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投入体力劳动——共产主义的大熔炉
整风运动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就是通过干部普遍参加体力劳动,扫除了我们许多干部身上存在的最危险的脱离群众的作风,使得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空前改善,大为密切了。
参加体力劳动,本来是我们革命队伍的光荣传统。不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干部从来都用一部分时间参加体力劳动,或者帮助群众生产,或者自己组织生产。这种生产活动不仅增加了财富,克服了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大密切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全国解放以后,我们所处的环境有了根本的变化,于是,就渐渐地出现了一股歪风,发出了一种怪论,说革命队伍有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农村作风”“游击习气”;于是就提倡所谓“正规化”。结果革命队伍中的有些传统,比如参加体力劳动的传统,被反掉了。实际上所谓“农村作风”“游击习气”;主要就是指的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这种光荣传统,而所谓正规化,主要就是“官僚化”。这样,干部同群众的联系减少了,干部的官气增加了。
干部和群众,由于所处领导和被领导的地位不同,又由于分工不同,因而他们之间会有距离,会产生隔阂。而这种分工,又为社会发展所需要,革命事业所需要。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这种情况,是努力消除这种隔阂呢?还是保持这种隔阂?是恢复我们的光荣传统呢?还是放弃这种光荣传统?我们党坚决采取了前一种办法。我们的党中央在1957年4月27日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以后,又在5月10日发出了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要各级领导人员把参加体力劳动作为改进领导工作,加强同群众联系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指示,很快得到全体干部的响应。于是农业中的种试验田的方法普遍推广了,工业中的“两参一改”也逐步推广了;全国一百多万干部下放劳动锻炼了。这就把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隔阂根本打破了。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就形成了干部和群众真正打成一片的新气象。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只要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无数历史事实,特别是全国大跃进以来的事实,最好地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论断。不管是阶级敌人或是自然界敌人,都抵挡不了我们的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伟大力量。因此,应该肯定,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改造干部思想作风的极大胜利,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大成功。根据这个成功的经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作了决定,把干部参加体力劳动进一步制度化,这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措施。
劳动人民不但同那些沾染上官气的干部之间存在着矛盾,特别同那些没有无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干部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这种没有无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干部,在我们革命队伍中比重很大,据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和北京市级机关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1949年全国解放之后参加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占全体干部的70%以上。这批干部由于没有经过革命战争和严重的革命斗争的锻炼,也没有经过生产劳动的锻炼,很多人并没有无产阶级化,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的深处,还保存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坏影响。他们虽然是革命干部,也具有革命性,但是这种革命性同无产阶级革命性却不相同。正如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任何没有无产阶级化的小资产阶级分子的革命性,在本质上和无产阶级革命性不同,而且这种差别,往往可能发展成为对抗状态。”轻视体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者,便是这些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而这些知识分子思想上作风上的很多缺点是和这个特点分不开的。因此,让这些知识分子干部到体力劳动中去,到体力劳动者中间去,是改造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更快地无产阶级化的根本方法,也是消除知识分子干部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并使他们打成一片的根本方法。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就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体力劳动,从来就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根本条件。试想,我们哪一项物质文明能够离开体力劳动?哪一种精神享受可以离开体力劳动?可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阶级社会中,体力劳动一直被鄙视。那时候,不但脑力劳动者鄙视体力劳动,甚至体力劳动者也鄙视体力劳动。于是,鄙视体力劳动便成为一种可怕的习惯势力。这种习惯势力,一直到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还是那样根深蒂固地盘踞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我们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就得从根本上冲破这种习惯势力。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如何消灭呢?过去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个糊涂观念,仿佛要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只是体力劳动者单方面的问题,只是把体力劳动者提高到工程师、技师水平的问题;而脑力劳动者是不是需要学习体力劳动的技能,是不是需要养成体力劳动的习惯?这却没有人注意。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仍然反映了对体力劳动的不够重视。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必须两方面共同努力,既要求体力劳动者进行脑力劳动,也要求脑力劳动者进行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不进行脑力劳动,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样,脑力劳动者不进行体力劳动,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体力劳动者开始进行脑力劳动的同时,作为脑力劳动者一部分的干部,也应该经常进行体力劳动。
将来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随着阶级的消灭和阶级斗争的消灭,党和国家一定要消亡下去。那么像现在这样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一定也要成为社会上的普通公民。到共产主义社会,虽然也还会有管理公共事务和管理经济事务的工作人员,但这种人员的数量较之国家存在时的工作人员的数量一定会大大减少。而且,由于广大群众共产主义觉悟的大大提高,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正像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指出的,轮流担任社会公职的情况一定会出现。像现在这样,工作人员成为一部分人的终身职业的情况就一定会改变。现在,当我们国家还远没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在企业中已经大量地出现了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的现象,甚至像山西阳泉市中陶瓷厂已经创造了“人人是劳动者,人人是管理者”的无脱产干部管理企业的经验。这就是将来共产主义社会中轮流担任公职,甚至有些地方完全取消公职制度的萌芽。可以断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全民皆兵”,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民皆官”。到那时候,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就将最后地完全地溶合起来。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在我国已经有十分巨大的进展。工厂和人民公社正在兴起一个办学校的高潮,各种学校也在兴起一个办工厂和办农场的高潮。而且在国家机关大大减少脱产干部的同时,几百万干部下放到农村和工厂,所有干部参加一定时期的体力劳动,以及机关团体大办工厂和农场,这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的新气象,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间的差别在逐渐消失的新趋势。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法国的社会主义先驱者傅立叶就曾指出:爱好劳动本来就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并且证明劳动和享受具有同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完全肯定了这种论断,并且预言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从“沉重的负担变成愉快”,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类的这种崇高的理想,不仅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开始,而且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完成。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不仅要从现实的需要来理解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伟大意义,还要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需要来理解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伟大意义。
体力劳动,这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是一座共产主义的大熔炉。在这里不仅可以红,也可以专,不仅可以改造领导作风和思想意识,还可以学得实践经验和生产技术。共产主义不需要的东西,将在锻炼中消灭,共产主义需要的东西,将在锻炼中成长。所有国家工作人员,都应该自觉的投入这个熔炉中去。


第2版()
专栏:

少奇同志视察江苏城乡
对工业、农业、教育和劳动制度等工作提出重要意见
新华社南京29日电 9月19日到2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同志,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惠浴宇同志,书记陈光同志,农村工作部部长孙加诺同志以及各地、市委负责同志的分别陪同下,在江苏省视察工作。视察期间,刘少奇同志对工业、农业、水利、教育和劳动制度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在南京视察期间,听取了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同志,书记刘顺元、惠浴宇、陈光同志等的工作汇报,接见了驻南京部队、军事学院的首长和省级机关的负责干部。
在十天的视察期间,刘少奇同志走遍了江苏长江南北的许多城市和乡村,途经徐州、淮阴、扬州、南通、苏州等专区,视察了徐州、新海连、新沂、沭阳、淮阴、高邮、扬州、南通、常熟、苏州、无锡、南京等市县,连续行程达数千里。在这次视察中,少奇同志广泛地接触了各级干部和工农群众,除听取了全省七个专区和两个市的地、市委书记汇报外,并接见了各专区的大部分县委书记,沿途还看了好几个人民公社和钢铁厂、机厂、丝绸厂,在南京访问了南京工学院,在丰产试验田和高炉旁边和工人、农民作了亲切的谈话。在淮阴的丁集人民公社,少奇同志还亲自和社员们一起参加了深翻土地的劳动。我们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在江苏省的这一切活动,给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给江苏省四千万人民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少奇同志关于如何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关于如何建设美好的共产主义生活以及培养人民共产主义精神的提示,给大家打开了广阔的眼界,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种得少 种得好 收得多是农业经济一个根本问题
在视察中,刘少奇同志了解江苏省农业生产的情况,他非常仔细地观看了各地中稻、晚稻和山芋的丰产试验田。在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少奇同志参观了丰产圩的四亩试验田,他亲自弯下身子去数了一下稻棵,并且问乡党委书记:“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一万斤”,少奇同志笑着说:“一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他在和淮阴地委的同志们座谈时说:“我在河北、河南视察的时候,有些县委书记认为少种多收比广种薄收要节省的多,应该把丰产田的经验推广,集中使用人力和物力来种好田地。这样再过几年,就可以用三分之一的地种粮食,三分之一植树,三分之一休闲。”他又说:“种得少,种得好,但是收得多,这是农业经济上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希望各地好好算一算账,认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江苏省的水利工程,刘少奇同志也非常关心。在淮阴专区,他一连看了三个水闸工程——二河闸、三河闸和苏北灌溉总渠的高良涧进水闸,并且仔细研究了淮阴专区的水利规划总体图。他一再问淮阴地委第一书记孙振华同志,三河闸能不能利用来发电?能不能搞航运?他说:“水能为患,也能成利,我们要变水患为水利,把水都充分地利用起来。搞一个水利工程,要考虑怎样把灌溉、防洪、运输、发电等结合起来,这就是最大的节约。”在离开淮阴到杭州去的路上,汽车沿运河堤岸南行,对于即将开始动工疏浚开拓的大运河工程,少奇同志又问:“是否可以把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结合起来。如果把运河拖宽挖深,使五千吨的大船能够由海直接进入运河,这样,江苏的东西就可以直接装船出口,东北来的东西也可以直接入口,不需要再到上海去装卸,这将节省很大一笔运输费用。”
劳力紧张证明我国在大发展作好五件事使社会风气大变
在各地的汇报中,许多同志都提到劳动力紧张的情况。少奇同志说:劳动力紧张虽然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是应该认为这是一种好事情,在我们六亿多人口的大国中感到了劳动力紧张,证明我国的工农业生产正在大发展,国民经济正在一日千里地繁荣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做好五件事:第一、要使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第二、彻底地把妇女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第三、大规模地进行技术改革,改革各种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第四、改善社会的劳动组织。例如,规模较小的农业合作社转变成规模很大的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农村劳动组织大进一步的改进,这种改进大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调配,大大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又例如,实行郑州提出的“男女换班、老少换班”,即使女人能做的事不再由男人去做,使老年人能做的事不再由青年和壮年去做,以便男女老少能够各自担任自己力能胜任的工作;第五、发展多面手,一人多艺,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做好这五件事,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紧张的困难,而且将会使整个社会的风气、社会的劳动制度、劳动组织发生根本的变化。
实行粮食供给制以后将提高人民共产主义觉悟
少奇同志非常关心人民公社实行粮食供给制的问题,江苏省不少人民公社在今年秋收后,即将实行粮食供给制。少奇同志在访问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时,问乡党委书记:“秋后实行粮食供给制,群众拥护不拥护?”乡党委书记连忙接上来说:“大家一听说吃饭不要钱,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有个老头说,过去担心受苦一辈子,怕吃不饱肚子,这下子可好了。”苏州地委第一书记储江同志在汇报时说:“群众都非常赞成实行粮食供给制,他们说:‘一个心思丢下了,一个心思又来了。’丢下的是几千年愁吃愁穿的苦心思,又来的心思是怎样把生产搞得更好,不然就对不起共产党。”少奇同志对群众的这两句话,感到很有意思,他说:“这两句话,两个心思,很值得我们深思。有人担心,实行粮食供给制,会不会增加懒人?苏州的农民的这两句话,给我们作了最有力的回答。这说明他们不是变懒了,而是情绪更加高了,生产更积极了。这就是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提高的表现,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更加提高的标志。列宁曾说过:共产主义的劳动是自愿的劳动,是无定额的劳动,是不指望报酬、没有报酬条件的劳动。人们不管报酬多少,不管有没有定额,他们总是做得更多更好。全体人民都养成了这样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个别的懒人就会完全孤立,会被大家看成很没有道德的人,大家都瞧不起他,他也就势必会改造过来,参加集体的劳动。只有彻底地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的消灭懒汉。”
把工厂和学校合起来办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
在与各地、市、县委书记的谈话中,少奇同志反复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就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贯彻这个制度最彻底的办法之一是把工厂和学校合起来办。过去是学校一套,工厂一套,互不相干,以后可以逐步地把两套合成一套。新办一个工厂,也就是新办一个学校,由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招收新成员,既是招工人,又是招学生。入厂后,先训练三、四个月,上机器操作,每天作四小时或六小时工作,读四小时或三小时书,半工半读,可以从初中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实行这种办法,将使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化的过程能够大大缩短,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能够更快消除;这样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将是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
刘少奇同志还强调指出,我们的工厂在生产钢铁、机器、电力等等物质产品的同时,还应该负责培养有文化知识有劳动本领的新人——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工厂里应该出大学生、出技师、出工程师、出干部。工厂的厂长、党委书记要负起建设共产主义新社会的责任,也要负起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的责任。
刘少奇同志一再赞扬各地从公社里组织大批“远征队”上山采矿,到城市炼钢铁的做法。他说:“现在各地方炼钢铁、采矿石、修水利都是采取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各人自带工具,自备粮食,或者实行粮食供给制,或者是半供给半工资制,这办法很好,一个钢铁基地就集中了几千几万人,他们搭一个棚子睡在炉子旁边,生活虽很苦,干劲却很大,这是一种共产主义的精神,是新的劳动工资制度的萌芽,它给我们今后新办工厂的劳动制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附图片)
九月二十一日,刘少奇同志在江苏省淮阴县丁集人民公社和社员们一起深翻土地。新华社记者孟庆彪摄


第2版()
专栏:

陈毅副总理在欢迎归侨和港澳同胞宴会上说
伟大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决不怕美国的战争威胁
何香凝主任勉励侨胞为社会主义建设尽力
新华社29日讯 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今天晚间举行宴会,欢迎海外归国华侨和港澳同胞观光团。
陈毅副总理出席了今晚的宴会。他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热情地欢迎从海外归来的侨胞和港澳同胞。陈毅副总理在讲话中谈到了国内外的形势。他谈到国内大跃进的情况时说,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在前进,我们已经寻找到一条创造几万万人幸福生活的道路,寻找到祖国走向工业化、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道路。人民群众在大跃进中创造了许多奇迹,这些创造不是一个人的天才,而是六亿人民的天才,我们的民族现在是扬眉吐气了。
陈毅副总理还坚决地谴责了美帝国主义在台湾海峡地区的战争挑衅行为,他说,我们从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不向别人挑战,但是我们也决不怕战争。最后他坚决有力地指出,我们现在的时代不是慈禧太后的时代,不是袁世凯的时代,不是曹锟的时代,不是蒋介石的时代,而是伟大的毛泽东的时代!美帝国主义向我们进行战争威胁,我们是决不会在它面前屈服的!
陈毅副总理的讲话给在场的侨胞和港澳同胞以极大的鼓舞,全场不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何香凝在宴会上发表了书面讲话,她强烈地抗议美帝国主义在台湾海峡地区制造的紧张局势,她说,我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澎湖和金门、马祖,这是我国六亿人民的神圣不容侵犯的权利和义务。美帝国主义者如果坚持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势必有一天被全世界人民处以绞刑。
何香凝接着谈到过去一年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以及广大归侨、侨眷和归国华侨学生在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她说,广大归侨、侨眷和归国华侨学生,经过伟大的整风运动,正和全国人民一道,信心百倍地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广大侨乡,有劳动力的归侨侨眷百分之百地参加了劳动;在城镇居住的侨眷归侨,也积极参加劳动。在全民办工业中,不少过去没有工业的侨乡,一跃而成为工业市镇。侨眷归侨为了家乡繁荣,子孙万代幸福,不仅积极投资支援工业建设,而且有许多人亲身投入工业生产,大搞炼铁炼钢。
何香凝说,许多事实说明归侨、侨眷和归国华侨学生不但完全可以和全国人民一起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可以跃进居先,可以成为各种岗位上先进的红旗。何香凝勉励海外侨胞和侨眷、归侨今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跃进再跃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出席今晚宴会的还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中国致公党主席陈其尤,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廖承志、方方、庄希泉、黄长水、庄明理。


第2版()
专栏:社论

中伊两国人民心连心
中国伊拉克友好协会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对伊拉克人民深厚友谊的表现,并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关系开拓了新的前景。中伊两国友好关系的迅速发展,说明了我们两国建立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要求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的基础上的伟大友谊,具有充沛的生命力,是巩固的和牢不可破的。我们衷心地祝贺中伊友好协会的成立,祝贺中伊两国的友好关系日新月异地发展!
伊拉克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统治的伟大胜利,在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放出了异彩。伊拉克人民同亚非各国人民一样,在很长的时期里,遭受着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特别是近年来,帝国主义把“巴格达条约”和“艾森豪威尔主义”硬加在伊拉克人民的头上,要把伊拉克变成它们侵略整个西部亚洲的反动中心,使伊拉克人民完全处于无权的地位。但是,有着高度爱国热情的伟大的伊拉克人民,没有被帝国主义的侵略凶焰吓倒,他们迅速地摧枯拉朽地把帝国主义的统治势力一扫而光,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伊拉克人民的胜利说明,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在有着巨大民族觉醒的人民面前,其实是虚弱的;只有团结起来为独立自由而英勇奋斗的民族,才是永远不可战胜的。现在,伊拉克人民正以豪迈的步伐,沿着独立自由的道路前进。正如卡塞姆总理在最近所表示的,伊拉克人民一方面“正致力于团结伊拉克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切因素”,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外国势力不能钻进来破坏伊拉克的团结;一方面正准备“发动一个大规模的发展经济的革命”,以控制和开发伊拉克的丰富资源,建设自己独立的民族经济。伊拉克人民的胜利和在胜利以后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给阿拉伯国家人民,给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并且给这些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树立了一个新的光荣榜样。
伊拉克人民所走的道路,也就是中国人民曾经走过的道路。我们两国人民都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独立,争取和平的共同要求,都有大力建设我们各自的国家的迫切愿望。因而,我们两国人民能够很快地互相了解,我们的心连着心,我们之间的友谊,得以飞快的巩固和发展,这是很自然的事。我国人民对伊拉克人民的英勇斗争,一向抱着深切的兄弟般的同情。我们觉得伊拉克人民的斗争,就是我们的斗争;而伊拉克人民的胜利,也就是我们的胜利。因此,在伊拉克人民胜利后的第三天,也就是美英帝国主义侵入黎巴嫩和约旦,严重地威胁中东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和伊拉克共和国安全的时候,我国政府同其他爱好和平国家一道,宣布承认伊拉克共和国。我国人民并且在全国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示威运动,抗议美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它们立即从中东地区撤退侵略军,我们坚决支持着阿拉伯人民和伊拉克人民的正义斗争。伊拉克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宣布奉行万隆原则,表示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并很快的宣布承认我国。接着,伊拉克政府又决定同我国建立外交、商务和文化关系,使中伊两国的友好关系得以迅速地奠定巩固的基础。中伊两国友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不但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并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国际合作的事业。
现在,帝国主义在亚非地区虽然遭到一连串的失败,但是它们并没有放弃侵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野心。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力图作绝望的挣扎,正使用军事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各种阴谋手段,来奴役各国人民。亚非各国人民进一步加强团结,互相支持,是战胜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保证。在中东地区,美英侵略者违背联合国的决议,迟迟不肯从黎巴嫩和约旦撤退侵略军,仍然威胁着中东的和平。美帝国主义还想用经济的束缚,继续奴役阿拉伯各国人民。因此,中东阿拉伯各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在这个斗争中,中国人民将永远站在阿拉伯各国人民一边,永远是阿拉伯人民最忠实可靠的朋友。中国人民更欣喜地看到,在我国人民反对美国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和扩大侵略我国沿海岛屿的激烈斗争中,阿拉伯国家人民是同我们站在一起的。美帝国主义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威胁和战争挑衅,同它在中东地区所作所为一样,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中国人民有决心,也有力量,一定要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特别是一定要解放目前严重威胁着我国安全的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伊拉克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对我们的支持,更将鼓舞起我们跟美帝国主义者斗争的决心。
我国人民十分重视同阿拉伯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同也门王国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友好关系。我国人民同其它许多阿拉伯国家人民都有着友好交往,都坚决地同情和支持它们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最近,我国同许多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又有了重大的发展。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我国政府立即宣布给予承认,我国领导人并致电表示热烈祝贺。我国同突尼斯两国政府贸易代表团,经过友好的会谈,最近签订了第一个中突贸易协定。现在正在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有伊拉克人民友好访华团、伊拉克文化代表团等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朋友,他们都受到我国人民的热情接待。我们以有这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朋友而感到荣幸!
我们再一次欢呼中国伊拉克友好协会的成立!我们深信:中国人民同伊拉克人民之间的友谊将不断增长,同阿拉伯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将不断增长,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将不断增长!


返回顶部