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国庆前夕的钢铁战线
新华社29日讯 在国庆前夕的钢铁战线上,为了完成今年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国几千万钢铁大军不歇兵、不停炉地日夜酣战。下面就是本社记者从各地火热的炼钢炼铁现场上发出的报道。它只不过是全国钢铁战线酣战情景的一个缩写。但是,读者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在钢都鞍山,钢水如何从威力巨大的现代化炼钢炉里源源不断地向外奔流着:看到上海红旗钢厂的职工,如何紧张地放射着耀人眼目的钢花;看到河南和贵州人民夜战高炉群的情景;看到井冈山和鲁南山区人民,以冲天干劲为钢铁元帅生产和运送粮饷的英雄气概。
鞍山钢水奔腾
光芒万丈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火焰,在钢都鞍山人们的心中越烧越旺,金花灿烂的钢水,也一次次越出越多。到下午三点半为止,工人们今天在头两个班内炼出的钢,就比往日三个班增产的还多。紧接着,最后一班的钢铁战士们展开新的攻势,决心同前两班工人一起,放出一个更大的丰产“卫星”,来迎接伟大的国庆节。
当夜色正浓、离开新的一天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在这个大钢铁基地黑压压的一排排吐射着红色火舌的炼钢炉旁,就出现了一幅动人的景象。上一班工人还在紧张的操作,下一班工人就兴冲冲地提前开始了工作。可是当午夜零点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上一班的炼钢工人们却忘记了一天的疲劳,连汗水也没有顾得擦,就继续战斗下去。时间在飞速地前进,战斗也越来越紧张。到了上午十一点钟,在各炼钢厂里又出现了“三班大会师”的更加动人的场面。原来,在午夜零点应该下班的许多工人连续干了将近二十多小时还没有回去,而本来应该在下午四点上班的工人,有许多人提前了五个多小时来参加上一班的工作。
这一天,无论在哪个厂,哪座平炉上,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火花。第一炼钢厂的工人们打破陈规,运用了刚刚试验成功的“混合增炭法”,增加了钢的产量,第二炼钢厂原来不敢实行的四罐出钢,今天也大胆地在两座平炉上实行了,每个炉子多铸了九十吨钢。
几百吨几百吨的钢水一炉接着一炉,像蛟龙出海一般,滚腾咆哮,从炉膛一下奔向一丈高的大钢水罐。当今天第一炉钢水在午夜零时三十分钟从第二炼钢厂的一座平炉里倾泻出来以后,仅隔几分钟,第一炼钢厂的一座平炉又吐出了几百吨钢水。但是不到半小时,这两个钢厂就同时吐出两炉钢水;隔了十几分钟,在几个炼钢厂里又有六个平炉几乎同时出钢。
夜战高炉群
27日的夜晚,河南省成千上万的土高炉群彻夜火焰熊熊,火光映红了夜空。
这一夜,是禹县英雄人民公社青年东风炼铁厂分秒必争、斤两必争、为钢铁奋战的第十六个夜。当夜幕刚刚降临,落起了一阵小雨。工人们怕雨下大了路滑不好走,就把足供十五天用的矿石、焦炭运到炉前。二十三岁的青年工人傅江三天以前在钢铁战线上参加了共产党。他已经四天四夜没有睡觉了,但是在运矿石的时候干得特别有劲;别人挑一担,他挑两担。他说:宁肯人累倒,也不能叫炉子停住!在共青二号炉,记者看到一个青年小伙子把整个上身钻进炉子里,在那里修理炉子。他叫李东方,是这个厂的有名的炼铁能手,在禹县放出第一个卫星以前,他和他的父亲李天祥创造了水力自动吹风高炉。他们父子二人已经战斗了六天六夜,别人再三地劝他们休息,但是李东方却坚持不休息,一直战斗到下半夜三点钟。炉子修理好了,马上点火,到天亮的时候又流出了一炉铁水。
天亮了,工人们敲打着铁块当当地响,欢呼和歌唱着他们夜战的丰收。在今天夜里,共青三号炉和四号炉两个炉子,共炼出生铁二千多斤。
在同一个夜晚,皎洁的月光照耀着红军血战过的娄山关。在这里,贵州省遵义县二百多个红星人民公社的男女社员们摆开擂台,正在为日产二十吨生铁展开夜战。
建设在这里的炼铁厂里,火焰冲天,歌声宏亮:高高山上红旗飘,社员炼宝在山腰。高炉建起千百座,铁水奔流钢花耀!
高产红旗已经插到董存瑞号炼铁炉上了,但是别的炼铁炉上小伙子很不甘心,立志要把红旗夺过来。在火焰逼人的土高炉旁,回国不久的志愿军战士蔡华云赤着胳膊,紧握着铁勾捞渣出铁。他说现在的冲锋陷阵,只是把冲锋枪换成了大铁勾。十五岁的姑娘风箱手王美珍,骄傲地说:这个高炉昨天才投入生产,今天就出了几百斤铁。当几个来采访的记者逗她说是个小孩的时候,她却不服气地反驳道:“突击钢铁不怕小,我同大人一样干”,说着她就把一位记者扭去拉风箱,要比一下高低。一个满面胡须的老大爷哈哈地笑了起来,他不客气地说:多产钢铁支援解放台湾,男女老幼都有分,在这里谁要看不起人,谁就不会受欢迎!
月亮慢慢地落下地平,太阳驱散了夜幕。但是,男女社员们向时间要铁的战斗和夺红旗的竞赛,依然在火热地进行着。
在钢铁运输线上
有着光荣支前历史的山东鲁南山区老根据地人民,今天又以当年支援淮海战役的劲头掀起了为钢铁工业运输粮饷的热潮。现在,临沂专区十二个县有七十万人,十万辆大、小车,投入了钢铁运输线,日夜为钢铁元帅运送矿石和焦炭。
27和28日,记者乘摩托车穿越鲁南地区,看到所有的公路和大道上都是人山人海。在通往铁矿,煤矿、炼焦和炼铁基地的道路上,白天汽车、马车、牛车、手推车、三轮车并排汹涌前进,肩挑的人群磨臂接踵;夜晚,条条道路上蠕动着灯光,远远看去好似巨大的火龙在爬行。
十年前的初冬季节,从临沂城通往徐州、枣庄和新海连等地的公路上,也呈现着一片车水马龙、千军万马的伟大场面;不过,那时人们运送的不是矿石,而是支援淮海战役的大宗弹药和粮食。现在,这几条大路上的繁忙景况,却胜过了当年淮海大战前夕的景况。记者在枣庄——峄县城仅十几公里的一段公路上,就碰到四、五万名运输矿石、焦炭的民工,他们有的用车推,有的肩挑,争先恐后地向小高炉群奔去。在兰陵和苍县,运输矿石的无数车辆和肩挑人群,已排成了昼夜不断的长蛇阵。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那些支前的英雄,今天又带领着广大群众投入了为钢帅运送粮食的战斗。曾经干过支前民工营营长的陈兆元,现在是临沂县运输指挥部的指挥,他夜以继日指挥着全县的三万多辆大车、小车和十多万民工为钢帅运粮。近月以来,指挥部的同志虽然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但大家在支援钢帅快升帐的鼓舞下,却毫无倦容。在全县人民冲天的干劲下,从9月1日至28日就把四万多吨矿石、焦炭等运到了炼铁炉旁。
武钢的星期天
28日是星期天,也是武钢一号高炉投入生产的第十五天。当人们愉快地度着每周的假日时,樊哲宽班的工人却提前一小时赶到高炉来上夜班了。
这些年青的钢铁战士,今天劲头特别足。还在下午的会议上,他们就表示:要在最近几天把高炉的日产量由一千多吨提高到二千吨,以此来迎接国庆节。
紧张的劳动开始了,各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炉前组长徐洪余正和九个组员一起忙碌着。徐洪余是刚从医院出来的,医生要他多休息几天,但他却喜欢回到高炉来“锻炼身体”。工人潘绪俭今天有些不大舒服,工长要他回去,他说:“大家都在苦干,我这点小毛病又算得了什么!”煤气工和配管工也都一刻不闲着。配管工魏恩忠不时地拿着手电筒围着高炉平台转,正像他们经常说的“要像看护自己眼珠一样爱护高炉上的冷却设备”。高炉工人们的苦战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他们这一班里顺利地流出了四炉铁水,产量接近于日产二千吨。
早晨,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力量。最早来到炼铁厂的是副厂长周传典,他了解了夜班的生产情况后,就提出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增加矿石和焦炭的数量,这样每小时就可以多出十一吨铁。接着谢健厂长和李凤恩技师也来了。他们与工人一样,一个多月来一直住在炼铁厂里,亲自指挥着争夺铁水的战斗。
红旗钢厂的捷报
高举全国平炉高产红旗的上海第三钢铁厂平炉车间,在昨天下午到今天下午的二十四小时里,继续保持了高产纪录。这一天里,全车间的平炉利用系数高达十七吨,钢的产量比前二十六天平均日产量高出26.4%。
今天车间里出现了一幅紧张动人的画景。车间门口红旗招展,鼓声隆隆。下午二点,一号平炉一炉钢刚刚放掉,丙班郁洪海小组工人马上接上去进料,有些人用铁铲把废钢一铲铲地往炉子口送,有些人连铁铲也不用将手抓起废钢就扔。个个汗水直流,浸透衣襟。从铺炉、进料到烧料,只花了一小时十一分钟,比通常缩短三十分钟左右。
车间调度室的喇叭,指挥着全车间的战斗,值班主任、调度员、热工们紧张地注视着炉前的变化。煤气供应不足,平炉里火焰不够亮,他们就在喇叭里高喊:煤气小组工人注意!你们要配合炉前一起战斗呀!煤气炉旁的工人马上把煤气开大。调度员在喇叭里随时把每炉钢已经炼了多少时间告诉工人,鼓动大家加油干。
平炉车间这个月来炉产量已从二十八吨接连上升到三十二吨、三十四吨。工人们为了在国庆前夕创造更高的日产量和利用系数新纪录,今天下午又作了新的部署。他们磨拳擦掌,精神焕发,准备打破18日他们自己所创造的二十一·二吨的平炉利用系数最高纪录,把红旗举得更高。
大战井冈山
国庆前夕,在纵横数百里的井冈山区的深山峻岭中,白天黑夜炮声惊天,锤声动地,十二万多人的钢铁大军在这里展开了采掘矿石的紧张劳动。
井冈山下的吉安专区已建成六千六百多座炼铁炉,炼铁采矿成了井冈山区革命老根据地人民最紧张的活动。不论是白发老人或几岁的孩子,不论是工人、农民、妇女、干部,都拿起了铁锤筐子奔向山头。27日是中秋节,按照这里农民的风俗,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欢度节日。可是这一天天还没有亮,各路采矿大军就来到了山上,晚上灯火照耀,爆破声仍彻夜不停。在乌石山上,农民尹水发的脚这一天被石头砸出了血,双手的虎口被震裂了,人们劝他下山休息,他笑了一笑,然后把头巾撕开,包扎好伤口又干了起来。
尽管许多地方阴雨连绵,可是战斗在山头上的采矿大军仍旧斗志高昂。他们冒着秋风秋雨,坚守阵地。永新县乌石山上一位三十年前曾经当过红军的五十六岁老人史雪狗,也同大家一道起劲地工作在山头。人们看到工作条件越来越艰苦,劝他下山去休息,他坚决不答应,他说:“搞社会主义建设苦一点算得什么,过去国民党压迫我们才真是苦,现在搞钢铁就是为了将来的好生活。”
各路采矿大军以冲天干劲劳动的结果,现在已经为炼铁炉储备好了七十二万多吨矿石。


第3版()
专栏:

河南省钢铁战线红旗越举越高
鲁山一天出铁三万四千吨
信阳专区日产生铁两万六千吨
据新华社郑州29日电 首创全国日产千吨铁的河南省鲁山县,在28日又放出一颗日产生铁三万四千三百六十吨的大卫星。
这天全县有一万零一百四十六座各种炼铁炉投入生产。中共鲁山县委为保证全县已建成的炼铁炉个个铁水奔流,曾经组织十几万钢铁大军上山采矿石,到河中淘铁砂,并且发动群众开了很多小煤窑。各地还集中了一千一百多个木匠,给新建的炼铁炉赶制了七千一百多个木制风箱。全县还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热潮,在五天内采用请进来、派出去和现场辅导等办法,培养了一万二千名技术工人,迅速地闯过了技术关。
中共鲁山县委在组织全县发射这颗炼铁大卫星的时候,有十五个县委委员参加了领导,并且实行了“五包”“八定”责任制。所谓“五包”,就是县委包钢铁指挥区,区乡党委包厂,厂党委包车间,车间负责人包突击组,党团员包人;“八定”是:定领导、定任务、定时间、定人员、定工具、定质量、定节约和定安全。
新华社郑州29日电 河南省信阳专区在28日创造了日产生铁二万六千七百零七点三二吨的高产纪录,并且出现了两个日产生铁万吨以上的县。其中信阳县产生铁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一点五三吨,商城县产生铁一万二千五百六十七点五吨。
中共信阳地委所属各级党组织在这次战斗中都是全力以赴。不仅像信阳、商城这样的炼铁重点县的党委第一书记都亲自指挥钢铁生产,就是平原地区的汝南、上蔡、新县、平舆等县的县委第一书记,也都带着人马到有铁矿资源的县,同这些县协作大搞炼铁。各级党委为了保证炼铁大卫星按时上天,还新组织了很多突击队和专业队参加建炉、采矿、淘铁砂和准备燃料,并增添了运输车辆给钢铁元帅运送“粮草”。在28日这天,全专区投入生产的各种炼铁炉共达二万七千八百八十九座,战斗在炉旁、矿山和运输线上的钢铁大军有一百一十万人。


第3版()
专栏:

要铁路运输效率也像钢铁那样翻一番
铁路职工献礼六千多件
据新华社29日讯 全国铁路部门职工今天举行“十一”献礼大会,向党和国家献出了六千多件珍贵的礼品。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出席大会接受了献礼,并且讲了话。他勉励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努力改变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争取多装车、多运货,迎接1959年更大的跃进。
献礼大会的中心会场设在北京铁道学院的广场上,有二万名来自各条线路上的代表参加了今天的大会。大会并利用铁路系统的专用电话向全路职工转播了大会的实况。
上午九时,当大会在歌唱祖国的音乐声中宣布开幕以后,就有二名铁路职工抬着写有“五百五十一万零二百八十八件”字样的红色大献礼牌走上了主席台。这个数字代表着全路职工在大跃进中的创造发明和合理化建议的总数。今天,他们把其中的六千多件重大项目拿到北京来作为向党和国家的献礼。在这六千多件礼品中,有一百四十项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的重大技术成就或新产品。如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厂试制成功的四千马力的巨龙型双节内燃机车,一次可拉载重三千五百吨的货车,效率要比蒸气机车提高三倍。铁道部电务局电务设计所创造的极性频率调度集中的先进经验,一、二百公里长的线路只要一个调度员就能控制,车站上不用扳道员,线路的通过能力也可以提高40%。铁道部浦镇铁路修理工厂职工创造的球墨铸铁轴瓦,如在现有的全部车辆上使用,一年就可以为国家节约六千多吨铜。
各个代表团的代表在会上致词中,一致表示,他们绝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今后要再接再厉,坚决排除一切困难,作出更大的成绩,放出更多的“卫星”,来回答党和国家对铁路职工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也在会上讲话。他代表铁道部和铁路工会全国委员会向全路职工祝贺。他指出,在当前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下,铁路部门面临的任务是要当好“先行官”,使铁路的运输效率也像钢铁和粮食一样翻一番,为“元帅”开路。他要求全路一百三十万职工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猛干、苦干、巧干,做到车不停驶、分秒必争,货不停留、斤两不压,为争取第四季度每日平均装车四万五千车而奋斗,为今年修好六千公里铁路路基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水上飞机试制成功 万吨巨轮开工建造
据新华社上海28日电 过去从未制造过飞机的上海飞龙机器厂的职工们,以四十八天惊人的速度制成了我国第一架水上飞机——“飞龙一号”。今天,这架飞机在上海龙华机场附近黄浦江江面上,顺利地完成了它的处女航行。
“飞龙一号”是一架单翼、单螺旋桨小型民用机,连飞行员可乘载四人,几乎只相当于一辆解放牌卡车的长度和重量,它的起飞降落距离只需一百五十公尺至二百公尺,在面积不大的河道、湖泊上都可以自由地起飞和降落,特别适合于我国江南水网地区或大规模兴修水利后的农村,进行除害、施肥、播种工作时使用;同时也是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渔业时用来指挥船只和进行海洋救护工作很理想的现代化短途交通工具。
为了使“飞龙一号”早日出厂向国庆献礼,许多工人日夜奋战,今年年初才退休的老工人范清河要求恢复工作,制造了“飞龙一号”的主翼。
目前飞龙机器厂已经接到不少单位的订货,明年即将大批生产。
新华社旅大28日电 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巨轮今天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这使我国造船业一跃进入世界造船业的先进行列。
今天,在新建的巨大造船台上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大连造船厂副厂长孙文学在会上说:万吨级远洋货轮的建造,是我国造船工业和海运事业中的重大事件,这是我国造船工业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鲜明标志。中共旅大市委书记胡明,在会上向全厂职工致以热烈祝贺,他鼓励造船工人和技术人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造船速度上创造出奇迹。
这艘远洋货轮的载货量为一万三千四百吨,排水量为二万二千一百吨,货轮全长一百六十六点九公尺,宽二十一点八公尺。它的时速为十八浬。这艘货轮载满了货物能连续航行两万一千浬,可以从我国的港口直达世界上任何一个主要港口。它的船体坚固,能破除海洋上的冰块。船上的全部设备都是电气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只需要配备四十二个船员。货轮在海洋上还可以利用特殊的装置自动导航、操舵,船上还有自动的消防设备,输送暖气、冷气的自动装置和舒适的寝室、餐厅、娱乐室。
大连造船厂全体职工表示要以最快的速度造出船体,使它早日下水。按照计划,这艘万吨级货轮将在明年年内全部建成,开始它的处女航行。


第3版()
专栏:

第一汽车厂创开工来最高纪录
日产汽车一百二十辆
据新华社长春29日电 第一汽车制造厂28日以日产一百二十辆汽车的高产“卫星”向国庆九周年献礼。日产量超过平时产量一倍左右。现在全厂职工正为短期内拿出两千辆解放牌汽车支援钢铁工业而日夜奋战。
在全国钢铁工业飞跃发展中,交通运输日益紧张。最近国家给第一汽车制造厂增拨钢材,这个厂24日作出紧急决定:国庆节前奋战五天,在生产“红旗”“东风”和三轴传动高越野性能载重汽车等新产品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日夜突击生产六百到七百辆解放牌汽车,以便9、10月间拿出两千辆汽车供应钢铁战线。
26日是这场奋战的第一天,职工们从早晨一直干到晚间十点,生产汽车一百辆,打了第一个胜仗。27日早八点到28日早五点又产一百辆。28日上午十一点半到29日早晨二点,出产了一百二十辆,创造了开工两年来日产量最高纪录。这一天扣除停装的时间不算,平均每四分多钟就装出一辆汽车。现在全厂职工正向一百五十辆的更高目标继续奋战。
在这场奋战中,职工们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得非常鲜明。底盘、发动机、冲压、热处理等车间的主任和党组织书记,在紧张指挥本车间生产的间隙中,不断主动地到总装配车间来询问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及时供应。生产协作产品的长春汽车配件厂25日夜间坏了一个“冲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当夜即赶制了一个,第二天一早就送去了。
新华社长春28日电 第二辆“红旗”牌高级轿车——敞篷检阅轿车,27日深夜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制成后,今天运往北京参加“十一”国庆大典。这是这个厂职工向国庆节献出的礼物。


第3版()
专栏:

代替三轮车的小汽车
本报讯 可以代替人力三轮车的第一辆微型汽车已于9月27日在北京制成。这辆汽车,只有二点四公尺长,一点零八公尺宽,比双人三轮车还短,可以在一般小胡同里穿行。这辆汽车,操纵简单,只要能掌握方向盘就可以驾驶。
这辆汽车是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拖拉机专业师生设计出来,并和首都汽车公司修理厂共同制造成功的。
设计与制造这辆微型汽车,主要是为了取代人力三轮车,消除交通运输中人拉人的落后现象。同时也可以满足人民公社交通运输工作的需要。这一项工作得到周恩来总理很大的关怀与支持。周总理在视察清华大学时指示说:要用最低的成本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来做这种汽车,要能燃用酒精,这样才可以推广并用来代替三轮车。
这辆微型汽车是一种既可载客、又可运货的小汽车,载客时可载乘客三人(连司机四人),在整个汽车中,几乎没有用什么合金钢,这就使成批制造这种汽车时的材料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这辆车上装有的四冲程单缸发动机,既能用汽油为燃料,又能燃用酒精,这就给我国高产白薯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这辆微型汽车从设计到试制成功,一共只花了二十五昼夜的时间,在试制过程中,得到北京汽车制造厂、交通运输局所属各厂,以及北京光明橡胶二厂等单位的大力协助。
(附图片)
微型汽车外型 清华大学学生梁文骏摄


第3版()
专栏:

既让路又跃进
孔桑
农业全面大丰收了。钢铁工业、机械等重工业飞跃发展之势已成。在这种形势下,轻工业怎样办?是赶快跟上去呢?还是慢慢来?
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自农村,今年农业的大丰收,给轻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轻工业是为人民的生活服务和为重工业生产服务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正在日益提高,预计今年农民购买力将有很大的提高,他们要求供应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重工业大发展以后,对轻工业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形势逼人,轻工业已不能不迅速来一个大跃进。
有的同志说,当前国家正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钢铁、机械、电力等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有限的钢铁材料和机械制造能力都让给“元帅”和“先行官”了,轻工业虽然有原料、有市场,但没有设备,想跃进也没法跃进。是的,在以钢为纲,全民办钢铁工业的时候,在钢铁材料和设备制造方面,轻工业部门的确需要有“停车让路”的自我牺牲精神,让“元帅”快快升帐,让“先行官”快快上马。然而,“停车让路”并不等于不跃进。社会主义经济是有统一计划的经济,工业与农业之间、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这一个工业部门与另一个工业部门之间,都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农业和重工业已经大大向前飞跃了,轻工业在原地踏步不前怎么成呢?
所以,在当前,轻工业部门应该是既给“元帅”让路,自己又要跃进。事在人为,只要想跃进,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困难,办法是一定有的。
今天本报发表的大力发展硅酸盐工业,利用硅酸盐原料代替钢铁制造机械设备的消息,给指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其实这条道路,早在今年7月中旬在郑州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局长会议上就有人指出来了。不过,那时有些人对“制造机械必须用钢铁”的迷信还没有破除,思想没有解放,认为用硅酸盐原料代替钢铁制造机械设备是“胡闹”,是“出于不得已的穷对付”,是临时措施。现在,许多用硅酸盐原料制造的轻工业设备已经成功了,有的已用来装备工厂,并且已经生产出产品来。从现在试制成功的新产品来看,轻工业的设备,除钟表业外,大都可以用硅酸盐原料制造,甚至一部分纺织机械也可以用硅酸盐原料制造。用硅酸盐原料制造的轻工业设备,既节约钢材,成本又低,最适合于县、乡、社办工业用。推广使用这种设备,非常有利于轻工业的迅速遍地开花。所以说,利用硅酸盐原料制造机械设备,绝不是一种临时穷对付的办法,而是一个长远的革命方针。
不用钢铁制造机器,这是一种革命。我们必须用革命的态度和勇气来推广使用这些机器,使轻工业也来一个大跃进。


第3版()
专栏:

硅酸盐原料——轻工业的“钢铁”
轻工业系统决定大量制造陶瓷、玻璃设备
据新华社南京电 轻工业部决定大力发展硅酸盐工业,利用硅酸盐原料代替钢铁制造轻工业设备,以促进轻工业的大跃进。
硅酸盐工业包括陶瓷、玻璃、搪瓷三个行业。轻工业部9月13日到25日在南京召开了全国硅酸盐工业会议,确定今年内就要生产陶瓷造纸机一千二百台,陶瓷酒精蒸馏塔两千台,陶瓷油脂浸出设备五百台。仅这三种轻工业设备,就可以为国家节约钢铁四万三千多吨。
为了适应全国轻工业全面跃进的需要,轻工业部在今年7月份就已经提出以陶代钢制造轻工业设备的措施,并指定河北唐山、江苏宜兴、广东石湾、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辽宁锦州等重点地区首先试制。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陶瓷造纸机、陶瓷酒精蒸馏塔、陶瓷油脂浸出设备、陶瓷滚珠轴承、陶轨、玻璃香料分馏器等十多种重要工业机械设备都先后试制成功,有的已经投入生产。宜兴陶瓷化工三厂制造的陶瓷酒精蒸馏塔,已安装在常州溥利仁综合工厂里,用这部机器生产的酒精浓度达九十五度以上。陶瓷造纸机的试制成功,更是一项重大的创举。这些陶瓷厂目前正在准备进一步试制内燃机等结构复杂、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业生产设备。
通过各地试制经验的交流,会议一致认为硅酸盐原料已成为轻工业中的“钢铁”,硅酸盐工业将成为化学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机械制造部门,应当大力发展。发展这种工业时,首先要在现有的硅酸盐工厂中大搞技术革命,迅速扩大生产能力。明年上半年以前,全行业要实现机械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改变几千年来的生产落后面貌。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在这方面已取得很多可喜的成就,例如陶瓷工业创造的木质自动压坯机,使成型效率提高了十倍,新产品出现了一千多种。搪瓷工业创造的搪瓷自动搪烧炉,节省劳动力30%,提高产量两倍到三倍。这些新成就为硅酸盐工业的技术革命、为向尖端产品发展打下了基础。
会议认为,在利用现有硅酸盐重点工厂大量生产工业设备的同时,还必须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先土后洋地大办小型硅酸盐工厂,来保证广大人民对日用硅酸盐制品的需要。凡是有条件的地区,人民公社都可以办起小型陶瓷、玻璃厂,大量生产公社所需要的硅酸盐日用制品和耐火材料。在人民公社建立这些工厂时,原有的硅酸盐工厂应该积极给予技术等方面的帮助。现有老厂也应大力发展卫星厂,以促进硅酸盐工业遍地开花。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二十五个省、自治区和两个市的代表共三百八十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