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治业
何北仁
最近,我到北方的农村走了一趟,在一个著名的人民公社里,我不仅看到了滚滚如海浪的农村群众运动的高潮,而且,看到了祖国新农村的未来。这个公社的土地全部高级园田化了。大地正像诗人们所形容的,“如锦似绣”。在种麦的那当儿,拖拉机整日在田野上咆哮奔驰。如今,几十里地内已是一片绿茸茸麦苗的海洋。穿行在田间的公路上,可以不断看到雄踞在田间的机井房,这像是大地的心房,锅驼机在它里面哒哒地转动,清清的流水,像白色的血液灌进田垅里去。
这个公社机械化的程度是这样的高:有二十六台拖拉机,十六台康拜因机,九台脱谷机,和四百多台其它大小机械。机井有三百多眼,排灌机械二百多台。这个公社的土地差不多全部都用拖拉机耕种。水利灌溉也全部机械化了。从去年10月到今年8月,十个月没有下过透雨,但是夏田和秋田都没有缺水。人们说:“浇熟了夏也浇熟了秋,这是开天辟地以来没有的事”。这个公社大片丰产方里的麦子,每亩地平均产量八百多斤。丰收的麦子全部用脱谷机和康拜因机脱粒。这里的人们高兴地说着俏皮话。他们说:过去我们用“碌碡不翻身”形容“大荒年”,今年我们要用“碌碡不翻身”形容大丰收。
周围的人们,都羡慕和赞扬他们优异的生产条件。这条件的确很好,没有人不为他们的这些条件而庆幸和兴奋。但是,使我深受启发的,却是他们怎样才达到了这一地步。
说来,更是使人无限敬佩。自然,由于这里的人民作出了优异的成绩,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视,因此国家在机械化方面给予他们的援助比较多一些。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人民发奋自强,有坚强的“治业”精神。
就拿打机井和添置灌溉机械来说,这里有过这样一段动人的历史:从1955年冬天起,这里就开始了打机井的群众运动;1956年又大搞水利建设。但是,这一年遇到了空前的大水灾。80%的土地遭灾,村庄和房屋被毁。有些井也被淹没了。但是,1957年他们接着大干。这一年每亩地平均收了三百多斤粮食,算是一个丰收。秋收以后,在干部和群众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人已经感到满足了,“往年从来没有收过这么多粮啊!”他们主张,这两年群众生活苦,今年丰收了,应该让大家多分些,吃好些。这些人不积极扩大积累,发展生产,而是去急着改善生活,购置并不急需的用品。他们还主张:现有的机井不少了,以后少搞点,搞慢点。认为再多搞就是“劳民伤财”。他们有的主张:要多搞也行,但要国家多贷款,有的还派代表到县委会去请求贷款。
以上这种主张,遭到了另一种人的反对。这种人主张“还要大搞”。道理是现有的机械设备和水井,还不能保证平安度过旱年,今年丰收了,更应该趁热打铁。手里有了本钱,更应该接着大搞了。他们说:“钻井取水,这不仅是眼前增产,而且是为后代儿孙置福哩,是百年大业。”他们主张:“治业先治本,丰收先取水。宁愿少吃点,吃次点,也要先把机井打成。”他们主张:“钱由自己出,事由自己办。一个劳动日少分一两角,钱就有了;力气身上有的是,没有本事就去学。”在党的领导下,在干部和群众当中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的结果,赞成“治业”的人是绝大多数。有不少人,积极投资,献料,有的把结婚的钱先拿出来,有的把盖房的木料,准备善后的棺材板也献出来了。“治业”派取得了彻底胜利,机井化得到了实现。1958年每亩粮食的产量增加到四百零六斤,1959年,每亩地粮食的产量更增加到八百斤。至今,有人一谈论起这里人民的特点来,总还有一条,叫作“治业思想”强。
“治业”思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如果把土地园田化,耕作和灌溉机械化看成是一种耕作上的革命,那末,“治业”思想,就是革命的事业心。这是宝中之宝,值得珍视和发扬的。这个公社新事业的发展说明,农业机械化是增加产量的最主要最可靠的措施(这当然不能孤立地去解决),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主要又要靠农业建设者节衣缩食积累资金。在不断发展生产条件下,自然应该重视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但我们更要不断发扬“治业”精神,以求不断地更多增加生产和改善劳动的条件。今年,比之去年,我们全国又是一个更大的丰收;明年,农业逐步机械化的重大任务又摆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在庆幸我们的丰收和生活改善的时候,更好地向这个英雄公社的“治业”精神学习吧!


第8版()
专栏:

英雄赞(岔曲)
陶钝红旗招展,灯光明亮,英雄们齐集人民大会堂;胸前的奖章耀眼发光,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工业、交通、基建、财贸,数不清的各业各行,去年大跃进,今年再跃进,生产数字一条红线往上长,今天超昨天,中旬超上旬,下月超上月,你追我赶谁也不相让。轻重工业并举要钢还要钢,钢铁元帅升上了龙虎帐,英雄们挥动千万双臂膀,机床、汽车、拖拉机一批批地出了厂。铁路、公路、车、船、骡、马,组成了全国的运输网,原料运进来,产品运出去,无论是道路短来道路长。基本建设是先锋,办企业首先需要有厂房。建筑工人多快好省鼓足了干劲,看!十个月建成了人民大会堂。财政贸易是生产的血脉,流通全国像血液流通人身一个样,保证了生产不断上升,保证了人民生活更加舒畅。英雄们!你们创造了生产奇迹,你们登上了技术的万仞岗,你们发扬共产主义的品质,把一切归功于伟大的党。全国人民对你们万分景仰,把你们的成绩刻在自己的心坎上。祝你们胜利再胜利!祝你们健康,永远健康!高举着毛泽东的旗帜,直奔共产主义美丽的天堂!


第8版()
专栏:

海肥场
郭风
你是岛岸东边的一个小小的海湾。
呵,你是海湾。岛上的云龙山一边突出它的悬崖,一边向大海长长地伸出它的一座小小的丘岗,一座堆叠着许多岩石,也长着杂草和一些小树的丘岗,围成了你的海湾……
呵,公社党委会决定在你的海湾靠近山麓的地方,那里海潮涨不到的地方,建筑一座宿舍。呵,一座长长的、面向无边无尽的海洋的、开着玻璃窗的平屋已经建筑起来了:
——哦,海肥场的工人宿舍,它的玻璃窗和门户面向着大海,已经建筑在那里。
我看见有二个工人爬到屋顶上,他们在那里做什么呢?他们在那里打扫烟囱。工人们在这里自己办食堂么?对了。回到村里,回到大队部,要翻过悬崖,翻过高高的云龙山。
你是岛岸东边的一个小小的海湾。
呵,你是海湾。海洋携带着一层一层碧绿的波浪,携带着结成一串一串的白色的珍珠似的泡沫,携带着浪和潮流的哗响,向你的岩石冲击着,向那座丘岗冲击着……
呵,公社党委会决定在你的海湾前面的海滩上,那里海潮涌到又退回去的地方,竖立起一千根,一万根……的竹竿。呵,无数的竹竿,好像无数已经长得很高的柠檬桉的树苗,间隔有次地生长在你的海湾里,生长在你的被海水淹没的海滩上。
——哦,海肥场的养殖海?的竹竿,好像无数已经长得很高的柠檬桉的树苗,在冬天里剪去它们的枝叶,生长在它们的海湾一般的苗圃里。
我看见无数柠檬桉的树苗一般的竹竿上,生长无数白色的苔藓,无数树林中的白木耳一般的海?……
你是岛岸东边的一个小小的海湾。
呵,你是海湾。在你的靠近山麓的地方,那里建筑一座开着玻璃窗的工人宿舍。那海洋的透明的风,带着飞溅起来的波浪的水沫的风,吹着玻璃窗。那岛上的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工人宿舍的屋顶和它的烟囱。
呵,你是海湾。你是琅岐岛人民公社的海肥场。那里有那么多的竹竿,好像无数长得高高的、剪去枝叶准备过冬的树苗生长在那里。呵,那大海携带着它的波浪在冲击着你的岩石,哗哗地高声歌唱着……
呵,我看见很多很多的帆船,从你的海湾里,运载着像小小的海蛎一般的海?回来了,哦,那是大海献给我们的田野,献给我们的麦穗和稻穗的甘美的礼物;呵,我看见很多很多的帆船运载着大海的礼物回来了。


第8版()
专栏:

电磨马达响起的时候
北京周口店区房山人民公社大韩继村生产队 薛玉贵
我们的生产队新近安装了电磨,它的马达每天要响好多回。
每一次当那只电力钢磨马达声响起的时候,我总是要想起从前我们全家辛辛苦苦推碾子的样儿。那时,我们家为了吃饭,隔几天就得推一次碾子。每逢推碾子,大家忙得团团转,特别是母亲和嫂子,时常忙得连饭都顾不得做。在解放以前,咱农民过的是半饥半饱的生活,母亲和嫂子整天辛辛苦苦地在地里劳动,晚上回到家,往往还没站住脚,喝口凉水就得赶紧把从地里弄来的一些粮食拿到碾子上去磨。推一大晚上,一顿饭就吃去一大半。冬天,手脚都冻僵了,大伙儿用尽全身力量,一天也不过磨四五十斤粮食。解放以后,从加入了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生活一天天有了改善。衣不遮体,食不饱肚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要吃饭,还得推碾子。我和嫂子推,母亲连扫代筛。推一天累得腰痛腿酸,眼睛冒金星。真的,推碾推磨看来并不比在地里的活儿和赶大车来的容易呀!“什么时候才可以不推碾子呢?”我当时时常这么想。
谁相信人民公社化还不到一年,像我们这么一个穷生产队就安上了电磨?平常,一个妇女一头牲口一盘磨推一天最多不过磨一百来斤粮食。像我们这样有一千六百多人吃饭的村子,为了推碾子,每天不知道要花费掉多少人力和牲畜力。现在安上了这么一个七点五马力的电磨以后,电磨一动,一昼夜就能磨出八千多斤小麦,如果磨玉米,可以磨到一万五千多斤。电磨一天磨的粮食,比我们全家都来推磨五个多月磨的还多。安装电磨之后,全生产队每日至少可以腾出二十几个妇女劳力和二十来匹牲口参加农活。电磨使人们从极端劳累的碾台上解放了出来。这怎么不叫人高兴呢?
如果光凭我们这个穷生产队(去年高级社时期,我们每个劳动日只能得到一角六分)的力量,那怕竭尽股肱之力,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也不容易积累下安装电磨的资金,可是,有了人民公社,靠着集体的力量,什么都好办了。“一穷二白”的生产队,可真就安装上了一个七点五马力的电磨呀!叫人高兴的事儿还多着呢。我们生产队的办公室和几个人民食堂也安装上了二十几盏电灯,大放光明;公社化以后,我们全村虽然调出九十几个男整劳力,支援祖国的各项建设(如到密云修水库等),而小麦亩产量却比高级社时期增加了147.2%,同时,还开垦了一百多亩荒地,所有这些,不都是奇迹吗?但这都是事实呀!这都是人民公社给带来的呀!
咱这个生产队,不过是全国范围内人民公社海洋里的一滴水。而从这一滴水,也可以看到汪洋浩海的图景,看到了浩海里澎湃奔腾着的大浪!当我听到一小撮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恶毒地污蔑“人民公社搞快了”、“人民公社成立没有客观必然性”,“人民公社成立后人民生活苦”这些胡说的时候,我的心不能不充满了忿怒,因为从咱这个穷生产队,的的确确看到了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这是任何谎言抹煞不了的呀!
从窗口又传来了生产队新安装的电磨的马达声。我心里不禁发出一阵阵热,回想过去辛辛苦苦推碾推磨的日子,展望将来,谁能不为幸福的今天和无限美好的明天而高兴呢?我为我们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穷底子生产队而感到衷心的喜悦,我也像村里的许多男女老少一样,对于初升太阳般的人民公社更加热爱了。


第8版()
专栏:

人和太阳
西早
太阳,发出巨大无比的热能,辐射到整个大地,使人们得到温暖。
按辐射传热定律,太阳把热能传给人们,人们也要把自己发出来的热能传给太阳,因为彼此都放出辐射热。
但是,根据计算,太阳传给人体的热,要比人体传给太阳的热大上千万倍,正好像党给我们温暖要比我们对党的贡献大上千万倍一样。


第8版()
专栏:

东风里的新花
沈嶢
今年初春,在邯郸曾看过东风剧团的演出。节目就是这次来京献礼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这些少年演员,当时还都是邯郸专区戏校的学生,学戏的时间都不到一年。事隔半年,今天在北京又看到他们的演出,他们在艺术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次饰演“穆桂英挂帅”前半部穆桂英的小演员胡小凤,年龄未满十三岁,居然对业已解甲归田、年纪在五十开外的穆桂英的心情有一定体会,而且演得那么稳、那么有风度,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听说胡小凤的“穆桂英挂帅”前后已排过几百次,无怪乎她在掌握穆桂英对佘太君、杨文广的不同态度上,分寸感如此准确,在表现穆桂英接印后为两次战鼓所激起的内心冲动上,层次如此清楚,而且非常真实感人。胡小凤除掉能饰演“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还能饰演“杀庙”、“见皇姑”中的秦香莲,好好的培养,好好的教育,这个小演员的前途是很宽广的。
东风剧团里比较突出的小演员不只胡小凤一个,比如在“穆桂英挂帅”中饰演杨金花的牛淑娴,今年也正好十三岁,她还能演“断桥”、“红娘”,乃至全本“荀灌娘”这样的重头戏。牛淑娴的唱,不但节奏感强,真假嗓结合得好,并且唱得有味道。这两个少年演员,从她们表演的路子看来,在风格上一个接近马金凤,一个接近常香玉,这就格外难能可贵了。
另外,这次饰“穆桂英挂帅”中后半部穆桂英的张素玉,年龄更小,才十一岁,是不久以前刚从业余剧团选拔来的,曾几何时,也唱得有板有眼,而且朴实、醇厚。这些正在成长的艺术幼芽,一方面又一次证明了戏曲界的后继有人,一方面也展示出来戏曲艺术发扬光大的美好未来。
这次随东风剧团一齐来京献礼演出的,还有武安平调落子的青年演员。她们演出的“端花”、“借髢髢”,也都是有相当水平的。“端花”是武安落子的传统折子戏,经过整理加工,又恰当地吸收了兄弟剧种中的一些优秀表演,就使得这个小戏在艺术上很精炼,也很动人。“端花”里面最突出的一段表演就是丫环春红往返端花的舞蹈动作,七十二盆花分四次端完,每次的身段、动作都不雷同,并且都很美。这段表演不仅把一个少女在劳动时的欢悦心情渲泄无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表演,能使观众深深为一种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情所感染。
“借髢髢”也是武安落子的传统小戏,这个戏通过小四姐向王嫂借髢髢这件农村生活小事,既描写了劳动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以更大的力量突出了劳动人民对美的热烈追求。“端花”、“借髢髢”这两个戏是所谓歌舞小戏,它们都洋溢着劳动人民的健康情绪,而且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朴素美学观点。
不管是看东风剧团少年演员的演出,或者是看武安平调落子青年演员的演出,同样可以感到一点,就是解放以来,邯郸专区在培养戏曲界新人的工作上,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都做得卓有成绩。这个成绩之获得,首先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另外,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也是重要原因。这儿应该特别提一提授艺的老师们,正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培养出来这一批可喜的新生力量。学生的成绩,其实是老师心血的结晶。也由此,我感到学生们今后应该更虚心的向老师们学习,戒骄戒躁,把功底打好,结结实实的学些戏,以冀将来能更好地用艺术为人民服务。
在曾是古赵国的邯郸,开放出来了艺术的新花,这实在令人无限兴奋,谨祝这些新花越开越茂盛,越开越妍丽。


第8版()
专栏:

广东省庆祝建国十周年美术展览会作品
〔左〕 新渔村(木刻)  阿涛
〔右〕  城郊 (油画)   余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