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
专栏:

多快好省地建设现代化大型矿井
——河南平顶山煤矿七号矿井创快速建井新经验
河南省平顶山七号矿井是一对设计年产九十万吨的现代化的大型矿井,所开采的煤炭都是质量优良的炼焦煤。这个矿井从1957年12月15日开工兴建,到1959年8月20日正式投入生产,共用了二十个月的时间,比煤炭工业部提出的指标提前了十六个月,比设计工期提前了三个月。总投资一千九百九十六万多元,实际只用了一千七百多万元,为国家节约资金二百三十多万元。
在移交初期,这个矿井的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和地面生产系统都已经基本装备完毕,采煤工作面的总长度超过了煤炭工业部规定的标准。经过国家验收委员会的验收和鉴定,认为全部工程质量都合格,其中绝大多数工程达到了优良等级。
七号矿井所以保证了高速、优质,是全体职工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和各方面大力支援的结果,是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胜利。
坚决向右倾保守思想斗争
七号矿井的建设,正处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期,也是处在史无前例的生产大跃进的时期。整个建井的过程,也就是多快好省和少慢差费、跃进的先进思想和落后的右倾保守思想斗争的过程。在建井过程中,始终贯彻了多快好省的方针,向“要多快就不能好省,要好省就不能多快”的错误思想,开展了不调和的斗争,并把这个原则运用到施工组织工作中去。
在建井初期,井筒掘砌进度较慢,当时有的同志说:“地质条件不好,建井速度高不了”;有的同志埋怨“安装临时井架耽误了时间”;还有的同志则满足已有的速度,不求上进,等等。党委针对这种种思想,提出了“横扫三风,打倒五气,勤俭苦干,跃过大黄山”(徐州大黄山矿)的口号,发动群众展开鸣放辩论,批判了甘居中游的思想,发动群众制定跃进规划,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这以后,井筒进度迅速上升,出现了日掘四点六米的纪录,有力地反击了右倾保守思想。
去年10月,材料供应和运输情况比较紧张。这时,一部分人被困难吓倒了,他们说:“没米做不成饭,没材料设备建不成井”。但是,七号井的广大职工并没有在这些困难面前屈服。党委把困难情况向群众作了交代以后,群众热烈展开了辩论,彻底批判了当“伸手派”和消极等待的思想,掀起群众大搞运输和节约三材(钢材、木材、水泥,下同)的高潮。在领导亲自带动下,群众利用业余时间,自搬自运,并且千方百计地采用代用品,节约原材料,从而基本上克服了材料不足的困难,保证了正常施工。
今年是移交工程的决战阶段。但最初有少数人产生了松劲思想,认为“1958年大跃进了一年,现在该歇歇了”,出勤率下降,工程进度也随着下降了。党委在组织职工学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公报的基础上,发动了大鸣大放大辩论,职工群众三天写出三千多张大字报,彻底批判了右倾松劲情绪,群众鼓起了更大干劲,从而,一个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增产节约运动就迅速广泛地开展了起来,日进度跃进到四十米以上。
实践证明:右倾保守思想是多快好省建设矿井的主要障碍。只有坚持政治挂帅,不断向右倾保守思想开展斗争,才能保证施工的不断跃进。
大搞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
七号矿井在施工中,发动群众大干、巧干,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断地突破施工关键。在施工初期,如何加快井筒掘进速度是个关键问题,他们就以掘砌工程为重点,组织主井队和副井队开展红旗竞赛。队内班与班也展开了竞赛。在竞赛中职工群众干劲很足,立擂比武,革新技术,并积极学习推广先进施工经验。在表土层掘进时,没有井架,领导干部、老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创造了三角腿木支架代替临时井架,使井筒工程按计划进行。当井筒掘进到岩石层时,给掘砌进度增加了新的困难,党委就提出“大力推广快速施工的先进经验,加快井筒进度”的号召。职工群众热烈展开鸣放,献策献计。党委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创造性地推行掘砌交叉作业先进施工方法,把原来的打眼——放炮——出渣——打眼的循环单行作业,改为掘砌交叉作业,使打眼、出渣和砌壁等工作同时进行。大多数职工都拥护这一措施,少数右倾保守者反对说:“这样做会打乱施工程序,双层吊盘平行作业有危险,试验不好会出事故。”企业领导坚决支持了大多数职工的意见,让群众大胆试验,结果在不增加设备和少增加人员的条件下,日进成井由一点三三米提高到一点六九六米,掘进效率提高27.5%;在主井创造了月进成井四七点一米的新纪录,使主井提前二个月,副井提前一个半月掘进到设计水平。为了加快井筒进度,其他部门的职工也都积极行动起来投入竞赛。如机电工提出“一切工作为了井口,一切活动为了生产”的行动口号,抓住维护水泵压风机安全运转这一主要环节,开展班与班、组与组的竞赛,创造了主井水泵安全运转一百五十五天的新纪录,保证了掘砌的胜利施工。在井筒进度加快以后,机电设备上用的管卡子供应不上,影响施工,铁工组组长王长海和毛德等老工人共同研究,创造了管卡子工具胎和用锻钎机压,由手工操作改为机器加工,提高工效十四倍。当井筒到底以后,井筒与车场之间的码头门就成为矿井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群众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老工人共同研究,打破了先砌墙后砌帽的常规,改用了由上而下分段掘进,先砌帽后砌墙的方法,既安全,效率又高,原计划四十五天的任务,仅十天就完成了,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节约投资八千四百多元。主井箕斗装载峒室也采取这个方法,仅用二十九天就完工了,提高工效三倍。在掘进速度加快、运距长、运量大的情况下,发生了材料设备供应不足和运输紧张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是勇敢地站出来正视困难,积极想办法战胜困难呢?还是畏惧困难、裹足不前、消极等待呢?党委坚决地采取了前一种革命者的态度,积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掀起了一个群众大搞运输和节约三材的高潮。钢轨缺乏,老工人姚传岱创造木轨代替钢轨,保证了施工运输,节约钢材三十吨。矿车、电溜子不足,职工群众就用人工挑,土车拉。当坑木、沙子、水泥、料石等材料运不到现场,党委书记、工程处长就带领群众利用业余时间,到十里以外,运回材料六千五百多吨,供应施工需要。通过这一阶段的群众运动,职工群众共提出革新建议一万二千多条,其中有一万一千二百七十四件在实际施工中发生了重大效果,仅三材一项,就节约钢材一百四十多吨,木材五百九十多立方米,水泥三百六十吨。
今年,工程接近竣工,也是施工最紧张的阶段,党委提出了提前移交生产的战斗号召,围绕这个目标,针对关键问题,组织了对手赛。在竞赛中群众提出:“真金不怕火炼,英雄不怕困难,跃进台前来考验,坚决提前交生产”的行动口号。回采工作面的巷道掘进是当时的关键工程,领导提出日进十二米的任务以后,新六队主动要求突破这个关键,他们第一天就达到十一点二米。通过对这一事迹的及时宣传,竞赛运动就蓬勃地开展了起来。新十五队创独头煤巷月进二百九十四点八米的纪录,超过了煤炭工业部规定的二百五十米的平均先进指标,这一创举鼓舞了群众,激起了广大职工群众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五四”青年突击队奋起直追,也达到了煤巷月进二百八十点九米。经过紧张的战斗,提前移交了生产。实践证明:大搞群众运动必须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使运动不断地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依靠老工人,培养新工人
当井筒建成,车场和采区铺开以后,工程量日益增大,新工人陡然增加了一千八百多人,占全矿工人总数的92%。这些新工人来自城乡各个阶层,其中农民出身的最多,占81%。他们大多数是政治可靠、积极肯干,但不懂煤矿生产常识和操作技术。全矿技术水平随着新工人大量增加,起了很大变化,平均等级由五点五级下降到不足二级。在这种新的形势面前,党委采取了自力更生、加速培养技术力量的方针。首先向工人进行形势教育和为谁劳动的阶级教育,讲解了七号井和平顶山的远景规划,使老工人认识到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光荣责任,新工人认识到煤炭工业在国家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和工人阶级的光荣任务。经过辩论,提高了大家的政治觉悟,许多新工人纷纷表示“坚决在矿上干一辈子,以矿为家”,“努力学习技术,向老师傅看齐”,“在农村当模范,在矿山当尖兵”;老工人也表示“在教新工人时,不保守,有啥教啥”。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领导干部还深入工人宿舍访问,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老工人对新工人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热诚帮助新工人安排生活;当工作服、靴子不够时,让给新工人穿,老工人穿破的。新工人感动地说:“解放前当学徒像入地狱,现在当学徒如上天堂,再不努力学习实在对不起毛主席和共产党”。其次,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组织“一师带百徒、包教保学”活动,迅速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教学热潮,签订了包教保学合同。
经过半年来的学习和生产锻炼,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今年6月井下六百四十五名工人统计,一级工升为二级工的二百三十六人,一级工提为三级工的六十七人,二级工提为三级工的三百一十四人,二级工提为四级工的二十八人。全矿新工人当队长的八人,当组长的二百一十六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直线上升。如以1月份为一百,3月为一百九十四点一九,6月提高到二百七十四点四二。
依靠群众加强企业管理
加强企业管理是加快施工进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现代化设备的基本建设单位,加强企业管理就更为重要。在建井初期,计划管理和技术指导比较薄弱,施工管理上的入井检查、材料领退等制度不健全,以致在某些方面发生混乱。施工单位用料缺乏计划,材料部门无法按计划供应,形成有时没材料,影响施工。通过整风运动,组织工人参加管理,定期讨论施工计划,对质量、安全进行了自查互查,在技术员缺少的情况下,队长、组长既管工程,又管技术和人事。工人除参加计划管理以外,还参加技术设计工作。如工人和技术员共同研究,把井下煤仓由工字钢平拱改为钢筋混凝土拱顶,节约工字钢二点七吨,把原设计的主副井防护板改为防水槽,节约工字钢一吨和混凝土四立方米。在吸收工人参加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科室专职机构的领导,使两者互相结合,互相推动。在加强专职机构管理方面,主要抓了三项工作:第一,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节约,加快工程速度,依靠群众总结经验,建立并健全了企业管理制度,如作业规程、交接班制以及技术人员责任制等。特别是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本着“有错必返,忽视必纠,人人负责,一丝不苟”的原则,建立了质量奖惩制度、事故追查制度和群众性的质量安全检查网等,作到人人负责保证质量合格。第二,认真发动群众讨论施工计划,采取了计划交底、技术交底,工作面挂牌板图表,使每个工人掌握工程规格质量和施工要求,把规章制度变成群众的行动纲领。第三,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在工程布局方面,采取在竖井井筒到底以后,集中优势力量突击竖井和风井的贯通工程的施工方法,这样就便于用竖井开拓井底车场和用风井开拓采区,大大提前了开拓采区的时间,同时也为多开工作面解决了通风和运输问题。
平顶山七号矿井提前移交生产以后,广大职工在党委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夺煤大战,原煤产量猛增,9月10日突破了一千五百吨,15日突破了两千吨大关,18日和24日两天创造了日产三千吨的纪录。9月份的平均日产达到一千六百四十六吨,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现在,全矿职工正沿着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所指示的道路,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力争在生产上创造更新的成就,为钢铁工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食粮”而奋勇前进。(附图片)
平顶山矿务局所属七号矿井,从1957年开始施工,已经提前十六个月建成。这个矿井自8月份投入生产以来,月月超额完成任务。这是平顶山煤矿七号矿井外景。 新华社记者 樊明滔摄


第11版()
专栏:

钢铁试验田
——记山东省委、省人委炼铁试验厂
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炼铁试验厂是去年全民大办钢铁期间,省委和省人委为了指导工作而举办的试验厂。它是大跃进的产物。开始的时候,工人绝大部分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从干部到工人都是些从未见过炼铁的人。但是由于党的领导和大跃进的鼓舞,他们战胜了万难,突破了重关,用拿笔杆子的双手建起了小高炉,炼出了铁。省、市的领导同志对他们非常关怀,经常来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是为他们指路,给他们撑腰;工作上稍有成绩就表扬和奖励他们。这个厂就是在领导上这样关怀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现在已经有三立方米和十三立方米的小高炉各两座,还有洋灰、铸造、机修三个附属车间。
小高炉能高产优质
开始建炉的时候,领导上就嘱咐他们“要作个榜样,千方百计地使小高炉多出铁,出好铁”。这是一个重大而光荣的责任,他们始终把它作为一切活动的总要求。
要建炉了,可是没有建筑工人。怎么办?他们就自己干。虽然大家都不会,但是很注意质量,干得很细致。他们懂得:“好鸡下好蛋,有了好炉子才能多出铁,出好铁”。他们采取了边学、边建、步步为营的办法,遇到困难了,就大家研究或出去学习,决不草率从事。对每一块耐火砖就像对自己的眼睛一样的爱护,千方百计的使它不碎不潮。每砌一块耐火砖都要量一下,不合规格马上翻修,从而创造了高产优质的条件。
“有了好马,还得会骑”。在开始生产的时候,首先碰到的是产量低、事故多。如何保证正常生产多出铁呢?可把他们难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急得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围着炉子转来转去想办法。车间主任于淑祥、炉长干新生和于志增两个多月没有离开炉子到宿舍睡过觉。他们说:要叫炉子出铁比降虎还难”。但是他们并没有失掉信心。他们首先从研究生产上的具体事故入手积累经验。发现了“棚料”,就和群众一起并聘请兄弟厂的技术人员来实行“土洋医生联合会诊”。对待事故一贯是采取“防重于治”的原则。炉上有专人负责,每十五分钟检查一次炉况。一旦发生了事故,就分析原因,接受教训。同时,他们还不断地举行反事故演习,以提高警惕,丰富生产经验。小高炉终于一个个的被驯服了,十三立方米小高炉的日产量由十三吨左右,提高到十八吨左右,其中“跃进号”高炉最高日产达到二十九吨,利用系数达到二以上。炼出的铁成排成行。正如他们所歌唱的:
杜鹃只在三月红,石榴不过五月中。
唯有铁花开不败,不分春夏和秋冬。
炼铁,要求高产又优质。高产还容易些,可是达到优质就要用更大的努力。障碍达到优质的,主要的是硫——这个钢铁的大敌在捣蛋。今年2月份,上级提出了猛攻高硫多出好铁的号召。因为他们是省委、省人委的试验厂,当然应该一马当先积极响应。于是这个厂的领导干部首先向全体职工讲明了多出好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并且具体讲明了什么叫硫,硫的害处和如何脱硫,然后和群众一起研究办法,结论是脱硫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因此他们就处处设关,关关脱硫,炉内炉外双管齐下。他们还编了个脱硫歌,一边炼铁,一边唱着:
矿石焙烧烧死你,提高炉温烫死你,
拌上石灰搅死你,撒下石灰收复你,
步步设下脱硫关,磕头遵命才饶你。
经过了四昼夜的努力,终于降服了高硫,铁的含硫量由零点二五七降到零点零五以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到底能不能做到高产优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原料准备的好坏,这就像人缺乏营养身体就不健康一样,因此,他们时刻都注意加强原料的管理工作。原料进厂以后,分别按矿区堆存,并按进厂日期登记,经过化验以后再加工入炉。他们坚持“四不入炉”:即料不合格不入炉、不干不入炉、不净不入炉、成分不明不入炉。事实证明,事在人为,只要干劲大,操作好,不怕困难,苦心钻研,小高炉也能高产、优质。
通过生产实践和学习技术理论,他们逐步摸到了小高炉的生产规律:在原料方面必须使小高炉吃细、吃好、吃熟、吃热;在操作方面必须做到“三勤、一强、一高、两稳”,即勤观察、勤分析研究、勤联系协作,强风、高温,稳定风温,稳定风量。为了使高产优质能够巩固下来,发展下去,他们把这一来自群众中的经验集中起来形成制度,加强了技术管理,制定和统一了操作规程。
小高炉也能盈利
高产、优质的问题逐步解决了,这时上级指示要实行经济核算。问题又出来了。有人说:“咱们干的就是赔钱的买卖,还能不赔钱。”有人想拆台散伙,说:“必得干这种赔钱的买卖吗?算了吧!”从机关上来的部分同志想归队。这些思想活动,从小处说是反映了对小高炉炼铁不亏本缺乏信心;从大处说是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生怀疑。这是关系着厂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厂党委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大中小并举是党的方针,坚决要办,既然能炼出铁来,就完全可以不赔本。于是,首先向群众算了降低成本的政治账,然后又交了经济底,接着就和群众一起研究降低成本的办法。经过群众讨论,认为根本办法就是优质高产。5月份多产了四百吨好铁,对成本下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光这样做还不够,大家又围绕着如何降低成本这个中心开展了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如改进了焙烧方法,全年可以节省很多燃料;用煤气烧锅炉一年可以省煤一百八十多吨,同时采取了许多办法,大大减少了原料的损耗。
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降低成本有了明显的成绩。群众说:“过去我们只知道投料出铁,缺了就要,坏了就扔,这个干法还有不赔本的?”大家对降低成本有了迫切要求,而且充满信心。在这个基础上,便建立了经济核算制度,加强了成本管理。由于采取上述措施,今年5月份第一次由亏本转为盈利,上缴利润四千多元。事实证明了小高炉亏本并不是命中注定的,只要领导有决心,放手发动群众,采取积极的行动,不仅能够做到不亏本,而且可以盈利。
真正的试验厂
这个炼铁试验厂成立一年多来,事事带头,凡是党的号召,党的指示,都积极响应,首先作出榜样。因此省市领导机关常在这个厂开现场会议。今年以来,有一百一十二个单位,一千二百多人来厂参观。他们还为兄弟厂培养了五百多名炉前工。兄弟厂的炉子发生了故障,他们就积极派人去协助解决,不管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随叫随到。
在物资方面,只要他们有,兄弟厂需要就积极支援。前些日子他们听说酒精厂缺鼓风机,就让出一个给他们;听说棉织八厂缺电动机,也让了一个给他们。虽然这些东西自己也需要,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他们充分发挥了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精神。
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地起到试验厂的作用,还必须虚心诚恳地向兄弟厂学习,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以不断前进和提高。仅是今年以来,他们专门派人出去学习二十九次之多,学来了粉焦机、矿粉自动过筛、自熔性烧结法、煤气焙烧,等等。


第11版()
专栏:

技术革命的闯将张俊
今年3月间,贵州汽车配件厂传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木工车间全部摆脱了手工操作,实现了机械化!”这消息飞快地传遍了贵州全省,到处被人们谈论着、赞扬着,成为推动工作的巨大力量。
使一个木工车间彻底地改变了落后面貌,隆隆旋转着的机器代替了那些陈旧的锯子、斧子和刨子,让木工们像机械工人一样操纵着机器,不必终年累月地弯着腰、驼着背,而工作效率成十倍、成百倍地向上飞速提高——这变化是多么大啊!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共产党员、木工张俊同志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敢想敢做勇气百倍
张俊出身在一个极贫苦的家庭里。由于生活的逼迫,小时随着父亲从四川逃难到了贵阳。父亲是个手艺很好的木工,但在旧社会,手艺再好也没有用。家里虽然人口不多,但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脱了棉衣没单衣。他小时给人家放过牛、种过菜、挑过煤炭。十四岁起他跟父亲学手艺。四年后,经不住残酷生活的折磨,他的父亲就丢下全家去世了。十八岁的张俊满怀悲痛,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锯子、斧子和刨子,艰难地踏上了父亲走过的道路,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944年,为了逃避国民党反动派抓兵,张俊凭着手艺考进了伪贵州公路局汽车修理厂。在这里,他像牛马一样地日夜干活,所得的工资仅够他一个人吃饭。
在旧社会,张俊和其他劳动人民一样受尽了统治阶级的欺凌和压榨。在他的心头聚积了满腔仇恨。
1949年11月,贵阳解放了!解放给他带来了一切,使他挣脱了身上的枷锁,获得了自由和幸福。他第一次不知疲倦地为自己、为祖国辛勤地劳动。在党的教育下,他的觉悟逐渐提高,主人翁的自豪感鼓舞着他、激励着他,在工作上,他的劲头愈来愈大。
1950年8月,党号召工人加紧修复报废的汽车,用实际行动支援解放军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一说消灭反动派,张俊混身是劲,恨不得马上把报废的车子都修好。但是,那时修理厂的车身车间只有一台刨木机,不能满足需要。凭手工操作,再快也快不了多少。当时张俊想:要是再有这样一部机器该多好啊!于是,制造机器的念头老是在他脑子里翻腾着。有一天,他正在机器上操作,厂长领着一个工程师走到机器旁边,指着机器对工程师说:“希望你照这个样仿制一部,行吗?”工程师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气,冷冷地说:“那不行!这是美国货,我们没法仿制!”张俊在旁一听这话,气得不得了。他想:“美国又怎么样!美国的机器还不也是工人造出来的?你说不能做,我倒要做一部给你看看!”
话虽这么说,但是真要做起来,困难一大堆。一个普通的木工,字才认得百把个,要做这样复杂的机器,谈何容易!而且,如果做不成功,岂不是被人家耻笑?这些念头,在张俊脑中翻来复去地转个不停。
这一天下班以后,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吃饭也没有心思。他的爱人王淑仙端来了饭菜,张俊拿起碗,不由得想起过去的生活,那些悲惨的、痛苦的生活。他深深地陷在沉思里。
“没有共产党,那里会有今天?现在,党要求我们赶快修复报废的车子,我不努力,对得起党吗?我不干谁来干?”这样一想,他越来越觉得灰心丧气是太不应该了。信心一来,劲头就大。他把碗一放,高声地说:“做!我坚决做!”
从此以后,张俊就忙起来了。别人下班回家,他却像着了迷似的,围着那台刨木机转来转去,比着、量着,吃力地记着、写着,直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里,把饭碗一丢,又是画呀、剪呀,琢磨来琢磨去,天天搞到深更半夜才能睡觉。就这样,经过他的苦思苦想,熬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三个月过去了,纸壳子的零件终于都剪成了。但是,更艰巨的工作还在后面,把纸壳的零件变成木的、铁的和钢的零件,费的工夫还要大,困难还要多。这个识字不多、根本不懂得机器制造原理的工人,每做一个零件,不知要费多少心血,也不知要反复多少次啊!但是尽管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他还是坚持着,坚持着,从他手里一个又一个的零件制出来了。
“五一”国际劳动节就要到了。张俊决心要把这台刨木机做好,作为向“五一”的献礼。于是,他的工作更紧张起来。4月28日,离“五一”只有三天,其他的零件都已经装好,可是四块刀片应该怎么做,他还没有想出一个结果。这天下班后,他又匆匆忙忙地跑到一些机修厂里去请教老锻工。老锻工们热情地把刀子怎样锻、锻了以后怎样淬火等都告诉了他。这天晚上,他拿起鎯头叮叮当当地直干了一个通宵,终于最后装成了刨木机。
第二天,机器一拉到车间,全厂都轰动了,大家欢呼着,都向他祝贺。试车时,四块刀片飞快地旋转着,刀片上还装有防护罩,又快又好又安全,比美国制的那台只有三块刀片、而且没有安全设备的刨木机要好得多了!
凭着对工作的责任感,凭着对党的热爱,凭着工人阶级的毅力,张俊,一个粗识文字的普通木工,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制成了工程师所不敢仿制的刨木机,而且超过了美国制造的产品!这需要多么大的气魄、多么高的风格啊!
在试制刨木机的时候,材料的问题使张俊很伤脑筋。他完成了设计以后,必须马上用木料、钢铁来制造零件。但是,这许多材料从那里来呢?因为是第一次试制,他自己也不敢保险能完全成功。如果伸手向领导上要钱买材料,那当然很方便,可是万一失败了呢?岂不是浪费了国家的财产,这样一想,他就下定决心:不向领导上要一分钱,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时他想起了变卖家里的两头猪。
他同妻子一商量,说起了做机器的目的,王淑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党把自己一家人从火坑里救出来,现在,为了工作,难道连几头小猪也舍不得吗?她默默地点点头,同意了!
可是,当张俊卖了猪,挑着一担材料回家时,王淑仙又从丈夫的眼里发现他还有什么心事。她立刻猜到是为什么,不觉脱口问道:“钱还不够吗?”
张俊想了一下,忧愁的脸色豁然开朗了,明亮的眼睛里闪出乐观的神色,笑着说:“不要紧,我有办法!”他痛快地解开外衣,拉拉新的毛线衣,诙谐地说:“呶,干脆把它也卖掉,反正它是‘解放牌’的,解放前我也没有开过这样的洋荤。”
王淑仙爱怜地看了看丈夫,什么也没有说。
就这样,张俊,这个解放前被压迫、被奴役的工人,这个为了党的事业毫不考虑自己得失的工人卖掉了自己十分心爱的、珍贵的东西,买足了所需要的材料,试制成第一台机器。
克服困难继续跃进
1952年11月,张俊加入了共产党,在他的生命史上开始了新的一页。他进一步认识到,大闹技术革新不只是为了报答党的恩情,而是为了更崇高伟大的党的事业。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前进的步伐也更加迅速了。他立下了新的誓愿:按照党的指示,要用全部精力和智慧,把落后的手工操作的木工车间全部改造成为机器操作,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早日实现!
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进一步鼓舞着他,他的精力愈来愈旺盛,干劲愈来愈足。如果说他制造刨木机还有一台美国机器做样子,那么,大型锯木机却完全是他的创造。从1953年开始,他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设计这部机器。在这中间所碰到的困难,多得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别的不说,单是计算机器的转速,就使他苦恼得几夜不能入睡。一个学过机器制造或者数学的人,对计算转速也许不成问题,可是对这个普通的木工来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他当时那里知道多大的马达、多大的飞轮一分钟应该转好多转呢?他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做机器嘛,就是为了快,快就能多生产,速度当然是越快越好。”于是,他找了一个一百多斤重的大飞轮、一个大马达,安在已经成型的锯木机上。谁知一开电门,机器快得工人都不敢挨边,轰隆隆地空转着,大家看着它干瞪眼。张俊自己别住一股劲,拿了块木板去一试,由于机器震动得太厉害,木板搁不住,——失败了!
但是他当时并不知道毛病是转速太快,他一次又一次地改动其他的零件,但每一次都失败了。在第十四次失败的那一天,他呆呆地看着那台奈何不得的大型锯木机,感到走投无路。正在这时候,党给了他力量,给了他信心。车间党支部书记鼓励了他,安慰了他,并且叫他和工程师去研究一下。张俊在党组织的帮助、支持下,重新又鼓起了勇气,找工程师共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毛病就是由于速度太快。要速度放慢,只要把皮带盘改小就可以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张俊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
当天晚上,他就和王德生老师傅一起改装皮带盘。两个人被即将到来的成功鼓舞着,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们干得正高兴,厂长出现在他们的车间里,关心地叫他们:“已经一点钟了,快回去睡觉吧!”
他们回答说:“迟睡一会也不要紧。明天是国庆节,干脆把它搞成,给国庆节献礼。”
不管张俊怎么说,厂长还是逼着他们回去休息。张俊一看拗不过,便对王德生使了一个眼色,关了车间的灯,一齐朝厂门口走去。但是当厂长转身回宿舍以后,他们又像捉迷藏似的,回到车间干起活来。……
第二天,国庆节清晨四点钟,大型锯木机终于制成了。当张俊趁着黎明的曙光回家的时候,他想,“如果不是党的鼓舞和支持,并且给我指明了方向,说不定我现在还是失败,还是苦恼呢!党啊!有了你,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是的,在他碰到困难的时候,是党帮助他克服了困难;在他遇到了某些有落后思想的人对他讽刺、奚落的时候,是党在群众中批判了那些落后思想,伸张了革新的精神,给了他温暖和力量,使他充满了信心;在他取得了成绩,感到有些自满的时候,是党给了他亲切的教导,要他警惕刚萌芽的自满情绪;当他感到一个人势单力薄的时候,也是党发动其他同志,甚至其他车间来帮助他。正像他自己经常所说的:一切的成就,离开了党,那怎么可能呢!
革新之花开遍车间
1955年,张俊出席了全国公路第一次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他在北京见到了全国人民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毛主席的教导:“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更多的新成绩,永远保持光荣。”这些宝贵的金玉良言,不断在他脑子里回旋。他默默地想:从1951年到1955年,自己只做了四部机器,平均一年才一部,像这样慢的速度,我们木工车间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机械化呢?不行!回去一定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成立合理化建议研究小组,让大家都来动脑筋。
张俊回厂以后,在厂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合理化建议研究小组成立了。工程师、技术员、老工人都参加这个小组。工人们也热情地对他说:“张师傅,你只管多动脑筋提建议好了,要什么有什么。机器怎么做,只要你说一声,我们来干!”……
张俊又一次感到党和群众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他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浪费一分钟,而应该更艰苦地工作,迅速改变整个木工车间的面貌。从此以后,不管是寒风凛冽的冬季,还是赤日炎炎的夏天,每一个晚上,他不是贪婪地学习着文化,钻研着技术,就是绘草图、做机器,直到深夜。热闹的周末晚会吸引不了他,心爱的儿女纠缠影响不了他。他日日如此,夜夜如此。……这样,一张张的设计草图从他手里飞到了合理化建议研究小组,一台台的新机器在工人们的协助下制成投入生产。1956年到1957年,创造投入生产的机器就有七台。
1958年春天,大跃进的号角吹响了,这给张俊以更大的鼓舞。“十五年就要赶上英国”,他逢人就兴高采烈地宣传。并且热情地和工人们算细账挖潜力,把实现木工车间机械化的理想和跃进计划结合起来。哪里是生产的薄弱环节,哪里便最先出现张俊创造的机器。1959年3月16日,打眼机诞生了。于是,木工车间最后的一项手工操作——打眼子,也用机器来代替了。全车间除了解放前留下来的一台刨木机和解放后买的一台夹新刨以外,其余十七台机器都是张俊同志和群众共同创造的。这些机器使工效提高了一倍、二十倍到一百二十倍。单主要产品汽车货箱一项,1959年一年就可以节约工时三万二千个。
整个木工车间宣布走上了一个新时代。
共同前进比翼齐飞
张俊不单是自己苦钻苦干,还带动、帮助周围的同志一道搞革新。因为他知道:只有使先进工人的队伍不断地壮大,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对那些勤学好问的年青人,他总是像亲人一样的亲切。有一次,油漆组的青工徐建恒找他说:“张师傅,我总嫌调灰太费力了,想搞架机器吧,又怕调不转,你说呢?”张俊说:“想得对!该要个机器,胆子大点,我帮着你动脑筋。”于是,在他的帮助下,徐建恒终于制成了调灰器,提高了工效七倍。后来徐建恒也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张俊就像自己被评为模范时那样高兴。
张俊不但对车间、本厂的事时刻关心,就是外面的事,只要关系着生产,关系着国家建设,什么事他都管。1955年,他在北戴河休养时,有一次,全国公路一等劳动模范谭富基作拌泥沙的表演,张俊也赶去参观了。他看到的是十五个人代替十七个人拌泥沙的方法,这些北方大汉,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张俊想:这办法大个子都这么费力,个子小的不是更吃不消了?还是应该用机器。他当时就天天在海边沙滩上划来划去的想,一回厂就赶着试制。搞了一、二个月,十几次都失败了。有时他也有一个思想偶然掠过:算了吧!这又不关我们的事!但他马上又责备自己:怎么叫做不关我们的事?不要说公路和汽车关系很密切,就是真没有什么关系,那也是党的事业、工人阶级的事业!还是要干!这时党委也大力支持了这个创造。又经过十几天没日没夜的苦战,终于制造成功了。公路局立即按样子做了两百台。
动力厂要自制龙门刨床,他去支援;厨房切菜费力、效率不高,他就抽休息时间钻研、制造了一种切菜机,提高了工效,减轻了炊事员的劳动强度。
有人开玩笑说:老张闲事真管得宽,你到底是木工还是什么?是啊,在这个共产党员、人民代表、劳动模范的宽阔的心胸里,有什么“你的事”、“我的事”之分呢!在他心里,只有党的事业,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只要他见到,只要他能办,什么都是他的事。
张俊同志,以他勤恳苦干、谦逊平易的作风,以他不断进步取得的成绩,赢得了人们的爱戴。他是个最受人欢迎的人,在他的房间里经常来客不断,从党总支书记直到刚进厂的新学工。
但是,也有两个人对他很感头痛。这就是他的爱人和厂里的医生。爱人看他一天到晚苦苦思索,碗端到嘴边,却忘扒饭;半夜醒来,还见他扒在桌上比比划划。等到一项革新成功了,一口气还没有松下来,新的改革又来了。医生头痛的是:根据他的体质判断,劳累过度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因此经常禁止他熬更守夜,有时把他逼到房里:“你一定要休息半天!”张俊说:“好吧。”可是一转身,他又溜出来了。再逼,他就说:“不用大惊小怪,自己的身体自己晓得。工作没搞完,睡得着吗?趁早起来搞搞,免得蹙出病来。”对这样的人,医生又有什么办法呢?×××
党的优秀战士、贵州省的技术革命标兵张俊同志,遵循着党的教导,紧密地联系着群众,十年如一日,以忘我的劳动热情和顽强的钻研精神,战胜了无数困难,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但他任劳任怨,从不夸功骄傲。他常常谦虚地说:“我的这些微小的成绩,都是和党的教育、同志们的帮助分不开的。成绩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群众。我只不过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后我要更虚心地向大家学习,做出更大的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全部力量!”现在,他为了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服务,从9月份起又开始学习车工技术,向“多面手”发展,并帮助车工车间进行技术革新。
张俊,是一面人人敬爱的红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