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增产千万担粮棉赶造肥料
湖南农民广泛找原料,认真学技术,大造土化肥
据新华社讯 湖南省各地人民公社在大积农家肥料的同时,正掀起一个以造磷钾肥为中心的土制化肥运动。到1958年12月中旬,全省已生产出各种土化肥六十八万四千多吨,其中钾钙混合肥和磷肥占十七万三千吨。
实践证明,用土法制造化肥,不仅是解决大跃进中所需肥料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也是可以办好的事情。衡阳地区各县农业生产指挥部,由管农业的县委书记挂帅,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协作,成立土化肥生产的专门领导机构,发动群众鸣放辩论,大破化肥生产中的“神秘”观念和“石头不肥田”“无矿论”等各种右倾保守思想,很快就动员了二十一万劳动大军投入了大造土化肥的运动。全省抓得较紧、行动较快的古丈、汝城、桂东、隆回、石门、岳阳、平江、望城等县已开始全面大干。常德地区根据省委指示精神,相继召开了石门磷肥现场会议和安排土化肥生产的专业会议后,大部分县都已行动起来。仅据桃江、安乡、石门等六个县的统计,投入化肥生产的劳力达一万八千多人,七天内,建成磷肥炉子八百九十一个,生产熔融磷肥二千九百多吨。桃江石景头生产的磷肥含磷酸38%。洪江市、涟源等地还烧成了肥效高的脱氟磷肥。
要生产出各种土化肥,必须发动群众解决原料问题。衡阳专区各县采取举办矿源标本展览会、现场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办法,发动群众,寻矿探宝,仅江华瑶族自治县等九个县就找出磷矿二十四处,钾长石矿五十八处,打破了“无矿论”的说法,鼓舞了群众的积极性。为了辨别各种矿石的含量,正确地进行配料,衡阳地委曾先后召开了全区化验工作会议,并从工业、商业、农业、地质等有关部门中,抽调了一批化验人员,建立联合化验室,协助和指导各县的矿源化验工作。
制造土化肥,毕竟和积自然肥料有所不同,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中共岳阳县委为了保证化肥的质量,除抽调了三个县委和十六个社党委书记一级的干部加强领导生产以外,还建立了三百九十六个技术研究小组,办了十六个试验工厂,采取“留学”、集训、师傅带徒弟、老手带新手等办法,共培养了五百多名技术人员;并组织了县科学研究所和农科所和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成立了两个巡回检查组,深入各社各厂检查、督促传授和鉴定,这样不仅保证了数量,而且也更保证了质量。
土化肥的生产关系到许多部门。比如烧熔融磷肥,需要焦炭,采磷矿需要炸药,烧钾钙肥就需要石膏,还有其它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矿多,而有的地区矿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各个部门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协作。零陵县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经验,他们在县委化肥生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对有关部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决定工业局负责指导探矿采矿,农业局指导生产、化验和传授使用技术,商业部门负责商品原料的供应和调拨,林业部门负责木材供应,这样做到紧密配合,使土化肥生产得又多又快又好。麻阳县造磷肥需要的磷矿石分布不平衡,全县只有尧市、岩门、锦和三个地区有,县委就提出了公社与公社之间进行共产主义协作,动员缺矿源的地区抽出劳力到尧市等地开采,就地制造,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完成任务的目的。
由于各地抓得紧,行动快,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九万七千八百多个炉子,并很快投入了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各地正进一步采取措施,总结前段生产经验,发动群众,开展土化肥生产中的技术革新运动,解决土化肥生产中碎矿和炉底板结问题,以保证土化肥质量,加快生产速度。(附图片)
江苏句容县下蜀人民公社大力进行积肥、造肥。这是社员们在熏土肥。       新华社记者 周哲生摄


第3版()
专栏:

闻喜县创地道熏肥新方法
就地造肥节省运输 利用杂草消灭病害
结合深翻改良土壤 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本报讯 山西省闻喜县试验成功一种积制农家肥料的新办法——地道熏肥法。这种新办法在试验和推广中效果很好,很受群众欢迎。最近山西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交流了这一经验,引起到会代表们的极大重视,他们认为这是一项多快好省的积制肥料的措施。
这个积制农家肥料的新办法,是夏县(现在已合并为闻喜县)中共县委书记刘清泉和夏县城关人民公社社员们在农村通常使用的快速熏肥和坑洞熏烟制肥等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试验获得成功。
城关人民公社采取这种办法熏肥效果很好,试验的三厘地,经过三十个小时,地道里的土壤被熏成黑色,地道外的土壤也被熏黄,合算总计熏肥一千二百斤。以这个标准推算,采取这种办法每亩耕地一般可熏肥四万斤。
地道熏肥法的具体作法是:先用铁锨或开沟工具在田间挖一道一丈八尺长、一尺二寸宽、一尺深的主沟(长、宽、深度可以因地、因设备而增大或减小),主沟中腰部挖一个准备烧火熏烟的地坑,然后在主沟一旁挖和主沟贯通的十二道支沟。把比较通直、光滑、直径四寸左右的圆形木椽,放在挖好的土沟里,用铁耙、铁锨等把沟道两旁的虚土刮到木椽周围,埋上四寸左右,稍加镇压拍打夯实虚土,然后徐徐把木椽从一头抽出,把各个地道的末端洞口用柴草堵严,用土盖上,使明沟变成了地下暗沟。地道中部的烧火坑作二个烟囱和主地道洞口紧密衔接。为了通风和畅通烟流,还可以在支地道的一端竖起两个烟囱。这些工作完成以后,就能在烧火坑添上燃料燃着(烧野草、秸秆、木柴和煤炭都可以)。这样烧火坑的烟通过烧火坑烟囱送到主地道,由主地道再分散到各支地道里,循环周转,就能高度利用烟火在地道内的土壤上熏肥。
这项经验经过推广以后,各地农民又有许多新的改进,使这个办法更加完善。如有些地区农民顾虑地道熏烟影响土地保墒。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胡张乡农民们又试验出一种地皮筑道熏肥法。这种方法是在一块空地上筑一个烧火炉,周围作四至八个出烟筒,出烟筒和地面相平,将木椽一端放在地面下,其余放在地面上,用土埋椽制成地面上的暗道,在地道尾部设烟囱,这样有效地解决了熏肥和保墒的矛盾。这县的大吕乡农民为了减少工序、提高工作效率,试制了一部作地道使用的开沟犁,每四个人一天可筑三亩地的地道,比人挖地道提高工作效率近七倍。
经过初步总结,采用这种新办法积制肥料有七大好处:一、这项肥源取之不尽,积制方法简便易行。据禹王乡调查,每亩地用工九个、杂草树枝一千多斤,三天就熏肥八万四千多斤。二、这种办法可以就地积制肥料,大大节省了运输工具和运输力。三、充分利用地头杂草,既节省资金,又可变害为利。四、可以杀除地面和地下部分农作物虫害。五、可以改良土壤。经过熏肥,地温就要增高,这样能使土壤里的磷钾素分解,变为容易为作物吸收的养料,提高土壤的肥度。六、挖地道就是一次深耕,如果在一块地进行两次熏肥,就可以兼得全面深翻效果。七、烟在地道循环时间长,氮素可以反复地被土壤吸收。据化验,用这种办法熏的肥含氮素有千分之一点八,如果熏烟时间增多,质量还能提高。
原夏县地区推广了这一新积制肥料办法以后,在生产上显示出了巨大作用。如夏县经过推广地道熏肥法,大大地缓和了麦地需肥多,肥料、运输力不足的矛盾,基本上保证了麦田施底肥计划的完成。中共闻喜县委进一步总结了这一经验后,决定把原夏县的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杨义)


第3版()
专栏:

持“家”有方 计划用粮
于孙
经过去年的农业生产大跃进,我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正是这样,我们在农村中实行了“吃饭不要钱”的制度,解决了我国农民千百年来经常愁吃愁喝的问题。如今的农村充满欢腾鼓舞,到处是五谷丰登的繁荣景象。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奋战一年得来的劳动果实,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现在许多公社正推行一种有计划地使用粮食的办法,无疑是一件很值得提倡的事。
在以前,当粮食还不够多的时候,实行有计划地用粮,人们觉得是理所当然;粮食多了,又何必搞什么计划用粮呢?诚然,同过去比起来,我们的粮食是大大丰富了,全国农村中普遍实行“吃饭不要钱”就是粮食生产极大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我们的目光永远是向前看的,如果要充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我们的粮食生产仍需要大大的发展。党的八届六中全会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要求在较短的时期内做到全国平均每人能有粮两千斤到三千斤,现在我国人民每人还只有一千二百斤,离二千斤的指标还差八百斤,距三千斤更差一千八百斤。就是达到六中全会提出的指标,全国人民平均一人有二千斤到三千斤粮食的时候,我们仍然应该爱惜粮食,有计划的使用粮食,使每一颗粮食都能真正发挥作用。要这样作的道理很简单:我们发展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改善生活固然首先依靠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必须有计划地使用。没有计划,即使有比较丰富的产品,生活也很难得到更好地改善的。我国有一句民谚,叫做“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受穷”,道理就在这里。
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以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除了其他的方面以外,计划生产和计划消费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计划地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法则,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的生产、交换、消费和积累,都必须有计划”。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的法则制定的。现在很多公社对这个问题已引起注意,如四川华阳县上游人民公社用粮年有年计划,月有月计划,江苏江宁湖熟人民公社实行长计划、短安排,这些办法都体现了合理地使用粮食的精神。全国人民公社都应该把这件事考虑一下,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把“开门七件事”首先是粮食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好。这对于合理地组织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是有极大关系的。


第3版()
专栏:

总结群众经验开辟积肥来源
推广烧、熏、挖、换、扫、沤、铲、堆、拾、捞十大方法安徽农民冬季积肥已达三百五十多亿担
本报讯 安徽省各地的冬季积肥运动已经形成高潮。1958年底,全省已积各种肥料三百五十多亿担,相当于1957年同期积肥量的八倍多,足够四千多万亩夏收作物平均每亩追肥七百多担。
安徽省农民几年来积累了很多的积肥经验,创造了数百种的积肥方法。这些方法归纳起来,有十个字,这就是:烧、熏、挖、换、扫、铲、沤、堆、拾、捞。这是单指积造土肥说的,种绿肥和制造各种土化肥还不在内。
“烧”,包括:烧土、烧包子、烧土窑、烧稻根、烧土笼、烧草皮灰等。烧土肥已是安徽全省家喻户晓的积肥方法。
从1958年12月上旬以来,芜湖专区每天有三十万人左右大烧土粪,很多地方都呈现着“烟火漫田野,遍地是粪堆”的景象。到目前为止,这个专区已烧好土粪十亿担,平均日烧土粪五千担。蚌埠专区一个多月来烧的土肥也在十一亿担以上。很多地方挖出稻根作为燃料,在田里烧土包子,这样做既可以就地取材,又可以消灭藏在稻根里的螟虫。
“熏”,有烟炉熏土、牛尾灶熏土、夹墙灶熏肥、石灰窑熏肥等,也是安徽省广大农村常常采用的积肥办法。这种办法简便易行,出肥量大,肥效也很好,是一种经常性的积肥办法。
“挖”,包括挖塘泥、河泥、沟泥、草炭、粪坑土、猪圈土和各种地面肥土等。这些泥土一般都很肥,不但含有丰富的腐植质,可以改良土壤,而且含有农作物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大量施用肥泥、肥土,对于农作物增产有显著作用。安徽各地目前都在结合兴修水利挖塘泥、河泥和沟泥。阜阳专区一个多月来已挖塘沟泥二十四亿八千担。这里并结合开挖河网化工程把田地里的表土起出来,用做堆肥或移到别的田地里加厚农田的土层。
“换”的门路也很多,如家土换野土、熟土换生土、肥土换瘦土、旧草换新草、老墙换新墙、陈灶换新灶以及换猪圈、牛栏、禽笼、磨道、路面土等。有些人民公社结合村庄规划和改善社员居住条件,拆旧房盖新房、拆旧墙换新墙,把枯腐的陈屋草换新草,积了很多肥料。
“扫”,包括扫尘灰、扫垃圾、扫烟筒灰、扫牲畜棚舍土和扫磨道土、街头巷尾肥土等。这些肥土肥效快,氮、磷、钾三要素都有。同时这些肥源普遍,容易扫集,又能结合除四害和清洁卫生工作。最近,这个省的阜阳专区在开展冬季除四害运动中,清除了垃圾十五万五千多吨。
“沤”,也是安徽各地常见的积肥方法,目前,仅六安专区沤肥的田头窖就有一百二十多万个。沤肥的窖有田头窖、阳沟窖、万年窖等。群众称赞沤肥的好处说:沤肥材料多,容易搞,肥效高,成本低,又能改良土壤。
“铲”,包括铲草皮(割青草、打青茬),铲住宅前后的表土,铲粪缸尿垢、墙硝土以及铲旧田埂等。群众说:铲积肥土好处多,积肥卫生两结合。六安专区农民最近结合园田化,已铲了一百多万条田埂上的草和表土,为夏收作物增加了不少肥料。
“堆”是利用动物、植物的有机物质或两者混合物和部分矿物质或土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面形成的肥料。主要原料有杂草、蒿秆、枯枝落叶、水草、稻草、麦秆、垃圾、骨屑、草炭、鱼杂碎、各种渣子等废物和粪尿或污水混合堆积而成的肥料。安徽各地经验证明:堆肥,除了其中营养物质能变成农作物吸收的养料外,还能促进固定大量的微生物(如固氮菌等)的活动,增加更多的氮素。
“拾”,就是拾野粪,拾一切没有其他用处而有肥分的东西。这是安徽省农民固有的四季积肥办法之一。这样积肥简便易行,整、半劳力都能干,群众很习惯采用这种办法积肥。
“捞”,包括捞水草、塘泥、湖淀和浮萍等。它能因地制宜进行积肥,特别是各圩区和沿湖洼地区的农民,利用捞的方法积肥最多。
(冯武生)


第3版()
专栏:

粮菜安排好 忙闲都吃饱
高场食堂吃粮实行长计划短安排
本报讯 江苏省江宁县湖熟人民公社高场生产队食堂,根据忙闲季节、农活轻重,精打细算,合理安排了1月至8月的用粮计划。
高场食堂有三百二十二人吃饭,平均每人每年口粮六百斤。除已用粮外,最近这个食堂将今年1月至8月用粮吃菜计划,交给群众讨论后,做了全面安排,订出逐月逐日用粮吃菜计划。
长计划:根据忙时多用粮,闲时少吃粮,忙时闲时都吃饱的原则,把1至8月划分两个阶段。1月至3月,农活不忙,适当减少用粮;4月至8月农活较重,用粮逐步增加。
短安排:每十天安排一次“十日饭菜单”,根据每天做活轻重,在长计划安排的用粮数量上,适当增减。
为了保证用粮吃菜计划的实现,高场食堂订出了各项措施和制度,除了加强食堂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各种表册以外,还规定每天晚上由事务长和生产队长联系一次,问清次日工作量大小,炊事员根据作什么活、吃什么饭的原则,决定下米、做菜多少。


第3版()
专栏:

用粮有计划
管理科学化
据河北日报消息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人民公社七星生产大队,实行计划用粮,改善了公共食堂的伙食,三个月节约口粮二万七千三百斤。
七星生产大队共有八个食堂。粮食由大队统一保管、统一加工、统一调拨,各食堂按人口多少,造报需粮计划,每十天向大队支领一次口粮。各食堂都建立了粮食收支账目,管理人员按时向群众公布。
据山西日报消息 山西左云县要求各个粮食管理部门和各人民公社,一定要把粮食保管好,使用好,做到用粮有计划,管理科学化。
左云县以全县的十个粮食管理所为中心,在全县分片建立粮食仓库保管网;各个粮食管理所不仅要保管好国家征购的粮食,而且要分片负责,训练公社的保管员,帮助公社做好粮食保管工作。各食堂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留量标准,有计划地用粮。公社会计室要配备一名粮食会计,专门掌握和统计粮食的收支情况,建立粮食卡片制度,掌握收支、库存情况,防止浪费粮食。


第3版()
专栏:

粗细粮搭配
好吃又节省
据云南日报消息 曲靖县环城人民公社通过算细账,提高社员认识,各公共食堂普遍实行计划用粮,并建立蔬菜基地,满足社员吃菜的要求。
1958年,环城人民公社农业大丰收。全社二十八个公共食堂为了让社员吃饱吃好,把用粮标准放宽了,而且全部吃细粮。社员们对这种做法很不满意,议论纷纷。公社党委根据社员们的反映,进行了关于计划用粮的教育,经过群众讨论,普遍实行计划用粮。
为了把这个工作作好,公社党委在先进的花柯食堂连续开了两次现场会。花柯公共食堂的先进经验主要是:第一,粗细粮(米、包谷、菜)搭配好。第二,提高煮饭技术。第三,多吃蔬菜,经常有一个炒菜,一个汤。因此,他们不但吃的饱、吃的省,而且也吃的好。会后,各个食堂都行动起来。
由于实行计划用粮,这个公社各公共食堂不但节省了很多粮食,而且社员们吃的好,反映也好,生产积极性也很高。


第3版()
专栏:编后

抓质量
湖南许多地区在制造土化肥中,很注意质量。他们采取许多有效方法,帮助群众掌握制肥技术,保证肥料的质量。这一作法是值得重视的。
无论制土化肥或积农家肥,都需要讲求质量。我们给农作物施肥,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因此我们积制的肥料不但要有足够的数量,同时要有一定的质量,这才能为作物高产多收创造条件。如果积制肥料只注意数量而不注意质量,那么农作物就不能在一定数量的肥料中得到足够的养分。这不但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结实,影响农业生产大丰收,而且还浪费了积制肥料和运输肥料的许多劳动力。
怎样保证质量?这需要掌握技术。积农家肥有技术问题,制土化肥更有技术问题。在这项工作上,我们要像湖南一样,紧紧抓住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问题。


第3版()
专栏:

农展会上看“珍奇”
新华社记者 苏群 徐士杰
这次农展会上,除了展出1958年农业大跃进的成果以外,还展出了令人惊异的农民群众所创造的许多新东西。
农展会上展出了很多“王”。其中,“水稻王”、“小麦王”是五谷众王之首。在粮食室里,福建省送展的一株“赤米粘”,分蘖率特别高,长了九十八个穗,平均每穗有一百五十多粒,据估计可产一斤左右稻谷。另一株“水稻王”在综合馆里,是浙江省嘉兴县选种模范张春庭培育的。这株秆高五尺,穗长一尺,每穗七百四十粒。而在种子室的一株名“千粒种”的水稻,是广东省澄海农场技术员曾叙长培育的一个杂交新品种,每穗有九百多粒。“小麦王”也很多。陕西省送来的一株有一百一十四个穗,四千五百多粒。像这样一株百穗以上的“小麦王”,还有新疆、青海等地送展的。
玉米、谷子也有“王”。它们都身材魁伟、穗大籽多。“玉米王”有河北的,也有陕西的。陕西省一株玉米有一丈多高,结了九个棒子,个个棒子都像棒槌一样。该省选展的另一个“玉米王”,棒子长一尺多,重一斤十两。这里展出的来自陕西省的“谷子王”,穗长一尺九寸五,像一根长辫子一样,它比一般谷穗长三、四倍。河北省的多穗高粱,一株能分多蘖,穗很多,产量高。
薯类中有云南送展的“莲台薯大王”,一个重三百七十四斤,比一般的大三十倍。广东送展的“甘薯王”,一墩重一百六十多斤,像一窝肥胖可爱的小猪一样。而在上届全国农展会上展出的大甘薯,一墩只有四十三斤重,就是最大的也不过一百一十多斤重。

1958年棉花出的“王”也不少。展出的有河北的、安徽的、四川的和湖北的。特别是来自河北和湖北的两株“棉花王”,每株都有三百多个大棉桃,看去银花累累,宛如玉树琼枝。广东省华南农业研究所培育的一株长绒棉,结桃一百八十多个,这种长绒棉的棉绒特别长,是纺高支纱的好原料。
山东、河南来的“大豆王”,身高各有一丈多,枝上挂满了一串串豆荚,说明牌上标明,它们每棵都有一千二百多个荚。湖北省名叫“红安直立”的“花生王”,一穴结花生果九百二十多个。江苏省和四川省送来的两株“油菜王”,株比人高,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它们都结了一万多荚,产籽高的六斤多,低的也有四斤多。河南省来的“芝麻王”,有五尺五寸高,结五百九十一个蒴果。
经济作物的特大丰产棵更是琳琅满目。广东省汕头市郊红旗公社送来的“甘蔗王”,一穴三十五棵,形似竹林,有六百四十五斤。据说,就这一穴就能产糖七、八十斤。河南、云南、河北省送来的烟叶,株高几乎顶着屋顶。这里,还有半人多高、三十多斤重的云南大芋头;有五十多斤重的山东大白菜,有两个人才抬得动的一百二十斤的甘肃大南瓜;有七尺长的贵州大豆角;有八十五斤重的河南大冬瓜;有刚栽培四年就结桔四百多个的福建省桔树;有体重二十二两、长了三十七年的吉林“参王”,有一百七十多斤的大茯苓,有十一斤重的青海“大黄”,有重一百四十六两的甘肃马鹿锯茸(即鹿角),还有甘肃天水来的紫光闪闪的灵芝草。
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珍品也是光彩夺目,北京农业大学培育的“农大黑”母鸡,也很出名。这里展出了“农大黑”下的蛋,大的真大,重三两还多,不看说明的人,很容易把它当作小鹅蛋。
这里还有芦竹上长的水稻,向日葵根上长的马铃薯,又结茄子又结西红柿的新品种。至于农具、土化肥、土农药方面的创造就更多了。这些成就使许多科学家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人们都见过树上结的苹果,可是现在这里展出的山东的一个南瓜,也结了四个大苹果,看起来和树上结的一样。这是山东省园艺科学研究所的王立治的创造。
还有一种“高粱稻谷”,穗形像高粱,穗上结的籽粒却是稻谷。这是广东省新会县农民选种家周汉华培育的。他培育用的父本是高粱,母本是白粘稻。这种高粱稻谷,穗大粒多,根系发达,茎粗壮,不易倒伏。
文教卫生馆展出的河南省遂平县和兴管理区阎友培育的“高粱谷”,穗形像蒲棒,籽粒像谷子,吃起来又甜又粘,这是用谷子和高粱嫁接培育出来的。它虽然还未定型,却反映了农民敢想敢干的新风格。
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大跃进中的我国农民,在探索自然秘密上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反映出我国农民创造出空前未有的大面积丰收的同时,也探索了各种作物内在潜力的秘密。那些单株的“水稻王”、“油菜王”等等的产量,虽然不是1958年农业大丰收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还是密植的大面积的丰产,但是它们说明了精耕细作、精心培育,各种作物增产潜力都大得惊人。


第3版()
专栏:

南部县是怎样揭开土壤秘密的
唐克柱
开展群众性的土壤普查鉴定工作,揭开土壤的秘密,叫土地听人使唤,做到因地种植按土施肥,是在农业生产上贯彻革命热情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措施之一。四川省南部县在去年经过一场群众性的征服土壤的斗争,取得了支配土地的主动权,给土壤建立了“档案”,基本实现了按土种植,按土施肥,全年粮食平均亩产已达一千五百多斤,增产将近两倍;棉花增产近三倍。
过去,南部县有不少干部和农民,对土地的秘密没有完全掌握。有的干部对肥料又爱又怕,他们说自己是“前期见苗哈哈笑,后期见苗双脚跳(倒伏)”。农民群众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有许多经验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作物产量由几百斤猛增至千斤、几千斤,它的生长规律和所需要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这种史无前例的新事物,仅凭旧有的经验和盲目的瞎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耕地土层变厚了,肥料增多了,怎样施肥才是合理就是一个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部县在去年7月至10月开展了全面的群众性的土壤普查鉴定工作。仅仅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摸清了全县的土壤底细,分别制订出土地利用、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规划,把高产建立在更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运动初期,有些农民一时还不大了解土壤鉴定意义,各地便采取了见缝插针,见会就讲,边讲边做等各种生动具体的办法,向群众通俗地宣传土壤和肥料的关系。农民群众是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的,只要用通俗易懂的名词和道理去讲解,他们对许多科学道理不但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能很快地掌握,结合实际去开展研究。如南隆公社开始进行普查时,群众不大愿意参加,工作中碰到很多困难。技术员们便分成四个组广泛进行宣传。这个社有个大弯田,年年不施肥苗子也要倒伏,产量很低,始终找不着病根。经过取土化验,证明这块田是酸性土,氮肥多,磷钾肥少,形成猛长枝叶,年年倒伏。向群众讲清道理后,帮助订出了改良办法,农民也就服气了。另外有十多亩稻子的秧苗发红,经测定是土壤酸度过大。施用了石灰,秧苗很快就转青了,农民很满意地说:“这个办法真好,红秧也能治青。”这些生动的事实,有力地说服了群众。很多农民积极参加了这项工作,帮助提供各种资料。仅仅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全社一万多亩土地的调查工作。
在这场向大自然进军、征服土壤的斗争中,广大农民顽强学习,刻苦钻研,克服了文化低,不懂科学的重重困难,迅速地掌握了比较复杂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土壤肥料知识,用事实破除了“科学神秘”的论调。一字不识的四十九岁的庞雨云,经过几天苦学苦钻,掌握了全部技术知识;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蒲国良,把长达几千字的土壤鉴定法编写成不到两百字的口诀,便于农民记忆;只有高小文化水平的青年农民王万木,经过短期实习,能写出内容清楚的土壤调查报告。现在,这批技术队伍已改成农村中从事科学研究最活跃的力量。
在运动中,农民群众发挥了敢想敢作的共产主义风格,用土办法创造了许多工具,解决了工作中化验器材供应不足的困难。当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供化验用的蒸馏水很缺乏,全县集中了医院、学院所有蒸馏器仍不够用,买也不容易买到。青年农民郑友贵想起了烤酒用的那套器具,他想,我们吃的酒不是像蒸馏水一样烤的吗?他用木桶、瓦缸做成了土蒸馏器,每天可烤出一百二十斤蒸馏水,质量也符合标准。在绘制地形图时,全县需要几千个指南针,一时很难买到。青年农民陈兴云又献出了妙计。他看透了指南针能定方位的原理,只不过是磁力的关系。他便利用广播喇叭后面的磁铁,磁化普通用针,一分钟就能做出几个指南针。测土壤含磷量用的锡粉,他们也用普通的锡做成锡棒,又经济又好用,代替了进口货。这些创造,有力地保证了运动的顺利进行。
经过群众性的土壤普查鉴定以后,人们破除了对科学的神秘感,全县掀起了一个向科学技术大进军的热潮。各种科学研究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接二连三地建立起来,全县成立了五十九个土壤肥料研究室。许多社员对土壤普查鉴定表现了很大的兴趣,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要求学科学技术。
土壤普查鉴定运动,给南部县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走到各个人民公社的办公室里,不出门就能从图表上一眼看出全社土地的分布状况,知道有些什么性质的土壤,怎样耕作,怎样施肥,怎样改良。插在每块田里的木牌也明显地标出了:这块田适宜种什么作物;怎样深耕、密植,施用什么肥料,施用多少等等。冬季生产中,全县小春作物已普遍作到了按土种植,按土施肥。麦苗长得油绿可爱,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全县人民已在普查鉴定的基础上,掀起了积造肥料、改良土壤的新高潮,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经常进行测定,逐一记录在土壤
“档案”内,准备收割时进行总结,找出一条获得高产的科学规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