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9-10-06

1959-10-06新闻联播 文字版

第三个宇宙火箭准确地进入预定轨道 苏联自动行星际站首次向地球发报 站上全部仪器、能源、测量和发送设备工作正常

第7版()<br/>专栏:<br/><br/> 第三个宇宙火箭准确地进入预定轨道<br/> 苏联自动行星际站首次向地球发报<br/> 站上全部仪器、能源、测量和发送设备工作正常<br/> 新华社5日讯 塔斯社莫斯科4日讯:在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两周年纪念日)早晨发射的苏联第三个宇宙火箭,目前正继续向月球飞行。莫斯科时间十八时,火箭离地球十四万五千公里,位置在大西洋地区上空,座标是南纬八度三十六分和东经五度四十八分。<br/> 对苏联第三个宇宙火箭轨道参数测量资料的整理证明,火箭已准确地进入预定的轨道。自动行星际站将在严格规定的时刻以预定的最小距离接近月球,并将绕过月球,从它的后面通过月球圆面的不可见部分,接着返回地球方向。<br/> 在自动行星际站多天的飞行中,将不断进行复杂的科学测量,测量资料将在预先计算好的间隔时间中分段用无线电发到地球上的接收站。自动行星际站向地面情报接收站的每次发报,是由调整计算中心的专门的地面仪器开动的。<br/> 今天第一次发送为时两小时的科学观测资料确定,自动行星际站上的全部仪器、能源、测量和发送设备工作正常。从第一次发报中获得的科学测量资料正在进行仔细的整理。<br/> 下一次从自动行星际站发送测量资料将在10月5日进行。<br/> 新华社5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到莫斯科时间10月5日十二时为止,苏联第三个宇宙火箭已经飞离地球二十四万八千公里,位于印度洋东部的上空,座标是南纬十四度二十分,东经九十八度正。<br/> 快速电子计算机正在不间断地整理火箭运行的实际参数的测量结果。整理出的资料证实火箭高度准确地进入预定的轨道。<br/> 大家知道,苏联第一个宇宙火箭和第二个宇宙火箭进入轨道时的速度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为了保证自动行星际站绕过月球、然后朝地球方向飞回,苏联第三个宇宙火箭的轨道初速稍稍低于第二宇宙速度。因此第三个宇宙火箭向月球方向运行的速度比前两个宇宙火箭慢。<br/> 自动行星际站在脱离最后一级火箭后,于10月6日十七时通过离月球最近的地方,用于走完从地球到月球这段距离的时间大约是两昼夜半。到这时,自动行星际站和月球表面的距离将约为七千公里。<br/> 安装在自动行星际站上的仪器正按照预定的科学测量计划进行工作。<br/> 前已报道,自动行星际站第二次播发测量资料的时间将是10月5日十五时到十七时。今后,关于苏联第三个宇宙火箭运行的公报和科学观测结果将在自动行星际站播发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以后,每昼夜发表一次。<br/> 最近一次公报将在10月5日晚间发表。

苏联火箭新成就震动西方世界 科学家普遍叹服 报界指出美国远远落在后面

第7版()<br/>专栏:<br/><br/> 苏联火箭新成就震动西方世界<br/> 科学家普遍叹服 报界指出美国远远落在后面<br/> 据新华社5日讯 美英法等国的科学家赞叹苏联成功发射第三支宇宙火箭的卓越成就。<br/> 美国全国星际和空间航行局局长格伦南说,美国科学家“了解发射一支火箭环绕月球这一尝试的意义,并且表示我们的祝贺”。他说:“我们同世界上其他科学机构一起期待着这支新火箭在地球和月球之间遨游的资料。”<br/> 全国科学基金会负责人华特曼博士说,他认为,苏联科学家能够精确地预测出宇宙火箭的轨道并且能在一天半以前,甚至更早些时候指明火箭绕过月球时的距离,这是“极为重要的”。<br/> 据法新社4日自华盛顿发出的一条电讯中透露,过去对苏联的导弹发射能力比美国优越这一点还抱有“怀疑和保留态度”的美国科学家,今天在苏联的最新成就面前已经不得不“修正他们的估计”。这条电讯认为,同苏联的成就相比,美国一系列“探索者”小卫星的发射“仅仅是一个微弱的火花”。<br/> “纽约时报”在5日的社论中也承认说,“……毫无疑问,苏联最近在火箭上的两个成就证明,在空间探索和火箭能力方面,美国仍然大大落后于苏联。”<br/> 英国科学家们毫不掩饰他们对于苏联同行们所取得的最新成就的钦佩心情。<br/> 英国焦德雷耳班克天文台的科学家戴维斯在谈到苏联科学的新成就时说:“俄国人能够在上次发射后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又发射一支火箭,真是惊人。”他说,这次新的试验“可能会带回许多有关月球表面情况的新材料,比迄今为止我们所已经获得的材料要多得多。”<br/> 英国皇家星际学会副主席加特兰说,新火箭的发射在征服宇宙方面“无疑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说,要找出恰当的形容词来“描述或颂扬苏联在空间方面的成就”已经成为困难的事了。<br/> 皇家学会助理秘书马丁博士指出,苏联科学的新成就比以往的更为杰出。马丁说:“这是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宇宙研究方面所取得成就的新证明。”<br/> 皇家学会火箭小组委员会主席马西教授说,这是非常巨大的成就,它标志着在导航和操纵技术方面进入了新阶段。<br/> 伦敦“每日电讯报”今天在评论中认为,苏联成功发射第三支宇宙火箭的消息证明,“苏联科学家保持了他们超越美国人而领先的地位,并且拉长了领先的距离。美国人是他们在这方面的仅有的重要竞赛对手。”<br/> 法国官方火箭研究机构负责人、巴黎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火箭学专家瓦西说:“从技术上说,新火箭是非凡的成就,特别是考虑到它的重量。”

国际简讯

第7版()<br/>专栏:<br/><br/> 国际简讯<br/> 锡兰故总理班达拉奈克国葬<br/> 科伦坡讯 锡兰故总理班达拉奈克的国葬仪式1日下午在他的故乡霍拉戈利亚举行。<br/> 参加葬礼的有锡兰总督古涅狄莱克,新任总理达哈纳亚克,政府各部部长,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员,各国驻锡兰的外交使节以及成千上万的群众。中国大使张灿明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葬礼。<br/> 锡兰新内阁决定,为了纪念这位故总理,全国将哀悼一个月,一直到10月26日为止。在官方公报中宣布的这项决定说,在这期间,国家将停止举行任何庆祝活动。<br/> 苏购买古巴三十三万吨粗糖<br/> 哈瓦那讯 据“革命报”报道,苏联于9月30日向古巴购买了三十三万吨粗糖。这项重大的交易使古巴今年卖给苏联的糖达到了五十万吨。古巴全国稳定局官方在谈到苏联购买古巴糖的重大意义时说,“这笔交易为古巴建立了非常稳固的市场,苏联几乎购买了古巴向世界市场销售的全部份额从而大大减少了古巴的存货,使古巴在为明年初起运货物时处于有利的地位。”<br/> 美发射火箭又失败<br/> 卡纳维拉维尔角(美国)讯10月2日美国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一个“北极星”式火箭又遭失败。<br/> 这个火箭发射后二十秒钟就在大西洋的上空爆炸了。在这以前,9月29日,美国发射的另一个“北极星”式火箭在发射后五十五秒钟堕入了大西洋。<br/> 西哈努克宣布将就中立政策举行公民投票<br/> 金边讯 据柬埔寨国家电台说,西哈努克亲王9月30日在暹粒宣布,将在11月在国际监督下对柬埔寨的中立政策进行一次公民投票,以答复柬埔寨叛国者及其外国主子的指责。他们指责说,这个中立政策是西哈努克本人的政策,而不是柬埔寨人民的政策。

美十万码头工人罢工 东海岸全部瘫痪 钢铁荒更加严重

第7版()<br/>专栏:<br/><br/> 美十万码头工人罢工<br/> 东海岸全部瘫痪 钢铁荒更加严重<br/> 新华社3日讯 纽约消息:美国东海岸十万码头工人为提高工资改订合同于1日举行大罢工,罢工使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的美国港口全部瘫痪。<br/> 目前,仅在纽约港就有一百九十条火轮船被冻结;通往这些港口的铁路货运已经停止。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会员举行的这一次罢工,窒息了这些港口每月总额在七亿美元以上的进出口贸易。其中影响特别严重的是在美国闹钢铁荒的时候大大减少了钢材进口量。自美国钢铁工人举行大罢工以来,进口钢材占美国全国钢材供应量的五分之一;而现在,进口钢材的五个主要港口中,已有四个陷于瘫痪。<br/> 纽约商业局已在2日打电报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他采取行动,结束这一“全国性的紧急状态”。<br/>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到现在为止,美国正在罢工和受罢工影响而停工的工人已超过一百万人。目前在坚持罢工的除五十万钢铁工人外,还有有色金属工业、船舶修理业和肉类工业的工人。

苏联两年来开始征服宇宙情况简表

第7版()<br/>专栏:小统计<br/><br/> 苏联两年来开始征服宇宙情况简表<br/> 名 称 重量(公斤) 存在时间 走过路程<br/>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83.60 92天1957年10月4日—1958年1月4日 6000万公里绕地球运行1400圈<br/> 第二个人造地球卫星 508.30 163天1957年11月3日—1958年4月14日 10000万公里绕地球运行2370圈<br/> (仪器、试验动物和<br/> 电源设备总重)<br/> 第三个人造地球卫星 1327.00(火箭最 1958年5月15日发射 30000万公里已绕地球运行7200圈目<br/> 后一级重)968.00 前仍在运行中 <br/> (容器和仪器总重)<br/> 第一个宇宙火箭 1472.00(火箭最后一级重)1959年1月2日发射 64000万公里正在运行中<br/> (第一个人造太阳行星)361.30(容器和仪器总重)<br/> 第二个宇宙火箭 1511.00(火箭最后一级重)1959年9月12日发射 37.9 万公里<br/> 390.20(容器和仪器总重)9月14日到达月球表面<br/> 第三个宇宙火箭 1533.00(火箭最后一级重)1959年10月4日发射 正在运行中<br/> 435.00(自动行星际站和带<br/> 有电源的测量仪器总重)<br/> (新华社)

苏联三个宇宙火箭发射情况图

第7版()<br/>专栏:<br/><br/> 苏联三个宇宙火箭发射情况图 伊世同绘<br/> 第一个宇宙火箭发射时,地球正处于近日点(那时地球的速度最快)。月球在地球前进方向的前面,火箭也是按地球的前进方向发射的。成为第一个人造行星。九月初通过其轨道上的远日点(最慢),目前正在图中所示位置上。<br/> 第二个宇宙火箭发射所选的位置是因为:在那一天发射火箭,火箭飞行时对地球表面的角度最小,使速度由于地心引力而遭到损失达到最小程度,并保证把最大的有效重物送上月球。第二个宇宙火箭于四月十四日(北京时间五时零二分二十四秒)到达月球表面。<br/> 第三个宇宙火箭到达月球区域时,月球刚好走到近地点附近,火箭前进的方向大体上是向着太阳(这一点恰和第二个宇宙火箭相反)。<br/> 目前火箭上所载的自动行星际站已和最后一级火箭脱离,按照指定的轨道运转(火箭也沿着和自动行星际站极其相近的轨道前进)。

英国大选前夕景象

第7版()<br/>专栏:伦敦通讯<br/><br/> 英国大选前夕景象<br/> 本报记者 潘非<br/> 脱下你们的外衣<br/> 英国的竞选运动已经进入了高潮……<br/> “脱下你们的外衣参加进来……”,保守党的主席黑尔什姆在27日晚上向全党发出了号召。在同一时刻,工党副领袖菲利普斯也向他的党员大声的呼:“我们正处在最后的决定性阶段的开端!”<br/> 候选人的登记已在28日截止。这次一共有一千五百二十二名。其中六百二十五名属于保守党,六百二十一名属于工党。它们占候选人总数的82%。从这一数字可以看出,在这次竞选角斗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保守党和工党。<br/> 麦克米伦正周游全国,作飞行演说。英国首相打算在十一天中讲演八十次。工党领袖盖茨克尔也不甘落后,仅在24日这一天,就马不停蹄地奔波了二百英里,作了七次演讲。几千万份宣传品倾泻到每一个角落。“投我一票”的大幅广告,布满了通衢要道。候选人在自己的选区中挨户拜访,要求选民给予新的信任,给以为他们“服务的机会”。装有扩音器的汽车,一路叫喊着巡行大街小巷。电视、广播每天在放送着大选特别节目。所有的报纸都以大量篇幅投入了竞选宣传。<br/> 战术和政纲<br/> 英国报纸几乎每天都公布着有关大选的民意测验。“保守党以百分之七又二分之一领先”“保守党下降三点”“工党急起直追”……成为压倒一切的头条消息。这种民意测验的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但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的确愈加白热化了。<br/> 工党提出,如果它上台执政,将每周增加十个先令的养老金,将废除房租法案……。这显然很容易打动人心。因此,在竞选运动进入第二周的时候,保守党就集中火力攻击工党的养老金计划,斥责它蛊惑人心;斥责它是空头支票,它是引起通货膨胀。而麦克米伦则被誉为策略灵活的典范。例如,他到曼彻斯特,就对这一地区处于萧条中的纺织业深表同情,并且愿意负起解决它们困难的责任。到了伯明翰重工业区,他就警告人们,如果工党上台,“国有化”的政策将对他们不利。<br/> 如果以为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是因为政见的不同,那就错了。事实上,除了像养老金、房租法案等个别的具体问题以外,保守党和工党的纲领,并没有重大的差别。保守党的竞选纲领宣称:“我们绝对反对国有化的任何扩大,不管它用的是何种手段”;工党则说,除对钢铁和长途公路运输实行“国有化”以外,“我们没有其他的国有化计划。”保守党和工党,都鼓吹由“劳资合作”来解决工业纠纷。前者的纲领中说:“我们打算邀请雇主和工会派出代表,同我们一道考虑人类和工业的问题”;后者则声称:“在雇主和工会协助下,我们应能制订出一个管理方案来。”以此来解决劳资纷争。保守党声称将对一些处于困难境地的工业,给以大力帮助。工党则着重解释:“我们的政策将旨在协助工业实行机械化、现代化和扩充,使能对出口作出最大的贡献。”<br/> 不论是保守党也好,工党也好,原来都并不打算在国际问题上大做文章。但是形势逼人。英国人民反对核武器试验的强烈情绪,苏联裁军建议在英国引起的广泛影响,使外交政策在竞选运动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因此,保守党和工党除了宣称要继续加强北大西洋军事集团和巩固“西方联盟”以外,都不能不分别表示希望改善东西方关系,希望早日就裁军和停止核武器试验问题达成协议。(工党还提出,如果它上台执政,将停止核武器试验。这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麦克米伦和盖茨克尔都向选民解释:是他,打开了东西方关系的僵局;是他,最有资格去出席大国首脑会议。<br/> 英国共有六百三十个选区,每个选区产生一名议员,即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在六百多个选区中,有四百二十五个叫做“安全区”——保守党掌握着二百三十三个,工党掌握着一百八十个。在这种选区内,它们分别控制着比较多数的选票,候选人十拿九稳地可以当选。另外二百零五个选区,叫做“边缘区”。在这里,选票分配比较平衡,两党候选人常常势均力敌。往往只有几千票甚至几百票之差,就会改变形势,胜负易局。因此,争夺“边缘区”的斗争,分外激烈。<br/> 北肯辛敦区,是伦敦的“边缘区”之一。该区自由党的选举办公室,被人用石头砸烂,它的候选人收到了要他退出竞选的恐吓信。在汉姆斯台德,工党的候选人不断接到电话:如果他不退出竞选,一家人“都会命归黄泉”。<br/> 怎样把流动性的选民(即不固定投某一政党的票的)争取到自己方面来,成为争夺“边缘区”的关键问题。保守党和工党都在准备大批汽车,以便在投票那天到处去装人,把他们送到投票站。这些人既然是“流动”的,当然坐谁的汽车就投谁的票。<br/> 对共产党的歧视<br/> 在这次大选中,英共在十八个选区参加竞选。他们高举起鲜明的旗帜,提出了代表英国人民利益的纲领。<br/> 英国的选举制度,是极不民主的。从理论上讲,每个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只要有十人提名便可为候选人。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普通公民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作为一个候选人,必须付出一百五十镑押金,这些钱约等于一个普通工人两个月的收入。如果得不到八分之一的选票,押金就被没收。其次,候选人只需以简单多数即可当选。某个选区如果有三个或四个候选人,在选票分散的情况下,有人只得三分之一的选票,即可当选,而其它候选人得的票数,就等于全部作废。<br/> 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于保守党和工党来控制选区,争夺议员席位,对于一些小党派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甚至像自由党这样的资产阶级政党,也公开攻击两大党对竞选运动的垄断。<br/> 对于英共来说,情况就更加不同。它被剥夺了在英国广播公司进行广播的权利,理由是它的候选人不足五十名。在苏格兰的电视台上,英共的候选人只得到六十秒钟的时间来“解释”竞选纲领。<br/> 但是,真理是窒息不了的。英共的影响,也决不能用得票的多少来加以衡量的。几年以前,只有英共主张召开最高级会议来和缓国际局势。而现在,两大党的领袖都各自标榜:他是同苏联进行协商的最好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