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
专栏:

地下铁海十年领先
介绍龙烟钢铁公司庞家堡铁矿马万水小组先进事迹
河北省龙烟钢铁公司庞家堡铁矿马万水小组,一直是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冠军。马万水小组从1949年12月成立以来,月月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九次创造了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最高纪录。早在1950年6月,他们就以独头掘进月进二十三米的成绩,首创全国纪录。以后,又不断刷新了自己创造的纪录。目前,马万水小组的掘进效率比1949年提高了一百八十倍,每一个班(全组四个小班)一天掘进的进尺,比那时全组一月的还多。十年来,小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现在的八十名工人中,1951年以前的老工人一个也没有了,都被提拔为领导干部,马万水自己在1952年10月就升任龙烟钢铁公司庞家堡矿采矿部副主任,现在是矿基本建设处主任。据不完全的统计,十年来马万水小组输送出了七十三名工人担任了车间、工区一级干部;同时又培养了一百六十名技工,补充和壮大了自己。
马万水小组十年来的光辉路程,就是不断和困难搏斗、不断革新技术的过程。掘进是和岩石打交道,而岩石却是变化多,有的比钢铁还硬,有的又风化成了流沙。因此,他们每创造一个新纪录,每创造一项先进经验,都不知花了多少血汗,费了多少脑汁。
革新技术 顽石低头
1954年8月,马万水小组从生产部门调到基本建设处,担起了凿空庞家堡矿第一大平峒的光荣任务。可是头一天就把他们难住了。掘进本来就数开巷口难,而碰到的是风化岩,边掘进边塌落。领导上要求十天掘进十米,闹了三天,连两米也不到,眼看任务会完不成。当时的组长高长坡一再召开核心小组会,动员大家出主意破难关。班长彭少武提出先凿一个支柱形的浅槽,再把支柱硬打进去。经过多次试验,并且把轮大锤打改为吊起木柱撞,终于把支柱一个又一个地硬撞进了岩石,制止了塌落,进尺大大加快了。十天累计十五米,超额完成了任务。后来大家给这个方法起了个名,叫作“陶梁掏腿密集棚子开口法”,凡是在风化岩石打巷口,用它就灵。
进入大跃进的1958年,马万水小组在6月份、9月份把独头掘进月进尺提高到二百六十米、四百二十九点七米。在这两个月里,碰到的是坚硬的石英岩。炮眼不但难打,而且还必须多打。要提高掘进效率保证巷道规格,就要首先突破打眼这一关。经过反复研究,工人郑明出了个主意——增加风钻。6月份,他们打断面十四平方米的巷道时,就把风钻从六台增加到八、九台,达到了书本上所谓的积限——每一台风钻要占用一点五到二平方米的断面面积。9月份,他们计划掘进四百米,九台钻机当然不能满足要求。当时的组长郭进财又提出把部分风钻的钎头加长,长短钎头合理交叉起来打眼。结果,在十点六平方米的断面里摆开了十一、二台风钻,平均不到一平方米就有一台,把书本上所谓的积限甩在后面了。从那以后,这个组风钻与断面面积的比例,一直都是一比一平方米左右。“多台风钻”和另外的一些重要技术革新,就使得小组的循环从每天八次增加到十二次,为创造最高纪录铺平道路。
十年来,马万水小组创造的先进经验,大大小小就有二百件以上。有专攻硬岩石的,也有制止流沙的,有打眼的,也有装药、运输的,加起来,便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矿山快速掘进经验。只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就可以降伏这样或者那样的岩石。1958年上半年,冶金工业部就在龙烟钢铁公司召开了快速掘进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他们的经验。各地来学习的常年不断。从海南岛一直到黑龙江,包括有色金属矿山、煤矿、铁道等部门在内的近百个企业,都派出了代表来这里“取经”。至于龙烟钢铁公司内部就更不用说了,公司全面推广了马万水小组的快速掘进经验以后,平均掘进工效,从1951年到1957年这七年中,增长了十七倍。
勤学苦练 一人多艺
常言说得好:艺高人胆大。马万水小组创造了这么多经验,就是因为他们的本领高,想得出,做得到。全组八十名工人,个个都是一人多艺。
掘进的打眼、装碴、放炮、铺轨、支柱这五般武艺,不少人是样样精通。组长张长增,还会开电车、修理凿岩机和装碴机。今年7月份,领导上把这个组的支柱工全调去支援别的组、队去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但是,因为许多人也会这一行,组里的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马万水小组里新工人多,技术教育作得好,新工人来了,老工人马上就和他们签定师徒合同,包教保学。教的方法主要是“战场练兵”。老工人总是手把着手地耐心教。马万水在手工操作时期领钎教新工人打眼。有的新工人走了手,把大锤打在他手上,他一声也不吭,害怕自己叫痛影响新工人的心情,学不好技术。在不太紧要的场所,他们总是放手让新工人独立操作,自己在一旁指点。他们还有意识地安排专业工人干另一工种的活,让大家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此外,还经常请技术人员系统地讲解理论。大家学习技术的劲头很大,经常谈论,甚至在饭厅里也拿着筷子比划打眼的角度。因此,这个组里的新工人,三个月或半年就可以掌握两种或者更多的技术。
劳动竞赛 风格高尚
竞赛,已经成为马万水小组工人的生活习惯。竞赛激励着他们不断鼓干劲,争上游,再争上游。十年来,小组里的竞赛一直没有间断过。不管哪里有先进纪录和先进经验,他们都要赶,都要学。1958年9月份他们月进四百二十九点七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就是这样产生的。当时,大家正为创造月进四百米的纪录奋战。谁知到了9月22日,报上刊登了中梁山煤矿创造月进四百二十六点八米的消息。这一下,可给大家加了劲。工人们当天就自动集会提出赶过中梁山的战斗口号,各班工人苦干实干,果真赶过了中梁山,夺回了全国掘进红旗。
在组内,班与班、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赛得热火朝天。今年6月,李长生当了小班的班长,因为领钎的技术还不够高,有时发生呛炮现象,7月份被庞宏利班拉下了好几米。李长生过去和庞宏利在一个小班而且是庞宏利的徒弟。他本要再去看看师傅怎样操作,但是显式凿岩机喷出的水会拦住视线,在一旁不容易看得真,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妙法:7月底的一天,庞宏利班来接班了,李长生不走,拿起一台备用风钻,混在庞宏利班里打眼,仔细看庞宏利怎样领钎,把炮眼的排列和角度一一记了下来。到快放炮的时候,他把雨衣雨帽等脱了,庞宏利不禁奇怪得失声叫了起来:“你怎么还没有走!”李长生班因为学习了先进经验,在8月份在大平峒掘进的时候,就赶过了庞宏利班。
马万水小组在竞赛中不仅是分秒必争,而且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光在1958年,他们就曾二十次派出人员帮助别的组、队,而且都是派最好的技术工人,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今年4月下旬马万水小组提前完成计划以后,工人们全部出动,到采矿二坑帮助掘进。
政治先行 团结友爱
坚强的党的领导,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马万水小组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这个小组的鲜明特色。
每逢新工人来了,小组抓的首先是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并且谆谆告诫要保护、发扬马万水小组的集体荣誉。对于老工人更是要求严格。一次,工人张起明在俱乐部为座位与别人吵了起来,当时的组长马万水严厉地批评说:“我们组的人,干活带头,这方面可不能带头”。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小组的工人普遍树立了保护集体荣誉的强烈责任感,促使自己不断前进。有的工人离开小组到学校学习去了,还时时念着要把功课学好,不能给马万水小组丢脸。
马万水小组同志之间,相互要求是严格的,但相互之间又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与帮助。今年5月间,工人施孝干活经常发楞,有时回家了也不按时来。有的工人要求开会批评他。党小组觉得施孝平时表现挺好,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他们几次派出党员到施孝住的村子去了解情况。原来是施孝的老婆爱虚荣,嫌给她的钱少,闹着要离婚,弄得施孝心神不安。党小组又通过多种方法,把这个问题妥善解决了。施孝非常感激党的关怀和帮助,立即振作起来,干劲更足,思想非常集中,最近被评为小组的学习标兵。
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培养下,马万水小组的工人觉悟迅速提高。小组里有三十多名党团员,其中除了两名党员以外,其他人都是1956年以后入党入团的。新党员在小组里都起到了模范作用,受到群众的赞扬。像去年入党的高广财,打眼又快又好,八次被评为小组标兵,而且被评为张家口市的红旗手。
目前,龙烟钢铁公司党组织正在领导大家学习和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党的决议鼓舞着他们百倍英勇地继续跃进。马万水小组正和庞家堡矿基本建设处二千多名职工一起,在开凿二十多里长的地下大平峒。他们保证和大家一起提前完成任务,以便多出铁矿石,让高炉吃饱吃好。


第12版()
专栏:

工人也能设计
记第一汽车厂转向器壳小组工人改变设计提高工效的事迹
在到处充满着社会主义建设凯歌的1958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底盘车间转向工部转向器壳小组的钢梁上,挂出一面用“卫星”命名的红旗。它像东升的太阳普照着全厂,染红了几万颗汽车工人的心!
1958年的元月,厂长饶斌在全厂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了工厂的远景规划,转向器壳小组的朱武喜听了十分兴奋。他在回车间的路上,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地想:“将来汽车每年生产到几十万辆,我们的工厂该扩大到多少倍呀!这样厂区围墙拆掉,职工宿舍移到离工厂更远的地方,工人上班,电车也不顶事了,都得乘火车了……”。一个宏伟无比的汽车厂,在朱武喜的脑子里展现出来。可是他又觉得,这样想是不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的。
不几天,厂部根据市委的指示,围绕着查生产(查生产管理、产品设计、设备潜力、规章制度)向全厂职工进行了动员。运动很快在转向器壳小组展开了。短短的三天里,十八个工人就贴出了二百九十张大字报,党小组长秦凤章和行政组长朱武喜看到工人提出了很多改进设备、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建议,都很高兴。不料三天后大字报突然减少了,群众不再从各方面去打主意,合理化建议转入低潮。这时,党小组长秦凤章,在党政工团小组长碰头会上指出了方向,主张把当前运动与工厂远景规划,结合起来考虑。于是把群众的合理化建议运动,又推向高潮。就在这时,工会小组长朱喜林说:“我看颠倒一下工序,把转向器壳和转向汽测盖,换一换机床加工,大零件放到大机床上,小零件放到小机床上加工,一班就能生产二百五十辆分。”很多人都同意这个意见。秦凤章抓住了这个有革命意义的苗头,明确地提出:“把班产二百五十辆分,作为我们全组的奋斗方向,大家看行不行?”并把这个大胆的想法,汇报到党支部。支部书记指示他说:“这样作很好,但要统一思想,要围绕这个方向,领导大家深入细致的查。”之后,一场反对伸手派的大辩论,就猛烈的展开了。行政副组长田瑞康说:“全组十八台机床中,有十五台勉强可以达到班产一百辆,要不增添设备,不给人,实现班产二百五十辆分,我看没有把握?”还有的人说:“班产百辆时,产量已加一倍,不添设备实现二百五十辆分,那有这么便宜的事!”团小组长葛淑奇,闷声不响,不表示态度,行政组长朱武喜也摇摆不定。秦凤章反驳了这些错误的看法。他说:“我们最初班产五十辆,是这么多人,班产一百辆也是这么多人,难道用这些设备,这些人,就不能生产得更多吗?何况现有几台设备,已接近二百五十辆分,别的设备只要发动群众突破关键,生产能力也可以提高上去。机器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多想办法,就能多生产。”朱武喜一听这些话说得很对,觉得自己不该动摇。会后秦凤章对田瑞康和葛淑奇说:“大家已经提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还没有试验,我们怎能说不行呢?”这样几个小组长的信心都提高了。
经过这场激烈的争论,全组工人向班产二百五十辆分跃进的劲头鼓起来了。他们从改进设备,改进工艺发展到改变产品结构。他们观察了数种不同类型的汽车,发现各种汽车转向器壳的连接管,长短不同,只要把它缩短五十方米,一年就可以使这个工序节省四十吨钢材,减少三分之一的加工时间。可是一提修改产品设计,大家就闷了;因为这么一改,汽车结构要动,大批的生产设备和冲模夹具要改,整个工厂设计都要变更,这样大的问题,非得上级批准不可。况且这又是工人向来不曾接触过的问题。秦凤章又把这个情况汇报到工部,工部主任也觉得改产品设计是关系全厂汽车生产的大事,有些犹豫。这个工部是厂长饶斌的“试验田”。在厂长参加“试验田”的时候,他问饶厂长:“工人建议修改产品设计,这能行吗?”厂长看到工人已经把挖潜力的范围,从改进设备,改进加工方法,扩大到改变产品结构,向着独立设计新汽车的方向跃进,非常兴奋。他认为:工人已经从参加工厂的日常管理,发展到要求参加工厂设计和技术领导了,这是迈向共产主义的萌芽;他鼓励工人说:“汽车零件可以动,工艺路线可以改,只要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工部主任看到厂长很支持,就指示转向器壳小组:要关键明确,措施具体,弄清实现班产二百五十辆分,还有那些关键,怎样攻破?全厂党组织和行政领导也发动设计、工艺人员深入现场和工人一起讨论。
这时工人胆量更大,劲头更足了。有的工人说:“这两年放不开劲,这回可解决问题了!”他们白天讨论,晚间画图设计,几个小组长都搬到车间来,他们整天拿着零件和产品图纸,按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台机床,逐项检查记录,研究、讨论,最后制订出三不加(不加设备、不加人、不加作业面积)和三上缴(三台机床、三个工人、二十一平方米作业面积)班产二百五十辆分的方案。
但是要实现这个方案,还要突破六关。怎么办呢?工程师主张去掉两台低效率机床,增加两台高效率的机床。他认为这还是合算的。因为生产效率提高四倍只调换两台机床,并没有增加设备。但是秦凤章和朱武喜一合计:这样设备数量虽然没有增加,却需要国家投资两、三万元,而且去外厂订货,要一年以后才能投入生产,便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们主张从改进现有设备,合并工序,增大进刀量,提高车速等方面去闯过六关。工程师认为这样会违反工艺要求,无论如何不能同意。但工人一定要试验一下。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
不久,车间主任和党总支书记都很关切地问秦凤章:“这六关你们自己能包下来吗?”他很坚定地回答:“我们一定包下来,保证苦战七天过六关!”说干就干,他们就试验起来。六个关键中有一关,是加工转向器壳的六角车床。这台机床原来要二十分钟加工一个零件。在班产百辆时,经过工人改进,达到五分钟一个,因此有的工人认为这台机床的效率到顶了。老秦认为这是第一关,只要打破头一关,其他五关就容易闯过。开始他把车速由每分钟二百三十三转提高到三百二十二转,生产效率提高一些,还达不到班产二百五十辆分。老秦没有灰心,一连几个小时眼巴巴地盯住车刀。还是没有提高。老秦沉浸在苦思苦想中……这时,他想起在上海柴油机厂加工油泵合并工序,心里开了窍,把四个工位并成两个工位,采用组合刀量加工,结果用一分四十秒加工一个转向器壳,班产零件由一百二十辆分增到二百六十辆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老秦冲破了第一关。因为过度疲劳,体温增高,咀唇起了泡,嗓子也哑得说不出话。他没有休息,又和朱武喜去试验另一台多刀半自动车床。没有想到这是更为困难的一关。操作这台机床的青年工人方初生,星期天一清早,就把试验用的刀具、工具,准备妥当,老秦在全组工人的注视下,以每分钟六百转的高速,开动了机床,紫蓝色的铁屑,带着白烟,接连不断地向外飞卷。但是秦凤章采用高速切削,每个转向臂轴加工时间,只比原来少五秒钟,达不到班产二百五十的要求。这时小方很着急。老秦又改用刀切削,把走刀量由零点二三加大到零点七一,试验结果,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一倍,班产量超过了二百五十辆分。这时心情沉重的小方,高兴得跳起来,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最后,田瑞康试验的全钢镗床,经过几昼夜的苦战,还没有达到二百五十。这台机床精度很高,由于加工零件长,镗杆产生震荡,产品数量总是上不去,试验二十多次都失败了。秦凤章说:“试验一千次不成功也不要灰心!”大家从老秦闯过的一关又一关的事实中,得到了鼓舞,把火力都集中到这台机床上,结果田瑞康根据设计处的建议试用硬质合金代替作减震器,克服了镗杆震动的毛病。镗孔效率,也由一百三十个跳到二百八十个。六个关键被攻破了,十八台机床的生产能力,全部达到和超过了班产二百五十辆分汽车的要求,这时,原来那个持反对意见的工程师也在场,他亲眼看到这个结果,不禁对秦凤章说:“你们就是行啊!”
工厂党委认为:转向器壳小组的创举,是生产上巨大的革命行为,能不能全厂都作到,要认真研究,逐步试验。在一两个工部试验之后,就高举这面红旗。一个“工人参加设计,大闹技术革命,向班产二百五十辆分汽车跃进”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势如万丈波涛,席卷全厂。全厂职工在大踏步地前进了。……战果表上表示出:全厂已有三分之一的生产小组达到了班产二百五十辆分汽车的生产能力。
达到了班产二百五十辆分的水平,生产能力翻了五番,是不是就到了顶点呢,是不是应该休息一下了呢?有的同志回答说:“革新没有顶,前进脚步不能停下来”,主张提新的目标,向班产三百辆分高飞猛进。但是也有人信心不足,认为费了很大的劲刚刚才达到二百五十辆分,马上又搞三百辆分,是不是过早了呢?
他们采用老办法,一面辩论研究,一面深入算账,从辩论中明确了应该按照党所指出的方向,继续前进,再争上游。在算账当中,他们根据班产三百辆分的要求,分析了每台机床的潜力。一算有十台机床已经过了班产二百五十辆分,接近三百辆分,只要稍加改进,完全可以跃上去。有一台关键铣床,原想提高转速,但怕震动太大,刀具受不了,后来工人制造了一台土铣床来代替,生产能力可以达到班产五百辆分。算账的结果,只有七台机床暂时达不到三百辆分,但都有继续革新的可能,都有潜力可挖。思想统一了,他们就寻找这七台机床的每台的关键,讨论出革新的方向和措施,订出了实现班产三百辆分的革新规划,并且迅速行动起来,现在已经有三台机床在大家研究下达到了三百辆分。
老秦说:这又一次告诉我们,跃进账要经常算,越算心中越有底。在算账基础上不断提出新指标,才有新的奋斗目标,才能鼓舞大家永远力争上游。现在我们组里工人思想全变了,不再光是凭图纸干活了,每个人都是一有空就在动脑筋,想革新门路。你想,十八台最近代化的机床台台都有了改进,在这个事实面前,谁还能相信近代的设备不可以再跃进呢?谁还能相信潜力已经挖光,革新已经到顶了呢?我相信,思想不断前进,生产也一定会继续高涨。
(附图片)
长春第一汽车厂转向器壳小组的党小组长秦凤章,行政小组长朱武喜,工艺师席熙和工人正在试验改进刀具的方法。
陈子林摄(新华社稿)


第12版()
专栏:

风雪难阻跃进车
——记优秀的汽车驾驶员陈万堂
陈万堂是重庆市汽车运输公司三队青年行车小组组长、一级汽车驾驶员。他从今年1月到8月份超额90.13%完成了国家计划,提前五个多月完成了全年计划,平均车吨月产达到一万二千五百一十五吨公里,5、8两月突破了两万吨公里大关,创造了重庆市车吨月产的最高纪录。1958年11月,党派他们小组去贵州抢运生铁。川黔路山多坡大,途中的娄山关,更是坡陡路滑,行车非常艰难。而通向铁厂的道路是新修的简易公路,一般在晚上都不行车。但陈万堂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住,他和同志们研究后,决定打破常规,实行夜间运输。坡陡路滑,车子开不上去,他们就挂上防滑练条,终于把车子开到了高炉旁,铁一冷却就马上装车运走。这种勇敢的行动带动了其他的驾驶员,在冰雪连绵的川黔路上破天荒地实行了日夜突击运输,作到有一吨运一吨,并超额完成了抢运生铁的紧急任务。1958年12月的一天,陈万堂由重庆运百货到达大巴山的万源县车站时,已是深夜两点多钟了,他听说“万源铁厂没有焦炭了,第二天就有停产的危险”。这时雨下得很大。由万源到宣汉运焦炭,往返要跑一百六十多公里,而且多是新修的简易公路,又窄又滑。可是陈万堂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动员了一个青年驾驶员和自己一道,担任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一路上,他小心谨慎地握着方向盘,生怕翻车肇事,耽误焦炭运输。途中经过云峰山,山高坡陡,路面滑得轮胎直打空转,车子爬不上去。陈万堂便下来用手捧碎石垫在车轮下,铺一段,走一段,终于战胜了重重困难,把焦炭运回万源,保证了钢铁生产。由于陈万堂苦干、实干,不怕困难,带头冲锋,不仅他自己全面、出色地完成了运输计划,他所领导的小组在1958年第四季度平均车吨月产也超过了万吨公里,节约汽油一万二千九百二十六公升。
陈万堂为了保证完成运输任务,他积极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大搞一车双挂和三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持拖挂运输。今年2月,贵州省拨给重庆一万多吨生铁和锰矿,运输公司党委向驾驶员发出拖挂运输的号召,并调了陈万堂等八十多辆车去担任这一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同艰险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川黔路要经过有名的吊丝岩、七十二拐、娄山关、凉风垭、酒店垭等险道难关,这些山拔海都是二、三千米,虽是春暖季节,山上仍然雪花飞扬,冰冻路滑,遇到大雾,更是云雾缭绕,很难辨明方向。有的驾驶员说:“在平地多拖几个挂车也可以,要在山路崎岖的川黔公路上拖挂,根本不行……”可是陈万堂想:这是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再困难也要完成。于是他根据汽车越野的原理,积极向支部提出安装加力箱的建议。党支持了他的建议,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找了一个吉斯151的旧加力箱安装在车上。第一次试验拖双挂,因为缺乏经验,又遇到大雨,挂车摇摆太大,第二节挂车滑下沟去了。但他毫不灰心地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次不成功,再来二次,困难终究是要投降的。”他一面苦苦思索挂车滑钩的原因,一面向有经验的驾驶员请教。在第二次试验时,他请别人帮他开车,自己坐在车箱上细心观察。刺骨的北风裹着雪花向他扑打着,浑身衣服湿透了,但他不管这些,仍然坚持注意观察车子行驶的情况,终于找到了滑钩的原因——挂车的钩环太大了。随后,他改小了钩环,便满载着九吨半物资在高山上穿云掠雾,向前挺进,从此打破了高山不能搞拖挂运输,不能夜间行车的迷信。就这样,使运力又增加了一倍以上。今年3月,因钢铁、锰矿运输的需要,领导上又把他们小组,从川黔线调到了成都到西昌和雅安西部的轿顶山。轿顶山拔海三千八百米,终年积雪,雾大路滑,汽车行驶很困难,拖挂运输在这条公路上还没有人尝试过。陈万堂决心带领全组同志把挂车直接拖进矿山,加快车辆周转。出发那天,途中遇到一场大雪,路面泥泞,列车爬不上去。这时他想到:“党一再教导我们,越困难越要破除迷信,鼓足干劲,今天决不能在中途把车摆下,一定要把挂车带上山去。”于是立即和小组的同志们一起研究,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办法,把挂车摘下,先把主车开到坡上较平坦的地方,然后用钢丝绳系在挂车上,用主车拖,挂车终于拖上了泥泞的陡坡。轿顶山被征服了,使成都到雅安轿顶山的路程由原来需要五天半的时间缩短到三天。
陈万堂常对别人说:“作一个人民的好驾驶员,必须首先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不能肇事。要作到这一点,不虚心学习,不刻苦钻研是不行的。”当他在报上看到重庆钢铁公司驾驶员刘汉清创造蒸气节油器的消息时,他便积极学习,结合自己的汽车的情况和本队驾驶员陆锡骥的节油经验,进行研究试验,在自己车上安装了蒸气节约器、空气节油器、抗爆节油器,使自己开的车子月月节油;接着便帮助小组达到车车节油。今年1至8月,他已节约汽油一千五百六十六公升,大修间隔里程达到三十二万四千零三十二公里。由于他虚心学习,认真贯彻“勤检查、勤保养、勤清洁”的三勤保养经验,同时摸索出“一脚换档,均匀加油,不猛冲硬拖”的操作经验,因而,七年如一日地一直保持着安全、节油、高产的成绩,达到了全面跃进。


第12版()
专栏:

倪志福和他的钻头
锣鼓响了,倪志福被人群簇拥着走出厂门,汽车的马达早已开动起来,党委书记郑绍宁还拉开车门紧紧握着他的手,亲热地说:“希望你到群英会上,把钻头的经验好好介绍出去,也盼望你学回更多的先进经验!”倪志福随着周围的掌声,一眼又看到工友们送来墨迹刚干的大喜报:“光荣啊!光荣,十月北京红旗飘,群英会师在一道……”这时,他觉得一股热力传遍了全身,创造钻头的许多往事一下都涌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在1953年,倪志福这个在童年时就饱受旧社会折磨的青年工人来到了北京永定机械厂。面对着崭新的机器,规模巨大的厂房,态度亲切而又朝气勃勃的工厂、车间领导人和老师傅们;回想回想在帝国主义开办的工厂里当童工,以及后来在资本家工厂里做学徒忍饥挨饿受苦挨打的情形,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怎能不对现实生活发生一股强烈的热爱,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从此,他见到什么就想学什么,恨不得一口气把世界上的技术都吞进肚里。从钳工台到机床旁,从车间到工厂夜校,到处都变成他学习的场所。他在衣服兜里总装着几张纸,见到老师傅干活有点突出的操作,马上记下来,发现“机械工人”等刊物上介绍的先进经验也抄下来,遇到大大小小的活,总是细心琢磨,想尽办法把活干得快些好些。有一次,倪志福所在的车间接到一批很伤脑筋的活,要在一种特殊的钢材上打眼。小伙子也好,老师傅也好,都用钳工惯用的“标准钻头”去啃,老半天打不出一两个眼,大家急得满头大汗,也找不出一个办法。这天夜班,倪志福又接着干这个活。他站在一人多高的摇臂钻前,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旋转的钻头,一会儿就听到钻床发出“吱吱”的尖叫声,马上把钻头退下来,一看又磨损了一大块。一个眼没打透,钻头已经磨过好多次。他想,钻孔是机械工业中的主要工序之一,钻工不必说,钳工、车工、镗工等都有钻孔的活。这个标准钻头,不止咱们中国工人用,就是世界各国也都用它。现在,它却啃不动这样的硬料。他把磨损坏的钻头都拣到一起,呆呆地楞了一会儿,回头望望眼前成堆的活,耳边似乎听到党的号召:“这是一批紧急的生产任务,一定要尽快交活。”他咬咬牙,又鼓起了勇气干下去。午夜已过,第二班的工友都已经下班,有人来约他一道回去休息,可是他好像没有听见别人说话,头也不抬继续琢磨他的活。这时,他已经试用过师傅们祖辈传下来的平底钻头,打不动眼;又试用过外国的先进钻头,也不灵;最后他抱定不攻破这个生产关键誓不休的决心,一定要改造一下这个世界各国公认的标准钻头。
从哪儿下手呢?他拿起磨坏的钻头,举在灯下仔细地观察,发现每个用过的钻头尖部和两角都被烧坏了。这个现象启发了他的思想,他想道:“为什么每个钻头都在同一地方被磨损呢?是不是这些地方的压力特别大,一个尖的面积小,承受不了,倒不如干脆把它们磨掉一点试试看。”他立刻跑到砂轮机边,把钻头上刚才被磨坏的尖部和两角都磨去,变成三个尖、七个刃的钻头,安在钻床上开动马达一试,眼看着钻头往奇硬的钢板钻进去,手扶的摇把也比以前轻快多了。一会工夫,打出一个又光又圆的眼,紧接着又打了几个眼,都挺顺利。他越看越觉得改进后的钻头对劲,恨不得一下子让天亮了,把这个喜讯告诉他师傅。
第二天清早,倪志福完全忘了通宵干活的疲困,急不可待地拿着自己新磨出的钻头找到于树森师傅,兴冲冲地说:“昨晚我琢磨出这样一个钻头,把活干完了!”
于师傅接过钻头仔细一瞧,说:“好啊!马上试试!”他们走到钻床前,安上新钻头在厚厚的钢板上连打几个眼,都痛痛快快地钻透了。老师傅惊喜地放开喉咙嚷了起来:“成呀!这个钻头解决了咱们车间的大问题。”车间好多工友都围上来看。这个说:“钢料打眼再不愁啦!”那个说:“这个窍门不错呀!”
这个消息立即传遍了全车间。车间党支部和主任商量着召集工段长、老师傅开会,决定总结倪志福创造新钻头的经验,并且鼓励他说:“不要怕自己技术水平低,你看钻头怎样磨好就怎样磨,磨出你最理想的。”倪志福感到有党的支持,胆子更大了,信心更足了。每天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愿睡,下班后就到废料堆里找些废料试验钻头。有时,他看到生产时间钻床都忙,索性就等夜晚试验。这样连续钻研了一个多月,在于树森老师傅的帮助下,反复地试验,多次地改进,他才摸索出自己创造的钻头磨制规律,把新型钻头的几何形状定下来了。
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人的点滴创造、革新都会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千方百计把它总结起来,推动更多的人和革新者自己创造出新的成就,朝着更大的胜利前进。倪志福创造出新型的钻头,自己只知道好用,提高生产效率,却摸不透这里面包含着什么科学道理。这时,工厂党和行政组织指派工程师和北京工业学院派来的金属切削教研组的教师,共同帮助他总结经验。经过科学鉴定和生产实践证明:倪志福创造的钻头比国际上使用的标准钻头具有许多优点:耐硬度高,不但钻孔快,还能延长钻头的寿命,适合加工各种钢料;因为钻头上有三个尖来定位,钻出来的孔不易歪斜。经过这次鉴定后,由有关领导部门把它命名为“倪志福钻头”。这个钻头的出现,为钻孔工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飞速提高了生产效率,立即成为机械工业中的一项重大的革新。
“一个人好,不算好汉,大家都好,才是英雄。”这一工人阶级的伟大胸怀,在倪志福的身上也表现得十分鲜明。他创造新型钻头的经验总结出来了。为了介绍经验,几年来,他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到齐齐哈尔、沈阳、重庆、武汉、湘潭、上海等地工厂,登门送“宝”。如果有人到工厂来学习他的经验,他恨不得一下子把别人教会,让自己和大家一起把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快更好。一次,有个机械厂的工人来参观,正赶上倪志福在干打眼的活,一边看一边惊叹地说:“真稀奇,打眼怎么这样快?”倪志福当即耐心地向他们讲解这个新型钻头的特点和磨法。这些参观的工人高兴极了。他们说自己厂里正碰到一批难做的活,准备马上拿这种钻头回去试试。倪志福站在车间送走他们时,心里暗暗想:“要是这个钻头真能帮助他们突破生产关键就好了。”不久,好消息果然传来了。那个工厂采用倪志福钻头的经验,保证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又一次,崇文机械厂钳工在制造长毛绒机零件的铸铁活中试用了“倪志福钻头”,一下子吃刀量就比普通钻头提高一倍多,钻床的转数也增加60%以上,打一个眼的时间由过去的一分十二秒缩短到十二秒,提高效率五倍。就这样,倪志福的钻头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国内许许多多的工厂传播开来,同时也被介绍到苏联。苏联马利歇夫工厂的工人在加工内燃机的许多零件时,采用倪志福设计的刃磨几何形钻头,钻孔速度加快一点五倍。这些消息传到倪志福耳里,鼓舞着他更加立志前进,虚心钻研了。
一次,倪志福到上海一个工厂去介绍先进经验,工人兄弟们热烈地欢迎他。突然从人群中挤出一个小伙子,拿着本厂工人创造的一把分屑钻头,对他说:“咱们比比看好吗?”倪志福欣然同意了。这时两旁站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紧盯着他们两人手下飞旋的钻头,只听得机器声隆隆响,铁屑滚滚纷飞,看来两把钻头真是不相上下。不一会儿,他俩把钻头都退出一比较,倪志福的钻头亮晶晶的完整无损,可是那把钻头刀刃已经磨损了。这时,那个小伙子走向前紧紧握着他的手,满腔热忱地说:“我们一定向你学习,向你学习:”倪志福也诚恳地回答说:“事实上我也向你们学习了。”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发出伟大的战斗号召,全国人民掀起跃进的新高潮。倪志福这时也下定决心继续改进自己的钻头,为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作出更大的贡献。有一天,倪志福接到一大批铁板的打眼任务。他便决定在实践中继续改进自己的钻头。他拿着钻头一会儿走到钳工台前锉几下,一会儿又安在钻头上打眼,他回忆起自己在推广经验中听到看到的许多工人同志的意见和经验,经过反复摸索、试验,终于在钻头上开出两道分屑槽,把负前角磨成了正角。结果,提前完成了这一批活的打眼任务。用这新钻头干了一班活,连磨也没磨。不久前,北京工业学院的教师们对倪志福改进后的新钻头又进行了初步的科学鉴定,证明这种钻头比改进前的钻头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左右,切削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不管钢料或铸铁活都能发挥出它的威力。
在创造新钻头的过程中,倪志福深深地体会到党的领导与关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鼓舞,以及工人同志们的智慧和帮助,是推动自己创造、革新的无穷无尽的源泉。1958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的阶级觉悟进一步提高,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继续制造了一个油标划线盘,作到划线不用对尺、不用计算,使划线效率提高一至两倍,精度提高到零点零五毫米;造了小型万能划线台,不用角度尺和弯尺,就能准确地进行各种角度、方向的划线。他还改进出喷枪喷粉、不停车换卡头工具等,代替了手工操作,作到生产的快速化。目前,他和他的小组提出了“立雄心怀大志,作坚定的促进派”的口号,决心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奋勇前进。    孙世恺


第12版()
专栏: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李宏仁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