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革命回忆录

大捷迎春
——纪念淮海战役十周年
吴强
打下了济南府,活捉了王耀武一个月以后,也就是1948年11月底的时候,我们的队伍从鲁南山区向陇海路上新安镇、炮车一线挺进。
是上午十点钟光景,太阳隐在云后。背着凌厉的西北风,迎着隐隐的炮声,我们轻快地走在山道上。
新的战役又要开始了。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激荡着新的战斗的欢乐,新的胜利的希望。我们这样设想:像睢?战役和济南战役那样,再来个歼敌十万吧!
我们预定的攻击对象,是蒋介石匪军的黄伯韬兵团。
黄伯韬这个敌人和我们交过三次手。一次是1946年8月,他向苏中的高邮、邵北一线进犯,一次是1947年5月,他增援过困在孟良崮的张灵甫,一次是1948年7月,增援区寿年兵团,他到过龙王店东边的帝丘店。这三次,我们都跟他打过,但都没有把他打倒打烂。事不过三,这一次,大家都发出了誓言!一定消灭黄伯韬兵团。
脚下劲头很足,上山快步,下山小跑,到了平原地就像飞一样了。
在新安镇以北四十来里路的赵庄,刚歇下来,就听到消息,说“黄伯韬跑到徐州去了。”
“啊?给他蹓掉啦?”
我们惊讶,懊恼,失望,打开背包睡觉了。
我闭上眼只有吸完一支烟的工夫,忽然听到庄内、庄外人马杂沓的声音,正要起来看看,通讯员在门口高声叫道:
“马上集合出发!”
追击部队在铁路、公路上,在田野里分成好几路,在暗淡的月光下面,直向运河车站奔去。
天近拂晓的时候,我们赶到运河边上。
运河的激流像射箭似的狂驶飞奔,运河上的大桥给黄伯韬炸坏了,有些桥板断了,有些桥板烧焦了,有些桥板还在燃烧。敌人丢弃下来的一个团,在炮车附近缴了枪,丢弃在桥上的伤兵、尸体,有的横倒在桥上,有的身上着了火,爬动着,嚎叫着,有的跟着烧断了的桥板,一同跌落到运河里去。
大白天,在大批敌机的轰炸、扫射下面,队伍过到河西,追下去不到三十里,零落的枪声、炮声,渐渐密集起来。看到一个部队刚刚印出来的捷报,说“黄伯韬兵团在碾庄圩一带,陷入了我军密密重围”。我们的脚步加快,好些战士把新上身的棉裤脱下来,背在肩膀上,穿着单裤、短裤,裸着腿,解开上衣钮扣,敞着胸口向前奔跑。
“再来个十万,没有问题了。”我心里说。
战役展开了。
白天、夜晚,枪炮声分秒不断,寒风卷起的尘沙和着炮烟,腾向上空,烽火在平原上的四面八方燃起,土地震动,村庄、树木、房屋发着颤抖,一片广阔的战场,像一座爆发了的火山似的。
十天十夜的苦战以后,到11月20日侵晨,火光映红了碾庄圩、碾庄圩的四周和上空,这一时候,黄伯韬兵团彻底消灭了。
“又是十万!”战事的发展巧合了我们的愿望。
照莱芜、孟良崮、济南等等战役以后的生活规律,我们需要进行战后休整。就是说,得经过一个月或者半个月二十天的战后工作,再打下一仗。
就在黄伯韬兵团消灭的当天下午,熬战了好几个通宵的许多人,不曾睡足一觉,队伍就冒着飞机的扫射、轰炸,迎着新的战斗任务出动了。
“还能双喜临门,又来个十万吗?”
打了胜仗以后,心情欢快舒畅。虽然十来天没有能够好好休息,眼睛熬得通红,全身干燥发痒,走起路来却更加轻快。
队伍在原野上展开,马在飞驰,人在奔跑,下午走到黄昏,黄昏走到黑夜,黑夜走到天明,天明,歇歇脚,吃了饭,接着又走。一上路,就又是飞奔猛赶。
不知道那股劲头是哪里来的,这时候的人,真像是铁打似的。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们正在涉过一道冰冷的浅水河,有的跌倒在水里,有的手拉着手结成一条绳子向对岸徒涉,正是这个时候,背后传来消息:黄维兵团在双堆集一带,给第二野战军包围住了。于是,一片欢呼的声音,在河面上、河两岸沸腾起来。
我们仿佛是学数学的,爱计算数目字,有人说:“一个十万再加一个十万!”
过了浍河,又过了澥河,队伍展开在淝河北岸,阻击着增援黄维兵团的敌人。
锯树、挖土、抬门板,设置鹿砦,战士们筑起了坚固、精致的地堡群。
有一个第九连,是打过济南以后,刚刚从地方团上升来的。他们在石桥子村庄面前,和一个团的敌人连战了七天七夜,敌人对他们进攻了十三次,他们像一座山似的,屹然不动,阵地、村庄一直在他们手里。在他们的射击之下,六七百个敌人倒了下去。
敌人的一颗炮弹,曾经击中在地堡顶上,地堡里的七个战士,全给压在树干、木板和泥土下面。在敌人快攻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不顾伤痛、扒开泥土,顶起木板、树干,站了起来,抹去枪上的血和泥土,再一次地打垮了凶恶的敌人。
阻击战打得正猛,黄维兵团也正到了死亡临头的当儿,我记得是12月1日的中午,捷报飞来,说我军解放了徐州,杜聿明带三个兵团逃走,我军正在拦打穷追。
还能再来个三个、四个十万?喉咙越吃越大了,我们推想到战局的发展。
第二天的捷报是:逃出徐州的敌人全部给围在永城、青龙集一带。
捷报上的红字,闪动着耀眼的光芒。我抬头看看天,天际烧起了一片彩霞,我觉得我仿佛是生活在梦里。
12月16日的黄昏,我们过双堆集。
黄维兵团在这里挖掘了自己的坟墓。原有两百多户人家的集镇,现在是一片灰烬、瓦砾、土丘,到处是壕沟、地窟,残火还在燃烧,血,凝成了冰冻,尸臭从灰堆里发出来。寒风掠过,黑灰、黄土、灰烟在这里的上空飞旋盘绕,战后的这种战场景象,使人不由地咬紧牙根,在心胸里激起对敌人的无限憎恨。
1949年元旦,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我们踏上冰滑泥泞的路,奔向永城、青龙集的战斗目标。那里,死困在铁桶里的敌人几十万人马,在死亡线上等待着末日的到来。
大地披上了银色新装,阳光洒在大平原上。
队伍载负着消灭两个二十万敌人的欢乐,向这个辽阔的战场上的最后一点飞速挺进。男男女女的,老年的、青年、壮年的大队民工,挑担子的、抬扛的、推车子的,从四面八方运来粮食、馒头、煎饼、大白菜、整猪全羊,送到火线上,让无敌无畏的战士们饱餐杀敌。
战役的最后战斗到来了。
敌人在陆地上绝了路,天空里排列起大队机群,一个头的,两个头的,三个头的,五个头的,双身的,全都出动了。但是,他们怎能挽回他们的悲惨的结局呢?
1月9日夜晚,无数门大炮张开了巨口,倾泻出暴雨般的炮弹,烈火在敌人麇集的村庄、地面上燃烧起来,枪弹飞蝗一般地在敌人群里飞舞,汹涌的攻击队伍,正如万千支利箭一样,射进敌人的阵地,冲锋喊杀的声浪,回荡在寒空里。
大队大队的俘虏,从火海里走出来。从夜晚总攻击的时候,到第二天战事结束,一直没有断过,田野里变成了人海,腾起了波浪。
10日上午十点钟,冬天的太阳挂在东南角上的时候,一场大战胜利结束。大捷迎来了1949年的春天,辽阔广大的淮海平原上,从此没有了战事。
来个十万,再来个十万,又来了个四十万!六十多天的战斗,消灭了六十万敌人。
还需要再来个什么?我们在淮河南岸的大路上继续往南行军。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打过长江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就是我们眼前的事了。


第8版()
专栏:

淮海战役(油画)     杨涵等五人


第8版()
专栏:

评影片“患难之交”
艺军
“患难之交”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东北的一个山村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统治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使得劳动人民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关于这一些,影片是写得比较充分的。此外,影片的结构相当紧凑,情节还生动,在艺术处理上也有些可取之处,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影片企图通过汉族青年刘金保和朝鲜青年金永俊患难相共的故事,表现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但是影片是否完成了这样的主题意图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具体体现这种友谊的人物的面貌。
刘金保是一个贫苦的农民,他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是极其残酷的。影片的开始,刘金保要被征去当劳工,他父亲只好把田地抵押了给屯长送礼。为了弄到一笔钱赎回田地,刘金保不得不和金永俊冒着生命危险到山上去挖人参。卖参的钱还得送一份给屯长。就这样,汉奸地主们还不罢休,还得给他加上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抓走。
刘金保对待这一切采取什么态度呢?逆来顺受。他送礼、赔罪哀告,……解救顺女,算是一次最勇敢的反抗行为,可是紧接着就向小棒子赔礼致歉,并老老实实地挨上小棒子的一顿拳脚,既不敢申辩一声,也不敢还手。被打伤了躺在床上时,他居然能把这种难堪的侮辱置之脑后,与惠淑说起婚嫁的事情来,陶醉在那个可怜的幻想的小天地里。
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的蹂躏他是无动于衷的。在进山沟时,祖国土地上飘扬着的日本膏药旗,为了提高杀人的技术对着草人练习劈刺的日本军队,都没有激起他丝毫的愤懑和仇恨。当他碰到抗日游击队并在游击队里发现父亲的老相识时,也同样的无动于衷。日本军队追击游击队时,他关心的只是自己和朋友的安全,至于那些为解放东北人民而艰苦奋斗的游击队的命运,似乎与他完全无关。
总之,他所身受的迫害、他所眼见的游击队的英勇斗争,没有在他的心灵里燃起一点爱国主义和阶级意识的火苗。尽管刘金保后来冒险从屯长家救出金永俊,给人物性格上添了一点光彩,但整个说来,他给人的印象却是怯懦的、软弱的、卑微的。
两个朋友中的另一个,朝鲜族青年金永俊也不比刘金保高明多少。他上山去挖参,是为了弄一笔钱娶顺女当媳妇。他碰到日本军队和游击队时,与刘金保的态度也差不多。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日军打伤了他,游击队把他收留下来给他养伤,他直接受到游击队的帮助照顾,与游击队较长期地相处;但是,当他重新在银幕上出现时,思想面貌并没有什么改变,他关心的还只是爱人、家庭和朋友。他最后总算上山找游击队了,但这个行动的思想基础主要的不是由于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是由于只有走这条路他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与顺女结合。朝鲜族人民遭受的殖民主义的痛苦比汉族人民更为深重,金永俊却如此缺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显然,这两个主要人物都是有严重缺点的人,然而影片却采取同情的、肯定的、甚至歌颂的态度,这是不妥当的。
“患难之交”中尽力把这两人之间的友谊渲染得纯洁无私:两个朋友在森林中迷了路,遭到死亡的威胁,刘金保把自己的干粮悄悄塞给金永俊,准备牺牲自己让朋友能活着回去。碰到日军搜山时,金永俊却宁愿自己冒危险把日军引到另一个方向,也不愿刘金保被发现。金永俊从山上回来后,挺身而出到屯长家救回刘金保,自己却被屯长关起来……
友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具体的人友谊是不存在的。要让刘金保、金永俊这样怯懦、落后的人们之间,成长出高尚的先进的友谊是不可能的。尽管“患难之交”力图赋予这种友谊以纯洁、无私的性质,但是它实际上还是渺小的。两个朋友彼此为对方作出牺牲,不过是为了朋友的利益;这种友谊不过是一种带有封建气味的“讲义气”而已。尤其在国家民族处于水深火热的那个年代,能够为朋友牺牲,而对国家民族的命运置若罔闻,这种结合在个人恩怨上的友谊,更显得渺小而无意义。
在影片的结尾,刘金保从屯长家救出金永俊,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身边,让金永俊和顺女投奔游击队。无疑这样做赋予了这种友谊以一定意义,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友谊的性质。如果金永俊不投奔游击队,刘金保还是会救他的;如果被关着的不是金永俊而是另一个游击队员,刘金保会不会去解救他呢?从影片的逻辑来看,很可能是不会的。
歌颂民族之间的友谊团结,在今天和将来都是文学艺术中应该表现的主题。但我们应该歌颂的是各族人民在对共同敌人的战斗中结成的友谊,是在建设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共同劳动中结成的友谊,是有崇高的共同理想作为基础的友谊。像这部影片中仅仅以刘金保和金永俊的这种个人利益的结合来表现中、朝两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只不过把这种崇高的民族友谊给歪曲和庸俗化了。


第8版()
专栏:

谁有“所有权”?
马铁丁
苏联宇宙火箭遨游太空之后,在帝国主义舆论界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反映,有最奇妙的一种如下云:
“合众国际社3日电,俄国人可能认为在月球上插国旗等于宣布享有主权。据莫斯科电台说,昨天发射的火箭上带有旗子,旗上有苏联国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59年1月字样。……
通常来说,要取得对领土的所有权,必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勘探者实际上占有某一领土,但是现在还不清楚,这种关于领土的惯例是否适用于空间。……”
世界上有“影迷”、“戏迷”、“财迷”,老板们属于“所有权迷”,大概当之无愧。血盆大口,壑欲难填,地球上的所有权已经不能过瘾,异想天开地要到月球上去争夺所有权了。虽然他们明知自己快要死亡,所有权的欲望,却决不衰退。可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自然,这除掉它们阶级本性的真情流露之外,还有其阴暗聪明在,那就是利用资产阶级的传统影响,来转移世界人民的视线,借以冲淡人民的欢乐情绪,冲淡苏联火箭在世界人民心目中造成的“社会主义好”的深刻印象而已。
合众国际社的先生们,是枉费心机的。只要他们无法偷走太阳,便再也遮蔽不了人民的眼睛了。
不过,话还可以说回来,既然先生们爱谈所有权,就来谈一谈也无妨。先生,你们尽管可以有一千种所有权,但是,有一种所有权,对于你们,确如东流水,一去不复还了!那就是:未来的所有权,历史发展方向的所有权,永远属于劳动者、属于世界的进步人类、属于社会主义,决不是属于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派。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国画里的时代气息
看了“江苏省国画展览会”以后,给人以一种新的感觉,在这上百幅的作品里大都是表现现代主题的,充满着时代气息。
江苏省国画院集体创作的大幅国画“为钢铁而战”、“人民公社食堂”用传统的技法描绘了我们全民大跃进的新气象,画面是火炽的、热烈的,就是一些独幅的小品里,炼钢铁、除四害、劈山引水等群众运动也都是画家们喜爱的题材。例如这次会上就出现了一些画家们以往从未有过的新命题,像“锻工”、“翻砂”、“炼焦场”、“土高炉炼铁”、“出钢”等都是。这些作品虽然有的还显得比较单薄,不够成熟,形式也不够多样,但是国画家们这种努力想表现当前斗争的精神是可贵的。
在这许多表现人,表现劳动,表现祖国伟大建设的画幅面前,那种认为传统的国画是不能反映现实生活的老看法都不攻自破了。
国画家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国画既可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可以结合得很自然。例如有一幅“雨花台颂”,这位画家就没有单纯的只是去描写雨花台的山水草木,也没有作其他生硬的结合。从画面上看,烈士纪念碑只占了一个不大的角落,而且半截被树木遮掩,树丛中隐隐地出现了来过队日的少先队员。但是,作者也用了饱满的笔墨画出了苍劲遮天的松柏树,树下又淡淡地显出雨花台下一片冒烟的烟筒……很能启发人联想。此外像“风雪无阻”、“运料”等作品,如果作者们不是先有了对新事物的激情是很难画出这样的画来;如果不是运用了国画传统和照顾到群众的欣赏习惯,也是很难结合得这样自然的。
江苏国画家们的成绩是可喜的,这是画家们面向生活的成果。
秦犁


第8版()
专栏:

杜勒斯夜哭孔庙
枚屋人民公社势如潮,西方蠢人心神跳,血腥铜臭杜勒斯,无奈乞求孔圣道,穿上一身燕尾服,渺渺茫茫曲阜到,三跪九叩行礼毕,一见神座哭嚎啕:“都说人民公社好,我看人民公社糟,娃娃送进托儿所,娘们也把生产搞,油盐酱醋不操心,妇德妇道一旦抛,天字出头夫作主,乾坤岂容来颠倒?三纲五常旧道德,实在好得不得了,还是请你孔圣人,鼎助一臂持公道!”孔子听毕莞尔笑:“丘乃朽木不可雕,杜君心诚拜孔门,何不自行孔孟道?贵邦老人对我言,徘徊公园心懊恼,纵有儿孙百万翁,积谷养儿两无靠;贵邦女子守妇道,哺儿育女难求饱,欲效娜拉出闺房,不知职业何处找?回看我国大公社,男女同工同酬劳,妇女不围三台转,老少团聚乐逍遥,托儿所里小宝宝,要比家里带得好,老来不愁无儿女,迁进新居名敬老,幼我幼及人之幼,老我老及人之老,人人称我老封建,我见此境也欢笑!”乘兴而来败兴归,蠢人气得把头搔,孔子面前也碰壁,真是做梦想不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