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创世记(神话)
若水
序幕 开天辟地
太初有物。那时世界还是一片混沌:天和地混在一起,光明和黑暗混在一起,没有上下四方,也没有白天黑夜。宇宙是一团没有成形的物质,有如一个大鸡蛋。
混沌之中孕育着一个生命。他睡在这个鸡蛋中好像婴儿睡在母胎里,宇宙的精华作了他成长的养料。这是盘古。
不知道经过多少时候,他终于长成了,而这时他也就醒过来。
他揉揉自己的眼睛,迷惘地四顾。没有光,没有色彩,没有声音,只有一片死寂的、昏暗的、深不可测的云雾。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捉摸不到;他甚至看不见自己的身体。他在哪里呢?他是什么样的呢?无论如何,这一片不可名状的雾不是他自己,它包围他,阻碍他,捉弄他,和他对立。他焦躁地想走出去,然而无论他往那个方向走,总是走不出去。他是被锁闭住了。“好气闷!……”他想。
他把手叉在腰间,无意之中他的手触到了一个坚硬冰冷的东西,这是一把板斧。他欣喜了,抡起他的板斧,朝着面前这一片迷雾,用尽全身的力,猛地一劈——
只听得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巨响,大鸡蛋破裂了。无数物质的微粒在这一击的震动之下乱碰乱撞。混沌一团的世界像打碎的蛋黄一样在虚空中扩散开来,星云似地旋转。一阵大混乱之后,渐渐产生了秩序,同类的物质聚集在一起。最后,轻清的东西上腾,变成天,重浊的东西下凝,变成地。
混沌初开,鸿蒙始分,一个新天地出现了。这当中巍然屹立着盘古。他头顶天,脚踏地,随着天地一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
据说,盘古活到一万八千岁以后终于死了。盘古垂死时化身:气息变成风云,汗滴变成雨露,声音变成雷霆,两眼变成日月,血液变成江河,肌肉变成田土,毛发变成草木,最后,他的骨胳变成了矿石。
这就是世界的诞生。
第一章 人之初
盘古的子孙在大地上劳动着。
从洪荒之世起,从有人类以来,他们就都是依靠劳动来养活自己。他们打猎捕鱼,饲养牲畜,采集果实。
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浑浑噩噩,与自然一体。
他们的生活是艰辛的,可是他们彼此间是平等的。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你的”“我的”。
他们是软弱的,他们畏惧自然,可是他们相信,他们都是神的后裔,而神对他们每一个人也是一视同仁的。
他们是自然的奴隶,可是他们是自己的主人。
他们是自由的,虽则这自由同时又是贫乏的。……
第二章 罪与罚
日月如流星一样旋转,几千几万年烟云一样过去了。人类逐渐走向开化,可是这时也出现了不平等。人和人分裂了。少数人奴役了大多数人,他们不劳动,却剥夺大多数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东西。
他们占有了物质的财富,他们也垄断了精神的财富。他们宣称:只有他们专门从事的精神的活动才是高贵的,而肉体的劳动是下贱的。他们说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神明的宠儿,是神在人间的代表。
劳动者感到他们被神遗弃了,他们成了“天之僇民”。他们呼唤神。可是神在哪里呢?神不在人间。这世界败坏了,人和人分离了,神和人也分离了。
劳动人民思念他们的始祖,他们的神祗。然而盘古不在他们面前显现——他好像永远死了,这伟大的创造天地的神。
出现了另外一种传说。据说:这世界并不是盘古创造的,创造世界的是另一个神。这个神创造世界也不是用劳动,而是用语言,用命令。神说,要有天有地,有日有夜;于是就有天有地,有日有夜。世界就这样造成了。
神也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造成了人。人最初和神一同住在天上。可是后来人违背神的禁令,偷吃了知识之果,这就犯了罪。震怒的神,把人从天上的乐园放逐出来,并且诅咒人说:
“你必终身劳苦,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这样,人就失去了乐园,从天上堕落到地上。他背负着神的诅咒,终身劳苦,汗流满面,“耕种他所自出之土”。
这传说也好像是真的,劳动不像是人的本性,而像是惩罚。沉重的、强制的劳动对劳动者成了苦役,成了折磨,使劳动者感到厌弃。劳动者在劳动中感到他不是一个人——他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受的是非人的待遇。他在劳动中沉沦到非人的地位。
劳动者不愿做奴隶,他们要求人的权利。于是爆发了反抗,掀起了斗争。然而一次又一次被镇压下去了。光明退隐,黑暗笼罩着人间。大地上流满了奴隶的血和泪。……
第三章 奴隶的反叛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
漫长的夜,又黑,又冷……
黑暗中出现了一个火炬,一个怪影在大地上游荡。一个声音在寂静中响亮,这是先知的声音:“被压迫者有福了,因为世界是你们的。你们一无所有,但你们要有一切。”“谁是我们的救主?”劳动者问。“没有别人能拯救你们,只有你们自己救自己。奴隶本是历史的主人,现在该你们作自己的主人。剥夺者将被剥夺。至于你们,失去的只是锁链,赢得的却是全世界。全世界的罪人啊!联合起来去斗争!”风把这个宏亮的号召传遍了世界。这阵风把劳动者心中的火种吹成了烈焰。
半边天空被大火映得通红:那是东方,斗争首先在那里爆发了。
第四章 东方的曙光
大火在东方蔓延,一个暴君接着又一个暴君倒下去了。劳动者的胜利的旗帜插在广大的土地上。东方升起了曙光。
这是一个新世界。
劳动者作了自己的主人。他为自己劳动,这时他才感到劳动的尊严和价值。他不受奴役,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人,堂堂的人。
“人”——这是一个多么值得自豪的名字啊!
他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安排自己的生活。他曾经长久向往过幸福,现在他决心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梦想,伟大的先知早就预言了它的实现。
但是,劳动者也感到还需要充实自己,使他自己更有力量。这时他想起了那个古老的传说中的知识之树。
根据这个传说,人吃了这果实,眼睛就亮了,人就有大智慧,和神相似,而这就遭到了神的忌妒。
“真有这样的树么?”劳动者思索着。
他决意要寻找这棵树。
第五章 知识之树
劳动者来到了一座巍峨的宫殿前面。
这宫殿,在暴君统治的时代,是禁止他进去的。现在他已经把大门的钥匙取到了。他打开了宫殿的大门,走了进去。
他刚一跨进门,眼睛就被刺得几乎张不开了。宫殿里面是这样堂皇富丽,数不清的东西发出夺目的光彩,使他目眩神迷。过了一会,他才逐渐看清,那也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数不清的各种形状的玻璃瓶子,玻璃管子,天秤,显微镜,各种矿石和动植物的标本,电池,马达,地球仪,各种机器和建设物的模型,还有许多其他不知名的东西。他几乎有点畏怯了,但他很快就习惯了这个地方。他昂起头,一直走进去。
于是,在宫殿的最后一个殿堂的中央,他看到了一棵树。
这是一棵奇异的常青树:树上开着千万朵花,各有各的形状,色彩和香味。其中也有一些花已经或正在雕谢,它们是不结实的。至于那结实的花,却永不雕谢,和果实连在一起,永是那样鲜艳美丽。那树上结着累累的果实,硕大无比,压得枝条都弯了,它们好像正在焦急地等候人去采撷。
这棵树的年龄至少也有几千年了,可是它好像还刚刚开始它的青春时代,看样子它还不知道要长得多高多大。
劳动者目不转睛的审视这棵树。忽然他发现了:这正是他亲手种植的树,他用自己的汗滴灌溉过这棵树。虽然这棵树长得这样高大了,但他还认得出它原来的样子。
他攀登上这棵树,开始采撷果实。
“我现在是真的犯罪了。”他微笑地对自己说,“我自己种植的树所结的果实成了我的禁果,原主从偷盗者那里偷盗他自己的失物。”
他吃下了一个果子。突然他觉得自己起了极大的变化,他全身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精力都开始解放出来,他的两眼射出了两道电光,使他看一切事物都格外分明,格外真实。
他从树上下来,把殿里的有用的东西拿来,从头到脚武装了自己,然后走出了宫门。
前面是一条无尽的路。他奋然前行,流着汗,同时享受斗争的喜悦。一路上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靠他的武器战胜了重重困难,胜利地前进。
于是,他突然看到了异象:在遥远的天边,一个巨大的身影迎着他走来。
第六章 人与神
当巨影走近他,他也走近巨影时,劳动者看到,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大神:结实的胸膛,粗壮的胳臂,巨大的双手,遍身发出光辉。
“你是谁?”劳动者问。
“我是你。”大神回答。
“你是我?——可是我不认识你。”
“那正因为你还不认识你自己。
我是人类的始祖,我创造了人。
我是世界的主人,我创造了世界。
我是盘古,我是劳动的化身。”
“啊,盘古神啊!我寻找你多少年代了。
你没有死么?还是你复活了呢?”
“我没有死,亘古以来,我就和你同在。
我是你的幻影,你是我的肉身。
从前,你一直受苦,你的劳动,你的劳动的产品,都不属于你。
所以你不认识我:你把一切伟大的能力都赋予我,而把一切卑微归于自己。
但是劳动不当受到诅咒,劳动是祝福。
你所吃的果子赐予你福祉,把你提升。
它赋予你神力,使你把神话变成现实,把现实变成神话。
现在我的使命结束了,我要回到你身上了。
人不再需要虚幻的神,人自己就是神——
人正在成长为神,人是正在成长中的神。
从前,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现在,人按照神的形象再创造他自己。
人啊,信仰你自己,崇拜你自己吧!
移山倒海,驯服江河的是你。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是你。
你叫大地献出她的一切秘密的宝藏。
你叫粮食像泉水一样从地里涌出。
你能缩短空间,使万里变为咫尺。
你能超越时间,使一天等于二十年。
你有这样的眼,能把秋毫之末看成舆薪。
你有这样的耳,能听见千里外的微声。
你有这样的双手,一只手修理地球,一只手把星星抛掷在太空。
你吹一口气风云变色。
你发一声喊天地震动。
你是全能的。你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人啊!地球对于你是太小了,它是你的摇篮,但不是你的归宿。
你不必再归于尘土,你可以到月亮上和其他更远的星星上建立新的住所。
你还要继续征服地球,但你也要开始宇宙的远征。
你就要结束你的前期史,向自由飞跃。
那时你将一步步成为宇宙的主宰,天上地下,都是你的乐园。”
说完这话,盘古就不见了。
劳动者低下头来看自己,忽然发现他的身躯变得异常高大了。他的半截身子伸在云海之上,透过云的间隙,他看见汹涌的海涛冲激他的脚。他看看自己的手,这正是盘古的那双开天辟地的巨大的手。他明白了:回到他身旁的,正是他所创造的另一个自己,而现在,盘古已经和他合为一体。
天空响起了一片宏亮的凯歌,天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于是他转过身来,以地球为垫脚石,跨向那星光灿烂,伟大庄严的宇宙。……


第8版()
专栏:

社会主义红旗
刘岚山
苏联的星望着红色的火箭飞升,我的心里充满了激动:哦,一条上天的大路,你踏出了红色的里程。千万首诗歌唱不尽你为人类立下的功勋——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光芒万丈的苏联的星!
社会主义红旗“苏联,1959年1月”这是一面社会主义的大红旗,它乘着常胜的东风勇往直前,第一个奔向月宫,穿过星际。这是一面马列主义的大红旗,它要插遍地球,插遍星际!让梦想占领月球的人跌个粉碎吧,月宫里已插上社会主义的标记。
春天的讯号当宇宙火箭讯号发出第一声,社会主义春天又一次来临,奔月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你睁开眼睛都能看得清。当宇宙火箭讯号发出第一声,举世升起了海啸般的欢腾。光辉的创造,伟大的功绩,苏联,人类的希望,永恒的春天!
红色彗星在群星灼灼的天空,人造彗星大放光明;这是一把红色大扫帚,打扫着通往宇宙的路径。这是一盏红色的天灯,照出了资本主义的妖形;在通往人类乐园的路上,它照耀着人们永远前进!


第8版()
专栏:

好姑姑(儿歌)
四川南充 王国东诗 赵瑞椿木刻小斑鸠,咕咕咕,我家来了个好姑姑。同我吃的一锅饭,同我住的一个屋。白天下地搞生产,回家扫地又喂猪。有空教我学文化,还帮妈妈做衣服。妈妈问她苦不苦,她说不苦不苦很幸福。要问她是哪一个,她是下放的好干部。(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信”与“迷”
章沛
人对于知识或技术,大别之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是因迷而信。其实不是信,只是迷。本来,要弄清楚某种知识或技术的根据,又弄清楚这种知识或技术的全貌,才算是真信。然而,因迷而信者的“信”只由“迷”而来,并非真信。他们对于信的对象却是模糊不清的。既然迷信,他们就要排除他们所不迷的东西,迷于洋的,就排斥土的;迷于古的,就排斥今的;其实他们对所排斥的未必清楚。
第二种是信迷。信迷者,由信而迷之谓。本来他们的信也还算是真信,只是信得久了,就辨不出方向,看不到前程,以为只此老号,别无分支,逐渐就迷起来。一迷,就忘记了前进,也忘记了事物是会发展的,结果只好故步自封。这种信迷,大约是埋头埋脑、脱离实际的科学家的通病。说什么“水稻高产”没有科学根据;石膏只能造石膏绷带,不能治乙型大脑炎等等;其中颇多此类信迷。因为迷了,就必然也要反对他所不迷的,于是往往与新事物对立起来,变成了保守派。
信迷的另一种是专家迷。奉前人的成果如金科,遵专家之言为玉律,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也成了迷,在新问题,新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静待专家解决。这也是由信而迷。他们不晓得,专家可信,但不能迷。专家也是人做的,并非上帝。
第三种态度是信而不迷。这可说是正确的态度。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相信科学,相信前人正确的成果,但不迷。不迷,这是信得正确的关键。迷就不能正确地信。我们提倡学习中医,但要取其精华,就是信而不迷。柳枝接骨是信而不迷:不信,就不去试验;迷,就不会在多种方法的试验中摸索经验。哑门深刺也是例子:不信,不会去研究;迷,就不敢在这“禁穴”上搞深刺。
为了要做到信而不迷,就有必要解放思想,大破迷信。既反对因迷而信,也反对由信而迷。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在相信科学,相信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前跃进。因此,我们破除迷信时,必须注意要办到破迷不破信,又信又前进。否则,虽不迷,但也不信,变成了知识和技术上的虚无主义,万事只好自起炉灶,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用说是不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的。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不只是技术问题
“金铃传”是部有意义的抒情喜剧片。我这里不是全面地来评价这部影片,只是看了“金铃传”里的一点处理手法,联想到一个意见。
影片一开始,有一个老羊工在唱一支抒情歌曲,歌很高亢,也有点民歌风味,是用洋嗓子唱的,而唱歌的却是个老农民,歌声与年龄先就有点不相称了。再从那演员的慢吞吞的表情上来看,他只不过在那里作作样子,张张嘴罢了,显得那么不和谐,观众看了一下子就会感到:这不是老汉唱,是歌唱演员给配的音。
歌唱家给电影演员配音,我们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我们都记得王昆同志在电影“白毛女”里的配音。在那些影片中,歌声与剧情有机的谐和,观众感到十分自然,一点没有生硬的感觉。
让观众感到歌声和演员的表演不和谐,这里面有技术问题,但又不仅仅如此,因为这样只要演员随着歌声对好口型就行了;而我们也不能要求凡是影片中的插曲一定要由演员自己来唱,不让歌唱演员配音。但是更重要的在于怎样才能使影片更完美,使影片插曲不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累赘”,不给人以“假”的感觉。
这个问题,我以为要先从歌的感情和人物所处的地位来考虑吧!
秦犁


第8版()
专栏:

“依法炮制”的科学性
覃保霖
过去的中药店,常常挂着“地道药材,依法炮制”八个大字的一块匾。如果你想向他们领教一下,药材是怎样炮制的?他定会告诉你,是遵照“雷公炮炙”的。
几千年前雷公(相传黄帝时人)所作的“雷公药对”早已失传,就是千多年前南北朝雷斅所著的“炮炙论”四卷也已散佚(大部分被保存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一般药材从业员所传习的多是明朝李中梓所辑的“雷公炮制药性赋”。但是中药的炮炙法并不是雷斅所发明,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有了关于炮制的记载。如古本草经“桑螵蛸”条下说,“生桑枝上,采蒸之”。这里所说的“蒸”法便是炮制操作的一种。
为什么中药要经过炮制呢?因为从山野采集回来的生药,所含成分是非常复杂的,为了去粗取精,保存药效,就必须用人工方法来克服天然生药的缺点。如去掉多余的水分、抑制某些毒性、剔除无效部分、提高有效含量、使其便于服用,并易于贮藏等。所以炮制法是一门中药加工的科学技术,使天然生药经过加工炮制而变成适用于医疗的药物。
“本草纲目”里对每一种药的修治,都有详细的记述。李时珍对药物修治的科学论述是当时世界上任何药学著作所不能企及的。其中如“莨菪”修治项下记有“莨菪子十两,醋一镒,煮干为度”。根据近代科学研究,莨菪的主要成分为莨菪鹼、阿托品等生物鹼,而这些生物鹼是难溶于水的,但加醋处理后生成的“生物鹼盐”在水中却有较高的溶解度。因此,像这一类药(如延胡索、吴茱萸等)需要加醋制后才易于煎出有效成分,这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同样,关于酒制、盐制、蜜制等也都有它的科学根据。其他如为避免生药被酵素或细菌所破坏,有蒸、晒等法,如大黄、何首乌一类药;为避免生药所含挥发性物质的散逸,有阴干法,如香薷、薄荷;为防止生药受虫蛀,就涂石灰或石膏,如豆蔻、砂仁;为防止生药中鞣质与铁器起化学变化,就用竹刀刮治,如薯蓣等等。以上这些炮制法都是运用了物理及化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祖国药学家的炼丹术为近代的化学开辟了道路,因此,祖国炮制学及炼丹术的发明是对世界药物化学的重大贡献。
古传中药炮制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在操作技术上达到了十七种之多,归纳起来又可分为四大类。即(一)水制:洗、浸、泡、渍。(二)火制:炒、焙、煨、炙、煅、煿。(三)水火共制:蒸、熬、煎、淬。(四)不用水火制:镑、曝、研等。
炮制技术是祖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整理和提高,精益求精,使我国的医药事业更加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