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资产阶级法权残余不是资产阶级法权
侯明方
编者按:侯明方同志写的“资产阶级法权残余不是资产阶级法权”一文,提出了一些大可研究的问题。作者认为,资产阶级法权和资产阶级法权残余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两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如果不加区别,就是对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歪曲,也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学说不相容的,等等。弄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的讨论很有好处,因此我们希望读者除继续对其他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以外,也对这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
资产阶级法权是资产阶级意志的表现;资产阶级法权残余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
资产阶级法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它形式上规定自由、平等,但同时又主张经济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平等。这是资产阶级法权的一个基本特点。可见资产阶级法权是以事实上的不平等和阶级不平等(阶级对立)为前提的。
我们国家自民主革命胜利后,就逐步地消灭了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现象也就随之被消灭了。但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经济上还不可能是完全成熟的,还不可能完全摆脱资本主义的痕迹,因此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种种不合理的既成事实,虽然其性质改变了,也仍然存在。如过去的城乡对立变成了城乡互助,但城乡差别仍然存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里,还“保留着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观点”。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阶段,因为条件的限制,无产阶级的国家还不能保证达到事实上的完全平等,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不平等这个范围的限制。另方面,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无产阶级国家不得不在一定时期内,在法律上认许这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存在(仅是需要而且不可免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它,创造条件最后消灭它。因此列宁说:“由于资本主义的这一特点,在争取经济平等的坚决斗争中,就必须公开承认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必须把公开承认的不平等作为无产阶级国家制度(即苏维埃宪法)的基础。”(列宁:“迎接国际妇女节”“马、恩、列、斯论妇女解放”第112页)
但是,这个事实上的不平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却有着原则的区别。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表现为剥削、压迫,这在我们国家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同资本主义社会比较,社会主义社会才是最大的平等。可是如果和人人都有按自己能力劳动的平等义务和一切劳动者都有得到按需分配的平等权利的、事实上完全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比较,则社会主义社会里还是有不平等存在。社会主义还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理想。可见,资产阶级法权,同资产阶级法权残余是根本上不同的。前者是资产阶级意志的表现,是主张、保护、巩固和发展这种不平等的,从而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和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而后者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所要求的,它虽然也承认以事实上的不平等为前提,但却是被用来创造条件最后消灭这种不平等的,从而是为共产主义建设服务的。
把资产阶级法权和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看作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对我国革命实践的歪曲。
有些人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却不相同。在他们看来,资产阶级法权残余和资产阶级法权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或者前者是后者的碎片和部分,等等。按照这种逻辑,既然资产阶级法权是资产阶级意志的表现,其残余部分当然也是如此。这显然是错误的。前面说过,资产阶级法权是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是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它是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这种法权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不会存在的,因为它和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根本不相容。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这种法权已随着反动政权的消灭而消灭了。如果照这些人的主张,在我们国家还能够允许存在并且仍然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的碎片、部分的话,这首先就和马克思主义的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学说不相容,同时也是对我们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的歪曲,因为我们国家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这方面的工作是做得极其彻底的,诸如废除六法全书和批判旧法观点,等等。从实践来看,这种主张也是错误的。有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过诸如“按劳分配”“四马分肥”及“定息”等被称为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法权呢?
那末,被称为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这部分法权,究竟是属于怎样的一种性质呢?我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性质。
首先,如前所说,这种法权是为资产阶级所深恶痛绝的,因此它只有在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其次,这种法权是由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定和用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的。为无产阶级国家所制定并保护其实施的法权,只能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即无产阶级意志的法律化。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因此它制定的规章制度——法权,自然是符合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的要求的。反过来说,这种法权也正是为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是它的上层建筑。因此就决定了:第四,这种上层建筑必然是为其基础服务的——保护、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另一方面,从实践来看,也是如此。例如定息,这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执行这个政策,虽然国家要支付一些利息,无产阶级暂时还要忍受这种剥削;但这样作,正是为了无产阶级将来不再受剥削,并且对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也是有利的。再例如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对反对资产阶级的不劳而获的思想,促使人们从物质利益上来关心生产等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事实都是无可非议的。既然这种法权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定并保护其实施的,目的在于维护公有制和无产阶级的利益,并且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权。
有人说,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才是无产阶级的意志,使无产阶级暂时还要忍受剥削的定息、以事实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按劳分配原则等等资产阶级法权残余,怎么能说是无产阶级的意志呢?其实,这些人并不明白,意志是为一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它不能离开物质条件而单独存在。因此,以客观规律为依据,并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法律,也就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马克思在谈到资产阶级式的法权的不平等及其不可避免的道理时曾说过,法权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有谁能说,
“定息”和“四马分肥”等政策不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呢?这不仅是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定和保护其实施的,而且在无产阶级认为其不适当时,还可以修改它,改变它。
也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说资产阶级法权残余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又说要逐步消灭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并不矛盾。如果说这里存在着矛盾的话,那么这种矛盾也正是客观事物的矛盾的反映。因为按照无产阶级的意志,最终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但刚从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还不具有这些条件。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因此无产阶级就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为此,就必须“公开承认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不平等”,并利用它为共产主义建设服务。但这种不平等又和共产主义的要求相违背。我们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在承认和利用这些不合理的现象的同时,也要限制它的消极作用,并且准备逐步地以完全的平等来代替它。
资产阶级法权残余,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随着基础的发展而变化。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法权残余”,并不像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样可怕,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首先是起着积极的作用的。但这决不是说,它和基础就没有矛盾了。它和共产主义的原则和要求比较起来,更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当基础发展了,法权也必须适当地改变。目前指出在我们国家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目的,正是要让人们知道这种法权所规定的平等还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它包含着不平等,还有缺点。因此我们不要把它绝对化,而应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逐步地削弱它和消灭它。只有人们认识了这一点,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在逐步改变这种还不完全合理的情况时减少阻力,同时又可以增加人们思想中的共产主义因素,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对于“按劳分配”原则,就应当采取这种态度。无可否认,在社会主义阶段,由于人们的觉悟还不高,经济上还不成熟,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对于反对资产阶级的不劳而获,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促使人们从物质利益上来关心生产,确是起了积极的作用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个原则还是以事实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因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它的积极作用将会逐渐缩小,副作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地改变它。目前我国农村中实行的部分供给和部分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正是生产大跃进和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空前提高的必然结果。这样作是十分正确的。但是目前农村中有人认为供给的部分越大越好,包得越多越先进,甚至主张干脆废除“按劳分配”原则,这种想法则是脱离实际的,因而是错误的。这些人没有看到,目前农村每人每年的生活费平均只有六、七十元左右,除掉吃饭以外剩下的就不多了,如果包得过多,工资部分就会很少了。这些人尤其没有看到,在实行全包以后,有部分觉悟还不高的社员经常借故不出勤,劳动热情减低,因为他们觉得现在干不干活都可以吃饭、穿衣。这对发展生产是不利的。我们决不能离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的觉悟水平来考虑问题。在目前我国生产水平还不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的情况下,按劳分配原则仍是分配制度的基础,忽视这点是错误的。


第7版()
专栏:在理论刊物上

尊重群众实践
掌握客观规律
加强思想教育 刻苦学习理论
“虚与实”今年第一期发表了社论“新年展望”,社论说:过去一年来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更加懂得了:党的正确领导和群众的要求相结合,就能形成一股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力量,成为我们一切事业胜利的源泉。它又雄辩地说明了:只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它还有力地证明了:当广大群众一旦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就能表现出无比的威力。社论在提出工业战线上、农业战线上以及整顿人民公社的任务后,谈了思想教育问题,干部作风问题和学习理论问题。
关于思想教育问题,社论说:现在,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必然要在人们思想上引起不同的反映,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为了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对待新的形势,为了继续大破资本主义思想,大立共产主义思想,必须结合整顿公社和生产建设,针对各阶层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普遍地、深入地进行一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使大家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当前行动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但我们的思想则必须用共产主义来武装。
关于干部作风问题,社论说:就总的情况来说,自整风以来,干部作风有了很大改进,这是首先应当肯定的主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生产大跃进和公社化的胜利,有少数干部头脑不够冷静,滋长了强迫命令、浮夸不实、骄傲自满、脱离群众等毛病;这些当然只是一个指头甚至不到一个指头的问题,如果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那就会迷失方向,是十分危险的;但如果只看到或满足于九个指头,而看不到一个指头的问题,那也是错误的和有害的。要教育所有干部切实树立群众路线的作风,随时虚心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做到有事和群众商量,再集中群众的意见,贯彻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同时还要教育所有干部把革命热情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既要敢于设想、敢于创造,又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多作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使自己对情况的判断接近客观实际,防止华而不实、浮而不深的作风。总之,心要热,头要冷,既鼓干劲,又留余地,把大跃进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上。
关于学习理论的问题,社论说:在大跃进中,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前者需要我们把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用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后者需要我们以较高的思想水平来分析和处理。这都说明了提高理论水平的迫切意义。但是,现在还有一些人对学习理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满足于狭隘的实践经验,这是必须克服的。实践出理论,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实践还不等于理论,必须通过总结和提高,从实践经验中抽出规律性的知识,才能形成理论。
关键在于提高认识改进作风
“思想战线”今年第一期发表了题为“提高思想,实现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的评论。评论认为,实现更大跃进的计划的关键,在于不断的提高干部思想和作风。评论首先谈到了继续反对保守,破除迷信,鼓足干劲的问题:我们反对保守思想,就是为了使人们的认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既看到困难的一面,更要看到有利的一面;既要看到客观条件,更看到主观力量;既见物,又见人。提倡把革命热情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正是要尊重科学,尊重唯物论。破除迷信,不能把科学当作迷信破除了,解放思想,也不是不要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了。在反对保守的同时,还要注意力戒浮夸。我们不但要提出积极的、先进的指标,而且必须要有保证指标实现的充分可靠的措施和办法。任何空喊和浮夸的形式主义作风,都是和反对保守、力争上游的方针不相容的。
在谈到坚持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的问题时,评论认为正确的思想,是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密切相关的。尊重群众的实践,尊重群众的革命性和创造性,就是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只有时刻坚持群众路线的人,才能不断地从群众中吸取力量和智慧;才能既有冲天的干劲,又有求实的精神。那些脱离群众,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人,不是干劲不足,就是凭空乱想。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收获。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而顺利地取得胜利,由于广大群众对党的极大的信任和热烈的拥护,有一些干部的头脑又开始发热;以为自己指到哪里,群众就能干到哪里;以为发动群众很容易,不再需要进行艰苦的说服教育工作;这些同志不懂得建设社会主义和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这一步工作做好了,下一步工作又需要我们从头学起。同时,群众的觉悟也是需要不断提高的。旧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新的思想问题又会产生;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在另一个问题上又可能认识不清。因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可以忽视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


第7版()
专栏:

发动群众 与天争水
谈谈我国的人工降雨
中央气象局观象台副台长 程纯枢
在谈人工降雨之前,首先要了解自然的雨(或雪)是怎样形成的。下雨先要有云。空气中只要有相当的水分,有上升的气流使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变冷,水气就会凝结成无数细小的水滴(云滴),构成云块。但水气凝结的时候需要有细微的尘埃或盐类等杂质做核心,这些杂质空气中一般并不缺乏。
云滴体积很小,数量很多,在不下雨的云里,它的直径约百分之一毫米左右。这样小的云滴很难掉出云外;即便掉出来,落得很慢,到不了地面,便蒸发掉了,不算雨。云滴必须有继续变大的条件,才能成雨。毛毛雨的直径大于十分之一毫米,最大的雨点直径大到五毫米。
细小的云滴变成雨点的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合并。云里作为凝结心的杂质大小不一,云各部分的温度有差别,云滴生成有迟早。因此同一块云里面云滴也大小不一样。较大的云滴落得快些,途中容易碰着较多的小云滴,并吞而增大。足够大的水滴一直落到地面还没有蒸发完,便是雨。
云滴增长的另一种过程是所谓冰晶过程。人们根据观测结果知道,云块里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温度比摄氏零度还低得多,但是,云滴还是水滴,不结成冰。甚至温度低到零下四十度时,还有一些这种“过冷却的”(冷却过度的)水滴存在。云温度在零度到负二十度之间的部分,往往是过冷却水滴而掺有冰晶。这两者的同时存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冰晶与水滴性质不同,同样多的水气,如果是在冰上的话,空气已经饱和;但是,如果在水面上的话,就没有达到饱和。所以,在同一块云里,冰晶比水滴增长得快,而且从水滴夺取水气以自肥。冰晶长大成雪花,许多雪花并成雪片,比较重的雪片在下落时经过零度以上的空气,溶化成水,就是雨。这是自然雨的一种最重要的形成过程。
有好多云不很高也不很薄,但是不下雨,这主要是因为云滴的增长受到了天气条件的限制,始终变不成雨滴。人工降雨的办法,就是促进有相当条件的云,使云滴迅速增大下雨。根据我们现在对自然雨生成过程的了解,人工降雨的途径是设法使过冷却的云里增加很多冰晶,作为云滴增长的基础。或者是引入大批的大水滴和凝结核。
用飞机在过冷却的云上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粒块,干冰下降时,附近的空气温度可以迅速降到零下四十度,使空中的水气结出亿万个微小的冰晶。有了这许多冰晶,过冷却云的云滴便有条件迅速增大,促进雨的形成。
另一种方法是把某些化学用剂(现在认为最好的一种是碘化银)用高温燃成烟,让风带到云里去。因为它的结晶结构与冰晶相似,也能促进云滴增大。它也只能用在较冷的云里。这些化学用剂也可以用气球带到近云的空中去燃烧,或者用飞机带着燃烧散布。山地多局部上升气流,尤其有利于这种作业。
第三种促进云滴合并的方法,是用飞机在云的适当部位喷射细水滴(按现有经验,其直径在二十分之一毫米左右好些);也可喷撒碾细了的盐粒,使云得到一批凝结核,以造成大粒的云滴。盐粉也可以用炮弹往云里送,或在山头上喷射。
云是活的、变的,有它的各种发展阶段。例如,我们播云促进云滴的增长,而气流的条件却正在促使云消亡。比较充分地掌握云四周空气运动的情况和变化,掌握云的物理性质,对于决定如何进行具体作业,是重要的。云的具体变化过程很复杂,目前我们在试验之前,往往还不能把这条件完全都掌握好,或多或少地限制了人工降雨的把握性,暂时还不能做一回下一回,希望下多少雨就下多少雨。
我国幅员广大,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大小不同的旱情。我们需要用各种方法与天争水。吉林去年用人工降雨的办法减轻旱灾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工降雨试验值得继续做,这是我们今后与旱灾作斗争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现在我国在这方面所做过的试验不很多,技术上还不很成熟,特别是对各地区各色各样的气候条件下如何造雨,还没有充分的经验。因此,更大规模地造雨,还需要进行周密的试验。所以,目前还不能够把人工造雨看成是解决干旱问题的最主要措施,不能因此而放松已有的许多防旱设施。
我国气候、地形多种多样,各地区各有它的天气特点,在人工降水试验上也有各种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决不是现有一些办法所能完全解决的,各地结合需要多试验,多想办法,发动群众来试验,大搞土办法,才能处处发展人工造雨,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人工降雨,目前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是找一些地区,投入更大的力量,扩大每次试验的面积。我国的旱情一般都不是个别县的问题,一旱就是一两个省,为了今后能够及时满足这样大地区的需要,必须以较大的面积作为试验的目标,研究作业技术,取得经验。
第二是迅速发展在地面上试验人工降雨的技术,并且发动群众来搞。我国广大的山区有很多有利的局部天气条件,群众搞起来,会有很多方法,从山区大大小小的云块里取下水来,为水利化增加一个水源,并给气象科学带来全新的内容。
目前,除了苏联在人工控制天气的试验研究上投入巨大力量以外,国外只有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有试验,而且试验规模不大。他们没有迫切的为人民解决实际需要的推动力,试验大多拘泥于所谓科学问题,进展很慢。美国已有一些“商业造雨者”,初看起来好像他们的造雨已经达到很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其实,还是由需要者出钱做试验。美国试验人工降雨以来,由于资本家之间利害冲突多,已经出现了许多法律问题。果园资本家曾与农业资本家对讼。在美国,如果有一处出现洪水,受害的地方就会有人要求不相干的人工降雨者赔偿巨款,甚至还有人干脆要求禁止人工降雨。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