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多种菜多贮柴过好冬天
醴陵继续扩大种菜面积争取每人贮足千斤干菜
攸县抽调六万人砍柴运煤贮备四个月过冬燃料
本报讯 湖南省醴陵县为了巩固公共食堂,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作好充分的准备,展开了一个大规模的种蔬菜运动。到目前止,全县共种蔬菜九万七千多亩,超过原计划63%,比去年种菜面积增加了112%。这些蔬菜生长良好,大大增加了社员自食蔬菜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市场蔬菜供应量。全县一万多个公社食堂,平均每人每天吃二斤蔬菜。全县正在为每人储备一千斤干菜过冬而努力。
中共醴陵县委入秋以来,就把抓好蔬菜生产,当成是巩固公共食堂、贯彻节约用粮和计划用粮的一个重要环节,抽出一个县委委员专管蔬菜生产。公社和大队,以及大的水利工程和基建单位,都有专人管理蔬菜生产。10月28日,县委又发出指示,要求把蔬菜面积进一步扩大到十万亩。指示下达以后,只一周时间,蔬菜播种面积由10月底的八万七千亩达到了十万多亩。三十八万亩绿肥田的田沟边大部分种上了青菜、白菜。机关、工厂、学校也利用工余时间种了大量蔬菜。全县二十九个较大的水利工程工地,也种了蔬菜二千五百多亩。
为了扩大种菜面积,该县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大力提倡间种、复种和开垦荒地。使田边、地边、山边和空坪隙地能种菜的地方,都尽可能的种上蔬菜。全县各地还普遍建立了专业队、组,加强了经营管理,推行了“三包”(包产、包工、包成本)、“五定”(定人、定田、定肥料、定工分、定产量)的责任制,力争蔬菜高产多收。城关公社丁坊大队的蔬菜,丘丘长得好,平均亩产可达一万斤以上。这个公社的蔬菜除自给之外,每天还可出售六万多斤,不仅改善了社员生活,节约了粮食,而且增加了收入。
在扩种和培育蔬菜中,从县委到公社、大队、生产队,大搞蔬菜丰产田。全县有八千多个社、队干部和党员种有蔬菜丰产田一万多亩,大大推动了蔬菜生产。茶山岭公社西塘大队十七个干部和党员种了四十亩蔬菜丰产田,大队长杨冬律种的白菜每兜已有五斤多重,每亩产量达万斤以上,为群众树立了榜样。
本报讯 湖南省攸县在冬季生产运动中,已抽出六万劳力砍柴运煤,储备煮饭、烤火过冬燃料。
南方天气日趋寒冷。储备烧柴是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共攸县县委根据全县具体情况,及时对农村食堂燃料和社员取暖柴草作了安排,要求全县四十三万农村人口,按每人每天用煤一斤或者用柴二斤计算,贮足四个月的燃料;做到以晴备雨,以闲备忙,雨天有干柴,农忙无柴荒。
县委对贮备过冬燃料工作做了周密的布置。要求凡是柴源、煤源可自给的地方,应大力组织劳动力上山砍柴运煤,边砍边运,边晒边藏;凡是过去有柴、煤出售的地方,应把砍柴、采煤列入副业生产计划,积极采挖,支援缺柴地区。县委还将全县柴山、煤矿进行了统一规划,以保证工业用煤和农村用煤同时兼顾。县委指示各公社在计划食堂燃料的同时,还应给社员留出时间安排家用柴火,作为过冬取暖之用。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取暖燃料,各生产队也必须及早作好准备。
为了加强对燃料储备工作的领导,县生活福利办公室指定干部专抓燃料的砍伐、采挖和调运。各公社党委、大队总支以及生产队的支部,都把这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完成。
现在,一个群众性贮备过冬燃料运动,在县的商业、运输部门的协助下,从本月10日后已普遍开展起来,许多公社食堂和社员都用拾柴、扫落叶等办法,贮集了大量柴草。
据新华社长沙15日电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已经备足了过冬烧饭和取暖用的柴火。全社共准备柴火八十多万担,平均每个食堂有五百四十多担,可以烧五个月以上。
最近寒潮到来的时候,公社各个敬老院、幼儿园都有干柴烧火取暖。许多食堂还设有“烤火间”,每天晚饭以后,男女社员们围坐在烤火间里,一边烤火,一边谈论着人民公社给大家带来的好处。社员们对今年准备了这么多的柴火非常满意。青石大队新司生产队贫农社员朱新明说:往年单干,这个时候烧柴还在山里。到了十冬腊月,连瓜棚条子都当柴烧了。现在个个食堂的柴火都堆得像山似的。
道林公社党委对社员生活很关心,及早注意了社员过冬的问题。10月初,公社党委发现有些食堂柴火准备得不足,有少数干部却认为“柴火与生产的关系不大,要柴烧,派两三个人临时砍一点就行了。”公社党委认为这种思想不对,柴火准备不足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今冬明春的社员生活,而且也将对明年的生产不利。因此,便结合积肥和冬修水利立即组织四千六百多个劳力,以大队为单位成立了砍柴专业队;柴源比较缺乏的大队,组织了九百多个社员,开了十三处小煤窑;各生产队的社员们还结合搞冬季除虫和开荒,准备过冬柴火。
(附图片)
晒菜(剪纸) 李成立


第4版()
专栏:

从高产中寻找更高产经验
广东晚稻丰产总结小组到各地进行现场总结
本报广州16日电 广东省今年晚稻获得大丰收。为了认真总结今年晚稻的丰收经验,中共广东省委从省属农业科学技术部门抽调一批专家和技术干部,组成晚稻丰产经验总结小组,分赴各地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进行现场总结。半个多月来,这个小组跑遍全省好些地方,到处进行实割、实测,总结经验,目前正深入重点,作进一步的总结。
这个小组实割、实测的结果,说明广东各地,无论是平原或是山区,大陆或是海岛,也无论是条件较好或是条件较差的地区,晚稻都是大面积平衡丰产,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比去年晚稻有很大的增加。而且各地还出现了不少大面积高产田。
各地晚稻获得大面积平衡增产,是坚决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结果。在这个小组的初步总结中,肯定了晚稻增产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合理密植、深耕改土、采用良种、育壮秧、早插、加强管理等。
晚稻增产的事实表明,密植是贯彻“八字宪法”、实现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这个小组实割的数十亩高产田中,凡亩产达千斤的,每亩穗数都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五万穗之间,没有达到这个穗数的就难以达到亩产千斤。海南岛原来是全省最低产的地区,今年晚稻平均亩产量所以会赶上大陆一些地区,主要是由于坚持合理的密植规格,争取到较多的穗数,并在此基础上狠狠抓好田间管理。由此,这个小组根据大量材料认为:在广东地区实行合理密植,一般以三乘五、三乘六、三乘七、四乘六等规格为好,每亩总穗数达到三十万穗左右,亩产千斤就较有保证。
深耕改土和合理施肥,也是增产的根本措施。据小组的调查,凡是亩产千斤的田,深翻大多在八寸到一尺,土壤中含有机质3%,基肥充足,还施足了穗肥,氮磷钾的比例也较合理。根据对土壤的对比观察,发现在深耕改土以后,土壤结构变化很大:原来表土层三寸呈灰黄色的,深耕改土后表土层五寸呈黑色;原来板结的,现在呈蜂巢状;原来土壤坚实、干燥的,现在变为疏松、湿润,微生物活动也增强了。这种变化大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据各地调查,土壤深翻八寸左右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采用套犁的办法就可以办到。
良种是增产的前提。广东今年晚稻大面积生长平衡又很少倒伏现象,除了其他因素以外,和采用良种有极大关系。潮汕地区由于良种普及工作做得较好,加上田间管理比较细致,所以产量也比别的地区高。开平县一些公社由于全部采用良种,晚稻产量比过去高,而且消灭了历史上的倒伏现象。这个小组在全面观察之后,肯定了几个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普及的晚稻良种,并要求各地在秋收中做好良种的穗选工作。
坚持做好培育壮秧、早插、管早管好等一系列工作,对晚稻增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潮汕地区过去所以成为高产地区,今年晚造产量更高,就是因为向来就注意培育壮秧和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今年这里的晚稻每穗平均粒数比别的地区约多二十粒左右。早插的关系也很大,原来晚稻生长期较短的韶关地区,今年晚稻在立秋前插完秧,比往年提早一个季节,在抽穗扬花期避过了寒露风,结穗结粒情况比往年好,使晚造产量赶上并超过早造。插秧后的田间管理也非常重要。海南岛晚稻的种子较差,秧苗也很嫩弱,但由于插得较密,以后又一股劲地抓好管理,特别是改变历史上不重视追肥的习惯,追施了较多的穗肥,收到显著的效果。
省委负责同志听了晚稻丰产经验总结小组的初步总结汇报,认为在全省开展反右倾的整风运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总路线教育运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觉悟和干劲都大大提高,加上有了今年晚稻丰产的经验作指导,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作好水土肥种等各项准备工作,明年一定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实现一个更大的丰收。
(莫巩)


第4版()
专栏:

忠县围绕农业生产开展“小秋收”突击运动
超额五倍完成收购计划
编者按:四川忠县开展的“小秋收”突击运动,十天取得很大成绩。忠县的经验证明: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千方百计挖掘劳动潜力,大搞群众运动,就能把“四秋”生产和“小秋收”同时搞好。
11月份是采集野生植物的最后时机,各地要依靠党委,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发动群众,把“小秋收”运动推向更高潮,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野生植物原料的采集和收购任务。
本报讯 四川忠县群众在县委领导下,大搞“小秋收”突击运动,从10月21日起,四十万人上山十天,采集野生植物原料九千多万斤。国家商业部门收购了四千七百万斤,比前九个多月收购数超过77%,比去年全年增加四倍多。今年1至10月底,国家商业部门收购七十三万多担,提前和超额完成年计划的五点四倍。总共增加社员收入五百多万元,平均每户收入三十三元,每个劳动力收入十七元多。商业部最近通报各地,要求学习忠县的经验。
从10月中旬以来,忠县组织了五千人的宣传大军,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采集野生植物对增强公社经济力量,促进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广泛讲明了政策。在提高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层层召开誓师大会,造声势,鼓干劲,开展红旗评比竞赛。各公社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围绕农业生产,采取十项措施,大挖劳动潜力,保证“四秋”(秋收、秋种、秋耕、秋藏)生产和采集野生植物原料同时飞跃发展,这十项措施是:(1)组织专业队采挖。在这方面,各地计安排10%—20%的劳力共四万五千人。(2)白天生产,晚上采挖。10月20日晚上,全县十二万人上山,一夜采集六百三十四万多斤野生原料。(3)三人生产,两人干,挤出一人上山。石子公社杨兴生产队八十五个劳力,抽出三十三人上山,每天采挖野生植物原料二万多斤;留下的五十二个社员,也把“四秋”生产搞得又快又好。(4)上午努力生产,下午抽人上山。望水公社双河区队二百个劳力,点灯吃饭,天明出工,劳动半天胜过一天,下午就集中突击采挖。(5)做活休息时就地采挖,收工回家时沿途采挖。(6)组织放牛娃、打柴童顺便采挖。(7)结合学校勤工俭学,组织学生课余采挖。(8)假期组织干部教师采挖。(9)组织老人采挖。
(10)组织场镇居民和小商贩采挖。在收益分配上对集体组织采集的,工分照评,收入归社;社员工余采集的,谁采谁得;学校勤工俭学采集的,收入归学校,课余采集的,收入自得。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很快形成了群众性的采集热潮。
在运动中,各地还采取了“四定”“四上山”“五就”“四结合”等措施。“四定”,是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期检查评比。“四上山”,是商业工作人员上山,资金上山,衡器上山,运输上山。“五就”,是就地翻晒整理,就地验收,就地过秤,就地付款,就地组织群众集运。“四结合”是采集野生植物原料与中心工作结合,收购大宗产品与收购小宗产品结合,收购与宣传结合,采挖与培植结合。此外商业部门还增设了临时收购点一千二百多个,采取流动收,固定收,白天收,晚上收,天晴收,落雨收,多也收,少也收,随到随收,早迟都收等十种收购方式,千方百计,有利群众,支持生产。
在采集收购的同时,各地大搞加工利用。在加工生产中,该县充分注意了集中加工与分散加工,商业部门加工与组织群众加工,土法加工与半机械加工相结合。目前全县已办酿酒、烤胶、造纸、药材加工、农药、副食品、淀粉、饲料、纤维加工等常年的和季节性的工厂二千零九十七个,其中商业部门办的或与公社生产队合办的二百四十四个,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办的一千八百五十三个。为了推广加工技术,商业部门还多次组织现场参观、技术交流会、办训练班等办法,给公社和基层商业部门培训各种技术人员六百七十三名,以适应广泛开展加工的需要。另外各地还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全县1至10月份创造和革新的工具达五十一种。如戚家河纤维厂创造了锤打机、洗料机、打浆机等,大大减轻了劳力强度,节约了劳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全县截至10月底止,利用野生植物原料生产了人造棉八万九千斤,绳索二十四万三千五百根,土酒十六万七千三百斤,糖果二十一万七千三百一十斤,油脂六千七百五十斤,加工药材五十七万一千四百三十斤,总值一百二十多万元;节约粮食四十多万斤,新制品种达二百多种。全县正乘胜挺进,争取“小秋收”的更大胜利。
(附图片)
四川三台县满山遍野都是蓑草。新德人民公社适当地安排了劳动力,上山割蓑草。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第4版()
专栏:小资料

取之不尽的野生资源
根据几年来的初步勘察和估算,全国各地发现的野生植物油料有四百多种,资源在一百万吨以上。几年来经过化验、试榨和利用,证明含油量在15%以上的已有二百二十多种,一般都高于大豆的含油量,有的还超过花生、芝麻等主要油料,含油量达70%左右。主要品种有苍耳子、盐蒿子、木瓜子、樟树子、花椒子、乌子等。据商业部门估算:野生植物油料二十五万吨,可榨油三万吨左右,约相当于一百五十万亩大豆的产油量。野生植物油可供作肥皂、油漆、油墨、润滑油等工业原料,油饼子可作饲料和肥料。如果全部用来肥田,可增产粮食五十万吨;一半用作饲料,可养猪一百二十万头。
各地发现可供酿酒和提制淀粉的野生植物和野生水果有三百多种,资源在七百万吨以上。主要品种有橡子、葛根、厥根、石蒜、蘑芋、山葡萄、金樱子、山丁子、野菱角等。今年初步计划收购二百万吨,可酿酒五十万吨,约相当于二十多亿斤粮食的价值。在野生植物淀粉原料中,有些可提制淀粉,代替面粉浆纱、制浆糊;有的还是重要胶剂原料,如蘑芋胶在上海等地已广泛地用于纺织、建筑、皮革等工业上。
各地发现的野生植物纤维有四百多种,资源在一千万吨以上。其中主要有龙须草、罗布麻、山棉皮、芙蓉麻、桷树皮等。在野生植物纤维中,绝大部分可作造纸原料。如龙须草、山棉皮等还是制造高级纸、皮蜡纸的重要原料;有的可以代替麻用,用以打绳索,织麻袋。去年全国大型麻纺厂已普遍推广利用野生纤维与黄麻混纺制麻袋和麻布,最高可以用40%的野生麻类纤维与黄麻混纺,质量很好。有些更高级的野生纤维,如罗布麻、水麻等,可以用来纺纱织布。
各地还发现野生植物栲胶原料八十多种,资源约在四百万吨以上。主要有红根、橡碗、桷皮、花香果、漆树叶、薯莨等。这些野生栲胶原料,不但单产量高,而且所制栲胶质量也很好,湖北、陕西、四川等地的栲胶厂已大量采用。
各地还发现山苍子、蜘蛛香、鹅掌秋等很多芳香植物资源,可以提制各种香精香料。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巨大物质力量。


第4版()
专栏:短评

抓住群众生活中的两件大事
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共产党不同于任何其他政党的基本特征之一。远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许多年来,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教导下,广大干部都很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而党和群众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胜利地完成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又领导群众胜利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公社化创造了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更有利的条件。人民公社不但是人民生产的组织者,也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它可以运用大集体的力量更快地发展生产,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
一年来,许多领导干部和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员在抓生产的同时,也用足够的精力抓生活。甚至当群众生活尚未发生问题的时候,领导上就在为群众的生活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和安排。湖南醴陵县和攸县县委在秋收过后,及时领导群众种好蔬菜,储备柴火,作好今冬和明春蔬菜、烧柴准备工作,就是党既关心群众生产又关心群众生活的一个生动事例。
吃菜和烧柴问题,有些人也许把它看作是“生活小事”,不足挂齿。但是,在一向关心群众生活的共产党人看起来,却是关系非同小可、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每个人肚子饿了都要吃饭,饭要吃得好、吃得饱,就需要有菜;做饭、做菜都需要柴火,冬季风高天寒,烤火取暖也得要有柴火。没有菜、没有柴,就做不了饭,也吃不好,吃不好、吃不饱,又加上严冬雨雪时没有火烤,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不能设想,没有健康的身体,一个人会经常保持旺盛的干劲和充沛的精力。因此,为了明年农业生产的大丰收,现在必须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吃菜问题、烧柴问题,以及其他一切群众生活上必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群众才会干劲十足、无牵无挂地投入以兴修水利和积肥为中心的冬季生产运动,也才能为明年的大丰收作好一切准备。
在解决群众今冬明春的吃菜、烧柴以及其他群众生活问题的时候,各地应当像醴陵县和攸县县委一样,看到公社化以后的特点,一方面组织广大社员首先解决公共食堂的吃菜和烧柴问题,以保证集体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给社员以一定时间,使社员能对自己家庭取暖需要的柴火作好必要的准备,对家前屋后所种的蔬菜也能加以管理。这样的全面安排,就能保证社员劳动热情不断高涨,就能把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同时解决,为今年冬季生产和明年农业生产大丰收提供有力的保证。


第4版()
专栏:

发挥人民公社和农业机械的威力
黑龙江在封冻前完成翻地计划
新华社哈尔滨16日电 一场大雪飘过,黑龙江省大地已经封冻。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和农业机械的威力,在结冻以前,全省已经翻耕土地四千四百多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1.9%),胜利地完成了秋翻任务。据各地检查,今年翻地质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一般的都根据土层情况翻到五寸至六寸以上,六寸以上的占秋翻面积81.2%,并且做到随翻、随耙、随镇压,还有些地方翻后施了肥料,基本上达到了播种前的质量要求。
黑龙江省的秋翻地是和紧张的秋收工作同时进行的。当时,活计多、任务重、用工量也大,收割期畜力有余,而拉打期劳畜力紧张。这在公社化前就要形成秋收和秋翻在劳畜力上“争嘴”的矛盾。可是因为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这个矛盾顺利地解决了。各地人民公社,根据收割阶段人忙马闲的特点,组织了各种不同的生产专业队,同时,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开展大协作,做到了秋收和秋翻地齐头并进。呼兰、肇东等县各公社,由于组织了割、拉、打、翻地的专业队(组)一千多人,不仅提前结束了收割,而且在11月8日同时完成了翻地、拉地、送粮任务。
充分发挥农业机器、新式畜力农具和改良农具的作用,是黑龙江省保证秋翻又快又好的另一重要因素。秋翻时,全省出动了一千三百台拖拉机和十一万五千台各种畜力翻地犁,同时,还广泛地改革了旧式农具。这样,不仅翻地的效率高,而且质量也好,一般都达到五、六寸深。
目前,黑龙江省各地因为大地封冻,大部分地区已经停犁,但部分地区尚乘白天化冻的短暂时间,进行抢播和整地工作,争取多翻多耙一些,为明年农业继续跃进作好准备。
(附图片)
黑龙江省巴彦县太平人民公社兴北管理区社员,在驾驶拖拉机翻地。 新华社记者 刘文成摄


第4版()
专栏:简明新闻

一年产三窝小猪
山东寿张县石门宋人民公社刘焕明大队养猪场,有十头高产母猪每四个月就能产一窝小猪,每头每年平均能产二十八头小猪,比当地一般母猪多产十头。今年以来,这十头高产母猪已比去年多产了一百五十三头小猪。
这十头母猪能够高产,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饲养的好,对全场母猪实行卡片登记,作出母猪配种预产期记录,同时选好并窝对象,有计划地将所产仔猪实行并窝哺育。


第4版()
专栏:简明新闻

山东水产产量节节上升
山东省沿海沿湖渔民群众积极开展海水、淡水捕捞生产,使水产品的产量节节上升。全省9月份海洋捕捞产量比8月份增加一倍多。10月份形势更好。全月捕捞水产品四万二千多吨,超过了5月份最旺季大海市7.25%,比去年同期增长43.5%。今年全省放养水面达六十六万二千多亩,比去年增加二点三倍;投放鱼苗三亿六千多尾,比去年增加了八倍。10月份全省捕捞淡水鱼四千九百多吨,比9月份有了很大增长。


第4版()
专栏:

开封专区改革磨面工具
四十一万劳力、十五万头牲畜离开磨房投入生产
本报讯 河南开封地区在大搞“三秋”生产的同时,开展了以改良磨面工具为中心的炊具改革运动。截至10月16日,全区已有一百五十八个人民公社、三千三百七十九个大队取消了人推磨,共改制各种磨面工具一万七千零五套,已经投入正常生产的有一万二千多套,日产面粉一千零一十一万四千四百斤,按每人每天吃一斤面粉计算,全区93.44%的人口可以吃到改良磨加工的面粉。从而使四十一万劳动力和十五万头牲口离开磨房,投入了“三秋”生产。
全区各种改良磨的共同的特点是:就地取材,成本低,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工效一般都提高三倍到五倍,有的提高十倍以上。
开封地区又快又好地改良磨面工具,是各级党委加强领导的结果。运动一开始,有些人表现信心不足。他们说:“重点搞些可以,全部都改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全面开花,会造成浪费。”总之,他们不相信群众的力量与智慧。针对这些思想,中共开封地委在9月上旬分别在?县、永城、中牟召开了三次现场会,在统一干部思想的基础上,选定了适合各种不同地区的改良石磨型号,要求在全区内迅速推广。中共?县委员会第一书记江涛同志除亲自掌握指导这一工作外,还深入公社具体帮助解决磨面工具改革中的问题。如在葛岗公社发现钢磨装上自动添粮设备的好处以后,便及时召开电话会,向全县推广,从而使全县操作钢磨的人数由五百七十六人,减少到二百一十三人。淮阳县鲁召公社全社经过五天突击,就普遍改革了磨面工具,全社磨面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六倍,腾出了二千六百七十九名劳动力投入了生产。
各地都本着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大胆创造,不断革新的原则,开展了群众性的改良石磨运动。东明县陆圈公社依靠社员解决木料、石头等器材,使全社很快安装起八十盘水打磨,日产面粉十二万斤,解决了全社吃面问题。?县葛岗公社铁工厂的职工,在安装和改进钢磨中提出了七十九条合理化建议。为了迅速传播经验。各地还运用现场会、参观评比和请师傅、带徒弟等办法,使先进经验一天内传播全县,三天传遍全区。
组织有关部门大协作,也加速了这一工作的开展。?县在安装钢磨运动中,工业部门负责钢磨制造、修理、安装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商业部门负责原材料供应,各部门拧成一股绳,因而使全县所有钢磨很快地安装了起来,突破了技术关。


第4版()
专栏:

浙江推广“万灵灶”
六个人做六百人的饭,省柴草省时间
本报杭州16日电 中共浙江省委最近在慈溪五洞闸公社召开的集体福利事业现场会上介绍了卫生、省柴、省力、省时间的“万灵灶”,目前正在全省各地食堂推广。
“万灵灶”是浙江慈溪五洞闸人民公社美化食堂创造的一种煮饭灶。这种灶的特点是:第一,灶上三或五只锅子平行连在一起,只要一个人在一个或两个柴火洞内加柴,锅子就可以同时受热。根据美化食堂的经验,六百多人吃饭只需六个炊事员工作,并且还能兼种菜、养猪,可比原有的灶节省人力一倍以上。第二,“万灵灶”的烟囱比地面低三尺,能加强空气对流,使柴草得到充分燃烧;同时锅子和灶面不用石灰连起来,能随时将锅子取下来铲烟煤。因此,柴草既省,火力又旺,使煮饭时间缩短。据美化食堂经验,过去每斤米平均烧柴一斤十两,现在只要九两半。第三,接近出灰洞的一头掘有离地面三尺深的灰坑,可以藏二万多斤柴灰,坑上盖有石板,这样既安全、清洁、方便,又能保证灰肥质量。第四,灶上装有隔尘墙,把加柴洞和锅子隔开防尘,保持灶面清洁。在隔墙上装有玻璃窗,炊事员可以隔窗看到饭锅,根据饭熟的情况,随时控制柴火。
浙江全省共有十一万三千多个公共食堂,现场会曾对推广这种饭灶算了一笔细账:如果这些食堂的老灶都改成“万灵灶”,全省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柴草,还能抽出数十万个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宁波地区新造和改造的“万灵灶”已有三百多座;舟山地区准备在12月底全部用“万灵灶”煮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