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勤俭办公社
长开幸福花
山枣人民公社发动群众广辟财源
建立节约用钱和计划用粮制度
据新湖南报消息 中共湘乡县山枣人民公社党委会,最近在全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勤俭办社教育,并采取措施,建立节约用钱、计划用粮的制度,广开财源,掀起了一个勤俭办社、爱社如家的运动,大大推动了当前生产。
1958年,山枣公社的粮食比1957年增加了一点三六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一点八四倍。公社成立后,绝大多数干部和社员仍然勤勤俭俭、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和群众对生产、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搞不清,他们认为“大丰收了,钱多、粮足,用不着节约了”,在用钱用粮上就大手大脚。盐井大队四千二百六十人在9月份一个月就用掉稻谷三十九万多斤,每人平均吃了九十三斤。部分社员对农具的保管也不够好。
公社党委针对这些情况,仔细作了分析和研究。决定在全社进行一次勤俭办社的教育,提出:“大丰收了,要不要广开财源,节约用粮,要不要坚持勤俭办社的原则?”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产、积累和消费的正确关系,并启发大家算了几笔账:一是生活开支账,全社三万五千多人,如果都按盐井大队那样吃粮,每人每月吃九十三斤,一年要吃一千一百多斤,大大超过国家规定口粮标准。二是当前生产账,当前兴修水利等费用,全社就需好几万元。三是明年生产资金账,仅种子肥料及多种经营等生产费用,就需四十五万多元。四算工资账,如果全社每人每月仅平均发工资二元,就需三万八千多元。五算公社收入账,11月的副业现金收入,仅二万九千多元。通过算账以后,大家深深认识了公社虽然家大业大,可是开支也大,非广开财源、贯彻执行勤俭办社的原则不可。在宣传教育中,还表扬了西山大队相思中队节约开支的好榜样。这个中队三个月只用去办公费二元六角。通过这次运动,全公社八千一百一十三户有八千零三十四户订了“勤俭办社,爱社如家”的公约。
接着,公社组织多种经营生产大军,找出竹木、养鱼、喂猪等十七项门路,预计到2月底,共可收入现金八十三万元;此外,抽调一批劳力支援工业建设,每月工资收入有六万元。公社财务清理委员会通过查账、查库、查实物,又找出以前没有列入收入账的粮食三十七万斤,各种实物、现金二万七千多元。在这一基础上,公社党委制订了财政管理暂行办法、收支计划、用粮标准、物资保管以及各种必要的制度,还大大地节省非生产费用的开支。公社的基建按因陋就简的原则来进行。全社的人都按计划用粮,规定不能用主粮煮酒等。粮食、红薯都保管好,防止霉烂。农具等财产清点入库,专人负责保管。
目前,干部和群众对勤俭办社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来公社准备建立猪场,需要二万元,现在精打细算,因陋就简办事,只用了一百三十三元就建成了;全公社管理费从9月到12月,只开支四百三十元;全部食堂都推行了计划用粮,社员不但吃得好,也吃得饱。社员情绪很高,生产劲头也大,六天时间内对四千亩小麦、九千二百亩油菜普遍进行一次追肥,最近又掀起积肥高潮。


第3版()
专栏:

健全责任制 生产干得欢
新市公社评选出二千多名劳动积极分子
据浙江日报消息 浙江德清县新市人民公社建立分层包干的生产责任制,健全劳动检查和评奖制度,定期进行总结评比,加强了社员对于搞好公社生产的责任心,涌现了大批劳动积极分子。
新市公社建立以后,迅速地建立了劳动组织,调整了耕作区,使生产初步走上正轨。但是,对人民公社取消了“三包一奖”的责任制之后,以建立怎样的生产责任制为宜,有三种分歧的意见,未及时确定下来。一种人主张建立政治责任制,认为现在干部、群众的政治觉悟很高,大家都在忘我地劳动,依靠干部和群众的政治自觉性就可以完成生产任务;一种人主张实报实销,不要责任制,因为现在劳动大协作搞得很多,建立责任制容易产生本位主义思想,搞大协作有困难;一种人主张需要建立生产责任制,认为生产责任制对于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有很大的作用。
公社党委在秋收冬种结束之后,通过群众性的总结评比和鸣放辩论,批判了生产上的实报实销思想,因为它已经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认为社员的政治觉悟已经很高,可以不必建立责任制了的看法,大家也认为是不全面的。一致的意见是:人民公社化以后,社员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需要继续向社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同时也要实行分层包干的责任制,这样才能保证把生产搞得更好。干部思想统一以后,就根据群众的意见,建立了队、组和社员三者结合的生产责任制。
公社对生产队建立计划产量责任制。根据各个生产队劳力和耕种的土地,规定种植作物面积,拨给相应的生产成本,实行财务包干,规定必须完成的计划产量,这是生产队的生产责任制。生产队对生产组和专业小组建立工作定额责任制。生产队对所属生产组和专业劳动组织,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分给临时生产任务和作物专业管理责任。这是生产组或专业小组必须完成的工作定额。生产队对社员建立劳动定额责任制。现有的管理水平,还不可能把每个社员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全部登记和计算出来,只能根据社员的劳动出勤、一般的劳动数量、质量和劳动态度,三者结合起来鉴定社员完成劳动定额的情况。
为了保证生产责任制度的贯彻执行,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制度。1、公社、大队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委员会,生产队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小组,专管生产责任制度的贯彻执行。2、按月总结红旗竞赛,结合评比,鉴定生产队、组和社员完成生产任务和劳动定额的情况,评出先进的队、组和社员。3、社员建立劳动考勤制度。社员出勤、缺勤和旷工每天登记纪录,社员劳动态度和完成定额好坏,十天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出勤最多、劳动态度最好的社员被评选为积极劳动的社员。
同时,他们还确定发放奖励工资,代替“三包一奖”制度。规定奖励工资占工资总数的20%,其中公社掌握30%,大队掌握20%,生产队掌握50%。生产队的奖励工资,按月奖给评比出来的先进组的社员,以及积极劳动的社员。大队的奖励工资,结合红旗竞赛,作为先进生产队的集体奖励工资。这些奖励工资都发到社员手里,不能挪作他用。公社的奖励工资,以奖励超额完成计划产量的生产队为主,结合奖励有特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社员。
这个办法贯彻执行之后,得到了干部和社员的欢迎。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责任心也大大加强了。最近,公社党委已结合发放工资作了第一次大评比,评出积极劳动的社员和先进工作者二千三百六十一名,大大发扬了共产主义劳动精神,提高了广大社员的主人翁思想。(附图片)
河南内乡县修渠英雄们,把一百二十公尺高的山头劈掉半边修建渠道。
李德武摄


第3版()
专栏:

历城东郊公社祝辛管理区
劳动管理实现四结合
生产大协作和固定责任制结合 临时突击和经常劳动结合
专业队和亦农亦工亦兵结合 统一领导和区队分级管理结合
本报讯 山东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最近在祝辛管理区摸索了一套适应公社化新情况的比较完整的劳动管理方法,即组织大协作和固定生产责任制相结合,临时突击和经常劳动相结合,专业队和亦农亦工亦兵相结合,统一领导和区队分级管理相结合。这个方法在祝辛管理区实行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现在历城县委和济南市委都在推广这个办法。
祝辛管理区因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结合,生产内容广、项目多,在活路安排上,一个营就有三十多项,一个连也有十五项以上。如果计划不周,就会发生劳动力调动频繁,影响生产的现象。
中共济南市委和历城县委的生产生活检查团在东郊公社检查工作时,首先帮助公社干部在这个管理区进行改进,把问题交给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社员鸣放辩论、发动大家献策献计,终于找到了妥善的解决方法。首先在每个生产队定兵定将,划分耕作区界,从种到收一包到底;定质定量,超产提成奖励,每个生产队还固定一套基本的牲畜、农具。生产队又实行五定包工制,使集体负责和个人负责相结合,事事有专人管理。每个生产队还固定几个机动的突击队员,在公社或管理区抽调人马,组织大协作时,就由突击队员参加,其他劳力照常进行本队的生产。这样大协作和大兵团作战与固定生产责任制,突击与经常的劳动,就结合起来了。其次,在劳动力的安排上,首先将工业、企业单位需要的外调劳力和大片卫星麦田的管理大军固定下来,下余的劳力组成八个蔬菜队,十一个农作物专业队,还有福利、饲养、造肥、水利建设等专业队。这些队常年固定、各专一门,在组织大协作时,从这些专业队里抽调人员。这样就实现了亦工亦农亦兵,并使广大社员一专多能。
这个社还规定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实行区队分级管理。公社负责全社生产规划,进行大的基本建设,经济统一核算,财务收支、分配,组织劳动竞赛,组织大协作;管理区负责领导各生产队贯彻执行公社的一切计划;生产队负责计划本队生产、管理本队使用的牲畜农具。在工业上,凡是投资大、技术高、用人多的项目,由公社直接管理,一般的归管理区,小型的归生产队。
通过这次劳力大整顿,还规定了社员统一的轮休制度,使劳动和休息结合起来了。
实行这些新的管理方法以后,大大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群众反映:“生产有责任,工作有目标,劳动有奔头,放足劲干吧”!
(胡雷)


第3版()
专栏:

江西总结整社试点工作
书记挂帅 训练骨干
本报讯 江西省第一批整社试点在去年11月上旬先后开始,在万人检查团的帮助下,试点工作现已结束。中共江西省委最近召开整社试点会议,总结了各个试点整社的经验。会议认为,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各级党委必须由第一书记挂帅,负责干部亲自参加整社;组织干部学习和讨论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高认识,武装思想,以组成一支整社的骨干力量。试点社的经验证明,这样做,能大大促进整社迅速开展,正确地贯彻党的各项政策。
整社初期,部分试点社的整社工作曾一时开展不起来。宜春县东方红人民公社开始整社时,由于没有及时训练干部,干部思想上存在的模糊认识没有澄清,他们对整社只是一般地研究布置了一下,结果进行宣传的效果不大,群众发动不起来,许多具体问题和思想问题解决不了。后来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挂帅,组织全体社、队干部学习了六中全会的决议,之后,一面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发动群众鸣放辩论,一面和群众个别谈心、访问,虚心听取意见,并认真做了自我批评,结果全社90%以上的社员积极参加了整社,许多具体问题和思想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赣县整社一开始,县委便成立了包括四个书记参加的检查访问团,下到公社,组织社、队干部进行了五天训练,并同时向群众作了自我检查。整社开始后,检查团成员和社、队干部组织群众鸣放,白天随社员下到田间、工地,和社员一起劳动、交朋友,虚心征求意见,边访问边检查边解决,群众非常满意,都踊跃参加了整社。从整社开始一个多月来,全县十八个公社的社员共提出了六万条意见和建议,其中大部分得到了解答,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公社,并有力的推动了冬季生产。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共江西省委指示全省,在整社中运用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注意加强领导,做到书记挂帅,训练好大批整社骨干。为此,省委要求全省由一万名干部组成的检查团要全部下社参加整社;此外,各级党委第一书记、书记都要分期分批以一个月的时间直接参加整社工作。


第3版()
专栏:

领导干部层层深入
以点带面整顿公社
本报讯 中共湖南省凤凰县委采取领导带头,层层深入,实行“三同”,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进一步整顿和巩固了人民公社。去年12月初,全县三个县委书记,七个县委委员都分头下去,既抓重点,又抓全面。
县委第一书记张志敏到林峰人民公社第二生产小队后,发现有些人衣被单薄,便建议公社很快做了十床新棉被和几件新棉衣,当晚,张书记就打电话给县委办公室,布置各人民公社认真检查和解决社员的过冬棉衣棉被问题,因此,群众的生活普遍受到关怀。
张志敏在检查中,还帮助了这里的公社党委会改进了领导方法,以适应工农业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这就是采取书记挂帅,实行“三分”(分战线、分工、社队分级分权管理)一包(包干负责)的新的领导方法,并建立了定期检查总结、调查访问的制度。这样全社十七个干部有十一个下到生产小队,人人有重点,工作很快全面抓起来了。
领导干部层层深入下去后,也及时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新扬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田茂顺带领十八个干部,挑着箩筐,在茨岩生产大队的桐林里和红薯地里,边检查、边复收,三小时捡得桐子五百二十斤,红薯一百五十多斤。第二天,全公社出动三千多人复挖复收,一天捡回桐子六百三十四担,红薯一万八千多斤。 (孟繁勤)


第3版()
专栏:

下放干部 下放权力
龙仙公社各级领导大大加强
本报讯 广东省翁江县(原新丰、翁源二县合并为翁江县)龙仙人民公社最近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下放一批干部和一部分权力到管理区和生产队,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步克服了生产和财务管理的混乱现象。
龙仙公社是由十五个农业社合并建成的一万多户的公社。公社一建立,就在各项生产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公社存在有干部和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缺点。这样,一方面使公社主要领导干部缠在一些日常事务上,不能集中精力来考虑和处理一些有关全社性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下面的干部凡事等待上级布置,依赖上级。
针对这种情况,公社党委在这次整社中重新调整了机构,下放了一批干部和一部分权力到管理区和生产队,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社下放五个党委书记、十五个基层党委委员到管理区和生产队任总支书、主任、支书、队长和其他职务。在组织生产、基本建设、财务开支、生活福利事业的管理上,都给管理区和生产队划出了一定权力。劳动力一般由管理区和生产队调动和安排使用。公社需要劳动力搞有关全社性的大型的基本建设时,要通过管理区向生产队抽调。各管理区和生产队在保证完成公社计划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安排使用劳动力。全社性财务开支由公社作出统一规定执行,管理区的财务开支各自作出计划上报公社批准执行,在计划的范围内各管理区可以灵活掌握。各管理区的副业、畜牧业等除完成公社分配任务外的多余部分,实行提成奖励。
龙仙公社的组织管理经过整顿后,管理区和生产队的领导加强了,干部比过去深入了,劳动组织和财务混乱现象已初步克服。由公社下放南浦生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陈育胜,一下到生产队就马上和社员一起劳动,和社员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由于领导加强和权力下放,大大发挥了各级干部当家作主的精神,许多生产队都自己想办法办好本单位的生活福利事业。现在,全社已根据当前的生产情况建立了各种专业队,各项工作已开始走上正轨,出勤人数由原来的九千多人增加到一万二千多人,劳动效率也有显著的提高。


第3版()
专栏:

怎样健全公社的劳动组织
中共陕西大荔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 潘勤农
大荔县羌白人民公社第一生产大队在去年12月开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和整顿人民公社的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工作组结合对社员的思想教育,认真的对劳动组织中存在的混乱现象,进行了整顿,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公社的生产方针,制定了一套新的劳动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适合于人民公社这种新型的组织需要的,也是为广大社员普遍欢迎的。现将这个大队的整顿劳动组织的情况介绍如下。
这个大队划分了十个生产小队。包括十二个自然村,八百八十一户。由于人少地广,每个劳力平均耕地十一亩,每个畜力四十四亩。在以往,当地群众就感到劳力和畜力不足的困难。公社化后,工业生产和农林牧副渔同时开展,各项生产指标和措施都加大了,农村劳力不足的困难更加严重,经常出现活路多没人做的情况。
调查摸底开展辩论
解决劳动组织问题,是开展各项生产的关键。为了巩固人民公社,保证各项增产任务的完成,工作组深入各村把农村劳力情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调查摸底。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劳力紧张主要是劳力安排不当,组织管理不严,服务性生产占去劳力过多(而且有很多强壮劳力做轻活)等原因造成的。为了统一认识,搞清问题的关键所在,工作组采取了由党内到党外,由领导到群众的办法,把社员提出的问题,分类排队,进行讨论。经过社干部和社员大鸣大放大辩论,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找出了办法。大家一致认为,工农业生产必须同时并举,增产任务必须保证完成,解决劳力不足问题除了加强劳动管理以外,必须大搞工具改革运动。
合理组织劳动力
根据人民公社社大人多、经营广泛的特点,工作组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工业和农业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并举的生产方针,对全队劳力作了统一安排:初步研究确定今年抽出二百零八个劳力(占总劳力的10%)作为长期支援国家工业建设预备力量;抽出一百七十四个劳力(占总劳力的7%)保证公社和大队办工业的需要;下余一千七百二十六个劳动力(占总劳力的83%),由大队合理安排各生产队的劳动力。
本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精神,和生产队的特点,将劳力合理的进行分工分业,其具体作法是:把经验多、技术高、作务精细的社员,分别组织成定型的粮食、棉花和园艺等三个专业队。这部分劳力占总劳力的34%,它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各项专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其次,建立饲养和集体生活福利等专业组织。并实行了定额管理的办法,节省出大批劳动力。同时,在这些专业组织中,尽可能的作到以女代男,以弱代强,以便使农业生产战线上经常保持较多和较强的产业军,保证农业生产任务的完成。此外,各生产队还组织了突击队。平时在本队与农业产业军并肩作战,共同生产,由生产队统一领导;必要时由生产大队根据突击的需要,统一抽调,组成大兵团作战。
为了有计划的把突击和经常任务结合起来,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与突击队及粮、棉、园艺等专业队订好合同,然后统一安排,分段突击,既要保证粮棉专业队的生产任务完成,又要保证突击任务的完成。
健全生产责任制
在组织劳动组织的同时,还必须相应的建立与健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组协助这个大队初步摸出的办法是:
第一,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实行“五包”制度,即包作物播种面积的完成;包增产指标的实现;包投资的合理使用;包增产措施的全面贯彻;包作物计划用工任务的完成。并以五包为内容,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签定合同,生产队向生产大队完全负责。
第二,生产队实行专业负责制,即生产队按照向生产大队所包的“五包”任务,在本队分别把社员组织成粮食专业队,棉花专业队,园艺专业队。各个专业队按照
“五包”要求,分别承包一项或两项作物的生产任务。队与队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工负责制,又要有密切配合和互相的支援;既要保证完成所包任务的完成,又要保证整个生产队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三,生产队的干部实行统一领导、分关把口、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的领导负责制。层层分清责任,人人交清任务。
第四,社员在作务上实行四定责任制,即定任务、定质量、定项目、定时间。在管理上实行四到田的管理责任制,即指标到田、措施到田、责任到田、管理到田。除上述各项责任制以外,队干部还规定了“三抓”“四到田”和“六统一”的管理责任制(三抓是抓思想、抓生产、抓生活;四到田是劳动到田、办公到田、检查到田、评比到田;六统一是统一思想领导、统一计划安排、统一劳动调配、统一劳动竞赛、统一总结交流经验、统一评比奖惩制度)。这些制度经过短期实践,大大的推动了当前生产,劳动出勤率由85%提高到100%,掀起了冬季生产更大高潮。
加强劳动考核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力量和每个人的积极作用,继续鼓舞社员的劳动热情,掀起更大的冬季生产高潮,在改进劳动管理的同时,发动社员民主制订了以下奖惩制度:第一、建立三台一榜制。即每个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均建立了出勤台、跃进台、评比台;一榜是光荣榜。第二、规定出勤考核出勤标准,其办法是各个生产单位均建立考勤簿,来记各个人每日迟到和早退,记旷工、记请假、记劳动态度和做活质量好坏等。第三、民主制订受奖者标准。对劳动态度不好、违犯劳动纪律的,分别给予批评、会议批判或记过降级。
(原载陕西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找到了高速度发展生产的道路
本报记者 古维进
解放以来,我国人民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农业增产的道路。
路子在哪里?有的人说:我国人多地少,要想增产,除非开荒。但是荒地远在边疆,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谈何容易。于是右倾保守主义者对我国农业增产得出一个结论:“农业增产的道路只有等待机械化,慢慢的来吧!”党始终是不同意这种看法的。根据这几年来群众创造的小面积丰产田的经验,党认为我国农业增产的道路,必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是右倾保守主义者又说,提高单产大面积是不可能的。事情真是这样的吗?让右倾保守主义者看一看全国农业展览会介绍的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情形吧:1958年全国粮食作物(不包括薯类)亩产千斤以上的面积共达一亿六千多万亩,相当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不包括薯类)的10%,比1957年的千斤亩增加了一百多倍。亩产百斤皮棉以上的棉田约占植棉面积五分之二左右。还有……。在这些大量的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右倾保守主义者还有什么理由说大面积增产是不可能呢?
伟大的意义
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出现,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空前未有的大丰收。其中由于粮食生产成倍地增长,不仅解决了全国六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条件对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工业原料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根据需要来合理安排。这对于保证工业原料的供应,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都有很大作用。
但是,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出现,还有更深远的意义,这就是对我国耕作制度的改变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耕作制度的特点是:在北方,地广人稀,劳力不足,形成了广种薄收;在南方,虽然人口稠密,劳力比较充足,但是复种次数太多,人力物力不能满足耕作的需要,实际上也是广种薄收。
长期以来,有谁去注意这个问题呢?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谈到我国农业不发达,就归咎于人多地少,增产潜力有限。只有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实现人民公社化的新形势下,培育了大面积高额丰产田,贯彻了以水、肥、土、种、密等八大增产措施为中心的精耕细作,揭开了农业增产潜力的秘密,才有可能说明我国的耕作制度应该是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制度的重大革命。
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把广种薄收的耕作制度改为精耕细作,少种、高产、多收的耕作制度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回答是肯定的。1958年山西等地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根据。山西省共有耕地六千八百万亩,其中半数以上是坡地,劳力不足,产量低,大部分亩产在百斤以下。1958年他们从总耕地面积中抽出适宜种农作物的三千七百多万亩建立了“基本农田”,实行精耕细作,认真贯彻水、肥、土、种、密、保(除治病虫病害)、工(改良工具)、管(田间管理)农业八字“宪法”,于是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全省夏秋粮食平均单产达到五百斤,相当于1957年平均亩产的四倍,总产量比丰收的1956年提高了130%。
山西省农业生产的经验表明,如果全国各地都像山西那样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少种、高产、多收,我国农业生产就会沿着一条高速度发展的道路前进——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高额产量和足够的农产品,逐步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土地种庄稼,三分之一的土地休闲,三分之一的土地绿化),并把适当数量的劳动力从农业战线转移到工业战线上来,大办工业,加速公社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从而促进公社全民所有制的实现,缩小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在实行新的耕作制度中必须和右倾思想作斗争
现在,推广大面积高额丰产田和少种、高产、多收的耕作制度,已经引起全国各地的重视。各地都把实行这一新的耕作制度列入1959年的农业生产规划,要求在少量的土地上得到大量的收获。
这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在我国,1958年粮食生产虽然跃进到全国平均每人有一千二百斤左右的水平,但仍然不是很富裕的;而其他农作物如棉花、油料等,还距离人民的需要很远。因此,今后的农业生产,必须推广大面积高额丰产田和少种、高产、多收的耕作制度,取得丰富的农产品,才能使六亿五千万人民达到丰衣足食;至于实现我国工业化和进行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同样需要从推广新的耕作制度里,取得足够的原料,来加速前进的步伐。
但是,推广大面积高额丰产田和少种、高产、多收的耕作制度,并不是人人都赞同的,还有些人存在怀疑。他们说,高产田摊的本钱大,费的工多,产量虽然高一些,但和大田比起来,也是划不来的。这些论调,实质上是留恋“广种薄收”的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让事实来驳斥这些“高产赔本论”的论调吧。山东省寿张县台前人民公社把春玉米高产田与一般田的用工量和产量作了一个比较:亩产一万到二万斤的平均用工量比亩产一千三百斤的多用二倍多,但产量增加六到十四倍。这个社亩产二万斤以上的谷子平均每亩用工量比亩产八百斤的多三倍多,但产量则增加了二十四倍。再从生产费用方面来看:江苏省新沂县红旗人民公社新南大队1957年一般水稻田每亩生产费用五元六角三分,每亩纯收益十三元四角七分。1958年水稻丰产田每亩生产费用十七元四角九分,每亩纯收益二百四十元。两相比较,丰产田每亩的生产费用虽比一般田增加二倍多,但纯收益增加了近十七倍。这些事实,不是说明搞高产田不仅不赔本,而且大大的划得来吗?


第3版()
专栏:

山西省太谷县胡村火箭人民公社为争取今年更大丰收,在一万三千亩麦地里铺上了细沙,保证小麦安全过冬。
 新华社记者 张瑞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