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财贸工作的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问题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 欧阳钦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政治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乃是党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强调的根本观点。由于财贸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政策性很强的经济工作,与工农业生产,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有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最敏感的联系,所以在财贸工作中尤其需要特别强调这三个观点。从1957年整风运动以来,我省财贸工作的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有显著的加强,这是财贸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工作空前活跃的根本原因。我省财贸工作的许多重要经验,从根本上来说也都是在总路线的精神指导下贯彻执行这三个观点的结果。事实证明,只要认真地实行政治挂帅,贯彻执行从生产出发、促进生产的方针,贯彻执行群众路线,财贸工作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工作就会取得巨大的成绩。反之,如果忽视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模糊了阶级斗争的观点,不从生产出发,不以促进生产为财贸工作的指针,没有群众观点或者只看到群众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从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出发,我们的工作就会发生错误,遭受损失。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继续坚持财贸工作的政治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使其在全体干部的头脑中巩固地树立起来,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以便促使财贸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大大地提高一步。
进一步贯彻财贸工作的政治观点,最根本的是要在财贸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财贸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发展和建设的速度。财贸部门的各种经常工作,如商业的购销、财政的收支、货币的存放、物价的管理等等,都密切地联系到生产和建设、积累和消费、国家、集体和个人、各经济部门、各地区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不仅是经济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是过渡时期的基本矛盾。现在我国还处在过渡时期,阶级依然存在。旧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造虽然已经基本上完成,但尚未彻底完成。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变了,但是,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活动依然存在。它的社会基础虽然正在缩小,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顽固的习惯势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因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还是长期的、复杂的。市场是两条道路斗争的重要场所,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两条道路的斗争,也就不能不反映到财贸战线的工作人员的思想中来。因此,财贸战线上的同志必须有明确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在财贸部门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准确地执行党的总路线和各种有关的方针、政策。从当前的情况看来,尤其需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干部和职工进行总路线的教育,进行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进行全国一盘棋方针的教育,坚决批判和克服在一切工作中和在两条道路斗争中的右倾思想、右倾活动、资本主义经营思想以及各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的错误,改造一部分干部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全体财贸干部的思想水平,使财贸工作更好地为总路线服务。
在财贸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根本任务是要从生产出发,通过流通和分配,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这也就是在财贸工作中贯彻生产观点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早在1942年就对财政经济工作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这个指示简要而明确地说明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了财贸工作的任务。财贸工作是联结生产各部门、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它的职能主要是在流通和分配方面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生产对于流通和分配,当然是起决定作用的,但流通和分配反过来对生产也有巨大的影响。为了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不仅要充分地发挥生产环节的作用,而且必须充分地发挥流通环节的作用。为此,财贸工作必须继续按照从生产出发、作好流通和分配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保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这一原则来进行工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从生产出发、促进生产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即一、通过流通和分配的经济活动促进生产,这是基本的;二,协作各方,参与规划和安排生产;三、在统一规划下,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典型示范,带动生产。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财贸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流通和分配,放弃自己的主要任务去单纯地从事生产,那当然是错误的;但如果把财贸工作和生产隔绝起来,单纯从事购销调存,不进行必要的生产组织活动,消极观望,“守株待兔”,那也是片面的和错误的。产供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工农商既要有分工又要有结合,几年来,我省财贸工作不仅通过购销活动、资金分配等经济手段支援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以主动的态度参与组织和促进了生产,并且直接经营了一部分示范性的生产,因而促进了轻化工业与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强大的商品生产供应基地网,发挥了财贸工作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能动作用。实践证明这种作法是正确的、成功的。那种认为财贸部门参与和组织生产就是“不务正业”“多管闲事”的看法是错误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生产观点,财贸部门的同志应该进一步发扬主动协作、支援各方的精神。要经常了解工农业生产的情况,密切关心和扶助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积极主动地挖掘潜力,扩大财政收入,增加建设资金;及时地组织供应生产资料,采购与推销工业品与农副产品;并联系各方,参与规划和安排社会上必需商品的生产,以保证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对于那种只管包销不管原料、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只图赢利不顾生产、挑肥拣瘦、压等压价等妨碍生产的行为,必须继续加以批判和克服。当然,工农业生产部门也必须主动与财贸部门合作,努力增产节约,积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于人民的需要。
财贸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树立坚强的群众观点,关心群众利益,全心全意地为生产和消费者服务,防止和克服各种强迫命令和只图赢利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党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一切政策都是从群众利益出发的,一切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都应该满腔热诚地为群众服务,时刻与群众同命运,共呼吸,关心群众的痛痒,维护群众的利益。但关心群众利益,是要把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暂时利益,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统一起来考虑,而不能把他们对立起来,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特别是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因此绝不能只顾群众的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全民的利益,这样作实质上也就是破坏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会助长群众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以至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滋长,腐蚀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根本不能和群众观点混为一谈。
坚持财贸工作的群众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1958年大跃进以来,我省财贸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在农副产品收购工作上掀起了有上百万农民参加的群众运动,保证了收购任务多快好省的完成;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三参一改”,即实行了干部参加劳动、职工参加管理、居民参加监督的制度,改革了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广泛地开展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社会主义竞赛,大大地发扬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加强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水平,从而保证了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所有这些都是党的群众路线在财贸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采取了这些群众路线的方法就使财贸工作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财贸工作的面貌。实践证明:不仅在生产部门中要大搞群众运动,而且在财贸部门中同样要大搞群众运动。同时由于财贸工作与千百万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大搞群众运动,而且要把这种群众运动和社会上的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支持和监督财贸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配合和促进生产部门的群众运动,使其持续发展,才能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形成整个国民经济的继续跃进。那种认为只有生产部门能搞群众运动而财贸部门不能搞群众运动的看法,或者借口群众运动中的个别缺点来诬蔑财贸部门群众运动“搞糟了”、“搞乱了”的说法,都是完全错误的。为进一步作好财贸工作,保证实现继续跃进,我们必须粉碎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攻击,批判不敢在财贸部门大搞群众运动的右倾思想,继续运用和发扬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丰富经验,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大搞群众运动。
总之,为了更好地贯彻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财贸工作要继续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从生产出发,通过流通和分配,积极地、主动地支援工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支援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公社工业化,支援以粮为纲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大发展,支援新的钢铁和石油基地的建设,支援和促进轻化工业的发展,供应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继续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力争全面、超额地完成财贸工作的各项计划指标,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继续跃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7版()
专栏:科学知识

预卜可以先知
神奇的预言是童话,但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列宁)
张浚森
人们很早就想预见未来,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可以作这样的预见。科学是由于人类生产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科学的预见是以深刻认识客观的、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为依据的,因而是真实的,经得起实践的反复考验的。
科学预见的举例
在天文学中,我们目前知道围绕太阳旋转的大行星共有九个: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但是在1846年以前,科学家还只知道有七个行星,对海王星和冥王星是一无所知的。十八世纪时,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列克谢里对当时已知的七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天王星的运动作了研究以后,指出:如果天王星只受到太阳以及其余六个行星的引力的话,那末就应当说天王星的运动是有点不正常。这应该怎样来解释呢?这位科学家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作出了这样的预言:在天王星的外面离开太阳更远的地方,应当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这颗未知的行星以自己的引力影响着天王星的运动。不久以后,法国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勒未累经过复杂的计算确定出什么时候在太空的什么部分将可以看到这颗新行星。终于在1846年的秋季,在勒未累指出了天空中哪一部分可以找到这颗新行星的若干天后,天文学家加尔果就在天文望远镜中发现了这颗行星,定名为海王星。恩格斯曾把这个发现称为科学的伟绩。
1682年英国科学家哈雷对于这一年在天空中出现的一颗很大很亮的彗星进行了观察以后,曾经推想这颗彗星在以前曾经在太阳附近出现过。哈雷研究了有关天空现象的一些历史记载后,作出了结论,认为七十五年前(即1607年)以及这一年的七十六年前(即1531年)人们所看到的正是同一颗彗星,并且预言大约在七十六年后这颗彗星还会出现。另一位科学家克列罗经过更精确的计算后预言,下一次出现将在1759年4月。结果事实正是这样。哈雷彗星的出现与克列罗的计算只差一个月。哈雷彗星在1385年的再次出现与计算只差三天。
科学预见中最卓越的例子是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这个功绩是属于俄国科学家德·伊·门德列也夫的。其中镓的发现及其测定是一个十分杰出的例子。门德列也夫在1871年作出了新元素的预言,四年后(即1875年)法国化学家勒柯克·德·布阿勃德朗,用光谱分析法对比利牛斯山上取来的一种矿物进行了研究后发现了镓。在分离得百分之几克的镓后,确定了它的几种性质,证实它跟铝相似,也就是门德列也夫所预言的准铝。这时门德列也夫虽然未见过这种元素,却立刻写信给这位法国化学家说:镓的比重应当大约是6。几天后,从巴黎来的回信说:镓的比重是4.7。布阿勃德朗认为门德列也夫错了。而门德列也夫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他又写了封信去巴黎,指出:镓的比重不可能是4.7,而应当是5.9到6。由于门德列也夫的坚持,于是布阿勃德朗又进行了一次检查,结果证实了镓的比重是5.94。完全证实了门德列也夫的预言!
在生物学里,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预言是十分杰出的。关于地球上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人们世世代代想知道的事。宗教给人们的回答是:上帝创造了人!当然这种回答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达尔文在经过周密分析及科学综合后得出了人是由猿猴演变得来的结论,创立了关于人类起源的进化学说。达尔文预言:数百万年前在欧洲和亚洲热带森林里居住在树上的类人猿就是人类的祖先,这种类人猿现在已经绝迹了。当时达尔文的反对者责问道:既然地球上存在过类人猿,那末科学家起码也得在地层里发现它们的遗骸呀!达尔文很有把握地说:这种遗骸将来一定会在地壳里发现。
达尔文的预言终于被证实了!在1891年荷兰医生杜步亚在研究爪哇岛的古代地层时,曾在深约十五米的地层里发现了一副头盖骨、大腿骨和几枚牙齿,经很多科学家研究,证实为类人猿的遗骸。这就彻底证实了达尔文的人类进化学说及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的学说。
在科学的各个部门里也存在着很多科学预见的卓越的例子。利用火箭来实现宇宙航行这是早就被伟大的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预言过的。原子分裂时会放出大量的结合能这是早就被爱因斯坦所预言过的。永动机的不可能成功,已为热力学的第一及第二定律所预言,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好意的但是盲目的永动机的尝试者,终究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对偶然现象的预见
上面列举了很多科学预见的卓越的例子。人们也许会问:“这些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现象呀!”对!这些事例都是关于必然现象的。不过由于科学的进步,对于那些几乎不可捉摸的偶然现象,人们也能够作出一定程度的预言了。
一般地说:偶然现象的出现与否决定于许许多多的不同的偶然因素。因而单一偶然现象的出现与否是没有规律性的,是不能预见的。但是大量偶然现象(或称偶然现象的集体)却在表面上没有规律的掩盖下,出现了一种新的规律——统计规律。运用这种新的规律,人们对在生产中所发生的一些偶然现象就不再是无能为力的了,而是能预见它,掌握它。例如:虽然我们不知道钱币在下一次抛掷中会不会出现徽花,但是我们却知道:假若钱币的投掷是均匀的,那末在抛掷时出现徽花之概率(或称或然率)为1/2,也即把钱币抛掷很多次,那末出现徽花的次数大约会等于总抛掷次数的1/2,总次数愈多,这个比数愈正确。
偶然现象在生产上也是常遇到的。例如:在设计大桥、水库、江堤和水力发电站的时候,需要知道河流未来的情况,其中主要是关于河流在未来的流速、流量及水位,但是这些量都是偶然量,因为它们受着许许多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本身及其对流速、流量、水位的影响至今还是无法预计的,因而解决这个问题看来是困难的。在研究了大量偶然现象的统计规律后,近代科学的一些部门(主要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学)已经向我们提供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案。在调查、统计了历年的水文资料后,运用这种方案,虽然我们不能预言在公元二千年长江的最高水位将达多少,但是我们可以预言在公元二千年或今后长此下去长江的最高水位将不超过多少。假若历年的水文资料积累得愈丰富,那末人们在作出这种预言的时候也就愈正确。这种预言虽不能完全肯定回答某一点,但对人们在研究整个过程及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说是足够有效的。
在测量学中也常遇到这样的例子,按理说任何三角形(只要面积不是太大)三内角之和为180°,但是由于测量误差之影响(测量误差也是个受着许多偶然因素影响的偶然量),当你分别测量三角后,将其结果相加,这时很少会得出刚好是180°的情况,有时可能稍大一些有时可能稍小一些。应该怎么办呢?究竟从那一角中加上或减去一些呢?这个看来是很难捉摸的问题,在研究了大量误差的统计规律后,也能得到解决。
在机械里面更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大量产品的检验问题,由于产品数量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也不必要逐一的去检查,往往只抽查一部分,而后从抽查的结果,即所抽查部分的产品情况,去估计全部产品的情况。在确定抽查方案时,究竟需要抽查多少样品,这些样品怎样取得,怎样根据样品的情况去估计全批产品的情况,这一切都须对产品质量这个复杂的偶然量具备一定的预见,这种抽样理论也是建立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础上的。
总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科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愈来愈清楚、愈来愈精确的自然界的图画。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我们都能够一一认识,逐个掌握。不可知论可以休矣!


第7版()
专栏:

革命秩序是最正常的秩序
革命到底就是“变”到底
有的人怕“变”,据说是因为怕“乱”,怕引起“不堪设想”的“副作用”。在风水先生看来,挖一条沟就会触犯龙王,砍一棵树就会破坏地脉,以致引起奇灾大难。在我们的一些“副作用专家”看来,深耕拉坏了一张犁,试验田里多种下了几斤种子,食堂里打破了一只碗,公社算错了一笔账,……都是“不堪设想”的“罪过”。以这些“专家”的“学说”推之,一个人活着该有多少“危险”?吃饭可能打噎,走路可能摔跤,坐飞机可能失事,关窗子可能中毒,打开窗子可能伤风……怎么办呢?是不是像鸦片战争时接替林则徐守广州的叶名琛一样,来个“七不主义”!叶名琛的“七不主义”是:“不战,不和,不降,不走,不死,不守,不退”。那末,“副作用专家”的“七不主义”,是不是:不饱,不饿,不睡,不醒,不行,不坐,不立!呜呼,果真如此,其为人也难矣哉!
说真的,“变”就含有一点儿“乱”的意思。革命就是破坏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亿万人在自己起来解放自己的征途中,怎么可能像仪仗队那样走的一点儿也不“乱”呢?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喜欢拿“客观规律”吓唬人。什么是他们的“客观规律”呢?质言之,无非是:“原地踏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向后转——跑步!”我们的客观规律不是这样,穷则思变。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变”,把“一穷二白”的国家变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变”叫做革命。就现阶段说,我们要搞社会主义革命,要搞技术革命,还要搞文化革命,必须把革命进行到底,也就是说必须“变”到底。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并且还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巨大的变化。世界上一切正直的人,往往用“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排山倒海”、“翻天覆地”、“一天等于二十年”等等词句来描绘和歌颂这种变化的速度、广度、深度以及我国劳动人民在实现这种变化中的英雄气概。我们队伍内部的一小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也被祖国的大变化吓昏了脑袋。该清醒清醒了,抛开你们那个真主观、假客观的所谓“规律”,跟随大家一起前进罢!
(摘自11月8日湖北日报“论‘变’”作者龚同文)
不是“群则乱”而是“群则治”
我们不是曾经听到过“群则乱”的谬论吗!持“群则乱”的论调的人认为,无论搞什么事情,一律不能采取群众运动的方法,采取群众运动的方法就乱了。这就是右倾机会主义者的逻辑。
真的一采取群众运动的方法就要“乱”吗?如果说这里所说的“乱”是指的打乱了旧秩序,破坏了旧习惯,使一切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只会按常规走路的人感到有些慌乱,那倒是有的。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是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为群众运动就是革命,而革命就是要不断除旧立新的。
我们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没有共同语言的。他们认为是“乱”的,我们正认为是“治”;他们拼命反对的,正是我们竭力提倡的。列宁曾经向那些反对所谓“革命混乱状态”和所谓“群众的胡闹行为”的人,进行过不调和的斗争,并讽刺他们说,“如果想作革命者的人竟忘记了革命秩序是历史上最正常的秩序,那就糟了”。右倾机会主义者所嚎叫的什么“群则乱”,实际上正是他们不懂得列宁所说的“革命秩序是历史上最正常的秩序”这个真理。
我们搞革命,搞建设之所以采取群众运动的方法,正是符合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的。这也是我们的世界观。按照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看来,只有人民群众才真正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才真正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只有人民群众自己才能够解放自己。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能作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谁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况且,我们的群众运动,绝不是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盲动,而是严格地置于集中领导之下,遵循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号召开展起来的,是由党来发动、组织起来,并且由党始终不渝地进行指导的。试问,对这样的群众运动,“乱”字从何谈起呢?恰恰相反,这绝不是什么“乱”,而正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根本的“治”,若不是这样最根本的“治”,那么去年的大跃进,今年的继续跃进,以至今后的不断的跃进,都将是不可思议的。“万事不离群”,这正是我们大跃进中的一项带根本性的经验。
(摘自11月1日天津日报“驳‘群则乱’的谬论”,作者董启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