,向沙漠开战!向黄河开战!向暴风沙开战!以四、五年的高速度,初具规模地建起了包钢。这其间,有着何等艰巨而光辉的历程啊!包钢的建设者会牢牢地记念着,那春天的风砂里的第一面勘探队的红旗,那些把帐篷扎在酒盅盅花和蜥蜴的沙窝间、首先踏出路来的人们;也会记得那些在烈日和风雨中奔波踏勘的苏联专家。在一次踏勘中,同志们发现专家捷列基也夫同志走路时很吃力,一问才知道他的腿在卫国战争中受过伤,现在因为过度疲劳,伤口又发炎了。同志们劝他休息,专家却微笑着连连说:“没关系!没关系!”人们也还记得那从乌兰察布草原上前来的老牧民,他定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最宝贝的女儿,献给包钢的建设,殷切地期望着她能迅速成为草原上第一代光荣的钢铁工人。人们也还记得,一号高炉基础浇灌的难忘的二十二个半小时,工人们以出色的劳动创造了那时基础浇灌的全国纪录。人们也还记得两个青年钢铁突击队,用九天多的时间,安装了三座巨型的热风炉,打破了全国快速施工的最高纪录;技术革新能手、共产党员刘志祥,为了复活废油、复活扁心轴,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关键,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啊!有说不完的动人事迹,深印在我们脑海!有唱不完的赞歌,情不自禁地吐露自我们 的心胸!
跨过昆都仑河,来到包钢工地,目光所及之处,是数不清的脚手架,数不清的敞亮的大厂房,数不清的高耸的烟囱。然而这一切,又好像众星拱月般地围绕着那赫然映入你眼帘的巨人——世界第一流的包钢一号高炉雄伟的炉体。面临着出铁的前夕,高炉工地格外紧张。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停当:矿工们为它挑选出上好的煤炭;焦化厂三号和四号焦炉火焰熊熊、浓烟喷射,为它烧熟了佳肴;从乌拉山麓向北延伸的一条一百五十公里的铁路,直达白云鄂博宝山,在那里,全国最大的破碎厂也为它备下了细粮;第一供水工程已经为它引来了可口的饮料。万事齐备,党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反右倾、鼓干劲的东风劲吹,工人们乘势攻克了出铁大关,在国庆前夕用铁水的洪流在草原的绿笺上,给党和毛主席写下了报捷信。
出铁了!这个庞大的黑家伙喷吐红浪;推出了一轮绚红的朝阳,这是一个新的一天的黎明;这是一个辉煌历程的开始;钢城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页;祖国的钢铁阵线上从此添了一员勇猛的骁将。这座高炉,估计它一昼夜生产的铁,可以制造十一万部双轮双铧犁或一千多台小型拖拉机。把它十天内出的铁制成钢轨,可以铺设一条全长三百三十八里的集宁到二连的铁路,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出铁了!钢城沸腾了!宽阔美丽的钢铁大街,打扮得五彩缤纷,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贵宾。在那难忘的狂欢之夜里,节庆的锣鼓敲出了包头人喜悦的心意,飞溅的礼花,象征着包头人奔放的感情。人潮汹涌的钢铁大街上,欢乐的舞曲在回旋。千古寂默的乌拉山也仿佛和人们一起歌唱舞蹈了……。接着,另一个喜讯又深深地感动着每个人;周恩来总理带来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并且还为高炉出铁剪彩。包头人民万分激动,决心以更大的跃进和新的成绩来回答党和毛主席的关怀。
出铁了!乌盟、伊盟、土默特旗的蒙族牧民来到包钢时,都相互惊叹着说:“呵!我们的包克图(鹿的地方)变成了包鲁特泰(钢的地方)了!”
从包克图到包鲁特泰,从鹿的地方到新的钢都,这整个高速度的变迁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它歌颂了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勇敢勤劳,它歌颂了我们年青的共和国的巨大力量。包头的变迁史,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的铁证。


第8版()
专栏:

包钢铁水奔流 赵永西摄


第8版()
专栏:

赶车姑娘(外一首)
〔土家族〕胡文江车轮子辘辘地转,一位土家族姑娘在赶车运砖,蓝粗布衣裳绣着白色花边,水灵灵的大眼望着前面。姑娘那银铃般的歌声整天在工地荡漾;一排排新厂房长啊长上了高高的蓝天。“呀!这多像一幅没有绣完的花边,绣在蓝布上面。”姑娘惊叹眼前的奇景,过去了的日子闪现在眼前:姑娘从小就爱劳动,祖祖辈辈却少吃缺穿,好心的姑娘把希望绣在衣襟上,愿土家人家生活像石榴花开放红灿灿。过去了的日子永远去了!姑娘抬头望着前面,土家人将生活在烟囱林下,一朵朵石榴花会开放在烟囱上边。姑娘的歌唱得更响了,一道道鞭影儿划过蓝蓝的天,小时候的希望就在眼前,时代的车轮飞快地转飞快地转。在猛洞河上明静的猛洞河,映着月亮的倩影,和心爱的人相会在河边,我的心不能平静!我和他从小在一块儿劳动,长大了才碰上大好时光,猛洞河边修起水电站,我俩都付出最大的力量:我把一排排杉树砍倒,做成电杆插到远方;他把一颗颗电灯泡,安在电杆上直到远方。今天水电站发电了,我俩相会在猛洞河边。身旁,是一根根电杆,头上,是一盏盏电灯光灿灿。把土家族人心里照亮了的,是越过越美的新生活;把我俩爱情结在一起的,是比电流还强烈的劳动激情。明静的猛洞河,映着美丽的灯影,心爱的人就要来了,我的心怎能平静?


第8版()
专栏:

东风吹透的时候
——谈总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柯山红日”
马少波
在1955年到1956年间,康藏高原东部四川甘孜一带藏族地区的少数反动奴隶主为了保持他们黑暗的统治,听命于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挑起了所谓“康巴叛乱”。他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严重地危害了当地藏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严重地违犯了国家的法纪。藏族人民并没有被叛乱分子的血腥罪行吓倒,他们纷纷起来反抗,配合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短期内就平息了叛乱,并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坚决地欢欣鼓舞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幸福家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歌剧团演出、陈其通同志编导的新歌剧“柯山红日”,就是反映了这一个历史事件。应该说,“柯山红日”不但深刻地揭露了“康巴叛乱”这一具体事件的真相,表现了祖国人民在一个很长时间内的无比耐心和为了保持祖国的尊严和安全而平息叛乱的强大威力;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武装叛乱和祖国坚决平息叛乱、在西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粉碎了黑暗的奴隶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缩影。从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制度对人类有害;什么制度为人类造福。难道我们不应该把罪恶的奴隶制度彻底摧毁吗?难道我们能够对藏族人民受苦受难熟视无睹,而容忍少数反动分子疯狂地作恶吗?难道我们不希望和保障我们的人民走向自由幸福的生活道路吗?作者揭示了这样义正词严的主题,无疑是重大而响亮的。
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贯是坚决执行民族团结政策的。建国以来,为了团结大多数并希冀某些上层反动分子的转变,宁可仁至义尽地等待多少年;但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坚决平息叛乱,实行民主改革,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当然也正是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在阶级社会中,民族团结不可能离开阶级斗争的基础。事实证明,正是坚决平息了西藏上层反动分子的叛乱,摧毁了奴隶制度,才真正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巩固了民族的团结。作者在作品中贯串了这条红线,就特别显得真实、深刻,富有说服人和感动人的力量。
“柯山红日”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但它不是一般的生活记录;它是更高更集中地概括了生活,更典型地描写了事件和人物。在作者笔下,人物是众多的,关系是复杂的。人物众多,难得个个形象如此鲜明;关系复杂,难得每条线路如此清楚。这里面有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有部队的女医生、工程师、营长、通讯员和解放军战士;有抱着强烈革命热情的高龄的盲艺人,有富有革命性的男女青年奴隶,有善良勇敢的藏族群众;除土司外,还有隐藏在柯陆亚德家里进行破坏活动的西藏噶厦中反动集团的特务分子……在这些人物中间,构成了善与恶、革命与反革命的极其复杂尖锐的斗争。作者在表现这一斗争的时候,爱憎异常鲜明,全篇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气概,斗志昂扬,激动人心。
在导演和演唱方面,也是出色的。他们向民族戏曲传统学习所作的尝试,也是比较成功的。总政歌剧团难得拥有这么多的优秀的歌唱家,个个唱得好,演得也好!女高音张越男饰演女医生,女低音王淑蕙饰演加洛呷,男低音李冰饰演盲艺人,特别精彩。他们的歌唱不仅善于表现最细致的感情;而且嗓音宽亮,字正腔圆,富有表现技巧。一般说来,歌唱家作到腔圆比较容易;腔圆而字正,字正而有劲,是难能可贵的。新歌剧的歌唱,不仅注重辙口、节奏,而且讲究尖团、四声,并敢于充分运用敲击乐器,像“柯山红日”这样,还是不多见的。
在导演方面,对于戏曲表演程式的运用,进行了若干细致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很明显,这个戏的表演,运用了不少的戏曲传统的表演方法,比如感情、动作和语言的节奏感、身段的塑形美、稳定感以及眼神和口劲的运用,都使演出生色不少。所以达到这样好的成就,我想不只是在敢于尝试,更重要的是在善于运用。正确的运用传统技术,必须从生活和人物的特点出发,将传统表现技术,水乳交融地溶合于角色之中,达到自然和谐的境界。作者、导演敢于以戏曲的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类型来处理新歌剧的角色,使人物形象突出鲜明,正是敢于尝试而又善于溶合的结果。
美术设计,虽然基本上还是话剧式的规模;但是已经开始突破了“四堵墙”的框框,看来台上后面的一堵墙还是具体的,可是,从演员的表演来看,把台前和两侧的三堵墙都推倒了,这就大大扩展了表演环境的空间,对于表演有很大好处。
剧本的形式、结构以至话白、唱词,都适当地吸收了戏曲编剧方法的许多长处,也是颇见匠心。
谈到缺点,我个人认为:
一、场子的处理,也就是矛盾的组织,绷得过紧,使观众没有一点松口气的机会。虽说斗争本身就是异常紧张的;但在艺术处理上,如果紧与弛、动与静安排得当,使之交相辉映,相互衬托,就会更突出生活矛盾的紧张。
二、结尾把女医生处理成终于牺牲。这在作者的意图固然是很好的,是为了给观众以回味余地和深刻的记忆,在形式上也不落旧套;可是,这个戏毕竟不是悲剧,而是描写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那末,如何更增强其鼓舞的力量,应该是最重要的方面。最后,在凯歌声中,一个最被人关怀的女主人公牺牲了,临终悲歌,一尸横陈。这时候,无论红旗如何飘扬,歌声如何嘹亮,人们总是要直感地抱着惋惜和遗憾的心情走出剧场的。这种心情当然也会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这只是个别性质的效果,是会直接冲淡结尾所必须强调的欢欣鼓舞情绪的效果。如果从这个戏的性格看效果,就不能不认为这种处理,对总的效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柯山红日”的成功,是肯定的,它是我国歌剧界在大跃进中又一颗新的珍珠。当东风吹透的时候,红日艳艳地升起了!它象征着任何恶人也休想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它象征着共产主义的红光,一定会照亮任何黑暗的角落!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钢筋混凝土是谁发明的?
现代建筑工业的基本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天才发明家既不是工程师和化学家,也不是建筑师和地质学家,而是一个与建筑毫无一点关联的花匠——法国人蒙埃(1823—1906)。这是他一生中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发明,然而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发明给建筑业带来了革命。
花总是连根带泥掘出,然后移植至花盆中。这当然很简单,可是移植棕榈就不然了:因为棕榈的根很硬,在它们的压力下,粘土制的花盆就会破裂。因此蒙埃为棕榈做了些木桶,可是木材太贵,费时又久,此外,还要在木桶外面装上金属箍,这样的花盆太不合算了。
于是蒙埃开始找寻比木材便宜的材料。
他想起了比粘土坚硬的水泥,决定试一试。
可是水泥做的花盆也裂开了。为了弥补这个缺点,蒙埃用铁箍箍住它,然而这种花盆非常难看,因此他在外面浇上一层水泥,这样就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后来,蒙埃用粗铁丝做成花盆的骨干,把它夹在薄层的水泥中。
治能节译 (据苏联“青年技术”杂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