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革新技术 造福人类 团结一心 反对侵略
  医药工作者要再创奇迹
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会和展览会在京开幕
据新华社8日讯 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大会和展览会今日在北京开幕。这是全国卫生工作人员和其他关心卫生工作的群众在总路线的照耀下对人民健康作出贡献的大检阅。参加经验交流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个角落的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和其他群众近千人,他们都是医药卫生方面的发明创造者,其中有中西医大夫,有护士和技术人员,有卫生行政人员,有土专家,也有洋专家,有六十多岁的老大娘,也有带红领巾的少年儿童;从代表的成分,可以体现了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的群众路线。会上代表们将介绍他们的发明创造并且交流经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共同讨论如何进一步开展医药卫生的技术革命。
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会议今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在开幕词中说:这次会议的举行,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医药卫生工作在不断革命的过程中就要走向技术革命的新的高潮。李德全指出,在六亿人口的大国范围内,医药卫生技术革命是一定能够完成的,首先是由于我们有正确、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是由于我们今天进行医药卫生技术革命所处的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是空前有利的;第三是由于我们有了广大的中西医队伍,并且有广大的群众参加和支持,现在已经显示了人人创造、个个革新的动人局面。李德全接着指出,要完成医药卫生技术革命,还必须有医药卫生界自己的努力: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也就是彻底摧毁资产阶级思想,继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其次是必须有正确的领导、具体的措施和冲天的干劲,这就是政治挂帅、依靠群众;重视中西医结合、土洋并重;第三是抓“四比”、“五献”。“四比”是比政治、比干劲、比风格、比贡献;“五献”是元旦、“三八”、“五一”、“七一”、“十一”向党献礼。
卫生部副部长张凯在会上作了报告。他说:从上海广慈医院党组织领导工作人员抢救了烧伤工人丘财康的动人事迹,可以看到只要真正依靠党、政治挂帅,走群众路线,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困难都可以克服,资本主义国家办不到的事我们都可以办到,一向认为不可医治的疾病我们可以治愈;这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思想问题。张凯说,在卫生工作中实行技术革命要实行土洋并举,中西医并重,大中小结合,人人做多面手。
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孙仪之也在会上讲了话。
会议全体代表通过了“坚决拥护周总理的声明,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决心书。决心书中说: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一致拥护周总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一致怒斥美帝国主义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全体代表决心团结全国医药卫生界几百万大军,准备随时为解放祖国的台湾和澎湖等岛贡献一切,坚决向党和毛主席宣誓,任务不完成决不罢休。
通过决心书后,好几个代表自动到讲台上讲话,怒斥美帝国主义的挑衅行为和发动战争的阴谋,并且表示热烈响应党的一切号召,党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党要他们到哪里他们就到哪里。
会议预定举行九天。
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展览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举行。展品共有四千五百多件,来自二十五个省(自治区)和两大城市,这个规模说明医药卫生的技术革命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可以遍地开花。在这些展品中,有许多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以及中国独有而国际上没有;有许多超过洋办法的土办法。这个展览会说明了在卫生工作中只要政治挂帅,走群众路线、土洋并举、中西结合,一切为了病人、面向工农兵,密切结合生产,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就一定能够掀起蓬勃的技术革命,造福人类,丰富世界医学宝库。
  (附图片)
  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展览会会场一角。 新华社记者 塔吉古勒摄


第7版()
专栏:

  钢铁般的语言
  辛蕴教
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个角落的近千个代表,发出了一个共同誓言:“准备随时为解放祖国的台湾和澎湖等岛贡献一切,坚决向党和毛主席宣誓,任务不完成决不罢休。”不少代表还登台讲话,怒斥美帝国主义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的罪恶行为,并表示党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党要他们到哪里他们就到哪里。
医务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为人类救死扶伤、为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精力和聪敏才智,因而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战争疯子为制造仇恨、制造死亡而猖狂的。新中国的医务工作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在医务方面作出了许多起死回生的贡献,也将在粉碎战争疯子制造死亡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的斗争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广慈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党组织领导下治愈烧伤面积在89%以上的丘财康的动人事例,振奋了全国人民,打破了美国治疗火伤权威的理论。这样的奇迹不仅出现在上海,在重庆的一个普通医院,也出现过治愈了十多个烧伤面积达80%以上的一向以为非死不可的病人。其他如湖南、河北等地也都出现过这种奇迹。许多医务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受到抢救丘财康的动人事迹的鼓舞,不惜接连数天地牺牲自己的睡眠,甚至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皮肤,努力抢救过去认为不能救活的垂危病人,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抢救回来。这些奇迹的出现,都是党在医药卫生战线上拔白旗、插红旗的结果。党对知识分子改造思想的政策,党的整风运动、解放思想的政策,使医务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改观,破除了对欧美旧医学伪医学的迷信,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从而使他们在医疗工作中取得了救死扶伤、起死回生的成绩。
在这次经验交流会上的许多创造发明,大部分来自广大的群众和平凡的医务工作者中间,一部分则是由经过思想改造的出身于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洋专家”和土专家结合而创造的。医务工作者正为自己创造的业绩而高兴,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而鼓舞。现在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反对侵略,发出了钢铁般的语言。他们将用救死扶伤的镊子和利刀,把纸老虎张着的牙拔掉,舞着的爪砍断!


第7版()
专栏:

  用各种各样的办法 办各种各样的学校
文化上山 技术上山 劳动力上山
  乐山专区把学校办在山区
本报讯 记者方实、朱实报道:四川省乐山专区从今年4月份起在边远山区举办了一种新型的工农业中学。这种学校从城市和文化比较发达、劳动力比较多的地区招生,把学校办在文化和劳动力缺乏的山区,学生毕业后就地参加工农业生产,这样,就使文化上山、技术上山、劳动力上山。建设这种学校对于加速山区工农业的发展,改变山区面貌有很大作用。
目前,这种学校已经在乐山专区的峨眉、洪雅、犍为等县的边远山区各办了一所。
这种工农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外地或本县的县城集镇。我们访问了峨眉县办的一所工农业中学,这所学校建在距峨眉县城七十余里的山区里,学生多数是这个县城关的往届高小毕业生。学生年龄一般是十六岁到二十岁,他们都能担负一定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学校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和工农业生产知识等,峨眉这所学校还设有理化常识。学生一面参加邻近厂矿、合作社的劳动,一面请厂矿和农业技术站的干部教授工农业生产知识课。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峨眉工农业中学的学生万永泽告诉记者:我们三年毕业后,搞工业可以炼钢,搞农业可以下地,工业需要时当工人,农业需要时当农民。
这种学校是采用学生办学,劳动建校,群众支援,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办法兴建起来的。学生全部实行半工半读,自费求学,不要政府花一个钱,当地党政领导机关只是在方针、政策、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等方面加以组织领导,并发动工农群众在住房、用具和劳动知识方面积极支援和帮助他们。
由于实行半工半读、劳动建校,学生的收入逐步增加,有的可以自给自足。学生的劳动所得,根据劳动建校、按劳取酬、同学之间互助的原则进行分配。现在,峨眉工农业中学的公共积累已达六百多元,全校一百人中,有30%的学生分配所得已能自给自足。
经过几个月的劳动锻炼和政治文化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热情劳动,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峨眉学校入学考试时平均分数是五十五分,7月份测验平均达到七十分。学生们已经养成了爱校如家的思想,有不少学生已准备接自己亲人到山区来安家落户,长期参加山区的劳动建设。
现在,这几所学校已经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许多家长都纷纷要求把子弟送进这种学校。家长们总结了这种学校有四大好处:第一,学校设在山区,支援了山区的经济建设;第二,锻炼了子弟的身体,学习了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第三,学生半工半读,自给自足,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第四,由于学生过着集体的劳动生活和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解决了子弟的受教育问题。
多在山区办学
 双实
中共四川省乐山地委在山区举办工农业中学,是开发山区的重要步骤。乐山地委举办的这种学校,是民办农业中学的一种新的形式,是农业中学的新发展,很值得在山区普遍推广。
这种职业学校,它不仅满足了城市高小毕业生的升学要求,同时它还具有使文化上山、技术上山、劳动上山的重要意义,它将加速山区工农业的发展,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我国有广大辽阔的山区,地下资源极其丰富,农业生产也具有很大潜力,但是这些地区一般都是文化、技术、劳动力最缺乏的地方,如果山区都广泛办起这种工农业中学,这对山区经济建设将会起巨大的支援作用。
这种学校既教给学生农业知识,又教给学生以工业知识;学生在学习期间,既参加农业劳动,也参加工业劳动,这样便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亦工亦农的多面手。学生毕业后,既可参加农业生产,又可参加工业生产;在农业需要时当农民,在工业需要时当工人。
这种学校学生都离开农村和城市的环境,到艰苦的山区去,集体学习集体劳动。这样就便于锻炼学生的劳动习惯、集体主义精神和自己管理生活的能力,也容易培养起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
要加速开发山区,综合利用山区,就必须学习乐山地委的好经验。
  河南第一所妇女大学
本报讯 河南登封县文村乡雷村社在妇女社长郑凤英的带动下,办起了全省第一所妇女大学。
学校由乡妇联和驻社干部等七人组成了学委会,乡、社干部捐出三十多元购买图书、纸张。乡俱乐部还赠送了一百多本农业技术和小学课本等书籍。所以,社里没花一个钱,就把妇女大学办起来了。
学习内容分政治、妇女基本知识、妇幼卫生、农业技术、语文等课目。
  鞍山钢铁学院成立
据新华社讯 钢都鞍山的第一所高等学府——鞍山钢铁学院已在9月初成立。
这所四年制的新型大学,是由原来的鞍钢业余大学、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鞍钢业余钢铁学校、鞍山老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和东北工学院函授部等单位合并组成的。根据国家的需要,它设有矿冶和机电两个系,包括采矿、冶炼、轧钢、冶金工厂机械装备、工业企业电气化五个专业。为了更多更快地培养出钢铁工业急需的各方面的人才,这所学校还设有大学夜校部、中技班和中技夜校部、工人班和函授部。全院现在共有二千多名学生和教职员工。
学院的院长由鞍钢经理袁振兼任,他在学院成立大会上指出,这个学校的任务,是根据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钢铁技术知识的建设人才。学生在学习期间内,要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参加劳动。
  (附图片)
这是旅顺渤海水产大学的师生们在海边拣“石球”,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新华社记者 贾承演摄
河北省徐水县办了一所农业大学。这是学生们去参加劳动。
新华社记者 盛果摄
这是山西解虞红旗大学的学生们听讲联合收割机的电路问题。
新华社记者 张瑞华摄


第7版()
专栏:

  英雄的人民 不屈的战士
  —介绍朝鲜影片“渔郎川”
  李少白
“渔郎川”是一部描写朝鲜人民抗美战争的影片,它展示了这次战争的光辉一页——渔郎川战役。它描写了在这次战役中,朝鲜人民军怎样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狠狠地打击了美国海盗,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辉煌胜利。影片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美帝国主义者不过是一只纸老虎,是注定要失败的,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最好的办法,是狠狠地打击它。帝国主义者只有在人民的强大威力面前,才会表现得老实一点,和平不能乞求而只有用斗争来争取。
影片的意义还在于,它真实地表现了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表现了朝鲜人民和军队的英雄素质;而这种关系和这种素质,正是他们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影片所刻划的战士吴明河、金铁洙,群众尹氏、张万五的形象,是美好的形象、动人的形象。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出生入死,为人民军运弹送粮;人民军战士,为人民的利益在忘我战斗。当你看到尹氏、那位英雄的母亲,顶着她那盆为人民军战士做的米糕,望着来接他们的人民军战士,顾不得头顶上敌机的轰炸、扫射,迫不及待地抢过河去,中途中弹牺牲,而她那盆米糕,依然飘飘流过去的时候,你怎能不激动、不流泪!朝鲜人民就是这样为着取得反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的胜利,而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当你看到战士吴明河、金铁洙在子弹打完之后,拿着手榴弹走出战壕,向着来犯的敌人冲去的时候,你怎能不激动、不流泪!朝鲜人民就是这样英雄的人民,人民军战士就是这样不屈的战士,人民和人民军队的关系就是这样血肉的关系。朝鲜人民是不可轻侮的。这就是影片所表现出来的鲜明主题。
影片的优点还在于它的具有思想意义的主题是通过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我觉得,这部影片的镜头处理和蒙太奇结构处理是非常好的。如影片开头的三个镜头,作者用一个基本相同的拍摄方向,表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三种力量。第一个镜头,表现出迎镜头走来的吴明河等五位战士,第二个镜头,表现出迎镜头狼狈走来的美国特务文仁杰;第三个镜头,表现出迎镜头走来的张万五等人民群众。对于战士和群众,作者把他们安排在山上,使用了仰摄和平摄;对于特务,则把他安排在河里,使用了俯摄。作者又把这三个镜头用相同的速度和方法连接一起,鲜明地表现出构成影片矛盾冲突的三种力量,而这三种力量又同时向一个焦点集中起来,从而揭开了影片矛盾冲突的序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再如影片在描写最后一场战斗时,通过反复交叉、对比的蒙太奇处理,表现出:一方面是人民军战士在阻击敌人进攻中与敌人英勇战斗,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在运输弹药途中与敌机顽强搏斗,不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更主要地,是它通过这种描写,把人民军队和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最生动最感人地表现了出来。影片的造型处理也是非常好的。如吴明河、金铁洙英勇牺牲的那些场面,就有着十分强烈的感人力量。当吴明河刚要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时,敌人打过来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背后扬起一股浓烟,他的身子随着歪下去,立刻又站起来,艰难地张开手臂,用力把最后这颗手榴弹投掷出去,又是敌弹的爆炸,浓烟遮没了他。当金铁洙走出战壕,脸上流露出坚毅而镇定的表情,拿着手榴弹向敌人冲去时,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消失在烟雾中。作者利用炮弹爆炸的烟雾作为人物牺牲时的后景,把人物置于烟雾之中,而又通过最恰当的角度、距离把它拍摄出来,使人物形象显得是那么高大,那么英勇无畏,最鲜明地揭示出朝鲜人民军的英雄特质,生动、感人,有着油画和雕塑一般的美和魅力。再如最后一个场面,当支援部队到达后,作者通过近景和特写,表现出崔七松、顺凤、玉女接连向敌人冲出,人民军战士高举着国旗前进。接着是人民群众望着人民军前进的镜头。这个镜头,作者让人民群众屹立山上,采取了大角度的仰摄,从而表现出朝鲜人民的高大形象,表明了朝鲜人民永远是人民军的坚强后盾。影片对于细节的运用,也很出色,如尹民的米糕,金铁洙的帽徽,都起到了突出刻划人物的作用。总之我觉得这部影片的导演处理和摄影处理,是有很高艺术成就的,作者根据自己作品的思想要求,赋予影片以一个雄伟的形式。影片显示了朝鲜电影艺术所取得的新的成就。
“渔郎川”在今天和我们见面,更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穷凶极恶的美帝国主义,似乎忘记了它在朝鲜战场上所受到的迎头痛击,又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进行战争挑衅,美国纸老虎,还是回忆一下在“渔郎川”的教训吧!如果战争贩子胆敢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的头上,那么,无数个渔郎川战役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渔郎川影片中连队长向参谋长布置战斗任务。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供稿


第7版()
专栏:

  起死回生土洋齐放异彩 舍己为人新的品质成长
  中药放卫星
吉林人参产区有这么一句话:“七两参,八两宝”,说明在人参史上,超过七两重的人参是稀有的。但是,展览会上,陈列着一棵重二十二点四两、形同伛偻、长须老者的参海之王,吸引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兴趣。这是吉林省抚松县东岗乡七十三岁参农王延顺亲手培植了四十二年的一棵人参。原来这个参海之王还有一段辛酸的历史:参农王延顺是一个贫困的劳动人民。从二十五岁开始,以种参为业。在旧社会中,他受尽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他种的人参,常常在很小的年龄就被掠夺或贱价强收去。为了逃避反动派的摧残,三十七年前,他把一棵在自己参地上栽培了五年的人参,悄悄地移植到森林中,并下决心不把它拿出来。解放后,他看到党和人民政府根据人民健康的需要,不仅鼓励群众培植人参,而且在价格上尽量照顾参农的利益。大大鼓舞了参农的积极性。于是他更尽心地培植这棵参,并在去年把它挖出来,献给了党和人民。
在展览会上,与这棵参海之王媲美的,还有一个七十二斤重的茯苓大王。茯苓是中药材中主要药味之一,可以健胃、安神,价值很高。过去一般栽培期要五年,收获时最重也不过两、三斤。去年,安徽省潜山县割肚乡黄兴农业社社员杨正清、杨汉东等,在党和政府的鼓励下,动脑筋,找窍门,培植茯苓,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收获了两个大茯苓。另一个小的也有五十三斤重。
  土法治大病
在四川省的展出品中,有这么一张照片:一个看来久病刚愈的青年,面庞虽瘦削,却微带着笑容。原来这个青年不幸得了胆管结石病。胆管结石这是一个难治的病症,目前一般的治疗方法是用外科手术取出结石。但这不能保证断根。这个青年患者就曾经在五年中,先后经受了四次手术的痛苦,胆管仍然出现结石。今年,重庆市第二中医院医师,在总路线鼓舞下,取得重庆医学院的配合,大胆采用以金钱草、满天星两种野生植物为主的草药,治疗两个月后,结石即基本消失,终于使这位青年恢复了健康。
人们很奇怪,近来,天津盐场医院在医治疮疡、外伤感染等疾患时,不再给患者注射贵重的青霉素剂了,而是弄一些草药敷在伤口上。这种草药比青霉素不仅价钱便宜很多,并且疗程短,有百分之百的疗效。如外伤感染,西药医治要十天左右才可能封口,敷这种草药五、六天就好了。这是什么妙药呢!原来只不过是些野地随处都能采撷到的野生植物——刺菜。天津盐场医院医师破除对西药的迷信,大胆采用民间土办法,用刺菜治疗疮疡、溃烂等疾患,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土法、草药能治大病,是这个展览会给予参观者的深刻印象之一。展览会告诉人们:在祖国辽阔的原野、山林中,有无穷无尽的野草、闲花,正等待着破除迷信、思想解放了的人们去研究、利用。它们可能是救死扶伤的宝。
  直接观察心脏的心电示波器
在陕西地区的展品前面,一架形似收音机的心电示波器吸引着观众留连不去。有一位女同志正端坐在这架精密的仪器前,两手臂上缠着插有电线的橡皮带。人们像看电视一样,看到一个光点在仪器的萤光屏上有规律地划出她心脏跳动的情况。女同志稍微动一动,萤光屏上出现的光迹就不规律了。原来这位女讲解员正在作示范表演。心脏跳动的情况,是医生医治心脏病患者所不可缺少的材料。过去,各大医院用来检查心脏的间接式心电图描记器,都是国外进口,而且不能像这架仪器一样,能够直接地观察到心脏跳动的情形。这架我国第一架心电示波器的聪明的创造者是谁呢?他是1953年才从西安医学院毕业的物理教研组的一位名叫王永的青年助教。王永在心电示波器前,向观众介绍试制这架仪器的经过时说:他能试制心电示波器成功,首先归功于党的鼓励和支持。去年,他拟定出试制这一仪器的科学计划,立即受到党委的重视。学院党委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仍尽可能给予他各种支持。
  一切为了病人
今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里,送来了一个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他被送来医院前,已昏迷二十五天了。这是不可想像的。根据文献,昏迷状态延续到四十八小时或七十二小时,就没有复活的希望。但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医师在一切为病人的思想指导下,立即决定收下这个患者,并且全院人员都动员起来,想尽办法要挽救这个患者的生命。他们一面从医疗方面为患者排毒,一面尽可能把各种营养补充到患者体内。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使他在昏迷三十一日后苏醒过来。医护人员又继续给予精心的治疗、护理,这个患者终于完全恢复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思想品质今天正在广大医务人员中迅速成长。上海市展出了不少医务人员继抢救丘财康之后,又创造了许多起死回生的奇迹的事例。如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医院医护人员发挥高度共产主义精神,院内外大协作,挽救了两个频于死亡的严重破伤风的病人,山东省立第一医院医师连世海为了减轻病人痛苦,苦心钻研创造出胆道回虫病症不动手术,即能诊断、治疗的新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他为了体会患者在治疗中有无痛苦,曾亲自作试验,吞食十二指肠异物钳子。整个展览会也就是全国医务人员在党的领导下,一切为人民健康出发而进行技术革命、器械革新的集中反映。 本报记者 潘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