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跨越世纪的飞跃
本报记者 于竞祁 李德森
天上飞禽最团结的是天鹅,
一个展翅,十个展翅,
一只向东,十只向东;
人民公社是人间的天鹅,
人多,心齐,力量大,指引我们走向幸福的生活。
凉山,晴空万里。丛山深处的昭觉河畔,歌声飘扬。这再也不是奴隶的悲歌,而是南坪人民公社社员歌唱幸福之歌!
沿河走去,只见远山如画,一湾清流闪烁着点点波光。我们随着公社社长阿胡尔惹去公社参观。几年前,他还是奴隶制度下的一个奴隶。如今他已成为一个拥有三千一百多户的人民公社的领导人了。他一会用手比着田边的野草,告诉我们三年前水稻只有一、二尺高,一会指着一尺多长的玉米包介绍那时的玉米只有“鸡脑壳”大。他兴奋地说:“这三年我们的进步超过几千年,现在正在向汉族老大哥看齐!”
三年前,三十六户才从奴隶主家中解放出来的奴隶建成了南坪高级农业社。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国家的帮助,用辛勤的劳动夺得了第一年的大丰收。第二年,南坪社就扩大到一百四十九户。去年,在全国人民公社化的热潮推动和社员们的迫切要求下,他们和附近的七十一个农业社联合建成了人民公社。社员中有二千三百多户是过去毫无自由的奴隶。
阿胡社长告诉我们,在农业社时代,这里的农业生产面貌就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建立人民公社后就更快了。冬天,社里集中了两千多人冒着风雪上山大修水利,接着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积肥运动和技术革新运动。从前,这里地耕不过三分,种籽下种,白水栽秧,乱播乱撒,坐等收成。今年,全部耕地深翻了七寸到一尺,每亩施肥两万斤,水稻采用三乘六、三乘七寸合理密植,主要作物良种化,开展了经常性的田间管理运动。改革结束时社员们使用的只有犁、耙、铲、锄和连耞五种简陋的工具,而现在已拥有步犁、带轮犁、打谷机各种工具二十多种。在公社的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小麦、油菜、甜菜等作物和菠菜、青菜等九十多种蔬菜。由于屠杀牲畜祈禳的事绝迹,加上饲养管理的改善,社里牛羊成群,家家鸡猪满圈……
三五成群的社员在稻海里忽隐忽现,人人精神焕发,个个红光满面。在一片两千多亩的稻海旁,老社员沃马尔陆笑着说:“今年谷子比三年前多收四倍,平均能打七百斤。我活了五十岁,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庄稼!”他讲起不久前发生的事:
7月初,凉山咆哮着暴风雨,眼前这庄稼一夜之间便大部被暴涨的河水淹没。要在奴隶主时代,人是没有办法的,也没有心肠去管。那时,奴隶们做工每天都“磨洋工”。但这次社员们从睡梦中惊醒后,马上就往河边跑。大雨和闪电在头上轰鸣,道路溜滑难行,没有一个人退缩,跌倒了马上爬起来,站在齐腰深的大水中传石递木,三天一夜筑成了六道长堤,阻止了洪水再冲入。妇女们担负起排水的任务,和男子们表现出同样的气概,用双手保住了丰收。
河对面山坡上分布着一带稀疏的村落。社员们激动地告诉我们,“按照从前彝族家支划分,那是阿硕家的地方。阿硕家和河这边八且家是多年的冤家,在械斗中双方死过许多人”,但现在都是南坪公社社员了。阿硕家社员组成的古曲多队还有一个生产队有不少八且家的人。两家社员共同劳动,亲密互助。划分协作区时由于古曲大队地多田少,河这边的南坪大队主动把四十亩最好的田让给古曲大队。春耕时,南坪大队听说古曲大队种子不够,马上就调剂出一万多斤谷种送过去,使古曲大队及时春播。大搞熏土积肥时,古曲大队听说南坪大队缺柴缺草,连夜开会派人上山砍了一万多斤柴草送过河来。他们说:“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现在咱们是一家人!”
公社的一些主要工厂都集中在一起。一连几排房子里,土车床飞快的旋转,打铁炉上红光四射,新学会技术的彝族铁工正忙碌地赶造秋收用的镰刀和为抽水机加工配件。砖瓦厂和陶器厂上空青烟缭绕,俨然一小工业区。从去年大跃进以来,社员们听说要办工业非常高兴。一些青年人找着干部要求当工人,他们说:“不会我们会学,汉族老大哥早就有了工厂,我们也要办。”就这样,在汉族干部和工人的指导下,几个月内就建起了农具厂、化肥厂、农药厂等四十多个工厂,半年来他们已打造和修补了一万多件农具,社员们第一次用上了自己厂里制造的镰刀、锄头和农药。
迎着晚霞,社员们从田野、“红领巾”从学校纷纷回到食堂。粉红色的大米饭(这里出产红米),雪白的豆腐脑烩青菜。一堆堆围坐而食的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社员阿芸阿牛从前一家七口人都是奴隶中最下等的“呷西”,他没有一天不挨打,没有一天不挨骂,从一个奴隶主卖给另一个奴隶主。他企图用逃跑来求得较好的处境,但带来的是更残酷的迫害。奴隶主把他刚满月的婴儿从怀里夺去丢下大河,把他的妻子卖到远方,用一百多斤重的脚镣把他关在地牢里,天天吊打,夜夜折磨。而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家,脱下了多年未换过的烂羊皮和麻布裤,添置了几套新衣,买了蚊帐、被褥,日常用具,养了猪、鸡,在公共食堂吃饭时还经常添点小菜,买点猪肉。他自豪地说:“奴隶主的生活和我今天比,算得了什么!”当去年建立人民公社时,他首先报名入了社,和许多社员一样,他说:“共产党指引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第6版()
专栏:

彝族人民踏上了社会主义大道
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员会书记 凉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长 王海民
从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十多万彝族人民的地区从奴隶社会一跃而为社会主义社会。全州在两三年内就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建立了一千一百多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已占总农户的88%以上;1958年,又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一批试办的三十三个人民公社建成了。世界上许多民族用了一千多年甚至几千年时间所走完的路程,在这里只用了三年时间。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胜利,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解放前,凉山彝族地区一直保存着奴隶制度。这种极其野蛮、落后的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彝族社会的发展。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所造成的民族间的仇视和隔阂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因而解放初期的中心任务是加强民族团结,为民主改革创造条件。经过一系列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1956年初自治州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到1958年初全州分期分批胜利完成民主改革。从此,统治凉山一两千年的奴隶主阶级宣告消灭,解放了的奴隶成为社会的主人。
1958年是全国人民大跃进的第一年,也是自治州民主改革全部完成的一年。自治州以彝族人民为主的各族人民,高举总路线的红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高潮。短短五个月中,全州入社农户就由占总农户的47%跃增到88%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更加使人兴奋的是: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广大群众。在过去的两年生产建设中,许多地方区、乡和农业社间广泛的劳动大协作,使自治州人民深刻体会到大集体比小集体力量大,因而纷纷要求建立人民公社。他们欢欣鼓舞的说:“党和毛主席指引的道路一条比一条宽,一条比一条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样,第一批试办的三十三个人民公社,就迅速地在这个辽阔的深山里出现了。
大跃进中,自治州各族人民依靠农业社和人民公社的力量,充分发挥了被压抑了几千年的生产积极性,干劲冲天地开展了改造自然、改造凉山的大进军。过去,凉山农业生产是谈不上什么水利灌溉的。然而,从去年春天到今年春天的两次水利高潮,全州出动十万到二十万人,开山劈岭,挖塘修渠,一年间扩大灌溉面积达三十七万多亩,相当于解放以来历年水利建设的总和两倍以上。农业社特别是人民公社在劳动力、畜力、技术、工具各方面的大协作,人力的统一调配,使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布拖坝上的四个乡农民在建成人民公社后,集中人力,一个冬天就修了全长九十华里的两条大水渠,灌田四万多亩,而这在过去是无法做到的。彝族人民打破了过去不积肥、不除草、不捉虫、妇女不犁地等许多陈规陋习,大搞技术革新,从“刀耕火种”一跃而进入开始全面贯彻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各种铁质农具和新式工具代替了奴隶时代的简陋工具,精耕细作代替了粗放轮作。今年全州大春作物深耕面积即达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每亩施肥一般达一万斤以上,比去年增加约五倍。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较普遍地实行了合理密植和采用良种。人民公社和农业社办了不少工厂和作坊,修了很多新的道路,推动了凉山工业和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过去,彝族人民从未见过工厂,但这并未吓倒他们。雷波县开始炼铁时只有一个会铸铧的工人,但经过苦学苦炼,迅速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人。金阳县五个彝族妇女十天就学会了炼钢的技术。
短短三年中,自治州粮食增产一倍多,到去年年底,全州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已有粮八百斤。今年全州虽然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但粮食仍然获得大丰收,总产量预计将比去年增产25%左右,比解放前猛增三倍多。自治州工业白手起家,现在的第一批工业已拥有一百多座初具规模的国营厂矿,两千多社办企业。第一次炼出了铁,生产大量新式农业机具和化肥、农药。部分工业品已可就地生产。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工农业总产值的28%以上。原来交通闭塞的凉山,如今道路四通八达。随着生产的发展,小学由八十所发展到五百多所,并新建了民族师范和民族中学,入学人数达六万多人。医院、卫生所、保健站、文化馆、电影院遍布广大城乡。
农业的飞跃前进,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巨大改善,使凉山出现了一片从未有过的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特别是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始,标志着凉山正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我们深信,凉山彝族人民一定会在不长的时期内,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并肩携手,高歌猛进。


第6版()
专栏:

彝族弟兄增进团结 汉族人民热情帮助
凉山人民阔步奔向幸福前程
本报讯 凉山彝族自治州经过民主改革和合作化以后,出现了一个空前的民族团结、繁荣进步的新局面。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民族团结日益发展和巩固。
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在的大小凉山地区,历史上曾以民族之间的严重隔阂和民族内部冤家械斗著称。自治州建立以后,这一地区民族关系已有很大改善,民族内部冤家械斗已基本上停止。自治州的民主改革消灭了奴隶主阶级,从而彻底地消除了产生民族间和民族内部不和的根源,使自治州民族团结跨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解放后,在自治州工作的汉族干部和彝族人民已结成了深厚的友谊。随着自治州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大批汉族干部、技术人员、工人、教师来到凉山支援彝族人民,仅工业战线就已达三千多人。汉族干部勤勤恳恳和彝族人民一道艰苦地工作和劳动。在农村工作的汉族干部普遍实行了和彝族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搞好人民公社和农业社的经营管理。美姑县光明社的汉族干部为了帮助彝族社员学习先进技术,坚持种试验田,带头示范,全社先后推广了深耕、施肥、采用良种、实行合理密植等一系列技术改革,两年内生产提高了一倍多。洪溪县汉族女会计员姚兴贵整年奔走在崎岖山道上,不顾风霜雨雪。学会彝族话,先后帮助八个社的彝族会计学会记账,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广大彝族人民因此更加热爱和信任汉族干部。喜德县不少地方彝族社员热情地为汉族干部取上彝族名字,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积极学习技术,努力生产,相处如同家人。
从前,汉族反动统治者煽动说:“敬蛮一寸,不如打蛮一顿。”彝族奴隶主说:“石头不能当枕头,汉人不能当朋友。”民主改革后全州建立了许多民族联合社,这种民族隔阂的状况根本改变了。在生产建设中,各族农民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汉族农民帮助彝族农民学习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生产技术,学水利施工、爆破,彝族农民支援汉族农民劳力。越西县新民、中所等民族联合社把一些居住在高寒深山的彝族社员搬到坝区,汉族社员们热情地调剂土地,让出房屋,还专门开办了彝族食堂。新民公社龙潭大队广福小队的汉族社员过去修水利被附近山上彝族奴隶主破坏,而去年山上彝族社员主动派人支援,很快就修好一条可灌溉九万多亩耕地的大堰。去年秋收中,彝汉农民也互相支援。
广大彝族聚居区的打冤家枪声绝迹了。布拖县过去是有名的打冤家地方。民主改革中,劳动群众认清了产生冤家的根本原因,是奴隶主利用家支制度掠夺财产。人们打破了冤家和家支界限,积极建立农业社。这个县的木耳乡和九都乡过去打冤家死过二百多人,但去年就都加入了同一个公社。在去年秋耕秋种和今年生产中,许多过去的冤家间都开展了大协作。昭觉县四开乡和三岗乡是多年的冤家,现在却成为好朋友,在收割水稻的时候三岗乡听说四开乡有困难,立刻出动了四百五十多人带着耕牛和农具到四开乡,四开乡农民也热情地腾床、找铺草、烧茶、送水,在半个多月的共同劳动中,许多人结成了亲密的朋友。过去冤家之间不结亲,现在男婚女嫁,已经十分普遍。


第6版()
专栏:

新兴的城镇
翻开解放前出版的地图,在辽阔的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找不到一个城镇的标志,走遍全区,只能看到一些荒凉的小村。现在,这些已成历史,大批新兴城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
自治州首府昭觉,是在只有三户人家居住的废墟上建设起来的。现在已经有近万人口,六、七条交叉街道,勾画出了市区的轮廓,街道两旁楼房高耸,新建面积已达十万多平方米。街上,牵着小马来购买商品的彝族农民熙熙攘攘,运货卡车来往不绝,十分热闹。下午,市内广播站向居民播送出悦耳的歌曲,系着红领巾的彝族儿童,三三两两的彝族工人,欢乐地走过街头。美姑、布拖、甘洛、瓦岗、普雄等县城,原来都是只有十几户甚至几户人家的村落,现在都已拥有两三条漂亮街道,人口上千。部分区、乡也建设起了新城镇。美姑县的巴普,解放前只有两户人家,连年不断的冤家械斗,这里和外界几乎断绝往来,民主改革后,两条公路通车到这里,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相继建立,冷僻山沟立即变成了热闹市镇。这里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幢新建房屋,一千一百多居民,车辆来往频繁,人马杂踏,一片兴旺、繁荣景象。
这些新兴城镇,是凉山地区各项建设飞跃发展的结果,给彝族人民带来了幸福和繁荣。各个新城镇的贸易公司里,出售有千种以上的商品,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到自己需用的东西。通过这些城镇,每月平均将总值一百多万元的各种商品供应给彝族人民。时新花布,绒衣、搪瓷用具、毛巾香皂等,已经是人们普遍购用的日用品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商品销售额不断上升,市面日趋繁荣。今年上半年各新城镇的销售总额已达一千一百多万元。超过了民主改革前同时期的50%多。过去购买商品需要翻山越岭到汉族地区的集镇或是忍受来往商贩的重利盘剥,大量土特产品没有销路;现在已经以各个新兴城镇为中心,联系着遍布农村的四百多个供销点,形成了贸易购销网。新兴的巴普镇每月进出物资的总值已达数万元,成为山区的物资集散地。
新建的几条公路和许多驿道,从四面八方通向各个新城镇,城乡之间、大小凉山与汉族地区紧密连接起来,大批机器、建筑材料、日用百货,沿着公路,源源不断运到。凉山土特产品也运销到外区。各个新城镇正在建设成为当地的工业基地,全州有五十多座国营工厂分布在新兴城镇里,每座新城都在去年新建两三座以上的工厂,直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昭觉城已经有铁工厂、机械厂、汽车修配厂、水泥厂等好几座工厂建成投入生产。这些新兴的城镇,都有电影放映队、文化馆、医院、学校。大批彝族儿童正在这里读书,新城镇正在为彝族人民培养第一代有文化的人。
(附图片)
美丽的凉山 苗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