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几根牛毛
施尔武
有一位知识分子曾说:“农民单干时还有一头牛,互助组留下个牛屁股,到了合作社变成了一个牛尾巴,公社化以后就只剩几根牛毛了。”
这也是见惯的了:凡是攻击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人,都要装出一副农民代表的样子,而且都要把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说成对农民似乎是很残忍的:连“一个牛尾巴”也不肯留给农民。而他们才是“悲天悯人”又“忧国忧民”的。
事实常常把他们的真面目揭露出来。
中国的广大贫雇农原来就没有牛;一些下中农,也不过只有一个牛屁股甚至只是一条牛腿,“丢了一头牛”,他们从何说起?富裕的中农,倒是差不多都有一头牛,但其中的多数,并不觉得牛就比拖拉机好;并不觉得单人单牛的生产效率比群人群牛的生产效率为高,更不觉得独自的生活挣扎比同舟共济更有保障,因此,早已放弃独自走向资本主义的念头了。今天还有“丢了牛”情绪的人,只不过是一小部分对资本主义痴情的人。那数量,不过像“几根牛毛”。他们痛惜的也并不是“一头牛”,而是由这头牛把他们拖向资本主义王国去的幻想的破灭。那位知识分子,乱说什么农民长长短短,他能代表哪种农民?
要知农村事,就要去问问农村的多数人。“你问俺们那丰产方能打多少粮食?”“你问俺们有多少台拖拉机?”“你问俺们那机井能浇多少地?”“你问俺们那食堂办的好不好?”“你问俺们喂多少大肥猪?”“俺们的”、“俺们的”……你简直估不透同你谈话的这些人到底有多少财富。眼前的一切一切,目所及,手所指,几乎没有一样不是“俺们的”。什么时代的农民有过如此巨富?有过这样的气魄和心情?
这才是真正的巨变:由单干而互助组,而合作社,而人民公社,事业越来越大;由无牛、半头牛或一头牛而许多牛马,而几千件“铁牛”等等农业机械和大型农具,财富越来越厚;由啼饥号寒而“糠菜半年粮”,而仅得温饱,而丰衣足食,生活越来越好;由终日愁容而减少忧虑,而眉头展放,而欢欣鼓舞,心情越来越欢腾。这种变化,完全是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用不断革命的行动取得的。难道这能叫作“残忍”?
就连西方的一些记者也已看到了,大跃进之后人民公社化了的中国农村,已经变得像是“一条金色巨龙”。而那位知识分子的眼睛,对这一概都看不见,却只看见“几根牛毛”。如果把一小部分个体农民的私有制,比作一条在崎岖山路上向着资本主义缓缓前进的老牛,那末请问:在康庄大道上向社会主义飞舞奔腾的这“金色巨龙”,又比你们悲悼不已的老牛如何呢?
这些人眼光为什么这样不济?说穿了,因为他们自己正是那头走向资本主义老牛身上的一些牛毛。依他们看来,世界只应该是这样:一头老牛缓缓地走向资本主义。除此以外,一切都是坏的,不合理的。这便是所谓的“乱”和“糟”。所以,除了他们借以存身的“一头牛”、“牛屁股”、“一个牛尾巴”以外,便什么也看不到了。
几根牛毛嘛,有个牛尾巴是还能混下去的,何况,他们还幻想着会有一个由“牛尾巴”而“牛屁股”再到“一头牛”的变化呢?不想霹雳一声,“牛尾巴”也不见了;连依附为命的那一点小私有制的残余,也要化为乌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是“牛毛”也终于不得不出来张牙舞爪一番,企图拦住“金色巨龙”的去路。
哀嚎是没有用的,阻拦更是徒然,要想生存,只有把脚跟移到“金色巨龙”身上来才行。得打油诗一首,赠给这些人们吧:
良辰美景却悲嗟,几根牛毛挂泪花;
山河万里落不得?何必死钉牛尾巴!


第8版()
专栏:

杜凤瑞探家
吴善翱
1957年春天,杜凤瑞趁休假的机会,探望了离别十年的故乡——河南方城县赵洼村。
在这里,杜凤瑞曾经度过了他苦难的童年。1933年,杜凤瑞出生在这里。生下来八个月,就由老父亲用箩筐挑着出外逃荒去了。一家人五离四散。杜凤瑞三岁的姐姐被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了,杜凤瑞和他的哥哥也几次被卖给别人。十岁的时候,杜凤瑞到地主王隆兴家去放牛,受够了地主的鞭打和辱骂。一直到1948年家乡解放了,他才放下了牛鞭,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现在,在离家十年以后,他多么想看看家乡的变化,看看年老的爹娘啊!
他一进村,就好像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竟找不到自己的家门了,只见村里家家房舍整齐,哪里还有他要饭、扛活时住过的那所茅草棚!他在村里转了一圈,才找到自己的家——一排向南的四间土平房。
十年来,赵洼村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过去这里的几十户人家,有十九户逃过荒,要过饭;而今家家不愁吃,不愁穿。杜凤瑞看到这些,高兴得像个孩子般地跳跳蹦蹦。
回家后的第一顿饭,娘端出一盘白面馍和一碗炒鸡蛋。杜凤瑞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想:“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居然还吃得上这样的饭菜!”他顺手拿了块馍掰开看了看,却又一声不响,眼圈噙着泪花。娘问他为啥这样。他说:“娘呀,我想起了过去咱们家受的苦难,心里才不好受的。”
杜凤瑞在十天的假期中,除了探望亲戚、朋友外,还热情地参加了社里的劳动。起初,干部和乡亲们都不让他下地,他哪里肯依,说:“党交给我们军队有两个任务,一个是保卫社会主义,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我回家来能同大家一起劳动,心里可痛快啦。”
村里的青年人一有空就爱去跟他聊天。大家谈谈笑笑,问杜凤瑞:“听说你现在是在空军,会开飞机,这可不简单啊?”
“是啊,”杜凤瑞回答说:“要在旧社会,像咱们这样穷哥儿能干这号事?只有共产党领导咱人民坐江山,穷人才能开飞机呢!”
“开飞机得有很高文化罢?”
杜凤瑞说:“建设社会主义干哪一行都得有文化。拿种庄稼来说,要让庄稼长得好,学问可不少。我跟大家一样,是个大老粗,在革命部队的培养下,学习了一点文化。咱们青年人听党的话,前途是很大的。”
有一次,杜凤瑞和大家谈得正高兴,村里的那个被管制的地主王隆兴来了,一进门就谄媚地向杜凤瑞打招呼:“唷嗬,表叔回来了!”
杜凤瑞冷冷地看了一眼,半天才说:“表叔?哪来的表叔?从前我给你扛长工时不是你表叔;现在怎么变成是你的表叔啦?对不住,我没有那分福气!……”
大家听了都哈哈乐开了。王隆兴碰了一鼻子灰,就嘿嘿假笑着,贼溜溜地回去了。
杜凤瑞对大家说:“哥儿们要警惕,地主怀里揣把刀,他看到咱们穷人日子越过越好,心里不会舒服的,说不上啥时候就报复你一下。咱们对那些坏蛋,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一天,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布置生产任务,社里的干部请杜凤瑞在会上讲话。杜凤瑞先给大家介绍了部队同志各方面的生活,接着又谈到合作化的好处,他说:“……人多力量大嘛。合作社比互助组强,大社又比小社强,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上阳关道,准不会错的!我们部队同志个个决心保卫家乡、保卫祖国,要同老乡们比比干劲呢!”
杜凤瑞在这次探家中,遇到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他哥哥杜凤甲,在执行党的政策上犯了些错误,群众有不好的反映。杜凤瑞听到后,心里很难受,觉得在哥哥的身上已经开始滋长了危险的忘本思想。
这一天,从小就卖给人家去当童养媳的姐姐,回娘家看弟弟来了。杜凤瑞就请全家老小坐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爹娘说起过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时,老泪纵横。杜凤瑞乘机对杜凤甲说:“哥呀,咱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现在咱家的生活真是丰衣足食了,还能不好好地为党工作?”
这话说在杜凤甲的心里了,他脸上阵阵发烧。
当天夜里,兄弟俩又在灯下谈开了,一直谈到鸡叫。杜凤瑞再三劝说杜凤甲:“哥呀,你是个复员军人,要把你过去参加部队南下进军时的干劲拿出来,好好为党工作。犯了错误,不要灰心,要有勇气去改正。以后你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对党有利,还是对敌人有利!……”。
杜凤甲心里很激动,对杜凤瑞说:“弟呀,我感谢你。绝不辜负党的教育和你的希望!”
这时,杜凤瑞从自己的行李包里拿出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三本书,交给杜凤甲说:“一个人要常常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犯错误……”
杜凤瑞家门前的一片桃树林,是凤瑞那年探家时亲手栽的。他当时对哥哥说:“哥呀,桃树开花年年红,党的恩情说不完。我要把幸福的根,栽在咱家过去搭茅草棚的苦地上,世世代代不忘记!”
桃树一片油绿,它是烈士的化身;春天开出的满树红花,是烈士对党的一片忠诚。……


第8版()
专栏:

时刻想着党
(杜凤瑞家书片断)

兄呀,我不是阻挡你前来探望。咱家的生活困难,我可以尽一切力量来帮助。我算了一下,你来一次,路费就得五十元,把这笔钱节省下来帮助家里,不是更好了吗?另外,咱父母亲都七、八十岁了,你离开了家谁来照顾他们?再说,兄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咱家乡闹灾,兄就要听党的话,同群众一起,来克服困难。
兄呀,任何困难是吓不倒共产党员的。……在我们飞行员里,有许多人同我一样,都是大老粗,他们听党的话,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就掌握了高度科学的飞行技术……。 1957年9月30日

经过大鸣大放大辩论,我们这里的每个同志,思想觉悟都提高了,眼睛也看得更清楚了。……有少数人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参加革命后虽然经过数次政治运动,但是始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不愿意跟着共产党走;还有个别的人虽然出身于工人家庭,在革命部队中立过功,受过奖,但是他们拿功劳当做个人的资本,骄傲起来,看不起同志,看不起领导,闹级别、待遇,达不到目的就对党不满,……结果,这些人都成为资产阶级的右派分子。他们是对人民有罪的人!所以说,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应该真正从思想上去认识它的危害性。
兄呀!你要好好地听党的话,紧紧地跟着党走。你是共产党员,过去也是一个革命军人,在战斗中也立过功,要比我思想觉悟高,相信你能够把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家乡发扬下去。 1958年4月28日

……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开始了。当然人民空军也不例外,它是党所领导的军队,它会以最大的速度成为世界上的一支强大的空军,来保卫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国家要在十至十五年内,在钢铁产量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那当然人人得要拿出革命干劲来。为了大跃进,我决定今年不回家探亲了,我相信咱父母和你都会同意的。
哥哥,我想给你谈谈关于你这次犯错误的事:做为一个革命军人、共产党员,他必须切实的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如果掌握不住政策他就会犯错误。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严格地遵守党章和国家法律及共产主义道德。积极的完成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把党的国家的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个人的利益之上,在两个利益发生抵触的时候,坚决地服从党的、国家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虚心地听取并及时地向党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向他们解释党的政策和决议。在工作中起模范作用,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忠诚老实,不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这一些道理你是懂的,但你执行的怎么样呢?当然,你犯错误与我也有关系,的确平时我对你的帮助是一点也没有,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如果以上那些党员的义务,不能做到或执行,当然他不够党员的标准条件,他是不能做一个共产党员的,那你就会失掉政治生命。我相信你会重新回到党的怀抱,不要失掉信心,要经得起考验。一定不要怕困难,敢于做工作。好吧,别不多谈,望兄急速回信。再见!
1958年5月11日

你为什么不给我来信呢?可能我以前去信对你批评得过多,对我有意见;那为什么不给我提出来互相帮助呢?你要记着:咱们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又是革命同志……。
我们的工作比较忙,除了飞行训练外,每天还参加劳动生产,菜自己种自己吃,粮食每年每人要交五十到一百斤。生产劳动的目的,既是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也是为了改造自己的思想。 1958年7月8日

……现在各地都组织人民公社,它比高级农业社又前进了一大步,是共产主义的萌芽。社会飞跃前进,要是一不注意学习就会落后,就会犯错误。
我希望兄要经常学习,多看些有关人民公社和农业纲要等书籍。
附上我从人民日报上剪下来的几篇文章,说的都是有关人民公社的问题,供兄学习时参考。
1958年8月29日


第8版()
专栏:

舞剧音乐的新成就
——看“鱼美人”演出
李凌
舞剧艺术,继“五朵红云”、“石义砍柴”,以及重新整理的“宝莲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值得庆贺的“鱼美人”。
“鱼美人”的故事,取材于我国民间传说,描写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它通过鱼美人与青年猎人的相爱,他俩为着纯洁的爱情的胜利,和山妖想把鱼美人占为己有的搏斗,来阐述这一主题。
舞剧的舞蹈,大致是根据中国民间、古典舞蹈素材,采用芭蕾的编导手法来表现,在舞蹈语言、人物性格、情节刻划的发展上,作出非常大胆的尝试,把舞剧的戏剧性发挥得较高。从创造新的舞剧,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探索来说,其间有成功的,有值得研究的,甚至有不同争论,这也是必然的。在这方面,我不想多说。至于“鱼美人”的音乐,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
成功的主要一点,是音乐远远地超过了作为舞蹈的节拍而安排的局面,它的确成为舞剧的灵魂,成为舞剧情节发展的依据。
音乐的善与恶的主题,非常鲜明,猎人、鱼美人、人参、水草、珊瑚,以及婚礼中的各种民间舞蹈的音乐,各个的面貌,体现出它共同的善良性格,而又各有特点。在这方面,像鱼美人的娴淑、优美、深情,青年猎人的英勇、果敢、机智,人参的轻快、诙谐、纯朴、忠厚,珊瑚的清新、活泼、别致……都表现得比较突出。
许多情节,因为音乐的典型性格较强,如第一幕当青年猎人走后,鱼美人羡慕他的英姿,当鱼美人用舞蹈语言来比拟她内心的追慕时,音乐的进行,突出地刻划了这青年的魁伟的形象,也就更加具体地描述出鱼美人的心境。其实在这段舞蹈中,如果鱼美人不作比拟,而只是静静思念,观众也会从音乐中,了解到她在倾慕什么,这样音乐就为舞蹈开拓了更深广的想像力。
又如第三幕,在妖洞中当鱼美人拒绝山妖的爱情,挣扎非常艰险时,音乐突然在远处出现了人参的主题,鱼美人立刻像获得了希望,山妖则异常害怕,观众听到这个片段的音乐,也能预感到人参和青年猎人很快就要到来了。也即是说,舞台上要描写的事物对象没有出现,因为音乐的性格写得成功,听众听了以后,立刻就会想像到剧情的发展和变化。这充分说明了,舞剧音乐典型性格刻划的成功与否,它关系到舞蹈本身表现的深度和广度。
关于“鱼美人”的反面角色的音乐,也是雕刻得比较成功的。山妖的音乐,阴险凶残,这是他带本质的特性。但是,整个过程,他的音乐并不单纯是可怕,像在第二幕中,山妖隐形出现,音乐只提出轻微的暗示。当山妖化身为道士上场时,音乐形象只在烘托的和弦中呈现出他的阴险面目,交织在一幅表面调协的画面里,使得许多参加婚礼的人,甚至相信他是好人。当山妖化身为国王诱骗青年猎人时,音乐表面冠冕堂皇,只在配器的效果中暗示情节的真相。这种安排,可以看到作曲者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此外,音乐对剧情的描述,有好些地方是优异的,像当青年猎人最初将鱼美人从山妖手中救出,他们俩互相倾诉恋慕;当鱼美人在海底发现了青年猎人,对他热情关切;以及第三幕中青年猎人为了找寻爱人越来越着急的心情;还有最后的对打、胜利时的音乐,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越来越深,越来越丰富,写得非常有效果。
整个舞剧的音乐,在民族风格的探索和创造上,有进一步的收获。音乐的编配也比较完整。每一个舞蹈音乐主题,都得到交响性的发展。音色的变化比较丰富,音乐的对比,从全舞剧来说,有较好的安排。第一幕比较深情,诗的意味较为浓厚,音乐的说服力较深较强。第二幕有点近于欢乐的组曲,热情较外露。第三幕,在几首是“外国情调”的舞曲之后,献酒舞扭转了前面的色彩,继之对打,胜利欢腾,从大体来说,首尾相应,结构还算严紧,统一而又有变化,除了极少的地方感到有些冗长之外,对比与发展,做得还是充分的。像这样能面面注意到,既有特性、有对比,发展比较充分,比较统一的舞曲,在目前还是不多。
曾见到有些舞剧音乐,主题不坏,材料不少,但每每缺乏剪裁和集中,前后缺少照应。音乐旋律很好,但少发展,乐队的配器,不是偏于浓重,就陷于单薄。调式的选择也比较狭窄,因而容易使人感到单调,冗长。而“鱼美人”的音乐,在这些方面有了新的创造,配器变化也多,交响性的发展也较强。余如“贝壳舞”等舞曲,对民族旋律的对位性的发展,也提供了不少新的见解。我想,对这种舞剧的音乐,能做一些研究、探讨,对我国的舞剧音乐的创造是会有好处的。
关于舞剧音乐的性格,我认为鱼美人的主题,柔美、妩媚有余,热情、光辉不足,因而当她的音乐和青年猎人的音乐交织在一起时,每每感到缺少调协的因素,当一转到鱼美人的音乐,就有灰暗、凄凉之感。特别是当和弦落在下五度时这种印象更显出。
其次,水草舞与琥珀舞的音乐,差别性不大,这两首曲子的发展,都是逐渐高涨,和间隔在这两个舞蹈之间的鱼美人的音乐,其情调和发展有些相类似;一方面减弱了鱼美人的音乐感染力,同时也显得冗长。
还有第二幕的婚礼舞,起首的音乐偏于温雅,缺乏民间婚礼那种红火热闹的泥土气息。作曲者对人物的环境、事物的性质也注意得不够,他几乎把劳动人民的婚礼,描绘成为古典宫庭的气氛,这不能不是一个较大的缺憾。
舞剧“鱼美人”是在苏联专家彼·安·古雪夫同志的指导下编成的,这个舞剧能有这么大的成绩,使我国舞剧能有这么多新的创造,古雪夫同志是花了不少心血的。我们在享受这个新舞剧所给的愉快与鼓舞的同时,也自然想到苏联专家,他们所给予我们的舞蹈与音乐的指导、帮助,是特别珍贵的。(附图片)
〔李克瑜速写〕


第8版()
专栏:

打谷场上 丁士青 魏紫熙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