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湖南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大检查
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同群众一起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本报讯 为了推动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今年计划,准备明年继续跃进,湖南省各地正在深入开展一个规模巨大的增产节约运动大检查。由省委负责同志亲自率领的省委检查团已经到达各地。各地、市、县委并组织了包括社、队干部参加的数十万人的检查团,正在对农业、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财贸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大检查。这次检查大大鼓舞了各个战线上干部和群众的干劲,把当前的增产节约运动推向更加深入、更加高涨的新阶段。
自从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精神在全省各地传达贯彻以来,各个战线都出现了新的气象,秋收秋种工作搞得又快又好,钢、铁、煤等的增产新纪录不断涌现,各方面的工作都在快步前进。
为了把当前运动推向更加深入更加高涨的新阶段,保证今年的跃进计划全面超额提前完成,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明年继续跃进的规划,部署明年的工作,省委在10月6日决定迅速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一次增产节约运动的大检查,由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同志任总团长,六位书记和一位省委常委任分团团长,已先后到达七个地委开始检查。
检查团与各地、市、县委检查团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各级党委负责同志亲自深入下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更深入地总结经验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张平化同志在益阳晚稻获得大丰收的衡龙桥公社检查工作时,和干部、社员们一道用割禾器刈禾,用打稻机打谷子,当即和干部、社员们共同总结了打稻机、割禾器工效高、质量好的好处,提出在收割晚稻中要大量推广使用,同时也指出打稻机撒粒的问题要加以解决,踩板还要改良。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在省检查团的鼓舞和指导下,大抓当前生产,推广新式农具,决心以更大干劲,完成今年冬季积肥、水利、深耕等任务,在今年全社已实现稻谷千斤丰产社的基础上,明年要争取稻谷更大的丰收。省委检查团副总团长、第二分团团长、省委书记周惠同志帮助湘潭地委总结了整社试点经验,表扬了湘乡溪口水库职工在艰苦的条件下施工,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模范事迹。这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更加坚定了干部、群众在今年大跃进的基础上迎接明年新的胜利的信心与决心。第四分团了解到衡阳白鱼潭水电站施工钢材不足的困难,及时研究了解决办法,对民工的生活也极为关心,民工们很受感动。省委检查团第三、第七、第四分团在深入检查工作时都及时召开了现场会,帮助当地总结交流了双季晚稻高产经验,当地党委决定在明年扩大双季稻面积,很好地贯彻执行农业增产“八字宪法”,今冬即作好农田基本建设,保证明年粮食增产。
检查工作的深入进行,大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全省各地都掀起了一个更大的生产高潮。邵阳专区的生铁日产量在10月15日已创造日产八百六十五吨的新纪录,目前日产量稳定在八百五十吨左右。衡阳市到10月15日止,全市已完成各种产品产值达二亿九千二百四十四万多元,占全年计划总产值的84.8%。黔阳专区收摘油茶、油桐,由检查前的三十五万多亩激增到八十多万亩。


第4版()
专栏:编后

亲临生产前线
在目前深入地开展一次增产节约运动的大检查,对于推动增产节约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中共湖南省委以及各地、市、县委,组成了有几十万人参加的检查团,开到生产最前线去,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对工作进行全面的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结经验,随即推广,已经收到显著的效果。
领导上前线,工作带头干,这是我们党的干部的优良作风。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作风,就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大步前进。特别是在群众的生产热潮就要掀起或者已经形成的时候,各级领导干部亲临生产前线,协助基层干部指挥作战,就会给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使群众高涨的生产热情更加高涨,使工作中的问题更加及时的得到解决。而干部深入下去以后,也会被群众日益高涨的劳动热情所激动,从中得到启示,从而进一步增长自己的干劲和信心,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的:“群众的榜样激动了干部,干部的榜样也激动了群众”。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干劲和热情,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就会产生出新的更伟大的力量,推动已经形成的生产新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地勇猛前进!


第4版()
专栏:

教学科学研究双双跃进
南京农学院师生大鼓干劲力争上游
本报讯 南京农学院五千多名师生,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精神鼓舞下,掀起了“反右倾、鼓干劲、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潮。教师们在教学中做到了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和认真考试。如植物保护系主任黄其林教授,教了三十九年的“昆虫学”,这学期他担任应届毕业班的“昆虫分类学”的讲课任务,本来是打算边讲课边编讲义的。但当党委提出“鼓干劲,抢时间,保证开学前拿出讲义”号召以后,他立即响应,经过一番奋斗,在开课以前编完了讲义。黄其林教授在讲课中不断补充国内外文献上的新资料,选直观教材,他讲“介壳虫脱皮”一节时,反复讲了两遍,同学仍不能彻底弄懂,下课以后,他马上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找出了症结问题,又进行第三次课堂讲授。农化系化学教研组,全组动手,将教材内容排了队,找出了历次在讲课中学生最难理解的问题,用分工准备、个人试讲、全组讨论的办法,来提高讲课质量。有些教师到任课班级中去,深入了解情况,及时辅导,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在“反右倾、鼓干劲”的口号下,该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向前跃进了一大步。畜牧兽医系由副院长、畜医专家罗清生教授主持的“猪喘气病”(猪病毒性肺炎)的研究工作,过去一度停顿,最近罗副院长又召集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教师座谈,决定把研究工作立刻恢复了起来。除在国庆以前完成了“猪喘气病的研究”论文集出刊以外,到目前为止,他们共进行了七大项十七种西药、十种中药方、针灸疗法和乳酸按叶油蒸气吸入疗法共二十九种的研究试验,并已初步得出了结论。农学系正在进行一百多亩大规模的包括选种、育苗、丰产和作物王培育等研究试验,他们在国庆前完成“全国小麦品种分类研究”以后,又提出了新的宏伟的规划。在校园内比较瘠薄的土地上,他们提出了小麦亩产八百斤,争取一千斤,油菜亩产六百斤争取八百斤的奋斗目标。目前全系近千人正在大搞选种、积肥和整地工作,力争提前完成今年秋播任务,为明年丰产创造条件。他们在三年规划中还提出要选育出适合于江苏省和南方地区的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生产实践价值的十个新品种。植物保护系师生在党总支领导下,提出了六大研究项目,现在研究计划已经订出,任务也具体分配到人。
这个学院的学生在下放劳动中,深感知识之不足,因此都有强烈的学习要求。现在,每个班级一方面在学校园内的土地上从事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另方面认真读书。据土化系一部分班级调查,阶段测验,优良成绩者占93.1%。
(庄孟林、周帮传)(附图片)
复旦大学支援“三秋”的师生,在南汇县三灶人民公社进行秋收。
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


第4版()
专栏:

大战第四季度 超额完成研究任务
武汉科学研究密切结合生产
本报武汉29日电 在工农业生产继续跃进的形势下,武汉地区科学研究单位更紧密地结合生产实际,正在掀起一个“大战第四季度,超额完成全年科学研究任务”的热潮。
各科学研究单位根据当前工农业生产出现的各种问题,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了安排。在工业方面,有关的研究所加强了钢铁生产、机械铸造等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协助生产单位解决当前钢铁生产和机械铸造中的关键性问题。在农业方面,有关的研究单位派出了大批科学家深入公社,认真总结棉花、水稻、芝麻、花生等丰产经验,准备对稻、麦、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丰产技术进行系统的总结,以便用来改进明年的农业生产技术。各有关科学研究单位还配合冬季农业生产、水利、肥料、工具改革和多种经营等,加强了科学研究活动,除了认真总结群众兴修水利、积肥、工具改革等经验外,还集中力量对化学肥料、新式农具和野生植物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帮助农村改良技术和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各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工作情绪都很高涨,农业科学研究所虽然抽调了大批工作人员下乡调查总结,留在所内的少部分工作人员自动地担任了各种作物的系统分析总结工作,他们决心以苦干巧干的精神来克服困难,一人作二人工作,完成全年的科学研究计划。
今年以来,武汉地区科学研究单位认真贯彻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者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关门搞试验、从书本上找题目的习惯,开始深入到公社、工厂等生产单位,与工、农生产相结合,研究工作成绩十分显著。仅据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一到九月份统计,已完成科学研究项目二百五十四项,占全年计划的8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的。
8、9月以来,党的反右倾、鼓干劲的号召进一步鼓舞了科学工作者,武汉科学界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科学工作者为生产服务热情更加高涨,干劲更足了,过去认为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由于鼓足干劲,充分发挥群众智慧获得了解决。测量制图研究所在试制精密度较高的小型重力仪时,曾遇到石英丝与金属焊接的难题,研究了四十天没有进展,但在党的反右倾、鼓干劲号召下,他们改进了工作方法,召开了“诸葛亮会”,充分发挥全组人员的力量,就很快地得到了解决,试制成功了小型重力仪,质量也合乎规格,粉碎了少部分人的所谓“科学研究要快不能好,要好不能快”的错误论调。许多研究单位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开展了共产主义大协作,仅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所属各单位就和有关的成百个生产单位、学校等建立了协作关系,工作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因此,不少单位在9月内完成了一个季度的工作,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些都为科学界大战第四季度打下了基础,为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找到了途径。


第4版()
专栏:

成长
本报记者 余辉音
我访问了北京第一机床厂。
在这个拥有六千多工人的大型机械工厂里,不仅看到了生产的飞跃发展,而且看到一批社会主义的新人——有觉悟的、掌握文化科学技术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怎样随着年轻的社会主义工厂一起迅速地成长。这一切,使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九年如一日
星期六的晚上,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第一机床厂职工宿舍的一间屋子里,灯光亮着。看到天真活泼、爱笑爱闹的孩子们一个个甜甜地睡熟了,工人出身的技师、共产党员黄吉祥轻手轻脚从床上起来。先打开课本和笔记,把业余学校教师讲的课复习一遍,然后就集中精力做起习题来了。对于这个已有二十九年工龄和丰富的生产实际经验的老工人来说,机械原理、金属工艺学等课程的内容倒还比较容易理解,理论力学、微分方程这些课程却要生疏得多,学起来也困难得多。眼前,就碰到这样一个微分方程习题:“电灯挂在直径为三十米圆场的中央,假定灯光的强度与角的余弦成正比,而与被照点的距离成反比,问这个灯挂多高才能将圆场边沿的一条小路照得最亮?”黄吉祥左算右算怎么也做不出。愈是做不出,他愈不肯罢休,一遍、两遍……做下去,一连做了三、四个钟头,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才带着愉快的微笑抬起头来松了一口气。呀,不知不觉,天已破晓了。
黄吉祥过去只读过几年私塾,数学只会加减乘除。1950年春,第一机床厂的一个分厂开始和厂外四个单位联合成立职工业余学校时,他就欢欢喜喜地报名入了学。尽管业务工作和社会工作都很忙,时间紧得很,他总是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挤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有一个时期,他在北新桥上班,下班后立刻骑上自行车赶到十多里以外的天桥去上课,为了不迟到,每次都总是拿着一个馒头去上课,留在休息时吃,放学后再回家吃晚饭。数学课程特别是三角课,公式多,课上讲的能懂,时间一长却会忘掉。黄吉祥就把学到的公式都写在小本子上,揣在身边,新学到的公式都用大字写出来,贴在家里的墙壁上,不论早晚吃饭休息,只要有空,就读一遍,记一遍,默一遍。经过反复练习,三、四年前学过的这些公式,他至今还记得很牢。
起初,黄吉祥的妻子看他如饥如渴地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晚上常常自修到十二点还不肯休息,怕他太累了,故意把电灯熄掉,让他学不成。还劝他说:你这么大年岁还学什么啊!不学习不也能工作吗?黄吉祥就耐心地对她说:我们工人不能老当大老粗啊,不掌握文化科学,怎么能当好新社会的主人,怎么能为党多做些工作呢!妻子慢慢想通了,到后来看到丈夫有时比较空闲,倒催他快做功课了。
九年如一日,黄吉祥始终坚持了业余文化学习,除因紧急的工作会议外,学习上从未请过假。八年来,他从高小语文和小学算术上的整数四则学起,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班的全部基础课和中技班的一部分专业课程。现在他已是北京机械学院夜大学的一个学生,在厂内担任着合理化建议组组长,具体领导着全厂开展技术革命、合理化建议的研究处理、厂内外技术情报交流等重要的技术工作。1956、57年全厂合理化建议工作总结、1958年技术革命运动总结、技术情报工作总结就是他写的。在考虑职工们改进安全吊钩等等技术革新时,他不光是凭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判断,而且能运用学到的书本知识来分析、计算了。
老当益壮
试制重要的新产品×52K立铣床的工作,在齿轮加工这个环节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障碍:这种立铣床上所需要的齿轮齿数多到二百六十多个,在成批车间齿轮工段现有的齿轮机床中没有一部可以加工这种大齿轮。车间里外的人都非常焦急。
齿轮工段老工人、职工业余学校高中班学员杨学孔这时也在苦苦思索:是否能利用现有设备把这种大齿轮生产出来?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他想,生产条件变了,传动关系也该随着改变。一般工作物的分齿挂轮是四个,杨学孔大胆运用在业余学校里学到的代数知识计算出一套适合加工这种大齿轮的传动关系,将分齿挂轮的数目增加到六个。但是,这样一来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工作台的转动方向变反了,不能进行正常生产。怎么办?对机床传动图作了深入钻研的杨学孔又想出了办法,利用机床上原有的铣伞齿轮的差动装置,把工作台的转动方向纠正过来。经过反复的试验,新的大齿轮终于在原有机床上成功地生产出来,×52K立铣床试制中的关键问题解决了。
杨学孔今年已有五十岁,工龄也有三十六年了。前年他已由一个八级技术工人被提升为技术员,接着又担任了工段长,领导着二百多工人,专门生产各种齿轮的成批车间齿轮工部。齿轮生产接触到许多数学知识,经验丰富的杨学孔过去只读过一年多私塾,不会计算,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工厂办学后,杨学孔立刻成了第一批学员之一,在课堂上,在一大群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中间,总是可以看到这位头发斑白的受人尊敬的老师傅,带着一副老花眼镜,精神奕奕地听着教师讲的每一句话,仔细地记着笔记。几年来,杨学孔在职工业余学校由初中一直读到高中,学习了数学、物理等课程,脑子越发开了窍。学到的知识,他不仅细心钻研,力求懂得透彻,学得巩固,还经常运用到生产中去。去年年底,工厂需要大量生产扭齿轮,可是现有扭齿铣床不足,杨学孔就和工人出身的技师、职工业余学校中技班学员张沫然一道,运用新学到的三角、微积分和机械原理的知识,改装了一种胎具装在立铣床上,巧妙地代替了扭齿铣床,解决了设备不足的困难。这项创造在厂内被评为一等奖。先进生产者——诗人“……汽笛是这合奏的序曲,清脆的声音在晨空里传播震荡,她宣布一天劳动的开始,跟着,火球似的太阳缓缓升到天上。××××
几千人的脸上泛着红光,
几千个马达同声歌唱,
这就是雄壮的生产交响曲,
是一篇永远也奏不完的乐章。……”
这是成批车间青年工人温承训的诗“动人的音乐”中的一段。
1952年,十七岁的温承训考进第一机床厂当学徒工的时候,是一个完全不懂机床生产技术的高小毕业生。短短的七年中,经过党的亲切培养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他已成长为一个六级技术工人,共产党员,业余大学学生,从1956年到现在,每年的生产竞赛中都被评为全厂的先进生产者,还被职工业余学校评为好学员。使得机床厂职工们特别高兴的是,年轻的温承训不但成了一个有觉悟有技术的优秀工人,而且成了一个出色的工人业余诗歌创作者。
欢乐豪迈的生产劳动,千千万万先进工人的英雄形象推动了温承训的创作愿望,同时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泉源。刚进厂那年,在车间担任宣传员的社会工作的时候,温承训就开始写一些短文、小诗、鼓词、小型剧本在黑板报或广播台上发表。他的文艺创作,特别是诗的创作才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久,他的一首“歌唱红旗”的短诗,经过党委的推荐,在报上发表了。从那时起,他在党组织和各方面的关怀鼓励下陆续写了一、二百首诗歌,其中不少已在报刊上发表。歌颂生产劳动的“动人的音乐”、通过一件生产工具描述两代工人不同遭遇的“小卡钳”、欢呼苏联人造卫星巨大成就的“绝对冠军”以及歌颂退休老工人光辉形象的“不老松”等几首诗,还被中国作家协会分别编入1956、1957和1958年“诗选”中。
不是个别的
黄吉祥、杨学孔、温承训的成长,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并不是个别的例子。
1951年,由几个小修械所合并起来的北京第一机床厂,还只能生产水泵、铁斗车、水泥搅拌机等简单机器。那时,全厂有62%的职工是文盲和半文盲。
今天,第一机床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产多品种高级机床的现代化工厂。巨大的八米龙门刨床、精密的528扭齿铣床,最新式的程序控制铣床,都在这里试制成功。八年前创办的扫盲识字班和高小班,已经发展成为由初小到大学的一套完整的庞大的职工业余教育体系。就在这几年,60%以上的职工经过坚持不懈的业余学习,文化水平提高了二级,就是说,由初小提高到初中,高小提高到高中,其余参加学习的职工也大都提高了一级。目前全厂已有一半的职工达到了相当初中的文化水平,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职工达到了高中和大专的水平。参加业余学习的职工80%以上在初中、高中、中技和大学班学习。全厂科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工人出身的已占62%,技术人员中工人出身的也达到了10%,刚提拔时,他们的文化程度大都相当高小,现在大部分已相当高中和大学了。工人自豪地编了一首顺口溜来描绘他们劳动之余的学习生活:“脱下工装进课堂,洗净油手学生当,车、钳、铣、刨都能干,物理化学全在行。”(附图片)
工人出身的技师黄吉祥在制图


第4版()
专栏:

适应农业跃进新形势 为公社培养技术人才
浙江农业中学大量招收新生
本报讯 为了适应农业继续跃进的新形势,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浙江省各地人民公社围绕生产和中心工作,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大办半耕半读的农业中学,为公社培养初级技术人才,满足高小毕业生的升学要求。
浙江省农业中学经过今春整顿巩固,坚持下来的有八百七十二所,学生四万二千余人,这些学校在群众中发生良好的影响。现在农业中学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9月中旬统计,已招收新生二万五千余人,比上半年期末学生数增长35%。目前,新生尚在陆续招收中。这些农业中学已于9月份陆续开学上课。
各级党委对发展农业中学工作十分重视,坚持政治挂帅,大力发动群众办学。杭州,嵊县、临海、平湖、海宁等二十多个市县召开了农业中学专业会议,总结成绩和经验,统一思想认识,鼓舞群众办好农业中学的信心。各县都确定一、二个农业中学为重点,及时总结办学和教学经验,以便推动指导其他农业中学工作。农业中学大部分都由公社或管理区党委书记兼任校长和政治课教师,定期向师生作政治报告,有的公社还选派党员干部担任专职副校长。
各地都从有利生产发展、便利群众入学出发,统一安排各类中等学校的布局,对农业中学的设置也作了适当调整,尽可能做到合理分布。现在全省平均每个公社有一个半农业中学。永康、嵊县等县发展较多,平均每个公社已达三所以上,95%以上的高小毕业生都有升学学习机会。
在继续大办农业中学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依靠群众,解决了校舍设备、师资和经费等问题。没有校舍,群众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借给学校,没有设备,师生动手制造。一般农业中学的经费都是采取收学费、学校搞生产劳动和公社补助等办法解决,目前已有少数学校实行生产自给,普遍做到部分自给和半自给。嵊县溪西农业中学自今年4月份起已实行生产自给,该校全年农业收入达八千五百七十一元,副业收入一千二百七十七元,加上以前结余等共计收入有一万零八百九十八元,而今年教师工资,学生伙食,农副业成本,办公费、书籍费、福利费,公积金等共支出七千九百八十八元,收支相抵,尚结余三千元左右。
现有农业中学都配有专职教师,据不完全的统计:全省有农业中学专职教师一千六百五十八人,新办的农业中学共增加约五百名新教师。解决师资的办法,除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外,一般从投考未录取的高、初中毕业生、下放干部、复员建设军人和社会知识青年中选拔符合条件的加以短期训练,分配担任农业中学教师。这些专职教师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政治条件也好,温岭县八十五个教师,高中程度的占87%,初中程度的仅占13%,党团员占54%,工农成份占65%。有些县还抽调了优秀教师到农业中学任教。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宁波专区今年暑期以来共举办了三次农业中学教师训练班,培养了六百三十五名教师,许多地方建立了普通中学对农业中学的辅导制度,有些县以公社为单位成立了教师组,定期集中研究备课,组织观摩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各地农业中学教师还同其他学校教师一道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
农业中学的教学活动都是遵循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安排的,现在每周上课时数一般为二十到二十四小时。各地人民公社为了便于农业中学教学结合生产,给新办农业中学都拨了一定土地和生产工具,一般每人都有半亩至一亩土地。 (罗任达)


第4版()
专栏:

老画家的新作品
本报讯 武汉市的画家们,正在满腔热情地从事创作。银发苍苍的老国画家张肇铭为了创造反映伟大的丹江水利工程面貌的作品,背着行李来到丹江水库工地。他在飞砂满天的工地上进行仔细的参观访问,并且深入到劳动人民中生活了一个多月。经过这一段时期的努力,他收集了有关丹江水库工地的大批资料和素材,使创作题材大为丰富。回到武汉市以后,他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整理加工工作。国画家张振铎等人也都先后深入到湖北麻城农村和长江三峡等地体验生活,准备创作出反映我国伟大建设成就和劳动人民精神面貌的作品。
在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一些优秀的作品正在不断地涌现出来。武汉艺术学院教授刘依闻创作的“在二七老工人俱乐部里”一幅油画,生动地描画了老工人的形象,是近年来武汉市出现的优秀作品之一,国画家张振铎的“八哥蚕豆花”、王霞宙的“扎藤”也是最近完成的优秀国画。


第4版()
专栏:

挥笔作新画 歌唱大跃进
本报讯 在哈尔滨举办的东北三省美术展览会上,一套优秀的历史组画——白手起家,获得画家和观众的很高评价。
这套历史组画真实地反映了全国著名的英雄工厂、白手起家的辽宁省本溪合金厂的事迹。1950年,这个工厂就是凭着一口大锅、两把勺子、三个模子和四个工人开办起来的,经过克服许多技术上和设备上的困难,生产出许多名贵合金。现在,它已经成为本溪市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这个厂生产的许多独一无二的合金,供应着全国一千多个重要企业,同时还远销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各地。
白手起家组画一共十四幅,它真实地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一个是倔强、沉着、对事业充满信心、具有优秀革命品质的共产党员——“老八路”(复员军人),一个是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敢想、敢干、肯于钻研的青年工人;另一个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老工人。组画中“黄不了!”是组画的第一个高潮,也是最精彩的一幅。它表现经过了多次试验高级合金失败后,有个别人被困难吓住,想要不干了。作者非常巧妙地组织画面,在画面的最前边意味深长地放了一口大破锅,但是试验并没有停止,远处烟雾缭绕,火光熊熊,还可以使人感到英雄们仍在继续坚持试验。作品中三个主人翁同时出现在意志薄弱已经打好行李的“逃兵”面前。心地善良的老工人感情是含蓄的,他做出了一个极为惋惜的手势,想在最后的一分钟来说服这个马上就要离开的人。在他身旁的“老八路”,看起来他已经说完了要说的话。他的手叉着腰,用忿怒的眼光狠狠地盯着“逃兵”。青年工人没有放下手上的活,只是抬起头来轻藐地看了一眼。“逃兵”的形象是具有讽刺味道和戏剧动作的,他低垂着头,一手提着行李,虽然画的是背面,但能透露出他的内心。
“白手起家”组画的作者是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高中部三、四年级七名十七、八岁的学生。今年年初,他们为了创作优秀的作品向国庆献礼,曾结合创作课到本溪合金厂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了几个月。看到工人忘我的劳动热情,听到工人讲起英雄的厂史以后,使他们鼓足了干劲。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常常向工人征求对作品的意见,请工厂领导同志讨论作品。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创作出这套优秀的组画。(附图片)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画上有毛主席的题词:“江山如此多娇”。
新华社记者 傅军摄
国画家贺天健在画“河清可俟” 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