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9-11-06

1959-11-06新闻联播 文字版

谒英雄城

第8版()<br/>专栏:<br/><br/> 谒英雄城<br/> 曲波<br/> 列宁格勒<br/> 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来到列宁格勒,十月革命的圣地。<br/> 在芬兰湾旁的密林里,我们看了列宁同志为躲避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的追捕,化装成割草人的所在。避难的地方有着一所茅棚,一个吊在木架上的煮茶锅,和割草劈柴用的斧子、锯子、长柄大镰刀。在茅棚左边二十几步,群树环抱中有一个树墩。列宁同志,就是在这写成了“国家与革命”。<br/> 我们立即陷入沉思中了。我们踏着列宁同志和他的门生、战友们四十年前的足迹,冒着海滨上的风寒,看着!想着,也不知有多长的时间。好像伟大的导师就在我们身边。使我们不舍得离开。<br/> 我们看了十月革命时向冬宫开第一炮的阿芙洛尔号巡洋舰和数门有功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大炮,以及当年战斗的先锋、今天依然活着的同志们的照片。我们看了当年芬兰车站上,列宁同志站在上面,向起义的工人、士兵讲话的铁甲车。我们看了十月革命的大礼堂。列宁同志就是在这里向全苏联的工人、农民和士兵,向全世界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我们看了十月革命大楼,列宁同志指挥十月革命办公室。这个不过三十平方米的简单而朴素的小房间,简单的实在令人吃惊:一张单人床,两张用粗格布套套着的沙发,一架古老的电话机,一张很小的桌子,上面还摆着一盏准备停电时用的煤油灯。陪同我们的苏联老革命军人委员会的阿扎洛夫中将和杜盖鲁上校告诉我们:“列宁同志就是在这个简朴的小房子里,写了‘和平与土地’等一百四十多篇指导革命的文章。”<br/> 看了这些,我的心剧烈地翻腾,我的眼圈也湿润起来。虽然我是在十月革命后八年才生的,可是此刻我仿佛看到伟大导师列宁的形象就在眼前,仿佛列宁的声音在雷鸣,仿佛列宁的笔在飞舞。随着这永不逝灭的声音,随着这永不干枯的墨迹,千千万万人,勇往直前,走向这位伟大的导师所指给的方向。<br/> 重温了列宁格勒的过去,我们又看了它的幸福的今天。市苏维埃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现在列宁格勒,正在为实现伟大七年建设共产主义计划向前迈进。在建设者宏大的行列里,有一百万老革命军人,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受奖者。他们以往是战斗中的英雄,今天是建设中的能人。列宁格勒全市有四十一座大专学校,学生有十万人,有四百五十七座中学,学生有四十万人。今后还要增加若干学校,特别是寄宿学校。我们在小学里,少年宫里,看到四年级的小学生,就开始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车床上,在钳工案子上,在无线电机零件堆旁,在各种各样的矿石堆旁,在显微镜旁,精心钻研各方面建设的学问。这些未来的小主人,用他那玲珑的双手,作出各种各样精密的东西来。<br/> 革命圣地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对中国人民深厚的友谊。在水轮汽轮工厂里,工人告诉我们,这个工厂今年出产的三十九台巨型水轮汽轮机中,有十九台是支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装备我们的水力、火力发电厂的。他们还和中国工人一样,又快又好地装出了一台机器,为我们建国十周年献礼。<br/> 我们在文化宫,被人们拥簇着几乎走不出大门。一进门,在一个大厅里,正在举行一个庞大的报告会,讲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我们到了歌咏练习馆、芭蕾舞排练馆、游泳馆、体操馆、话剧馆,青年们见我们一到,便立即停止他们的排练,急忙组织为我们表演。在歌咏馆临出大门的时候,三个青年拉着我的手,用中国话唱起:“东方红,太阳升……”来表达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游泳馆的孩子们,本来他们的练习时间已结束,可是一见到我们,又进来为我们表演了跳水,水球,和各种姿式的游泳,同时还不断呼喊着“中国”!“友谊”!<br/> 友谊的花朵四处开放,我们的心,长久地浸润沉醉在它浓郁的芳香里……。<br/> 斯大林格勒<br/> 作为一个曾经参加过反法西斯的战士,十几年来,我总在惦念着斯大林格勒。今天,我终于来到这里了!<br/> 弹片多?!还是碎砖碎瓦多?!炮声多?!还是人的呼吸声多?!硝烟多?!还是风沙泥土多?!<br/> 这是人们形容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万恶的法西斯强盗对这座城市摧毁的惨状。这个形容丝毫没有夸张。斯大林格勒的老革命军人在庞大的模型前,向我们讲述斯大林格勒八个月的大血战的情况时证实了这点。当年希特勒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四十万人,猖狂地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全城的房子完全变成了碎砖碎瓦,全城的土地几乎完全被翻过来。可是英雄的苏联红军,英雄的斯大林格勒人民,保卫了斯大林格勒,保卫了伏尔加河。最后希特勒的四十万精锐,在英雄的斯大林格勒面前,全军复没了。疯狂一时的鲍罗斯元帅,也成了红军的俘虏。<br/> “英雄!斯大林格勒!”我站在玛玛耶夫骨鲁罕的英雄铜像前,激动的用俄语呼喊了一声。这时我们中苏的老革命军人,都情不自禁的互相紧紧的握手,拥抱起来。<br/> 英雄的苏联人民,很快的把希特勒铁蹄践踏的痕迹从土地上一扫而光。不仅如此,斯大林格勒变得比以往更新,更大,更雄伟了,金光灿烂的屹立在伏尔加河畔。以列宁的名字命名的大街,长达六十八公里。高大的楼房耸立两侧,碧绿的公园,纵贯六十八公里的街心。<br/> 我们参观了当今世界之冠的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和列宁运河第一闸口。横卧在伏尔加河的拦河大坝,长达五公里。二十二个巨型水轮发电机,发出二百五十万瓩的电量。随着伏尔加河的汹涌奔腾,千百台机器在歌唱,万吨的巨轮在浮游。<br/> 我们站立在大坝上,眺望伏尔加水库。我兴奋的自语着:“好大!这不是水库,简直是海!”<br/> 翻译阿辽沙同志笑了笑向我道:“是的!人们都叫它伏尔加海。”<br/> 我们正在迷恋着伏尔加的时候,谢辽夫同志提议要我们先看伏尔加城,再看开闸起航。<br/> 我们过了大坝,行驶不远,一座崭新玲珑的新城市,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和斯大林格勒只有一河相隔,通坝相连。<br/> 这座新城,是在几年内,随着列宁运河的开辟,随着发电站的兴建,随着新型工厂的建设,而诞生的。这个新型城市,一切都是近代化的。运动场、大戏院、工人疗养院、劳动人民文化宫,一应俱全。住宅全是无偿的供人民居住,每个工人每年可在休养所休养二十一天。环城四周,钢塔林立,在一面墙一面墙的,半个屋顶半个屋顶,像小孩搭积木一样的在安装着高大的楼房。<br/> 当我们再回到大坝时,正是万吨巨轮,开闸起航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紧盯着那挡住半边天的大铁门。“这样巨大的铁门,将用什么机械来起动呢?”我正想着,只见坐在司机室的那位姑娘,张着两只大眼睛,向我们微微一笑,她像捏动绣针一样,大拇指向电钮轻轻的一捺,千吨重的铁门,安详地徐徐启开。万吨巨轮一声吼鸣,长驱而去。<br/> 伏尔加海浪花似锦,伏尔加河奔腾歌唱;大坝上电焊火花,像千千万万交加的闪电,像光芒四射的太阳。列车、汽车往来如梭,飞驰奔忙;上百架树林似的钢塔旋臂吊,摇动着它力大无穷的铁臂,在来回奔忙……<br/> 看到这种情景,翻译阿辽沙同志不觉哼唱起:“伏尔加船夫曲”来,我也随着合唱,陪同我们的阿扎洛夫中将,挽着我的肩膀,笑着笑着,这位年过六旬功绩累累的老英雄也唱起来了。唱毕,我和阿扎洛夫中将,几乎同时说出了一句话:“现在伏尔加船夫曲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再返了!‘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伟大列宁的预言,正在实现着。”<br/> 这时,大坝上发出了友谊的欢笑。这笑声随着伏尔加河的奔流声,随着??的机器声,随着电焊四射的光芒,飞向天空,飞向遥远遥远的地方。

早晨(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早晨〔苏联版画展览会作品〕符·维特洛凡斯基

工农合唱东方红

第8版()<br/>专栏:<br/><br/> 工农合唱东方红(牌子曲)<br/> 沈彭年<br/> 〔曲头〕<br/> 东风吹遍洛阳城,<br/> 拖拉机厂开门红。<br/> 拖拉机牌号“东方红”,<br/> 美丽的机身玫瑰红。<br/> 两万职工支援农业的红心红,<br/> 农民弟兄生产热情如火红。<br/> 听!履带轰鸣声震耳,<br/> “东方红”列队出厂好威风!<br/> 〔数唱〕<br/> 我国的第一拖拉机厂,<br/> 十一月一日正式开工。<br/> 铁牛大队浩浩荡荡,<br/> 就开往公社去把地耕。<br/> 两万职工欢呼总路线的伟大胜<br/> 利,<br/> 铁牛出厂这是多快好省的明<br/> 证!<br/> 唱曲人难把英雄唱遍,<br/> 唱一回炼钢的青年英雄。<br/> 唱一回八一青年炉英雄炉手,<br/> 个个全是当代武松!<br/> 〔南锣北鼓〕<br/> 五八年 六月中,<br/> 大跃进 气势雄,<br/> 车间党委令旗动!<br/> 定把电炉抢建成!<br/> 全车间 腾欢声,<br/> 争先恐后来讨令!<br/> 〔太平年〕<br/> 抢建电钢炉,艰巨光荣,<br/> 必须在“八一”以前修建成。<br/> 短短的光阴任务如山重,<br/> 党把任务交给了五位英雄。<br/> 组长戴尔身,带头冲锋,<br/> 英雄们一个一个显神通。<br/> 七月二十九号大获全胜,<br/> 炼出了第一炉钢水明亮通红。<br/> 全民炼钢铁,英雄们喜冲冲,<br/> 决心叫五吨电炉把产量上升。<br/> 党的号召叫人激动,<br/> 睡梦里也惦念着“1070”。<br/> 〔云苏调〕<br/> 英雄们干劲冲天热情似火,<br/> 党委书记又来鼓励他们:<br/> “小伙子们看看这张人民日报,<br/> 四川省的新闻在上面登。<br/> 有一个三吨电炉干劲不小,<br/> 一炉子炼了十三吨半还挂零!<br/> 众英雄读了消息真高兴,<br/> “好!书记同志!我们一定争上<br/> 游赶四川,要在全国夺头<br/> 名!”<br/> 〔快板〕<br/> 众英雄动脑筋,<br/> 千方百计找窍门。<br/> 敢想敢做当闯将,<br/> 钢炉产量往上长。<br/> 八吨、十吨、十五吨,<br/> 炉炉红钢真爱人!<br/> 党的关怀多温暖,<br/> 市委书记慰问到炉前。<br/> 英雄们心里甜上甜,<br/> 跃进快马猛三鞭。<br/> 保守派,摇头派,<br/> 抬着凉水泼下来:<br/> “命根子,不容易栽,<br/> 别把电炉给整坏!”<br/> “年轻人,胡折腾,<br/> 惹出祸来就不轻!”<br/> 英雄们把闲话丢一边,<br/> 党委撑腰顶住天。<br/> 一炉装了十八吨半,<br/> 喜讯全厂都传遍。<br/> 最高炉产二十二吨,<br/> 祖国各地传新闻。<br/> 摇头派,低了头,<br/> 保守派脚下抹了油。<br/> 一杆红旗迎风扬,<br/> 胜利归于伟大的党!<br/> 青年炉上红旗红,<br/> 归功于伟大领袖毛泽东!<br/> 毛泽东时代出英雄,<br/> 拖拉机厂开出大队“东方红”!〔农民乐〕<br/> 社员同志笑连声,<br/> 铁牛开到公社中。<br/> 工人大哥情义重,<br/> 大铁牛“东方红”,<br/> 又是耙,又是耕,<br/> 这一份厚礼真隆重!<br/> 拖拉机厂正式开工,<br/> 青年炉炉火分外红。<br/> 炉炉红钢红光闪,<br/> 大队铁牛往外涌。<br/> 工人农民亲弟兄,<br/> 工农合唱“东方红”!

歌颂新人新时代——看苏联电影“海之歌”

第8版()<br/>专栏:<br/><br/> 歌颂新人新时代<br/> ——看苏联电影“海之歌”<br/>  徐韬<br/> 苏联已故的电影艺术大师亚力山大·杜甫仁科的最后遗作“海之歌”,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深刻艺术性的影片,它概括了苏维埃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写出了他们宏伟的理想。而导演又以极其雄伟浑厚的气魄,高度的激情和想像,以革新的独创性的手法,创造出这幅富有强烈现实意义,并凝结着艺术家的极富于诗的意境的主观幻想的情景,去描绘苏维埃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生活和斗争的图景。这是歌颂苏维埃时代的诗篇,是歌颂苏维埃人的丰富心灵的诗篇。<br/> 由于作者的无限激情,大胆的想像,他选取了一切能用的手法来丰富电影的语言。如这样一个难忘的场面:农庄主席扎鲁德尼(安德列耶夫扮演)到办公室去寻找那个品质极端恶劣的青年戈力克,但戈力克在开会,他坐在那儿等他。可是他的感情的激动,对这种人物的憎恶和痛恨,怎能使他平静地坐在那里呢,观众也不能等待,我们都希望他能把这个坏家伙马上痛打一顿。这就是作者的现实根据。于是作者就给予扎鲁德尼以鞭子,给他一个假想的境界,这个品质败坏的青年就被狠狠地鞭打了一顿。这就是作者以万分憎恨的心情痛打这种生活中的渣滓,人民中的败类。作者并且让扎鲁德尼在鞭打的时候说:<br/> “……你是哪儿来的?你是从旧<br/> 社会的破缝里爬出来的,想爬进共产<br/> 主义?……我不能容忍!二十五年来我没有闲过一会儿,这儿到处有我的心血,……为了新的海,我把自个儿的村子从地面上抹掉,毁掉自个儿的房子,我是这儿土生土长的,这儿什么都像从我身上生长出来的一样。如果我们可以这样互相对待——欺骗、诽谤、侮辱,那我们要这个海做什么?如果在我们的心灵里,没有海的波浪,只有泥潭的臭水,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海?……”这是作者伟大而纯洁的心灵在呼喊,这是艺术家概括社会斗争的现实,挖掘生活中真诚的人的内心世界,以高超的电影手法,描绘出来的动人心弦的场景。电影里还有不少同这类似的意味深远、手法新颖的动人的章节。<br/> 作者描绘出苏联社会生活的立体面,写出人的复杂感情和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影片以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一些人们对于过去经历的回忆,他们完全懂得破坏一些旧的,是能够得来更丰富、更美丽的新的东西,他们已经从许多事实中证明和相信,苏维埃社会是这样发展着,而且是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已经做过的一切事情。然而他们却对一幢旧屋,一棵老树,甚至篱墙、院落都那么恋恋难舍。这些人是守旧愚昧吗?不,这是人之常情。他们爱这些熟悉的事物,但他们更热爱幸福的未来。作者深切地懂得这一点,他着重地批判了那些对豪迈地建设着共产主义事业充耳不闻、有目无睹的人。<br/> 至于农庄主席扎鲁德尼这个人物怀着忧伤的感情;将军费道尔钦科一走到家乡就回忆起惨痛的战争,使这样两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更为深厚,更加生动。难道他们有权利在和平建设时期,在度着已经是幸福生活的时期,忘掉那些使人忧伤、惨痛的过去吗?导演处理费道尔钦科走在家乡河边的麦田里,所运用的画面和蒙太奇是出色的。费道尔钦科走着,开始是音乐和音响奏起了战争的旋律和呼哨,费道尔钦科开始进入了回忆的境界,接着画面出现了希特勒匪军的坦克、炮火和麦田燃烧的场景。费道尔钦科的步子越走越快,战争的炮火愈来愈激烈,构成现实与回忆的镜头交错衔接而形成一种时间与空间绝对自由的跳跃。作者要达到的不仅是强烈的节奏感,更重要的是为观众选择更现实而生动的角度,从历史去看人物的思想动态,从人物感情的发展去看过去,他成功地突破了一般的“叠印”“幻想”的手法,而大胆革新地丰富了电影蒙太奇效果。其次是战争场面的表现,如河中漂浮着许多尸体;医生满身鲜血在为伤员进行手术,将军本人流着殷红的血在缠着绷带……,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海之歌”在这点上给了我们教育:我们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血的教训绝不能忘记,特别在我们进行和平建设、过着美好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要记住战争的灾害,并且警惕着!热爱祖国、人民和和平幸福生活的艺术家,在这里激情地歌颂了领导人民建设幸福生活的伟大组织者——苏联共产党,歌颂了新社会建设者的战胜一切的劳动,鼓舞了正建设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们。<br/> (附图片)<br/> 〔图为农庄主席扎鲁德尼和他的女儿〕

脊梁

第8版()<br/>专栏:<br/><br/> 脊梁<br/> 梅原<br/> 参加群英会的英雄们的英雄事迹是很多的,这里我想谈谈这些英雄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br/> 技术革新标兵、贵州汽车配件厂的张俊,是个粗识文字的木工,他在创造大型锯木机时,遇到了无数困难,曾经失败了十四次。但张俊从未灰心,在党的鼓舞下,同志们的帮助下,终于把大型锯木机制成了。<br/> 第一汽车厂转向器壳小组,为了提高汽车生产能力,展开了改进设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必须突破六关。一位工程师主张增加两台高效率的机床,工人们则认为这样会增加国家投资,而且去外厂订货,要推迟一年才能投入生产。因此他们不赞成,主张从改进现有设备,合并工序,提高车速等方面想办法。工程师不以为然地离开了。这个小组的工人们就自己开动脑筋,保证苦战几天几夜过六关。经过几昼夜的苦战,五个关都过了,但在最后一关——试验全刚镗床时,失败了二十多次,才成功地达到了,并且超过了跃进计划。这时,那位工程师也禁不住向工人们说:“你们就是行啊!”想一想吧:一个没有学过机器制造学和数学的粗识文字的木工,是怎样才能计算出机器的转速的;一个工程师也不敢仿制的美国出品的刨木机,一个普通的工人,是怎样克服了重重难关,仿制成了,而且超过了美国货的;一艘我国从未造过的万吨远洋货轮,是怎样只用了五十八天的时间就建造成的;而当听到“试吧!试成了可以得奖”之类的冷言冷语时,当试验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遭到失败、观潮派幸灾乐祸地耻笑时,该有多大的信心和毅力,才能作到“败而不馁”!然而,一切困难,一切冷言蜚语,都动摇不了我们英雄的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意志。第一汽车厂转向器壳小组的党小组长秦凤章说:“试验一千次不成功也决不灰心!”这是多么豪壮的语言,多么英雄的气概,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工人阶级、我们民族的志气和它的伟大的生命力。<br/> 鲁迅在三十四年前曾预言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我国的工人阶级,就是我们国家的脊梁。在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竞赛中,我们现在虽还较落后,但我们有着非跑至终点不止的毅力,终将成为优胜者。一切观潮派,正是鲁迅所讽刺的那种嗤笑尽跑者的人;他们也终将在事实面前说一句“你们就是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