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本溪第一炼铁厂连插高产红旗
  老高炉跃登世界高峰
八月份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到0.517
本报讯 连续四个月获得全国高炉“集体冠军”的本溪第一炼铁厂,8月份又创造了两座高炉利用系数0.517的全国新纪录;生铁的月产量比去年8月增长了41%。到9月8日,一号和二号高炉日产生铁一千四百三十二吨。工人们表示要在9月份创造高产日、高产月来回击美帝国主义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在全国大中型炼铁高炉的丰产纪录中,这两座高炉仍然遥遥领先。
这两座高炉的生铁产量,今年4月份以来直线上升。4月份,平均利用系数改善到0.645,创造出月产生铁的最高纪录,获得了全国大中型高炉“集体冠军”的称号。以后,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继续改善;在五个月中,两座高炉的生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6%。
本溪第一炼铁厂连续五个月树立高炉的“高产红旗”,是在整风运动中,全厂职工向“条件论”者的保守思想进行了一番尖锐的斗争之后才取得的。这两座树立生铁高产红旗的高炉,已经使用了四十多年。几年来,由于职工们精心地检修维护,设法改进操作技术,使高炉的生铁产量迅速提高。可是,厂里的一些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却认为在高炉设备如此陈旧的条件下,生产已经提高得很快了,今后的任务就是把已达到的生产水平“稳定”下来。因此,从1954年到1957年的四年中,这两座高炉的生产技术水平一直没有多大提高。
在今年年初双反运动中,职工们贴出许多张大字报,猛烧“条件论”者的这种保守思想。职工们一面精心地维护高炉设备,不使各个环节发生事故;一面采取措施往高炉内装入更多的原料,加大燃料在炉内燃烧的温度,缩短原料在炉内的冶炼时间。几次试验,不仅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故,而且连接多次地创造了利用系数的新纪录,生铁的产量直线上升。全厂职工信心百倍,干劲更大了。在高温下操作的炼铁工人,昼夜聚精会神地坚守岗位,保证高炉正常出铁;担任装运高炉原料的工人,为了让高炉吃到丰盛的“美餐”,宁肯叫料等炉,不叫炉等料。不论是科室的技术人员,或是高炉各辅助工段的工人,都在千方百计地给高炉正常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条件论”者终于破产了。现在,两座古老的高炉已经恢复了它的青春,并且以稳健的步伐走进国内外先进炼铁技术的前列。
这个炼铁厂在8月份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职工们第九次修改了跃进计划。最近,工人们在听到周总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决心以多产钢铁的实际行动拥护周总理声明,回击美国侵略者的军事挑衅。青年炉炉长韦天明说:我们站在工业钢铁战线上,要努力完成生产任务,来支援祖国解放台湾,我们时刻准备着来迎击美帝国主义的挑衅。第二炼焦车间主任王中惠表示要做到使焦灰降低到11%以下,增加焦产量来保证生铁生产原料的需要。现在全厂职工都信心百倍,不断创造新纪录。要把已经夺得的高产红旗插上更高峰。
  (附图片)
  本溪第一炼铁厂创造丰产纪录的两个高炉。
新华社记者 高国权 摄


第5版()
专栏:小辞典

  高炉利用系数
高炉利用系数是衡量高炉生产技术水平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它指的是每一昼夜出铁一吨,所需要的高炉有效容积的立方公尺数。高炉利用系数越低就表示高炉生产技术水平越高。


第5版()
专栏:

  高炉利用系数比较表
  月份  利用系数  单位  七月份  八月份
  本溪钢铁公司第一炼炉厂 0.531 0.517
  石景山钢铁厂 0.677 0.690
  太原钢铁厂 0.680 0.622
  鞍山钢铁公司 0.636 0.669
  马鞍山铁厂 0.654 0.746


第5版()
专栏:

  越活越年青  苗地


第5版()
专栏:

  山西省委书记采铁矿 遵义地区大办书记炉
新华社太原电 4日,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书记王谦、卫恒、池必卿、郑林、朱卫华,秘书长史纪言和中共太原市委第一书记李琦等负责同志,到太原市郊区东山侯家沟附近开采铁矿。
上午十时,他们一到达工地,就立即同已上山的干部和农民一起紧张地刨挖铁矿,并不时向周围的人询问识别矿石的知识,了解太原郊区高炉的建设情况。他们一直劳动了三个半小时,共挖矿石五千多斤。
山西省目前已经开展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全民采矿运动,现在太原市和全省各地已有十万多人上山采矿,许多县的党委书记亲临前线参加挖矿。晋南、长治地区开展了“打破县界,哪里有矿就到哪里去”的采矿活动。
新华社贵阳电 贵州省遵义专区的中共地委、县委、区委和乡支部大办书记炉,原来分工管工业的副书记都学会了土高炉炼铁,原来没有具体管工业的第一书记现在也走上了高炉。他们办书记炉,对解决冶炼技术上的关键问题,解放老炉师和群众的思想等,都起到很大作用。
早在6月份,中共遵义地委就指定副书记陈彬挂帅,带领几个县委、区委书记和二十多个技术员、土炉师和干部搞试验炉,解决培训人员和无烟煤炼铁等关键问题。在试验过程中,陈彬亲自操作,设计炉型,向老炉师们学习。试验失败,他就找老炉师们谈心,解放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想大胆干,终于在7月底用无烟煤炼铁成功。他也掌握了组织土高炉生产的经验。
这一试验,给遵义专区各级党组织一个启示:只有懂得生产,才能更好地组织生产、管理生产。进入8月,各地书记炉便纷纷建立起来,管工业的副书记都亲临前线。在一个多月内,连续解决了用无烟煤炼铁、煤中去硫、消除炉内结瘤等炼铁生产中一系列技术上的关键问题。现在全专区所有管工业的副书记、支部书记都成了土高炉炼铁的内行,有的还能登台讲技术课。更重要的是他们能随时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全区的钢铁生产。


第5版()
专栏:

  高炉上要插高产红旗
  本报评论员
美帝国主义的挑衅,挡不住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在钢铁战线上,职工们用保证完成和力争超过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行动,用前所未有的高产纪录,来打击无耻的侵略者。本溪第一炼铁厂的职工插起了第一面高炉炼铁红旗,这个厂已经连续四个月保持了高炉利用系数最先进的纪录,8月份又进一步跃进到零点五一七。目前全厂职工鼓足干劲,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高炉利用系数达到零点五以下。
高炉利用系数的好和坏,对增加生铁的产量有重大关系,一千立方公尺的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每改善零点二,一年就可以增产生铁十万吨左右。1957年,我国所有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是零点七五七,就是说,每炼一吨铁,每一昼夜需要零点七五七立方公尺的炉体容积。在这一年,全国最高的纪录是鞍钢的六号炉,月平均利用系数达到零点六六三。在一年以前,把高炉利用系数改进到零点六和零点六以下,许多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现在,由于本溪第一炼铁厂全体职工的努力,已经从根本上破除了这个迷信。他们的事迹证明了我国高炉的利用系数不但可以达到零点六,而且可以达到零点五,甚至本溪第一炼铁厂的职工,现在正以英雄气概向突破零点五进军。我国冶金工业的职工既然能把生产情况不容易控制的高炉生产指标提到世界最高的水平,那么,又有什么复杂的技术我们不能够迅速掌握呢?
本溪第一炼铁厂高高举起炼铁高产的红旗,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比其他炼铁厂优越的条件,相反,这个炼铁厂高炉设备是很陈旧的,在今年以前,他们的利用系数也是很落后的,它长期停留在零点七五左右。只是由于在党的领导下,全体职工大鸣大放,攻倒了“条件论”,破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敢于插红旗,敢于做人们从未做过的事情,敢于设想要达到世界上未达到的先进指标。这又破除了一个迷信,就是一些人一向所认为的先进指标只有那些条件好、设备新的企业才能创造。许多事实恰恰证明,现在的高产红旗并没有插在那些有近代化设备的厂子里,而偏偏在设备陈旧的厂子里出现了高产红旗。这就雄辩地说明对先进指标起着决定的作用的,首先不是设备本身,而是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充分发挥,是看人们的聪明智慧是否发掘出来。
换一句话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提出问题:既然设备条件并不好的本溪第一炼铁厂,能够出现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指标,为什么别的炼铁厂,例如鞍山、重庆、马鞍山等地的炼铁厂不能树立起高产红旗呢?
我们希望大家在看本溪第一炼铁厂的高产红旗消息的同时,再看一看一个比较表,从这个比较表里可以看出:8月份石景山钢铁厂高炉利用系数比本溪第一炼铁厂落后零点一七三,太原钢铁厂落后零点一零五,鞍山钢铁公司落后零点一五二,马鞍山铁厂落后零点二二九。这些厂子的高炉条件并不比本溪差,特别是鞍山钢铁公司,大家知道,它的高炉是近代化的,但是,他们的利用系数却远远落在本溪第一炼铁厂的后面。而且值得严重注意的是距离越来越远。在1957年,鞍山钢铁公司高炉利用系数本来是比本溪第一炼铁厂好的(鞍钢是零点七零九,本溪一厂是零点七六零),今年第一季本溪还在追赶鞍山,但是曾几何时,落在后面的本溪第一炼铁厂,就把原在它前边的,远远地拉在后边。从4月份起,本溪第一炼铁厂一跃而树起了高产红旗,从此像一匹骏马一般,飞奔前进,而鞍钢的高炉却不见大的跃进。
同样的高炉,而利用系数却相差甚远;同样的高炉,一个从落后变成先进,一个却从先进变成相对的落后,这充分说明了这不是什么客观条件问题。这些厂子所以落后,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政治挂帅,没有把落后的真实情况老老实实地告诉广大职工,发动大家共同想办法,争取先进。因此在那里,群众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工人同志的聪明才智也被埋没起来。
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为今年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战斗,全体炼铁厂的职工同志,都应极力改善高炉利用系数,要拿出战斗精神追红旗、赶红旗,把高产红旗插到自己的阵地上。


第5版()
专栏:

  太钢创新纪录
  三号平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十六
  青年高炉日产量超过计划13.7%
新华社太原8日电 创造三槽出钢的太原钢铁厂平炉炼钢部的三号平炉,6日连续创造两次缩短冶炼时间的新纪录。这个平炉在早晨出的第一炉钢,只用了五小时零五分,比过去最高纪录缩短三十三分;中午出的第二炉钢,又突破了这个纪录,只用了四小时五十一分,有效利用系数达到十六。
最近两天,中共太原钢铁厂委员会书记李晓林、副书记段集锐,炼钢部党委书记杨发棋、部主任岩涛等,都下到车间跟班劳动,同炼钢工人一道研究采取铬镁砖代替矽砖、增加炉温、推广快速炼钢等办法,使钢产量迅速上升。
新华社太原8日电 太原钢铁厂炼铁部青年高炉的全体职工以实际行动拥护周总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在7日炼出的铁超过国家计划13.7%,生铁质量全部合格。
这个炼铁成绩,是职工们在分秒必争、更多、更快地生产钢铁支援解放台湾,粉碎美帝国主义的军事挑衅的口号下创造出来的。


第5版()
专栏:

  钢铁就是力量 苗地 马克合作


第5版()
专栏:

东北第一座巨型水利枢纽
  大伙房水库开闸放水
新华社沈阳8日电 东北区第一座巨型水利枢纽——大伙房水库,9月5日全部竣工了。这天,经过四年英勇劳动的建设者们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辽宁省副省长、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仇友文在大会上宣布:经过检查鉴定,大伙房水库工程规格、质量完全达到了设计标准,并当即移交管理部门使用。午后一点钟,大伙房水库管理局下令开闸放水。这时,启闭塔内的自动化卷扬机启开了重达几万斤的钢铁闸门,每秒三百公尺的强大水流顿时冲出输水隧洞,银浪翻滚地奔往下游。
这座为根治辽河最大的支流之一——浑河的水患而兴建的巨型水库,是我国自行设计的,坝身长达一千三百七十公尺,可以蓄积二十亿立方公尺的水量。它从1956年拦洪以后,就开始发挥治理水害的威力。近两年来,浑河下游两岸的人民免除了五十年一遇的洪水威胁,今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也将被驯服地拦蓄在水库里。沈阳附近的浑河灌溉区已经因水库的建成而扩大。水库上一座设备容量三万二千瓩的水力发电站,也正在紧张施工。抚顺农林局养殖场还在平静的人造湖里放养了十多万尾鱼苗。沈阳抚顺两大城市的工业用水,也将因水库的建成而得到满足。
  (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淠河渠首枢纽工程动工
据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淮河支流史河和淠河沟通航运、灌溉工程的中心枢纽——淠河渠首枢纽工程,最近在六安横排头动工兴建。
这个工程将充分利用淠河上游的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等水库和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库拦蓄的水,进一步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建成以后,可以灌溉史河、淠河和瓦埠湖流域中下游丘陵和平原地区一千多万亩农田;同时,还可以利用渠道水头落差兴建四千五百瓩和七千五百瓩的水电站两个,中小型水电站三百多个,每年总发电量可达八千六百万度。另外,在分干渠以上的渠道里,可以航行二百吨到二千吨以上的轮船,有些支渠还可以通行木帆船。


第5版()
专栏:

  炉顶运送记
  本报记者 曹葆铭
制造一号高炉炉顶设备的任务,刚由沈阳重型机器厂承应下来,武钢设备处的余文翰工程师便连忙去找铁道部解决运输问题。他和车务局、车辆局的工程师们打开全国铁路图研究了几天,也没找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原因是这些设备太大,最大的直径达五公尺一,平着放在车上,会将双轨线上的自动信号设备全部撞倒;竖着放,好些桥洞、山洞都没它高,根本过不去。沈阳重型机器厂的技术员李雷也从沈阳骑着自行车到大连去,沿途观测公路桥梁的宽度和载重量,想让他们用拖拉机将这些设备拖到大连,然后再转海运。结果也因为这些设备太重,最重的达二十五吨,公路桥承载不起,也过不去。余文翰还想到空运,但哪有五公尺多阔的舱口的飞机呢?
运输的线路还没找好,而武钢又决定提前出铁赶英国,要他们将原定的四十五天的运输期限压缩到一个月以内。
沈阳铁路局的王振民工程师从双轨铁路上找出了个巧办法。本来,在这双轨线上,无论从哪条轨道到大连都有低矮的桥洞挡着,他就要列车在这条轨道上走一段,再在那条轨道上走一段,走的线路就跟地图上的长城一般。这样,列车就可绕过许多阻碍,只通过两个桥洞,而最低的一个也有五公尺二高。他再设法将装车高度降低为五点一五公尺,这些设备就可顺利地运到大连。为了证实这个假想,他还在一个车皮上搭起一个高架,试着在这条线路上开一趟。
这时,负责高炉设备的余文翰真感到办事从来没有这样顺利过。答应在6月底交货的沈阳重型机器厂,已经将期限两次提前了,他们还专门造了一台“超英号”的大型立式车床来加工这些设备,并再提前在26日把货交齐。装这些大型设备需要三辆特制的“落下孔车”,铁道部便从兰州、广州、北京调来六辆,任凭他挑选。沈阳重型机器厂又帮助他将装车时间由八天压缩为两天半。沈阳铁路局又派了调度员胡国治同他一道跟车。
这节(五五○四)列车在6月30日刚从沈阳出发,铁道部马上又发出一道命令,具体规定了线路、车速,最后讲:“五五○四列车限在7月4日以前到达大连,沿途各站不得阻延。
为了设备的安全,这节列车走的很慢,把来来往往的许多车次都阻拦了。在大石桥附近的一个小站上,站长来同他们商量:“你们走的太慢,是不是停几小时,等特别快车过去了再走?”余文翰还没来得及答话,胡国治就把武钢提前出铁赶英国的情况向站长讲了一遍,说:“你办了几十年铁路,你啥时见铁路局派人跟着货主走过?该没见过吧!武钢提前生产在国际国内都有重大意义,想必你都见得到,快放车吧!”站长见管理局的调度员都这样讲,只好说:“特别快车误了点怎么办?”“误点就误点吧,我们赶英国要紧!”站上就马上发出信号,列车开动了。
7月1日晚上到达大石桥车站。这些设备的支撑裂了个很大的缝子,需要马上修理。他们去找站长,站长说:“你们需要电焊机和氧气,站上没有。”他们又去找车站党委书记,党委书记正在同工人们一起卸盐,一听说是武钢的货物,便马上动员站上的工人来修理,但因为设备不全,也有困难。这时,胡国治给局里的白处长通了个电话,白处长马上回答说:“你去找站长,说管理局的意见,把附近各段的力量都组织起来支援武钢!如果他组织不起来,就由局长下命令。”站长马上紧急电话通知附近的工务段、机务段,这些单位都立即派人带了机具赶来,连夜突击。列车在第二天早晨又继续前进了。
最使余文翰耽心的,还是过五公尺二的那个桥洞。铁路局也派了他们最好的六号司机来开这段路。车一到洞前,司机就马上把车刹住。他们立即分工,由余文翰和他的伙伴徐成光两人站在最大的设备下面,专门看着它和洞顶的距离,车长下车来打旗号。司机还不放心,又叫他的助手爬在机车顶上看准距离,他自己也从窗口探出头来望着车长的旗号,才将车子缓缓开动。这时,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紧张,眼看着这些设备只差几个指头就快擦着洞顶了,列车就这样一步一步挨过洞去。车刚过桥洞,余文翰马上攀到机车上去跟司机握手:“谢谢你!你很小心的平安过了桥洞,非常感谢你!”司机却回答说:“这还用谢?我们国家有几台这样大的设备?不小心还行?”
按照余文翰原来的想法,这些设备得在大连停留四、五天,才能开船。原因是它们必须三千吨以上的大船才能装载,而大连到上海的船只并不是每只都是三千吨以上的,碰得不巧就得等待。哪知他们4日早晨两点到达大连,上海海运局早就派了干部施廷杰在那里等了他们几天。施廷杰还告诉他:他们最大的和平四十五号轮,已装了四千吨货,船长见有台风信号,想马上开到上海,再回来接这批设备。但海运局怕耽误了武钢的生产,硬要这艘船在大连港等着。他们马上去船上开了个现场技术会,研究怎么装载这批设备。船上需要二十四根六公尺长的枕木,施廷杰又同他去找木材公司,木材公司也马上答应从他们托运的木材中借出二十四根来。这样,他们就在5日十点钟开船了。
这时,余文翰让徐成光一人跟船,他自己连夜搭车赶回武汉准备迎接这批设备的事宜。他12日才回到武汉,这批设备就跨黄海,穿长江,在13日到达武钢码头了。他们当天开了三辆履带拖拉机,将这批笨重的设备拖到了高炉工地。


第5版()
专栏:创制更多更好的新产品

用“土设备”试制半导体晶体管
上海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工程师马腾达等四人,利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土设备”,在短短五天内制成了半导体锗二极管和半导体锗三极管。马腾达等人制成的这套“土设备”,操作极为简便,只要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经过短期训练的工人即可胜任;这些设备的制造费用,也只相当于北京电子管厂制造半导体锗晶体管一台机器的价值。他们制成的半导体锗二极管和三极管,可以供给制造半导体收音机以及其他精密仪器仪表用。


第5版()
专栏:创制更多更好的新产品

塑料汽车
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和南京化工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以塑料作车身的汽车。
这部汽车车身顶盖是奶油色,车头、车门、后翼子板和行李箱盖是浅绿色,颜色美观谐和。汽车车身重八十七公斤,只有同样大小的钢板汽车车身的一半重。由于车身重量减轻,可以提高发动机效率,增加载重量,减少耗油量。汽车车身耐冲击性能很强,可与钢板汽车车身相比。这种汽车车身具有隔热性能,车内冬暖夏凉,并具有防水、防火、防锈、防酸等性能。


第5版()
专栏:创制更多更好的新产品

电动螺丝刀
西安地球物理仪器修造厂钳工李文田(共青团员),创造成功“电动螺丝刀”。为钳工机械化又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这种工具构造很简单,用一节圆形钢管,里边装上一节弹簧,这样就可以调节上大小螺丝所需不同的力量,在钢管下端安上螺丝刀,钢管上端里边有四粒钢珠和四个小弹簧,当螺丝上紧后,螺丝刀就不动了。这种螺丝刀用钻床、手提钻,或小电动机带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