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忘我劳动不计报酬
城厢公社社员共产主义风格高
本报讯 由于集体所有制成份的扩大,湖南郴县城厢公社社员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到处洋溢着忘我的劳动热情和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
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生产计划,大队与大队之间,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在战胜水、旱、虫等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开展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大协作、大支援。比如,厚玉大队有一条大水圳,灌溉着厚玉、塘背、杨林三个生产队的五百七十多亩稻田。这三个生产队原是三个高级农业社,过去由于一个社是一个生产单位,加之部分社干部、社员有本位主义思想,不能做到计划用水和合理用水,社与社之间经常发生水利纠纷。公社化以后,三个农业社合并成一个大队的三个生产队,它们本着有利于生产、便于管理的原则,调整了田土,消灭了插花田。今年7、8月间,当旱情最严重的时候,水圳的流量大大减少了;水圳下游的厚玉生产队有一百八十七亩稻田脱水开坼了,看水员李修田又有病在身,不能出门,水圳上游的塘背生产队看水员黎元福看到这个情况,便主动地把水全部放到厚玉生产队的旱田里,还让出了自己队的一部分水,把这一百八十多亩眼看就要干死的水稻,全部抢救过来了。不久,李修田看水时,看到黎元福不在,也主动帮助他把水放好,整修田口,堵塞漏洞,使这个历年受旱的地区,今年取得了大丰收。
办起人民公社后,在经济上进一步加强了个人和国家的联系,小集体和大集体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这在完成早、中稻征购任务方面,表现得最突出。今年全公社的四百七十万斤早、中稻征购粮任务,只一个多星期就超额完成,所交的谷子全部做到了无虫害、无杂谷、无沙泥、无霉芽。旧市大队杨柳生产队在送粮的先一天晚上,队上召开了群众大会,讨论应不应该交好粮、早交粮?大家都认为交好粮、早交粮,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他们说:“没有党领导我们搞人民公社,哪有这样的大丰收!”“工人老大哥给我们生产出来的机器、布匹等各种工业用品,都是质量很好的,我们也应该拿最好的粮食交上去。”第二天,全队五十多个男女劳动力,全部投入了送粮运动,一天一晚交粮七万多斤,三天就超额12%完成了十五万斤的征购任务。高桥大队各个生产队的早、中稻成熟期不一致,社员们为了保证国家征购任务如期完成,高桥生产队和里头山生产队主动借谷给季节较迟的源阅、新垅塘两个队,并组织劳力帮助送粮到国家仓库。
社员们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增长,也突出表现在爱护公共财物方面。大多数社员都像爱惜自家的东西那样爱惜公社、国家的一草一木。今年8月底暴发了几十年未有的大山洪,河水陡涨,城厢公社境内的十七架板桥全部冲垮了;公社和国家森林工业局的三百多立方米枕木木排,也被洪水冲散。在过去,如果枕木主人不出打捞费,是很少有人去打捞的。这次可大不相同了,住在河边的旧市、张家、车田三个大队的三百八十多个社员,自动组织了七个抢救组,与洪水争木。
社员们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增长,还突出表现在忘我地劳动上面。人们不讲价钱,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风格,随着公社的巩固在迅速地成长。在大办钢铁的运动中,在大兴水利的热潮中,在抢收抢插的日子里,社员们夜以继日,苦干巧战。这种高涨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和冲天的干劲,正是集体主义思想开出的鲜花,结出的硕果。今年6月中旬,发生了大山洪,地处山区的碑记大队,一个晚上就被冲垮了大山塘十三个、水坝五十一座、水圳十八条。当时有五百二十八亩稻田(占全队总田亩的25%)被洪水淹没,还有六、七百亩受着严重威胁。为了战胜水灾保证丰收,全大队六百四十七个青壮年男女社员,当晚就冒雨抢救,疏圳开沟,筑坝堵口。社员曹成才等十四人,发现深塘水库大坝的外边被洪水冲开了六丈多长的缺口,来不及挑土筑坝,他们一方面加大溢洪道,一方面跑到自己家里把门板、楼板全部搬到水库上来,雨大风大,火把点不亮,有的社员跌倒了,又爬起来,背着板子又走。在这场紧张的斗争中,谁也没有考虑到工分,他们所想的只是如何尽快的把禾苗救出来。一连苦战四天,终于把被淹没的稻田全部抢救了过来,并且冒雨抢修好了所有被冲垮的山塘、水坝。在过去,虽然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群众的觉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是在高级社的时候,挑肥拣瘦、只图工分、不顾质量等现象,在部分社员中还是存在的。如今大大不同了,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公社化一年来,人们的精神面貌大改观。仙桥大队曹家生产队女社员黄爱苏,她是一个有四个小孩的母亲,在高级社时,被繁重的家务拖累,喘不过气来,人总是沉默寡言;公社化后,她真如一匹脱缰的马,与男社员并驾齐驱,从不计较工分。她为了多积肥,当孩子还睡得香甜的时候,就轻轻地爬起来了,挑了尿桶,打着火把,跑到离家两三里远的城关镇去挑大淤。挑一担回来,天还刚刚大亮,随即把孩子们带到托儿所、幼儿园,她又与其他社员们一起出工了。从4月到8月底止,已经做了二千四百多个工分,平均每天作了十一、二分。像她这样忘我劳动,不斤斤计较工分的社员,队队有,组组有。公社化已经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大大改变了。
(欧阳贤)


第3版()
专栏:

公社社员的胸怀
苏宜
暴风雨的夜里,山洪暴发了。湖南郴县城厢公社碑记大队的几百名男女社员,冒雨抢救庄稼。水库大坝被洪水冲开,公社社员一面加大溢洪道,一面飞快跑到自己家里把门板、楼板全部搬到水库上来。风大雨大,点不亮火把,有的社员跌倒了,爬起来背着板子就走。……在这里,我们看到公社社员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光芒四射。这是时代面貌在急速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去年的大跃进和群众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涨促进了人民公社的建立,公社的建立又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大集体的建立,打破了小集体之间的隔膜,更进一步打破了人们思想上被私有制和个体经济所造成的隔阂。人们的眼光,不再停留在自己家门口、村四周那几十、几百亩田地,而是扩大到一个公社的几万亩,十几万亩土地上了。在这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人们也就改造了自己。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宽阔了。今年8月,湖南郴县暴发了几十年所没有的山洪,城厢公社和国家森林工业局的几百立方米枕木木排被洪水冲散。在若干年前,如果枕木主人不出打捞费,是很少有人下水打捞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这是小农经济和私有制的社会人们特有的社会心理。如今成立了公社,人们的思想就大不相同了。住在河边的公社社员就想到:如果不及时打捞上来,国家、公社的财产就要遭受损失。于是,三百八十多个社员自动组织了抢救组,跳下河去与洪水搏斗,救出木材。可以看出,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公社、国家的命运已紧紧地和自己的命运拧在一起。
从“我的”“你的”到“我们的”,这个变化的发生,在我国农村里只不过是几年来的事情。过去,千百年来,人们束缚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下,束缚在私有制度的桎梏里,精神面貌的变化是很慢的。千百万群众的集体主义的美好感情犹如石缝里的小草,总是受着压抑。如今,从互助合作运动开始发展到现在不过十几年,公社成立不过一年,人们的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就已经大大发扬起来了;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可贵的保证之一。
因此,我们强调政治挂帅,强调思想工作,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相信千百万群众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且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在斗争中进一步武装群众。右倾机会主义者攻击政治挂帅,实质上就是企图腐蚀群众思想,使群众迷失政治方向。要不要政治挂帅,这是要不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右倾机会主义者反对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当然也就反对政治挂帅。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没有“物质刺激”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当然,公社目前仍然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但这并不等于提倡对每件事都斤斤计较物质报酬,更不是说可以忽视或放松政治思想工作。今年许多地方在连续几个月的抗旱斗争中,在和洪水搏斗抢救庄稼时,在日日夜夜进行细致的田间管理时,绝大部分公社社员们并不斤斤计较这要得多少工分、那又得多少工分;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他们齐心协力、忘我劳动,开展大协作,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这正是政治挂帅的伟大胜利,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右倾机会主义者总是用渺小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眼光看事情,哪能理解公社社员的伟大胸怀!


第3版()
专栏:

批判右倾思想 大搞群众运动
广西农村冬季生产上马扬鞭
秋粮超夏粮已成定局,超包产运动全面发展
据新华社南宁22日电 广西一千八百万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意气风发,为争取明年农业生产更大跃进的冬种、水利、积肥等冬季生产运动,也已上马扬鞭,快速前进。
广西农村形势,从年初以来就是很好的,当前形势更好。这是全区农村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下,不断地反右倾、鼓干劲,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奋勇前进的结果。8月下旬以来,从区党委到农村支部,层层召开干部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分析继续大跃进的有利形势,严肃地批判了那些畏难松劲、甘居中游、不敢大胆领导群众运动、对增产措施放任自流、认为包产指标越低越好等各式各样的右倾思想情绪。全区农村迅速出现了一个热气腾腾,到处争上游、争先进的新局面。十几万农村干部,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广大社员群众,更是心情振奋,斗志昂扬。争上游公社运动、六好运动、标兵能手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县与县、公社与公社、大队与大队、小队与小队、社员与社员之间,你追我赶,争取先进。在不断反右倾、鼓干劲,挖掘增产潜力,追加增产措施的基础上,各公社的生产队,普遍修订了晚秋作物的超包产计划,一般超产指标都由原来的一成五左右提高到二成至三成;还有不少地区提出了今年实现亩产八百斤县、一千斤公社、一千五百斤大队的宏伟目标。
在粮食战线上,继早稻大丰收之后,中稻又获得空前大丰收,大面积丰收的捷报四处频传。北部高寒山区的龙胜各族自治县,七万亩中稻平均亩产七百斤,比去年增产二成以上;西部和云贵高原接壤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公社,一千七百多亩中稻亩产七百八十六斤,比去年增产四成五;与越南交界的睦边县,已收中稻一万五千多亩,平均亩产八百五十五斤,比去年增产约两成。
与此同时,晚造的后期田间管理,步步深入。田间管理的劳动大军,比8月中旬激增一倍,达到六百五十万人。今年在秋分前四天,全自治区一千一百多万亩晚稻就全部完成了三耘三追,平均每亩追肥达八十到一百担(其中精肥占一半以上)。全区一百三十余万名干部和社员,组成了野战军、突击队,在山冲田头安营扎寨,专职消灭低产田。经过十天左右的突击,使大量的三类苗升了级。
进入9月下旬,全区又开展了一场与干旱夺粮的搏斗。旱象在9月下旬发生,来势很猛,发展很快,但是,抗旱战线上的二百五十万英雄们,战胜旱魔、保卫丰收的决心更大,干劲更足。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苦战,旱魔的凶焰已被压下去了。到10月16日,全区已抢救受旱作物三百五十万亩,约占受旱面积的80%,晚稻稻田旱情发展已基本制止。目前,全区晚稻已含胎灌浆,杂粮和油料作物陆续扬花结实,晚造超早造已成定局。
现在,全区以粮食为中心的超包产运动,正向全面发展。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蒸蒸日上,人们成群结队,上山入林,采集野生植物。10月上旬全自治区五万八千多人,突击采割松脂,松脂采购量比前月上旬增加24%。自治区9月份收购野生纤维达二十一万四千多担,等于1至8月总收购量的42.4%。收购的野生淀粉原料也等于1至8月份总收购量的54.7%。家畜家禽的养殖也迅速增长,到9月底止,全自治区生猪存栏数达四百五十万头,比两月前增长了五十万多头;鸡鸭鹅存栏数共达三千四百五十六万多只,比两月前增加了一千一百零八万多只。
一个空前巨大的冬种、水利、积肥等冬季生产运动,已经在全自治区揭开了序幕。许多县、公社、大队已经订出明年以及更长期的宏伟发展规划,在当前超包产运动伟大胜利的基础上,全区农村明年更大跃进的形势已经出现,一幅更加壮丽的前景,正鼓舞着人们奋勇前进。


第3版()
专栏:

如今农村新事多
夜帮对手送肥料
晚上,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婴儿,早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河北定县东亭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张喜良还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他紧锁双眉,心事重重:全队今年种麦任务三千多亩,任务大,劳力少,质量要求高,任凭怎么精打细算,也是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再说,还要和东堤阳生产队开展对手赛。可是人家的粪大部已经施到地里,自己队呢?还有一大半搁在家里。落后了,丢人是小事,重要的是完不成任务,影响明年夏季大丰收……。想到这些,愁疙瘩越结越紧。这时,“忽”的一声,闯进一个满头大汗的人来,正是东堤阳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杨雨同志。还没等喜良开口,杨雨却抢先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听说你们的粪还没运完,经过我们全队二百多名社员商量,今晚全班人马开来,帮你们来个夜战。”
喜良对这突如其来的友谊支援,不知说些什么话才好,也忘了把客人招待一下,便急忙跑出去,通知各小队集合。一会儿,全队四百多名社员集合在一起,两支队伍汇成了一支巨大的人流。
一场紧张的夜战开始了。看吧,村里村外,灯笼火把,马嘶人喊,寂静的深夜,顿时沸腾了起来。你追我赶,个个争先,越干越勇猛。深夜两点多钟了,在东亭队干部和社员们的一再劝阻下,东堤阳队的援军才收了兵。半夜协同作战的结果:全队除了撒粪一百多亩以外,还运出粗肥八百多车。 (旭光、宝印、振宗)


第3版()
专栏:

一箩稻
吃过早饭,安徽六安县丁集公社郢子岗生产队张队长准备把仓库收拾干净,迎接新稻入库。刚打开仓库门一看,里面放着一大箩黄橙橙的稻子,用手一摸还潮漉漉的。他想:稻子昨天才脱粒,还在场地上堆着,这一箩稻是从哪里来的呢?跑到隔壁食堂一问,社员们都说不知道。大家正在猜测的时候,饲养员王学如放牛回来才把这件事讲个明白:
昨晚,保管员谢家国老汉从第四生产队车水回来,赤着脚走过稻场,觉着有什么东西在底下扎脚,他弯身一摸,不觉惊叫道:“稻子!稻子!”他想这一定是下午“雨泼场”时撒掉的,如果明天地干了再拾,就会拣不起来。于是他蹲在地上去拾,但是天黑看不清楚,他一计算日子,嘴里叽咕了一句:“二十轮登,月上一更。等一会再来吧。”
月亮出来了,谢家国老汉从家里拿着一只稻箩,蹲在稻场上,仔细地拣着撒在泥水里的谷粒。拣完后,又把稻子放在塘里淘去了泥土,送到仓库里,然后才回去休息,准备第二天一早,再把这箩稻搬到场上晒干。
小王把情况介绍清楚后,笑着说:“现在老谢不在家,我去把稻子搬出来晒晒罢。”说着就跑出去了。
(王友如、赵敦秀)


第3版()
专栏:

新疆粮棉油特大丰收
种麦面积扩大二百万亩,秋耕高潮即将到来
贵州经济作物全面增产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2日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三秋工作进展得又快又好,数百万各族农民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伟大号召下,干劲越鼓越足,农村中呈现了一片大跃进的大好形势。
自从8、9两月各地在反右倾、鼓干劲的号召下大战秋田以来,广大农村中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秋粮超夏粮,誓夺粮棉大丰收的超产竞赛运动,因而秋季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十分良好,使全自治区一千五百万亩秋田作物普遍获得了大丰收。据统计:水稻亩产达到五百斤以上的有八万多亩,七百斤以上的有两千四百多亩,千斤以上的丰产田有六百三十三亩;玉米亩产五百斤以上的达到二百多万亩,七百斤以上的有两万三千三百多亩,达到一千斤的有两千八百三十多亩。全自治区一百三十万亩夏播作物也都成熟饱满,棉花的霜前花也空前增加。自治区农业生产部门根据各地试打测算,估计今年九百多万亩秋粮,总产量将比去年增加20%左右;棉花总产量比去年将增加47.8%;油料作物总产量比去年也要增加70%多。
在秋种战线上,一个轰轰烈烈的秋种超计划竞赛正在蓬蓬勃勃地发展着。现在,全自治区一千一百万亩的冬麦播种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两百万亩。北疆各地,特别是铁路沿线地区冬麦播种工作都完成的又多、又快、又好。
由于秋收、秋种的提早完成,大规模的秋耕热潮即将到来。现在各地党委正抓紧当前大好形势,继续开展各种增产节约的竞赛活动,决心在农业生产战线上掀起一个争取更大跃进的生产高潮。
据新华社贵阳21日电 贵州省经济作物大丰收。到10月上旬,驰名国内外的贵州烤烟已收获一百万担,等于去年全年产量。棉花、苎麻、甘蔗、茶叶等产量也比去年大大增加。麻的主要产区绥阳县,全县仅收的头道麻就接近去年的总产量。过去很多人认为贵州不能种棉花,现在全省却出现了许多产棉县。如印江、思南等县,今年每亩平均预计可收皮棉七十斤以上。甜菜是贵州新从外地引进的糖料作物,今年又获高产,每亩平均收三千斤。


第3版()
专栏:

水到渠成
——新乐县口头人民公社的诞生和发展
本报记者 金凤
从河北省新乐县西境群山环抱的山沟里,一股股细小的清澈的泉水在跳跃、在奔迸;它变成粗大的水柱,活泼欢快地奔跑着,撞击着,急急忙忙冲出山口,倾泻成一片浩荡的急流,在山谷中发出隆隆的回响。这就是郜河。它弯弯曲曲流过新乐县境,流入沙河,流入潴龙河,流入大清河,流入海河,一直奔流到浩瀚无边的大海中去!
在它的发源地,在这南北长五十里、东西宽五十三里的深山区里,疏疏落落地散布着一百五十五个村庄。在这些小小的山村里所发生的故事,也正汇集到去年在中国广阔的地面上所发生的巨大的变革中去,汇集奔流到历史的浩荡的激流中去!
水在奔流
在这统称口头山区的地方,1952年就开始成立初级社,1955年底全区建立了七十九个高级社,人民贫困的生活初步得到改善。但在这一百多万亩的地面上,只有六万一千多亩耕地(90%还是山坡梯田和河岸沙滩田),居住着六千六百多户人家。面对着几百个光秃荒凉的山头和几百道深沟,面对着每年的春旱、秋涝和水土流失,这七十九个小集体的力量还是显得单薄!1957年冬和1958年春,这里和全国各地一样,吹响了大跃进的号角。山区人民英勇顽强地治山治水,发展多种经济,向群山发起了全面的攻势。就在这一场和自然的大规模的搏斗中,他们分明地感到那几十户、几百户的小集体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远远不足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一百四十四户的西黄安高级社和九十六户的丁家庄高级社毗邻而居,土地交错。1957年冬、1958年春大兴水利的时候,西黄安要修一个二十亩水面大,能蓄一万方水的水库。按技术员设计的高度修坝,水库要淹没丁家庄的两亩地。照西黄安的想法;“大兴水利嘛,就占你们一、两亩地,还不能通融通融!”丁家庄的说法是:“修水库是你们得利,干吗要白占俺庄两亩地?”没办法,西黄安的水库大坝只好修改设计,比原来的标准低了两米。这一来,淹不到丁家庄的地了,可是水库容的水也就少了。1958年2月,西黄安的水库修好,接着要修渠道,不巧渠道又要占丁庄家的两亩地。丁家庄还是不同意。没奈何,西黄安的渠道只好不修。就这样,本来能浇七八十亩的水库,只能浇二十多亩。西黄安高级社的主任赵继清不胜懊丧地说:“咱们的家业还是小点。家业再要大点,一规划就办成啦。看如今这作难!”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把社往大处办的愿望。
这样的纠纷并不仅仅在西黄安和丁家庄发生。
两岭口高级社和桑叶沟高级社隔着一道山岭,两村的人各在山的一边放羊、割草。一天,两岭口的羊吃了桑叶沟的“禁山”(禁止牧放、封山育林的地方),桑叶沟就把两岭口羊群领队的头羊扣留了。两边的人吵了起来。结果,两岭口罚了九百斤大米,羊在桑叶沟扣了三个月,花了三元钱才赎回。
在高级社的时代,各有各的山头,各有各的牧场和林带,矛盾就是如此尖锐,挡住了生产大发展的道路!
生活在前进着,在大声要求着自己的权利。山区正在向前发展的生产力,处处感到这小则一、二十户,多则二、三百户的小集体的束缚。它急于想踢开这些绊脚石,痛痛快快地从深山奔流到大海中去……
水到渠成
人多力量大,群众早就有这体会。早在1956年,这里就有两个联村社。秦台、南北岗底、霍家庄是一个。他们又搞农业,又搞副业,生产发展得快。秦台在1955年粮食亩产九十斤,是缺粮村,国家要供应粮食三万斤。1956年转为联村社以后,粮食每亩增到一百四十斤,自给有余。1957年亩产一百五十四斤,卖余粮七万一千斤(而在全区,这一年还要国家供应二百三十六万多斤!)。在山区的七十多个高级社中,这个联村社最早(在1957年)置买了锅驼机和胶轮车。周围村子的社员们以怎样羡慕的眼光来看着联村社的锅驼机都都都往上抽水,来打量联村社的大骡子大马拉着胶轮车在大道上飞奔!另一个联村社——两岭口、范家庄和高家峪、草泊头,他们的生产也发展得很快。他们的羊群有二千多头,在这山区数得上头一份。范家庄的柿子多,往年常常来不及收摘,很多烂在地里。成立联村社后,一到收柿子,两岭口、高家峪和草泊头的劳力都去支援他们,很快就收了。
丁家庄的枣树也很多。一到收枣,人手不够,很多枣子白白烂在地上。丁家庄的支部副书记丁福鸣不由得羡慕地说:“俺们要成立大社,收入保证能增加。”因修水库和渠道不断和丁家庄闹矛盾的西黄安支部书记杨振宽,也不断和丁家庄支部书记丁善继唠哆:“咱们干脆成立联村社吧。”
社要往大里办,看来这不仅仅是干部的要求,一般社员们的心思也都很明确了。8月份,人们从报纸上看到河南成立人民公社的消息,又看到敬爱的毛主席说“人民公社好!”这样一来,他们在这半年来暗中摸索、日夜找寻着的一条路,如今豁然开朗,亮堂堂地出现在面前。对,成立人民公社!七十九个高级社的社员,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到乡里、县里申请去了。
这就是口头山区的社员经历着自己的道路,找到了他们迫切需要的公社的经过。难道它的产生不正是合乎天理,顺乎人情,大势所趋吗?这也正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啊!
初放曙光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口头人民公社成立一年来的事实,也正是显示出千千万万公社的优越性。
公社统一调整了各个队(原农业社)之间的插花地。西黄安给了丁家庄三亩多地,换了丁家庄那四亩靠近水库和渠道的水浇地。丁家庄支部书记丁善继再不斤斤计较了,笑呵呵地说:“如今都成了一家子了,怎么也好办。”渠道也修通了,可以扩浇七八十亩地。今年春天,西黄安又动工把水库上那原先不够设计标准的大坝加高两米,丁家庄还派来了二十名劳力,协作修了两天,如今水库内的水盛得满满的,西黄安原来用井水浇的五百亩地也都自流灌溉了。
公社又统一安排了劳力和资源。在霍家庄引起争吵的云母矿如今由西口头、秦台等五个村联合开采。就在过去人们互相推来挤去的坑洞内,如今五个村的社员一起出工,一起开采。全公社今年1至8月开采了云母、重晶、蛭石、石英等五千九百七十三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1%。
在山坡上,在泉水傍,再也看不到各村的羊工在互相争吵了。公社全面规划了牧区、林带和羊道,采取轮流禁山的办法。一年来羊群发展到二万四千九百零二只,比去年增加68%。造林六万七千亩,等于公社化前1957年造林的七倍。
公社又统一组织社员,在崇山峻岭间修了六条简易公路,总长一百三十五里。口头直通县城、长八十多里的公路铺了石碴,加宽三尺,每天有客车和货车来回。寺背沟的社员初次见到大卡车到他们那深山沟来拉矿石,高兴地说:“没有公社,咱一辈子也见不到汽车!”
摆脱了小集体束缚的公社,就如脱缰之马,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纵情飞奔,有谁能衡量它那无穷无尽的青春的力量呢?这个山区历史上是缺粮区,一直到1957年国家每年要供应这里二、三百万斤粮食。去年大跃进,又成立了公社,粮食总产量从1957年的九百三十五万多斤跃增到1958年的一千三百七十八万斤,一年增产47%。从此不仅不要国家供应,去年给国家交公粮售余粮一百九十五万多斤。社员还储备了二十三万斤粮食。今年虽则遭了雹灾,粮食总产量仍能达到一千八百多万斤,比去年增产40%左右。
多种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今年1至8月共发展了六百一十三项,总产值三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比公社化前的1957年全区农副业总产值增加一倍多。目前公社范围内共有三百二十八个畜牧群,二百六十八个养猪场,十一个千兔村,五个千羊队,还有万鸡山、良种试养场和鱼苗场等。平均每户有三头猪、四只羊、八只鸡、九只兔、十棵葡萄、一百二十棵果树。走进这个公社,只见碧绿的山坡上牛马羊成群,家家肥猪满栏,小白兔到处奔跑,清清的池塘和水库内鱼群在嬉戏追逐,真是一番丰盛景色。一年来,公社和各个生产队用多种经济的收入,购买了十四台锅驼机、五台煤气机、一台云母粉碎机、一百十八辆胶轮大车、一百七十多匹骡马。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员的生活,也起了极大变化。拿社员个人存款来说,今年1至8月即存了五十四万九千五百零四元,比去年一年的存款还增加了80%,比公社化前的1957年存款增加十倍多。从公社供销部所销售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看,也可以看出社员生活的变化!
公社化后一年(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共销售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二百十三万元,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加了20%,等于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量的一倍多。其中生活资料公社化后一年销售一百三十万元,也等于1957年的一倍。
有几种比较高级的消费品的供应量的变化更大,列举如下:
公社化后一年内:棉、线毯销售三千六百六十五条;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一百八十五条;
毛、绒衣裤销售九千零八十四件;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四百九十二件;
自行车销售六十辆;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二十八辆;
酒销售一千五百一十七担;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四百八十三担;
糖销售二百七十七担;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一百七十九担;
烟销售四万三千零七十条;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二万八千七百四十三条。
秦台贫农张满屯1955年前糠菜半年粮,1956年粮食自给,1957年头一年卖了余粮,先买了双胶鞋,又买上顶蚊帐,冬天头一次生上煤火,秋后还存了一百元。1958年公社化后,他日子过得更红火,五十二岁的张老汉置上了小皮袄,还花二十元镶了镶牙。如今,他家里养着两头大母猪,光繁殖小猪就收入一百多元。再加上社的工分,一家生活富足有余。像这样的社员,口头公社多得很。


第3版()
专栏:

一九五九年的鞭炮声
 擎云(原载河北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