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西藏工委扩大会议号召藏汉族工作人员团结一致
进一步完成西藏民主改革
本报讯 中共西藏工委从9月24日到10月18日举行了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决议,根据八中全会的精神,总结了西藏地区几个月来的“三反双减”运动的成绩,交流了经验,讨论了下一步改革土地制度的各项政策和其他有关问题。中共西藏工委书记张经武、副书记张国华,在会上作了报告。
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提高了与会同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革命群众运动的认识,鼓舞了广大干部的革命干劲,对西藏地区当前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会议全面地分析了当前西藏地区的形势,认为几个月来在农业地区进行的“三反双减”运动,已经取得很大成绩。西藏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劳动群众的阶级觉悟有了显著的提高,运动中涌现出的大批积极分子,成立了五百零三个乡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十万余人。劳动群众在农村中的优势,基本上树立了起来,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在伟大的民主改革运动中,上层人士也纷纷表示赞成。这些都说明:改革土地制度的形势已经到来了。会议要求全体藏、汉族工作人员和驻藏人民解放军,应满腔热情地、积极地以战斗的姿态投入这一伟大的革命运动。
会议指出:由于贯彻执行了中央规定的“依靠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消灭封建农奴制度”的阶级路线,充分发动群众,这就保证了民主改革第一阶段“三反双减”运动的顺利进行。在民主改革的第二阶段——土地改革运动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阶级路线。
会议对赎买政策和赎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为中央规定的对叛乱领主的土地、牲畜、农具、房屋等生产资料实行没收和对未叛乱领主的土地、牲畜、农具、房屋等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这样,既可能满足广大劳动农民的土地要求,又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反动的封建农奴主。
会议对于作好牧业地区的工作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鉴于牧业地区的情况和农业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目前在牧业地区的任务主要是进行反叛乱、反乌拉、反奴役,实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保护和发展牲畜,建立民主政权,以便达到发展牧业经济、改善牧民生活的目的。会议认为这一政策不但符合当前牧区情况,而且也符合党在牧业地区的长期工作方针。作好这一工作,与在农业地区作好分配土地的工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会议还讨论了土地改革中的统战、工商业等各项政策和有关问题。
会议考虑到土地改革后,农民已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势必大大提高。因此,在完成或正在进行土地分配的地区,对于明年的生产现在就要抓起来,使明年的生产来一个跃进,并初步确定了明年粮食作物的增产指标。会议要求作到改革、生产两不误,改革、生产双丰收。
会议号召全体藏、汉族工作人员和驻藏解放军官兵,必须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鼓足干劲,积极工作,充分发动群众,正确执行政策,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为完成民主改革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第4版()
专栏:

鼓起干劲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四川大学采取措施使教学和劳动结合更加紧密
合肥工业大学教师自己刻苦备课严格要求学生
青岛医学院教师越教越认真学生越学越起劲
本报讯 “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我们厉行增产节约的实际行动”,这是四川大学广大师生学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文件后的行动口号。在学习中,师生们检查了不符合总路线、大跃进精神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纷纷表示要把总路线的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为了使教学与劳动联系得更加紧密,化学系把化工厂的分析等车间按性质分别指定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教研组负责,以便能更好地按课程需要在劳动中组织现场教学等活动。教师讲授有关课程以后,同学生一起劳动的时候,就结合讲解在生产中运用的原理,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加深入巩固。
四川大学在新学年中,随着青年教师的增加,全校各系进一步加强了培养提高师资工作的具体领导。除了帮助青年教师本人订出进修计划以外,各教研组都普遍制订了培养提高师资的指导计划,包括进修方向、要求、措施和时间安排等方面。许多教研组还建立了督促检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执行。
由于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四川大学各系的教学工作已经有了显著改进,教师愈教愈认真,学生越学越起劲。全校今年的科学研究计划,在国庆节前已经完成一百多项,不少科学研究论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本报讯 合肥工业大学的师生,在经过反右倾、鼓干劲的学习运动后,各项工作出现了一片蓬蓬勃勃的新气象。
这个学期以来,教师们对教学工作抓得很紧。他们利用一切时间,想尽一切办法搜集资料进行备课,力求把课讲得生动易懂。为了有时间熟悉教材,很多教师都做到“超前备课”,数学教研组的教师们在开课前一个月就把讲稿写好了。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过去严格了,除了要按时交作业外,作业中的综合性题目、证明题、文字题都比过去多了。
这学期的很多课程都增加了新内容,提高了质量。井巷教研组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实到教材中去,如“钻眼爆破”课就增加了流体动力学理论,使学生能从理论上透彻地理解爆破原理。为了把课教好,教师抓紧一切时间,围绕教学任务,认真读书进修备课,从各方面提高自己。
学生们从这学期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冲天的干劲,决心把自己培养成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过去有许多人不看专业参考书,现在普遍阅读专业参考书了。
本报讯 青岛医学院全体师生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的鼓舞下,继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师教得更好、学生也学得更好。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在党委的具体领导下,这个学校各教研组提出加强备课,提高课堂讲授效果,作为搞好教学的具体措施之一。他们普遍建立备课制度,由主讲教师先写出教案,再在教研组会上进行试讲和讨论。这样,不但对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内容,能作深入的研究,对教学方法也能作到周密讨论。各教研组,还结合教学和生产劳动,大力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全校原计划国庆节前完成科学研究六十一项,在反右倾、鼓干劲以后,指标提高到八十五项,结果完成一百五十七项。
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了,他们一致表示“必须刻苦学习,作到又红又专,才能适应国家不断跃进的需要。”现在,他们不仅在遵守时间、认真读书以及组织性、纪律性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还普遍制订了学习规划,加强了学习的计划性和主动性。
(附图片)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五年级学生,在茚三酮车间进行劳动
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


第4版()
专栏:

坚持政治挂帅 开展群众运动 一手抓千斤粮 一手抓万宝山
龙胜大瑶两县走上富裕道路
广西召开民族工作现场会议推广这一经验
本报南宁12日电 通过人民公社这一社会组织形式,高速度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穷队迅速赶上富队,穷社迅速赶上富社,少数民族山区迅速赶上汉族的先进地区,消灭各民族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这是广西僮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最近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举行的民族工作现场会议上,一百多名民族工作干部和山区少数民族的代表一致表示决心,向这一目标加速前进。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大瑶山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几个人民公社和两个县的各项先进工作后,一致认为这两个县在落后地区赶先进地区、和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道路上,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树立了榜样。这两个县的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着总路线和人民公社的红旗,经过一年多来的坚苦奋斗,已从缺粮县一跃而为余粮县。1958年,龙胜粮食总产量达一亿一千九百万斤,比1957年增长58.6%,较解放前最高产量三千二百万斤,增长三倍左右,全县十万零五千人,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一千一百多斤;去年大瑶山的粮食总产量也达到二千零九十万斤,比1957年增产24%。这两个县过去每年都要靠外地运进四、五百万斤粮食,今年不仅不需要外地供应,而且还外调八百多万斤粮食。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今年仍继续跃进,目前,两个县的中稻普遍获得大丰收。大跃进以来两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结束了少数民族山区没有工业的历史。
这些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呢?第一、他们以总路线为纲,坚持政治挂帅,不断反右倾、鼓干劲,这是实现由穷变富的关键。今年大瑶县委提出全年每人占粮一千七百斤指标时,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说:“瑶山山高水冷,田少地陡,实现这个指标办不到”。为了批判这种“山区特殊论”的右倾思想,全党全民展开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在群众思想提高的基础上,县委又提出:“西方不亮东方亮,总有一方出太阳”的战斗号召,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今年全县仅中、晚稻共扩种四千八百五十二亩;同时,又紧紧抓住猛攻田间管理关,使晚造作物生长得比以前任何一年都好。龙胜县由于不断地向地区“特殊论”作斗争,破除了迷信,各族人民自觉地改变了种种忌日,禁日的迷信习俗,使全县一年共增加三百二十四万个劳动日。
第二、开展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群众运动,运动中社与社、队与队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大协作更加扩大了,充分发挥了公社的优越性。“学三江、赶三江、超三江”的口号,是龙胜县1958年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的一个巨大力量。今年,他们又吸收去年的经验,继续与三江、睦边、靖西等县开展革命友谊竞赛,同时社与社、大队与大队、生产队与生产队、社员与社员之间也开展竞赛运动。仅9月间的秋收评比竞赛中,全县就涌现出二十四个标兵大队,二百八十六个标兵生产队,三千六百三十一名个人标兵,提高劳动效率30%到40%。
第三、“一手抓千斤粮,一手抓万宝山”,是这里改变山区面貌的一项重要措施。龙胜和大瑶山,水利条件良好,肥源充足,林草茂盛,有无穷无尽的潜力。这两个县的各级中共党委,积极领导各族人民与不利条件作斗争,并充分利用了有利条件,因此,出现了一个以粮为主,全面发展、全面跃进的形势。大瑶山去年除了实现粮食亩产八百斤外,林业也有很大发展,几万人上山突击造林,去冬今春共造林二十七万多亩。同时,大力开发老山,使沉睡千年的古老森林变成有用之材。
代表们经过参观学习,看到山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和发展的远景,受到很大鼓舞。许多代表在会上表示,要立志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决心在最短时间内,穷队赶上富队,穷社赶上富社,落后的地区赶上先进的地区。


第4版()
专栏:

大瑶山瑶族自治县的农民,在学习使用绳索牵引机深耕?翻田
新华社记者 何国正摄


第4版()
专栏:

北京上海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三周年
新华社12日讯 今天是孙中山先生诞生九十三周年纪念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何香凝、蔡廷锴、张治中及在北京的民革常务委员和中央委员等四十多人,上午前往京郊西山碧云寺参谒孙中山纪念堂。
在孙中山纪念堂举行了参谒仪式。何香凝向孙中山先生遗像献花,全体参谒的人肃立致敬。
参谒完毕后,何香凝向参加仪式的民革成员讲话,勉励他们学习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要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共同来从事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新华社上海12日电 今天上午,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陈丕显、魏文伯,上海市副市长牛树才、宋季文、盛丕华,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刘靖基、沈体兰、胡厥文、舒新城,以及各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和上海市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瞻仰中山故居,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三周年。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民革上海市委员会等单位的人员都到中山故居敬献了花篮。


第4版()
专栏:

北京积极开展职工业余文化活动
市委文化部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北京车辆段的经验
据新华社11日讯 密切配合当前反右倾、鼓干劲、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教育运动,把北京市职工业余文化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形成一个群众性的新的高潮,以迎接伟大的1960年和春节的到来。这是11日举行的北京市职工业余文化工作现场会议向全市职工提出的号召。
由中共北京市委文化部主办的这个现场会议,是在北京铁路局北京车辆段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市各区、县委主管文化工作的书记,共青团和工会的负责人,各厂矿企业、建筑、交通运输等单位的党、团、工会负责人等五百多人。
北京车辆段党委书记常文、段长李义合以及业余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在会上介绍了该段职工开展业余文化工作的情况和经验。这个车辆段担负着京山、京广、京重、京兰、京包五大干线和中苏、中蒙、中朝国际联运客车的保养维修和部分配件的制造任务。今年连续五个月来,车辆段获得了北京铁路局的生产红旗和铁道部十年安全标兵红旗。随着生产的不断跃进,职工业余文化活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十个月来全段共举办了二十六场文艺演出,共二百零九个节目,其中三分之二的节目是职工自己创作的。一千四百多名职工,有40%经常参加文化活动,不少业余文艺工作积极分子,同时也是生产上的能手。
这个车辆段业余文化活动取得成绩的主要经验是:首先加强党的领导,在工作中坚决贯彻了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方针。在党委统一领导和安排下,使业余文化工作有效地配合当前的政治运动和生产任务来进行。如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公布以后,职工们立刻编排了以宣传八中全会精神为中心的文艺节目,帮助群众深入了解八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在大干8、9月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文化生活中就大量出现以歌颂先进人物为主的小演唱、快板、诗歌表演等业余文艺创作和演出。这些节目短小精悍,往往中午排晚上就演出,很快地传播了先进思想,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热情。如小演唱“最可爱的人是英雄模范”,歌颂了先进生产者王秉香与老工人结合大搞技术革命的先进思想,王秉香一见表扬了他,就表示一定要继续大干巧干;不久,他又与老工人一起研究成功了电剪子,生产效率提高三十九倍。其次,因地因时制宜,以车间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根据地。许多车间接到月、季度生产任务以后,常常运用各种文艺形式来推动比武。每月中旬,又利用小型的文艺演唱来庆功,表扬先进人物。
很多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和车间主任积极带头参加文化活动,如车电和修配车间的党支部书记都登台做过演员,修配车间主任又担任乐器伴奏,又当导演。他们有力地推动了业余文化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忙时少搞,闲时多搞。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走群众路线。他们把文艺积极分子下放到车间,采取分散与集中领导相结合的方式。并用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来吸引群众自愿地参加文化活动。他们还加强了对文艺积极分子的培养,举办各种训练班。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
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陈克寒在会上对当前北京市职工开展业余文化活动讲了话。他认为目前各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和人民公社的业余文化活动正在蓬蓬勃勃地展开,并逐步趋向深入和经常化。许多单位在这方面有了新的领导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京车辆段就是比较好的单位之一。陈克寒指出,在开展业余文化活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同生产、工作和学习的关系问题。革命的文化工作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因为是业余性质,就尤其要注意对生产、工作、学习起配合和促进作用。
最后,陈克寒要求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建筑工地等方面的领导人,要把业余文化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起来。特别是各文化馆、俱乐部、电视站、电影放映队、书店、图书馆等基层单位要坚决面向工厂农村,经常深入工农兵,热情地进行辅导工作,掀起一个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高潮,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迎接1960年的元旦和春节。


第4版()
专栏:

血肉的友谊
——记苏联女青年给中国孩子植皮的故事
苑维志
今年10月间的一天,在苏联远东阿穆尔州海兰泡市,两个苏联姑娘抱着一个中国男孩亲切地吻着。这是应北京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邀请的一次会面。这个历史再现的镜头,包括说不尽的中苏人民血肉相联的友谊,在这个叫孟宪国的中国男孩身上,长着苏联姑娘菲拉托娃和多洛日基娜的皮肤。
故事的开头在去年的3月。居住在黑龙江省呼玛县正旗村的小宪国只有三岁,刚刚会走。一天傍晚,妈妈张纪英到黑龙江边去挑水,宪国正玩的时候跌倒在炉子上,围巾被火点着,接着衣服也起了火。等妈妈赶回来抢救的时候,孩子已经不知人事,半个脸、手和胸部的一部分都烧坏了。张纪英抱着垂危的孩子哭了起来,闻讯赶来的村干部紧急商量怎样抢救孩子。从正旗村到县城要两天两夜才能走到。大家正急得没法,忽然有人说:“和对岸苏联老大哥联系一下吧。”村干部一听是好主意,马上跑到江边去打信号。联系的结果,对岸的苏联朋友要求马上把孩子送过去治疗。就这样,张纪英抱着严重烧伤的孩子,当晚来到了苏联的库兹?佐夫村。
在库兹?佐夫村,医生鲁季和护士们立即给孩子消毒,注射急救针。农庄的党委书记、主席都在医院里不安地等着消息。当医生检查完孟宪国的伤势,书记和主席焦急地问:“怎么样,能不能挽救?”
“情况很危险,需要和契尔尼耶沃村医院联系,转到那里去。”
农庄主席一听,马上亲自摇起了电话。契尔尼耶沃村医院院长罗艮娜接到电话,立即派了一名护士和一辆救护车出发,同时进行手术前的准备。这一夜,不知有多少苏联人民为了抢救一个中国孩子而不眠,更不知有多少苏联人民关心这个中国孩子的生命。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抢救孟宪国的手术做完了。
契尔尼耶沃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轮班护理这个中国孩子。本来有两三个人就够了,但是谁也不愿意放弃看护中国孩子的机会。四十多天过去了,孩子的伤势一天比一天好。不会说俄语的张纪英只能用热泪和各式各样的手势来表达自己感激的心情。苏联朋友用温暖的微笑和他们最爱说的简单的汉语“苏中友好”、“不要客气”来安慰张纪英。
孩子的伤势大部分痊愈了。唯独胳臂上有两处烧伤不封口,痊愈的地方也留下了难看的伤疤。张纪英本来想,剩下的部分可以回国治疗了。可是苏联医生坚决不同意。他们说:我们的责任是把孩子全部治好,中国是我们伟大的朋友,我们一定要对孩子负责到底。
要把孩子治好,又要孩子脸上不留下难看的伤疤,唯一的办法是给孩子植皮。为了植皮,张纪英母子被转送到提格达区医院。正在医院中实习的莱奇欣斯克市医药学校学生,女共青团员菲拉托娃和多洛日基娜在全医院谁来看护中国孩子的争论中,夺得了看护中国孩子的机会。植皮本来可以用母亲的皮肤,可是苏联朋友认为,母亲要照顾孩子。外科医生、共产党员哥马洛夫决定用苏联人的皮肤给孩子植皮。
为了中国弟兄的孩子,全医院人人要求用自己的皮肤植皮,于是一场争论又开始了。争论到最后,菲拉托娃和多洛日基娜又夺得了这项“权利”,她们两人坚持“我们身体健康,孩子又是我们护理的,我们应当有优先权”。为了怕张纪英不忍心割苏联人的皮,第一次植皮是背着她进行的。当第二次植皮轮到多洛日基娜,张纪英坚持要用自己的,她不忍心再割苏联朋友的皮肤了。“她们都是姑娘,还没有结婚,割了皮要难看的,还是用我的吧。”张纪英向医生请求着。可是多洛日基娜怎样也不肯让。“既然允许菲拉托娃,就应该允许我。”当多洛日基娜带着满意的表情走进手术室的时候,张纪英悄悄地站在门口,等手术完了,张纪英的前襟已经被感激的眼泪湿透了。
两次植皮,苏联姑娘为中国孩子献出了六百平方毫米的皮肤。当张纪英向菲拉托娃和多洛日基娜表示感谢的时候,这两个姑娘却微笑地说:“在抢救中国孩子的生命中我们尽了一份力量,这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和幸福。”
孟宪国经过伊尔库茨克市儿童医院的最后治疗,今年5月初完全好了。母子两人在苏维埃的国土上受了一年多最温暖的照顾,学会了俄语,健康愉快地回到祖国的家乡来了。
在成千上万中苏友谊的故事中,这是一段没有离奇情节的插曲。但是库兹?佐夫村农庄党委书记和主席的焦虑,罗艮娜不眠的一夜,伊尔库茨克市儿童医院里的鲜花、菲拉托娃和多洛日基娜身上的伤痕和孟宪国身上的皮肤,构成一朵美丽的友谊之花,它使全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不会忘记,也使全世界的反动派知道,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是血肉相联的友谊,是任何人、任何办法也不能拆开的友谊。
(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动态

掀起养猪高潮
为每亩地一头猪而奋斗,这是最近各地报纸农业宣传的中心题目之一。
不少报纸发表了社论,阐述发展养猪业的重大意义。浙江日报的社论说:粮食和畜牧业是农业经济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门,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粮食生产不断跃进,是畜牧业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只有畜牧业大发展,才能根本解决粮食问题。贵州日报提出要像抓粮、棉、油一样,大抓畜牧业。福建日报的社论说,迅速发展养猪事业,大量增积猪肥,是保证粮食生产跃进的一项决定性的措施。猪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即使在将来有了大量化学肥料的情况下,养猪积肥的重大作用也是不可抹杀的。
集中突出,是各地报纸宣传养猪问题的特点。浙江日报几次在一版作了通栏大标题:“鼓足干劲大养特养,每人一头猪每亩一头猪”,“以猪养田,以田养猪,猪多肥多,肥多粮多”,报道各地高速发展养猪事业的先进经验。对杭州市西湖公社和西湖生产队的养猪经验,报纸先后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还组织了“在西湖人民公社的牧场上”的画刊。福建日报连日来大插养猪积肥的“红旗”。报纸刊出的长泰县平均每户养猪四头的报道,用有力的事实说明了养猪的好处:这个县今年已积猪肥近一百八十七万担,使二十五万多亩稻田平均每亩增施猪肥七担多,促成了农业大丰收;全县已外调活猪一万零五百头,超额完成任务,支援了国家建设;养猪的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22%,社员收入现款四十二万多元,从1月到9月,平均每人吃到猪肉六斤以上,初步改善了生活。福建日报还介绍了位于山区、平原、沿海等不同地区,但同样实现了每人一猪的沙县火车头队等四个生产大队的养猪经验,这些典型报道,有力地击破了在养猪问题上的右倾保守思想。
正确地执行发展养猪生产的方针,是各地报纸十分重视的问题。各报都宣传了必须全面执行以集体饲养为主、公养私养并重的方针。云南日报曾就这个问题专门发了社论,指出既积极发展集体养猪,又提倡社员私人养猪,是一个完整的方针,决不可以片面地理解。
各地报纸也注意到发展养猪业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例如猪源问题,许多报纸宣传了自繁自养的原则,同时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新华日报报道了东台县由县商业部门、公社、生产队三方面建立生猪繁殖场、组成生猪繁殖基地网的经验。福建日报传播了渔溪公社建立种猪场、实行“见母就留,先留后选,全配全孕”的经验。又如饲料问题,贵州日报提出要像安排口粮一样安排好饲料,同时广泛地搜集粗饲料。浙江日报报道了嘉兴等地大搞青饲料的经验。福建日报提出要长远筹划,建立固定的饲料基地,而积极引种金皇后玉米是一个好办法。
有些报纸介绍了先进的养猪积肥方法:建立田头猪场。湖北日报、广西日报都发表了这方面的报道。广西日报发表的忻城县大建田头猪场的消息,说明这样做可以解决四个矛盾,即养猪多、肥料多和劳力不足、运输跟不上的矛盾;猪场设在村里容易发生畜疫的矛盾;养猪积肥和除四害讲卫生的矛盾;远田近田上肥不均,产量悬殊的矛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